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45400000057

第57章 岁月如歌(10)

在同学中,还有许许多多的能人、好人。比如王聪深同学,既是班干部,又是文艺骨干,还能理一手好发。带薪入学的他,专门买了一套理发工具放在宿舍,为那个年代普遍经济拮据的同学,省了不少理发开支。比如王世彦同学,是第一个敢于穿着西装短裤、露出一截大腿进课堂的女学生。虽给人有些“另类”的感觉,但才思敏捷,写作课考试,我刚审完题开始答卷,她已经把卷子交给主考老师,而且被当场宣布“成绩优秀”。再比如黄文书同学,个头不高也貌不惊人,但有一副关心人帮助人的热心肠。宿舍楼建在校园深处的长安山麓,离校门口传达室有一二十分钟路程。每天,他自愿到传达室为同学们取信,再一一分发给大家,四年间乐此不疲。遇到校旁的省军区礼堂放电影大片,他自掏腰包先买些票,再逐个宿舍问同学:“看不看?”看就付钱,不看跑回去退票,同样无怨无悔。毕业后,他分配在省委组织部,帮助许多同学调回了省城福州,走上理想工作岗位。同学中,还有渔民出身却多才多艺能演歌剧《白毛女》扮杨白劳的洪辉煌,写影评、画漫画均达到相当水准的刘牛,行书颇有“二王”风骨的李勇,专业出身的“男高音”范希健,发着高烧参加校运会1万米比赛的于浴贤,以聪敏伶俐成为最年少留校助教的薛晨曦,照相技术好并会洗印的包绍明,篮排球高手李立生,长袖善舞的王卫星,等等。他们的存在,壮大了1977级的方阵,丰富了1977级的内涵,也使同学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与竞争:你可以发表这样那样的文章,让我当“读者”;我同样可以活跃在舞台上、球场上,让你当“观众”……

各呈其美,又美美与共。这正是1977级学子的鲜明特征!它使得同学们在“同又不同”中,轻易地走近对方,在“互为羡慕”中,实现差异化发展,也给我的“布衣”求学生涯,留下永不泯灭的美好记忆。

我与组织

入学第一天,担任中文系1977级政治辅导员、党支部书记的李淑贞老师,把我拉到操场,郑重告诉我:“系里定了,你当年级党支部副书记。”

后来,我又担任了系学生会主席。

两个头衔,使我由“干部学生”变为“学生干部”。在最初的荣耀感逝去后,陡生工作压力。好在,系领导特别是陈一琴老师给了我积极鼓励,而李淑贞老师作为年级党支部“一班人”的班长,更是给予我充分信任。她是女同志,年纪并没有班里一些“老三届”同学大,孩子不足半岁且有残疾,但她丝毫没有被这些难处所难倒,党支书、政治辅导员当得非常投入,而且作风泼辣,用今天的流行热词来说就是敢于“担当”。

有组织,就得抓组织建设。学生中的佼佼者大都被吸收进组织,或当支委、班党小组长,或当4个班的正副班长。“模范带头”、“身先士卒”、“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等党的先进性,在这些党员骨干身上得到最多的体现。我和邱胜斌、陈国英、邱登辉4个学生支委便形成默契:对当“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一类的事,都不去争。

最重大的组织建设,是发展党员。每次,李淑贞老师都反复和我一起酝酿,并在支委中充分讨论,最后开支部大会,分别听取介绍人和申请人汇报,再进行表决。经过这样的程序,容易“一人欢喜多人愁”的发展党员工作,进行得顺风顺水,积极追求政治进步的优秀学生,相继被吸收入党。比如来自永春的洪碧玲同学,话不多但稳重扎实,读书、打球、搞活动,样样不在人后,颇具“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风采。她入党后当了班党小组长,毕业后被省委组织部选中,如今厦门市委常委一干10年,先后担任了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和纪委书记。4年间,年级党支部共发展7批18名党员。毕业时,组织部门便选走了17名党员。记得唯一有争议的发展对象是谢小建同学。他在党支部并无争议,但报到校组织部,一位科长卡住了。该科长看过他发表在年级学习园地《蓓蕾》上的一首诗,运用了当时西方传入的“意识流”手法,担心他有“自由化倾向”,批评说:“这样的学生,你们也敢发展入党?”李淑贞展示了“担当”的品格,据理力争,并请那位科长前来参加支部大会,听取谢小建的入党申请汇报,最终拉直问号,圆了谢小建入党梦。毕业后,谢小建也被组织部门选中,一路走上了县长、县委书记岗位,如今是省侨联常务副主席。

