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43400000004

第4章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

《三都赋》成为人们崇拜之作,许多名人对左思的《三都赋》都佩服得五体投地,纷纷传抄。从此,“洛阳纸贵”这个成语便一直流传下来,用以称誉著作风行一时,流传很广。

◎故事感悟

《三都赋》的成名绝非偶然。左思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信念,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一个人要想做什么事,就要下定决心,脚踏实地,排除万难,一干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这就是毅力。

◎史海撷英

晋武帝恢复生产

晋武帝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屡次责令郡县官劝课农桑,并严禁私募佃客。又招募原吴、蜀地区人民北来,充实北方,并废屯田制,使屯田民成为州郡编户。太康元年,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由于这些措施,太康年间出现一片繁荣景象。

◎文苑拾萃

《三都赋·序》

左 思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地淇澳之产;见“在其版屋”,则知秦野西戎之宅。故能居然而辨八方。

然相如赋上林而引“卢橘夏熟”,扬雄赋甘泉而陈“玉树青葱”,班固赋西都而叹以出比目,张衡赋西京而述以游海若。假称珍怪,以为润色,若斯之类,匪啻于兹。考之果木,则生非其壤;校之神物,则出非其所。于辞则易为藻饰,于义则虚而无徵。且夫玉卮无当,虽宝非用;侈言无验,虽丽非经。而论者莫不诋讦其研精,作者大氐举为宪章。积习生常,有自来矣。

释《通鉴》三十年

◎为学犹掘井,井愈深土愈难出。若不决心到底,岂得见泉源乎?——张九功

胡三省(1230—1302),字身之,台州宁海(今浙江宁海)人。中国宋元之际史学家,南宋理宗宝祐年间进士,历任县令、府学教授等职。应贾似道召,从军至芜湖,屡有建言,贾似道专横不用。后隐居不仕。自宝祐四年(1256)开始专心著述《资治通鉴广注》,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完成《资治通鉴音注》294卷及《通鉴释文辩误》(12卷),对《通鉴》作校勘、考证、解释,对《释文》作辩误,并对史事有所评论。

南宋末年,由于元军南下,大量南宋国土沦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当时,在江陵做县令的胡三省,亲眼目睹了元军的烧杀抢掠,心中悲愤不已,出于爱国激情,毅然投身到抗元的斗争中。

谁知,由于奸相专权,使得南宋朝政非常腐败,胡三省只得愤然弃官,隐居乡里。

胡三省早年读过北宋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这部大作,而且精读过许多遍。一些文人学子读《资治通鉴》时,遇到有不懂的地方常向胡三省请教。胡三省常想:“我亲自给这些人解疑难问题,得到帮助的人数有限。如能把这部书全都注下来,该给世人和后代带来多大好处啊!”

想到这,他决心立刻动手做起来。

在当时的动乱环境下,个人注史,无论从财力、精力还是劳动量上来讲,都是困难重重的。

胡三省不畏艰难,想方设法借来了各种史书,与《资治通鉴》对照着读,然后摘抄整理史料。根据《资治通鉴》所记的次序,逐条逐句地注解诠释。他日夜努力,寒暑不辍,四年后,终于写成了《资治通鉴广注》97卷和史论10篇。望着自己心血结晶而成的书稿,胡三省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1276年,南宋都城临安被元军攻陷。胡三省感到自己责任重大,他要保护书稿。

当时,形势非常紧张,有消息说,元军可能要从海上袭来,攻打浙东。胡三省考虑再三,决定躲避到山区去。他约了几个读书人一道,背着沉重的书稿,翻山越岭,西行向新昌逃难。

谁知,正当胡三省与几个读书人行走在山间小道上时,山腰中猛杀出十来个强盗。他们大肆喊杀,手起刀落,把胡三省的同伴杀了。胡三省滚落山涧才幸免于难。

同伴被杀,胡三省悲痛万分。更令他伤心的是,《资治通鉴广注》的书稿也没有了!

