登陆注册
9030400000025

第25章 城市交通(2)

北京的公共汽车交通肇始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比有轨电车交通晚了11年。这一年,北平被南京国民政府列为文化旅游区,尽管当时城里已有几十辆有轨电车和大量的人力车,但市民若想去郊外办事或游玩,还是颇感不便,因为那里不通电车,雇辆人力车速度慢又费钱。鉴于此情况,时任北平市长的袁良提议创办公共汽车事业,如此既可以促进郊区旅游的发展,同时也能弥补有轨电车的运力不足。市政府委派专员朱孟珍等9人,组成北平公共汽车筹备委员会(公共汽车管理处的前身,办公地点初在东华门外旧营房),并向公懋汽车洋行订购了30辆美国产“道奇”牌大客车。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8月,北平的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开通。此后,市区、郊区公共汽车线路陆续开通运营。日本占领北平后,公共汽车全部停运。直到1937年12月,伪市政府汽车处接管并恢复了市区公共汽车运营。

日本投降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北平市政府再次关注公共汽车事业,委派专员郑独步负责组建“北平公共汽车筹备处”,办公处暂设在公用局,并由国民政府交通部、战时运输管理总局拨给汽车100辆(卡车72辆,客车28辆)及筹备经费9870万元。同年3月,电车公司也成立了公共汽车处,董事会派王鸿宾负责经办公共汽车业务。同年5月,北平公共汽车筹备处改为北平公共汽车管理处。这样,北平市就出现了两个公共汽车的运营部门。

为了避免重复和争端,市政府委托公用局负责两部门路线、配车和营业的协调和安排。

公用局最后决定,北平市区开辟10条公共汽车运营线路,其中1路、2路、7路、8路、9路由市营公共汽车管理处经营,3路、4路、5路、6路由电车公司汽车处经营,10路则为两处共同配车经营。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1月,按照北平市政府的指令,将两个汽车处合并作为官股,允许商股加入,成立了北平市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由北平市公用局局长张鸿渐兼任董事长,王养斋任公司经理,高在田为副经理,办公地点设在东华门外北河沿。在册车数为133辆,每日运营车数约30~40辆,营业路线为1~5路和环路共6条,总里程为34.3公里。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8月,由于亏损已累计1963亿元,北平市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被迫于当月12日(亦说11日)停业。北平的公共汽车客运行业,历经13年惨淡经营,最终还是没能逃脱停运破产的命运。

(二)营运车辆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北平首开公共汽车客运时,使用的全是美国造的小道奇车。

这种1934年出产的T110客车,车身为铁木混合结构,车长5米,可载客35人,装有65马力6缸汽油发动机,驾驶席在右侧。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本侵占北平后,新添置的公共汽车主要是日本产的客车,牌号多数是丰田,也有少量的尼桑。以后还使用过一种日本造金刚牌客车,该车装饰较为豪华,当时曾作为高级游览车投入运营。日本生产的客车都是铁木混合车身结构,其车身规格、发动机功率、载客量等参数皆与美国造的小道奇接近,只是金刚车前端发动机略长,而尼桑车则前端略短。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北平的公共汽车有37辆,到了民国三十年(1941年)已增至67辆。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1日,国民政府决定全国城市街道及公路上各种车马由靠左行改为靠右行,北平的公共汽车也将原来的左侧开门改为右侧开门,驾驶席仍在右侧。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底,北平在册的公共汽车数为133辆。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8月,公共汽车已基本停运,尚有破车79辆。北平解放后,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军管会接管公共汽车公司时,在册车数为71辆,其中丰田车36辆、金刚24辆、小道奇10辆、尼桑1辆。

北平的公共汽车有件有趣的现象,就是由电车公司经营的客车车身颜色为上浅蓝中红条下深蓝,而由市政府经营的客车车身为浅绿色。

(三)运营线路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北平初办公共汽车时,开辟了5条运营线路,当时的线路是市郊区混合编号。第一条开辟的线路是东华门-香山的5路,以后开辟的线路多为1位编号。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北平市公共汽车管理处决定,为白云观等庙会加开临时公共汽车以方便市民。同年4月1日起,又加开了城里到北郊汤山的游览车。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开通的线路较多,最大的线路编号为10路,环行路和长途汽车线路无编号。