除了抓组织建设,更多的是搞组织活动。

创办年级学习园地《蓓蕾》,是入学后最先的组织行为。当时,中文系每个年级都办了一种学生刊物,贴在教学楼1层大厅的墙壁上,师生进进出出最先看到,既是学习成果的展示,又是年级之间的竞赛。党支部在全年级4个班广揽写、书、画人才,组成编委会精写精编精制,第一期就引来了全系热议,公认把高年级的学习园地比了下去。《蓓蕾》每2周出1期,4年间从未间断。由于1977级晚半年入学和毕业,造成了“五世同堂”。但不管是当新生还是当“老生”,《蓓蕾》的办刊水准没有受到任何年级挑战。毕业时,李淑贞老师和我专门与《蓓蕾》编委们照了一张合影,贴在人手一册的学友录上。陈一舟同学在照片上题词:“山草绿,槿花红,春意未如别意浓。且待相逢再相问,几枝蓓蕾报东风?”

组织参加校系各种比赛,是对我们的又一大考验。4年间,以1977级为主力(我本身是主力队员之一)的中文系篮球队、排球队,数次夺得全校冠军。77级的《伞舞》,在校文艺会演中,与艺术系学生同台演出且毫不逊色。最经典的要数排演话剧《约会》。这部针砭时弊的话剧,政治性强,台词量大,戏剧冲突表演也有难度。没想到,当过福州港务局工人业余演出队员的王聪深同学,和唱美声的范希健同学,带着连一天“业余演出”也没干过的王世彦、冯爱珍两位女同学,把角色表演得惟妙惟肖,把主题诠释得淋漓尽致。这台话剧不仅在全校演出了轰动效应,而且被邀请到福州大学等高校演出,还受到省话剧团好评。

中文系1977级的品牌,正是在课堂内到课堂外的全方位拼搏中,一点一滴形成并彰显的。印象深的还有一点,就是同学们对集体活动的无私参与。一年元旦前夜,我们在大教室搞迎新年晚会,为了气氛热烈喜庆,没钱租灯光音响的同学,纷纷动手剪裁出大量的彩色纸条,悬挂在教室上方。更有人灵机一动,将自行车倒扣,手摇脚蹬转动起两个车轮,幻灯机则放在地上,透过车轮的转动打出了“霓虹灯”光效。那场晚会,平时不苟言笑的吴华英等同学,最后都参加跳集体舞。正在福州拍电影的北京电影学院马精武老师及一帮表演系学生,在校艺术系参加元旦晚会不过瘾,见到中文系这般“生活化”的场景,主动加入,与我们联欢。

4年学生干部生活,所经历最突然也最难忘的一件事,发生在中国女排在日本首夺世界冠军时。那天晚上,电视转播和电台口播刚结束,没有任何“组织安排”,我突然发现欢呼声集中到了宿舍楼下。很快,有人举着扫帚并点燃,一边喊着“中国女排万岁”、“振兴中华”一类的口号,一边朝山下的校门走去。身为年级党支部副书记、系学生会主席,这一时刻必须站出来,我主动走在了下山的游行队伍前列。队伍迅速壮大,一路经过政教系、数学系、体育系、外语系,都有许多男女同学加入进来。校门显然是挡不住的,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出校门,踏仓山,穿闽江大桥,一路走向市中心五一广场。沿途,福建医学院等高校学生,也自动加入游行。大家或振臂高呼,或挥舞“火炬”(扫帚、拖把),或敲打脸盆(铝制的),不知疲倦地走着,喊着,让我深深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团队的伟力。一种责任感、使命感,也被同步放大。游行大军直到凌晨才往回走。在连队走过百里夜行军的我,特意和郑超光等同学,走在队伍最后,一路“收容”着、陪伴着掉队的同学,安全返校。

青春似火,岁月流金。当学生干部的这些经历,对今天走上领导岗位的我,无疑是一笔宝贵财富。扪心自问,当时的“周排长”,并没有这样的“财富意识”。作为“哪里来哪里去”的军人学生,也不存在“干活多,分配好”的逻辑思维。何况,当学生干部,搞各种活动,对专业学习的影响显而易见。但我出身军人家庭,16岁参军,“服从命令听指挥”、“党叫干啥就干啥”的信念,从小就融入了血脉。我为自己新闻作品集《从零点到零点》所写的跋,就叫“不会说不”。在那篇跋中,我写了这么一段文字,在此摘抄下来,献给我的母校、我的同学、我的校友——

一切忠诚于自己的选择乃至被选择的人,不管从哪里起步,终将会受到命运的庇护与回报。因为地球是圆的,哪怕你朝着目的地截然相反的方向走去,只要一直走下去、走下去,你就会像人类第一个自西向东环球航行一周,又回到西班牙圣卢卡尔港的探险家麦哲伦那样,总有一天,你会与理想相逢在旅途。

(周涛文学院1977级校友,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少将,高级记者)金示演的故事

