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93300000043

第43章 亚热带和热带水果(7)

汉代王逸《荔枝赋》就有“卓绝类而无俦,超众果而独贵”之说。唐代张九龄《荔枝赋》更称为“味特甘滋,百果之中,无一可比”。唐代郑谷“南荒(指岭南)何所恋?为尔即忘归”的诗句,表现了对荔枝的爱恋之情;唐代诗人白居易赞叹荔枝的风味是:“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润胜莲生水,鲜逾橘得霜。”在《荔枝图序》中,他将荔枝的形态、特性描述的惟妙惟肖:“荔枝生巴峡间,树影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蒲桃,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自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宋代蔡襄作《荔枝谱》云:“香气清远,色泽鲜紫,壳薄而平,瓤厚而莹;膜如桃花红,核如丁香丹,剥之凝如水精,食之消若绛雪。”此后,荔枝之名,尤为人们所羡称。宋代诗人苏轼晚年被贬惠州时,曾赋诗曰:“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而当代诗人韦丘,对荔枝的感情,似乎比苏轼更深更浓,他在一首咏荔枝的诗中是这样结尾的:“……何须三百啖,一颗便成诗。”

荔枝在汉以前还未闻,盖其时岭南诸地犹未通中国,故经书中没有提及荔枝。自南越赵佗献汉高祖荔枝后,荔枝遂作为岁贡之物。唐杨贵妃尤爱吃荔枝,所以晚唐诗人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描述了当时运送荔枝的情景:“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世人传统的解释是:为让杨贵妃吃上色香味俱全的鲜荔枝,派人将刚摘下的荔枝,一个驿站一个驿站地换快马于当日送到京城。因此,杨贵妃看到快马荡起的尘埃,知道是有人送她爱吃的荔枝来了,故喜形于色。

但荔枝易变质,从常理看,岭南距长安千里之遥,再快的马也不可能一日抵达。后人考证认为,杨贵妃所食的鲜荔是采取将带果大树移植的办法送到长安的。史载:“以连根之荔,栽于器中,由楚南至楚北襄阳丹河,运至商州、秦岭不通舟楫之处,而果正熟,乃摘取过岭,飞骑至华清宫,则一日可达也。”

此外,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荔枝是我国最早采用低温和气调贮藏的果品。《广东新语》记载了一种办法:“藏荔枝法,就树摘完好者,留蒂寸许,蜡封之,乃剪去蒂,复以蜡封剪口,蜜水满浸,经数月,味色不变。”徐勃在其《荔枝谱》介绍了另一种办法:“乡人常选鲜红者,于林中择巨竹凿开一穴,置荔节中,仍以竹箨裹泥封固其隙,藉竹生气滋润,可藏至冬春,色香不变。”

营养食用。

荔枝的营养成分,见表36。

表36荔枝的营养成分(每100克食部)

成分含量成分含量成分含量。

水分(克)81.9胡萝卜素(毫克)0.01铁(毫克)0.4。

蛋白质(克)0.9硫胺素(毫克)0.1镁(毫克)12.0。

脂肪(克)0.2核黄素(毫克)0.04锰(毫克)0.09。

碳水化合物(克)6.1尼克酸(毫克)1.1锌(毫克)0.17。

热量(千焦)268.0抗坏血酸(毫克)41.0铜(毫克)0.16。

膳食纤维(克)0.5钙(毫克)2.0钾(毫克)151.0。

灰分(克)0.4磷(毫克)24.0钠(毫克)1.7。

此外,尚含叶酸、柠檬酸、苹果酸及精氨酸、色氨酸等。

荔枝易鲜食,其最佳吃法有二:一是吃荔枝时,先喝点淡盐水,吃完后再喝一点,这样不仅不会上火,还能解滞,增加食欲,或把脱了壳的荔枝肉浸淡盐水吃。二是吃完荔枝后,把荔枝壳收集起来煎水喝,能起到降火的功效。荔枝除鲜食外还可制成保健食品。

