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15100000052

第52章 创作的旅程——自序及后记(19)

我所以这么好奇,是因为自己也一直被索序者所困,虽也勉力写了一些,却仍负债累累,虚诺频频,不知何时才能解脱。

迄今我写过的序言,应已超过百篇。其中当然包括为自己出书所写的序跋之类,约为四十多篇;为画家、画会所写的英文序言约为十篇;为夏菁、金兆、於梨华、何怀硕、张晓风、张系国等作家所写的中文序言,不但置于他们的卷首,而且纳入自己的书中,也有十篇上下。余下的三十多篇,短者数百字,长者逾万言,或为专书所写,或为选集而撰,或序文学创作,或序绘画与翻译,二十年来任其东零西散,迄未收成一集,乃令文甫与素芳频表关切,屡促成书。而今奇迹一般,这三十几个久客他乡、久寄他书的孩子,竟都全部召了回来,组成一个新家。

序之为文体,由来已久。古人惜别赠言,常以诗文出之,集帙而为之序者,谓之赠序;后来这种序言不再依附诗帙,成为独立文体,可以专为送人而作。至于介绍、评述一部书或一篇作品的文章,则是我们今日所称的序,又叫作叙。古人赠序,一定标明受者是谁:韩愈的《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序》等几篇,都是名例。至于为某书某篇而作的序言,也都标出书名、篇名:例如《史记》中的《外戚世家序》、《游侠列传序》;若是为他人作品写序,也会明白交代:例如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序》,苏轼的《范文正公集叙》。

古人的赠序和一般序言虽然渐渐分成两体,但其间的关系仍然有迹可寻。苏轼为前辈范仲淹的诗文集作序,整篇所述都在作者的功德人品,而对其作品几乎未加论析,只从根本著眼,引述孔子之语“有德者必有言”,并说“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欧阳修为同辈梅尧臣的诗集作序,也差不多,直说作者“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畜,不得奋见于事业”;至于作者的文章,只说其“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而作者的诗风,也不过一句“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便交代过去。这种风气一直传到桐城文章,例如刘大櫆写的《马湘灵诗集序》,就只述其人之慷慨,却一语不及其诗之得失。孟子对万章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种“知人论世”的文学观对后代影响至大,所以欲诵其诗,当知其人,也因此,古人为他人作品写序,必先述其人其事。在这方面,一般序言实在并未摆脱赠序的传统。

古人为人出书作序,既与为人远行赠序有此渊源,所以写起序来,着眼多在人本。序人出书,不免述其人之往昔;赠人远行,不免励其人于来兹。而无论是回顾或前瞻,言志或载道,其精神在人本则一。苏轼论苏辙,说“其文如其为人”;毕丰在接受法兰西学院荣衔时也说:“风格即人格”;其理东西相通。不过中国的传统似乎认为,只要把其人交代清楚,其文就宛在其中了,结果对其文反而着墨不多,不但少见分析,而且罕见举例,当然文章简洁浑成。

近三十年来,半推半就,我为人写了不少序言,其势愈演愈盛,终于欲罢不能。今日回顾,发现自己笔下这“无心插柳”的文类,重点却从中国传统序跋的“人本”移到西方书评的“文本”。收入这本序言集里的文章,尤其是为个别作家所写的序,往往是从作者其人引到其文,从人格的背景引到风格的核心,务求探到作者萦心的主题、著力的文体或诗风。

我不认为“文如其人”的“人”仅指作者的体态谈吐予人的外在印象。若仅指此,则不少作者其实“文非其人”。所谓“人”,更应是作者内心深处的自我,此一“另己”甚或“真己”往往和外在的“貌似”大异其趣,甚或相反。其实以作家而言,其人的真己倒是他内心渴望扮演的角色:这种渴望在现实生活中每受压抑,但是在想象中,亦即作品中却得以体现,成为一位作家的“艺术人格”。

这艺术人格,才是“文如其人”的“人”,也才是“风格即人格”的“人格”。

这艺术人格既源自作者的深心,无从自外窥探,唯一的途径就是经由作品,经由风格去追寻。所谓郊寒岛瘦、所谓元轻白俗、所谓韩潮苏海,甚至诗圣、诗仙,都是经由作品风格得来的观感,不必与其人的体态谈吐等量齐观。

我为人写序,于人为略而于文为详,用意也无非要就文本去探人本,亦即其艺术人格;自问与中国传统的序跋并不相悖,但手段毕竟不同了,不但着力分析,篇幅加长,而且斟酌举例,得失并陈,把拈花微笑的传统序言扩充为狮子搏兔的现代书评,更有意力戒时下泛述草评的简介文风。

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果不把作者的生平或思想交代清楚,就无法确论其人作品。例如温健骝前后作品的差异,就必须从他意识形态之突变来诠释,而我与他师生之情的变质,也不能仅从个人的文学观来说明,而必须从整个政治气候来分析。同样地,梁实秋的尺牍,也应探讨他晚年的处境,才能了解。遇到这种情况,写序人当然不能不兼顾人本与文本。