◎汪毅夫

1978年,我到母校福建师范大学报到入学时,鼻梁上架着1200度的眼镜。

报到的这一天,我在报名册“吴晓玲,20岁”一行下填写了“汪毅夫,28岁”。抬起头,看到一脸稚气的吴晓玲同学。显然,她对我嗅着纸片写字的情形印象深刻。

在母校,我用“金示演”(“近视眼”的谐音)的笔名向学生刊物《闽江》和《蓓蕾》投稿,但采用率不高。

我终于未能以“金示演”出名,却因近视眼而成为校园闻人。

我知道,校园闻人是怎样炼成的。

除了“嗅着纸片写字”的细节外,还有若干故事和事故。

故事之一是:在20路公交车上,我因眼力不济而动作迟缓,被年轻人认定为老人,还为我让座。这让同车的黄跃舟同学兴奋了好几天,逢人就讲。须知,故事发生的时候,我28岁而不是82岁。

故事之二是:在校园的林荫道上,有女生款款而来,疑似同班女生。我认真辨认,渐行渐近,满脸堆笑迎上前时才发现认错人也。我看见该女生偏过头去,还听见她轻轻地“呸”了一声。

在母校,我因为近视眼受到了很多照顾。老师安排我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和吴晓玲、王卫星、陈节等女生排排坐。

热心为同学办事的黄文书同学给我的电影票座位也总是第一排。

夜间走路,同行的狄建、陆敏或刘福铸等同学会搀扶着我。

……

于今思之,颇感温馨。

2012年春节,从母校毕业30周年后,同学们在厦门聚会。此时,我已接受眼科手术:视力从2000度近视和右眼白内障全覆盖(失明)恢复到双眼裸眼视力10。

我又因为近视眼再一次成为“闻人”。同学们为我“重返视界”而高兴。

在同学聚会上,我讲了故事却又制造了事故。

故事是:1982年1月17日同学们毕业离校时,蔡永强同学给我的题词是“眼镜摘下来时,看女孩子全都长得一样好看”;吴晓玲同学在我的学友录上画了我的肖像漫画,漫画夸张地表现了我的宝贝眼镜,并题曰“把我的得意之作献给您——金示演学士”。这肖像漫画,我在《闽台缘与闽南风》、《闽台地方史研究》二书里用做作者画像。

事故是:同班女生问我恢复了视力,发现了什么。我竟然回答说:“我刚发现,你牙齿似乎不整齐。”该女生大窘,众女生大笑,我则大骂自己:“要么讲真话,要么不讲话。既然有两个选项,为什么选择了前项呀!”

谈起母校,谈起同学,我的心满是感恩和喜乐。

祝福母校,祝福同学。

(汪毅夫文学院1977级校友,台盟中央

常务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教授)第二次上大学

◎叶双瑜

辛卯大暑,我从北京出差刚回到单位,见案头上摆着一封红色信件——福建师范大学105周年校庆约稿函,一时把我的记忆,带回到了在职求学的日子。

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家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一方面,中共中央制定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计划经济的坚冰已经打破;另一方面,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条件出现许多新的变化,一些社会矛盾凸现。思想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层次问题的认识分歧较大,争吵不少。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困惑,深感自己原有的学识已不能适应和很好地把握新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强理论知识武装。1994年,国家推出了部分高校招收在职研究生的新举措。怀着对名师的仰慕,对知识的渴求,我报考了福建师范大学经济法律学院。经过笔试、面试,共有7位同学(其中经法学院5位、地理学院2位)被录取,成为百年师大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开门弟子”。校园里多了几位既不像老师又不像同学的“老学生”。每当在上大课时,总会引来学弟学妹们惊奇的目光。于我们而言,在毕业近十五六年之后,重回大学课堂,放下身段,再做学生,开始了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生活。

同类推荐
  • 许辉散文典藏·走淮河

    许辉散文典藏·走淮河

    本书为许辉散文典藏丛书之三,收录了作家2000年至2015年间200余篇散文。作家以敏锐的感觉和哲理化的沉思,梳理过往的一切,在田野上一览生命的细节和丰富的品质。既有生命的体悟,又有生活的启发,既有乡村的细节,又有城市的冥想,语言凝厚,意味悠长。
  • 郭沫若集

    郭沫若集

    郭沫若(1892-1978)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和作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和主任。他学识渊博、才华卓著,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均有重大建树。本文集选录他有关历史学、古文字学和文艺理论、文艺批评的一些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四十八篇,分为上下两编。 编为历史学和古文字学,下编为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
  • 独行者

    独行者

    《独行者——罗锡文散文新作选》本集子是罗锡文在近些年创作的散文新作选。另,本集子名《独行者》,2011年3月由德宏民族出版社出版。罗锡文已经出版十五部个人文学著作。
  • 放手,遇见幸福:微信疯传之唯美哲理

