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63100000024

第24章 世尊亲传法(10)

佛陀的堂弟,迦毗罗卫国的提婆达多王子也做了沙门,跟随佛陀一起修行。起初,佛陀不同意提婆达多出家,曾语重心长地劝道:“修行佛法并不一定要出家,只要心中有佛.遵守佛法教义,清净身心,在家修行一样能取得很大的成就。你适宜在家修行,就做个在家的居士吧。”提婆达多皱着眉头问道:“为什么释迦族的众多弟子都可以出家修行,只有我不行?为什么别人能成为比丘,我只能做个居士?佛法不是讲究众生平等吗?”佛陀回答说:“出家修行不是悠闲自在的,而是一种艰苦的生活。佛门弟子要早晚念经,勤做功课,吃的是简单的斋饭,穿的是朴素的袈裟,还要经常手持钵盂出外化缘,这些你很难适应。心中有佛,就能修得正果,心中无佛,即使穿上袈裟,也将一事无成。心即佛、佛即心,欲求佛、先求心。”提婆达多仍然听不进佛陀的话,他认为,佛陀阻止他出家是害怕他将来的成就会超过自己。但是提婆达多在佛陀面前并不让这种想法显露出来,只是不断地在佛陀面前恳求,还请自己的父亲、净饭王、其他的王子一起帮自己说情。佛陀无奈只好答应了。提婆达多就穿起袈裟,跟随佛陀一起修行。

在王合城外的精合里,提婆达多几年中也精进修行。他天资聪颖,能言善辩,也取得了一些成就,身边也有其他的弟子跟随。但是他修行不是为了净化身心、获得正觉,解救天下众生,而是为了一己私利,为了取代佛陀的地位。儿时处处在悉达多太子光辉下生活的他,现在又在佛陀的光芒下迷失了自己的真性。渐渐地,恶占据了提婆达多的心灵,池心中不断地谋划如何加害佛陀。

提婆达多得知佛陀几天后要离开精舍到王舍城中去,便偷偷地雇了五百名善于射箭的婆罗门,要他们埋伏在佛陀回精合的路上,隐藏在树林中,等佛陀经过时便用弓箭射杀佛陀。

提婆达多说;“你们婆罗门本来是最尊贵的教派,拥有最多的信徒,现在佛陀传播佛教,使你们婆罗门抬不起头来,如今正是你们报复的好时机。过两天佛陀经过的时候,你们就好好利用手里的箭为婆罗门讨回公道吧。”

佛陀具有广大的神通,早已知晓提婆达多的诡计,他仍旧坦然地来往于王合城和精台之间,丝毫不担心自己的安危。埋伏在树林中的五百婆罗门弓箭手看见佛陀从远处走来,连忙拉弓搭箭,仔细地瞄准,等佛陀走近,五百人一起将箭射出。令人惊讶的是,射向佛陀的箭全都变成了莲花。在佛‘陀释放出的光明中,白色、红色、青色、黄色的美丽莲花环绕,朵朵莲花像一张张虔诚的脸,无限敬仰地望着佛陀,围在他身边久久不散。

树林中的婆罗门都呆住了,他们严格遵循婆罗门教义数十年,从来没有见过教中有谁能修到这样的神通。他们纷纷扔掉手中的弓箭,拜伏在佛陀脚下,向佛陀忏悔。佛陀以大慈悲心为他们说法,这五百人听后心中的疑惑消失,烦恼消散,全都获得须陀洹果。他们又纷纷对佛陀说:

“我们在黑暗的苦海中漂浮这么多年,一直以为自己修行的是正确的,但是现在才得知世间的真理,寻找到真正的光明。我们不愿再回王合城,恳求佛陀准许我们出家,跟随您修行。”佛陀高兴地说:“好啊!欢迎你们!”于是他们跟随佛陀回到竹林精舍,剃除须发,穿上袈裟,成为沙门。这五百人在精合中与其他佛门弟子一起精进修行,听佛说法。