(四)票制票价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北平首条公共汽车线路开通时,市区车使用两种车票,即普通票和军人票。普通票是分段票制,军人票是单一票制。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公共汽车管理处(隶属伪北京特别市公用管理总局)曾发售过名为“小学生定期券”的小学生专线定期月票。另外,还有市区专线月票,该票起价4.5元,连续购买,每月4元。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7月23日,隶属于电车公司的公共汽车开始调整票价,市内普通票由1角5分涨至2角,其他票价不变。以西直门-香山线为例,票价从西直门至农事场7角,至海淀1元,至燕京大学1元,至万寿山1元3角,至玉泉山1元6角,至香山2元1角。

三、出租车

民国二年(1913年),法国人北京开办“飞燕汽马车行”,这是北京的第一家出租汽车行。民国三年至五年(1914-1916年),外国人又在北京开办了“飞龙”和“高大”两家出租汽车行。此后,陆续又有不少出租汽车行开张,其中有国人开办的“天津”、“复兴”等车行;也有中外合营的出租车行,其中比较有名如位于王府井的“美华”、八面槽的“中美”、西交民巷的“水昌”和东四大街的“大通”等。

到了民国十八年(1929年),北平的出租小客车行已达到60余家,拥有汽车200多辆。

这些车行大多在今东城区一带,北起东四,南到崇文门,东起东单,西至西华门,车型以美国车为主,实行按时计价,运营线路包括市区及近郊的万寿山、香山、八大处、玉泉山和小汤山等旅游景点。以后,出租小客车的数量有所增加,民国二十年(1931年)达到566辆,但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降到415辆。

北平的出租车开始都是以电话预约的方式租车的,大约到了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出租车才开始像马车一样,在街道旁、马路边、车站前招揽乘客了。

日本侵占北平后,政府要员、外国使节撤离北平,一些出租汽车经营者开始由小轿车转营货运汽车。据统计,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北平的汽车行中小轿车的份额已降至5成。

日本投降后,北平地区出租小客车的数量有所回升。据统计,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为303辆,但由于汽油供应紧张,有的车改烧木炭,出租车行开始萎缩,经营者或停业或转行。到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北平的出租车客运业务日渐萧条,出租小轿车的经营者纷纷申请歇业。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初,北平还剩下出租汽车行62户,营业车180辆。

此时的租车者多为外国驻华使馆人员、政府高级官员和社会名流等。到解放前夕,北平的街头已难觅出租车的影子。

民国期间,北平的出租汽车车型主要是福特、道奇、雪佛兰、普力茂、别克等,还有十几种杂牌车。

(第三节)交通工具

近代的北京城内外,近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除了有轨电车、公共汽车以外,还有清末即已从国外进口的小汽车,另外卡车也已行驶在北京街头,但它们只占极小的比例。此时,出现在北京街头的交通工具绝大多数都是比较原始落后的人力车、畜力车等,有的甚至还是沿用两千多年前的。它们明白无误地体现出了中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性。

一、人力交通工具

近代北京的人力交通工具主要是手推车(独轮车)、排子车(两轮车)、三轮车、自行车、人力车,以及轿子等。

(一)手推车

手推车(见图616和图617)是一种古老的交通运输工具,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在北京,手推车也叫小车、独轮车。从清末到民国,这种单轮手推车仍为木质结构,车轴多为耐磨的枣木,车身为一木架,车轮位于正中,载重部分位于车轮两侧,重心较低,车的后部有两条车把,下边有两根木支腿,车停放时呈三角形,支撑较为稳固。车把上拴有绊带,推车时车夫在车后,把绊带挎在肩颈上,双手掌把,全身弓张,双腿叉开,腰与腿配合用力以保持平衡,用力向前推行。

独轮车既可运货亦可载人,运货时可载重200多公斤,载人时可乘坐2人,但主要还是用于货运,如运粮食、运酒、运山货水果等。这一时期,北京卖水的、卖菜的、掏粪的、送煤的,以及沿街叫卖的小贩,所使用的大都是手推车。

(二)排子车

排子车(见图618),又称地扒车、地车,与马车有些相似,是由手推车衍生而来的。与手推车相同的是,排子车仍靠人力驱动,不同的是车轮由1个增加到2个,车是人拉着而不是推着行驶,同时其运载能力大幅度提高。排子车问世后,由于它集货物的搬、倒、抬、扛、运为一身,良好的适应性使其成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运输工具。

排子车的车身为两根木梁,俗称“大边”,中间为一排5~6根横木撑子,上铺木版为载货平台,无车厢以便于装载各种形状货物。排子车车辕一般长3米,车宽1米,重心在轴上以便人力驾驶。