    放手,遇见幸福:微信疯传之唯美哲理

    《微信疯传系列:放手,遇见幸福》收录了微博、微信等平台上最受欢迎的生活哲理美文,是“微信疯传”系列图书之一,微信上最火的唯美生活哲理段子,一句话,让人茅塞顿开,一句话,让人幡然醒悟,一句话,让人回味无穷。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徐志摩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徐志摩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热门推荐
  • 谁敢动中国的奶酪

    谁敢动中国的奶酪

    20世纪末弥漫在科索沃的硝烟和“9.11”事件美国人引为自豪的两幢标志性建筑——世贸大厦轰然倒塌时扬起的漫天尘埃及频频扰乱视听的武装冲突提醒我们:21世纪并不是一个可以高唱赞美诗和和平曲的时代,“战争”在悄悄向我们走来。
  • 阴阳莫青霄

    阴阳莫青霄

    莫青霄一个在灵异界鼎鼎大名的名字,他曾经经历过无数的灵异事件。
  • 重生之绝世狂妃

    重生之绝世狂妃

    冷红叶上辈子是火凤凰特种部队的第一高手,和姐妹因为执行任务而牺牲,死而无憾!机缘巧合,冷红叶穿越到了飘渺大陆,附着到了一个“废物冷红叶”的身上,什么?废物的未婚夫还是未来的君王?冷红叶冷笑:“对你这个君王,老娘还真的不稀罕!”看第一杀手变成绝世狂妃,乱异界,动风云,和以前的姐妹一起征战异界!
  • 时光糖果屋

    时光糖果屋

    白慕时还记得自己在很小的时候无意中问过奶奶为什么要经营时光糖果屋呢?“时光如白驹过隙,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人生道路上的旅客,而时光就像那来去匆匆的火车,我们来不及感动,来不及悲伤,来不及跟重要的人说再见,它就走了,或许明天还有下一班,但是永远也不是昨天那一班了,就像有些事,有些人,一旦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了”“时光糖果屋,我希望它用来记录时光的到来,即便错过了,也能留下痕迹,证明昔日的时光存在过。糖果能安慰哭泣的小孩,也希望糖果屋能让在人生道路上受伤或疲惫的旅人,聊以慰藉。”
  • 重生之紧抱学霸大腿

    重生之紧抱学霸大腿

    重生了一场车祸,沐依瑶她重生了,回到了出生前,前世的她是个学渣,看她怎样逆袭成为学霸。青梅竹马居然说喜欢她,沐依瑶表示懵了,肿么肥四,前世她根本没有青梅竹马。既然这样,那就来一场甜甜的恋爱吧
  • 初遇他时花正放

    初遇他时花正放

    小学时没有太多交集的男生却分到了一个班?!他军训时站出来为别人撑腰,有力又温柔的话语使我对他有了新的认识,稀里糊涂。。。。。。。
  • 秘书难爱大总裁

    秘书难爱大总裁

    一次宴会,偶然遇见了暗恋,从此一路跟随。不想意外怀孕,只得离开。四年后,被病魔折磨的她身穿病服,和孩子在医院逗乐。狼狈的再遇了他。4年前的恨与怨又该怎么化解?(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神帝你老婆又作妖了

    神帝你老婆又作妖了

    新文已开《重生后我娶了判官大人》,欢迎小仙女们哦被雷劈死的她醒来竟变成了神兽九尾……猫?真是有口难言有苦难诉啊.....却意外的运气爆棚,被猫奴大神捡回了九重天。从此她只想过上咸鱼般的神仙生活。什么?大神看上自己了,要娶一只猫为妻?要不得要不得,还是趁早溜走为上。——“殿下,尧姬的脸被您的九尾抓花了!”“本殿的猫可有受伤?”“殿下!九尾和尧姬打起来啦!”“本殿的猫可有受伤?”“殿下,九尾跑了……”某神冷笑中:“本殿看你能跑到哪里去。”跑路中的某人后背一凉,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 魂斗天门

    魂斗天门

    “天家的老头儿,还我妈妈……”一个少年怒吼着,却又无法挣脱来自魂斗强者的束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母亲离去。与此同时,一股神秘力量将他救走了……
  • 反穿越:古董老公

    反穿越:古董老公

    深瞳无意间在杂货市场上淘到一盏古董灯,谁知第二天一早醒来床上却多了一个英俊的帅哥,不过他的脾气好像不太好。让一个古代人适应现代生活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何况还要阻挡众多狂蜂浪蝶的围攻,其中一个还是她的妹妹。啥米,他竟然会武功,而且还非常的厉害?深瞳觉得自己是捡到宝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