慈悲与阴谋

很多比丘都知道了提婆达多想要加害佛陀,他们对佛陀说:“世尊,提婆达多心怀不轨,他常常想加害于您。就算他是释迦族人又是您的堂弟,您也不能一再纵容他的行为。您若有什么闪失,整个佛教就会遭到重大的创伤。你总是以大慈悲心对待一切,我们都深深地为您担心啊。”佛陀安慰众位弟子说:“你们放心,我早已修得正果,具有神通,不会轻易受到伤害的。提婆达多今日对我的所作所为也有前世的因缘。你们听我讲个故事Ⅱ巴。从前有个商人,出海去寻找宝物,准备带回来在各个国家兜售,趁机大赚一笔钱。不料船在回程时遇上急流,水下又有罗刹抓住船,不能前进。商人和船上的人都惊慌失措,以为性命就此休矣。这时水中游来一只乌龟,看到有人即将遭遇不幸,心里很是同情,于是就来到船旁,背着船上的人游到岸上。商人上岸后略作休息,很是庆幸自己能够得救。他向乌龟拜了又拜,感谢它救了自己。过了一会,这个商人忽然一手拿刀,一手按住乌龟的背,要杀掉乌龟。岸上其他的商人连忙夺下他手中的刀,惊讶地问他:‘我们刚才承蒙这只乌龟的恩德才得以活命,你却要杀害它。这样做天理难窖,将来会遭到报应的。你还是念在乌龟的救命之恩上,放下刀子吧。’这个商人回答说‘乌龟的救命之恩我刚才已经谢过了。

现在我很饿,这里没有东西吃我就会饿死。如果这只乌龟真的怜悯我们,就应该连自己的身体也奉献出来,做我们的食物,救我们的命。’他不听众人劝告,还是把乌龟杀掉了。这个杀害乌龟的商人就是提婆达多,而那只乌龟就是我。”众比丘听佛陀讲了这番因缘际遇,便不再多言。

提婆达多听到佛陀讲的故事,仍不知悔改,他认为佛陀与其他比丘遵循佛法教义。不会攻击自己,仍然我行我素。不过表面上他却收敛了许多,在其他弟子面前显出一副万分懊悔的样子,也骗取了一些比丘的信任。上次害佛不成,提婆达多也惊讶于佛陀的神通广大,但他修行了几年却什么神通也没获得,于是心中很不平衡。他想:“如果我也具有神通,跟随我的人就会更多,取代佛陀也更容易。”这天他又请求佛陀教自己获得神通的方法。佛陀说:“神通不是学习来的,而是净化身心、领悟正道后自然显现出来的。修习佛法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心怀邪念。你还是把自己修行的重点放在完善自我人格方面吧。”

合利弗、目犍连等人深知提婆达多的心性,也劝他多多体会苦、空、无常、无我,身心清明,才有可能获得神通。

就像海中的大龟无法感动商人一样,佛陀和众比丘的慈悲也无法使提婆达多悔改。虽然袈裟还穿在身上,但是心已经被邪魔俘虏,他生存的意义全在满足自己的野心。还有谁可以为野心服务?提婆达多望着王合城的方向,似乎透过茂密的树林看到了王宫的屋檐。

王合城中的频婆娑罗王和韦提希夫人,在经声佛号中净化自己的心灵,洗涤前世的罪孽,伴着袅袅的檀香,他们的灵魂也仿佛飘上九天。但是太子阿阁世在想些什么,夫妻二人却忽略了。阿阁世太子年轻气盛,骑着骏马傲视众人,他英俊威武、胆色过人,王室的举止气度在他身上表露无疑。在大臣和百姓面前,他是尊贵的王子;在朋友们中间,他是瞩目的焦点。他似乎享有一切。但是当他独处时,他总觉得缺少了什么。与父母相处时,父亲的眼睛总是望向别处,母亲的目光里却又带着几丝怜悯,他觉得自己好像距离父母很远很远。阿阇世太子不明白为什么王宫中这么寒冷、这么空虚。

提婆达多选中了阿阁世太子。太子是未来的国王,如果将他扶上王位,自己就是国师,到时候权势、金钱滚滚而来,什么比丘、沙门还不是都要依附自己,拜倒在自己脚下,才能求得供养。提婆达多为自己的计划洋洋得意,他似乎看到了自己呼风唤雨、威力无边的将来。

一番长谈之后,阿阔世太子为提婆达多的理论而倾倒。“苦修精进、修炼神通、广施恩德、超脱生死……”提婆达多滔滔不绝。阿阇世太子认为自己遇到了绝世的智者,他拜伏在提婆达多的脚下。太子修建了豪华的僧院,每天用大量的奢侈物品供养他,提婆达多身披辉煌的袈裟,俨然与佛并驾齐驱。他用“修炼神通”来迷惑那些急功近利的僧人,用丰厚的物质条件引诱那些贪图便宜的沙门,并且让心腹弟子悄悄地散布消息:“释迦牟尼佛已经走到了尽头,再也无法带领大家进入更高的境界,只有提婆达多才是真正的领袖。”等到身边聚集了一定数量的弟子,提婆达多开始进行他的下一步计划了。