到了民国十七年(1928年),排子车的车体结构和驾驶方式有所改进。首先是车轮外圆紧箍的铁皮被换成胶皮,增加了弹性同时减小了行车阻力;其次是驾驶者除了在车辕内驾绊的1人外,前方又有了被称为“拉小绊”(拉小套)的2~4人。

据民国十八年(1929年)《北平特别市公用局全市登记车辆统计表》记载,经检验登记的排子车有549辆。当时的北平市政府规定,排子车的载重以1吨为限,车前拉拽人数以4人为限,车轮外圆宽度不得小于1公寸。以后,排子车数量不断增加。据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统计,北京共有排子车1467辆。

日本占领北平期间的1941年10月,据日伪建设总署公路局工务科调查,当时的北平有胶轮排子车2047辆,铁轮排子车1.08万辆,另外还有50辆是汽车轮胎的排子车。这一时期是北平排子车最多的时期,其运输任务一方面是铁路车站卸下的军用及生活物资,另一方面是走街串巷为市民搬家或运送零星杂货。

日本投降后,随着货运人力平板三轮车的出现,加之马车的增多,北平人力排子车的数量开始减少,全市仅剩千余辆。但由于其具备通用、方便、廉价等特性,排子车在货运行业仍占有一席之地。

(三)三轮车

三轮车现身北京大约是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据说北京的第一辆三轮车是日本侵略者送给汉奸江朝宗的。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北京的街头有了营业性三轮车。由于三轮车比人力车轻便、稳当、快捷,车夫的劳动强度也减小,而且价格也不贵,因此发展势头很猛,不少人力车夫都改蹬三轮车了。尤其是日本侵华期间,由于燃油紧缺客运汽车被迫减运或停运,致使不少北平的乘客改乘人力交通工具,这无疑刺激并拓展了三轮车的客运市场。

民国时期,三轮车逐渐取代人力车,成为北平市民主要的交通工具。这有当时的顺口溜为证:“三轮车,真时兴,不用腿跑用脚蹬。去前门,逛故宫,东便门外蟠桃宫。坐三轮,心宽松,不用担心‘打天秤’”。载货的三轮车也叫平板三轮,它是将原来载客的车厢改成了木制平板,载重量加大了,一般载重500公斤以上。平板三轮通常由车主自主揽活,主要拉运铁路车站取送的物件和商行的日用百货。

有史料统计,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北平城出赁三轮车的车厂已有200余家,拥有三轮车总数达到一万辆左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全市登记在册的三轮车24246辆。

(四)自行车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自行车由国外传入北京大约在清光绪年间,当时有一首竹枝词唱道:“臂高肩耸目无斜,大似鞠躬敬有如。嘎巴一声人急避,后边来了自行车。”

最初,自行车是被当成稀罕的玩物供皇帝贵族乘骑的(见图619)。到了20世纪初期,自行车才出现在北京的街头,成为一种新兴的代步交通工具。20世纪20-30年代,北京的自行车多为英国品牌,如蓝牌、飞利浦、三枪、韩牌等。

同类推荐
  • 北大经济管理课

    北大经济管理课

    经济学和管理学本身都是研究人的学问,是世间最简单也最复杂的学科。经济学本质上是一种视角,一种方法,人们通过它观察现实、分析现实并生产出现实中所必须的种种观点、策略。管理学是典型的智慧积聚地,教人怎样利用团队的力量完成个人永远只能望洋兴叹的丰功伟业。学了经济学,你应该有自己的观点,而学了管理学,你应该再也不会对现实有所恐惧了。否则你就是还没学到家或者说根本就学错了。北大经济课、管理课实际上就是要达到这两个目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自己的观点”“不会对现实有所恐惧”。
  • 下一轮经济危机:金融危机预测书

    下一轮经济危机:金融危机预测书

    本书的作者在2006年出版了《美国的泡沫经济》,准确预言了2008年金融危机和由此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之后又推出了关于全球经济趋势的一部巨作——《下一轮经济危机》。本书以当下美国泡沫经济中的美国债务危机和美元危机等为研究基点,全面深刻地分析和研究了全球经济泡沫的现状和走势,预测了下一轮经济危机发生的时间、必然性以及可怕后果。书中讲述的内容包括股票、债券、货币、期货、房地产投资、养老保险、利率、通货膨胀等与投资人、企业家及老百姓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为了避免在下一轮经济危机中获利和出现损失,本书提出了诸多有效的、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措施,借助这些措施,您将能够保护好自己的财产,甚至可以获利。
  • 农产品经纪人读本