荔枝大枣汤干荔枝肉、大枣各15克,洗净一并入锅,加清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熬1小时左右,以荔枝肉和大枣熟烂为度。本品具有补气养血、健脾止泻之功效,适用于脾虚溏便、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等症。

荔枝扁豆汤干荔枝肉30克,炒扁豆20克,二者洗净入锅,加清水适量,煎约半小时,以荔枝肉和扁豆熟烂为度。当点心食用。本品具有补气和中、健脾止泻之功效,适用于脾气虚弱、大溏便泻、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等症。

荔枝粥干荔枝肉38克,粳米100克,二者洗净入锅,加清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熬约半小时,以米熟烂为度。本粥具有温阳益气、生津养血之功效,适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五更泄泻、形寒神疲、四肢不温等症,亦可用于口臭患者。

荔枝酒鲜荔枝(连核)600克,剥去外果皮后放入酒坛内,加入米酒1000毫升,密封坛口。每日振摇1次,浸泡7天以上即可饮用。每次饮服30毫升,每日早晚各1次。本酒具有补中益气、升提壮阳之功能,适用于脾肾亏虚,女子白带增多、色白清稀、子宫脱垂,男子阳痿不举、滑精早泄、腰脊酸痛等症。

此外,荔枝还可制成雪耳糯米荔枝、荔枝莲子粥、荔枝海带汤等。

药用效能。

中医理论认为:荔枝性温,味甘、酸;入脾、胃、肝经。具有补脾益肝、生津止渴、益心养血、理气止痛、降逆止呃之功效,适用于脾虚久泻、胃寒疼痛、瘰疬疔肿、崩漏贫血、外伤出血以及妇女产后血虚、老年体弱多病者。

《玉楸药解》:“甘温滋润,最益肝脾精血,阳败血寒,最宜此味。”

《本草纲目》:“生津、通神、益智、健气、益人颜色”,可治“瘰疬瘤赘、赤肿疔肿、发小儿疹疮”。

《医林纂要》:“治胃脘寒痛,气血滞痛。”

《随息居饮食谱》:“甘温而香,通神益智,填精充液,辟臭止痛,滋心营养肝血。”

《本草从新》:“解烦渴,止呃逆。”

《泉州本草》:“壮阳益气,补中清肺,生津止渴,利咽喉。治产后水肿,脾虚下血,咽喉肿痛,呕逆等症。”

鲜荔枝果肉中含糖量在70%以上,列居多种水果的首位,具有补充能量,增加营养的作用。近代医药学实验证明,荔枝对大脑细胞有补养作用,并有利于大脑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由于荔枝含有较多的游离的色氨酸,因此对脑及中枢神经系统可发挥较好的抑制调节作用。国外有实验研究报告,发现动物进食多量碳水化合物后,就会有更多的色氨酸进入脑内,被脑细胞转化为血清素,可帮助其入睡。这项研究结果,对荔枝有助于缓解临床疲倦乏力、失眠多梦、健忘烦恼、记忆衰退等症状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常适量食用荔枝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荔枝中含有la—次甲基环丙基甘氨酸,这是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物质,对糖尿病患者十分适宜。口渴是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患者吃荔枝后可增加唾液分泌减少饮水,改善口渴症状。此外,荔枝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有抑制作用;体质虚弱、贫血、脾胃虚寒、血虚阳衰或胃部寒性隐痛的人,吃些荔枝即可治愈。

荔枝甘温健脾,并能降逆,是顽固性呃逆及五更泻者的食疗佳品。荔枝还可用于外科疾病,如肿瘤、瘰疬(淋巴结核)、疔疮恶肿、外伤出血等病。

荔枝对于牙痛也有疗效,明代《普济方》称,用新鲜荔枝或干荔枝连壳烧存性(即焙至于脆而不焦),然后研成细末,涂擦患牙处,便能止痛。

荔枝核性味甘温,微苦,入肝,肾经,为散寒去湿之品,肝经血分良药,其功用为行气散结、祛寒止痛,常用于胃脘疼、胁痛、疝气及糖尿病等病症。实验研究表明,荔枝核中的皂甙有明显抑制小鼠糖异生作用,还能提高肝糖原含量,表明荔枝核皂甙具有降血糖功效。临床应用也表明,单味荔枝核辅助治疗非胰岛素依赖性(II型)糖尿病也有较满意的疗效,能较好辅助降糖,治疗中未见副作用发生。