佛陀在精舍里,微睁法眼,看着提婆达多的丑态,等待王宫中果报的到来……

未生怨

提婆达多经常邀太子来自己居住的精台游玩,一边与他淡论佛法,一边察颜观色,探听太子的喜好,得知太子与父母关系疏远后,他知道自己提前成为国师的时机已到了。

“太子,我近来听到一个与您有关的消息,不知当讲不当讲?”提婆达多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大师有什么话尽管说,我定当洗耳恭听。”

“太子您尚且年轻,可能没有听人说起过。当年您的母亲怀胎时,曾有相师在宫中占卦,预言说‘夫人定当生下一位太子,但是这个孩子将来长大后一定会害他的父亲。’国王和韦提希夫人听了很不高兴,但也无可奈何,因此给这位太子起名为‘阿阇世’,即为‘未生怨’,是未出生以前结怨的意思。”

提婆达多说完,仔细观察太子的神色。阿阇世太子心中一震:“原来父王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对我冷淡的。别的孩子在父亲身边那么快乐,而我的父王却从来没有抱过我一次。母亲总是一副想亲近我却又害怕什么的样子,似乎我是不祥之物。别的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温暖、关爱,我从来没有得到过。谁又会喜欢一个命中注定将来会害死自己父亲的孩子。”提婆达多轻轻地叹了口气说:“如今列国纷争,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百姓就会受苦。可是频婆娑罗王一心向佛,不专注于国事,长此以往,国力衰微,纵使有佛法又有什么用呢?国家需要年富力强的领导者,只有像太子您这样的人才能带给摩揭陀国光明的未来。”阿阇世太子一言未发,匆匆回宫去了。望着他的背影,提婆达多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阿阁世太子回到王宫,召集自己的亲信策划逼频婆娑罗王退位。

他们迅速将国王和韦提希夫人包围,封锁宫院大门,不准任何人探视,门口侍卫、侍从都由阿阁世太子的亲信来决定人选。太子又召集群臣宣布频婆娑罗王为了专心修行,已经将王位传给自己,并取出国王的印章、信物为证。群臣心中起疑,但是苦于王宫防卫和兵权都掌握在太子手上,只好无可奈何地叩拜新王。

韦提希夫人日日憔悴,望着窗棱间透过来的一角天空叹气。她怎么电没想到,平日沉默寡言的太子会这样毫不留情地将父母囚禁。“那孩子虽然跟我们不亲近,但是并不像凶狠残忍之人啊!”夫人哽咽道。

频婆娑罗王淡淡地说道:“一切果报皆有前缘,该来的总会来。夫人不必过于担忧。”但是看着一天天黯淡下去的国王,韦提希夫人一天比一天担心,她觉得似乎生气已经渐渐离开国王了,他不再是坐在王座上威严无比的统治者,而只是一个被儿子抛弃的老人。夫人向着竹林精舍的方向叩拜,说道:“世尊啊!往日我虔诚地听您教诲,严格遵照佛法教义修行,不敢有任何疏漏。您的威德光照天地,但是可惜我要被终生幽禁在此,不能再见到您了,不能再听您说法了。”说罢,泪水夺眶而出。世尊在精合中与目犍连、阿难等人说法,忽然听到虚空中传来韦提希夫人哀伤的声音,佛陀就与几位弟子一起腾空而起,向王舍城飞去。

幽暗的房间里,忽然大放光明,频婆娑罗王和韦提希夫人看到佛陀和他的弟子遍身光芒地出现在面前。他们惊喜地拜伏在佛陀脚下。

连呼佛号。夫人哭着说:“世尊啊!不知我前世造下什么罪业,以致今世生下如此恶子,非但不报父母养育之恩,反而将我们囚禁于此。我不愿在这个污浊的世界多停留,我想到一个美好的地方去,那里不再有罪恶,所有的人都能够自在清净。希望世尊为我指明方向,我必定会勤奋修行,使自己能够早日到美好的世界去。”佛陀释放出眉间的光芒,照遍十方诸佛世界。他说:“西方有个极乐世界,那里有位阿弥陀佛,你应当心系那个国土,修习三种福业,待福业修满,你就可以往生到那个快乐的国土去。所谓三福,即指: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常怀慈悲心,不杀生,修十善业;二、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之报,读诵大乘经典。应当一心系念、谛观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在莲花上佛、菩萨全都释放出无限光明,这种金色的光芒照遍那个国土。这个观想成就的时候,也就是你往生到那个极乐国土的时候。你将会永远摆脱六道轮回,远离邪恶污浊的尘世。”世尊为国王和夫人讲解十六观法,引导他们观想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功德,使他们从痛苦中解脱,得到无上法喜。