胡三省独自一人来到新昌,在一富人家当家庭教师。书稿丢失,并没有使胡三省灰心,人还在,仍可继续写!于是,他白天教书,晚上为《资治通鉴》继续作注。

又经过近十年的写作,胡三省重新撰写的《资治通鉴音注》完稿了。这时,元军已攻入浙东,胡三省又得逃难了。他吸取上次书稿丢失的教训,把书稿交给自己的好朋友袁洪,千叮万嘱,然后逃到乡下。

袁洪深知这部书稿的价值,他没有辜负朋友的嘱托,把书稿封藏在家中的一个地窖中。后来元军入城,虽大肆抢掠,却始终没能搜寻到这个地窖。

时局平静后,胡三省返回袁洪家,见书稿完整无损,他感动得流下眼泪。

胡三省带着书稿回到家乡宁海,继续修改补充。

这时,他已经70多岁了,又患有气喘病。儿子见老父亲彻夜著书,劝他注意身体,胡三省说:“人生在世,总得作为一番,实现这个目的,只有一个‘毅’字。所以,只要能完成此书,劳累死了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的确,从42岁弃官开始,胡三省著书已有30个年头。直到临死前,他的《资治通鉴音注》才最终完稿。

◎故事感悟

用30年的时间著书,而且原稿丢失后又重新撰写,一般人早就放弃了,而胡三省却凭借着超人的毅力完成了《资治通鉴音注》这部巨著,这源于他对知识的挚爱以及坚定的信念。

◎史海撷英

《通鉴音注》体例的演变

胡三省所撰《通鉴音注》的体例演变,大体分为两个过程:先是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体例,写成《广注》、《通论》、《辨误》三书。稿轶重撰时,总成为《资治通鉴音注》。此书对《通鉴》记载的有关典章制度、音韵训诂都有详细注释,特别是对音训、地理诸项,考证尤为精详,订谬殊多。古代对于《通鉴》的注释,卷帙浩繁,历来以此书声价最高,是目前研究《通鉴学》最完整的参考资料。

◎文苑拾萃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编成。《通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至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逐年记载的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王冕的千万幅荷花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壁》

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山阴野人、竹冠草人、梅叟、煮石道者、老龙、老村、梅翁等。浙江诸暨人,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画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古代有个大画家王冕最擅长画荷花,他画的荷花姿态万千,像真的一样。许多人为了求他画一幅荷花,不辞辛苦,从老远的地方带着贵重的礼物赶到他家。

大家只知道他画儿画得好,可没有几个人知道他为何会画得这么好。其实,这位画家小时候家里很贫困,他白天替人放牛,只有晚上才有一点时间在自己家里的小破桌子上画画。

有一天,王冕在湖边放牛,忽然下起一阵雨。一会儿雨停了,湖里的荷花和荷叶被雨水冲洗得非常干净,荷花在微风中摇曳,荷叶上还有亮晶晶的水珠。他看了这样的美景,心里想:要是把它画下来该多好啊。于是,他用身上仅有的一点零用钱买了纸和笔,开始画荷花。

画了一张又一张,每一张都不好,不是颜色不对,就是构图不好。可是,王冕一点儿也不灰心。画啊,画啊,半天的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等他一抬头,天已经快黑了,牛也不见了,他只好空着手回去了。

回去后,他挨了一顿骂。可是,他一点儿也没打算放弃,他坚信总有一天他会画好的。于是,每天不管日晒雨淋,他都一边放牛一边观察荷花。有时,他就在湖边画起来,晚上回家还要画上几个时辰。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王冕不知画了多少幅荷花,可能要以千、万来计数,他的荷花越画越好。渐渐地,十里八乡都知道他的荷花画得好,很多人都想要他的画。他便把荷花画拿出去卖,卖的钱拿回家孝敬母亲。他的家境因此渐渐好转,不再替人放牛了。同时他的名声也渐渐远播,终于成为一个天下闻名的大画家。

◎故事感悟

王冕在落魄困窘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执著地作画。他的成功正是由于他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毅力!在人生旅途中,有了坚定的信念,并坚持做下去,就会有收获。

◎史海撷英

王冕苦读

王冕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却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牛都忘记了。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

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于是王冕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悄悄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依然坚持苦读。