荔枝壳能治妇女血崩、小儿痘疮、痢疾、湿疹等症。民间还有不少偏方,如荔枝干水煎服,治脾虚久泻、小儿遗尿等,确有疗效。

荔枝根治疗胃寒、胀痛、疝气、遗精、喉痹等;荔枝叶治疗耳后溃疡。

食用须知。

荔枝属温热性水果,而且热量及甜度较高,吃多了易生热上火。俗语云:“一颗荔枝三把火”,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因此,凡阴虚火旺、体质实热、咽喉肿痛、齿龈肿痛、鼻出血者及糖尿病患者均应禁食或慎食;睡眠质量差的人晚上亦要少吃。有文献报道,小儿空腹食用鲜荔枝过多可产生低血糖症。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荔枝气味纯阳,其性畏热。鲜者食多,即龈肿口痛,或衄血也。病齿及火病人(即发烧、炎症患者)尤忌之。”中医认为,荔枝生长炎热之地,多食则生内热,加之其味特甘滋,久食更易伤齿。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荔枝糖分含量高,易附着于牙齿表面,可被口腔细菌利用,使牙齿脱钙和无机物分解,形成疼痛难忍的龋齿。

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荔枝含有la—次甲基环丙基甘氨酸,过食可使人体血糖下降,出现低糖反应,即“荔枝病”,医学上称之为中毒性血糖降低性昏厥(俗称低血糖症)。轻者恶心、出汗、四肢无力;重则头晕、腹泻、昏迷。这是因吃荔枝过多后,造成体内糖代谢紊乱所致。如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补充葡萄糖,病情轻者可服糖水或葡萄糖水,病重者应静脉注射葡萄糖,即可恢复健康。亦可用荔枝壳煎水饮服而解。

此外,个别人对荔枝过敏,会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性皮炎的症状。最新的一项研究发现,司机开车前或开车时过多食用荔枝,会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食用荔枝前,应充分浸泡和清洗荔枝壳表面的保鲜剂及农药;不要空腹吃荔枝,最好在饭后半小时食用;每日食荔枝一般别超过300克;适量服用绿豆汤或绿茶水可减少荔枝的上火症状。用干荔枝泡茶饮,可解食荔枝过多而产生的滞和泻。

民间验方。

1.麻疹初起或出而未透:荔枝肉干9克,水煎服。

2.气虚感冒:荔枝肉干30克,加酒适量共煮,趁热炖服,每日2次。

3.菌痢:荔枝、红枣各4个,龙芽草(干品)15克。水煎服,每日分数次服。

4.气虚胃痛:荔枝肉干5个,广木香20克,水煎服,屡服有效。

5.呃逆:荔枝7个,连壳烧灰存性研细末,以开水调服。

6.风火牙痛:大荔枝1个,剥开填盐满壳,煅研搽之;或荔枝1个连壳烧成灰,研末后磨牙。

7.淋巴结核:荔枝干果10个,海藻、海带各20克,水煎,以黄酒和水冲服;或鲜荔枝10个,肉核一起捣烂如泥敷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10日为1疗程。

8.虚弱贫血:荔枝干果、大枣各7个,每日1剂,水煎服;或干荔枝、大枣各适量,煮粥食用。

9.女性因腹部受冷发生疼痛:荔枝肉干20克,加1碗水煎5分钟,取汤服用,一般服后即能奏效。

10.肾虚五更泻、慢性腹泻:荔枝干果10。15个(去壳除核),加大米适量炖粥食,每日1次,连用3~5天,如酌加山药、莲子或扁豆适量同炖,功效更好。

11.心烦失眠:荔枝肉干、酸枣仁各15克,炖烂服,每日2次。

12.白细胞减少症:荔枝肉干、补骨脂各15克,瘦肉60克,共炖熟,食肉饮汤,每日1次。

13.眩晕症:荔枝肉干15克,当归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14.支气管哮喘:荔枝干果120克,去皮核后炖服,日1次。