阿阇世太子已经成为阿阁世王,他来到幽闭父母的宫院,本以为会见到父母奄奄一息,乞求他的原谅。但是当他打开房门,却见父母庄严端坐,专心观想,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阿阁世王不由得火冒三丈,心想:“大臣们整天变着法子要求面见国王,使人不胜其烦。我自小就在冷漠中挣扎,而你们却自得其乐,被囚禁也不觉得痛苦。为什么我不能得到快乐?为什么你们总是离我这样遥远?为什么?”阿阇世三抽出宝剑,用力劈下。鲜血四溅中,种种怨恨和伤害似乎都结束了……

领略神威

阿阇世王宣布频婆娑罗国王薨逝,令举国致哀,并且请提婆达多做国师,禁止人们供奉佛陀。佛陀和诸弟子去灵鹫山修行,离开了王台城边那被青翠欲滴的竹林环抱的美丽的精舍,离开这座带有许多关于频婆娑罗王的回忆的精舍。

同类推荐
  • 青春的地标

    青春的地标

    “微小说”是“微博”的伴生物,它在微博上上传、阅读,可视为“微博小说”的简称。微小说和随之出现的“微童话”“微寓言”,初步构成了“微文学”的三副面孔,和“微信”“微电影”,共同把“大时代”“小时代”,推进到“微时代”。
  • 冬日的恩典

    冬日的恩典

    本诗集收集了诗人多年所作的诗歌精选,作者以其细腻的笔法诗意地描绘了自己对常见的、失去了地方特性的小城市的生活和感悟。这些诗歌作品涉及的题材广泛,是诗人通过对于身边的人和事的观察和思考,有了深切的感悟之后所作。
  • 梁晓声文集·散文2

    梁晓声文集·散文2

    《梁晓声文集·散文》尽可能全地收录了梁晓声迄今为止创作的全部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史诗似的描绘了时代的全景,讨论了诸多社会热点问题。
  • 梦想开花前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

    梦想开花前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

    人们从小到大,都会怀揣或大或小的梦想,梦想,指引我们满怀希望向前走下去,成为生活的动力。梦想,可大可小,或清晰或模糊。本书主题是“成长”与“梦想”,本书十数位作者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个人感悟,来阐述“梦想”是什么,以及对待“梦想”的态度。事实上,也是生活对待生命的态度。穿过迷茫期,捱过低谷期,放下沮丧和抱怨,允许自己软弱,也允许自己迟疑,但要重拾信心重新上路。不是人人活着都要有"想”,但“梦想”却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最持久的热情——这就是“梦想”最大的魅力!
  • 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

    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

    胡适的日记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记录,也涉及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本书收录了胡适离开中国大陆至离世前(1950—1962)十二年间的日记。选编的大部分内容,反映了胡适在文学、历史、哲学、语言文字学等学术领域的观点和研究成果,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学问之广博、治学之严谨、方法之科学。这样的内容,极具研究价值,可资借鉴。
热门推荐
  • 步步为妃:公主好机智

    步步为妃:公主好机智

    她,上官倚桐,亡国公主,父亲用来和亲的工具,作为皇后却从来没有被待见过,成亲当天就被打入冷宫,甚至都没有见过自己的夫君就被人毒死在深宫内院。韩素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古代,借她的身体重生。前世商业间谍,擅长商业谋划及窃取商业机密,她醒来便发现深陷后宫,不仅受到各宫女人算计,还受制于父亲的胁迫为复国,只是这世的她一心只想自由,为了出宫必需先站稳后宫,周璇与皇上极父亲之间。在众多困难强阻之下,如何集结所需势力为其所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梦里长空

    梦里长空

    一位刚毕业不久的女大学生,在一次进山写生中迷路进入到一个奇迷的山洞,在无意中触摸了一个被魔咒了的机关后,山门大开,她闯进了一个几千年一承不变的古代世外桃园社会,然而,在这个人人身上都有着特异功能的世界里,也上演着令人十分匪夷所思,千奇百怪的事情。在这里他遇上了她的他,他为她历尽千辛万苦找回家之路,从而展开了一系列的侠胆义胆,恩怨情仇的故事。这个姑娘到底能不能从这个千奇百怪的世界里走出来回到父母身边呢……?
  • 痞子偶像

    痞子偶像

    他,周围美女环绕,是因为太帅?差也!他从不跟帅沾亲带故他,地摊货穿在身,是因为很穷?差也!他穷的就只剩下钱了在娱乐圈,他是“娱乐大亨”“娱乐教父”;在商界,他是“商界巨子”“商界奇才”;在黑道,他是“痞子偶像”“超级大哥”……他究竟是谁?他是家世显赫的花花公子,头脑精明的商业精英,无所不能的痞子偶像--郑羽!
  • 斗罗之圣魂斗罗