为人写序,如果潦草成篇,既无卓见,又欠文采,那就只能视为应酬,对作者、读者、自己都没有益处,成了“三输”之局。反之,如果序言见解高超,文采出众,则不但有益于文学批评,更可当作好文章来欣赏,不但有助于该书的了解,更可促进对该文类或该主题的认识。一篇上乘的序言,因小见大,就近喻远,发人深省,举一反三,功用不必限于介绍一本书,一位作者。

我为人写序,前后往往历一周之久。先是将书细读一遍,眉批脚注,几乎每页都用红笔勾涂,也几乎每篇作品都品定等级。第二遍就只读重点,并把斑斑红批归纳成类,从中找出若干特色,例如萦心的主题、擅长的技巧、独树的风格,甚至常见的瑕疵等。两遍既毕,当就可以动笔了。

至于举例印证论点,这时已经不成问题,只须循着红批去寻就可,何况许多篇目已品出等第,佳句或是败笔,一目了然。例证之为用,不可小觑,一则落实论点,避免空泛,二则可供读者先尝为快,以为诱引。举例是否妥帖,引证是否服人,是评家一大考验。常见写序人将庸句引作警语,不但令人失笑,甚至会将受荐之书一并抛开。

至于篇幅,正如其他文章一般,不必以多取胜。中国传统的序言大多短小精悍,本身就是一篇传世杰作。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原为东晋永和年间、一群文人在兰亭修褉咏诗而作。时隔千年,当时那些名士的诗篇已多湮没,这篇序言却一文独传。《兰亭集序》长约三百字,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也是为诗集作序,只有一百十七字:当日那些俊秀到底写了什么佳作,再也无人提起,只留下了这篇百字的神品,永远令人神驰。近人的序跋也有言简意长,好处收笔而余音难忘的:钱钟书的几篇自序,无论出以文言或白话,都经警可诵。当然,序言不必皆成小品,也有长篇大论,索性写了论文的。萧伯纳正是近代的显例:他的不少剧本都有很长的自序,其篇幅甚至超过剧本自身,而且论题相当广泛。

序言长短,正如一切文章的篇幅,不能定其高下,关键仍在是否言之有物,持之有理,否则再短也是费词。当代学者写序,以长取胜者首推夏志清。夏先生渊博之中不失情趣,为人作序辄逾万言,而又人本文本并重,有约翰生博士之风。我这本序言集里的文章,长短皆为参差,逾万言者也有五篇,其尤长者为序《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台湾一九七〇—一九八九》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两篇,都几达一万四千字,可谓“力序”了。

为一群作家的综合选集写序,既要照顾全局,理清来龙去脉,又要知所轻重,标出要角、主流,所以顾此失彼、挂一漏万,当然难免。《文心雕龙》序志第五十就说:“夫铨序一文为易,弥纶群言为难。”《三百作家二十年》与《当缪斯清点她的孩子》两序,面对那么多作者,背景迥异,风格各殊,成就不一,实在难以下笔,更遑论轻重得体,评价周全。例如《三百作家二十年》一文,对于诗、散文、小说三者虽然勉力论析,但对于戏剧和评论却照顾不足,终是遗憾。

序言既然是一种文章,就应该写得像一篇文章,有其结构与主题,气势与韵味,尽管旨在说理,也不妨加入情趣,尽管时有引证,也不可过于饾饤,令人难以卒读。序言既为文章,就得满足一般散文起码的要求。若是把它写成一篇实际的书评,它仍应是一篇文章,而非面无表情的读书报告,更不是资料的堆砌,理论的练习。

对我而言,为人作序不但是写书评,更是一大艺术。序言是一种被动的文章,应邀而写。受序人不外是一位作家,往往也是文友,对你颇为尊重,深具信心,相信你的序言对他有益,说得轻些,可以供他参考,说得重些,甚至为他定位。理论上说来,这种关系之下,受序人有点像新郎,新书有点像新娘,写序人当然是证婚人了。喜筵当前,证婚人,例如为李永平所写的那篇《十二瓣的观音莲》,就是小驻香港,在胡玲达高楼小窗的书房里写成,而为潘铭燊作序的那篇《烹小鲜如治大国》,也是休假之年去联合书院客座,在大学宾馆寂寞的斗室里,三夕挥笔之功。至于序王一桃的《诗的纪念册》,则是在温哥华雅洁的敞轩里,坐对贝克雪峰而得。旅途而能偿债,可谓闲里偷忙,无中生有,回国的心情为之一宽。

此地所收的序言三十多篇,当日伏案耗时,短则三数日,长则逾旬。如果每篇平均以一周计数,则所耗光阴约为八月,至少也有半年。人生原就苦短,能有多少个半年呢?当日之苦,日后果真能回甘吗?如果受序人后来竟就搁笔,我的序言不幸就成了古人的赠别之序,送那位告别文坛的受序人从此远行。这,也算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吧,思之令人黯然。不过当日之苦,也近多成为日后之甘的,那就是见到受序人层楼更上,自成一家,而我为其所写之序在众多评论之中,起了定位作用,甚至更进一步,成了文学史的一个注脚、一处坐标。

