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30700000016

第16章 灵光初现(4)

证券分析的要点在于,识别表现超过市场的证券。如果市场是有效的,正如学者们愿意相信的那样,证券分析应该是徒劳的。但如果市场不是有效的,正如实践者们愿意相信的那样,某些方式的证券分析应该能提高资产组合业绩。特雷诺和费希尔提出的建议是,采用在两种资产组合之间配置资金的做法,即广泛投资于市场的“被动型”资产组合,以便期望能产生市场风险溢价;以及充分利用市场无效,用选股、市场时机选择或者任何方法,设法获得额外评估溢价的“主动型”资产组合。基本上,第一种基金反映了学者们的建议,第二种基金则体现了实践者们的雄心。

实际上,特雷诺和费希尔提出,对学者们或实践者们关于市场有效与否的争论,不持立场,而是由经验来对争论做出判决。在他们的提议中,基于分析师对后市预测的比较,由一个统计算法在两种不同的基金间调整资金。“如果分析师非常正确,那么主动型资产组合将在全部组合中占有重要地位,则全部组合的换手率会较高。如果分析师不是很正确,那么市场资产组合将在全部组合中占有重要地位,则全部组合的换手率会较低。”

即使如此,提议包括一个假定,即市场不是完全有效的,否则就不会有主动型管理。这个暗含的假定使他们陷入了麻烦。特雷诺和费希尔说:“我们假定,证券分析如果被正确运用的话,能够提高资产组合业绩。”在芝加哥大学,这是具有挑战性的话题。当时,新学术思想和传统实践两派正在展开论争。CRSP研讨会的要义在于,让更多的人成为大论战(great religiouswar)中有效市场理论的支持者。在这种背景下,特雷诺-费希尔论文由于给对方太多的依据而引起了注意。特雷诺记得,演讲进行得并不顺利。

事实上,正如两人都认识到的,特雷诺-费希尔论文让经验对争论做出判决的建议,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为仅仅根据业绩把好分析和好运气区分开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最好的分析,也容易被接二连三的霉运所破坏,所以需要长期经验才能将好分析和好运气区分开。短期内,一个人如何解释业绩,将依赖于自己先入为主的观念。尽管费希尔和特雷诺已开始相信,更科学和系统的资产组合管理方法能提高当前的业绩,但费希尔发现自己日益被截然相反的有效市场观点所吸引。对于人们对特雷诺-费希尔演讲所做的批评,费希尔的反应是像所罗门那样:把论文一分为二,一部分给学者,一部分给实践者。

1968年3月,费希尔再一次在CRSP的研讨会上做了题为“风险与资产组合业绩评价”的演讲。在这次演讲中,他递交给学者的那一半论文,即为他整理成最终报告并提交给罗瑞和福特基金会的那部分论文。在两次研讨会期间,他于1968年2月份写出了一篇单独的论文,即金融笔记第4A号,题目为“如何运用证券分析改进资产组合选择”,作为他正在进行的另一个项目的一部分。这个项目是为马萨诸塞州投资者信托(Massachusetts Investors Trust)做的,这是一家大型共同基金公司,它请里特提出用计算机改进其投资管理实践的方法。第4篇笔记最终于1973年发表,并成为“宽客”(quant)革命中的开创性文献,这场革命最终席卷了华尔街。

一方面,和任何好顾问一样,费希尔兼顾学院派与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这种二元方法,通过同时从两个视角出发解决同一问题,实际上是他一直喜欢的工作方式的特征。如果市场是有效的,做一件事情;如果市场是无效的,做另一件事情。几乎没人能够打败市场的事实,并不意味着没人能打败市场。如果有人曾做到那一点,那将是因为他们相对于其他投资者有一些优势,诸如更好的资产价格理论或对该理论有更好的运用。在美林公司,特雷诺正尝试这么做。但倘若市场是有效的,CAPM是正确的,那么还有什么是正确的?随着福特基金会项目逐步结束,费希尔开始更深入地探索问题的另一面。

正如特雷诺在之前就已经做的那样,费希尔开始在晚上和周末留出时间,研究自己的理论。1968年7月,他完成了题为“投资的时间分散化”的第6号金融笔记。这篇论文将CAPM世界中终生资产组合选择(lifetimeportfolio selection)作为研究主题,这也是他第一篇没有与特雷诺合作、真正独立地反映其金融思想的论文。1968年9月,他完成了题为“银行、货币和利率”的第7号金融笔记,这篇论文将CAPM世界中货币的作用作为研究主题,这也是他第一次涉足宏观经济学领域。1968年最后几个月,费希尔很忙碌,但又为能在里特公司工作感到高兴,在那里,他感到他能在研究兴趣和解决现实问题之间找到平衡。