15.头痛:荔枝肉干15克,钩藤12克,冰糖9克,水煎饭后服,日服1~2次。

16.甲状腺机能亢进:荔枝肉干、茶叶各5克,杏仁10克,冰糖适量,水煎代茶常饮,每日1剂,连续10~15天。

17.睾丸鞘膜积液:荔枝干果(带核)、小茴香各15克,将荔枝干果焙燥,与小茴香略炒共研细末,临睡前用热黄酒调服,每次9克。

18.荨麻疹:荔枝干果14个,大枣50克,红糖25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龈肿牙痛,鼻出血,湿滞中焦者不宜食用。

19.子宫脱垂:鲜荔枝(连核)、陈米酒各1000克,浸泡1周后饮用(饮量可据酒量而定),早晚各1次,此法亦有壮阳、益气、补血的功效。

20.哮喘:鲜荔枝50克,红茶1克,开水冲泡饮服;或荔枝树枝90克,水煎服。

21.痢疾、泄泻:荔枝壳、石榴皮各15克,乌梅、甘草各10克,水煎服。

22.赤白痢疾、麻疹不发:荔枝壳9克,水煎服,外用可治湿疹。

23.月经过多:荔枝壳适量,煅灰,每次服6克。

24.妇女血气阻滞、经来腹痛:荔枝核15克,香附30克,共研末,每服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5.癣:荔枝核50克研末,米醋100克,将荔枝核与米醋调搽。

26.慢性胃炎:荔枝核100克,陈皮15克共研末,饭前每服10克,2周为1疗程。

27.疝气痛、睾丸肿胀和妇女血气刺痛:荔枝核焙煨后研末,用黄酒调服,每次2~5克。

28.胃溃疡:荔枝核100克,广木香50克,焙干共研细末,每次3~6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29.刀伤出血:荔枝核、龙眼核各等份,共研细末,敷出血处。

30.气滞血淤型慢性前列腺炎:荔枝核、橘核、当归各15克,羊肉50克,将上4味入锅,加适量水,炖至羊肉熟烂即成,每日1剂,食肉饮汤。

31.下焦蕴热型前列腺肥大:荔枝核、橘皮各10克,龙胆草15~25克,煎汤,代茶饮,每日1剂。

32.非胰岛素依赖性(II型)糖尿病:荔枝核烘干后研为细末,每次10克,每日3次,饭前30分钟温水送服,1个月为1疗程。

33.烫、火伤:荔枝核烧灰存性,调菜油外敷。

34.疝气:荔枝核30克,橘核10克,小茴香9克,川楝子15克共捣碎,水煎服,每日1次,连服数日;或荔枝核炒黑,茴香炒,各等份为末,每服5克,黄酒送下;或鲜荔枝根60克,水煎调红糖服。

35.胃脘胀痛:荔枝根、枇杷根各30克,水煎服;或鲜荔枝根100克,陈皮10克,焙干共研末,每服10克,每日3次。

36.遗精日久、肌肉消瘦、四肢无力、关节酸痛肿胀:荔枝树根500克,猪小肚1个,加水适量,炖熟后去渣,食小肚及汤。

五月金丸—枇杷。

枇杷为蔷薇科苹果亚科枇杷属常绿小乔木。枇杷古称无忧扇、天夏扇,又称芦橘、芦枝、焦子等。公元前1世纪西汉司马迁所撰《史记·司马相如传》引《上林赋》中即有“芦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燃柿,椁柰厚朴”的记载,赋中的“芦橘”就是枇杷。枇杷是继樱桃之后,抢先登市的初夏水果,有“四月枇杷满枝金”的赞语,故枇杷又名金丸。