做了过河卒子,只有任命写序。想到抽屉里还有四篇序要写,不如就此打住。

一九九六年初夏于西子湾

同类推荐
  • 维基解密:阿桑奇和他的解密王国

    维基解密:阿桑奇和他的解密王国

    一个行踪不定的网络黑客,一个神秘莫测的解密网站,引爆了外交界的“9·11”,颠覆了世界旧秩序。
  • 陈奕迅十年

    陈奕迅十年

    你会觉得他好像一直在玩乐,或许吧,或许因为那些所谓的艰难困苦,他都不以为苦。《南方周末》曾形容陈奕迅身上有“小王子”的性格,在土星上唱歌,诠释着这个时代。“他的纯真和成熟似乎有着两面性,使他成为香港主流歌坛上少有的性情中人”。
  • 岳麓风云(上下)

    岳麓风云(上下)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机构,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独具特色,它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学术文化发展、人才培养起过巨大的作用。岳麓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具有神奇色彩的岳麓山下,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至今已有一千零三十年。期间讲习绵延,弦歌不断,一直是湖南的最高学府,湘楚人才的摇篮。在有关资料所列的世界万.所大学中,其历史悠久仅次于摩洛哥加鲁因大学。岳麓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一。南宋初年,理学进入繁荣时期,人才辈出,学派林立,理学家纷纷以创办或主持书院为契机进行讲学和传播学术思想,岳麓书院成为重要理学学派之一——湖湘学派的主要活动基地。
  • 大别山师魂

    大别山师魂

    长篇报告文学《大别山师魂》,生动记录了湖北省蕲春县第四高级中学语文教师汪金权同志的感人事迹。二十多年来,汪老师扎根山乡,倾心育人,淡泊名利,捐资助学,以自己的青春、汗水、智慧和人格,展示了一名优秀山乡教师的良好形象,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受到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的亲切接见。本书以大量的一手材料,多角度、多侧面、全面生动地展示了汪金权同志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历程,深层揭示了汪金权同志的崇高境界,形象解读了汪金权同志安贫乐道、助人为乐的崇高精神,传导了中华民族薪火相传,践行不辍的光荣传统。
  • 大唐女人

    大唐女人

    为了权利,本性刚强果断的媚娘武则天变得丧心痛狂,毫无人性残忍至极。先是把自己的亲姐姐韩国夫人当成了美丽的诱饵,以迷惑皇帝无心于政事……
热门推荐
  • 开局签到千亿首富姐姐

    开局签到千亿首富姐姐

    请支持(签到三天,我的私人别墅被人征用)获得神级签到系统,开局就奖励千亿集团总裁姐姐,一亿人民币,价值过亿豪宅,从此主角成为亿万人员,人生瞬间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完成任务,获得俊峰集团40%的股份。”“完成任务,获得百年乐娱乐集团。”完成任务,获得天上人间总裁之位。”随着获得的东西越来越多,主角的人生越来越丰富多彩。
  • 仅此余生

    仅此余生

    “我能给你的不多,仅此余生,从此我之所有,悉听君便。”
  • 九幽龙吟

    九幽龙吟

    纵行山河万里,肆意九州五岳。爱恨痴狂,抵不过沧海一笑。龙有密鳞,触之必死。破碎的身躯可以修复,友情...也是如此么?我的就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记住了,斗雷霆。枪一动,白龙吟!
  • 凭什么我们要错过!

    凭什么我们要错过!

    【明明你也很爱我,没理由爱不到结果,只要你敢不懦弱,凭什么我们要错过】颜清秋以为自己可以感动陆文生,直到有一天,陆文生带初恋登堂入室,颜清秋的梦醒了!“清秋,我们离婚吧,我要娶凌曼。”“好。”她没有拖泥带水,迅速离开。他却后悔了,重新出现在她的面前,恳求她,“清秋,你回来吧,我才发现我爱的人其实一直都是你!”
  • 忘不了的蓝色眼眸

    忘不了的蓝色眼眸

    墨寒:彼岸花开,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梓夜:你是彼,我是岸;我是曼珠,你是沙华千年的携手轮回,只为今生擦肩回眸
  • 轻轻子规啼

    轻轻子规啼

    现代小说家尤可可的作品《青青子规啼》签约后,终算是完成了自己小说梦。这时自己的电脑和手机却都被病毒侵虐,本就贫穷的她更不可能再买一台电脑或手机,哭晕在电脑旁,不曾想来到了自己的书中。身处异处的她该如何续写这故事?
  • 异行客

    异行客

    一个风异星的科技狂人,在一次小空间变异时灵魂穿越到地球中一个孤儿身上。白天,他是能源界的新秀,夜晚,他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异行客!且看,一个天外来客如何依靠自身异能笑傲都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系统且慢

    系统且慢

    男女主是天庭之神,经历爱恨情仇后相爱,后男主开创新世界,因一次时空漩涡男主为救女主,失去全部记忆,女主跟随系统渣渣,一路穿过各种世界,手撕恶毒女配,虐白莲花,男主终于回复记忆,男女主游历各各世界
  • 大般涅槃经集解

    大般涅槃经集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