    农产品经纪人读本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国家大战略:从德国工业4.0到中国制造2025

    国家大战略:从德国工业4.0到中国制造2025

    从2010年起,我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在诸多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期行动纲领,旨在应对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端制造业跨越式发展。本书着眼国际国内的经济社会现实,以《中国制造2025》九大任务、十大领域、五大工程和八大政策为框架,围绕政策制定背景、行业发展现状、产业变革趋势和具体应对策略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与解读。
  • 每天读点经济学

    每天读点经济学

    你知道作为消费者,怎么做出消费决策吗?你知道作为厂家,怎么做出生产决策、怎么定价吗?你知道宏观经济是怎么运行的吗?你知道当前炙手可热的经济热点究竟是怎么回事吗?你知道理财的重要性和怎么理财吗?这些都是经济学的问题,经济学不但伟大,而且有趣,读过《每天读点经济学》,你就能体会到这一点。经济学是一门人人应该懂、人人都能懂、人人都会用的学问,拿起《每天读点经济学》,我们将带你畅游经济学的世界!
热门推荐
  • 我想我们在一起生活

    我想我们在一起生活

    这是一只很强大的老鼠和一只有点腼腆的猫咪的故事老鼠盯着猫咪很久了,就像唐悠悠盯着徐淮卿一样久。老鼠总想靠近猫咪,就像唐悠悠总想靠近徐淮卿一样。老鼠向前猫咪就退后,就像唐悠悠向前徐淮卿就退后一样。老鼠受伤了猫咪总是给它舔伤口,就像唐悠悠受伤徐淮卿提着药箱紧张一样。。。。。。。。后来老鼠累了,猫咪突然抓住老鼠的尾巴将它拖进自己的窝,然后舔了舔老鼠。。。。。。就像徐淮卿找到了唐悠悠,对着所有人的面说;‘唐悠悠,我们以后一起睡吧’爱情不是什么很伟大很圣神的事,要的只是两个人能心连心的在一张床上睡一辈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狐

    仙狐

    魔宗心法,鬼道杀人术,仙狐祭剑,万鬼吞魂!修真无日月,所以要走捷径!且看龙渊如何从一个散修小贼,依靠着《九尾心经》与九尾剑,离经叛道,不走寻常路,偷师踢馆,偷香窃玉,挑拨暗杀,统帅魔教四大宗,攻打名门正派……
  • 医生与病患者

    医生与病患者

    世界上有这么一群人,有男子吐出遮天蔽日的火球,底下的市民哭喊奔逃。有女子点石成金,愚昧的信徒跪拜不已。有妖怪满地横行,无知的凡人无力反抗。有人自称能刀枪不入,有人自称能飞天遁地,有人自称能毁灭天下。李晨逸穿上白大衣,左手拎着针筒,“你们,该吃药了……”。。。。。。。。。。简单的说呢,这是一本病患者与医生的爱恨情仇,追杀与被追杀,治疗与被治疗,热血的故事。群号码:247650665。欢迎大家进群讨论剧情与发展。
  • 谥号炀

    谥号炀

    落寞绮梦,自雨中来,自雨中去...故事谁知是真是假
  • 倒追999天

    倒追999天

    同校老师不能谈恋爱何况你个学生?相差六岁搞什么倒追?!
  • 绝脉逆袭:妃倾天下

    绝脉逆袭:妃倾天下

    巫族圣女冷凝遭遇背叛,穿越为天龙大陆皓月国第一世家冷家嫡女...在这大陆,以武为尊,冷凝身为第一世家嫡女,却是绝脉废材,更有传言未婚先休...她立誓,今生不再交付真心,行事果断绝情,却招来各种优秀的美男,魔王,武道少宗主,魔法殿主...究竟谁才是与她一起笑看纵生之人?
  • 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教你打排球

    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教你打排球

    21世纪,人类进入了新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进行身体素质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球类运动是世界上开展的最广泛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广大体育爱好者乐于观赏和参与的体育运动。经常进行此类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提升身体的协调性,而且还能增强我们的自信心以及培养团队精神。
  • 小二传记

    小二传记

    问:你叫什么名字?答:余小二。问:以前干什么的?答:小二。我知道你叫小二,我问你是干什么的。就是干小二的活,也就是跑堂。
  • 在超神学院世界旅行的帝骑

    在超神学院世界旅行的帝骑

    decade旅行到超神学院的世界时,想看看这个世界的文明,并在这个时空长时间居住下来,与各个文明战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