据《雅谑》所载,古代有人送枇杷给一位县官,并附一信。信上把“枇杷”误写成“琵琶”。县官见了,哑然失笑,在座的一位客人答道:“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此事传为笑谈。其实,枇杷得名,也确与琵琶有所关联,北宋寇宗爽《本草衍义》一书曾记载:“其叶,形似琵琶,故名。”按:琵琶之为乐器,汉时始有,故此果于古无闻,至汉方有。另有一历史传说:明代画家沈石田,收到友人送来一盒枇杷,但附来的信上却写了“一盒琵琶”,沈即复信:“承惠琵琶,开奁骇甚!听之无声,食之有味……”

枇杷原产我国,其栽种历史非常悠久。1975年湖北江陵文物工作者,发掘出汉代古墓中随葬的竹笥1件,内藏生姜、红枣、桃、杏、枇杷等果品。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相互印证,充分说明我国公元前1世纪已利用枇杷。到了4世纪汉魏六朝期间,枇杷作为珍贵果树种植于名园中,并以川、鄂为中心向中原、华北、华南、华东各个方向呈辐射状传播。到了唐代,枇杷已成为主要栽培果木并被列为贡品,产地也逐渐扩展到大江南北。唐诗人白居易曾以诗赞云:“淮山侧畔楚江阴,五月枇杷正满林。”

同类推荐
  • 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

    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

    99%的中国人曾经陷入用药误区!专业药师冀连梅凭借自己在中美两国药房的实际工作经验,就当前中国人普遍存在的如滥用抗生素、滥输液等用药误区和国际上最新临床用药知识,进行了权威实用、通俗易懂的讲解。说故事,讲知识,全面解析30多种常见疾病和近40种非处方药,为您配备最安全、最有效的家庭小药箱,帮助您走出用药误区,安全用药,合理用药。
  • 新编家庭常见病防治与配餐宜忌

    新编家庭常见病防治与配餐宜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营养、健康问题。药补不如食补,一日三餐不仅仅只是为了充饥果腹,“怎样才能吃得可口?怎样才能吃出健康?”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 食物相宜相克随手查

    食物相宜相克随手查

    本书共分蔬菜菌、肉禽蛋、水产、水果、五谷杂粮、调味品六大类,从每一种食物的食性出发进行科学分析,讲述100多种药食两用食材的搭配宜忌,以及食物相宜、相克的理由,帮助读者加深对每种食物的认识,避免无原则饮食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帮助你构建健康的饮食生活。
  • 女性排毒与食补

    女性排毒与食补

    由于女性具有与男性不同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女性一生中要经历月经初潮、婚恋、生孕等直至更年期和老年期,无论从医学生理还是从心理上来说,女性的每个时期都面临各种健康问题。
  • 天人合一话养生:佛家养生精要

    天人合一话养生:佛家养生精要

    关于养生,佛家文化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佛家对养生更是具有独特的见解和精彩的论述。另外,佛法修习的具体内容,也让修炼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健康的身心。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学习一下佛家养生的要旨。本书是一本集佛家养生精华为一体的大众实用通典。书中涵盖了素食养生、起居养生、运动养生、静坐养生、禅定养生、德行养生、情志养生、休闲养生、名人与养生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探索佛门中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揭示了佛家养生的观念,并结合这些观念,详细阐述了佛家养生之道,同时还为大家提供了许多方便易行的养生方法。
热门推荐
  • 公关先生与他的学生

    公关先生与他的学生

    周东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位于经济特区的粤海大学任教,主讲公共关系学,被师生们誉为公关先生。在教学中,周东结识了在校进修的聪明美丽的影视明星殷黎与李佳;在一次公共关系讲座中,偶遇精明能干的公关经理柳鸣与陈晨,他们结下了深厚的、难解难分的师生情缘。两年后,周东下海经商,任粤商公司总经理,这些美丽聪明的公关女弟子们又聚集在公关先生的旗下,展开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商战风云,也谱写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走向黑暗