    斗罗之圣魂斗罗

    在主角唐三生活的村子,都知道出现过以为魂圣可是后来确没了消息(本文不舔唐三)
  • 一夜乡心是梦愁

    一夜乡心是梦愁

    每一个青年人都渴望拥有一段爱情,或甜蜜,或苦涩,都将是人生宝贵的财富。一代学霸李长歌、陆梦曲经历了高中三年的拼搏,收获了学业与爱情,考入了同一所大学。由于异地,两人出现矛盾。长歌在郁林校区,梦曲在逸风校区,两人分隔两地,忙碌于各自的学业和生活,将爱情作为大学生活的调味品,期间又出现了第三者,使他们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两人的感情逐渐出现了隔阂,他们的感情能否战胜第三者的诱惑,能否将恋爱甜蜜到底。与此同时,由长歌和梦曲牵动的四个寝室间的爱情,也将拉开序幕。他们的室友开始追求各自的爱情,在高颜值学霸的世界里,追求感情显得格外慎重,表白仪式显得格外隆重,花式告白频频出现,惊喜不断。有人因为害怕被拒绝,将暗恋埋在心底,无数次尝试迈出告白的第一步;有人在感情中因挫败而郁郁寡欢,后又遇见了自己的幸运女神而重新振作;有人勇敢追求心中所爱,终将收获属于自己的爱情……大学四年,有多少人的感情能够有始有终,有多少人尝到了爱情的甜果或苦果,无论结局是否美好,至少我们曾经追求过爱情,爱过一个人,也将是四年青春最美好的回忆。感情中,我们都曾弱不禁风,我们终将坚不可摧。让我们一起跟随小说中的主人公,开启寻爱之旅吧!
  • 妻主又跑了

    妻主又跑了

    他说,我定会护你周全。可为了所谓的正道,所谓的天下苍生将她挖心剃骨。他说,早知如此,我宁愿你恨我生生世世也要将你囚禁在此处。她哭着笑了。经转轮回,她又回来了。记忆重启,她将如何选择。
  • 快穿:男神追我嘛

    快穿:男神追我嘛

    遇见不一样的男神,开启不一样的故事,你,期待吗?(伪快穿,独立故事,大概什么类型都写,文风轻松欢快,作者新手上路,文不一定写得好,但人很可爱)。
  • 与你的时光同行

    与你的时光同行

    姚慕辰第一次见到解欢。一个是天之骄子,像电视剧里面走出的翩翩少年。一个穿着烂布鞋,像个乞丐一样脏兮兮的站在柴草堆里。相互凝视的那一刻,他就生出了想把她放在手心里宠的想法。给她买好吃的,给她买漂亮的新衣服,给她买洋娃娃,把她变成一个城里的小公主。磨平她的自尊,扭转她的倔强。让她从对他不屑,变成崇拜、变成喜欢!作为一个正常的女孩子,就应该追捧他不是吗?然而事实却是……他慢慢为了她放下高傲,从矜贵变的卑微,甚至愿意和她远离喧嚣,只为了她那一句:“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他用行动向她证明:“你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小剧场……“欢欢,以后在学校,只有我能这么叫你。”姚慕辰一脸霸道的说。“你这是无理取闹。”“是不是无理取闹你很快就知道。”于是次日,姚慕辰拉着她的手当众宣布:“欢欢是我媳妇儿,你们谁暗恋她,给我小心着点儿!”解欢:“……”疯了,这家伙真是疯了!……“欢欢,让我亲一口吧?就一口。”“不行!”“不行?那我用强!”“……姚慕辰!你再这样,我就回家了!”姚慕辰指着自己心窝处:“这儿就是你家,你快进来吧。”……一对一,双c互宠大甜文,袖白精心打造,绝不忽悠!小萌新们,快点入坑吧!
  • 北斗和七星的故事

    北斗和七星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国初年。主人公北斗和七星兄弟二人的父亲为了推翻满清帝制,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参加了同盟会。刚从日本回到国内就遭道暗杀。襁褓中的兄弟二人被江湖千门中人收留,从小习文练武。弟弟七星更是进入洋学堂,后又考入黄埔军校,参加了革命。哥哥北斗更是继承了千门掌门,后在党的领导下,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北斗潜伏在敌人身边,将重重危机化解。故事从1905年开始,直到1949年解放。经历了满清末年,民国初年的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小说以真实的历史为背景,一个个故事环环相扣,精彩纷呈,逻辑清晰,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