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88900000019

第19章 第四辑书外闲话(2)

第四辑书外闲话(2)

距离产生爱

“距离产生美”的说法,我们常常能听到、读到。其实,距离产生的何止是美,神秘、误解、崇拜等等,全都是由于距离而造成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距离引起的。“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都是距离惹的祸。现在我们聊聊距离产生爱。

李夫人病重,汉武帝亲自去问候,她蒙着被说:“妾久寝病,形貌毁坏,不可以见帝。”汉武帝答应为她兄弟加官,并许以千金,只求一见。李夫人只是转头朝里,不再说话。娘家姐妹责怪她,她答道:“上所以挛挛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畏恶吐弃我……” 李夫人死后,汉武帝思念不已,有个叫少翁的方士自称能使李夫人现形,“乃夜张灯烛,设帏帐,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我们不得不佩服李夫人及少翁的精明,他们把距离的功用发挥到了极致。汉武帝的印象中,李夫人永远是年轻而容貌姣好的。如果取消了距离,汉武帝与重病的李夫人面对面,或同还魂的李夫人脸碰脸,则李夫人的如意算盘可能落空,少翁的装神弄鬼肯定露馅,那将多么扫兴!

一位老先生回祖国大陆打听到了自己暗恋了五十年的中学同学,对方也同意与此老见面。夕阳西下,此公认出了矮小清瘦、背弯腰驼踽踽而来的正是自己的梦中情人时,差点扭头而逃。他沮丧地对李敖讲了这番遭遇,李敖哈哈大笑,说,你活该,谁让你去见她呢?如果不相见,她在你心中的形象永远那么年轻、那么美好,谁让你自己打破了这种幻象,你能怨谁呢?梦想成真之日,也就是梦想破灭之时。小时候读《林海雪原》,有一句话现在还记忆犹新:为人不见面,见面去一半。用在这里大概挺合适。

《廊桥遗梦》中,男女主人公金凯与弗朗茜丝卡度过了充满激情的几天后,决定再不相见。正是由于这种距离,两人才能情思绵绵,相恋一生。倘若弗朗茜丝卡与金凯私奔了,天天厮守在一起,耳鬓厮磨,激情可能早就丧失,爱情也就转变成亲情了。李白不是早就有言:“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总是看同一张脸,早晚会有厌的时候,只是有早有晚而已。此事无关道德,在于人的本性。喜新厌旧,绝大多数人都不能免俗。得失得失,得就是失,失就是得。得到了,距离没有了,就不用相“思”,也用不着相“念”了。失去了,产生了距离,才有了想像的空间,才能为情思提供驰骋的场地。不即不离,要想不离,只有不即,永远保持那种适当的距离。

在绘图本《小女贼的细软》中,画家钱海燕有一句话说得非常精彩:沉默、退缩、拒绝,(女人)吸引男人的三种最佳途径。换句话说,总与异性保持距离,使他的兴趣不衰退,始终处于渴望、追求的境地。当代大学者旁征博引,论述了“在水一方”乃是企慕之象征,“望对岸而伸手向往。”“悦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悦益至。(《管锥编》)”生活在别处,爱情在他乡。

以前常说“久别胜新婚”,现在,出国人员因夫妻长期远隔千山万水而造成离婚率居高不下,已是不争的事实,人们于是将这句话修正为“小别胜新婚”。不管是久别还是小别,都是使夫妻间产生距离,翻熟为生,以旧当新。俚语说:老婆是别人的好。What we can't get seems always better than what we have.得不到的好像总是比得到的好。钱钟书说:“我们对采摘不到的葡萄,不但想像它酸,也很可能想像它是分外地甜。”与所爱的人保持距离,我们会有意无意地用想象去完美对方,赋予对方未必具有的诸多优秀品质。我们所爱的不再仅仅是具体的人,也有了抽象的、想象的、理想的成分。与真人相见,会使我们想象的部分破灭,使我们回到现实,面对不完美,心情就难免失落。梦总是美好的,即使知道是梦,也不一定愿意醒过来。