与此同时,特雷诺在美林的工作已接近尾声。唐纳德·里根(DonaldRegan)雇用他组织第一个量化操作(quant operation),但他在劝说公司实施他的想法上遇到了麻烦。没能说服费希尔跟着他干,特雷诺开始考虑其他机会。1969年3月7日,《金融分析师》杂志的资深编辑尼古拉斯·莫洛多夫斯基(Nicholas Molodovsky)突发心脏病去世,特雷诺得到了这份工作。

金融分析师职业随着二战后股票市场的发展而成长,但直到1959年一个专业组织才出现,为该行业提供服务。直到1963年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Institute of 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s)才组织了第一次考试,颁发了第一张证书。现今,特许金融分析师遍布各地,但在当时,它是一个新的称号,想方设法使人们把它看作专业能力的标志。

第一次考试的意图主要是使金融分析师协会(Financial AnalystsFederation)那些重要的老会员免受新规则的制约,但目光远大的观察家能预见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尼古拉斯·莫洛多夫斯基利用其作为《金融分析师》杂志编辑的地位督促他的读者接纳金融分析的新方法,否则将有落后于时代的危险。他会说,哈里·马科维茨和詹姆斯·托宾的新资产组合选择理论已被普遍接受,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正使其应用的可能性与日俱增。而且,随着机构投资者重要性的不断提高,对更专业的投资管理也提出了需求,金融分析师如不掌握新方法,就难以满足这种需求。

基于特雷诺在美林的工作,特雷诺等人于1968年为《金融分析师》杂志撰写了论文“运用资产组合构成估计风险”,这是新方法应用的一个光彩夺目的例子,也是一个被格雷厄姆与多德名册(Graham and Dodd Scroll)年度最佳论文奖所认可的事实(本杰明·格雷厄姆和大卫·多德的《证券分析》最初出版于1934年,体现了当时量化技术的水平,尽管现在被像特雷诺这样的人所超越)。作为纽约金融分析师协会计算机应用委员会主席,特雷诺对纽约金融分析师来说是一位众所周知的人物。从两个方面,他似乎是接替莫洛多夫斯基编辑职位的当然人选,并会高举提高专业化水准的火炬。

特雷诺发表在1971年3~4月期上的第一个“编辑观点”就发出了挑战。他写道,直到最近,还无法有效判断一个投资组合经理优秀与否。资产价格的背景波动(background fluctuation)非常大,因而模糊了经理的贡献。但现在,新金融理论第一次提供了将背景波动分离出来的方法。新的、见多识广的专业客户即机构投资者,正对此产生兴趣。特雷诺预见到,结果会在投资管理领域产生新的技术推动力。“由此将对投资思想质量的提高速度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在某种程度上,特雷诺只是在详细阐述前任的展望,即职业的未来发展意味着传统技艺将为科学所取代。老一代的金融分析师像专门锻造马蹄铁的铁匠,现在面对着T型车的大规模生产。“铁锤闪光,铁砧叮当,铁匠逐渐成为民间传说。”手艺人集中在每种证券的唯一性上,而工程师则将每种证券看作某一类别中的一个个体,同一类别中证券的本质特性能用统计方法加以总结和比较。标准化和大规模生产为亨利·福特提供了契机,而计算机则为投资分析的新方法提供了契机。

特雷诺坚持的是新理念:对金融分析师而言,要想获得专业性地位,必须将关注点(和职业)重新定位,即从证券业转向“最终客户”。诸如共同基金或养老基金这样的机构投资者,正日益成为最终客户。金融分析师不是通过创造交易从而为经纪人和交易商的利益服务,他们应该为证券最终所有者的利益服务,即使这意味着经纪人和交易商减少了佣金收入。“对一个投资理念的检验是,它是否会得到市场的青睐而非其内在价值。”特雷诺的忠告今天看来显得有些古老,但在当时许多人把它看作异端邪说。