◎文苑拾萃

《喜雨歌赠姚炼师》

王 冕

今年大旱值丙子,赤土不止一万里。

米珠薪桂水如汞,天下苍生半游鬼。

南山北山云不生,白田如纸无人耕。

吾生正坐沟壑叹,况有狼虎白日行。

《别金陵》

王 冕

六朝旧迹俱寻遍,千古英雄一笑休。

黄叶乱随秋雨落,长江空带楚天流。

樽前有客翻新调,白下无人说故侯。

明日西风天色好,吹箫骑鹤上扬州。

盲人复仇记

◎有毅力的人,能从磐石里挤出水。——格言

清朝的时候,卫河边有一个盲人常在河边走动。他大概只有30多岁,瘦骨嶙峋的,拄着一根木棍。只要有船只停下来,他就摸索着上前去打听:“请问,船上有位叫赵大的人吗?黑黑的、高高壮壮的样子。”

每次他得到的回答总是没有,但是他并不灰心,不管春夏秋冬依然摸索着在河边走来走去。

他还常在河边的小客栈过夜,住在他旁边的人经常听见这个盲人说梦话。梦话也离不开“赵大”这个名字,大家都觉得非常奇怪。一来二往,大家都熟了,于是,大家问盲人叫什么名字,盲人老是没个准儿,一会儿叫这个,一会儿又叫那个,叫人捉摸不透。大家更加觉得他是个怪人了。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盲人依然在卫河边来回走着,卫河一带的人都认识他了。所以每当他要开口问人的时候,人们都不耐烦地说:“没见过!以后别找我了!”

有一天,来了一艘运粮食的大船,停泊在河边上。盲人赶忙凑了过去,大声问道:“请问,船上有位叫赵大的人吗?黑黑的、高高壮壮的样子。”不一会儿,从船里走出一个五大三粗的人,在甲板上蛮横地站着,挺着肚子,大声说:“我就是赵大,哪个找我?”

那个盲人一听这个声音,顿时就如一头咆哮的猛兽,一下子扑到了赵大的身上。赵大拼命地挣扎。可是,盲人使出了浑身的力气,紧紧地抱住了赵大,死死地掐住了他的喉咙。他俩一起滚到了水里,河里溅起了好大的水花。盲人不顾死活,依旧抱着赵大不放。赵大一个劲儿地喊救命,不一会儿,就没有声音了。几天后,人们在下游发现了他们的尸体,盲人依然紧紧地抱着赵大。

后来,人们听说,赵大是盲人的仇家。赵大害死了盲人的全家,还把盲人害瞎了。盲人虽然瞎了,可还是决定要报仇。他知道赵大是做粮食生意的,一定会经过卫河,于是在卫河边一等就是十几年。他双目失明,势单力薄,报仇比登天还难,但是他不灰心,凭借坚强的意志,终于成功了。

◎故事感悟

这位盲人以惊人的毅力坚持不懈地寻找仇人,最终为自己和家人报了仇。这种坚忍顽强的精神值得借鉴。

◎文苑拾萃

卫 河

卫河发源于太行山南麓,合河以下干流长283千米。流经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浚县、滑县、汤阴县、内黄县、清丰县、南乐县,河北省魏县、大名县,山东省冠县,于徐万仓处与漳河汇流。流域面积15830平方千米。

卫河主要支流有淇河、汤河、安阳河等,呈梳齿状分布于干流左岸,源短流急,洪水突发性强。干流弯曲,河槽窄深,是一条蜿蜒型河道。

把石头磨成泥浆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王国维

齐白石(1863—1957),原名纯芝,字谓清,号白石,湖南湘潭人。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1953年,文化部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表彰他在发展民族绘画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同年10月,他被推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齐白石是我国现代书画家和篆刻家,但他原是一位雕花木工,只在余暇学画和篆刻。

同类推荐
  • 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守拙斋学术作品系列)

    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守拙斋学术作品系列)

    《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是国内较早系统研究马克思早期思想的著作。它通过阐述马克思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关系,阐释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形成的实际历程,对西方“马克思学”关于两个马克思的观点进行了有说服力的反驳。获《光明日报》“光明杯”优秀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 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辅导读本18讲

    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辅导读本18讲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宏伟目标,习近平同志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号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目标之一,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构画了未来几年四川发展的宏伟蓝图。
  • 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焦裕禄精神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为了让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以焦裕禄为标杆进行对照学习,本书对以下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阐述: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地位;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关键在做。
  • 论自愿为奴(译文经典)

    论自愿为奴(译文经典)