    走向黑暗

    混迹人生,如何在黑暗中成长。如何摆脱黑暗,在黑暗中求生。慢慢的走向黑暗……
  • 拖行棺木的芬里尔Vol.02(轻小说系列)

    拖行棺木的芬里尔Vol.02(轻小说系列)

    1972年,一个被称为‘纳粹’的不死身魔男从阿根廷苏醒,背负着装有神秘少女的钢铁棺材一路步往美国西海岸,在他身后追逐着冷战时期的巨鳄……这是一段不存在的历史。是虚拟的故事。是一个在夕阳下起幕,也注定会在落日下结局的故事。或许它不是一个好故事,但希望看的各位能够从中得到什么东西。
  • 末世作者不成神

    末世作者不成神

    PS:末世文,女主非重生非穿越。凭着四分实力,六分狡诈,八分小强,十分无耻,在末日苟活。扑街作者刘柳,自发现那些被虐过的书中人物穿到了现代,就知道自己玩完了。末世来了,不仅被丧尸追还被各书中人物追,刘柳傲娇的说:被这么多极品追,老娘我行情真好扮猪吃虎,扮虎吃猪,颠黑倒白,颠白倒黑,惹是生非,胡作非为,欺软怕硬……刘柳无辜自语:末世竟然还有我这么纯良的人,真是人类大幸……爽文,不np
  • 大佬他又开始秀操作了

    大佬他又开始秀操作了

    [周六或周日,更五章,每章2000字左右]本书别名:《当反派智商群体变高》《大佬是个醋坛子》“啊!美男,我来了。”祁欣流着口水说着梦话。在她身旁的男子眉头皱了一下,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手机“喂,把刚刚我媳妇儿说的男人的名字,腿都给我打瘸!”.........................她,精灵古怪;他,邪魅无双。因为一次任务,这对性格冋异的欢喜怨家碰到了一起:她:“夭寿啦,我才不要和这个老狐狸一起出任务!”他:自家媳妇真好看!.........................................画个美男,第二天:“我画呢?”跟自家公司的小哥哥逛个街:“我小哥哥呢?”就连跟狗子玩一会:“我狗子呢?”直到某天,某女实在忍无可忍,拎着早就准备好的行李:“我要离家出走!”某大佬(眼神威胁):“嗯?”某女:我不是怂,只是从心!妻奴墨凌川VS萌妹子祁欣超甜小白文,咱不玛丽苏,咱只专心谈恋爱。甜宠+沙雕+轻快
  • 邪妃嫁到:邪王乖乖唱征服

    邪妃嫁到:邪王乖乖唱征服

    天下谁主?谁亦是那笑到最后的胜利者?墨家功高盖主,皇家自然不会让它活下去。当墨家危险时,一个又一个只顾着争夺权力。却不知后面的恐怖。当他们开始争夺时,他们都已成为棋子,而墨染尘为下棋者在他们你死我活时,以墨染尘为首的三房一派。墨天挚直接掌管墨家。一切才刚刚开始。皇家?!她可不怕,墨家掌管着全国上下的财路。修仙界的高手?!她更不怕。有法宝在手,何惧之有?天下谁主?谁笑到最后?女强男强。结局1v1这是一个女子登上最强之王的故事……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 陆先生今天又撒糖了

    陆先生今天又撒糖了

    六年前,两人分道扬镳。六年后,叶伊跟他在雨夜狼狈相遇,求他救救她。她咬牙,“只要你救我出去,我可以答应你任何条件。”陆以恒狭长的眸子微眯,语气嘲讽。“像六年前一样,为了我妈给你的五十万你就可以放弃我们五年的感情是么?”“现在又为了三十万,放弃了你自己?叶伊,你还真是廉价!”叶伊走投无路,只能卑微到了尘埃里。谁知道六年来她经历了什么?她却仰着头灿然一笑。“所以,陆总,你的钱够么?”
  • 刀门

    刀门

    新书新写手,新系统。有柔情,有冷血,也有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