为了驳斥特雷诺,一位保守分子也打了个比方,特雷诺说的是铁匠,他说的是马:“从前,在肯塔基绵延起伏的土地上生活着一位富翁,他经营马匹生意。他喂马,给马刷毛,训练马;有时卖掉它们,有时展示它们,有时带它们参加赛马比赛。他从所有这些活动中赚取利润……然而,因为他爱马,享受宽广空旷的空间,觉得自己正在创造美,感到这样做有助于维持生活质量,所以,除此之外他还获得了另一种满足。”新一代人物进入了这个欢乐场景,他们只对押注赛马感兴趣,对马本身一点兴趣也没有。可以预测,使用新方法的结果将是马匹质量的下降,更不用说生活质量了。

金融分析师中的这场兄弟之争,本来是私下进行的。后来,学院派人物威廉·夏普将其公开化,还提出了自己的比喻。从前,货币经理互相打赌,自娱自乐,牺牲客户的利益而让赌场发财,他们以这样的方式来打发时间。有一天,“一群象征大学(Indicia U.)的教授”来到城里,对于这种安逸的安排提出了令人忧虑的问题,客户对此做出反应,将资金转移到新的经理那里,新经理同意避开赌场,而简单地持有市场资产组合。“从此以后,除赌场主外,每个人都过着快乐的生活。”夏普认为“象征大学”的教授是原动力,尽管特雷诺强调机构投资者,但两人都一致认为乡绅-顾问(gentleman farmer-adviser)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特雷诺的工作是负责向新方法转型,同时获得保守人士的支持。为了有助于做好这项并不轻松的工作,特雷诺邀请费希尔(当时已是一位学者了)加入《金融分析师》杂志编委会。随后的一切都很自然,在1971年编发了特雷诺宣言的那一期上,费希尔为该杂志写了第一篇论文,题目是“随机游走假说对资产组合管理的意义”。作为回报,特雷诺将发表费希尔的论文。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对于与费希尔见解相左的学术保守人士来说,这些论文是难以接受的:“期权使用中的事实和幻想”“外国投资的来龙去脉”“商业周期的基本内容”,以及“计量经济模型的困境”。

但更多的是特雷诺-费希尔关系的继续,而不是互予方便。

作为《金融分析师》杂志的编辑,特雷诺生活在实践经验的世界,他把经验转换成一系列“初始思想”,费希尔把它们捡起来,再加工,反馈。就这样,1971年,特雷诺以沃尔特·白芝浩(Walter Bagehot)的笔名写作,在其“城中的唯一博弈”中思考了交易商功能的经济学,费希尔用其预言性的“向着一个完全自动化的证券交易所”作为回应。接下来在1972年,特雷诺仍然用白芝浩作为笔名,思考了养老基金改革的不同选择,费希尔以“投资政策光谱”作为回应。还是在1972年,这次用自己的名字,特雷诺在“盈利的问题”中批评了某些长期存在的会计实践,费希尔则以“是的,弗吉尼亚,有希望:价值线排序系统的检验”和“盈利的魔法”作为回应。

这只是特雷诺和费希尔终生伙伴关系的开始。在上述三个领域中,两人都将持续做出贡献,而且这些文章几乎总是发表在《金融分析师》杂志上。甚至在特雷诺1981年离开《金融分析师》杂志到投资管理领域一试身手,以及费希尔在1984年离开学术界加入高盛公司之后,这种隐含的对话仍在持续。费希尔在去世前发表的最后三篇文章(“均衡交换”“计划发起人的目标”和“选择会计准则”)中陈述了他对这三方面论争的终极立场,这些论争是他和特雷诺在20多年前共同开启的。

这场终生对话的根源在于CAPM,这是一个两人终其一生都坚定持有的信念的根源,即使当周围的人追逐下一个新理念时他们也坚守如初。在《金融分析师》杂志1993年5~6月期上,特雷诺写了“捍卫CAPM”,在9~10月期上,费希尔以“估计预期收益”作为回应。表面上,两人都在捍卫特定的模型和分析方法,但实际上他们是在捍卫自己的世界观。

对他们而言,早在多年以前,这个模型就浓缩了他们的世界观。

同类推荐
  • 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拉弗曲线、破窗理论、银根紧缩、市场泡沫、金融危机……这一系列陌生又严肃的经济学术语让我们面对经济学总是提不起劲。不过经故事包装,他们又变得亲和、好沟通。如果你是经济学的初级入门者,用故事来解释经济学再适合你不过了。
  • 低碳博弈——低碳经济幕后的故事