    《论自愿为奴》是一篇讨论专制政治的论文。他提出了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即权力对民众的合法性问题。拉波埃西试图分析民众对权威的屈从,解释统治和受奴役的关系。作者引证了很多古代史实,以古代历史来评价他所处时代的政治。该文最初发表于1576年。《论自愿为奴》是近现代政治哲学的一篇重要文章,后来在不同时代,被不同政治色彩的人士广泛引用。就拉波埃西的职业而言,他本是政府机构的一员,他也是权力的忠实仆人,但他的《论自愿为奴》却被后世认为是无政府主义和公民抗命的开山之作,而拉波埃西也被认为是最早探讨权力异化的先驱者之一。
  • 历史的拐点

    历史的拐点

    历史是连续的,任何人都不能割断历史,它的全部轨迹都丝丝入扣,一脉相承;历史是全息的,事事相通,因果相连,它既可以古鉴今,也可以今知古。一句话,历史并不是过去的风景、斑驳的履痕和发黄的陈迹,而是令人永远也学不完、读不尽的教科书。因此,古往今来的伟人巨擘们都非常重视历史。《战国策》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唐太宗李世民说:“以古为镜,可知兴替。”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由此可见,尊重历史,学习历史,对我们来说是何等重要。
热门推荐
  • 医骨为后:圣上宠妻无度

    医骨为后:圣上宠妻无度

    许家嫡女样貌丑陋,脸上有胎记还是长了毛的,吓人的很身带皇室婚约,却惨遭拒婚,花轿抬到了王府门口却无人回应她,羞愤难忍于花轿中吞毒自尽。来自当代的医学博士成了丑女许丝绾“你恒亲王闭门,我许丝绾的花轿自有别处去!”“走,把花轿抬去皇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太古玄帝

    太古玄帝

    玄门九天骄中最年轻的玄尊,遭未婚妻算计被八大天骄围攻,生死之时幸得大能出手得以轮回。十五年后,边陲帝国普通世家子弟恢复记忆,发现未婚妻已经成为万人敬仰的古道大能,被尊为“玄天女帝”!心中恨意如同烈火燃烧,少年脚踏幽冥神虎,手持玄均神尺,自鸿越国走出,碾压一个个大宗门,大家族的天骄,声名如同彗星一般崛起,只为心中一缕执念。“踏碎凌霄,剑指女帝!”
  • 锁爱红颜

    锁爱红颜

    一夜灭门,她从天真女童成为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门徒,然而,当绝世神功被废,女子身份被揭穿,却辗转被几个男人锁在身边,他们以爱之名,让她的身与心负伤累累,究竟谁才是她共度一生的良人?
  • 在异界哪些事

    在异界哪些事

    地球小混混穿越异界,看到有凶猛的妖兽,视人命如草芥的魔俢,一巴掌能拍碎一座山的俢真者,小混混傻眼了,这是个什么世界,一段段的机遇相继而来、穿越到这里真的是巧合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吴江:路漫漫是我的修远兮:什么?她在我怀里我听不见
  • 叶不归根

    叶不归根

    路边的花,很美,草很清新,所以人们给花草起名,赋予它们属于自己的名字,但花草始终就是花草。就像人,给自己起名,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有自己独特的意志,也不过只叫人而已。人们往往喜欢花丛中最美的一朵花,但就算你再特别,不出众,还不是被遗忘在角落,时光匆匆,终是什么也没剩下。
  • 反派通神

    反派通神

    强者?权者?武道通神?反派系统召唤?无敌?没智商?不存在的!一席黑袍,一根发绳,一把白色折扇,普普通通,我叫墨秋。故事从秋郡开始了!剩下的有空再编给你看。黑暗反派文。
  • 在下忠犬妖精

    在下忠犬妖精

    魏晋南北朝时,战火纷飞,南燕公主为了守住城池最终战死沙场。一片狼藉之中,她的爱犬玄风对着主人的尸体哭的撕心裂肺,它不相信主人已经死了,它发誓无论多久都会等她回来,哪怕是一千年......
  • 妃逃不可

    妃逃不可

    刚穿越过来就被人吃干抹净!本姑娘可不是吃亏的主!装满首饰,收拾金银,本小姐开溜!看你炸毛王爷还不干瞪眼!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小丫头看你往哪跑!你追我赶之间,两个冤家要聚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