    低碳博弈——低碳经济幕后的故事

    本书是对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议题的思考,也是对“后哥本哈根时代”人类共同应对气候变暖行动方案的倡议,内容涉及:美丽的罂粟花:高碳经济是危机的根源拯救地球与争夺发展空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的博弈中国怎么办:抢占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等六篇内容。
  • 创业中国

    创业中国

    本书整体分两部分,上半部分讲述在国际背景下中国是最适合创业的国度,讲述中国轰轰烈烈的创业环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选择。下半部分偏重实操就是创业者需要具备的资源,素质以及创业者需要有人指导,有专业的机构指导,作者是专门从事指导别人创业的,其多年执业经验对创业者的指导落地性强。
  • 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

    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

    本书将在综述国内外经济区发展的理论及主要实践基础上,分章节深入研究成渝经济区的现状、发展环境、发展的目标与总体思路、成渝城市群的构建、成渝经济区的产业发展、统一市场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科学发展之路及促进成渝经济区发展的对策建议等。
  • 外汇业务营销手册

    外汇业务营销手册

    为了帮助银行客户经理掌握有关基础理论和技能,提高外汇业务的营销水平,本书总结了外汇业务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内容涵盖外汇管理政策、利率管理、汇兑业务、清算业务、结算业务等诸多方面。
热门推荐
  • 无能奇人

    无能奇人

    “哈哈哈哈,我可不是疯子,我比你们任何人都清醒,我会慢慢催毁你们。”·..·“喂,你们听到了吗,哈嘿嘻嘻嘻,我刚刚最后一句话才是最重要的哦!听清楚了吗?哈哈哈哈。”·:.......活该、活该、活该!!!是我、是我、是我!!嘘~表演开始了
  • 我是灵儿

    我是灵儿

    冰冷的水,卵化的影子。在这片这大陆上,就如同一片孤舟一般的游荡着。
  • 母语传播概论

    母语传播概论

    在人类跨文化、跨国界的信息传播活动中,存在着一种极为普遍的传播形态——母语传播。由关锐和李智主编的《母语传播概论》从国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双重视角观照母语传播,理论与实践、学理与案例相结合,论述了母语传播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基本模式和作用、语言转换、文化对接及效果评估等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母语传播实践为例,介绍了母语传播的两大发展趋势——新媒体化趋势和本土化趋势。
  • 神佑之院

    神佑之院

    真是没想到啊,短短的四千年,竟是让那么庞大的一个帝国,都覆灭了......不过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这帝国的动乱,也注定了它的灭亡凡是在这个世界的人,都逃不出这个轮回,我四千年前不总是这么说么?不过......把帝国改成学校,这倒是在我意料之外不管怎样,法兰,你的主人回来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稚鱼

    稚鱼

    小时候的我们相信世界上一切的美好就像村边小溪里未长大的幼鱼单纯不诸世事[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童年]看看有没有你童年的影子呢?
  • 狼啸御宇

    狼啸御宇

    公元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九点九分九秒。血瞳睁眸,地球上空撕裂,十九条璀璨星河点缀阴冷的宇宙深处,三声怒啸,高氏纷纷踏神而出,拉开一氏举世皆敌的序幕。一介凡体,君临九州,啸:古道无仙,吾名高杨!情丝葬月,帝血染衣,啸:犯我高杨,虽远必诛!子规啼鸣,十八而立,啸:狼啸御宇,高氏当道!
  • 乱世之锦绣人生

    乱世之锦绣人生

    地星异变,重生回来的俞姑娘守着巨矿,应付着乱世里的各路觊觎者,本就心累不已。偏偏还有更贪心的窜出来吼道:“我不要矿,我要你!”
  • 短信信息

    短信信息

    主人公(玻璃杯)迷恋上女主,之间的对话与沟通。表现出现代人对恋爱婚恋的态度。
  • 夜空最亮的星

    夜空最亮的星

    丁潜和夏绿相识那年,他十五岁,她九岁。按照辈分,她应该叫他小叔叔。谁知貌不惊人的小侄女,却仿佛拥有听见人心的“超能力”。一段藏匿在时光深处的秘密。一场游走在甜宠和离奇之间的少年情事。一个最美妙的华丽蜕变。一本最高冷的追爱秘籍。这段世人眼中的不伦之恋究竟该何去何从?你能听见我的心吗?谨以此书纪念,在被爱情斑驳的时光里我们独一无二的年少轻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