有一首非常流行的歌,叫做《最浪漫的事》(后来还产生了同名电视连续剧,主题歌就是这首流行曲),其中有这样的歌词:“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类似的说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白头到老”。这种幸福多么残酷!“相嘘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美人迟暮,英雄末路,是令人怜悯而无可奈何之事。与其看着心爱的人生老病死,何如远远地祝福他们青春常在,雄风永存?乌发红颜变鸡皮白发,美人豪杰至耄耋昏聩,于他们,于我们,是幸呢,还是不幸?

一定有人会问:就算是距离产生爱,理想的做法是远离心爱的人,可谁为自己钟情的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他们的喜怒哀乐又能与谁分享?老实说,我也正为这样的问题而烦恼。

收藏或投资

五一那天,去富裕广场朋友家串门。酒足饭饱、海阔天空之后,他送我到车站。我们一边等车一边聊天。朋友一回头,看到了车站旁的店铺正在举办金银纪念币展销,说了一句“等等我”,竟一头扎进了商店。出于好奇,我也不等车了,随后跟了进去。

店员见到我们,马上过来介绍纪念币的相关知识。商店展销的有一千多个品种,既有一万五千多元一公斤重的纯银纪念币,也有十几元的合金纪念币,还有成套退出流通的纸币。1盎司彩银狗从去年1月到今年4月,市价从390元上冲至2100元,涨了4倍多;第三版人民币大全套,2006年5月以来,市场价从3万多元涨到了13万多元,不到一年翻了4番还多;今年初发行的熊猫金币25周年套币在短短两个月里已经由9750元涨到12000元。

我俩正听得津津有味,门外走进来一男一女,直奔人民币纪念币柜台而去,张口就要买百元联体纪念钞。店员说:现价1300元。女士说:怎么是1300元?3天前我来看过,是800元。那是3天前,现在您可以上网看看行情。我当时没带那么多钱,说好过两天来买。您当时要是交了订金,我还可以按3天前的价800元卖给您;现在您若要,就是1300元。那一对男女兴冲冲而来,悻悻然而去。谁能想到纪念币的升值空间这么大、升值速度这么快!

店员继续向我们推荐展品。并建议我们看准了的展品最好买两套,一套收藏(纪念币都由中国人民银行独家发行,一般都选用重大历史事件、特殊纪念意义为题材;具有先进的铸造工艺和精美的制作质量、款式;发行量有限;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一套用来投资等待升值(纪念币,尤其是金银纪念币,金银作为贵金属,本身就有储存价值和升值空间,近三年来,铂、金、银等市场价格不断上涨;理想社会黄金只能做马桶只是个遥远的神话)。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国强民富,收藏热持续升温。《收藏》《中国收藏》等专业刊物发行量都在10万份以上。收藏者虽然只有股民的1/10,也有近千万。但是,古币、瓷器、珠宝、玉石、黄金首饰的收藏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普通收藏爱好者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足够的相关知识,因此在上述收藏领域难免打眼受骗,买了赝品,浪费了金钱。就拿我自己来说,我编了好几种收藏类图书,却不敢搞相应品种的收藏,因为缺乏必备的知识。我国现代金银纪念币的发行只有28年的历史,对从1979年开始面世的1500多种纪念币来说,所需知识有限,只管买就是了。

金融专家说:银行目前的存款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房地产市场在很多地区出现降温,出境投资仍然有相当难度,股市又不规范,风险太大。几年前全民套牢、股市暴跌一泻千里的场景历历在目。指望政府救市,是无济于事的。上个月,我的一笔10000元一年期的存款到期了,扣除了利息税,利息只有180元,利息率只有1.8%。5月份还有一笔20000元的一年期存款到期,税后利息还是1.8%。没有多少钱。这笔钱我不会存银行里了。买金银纪念币既是收藏又是投资,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朋友一听,哈哈大笑:你终于开窍了,我三天前花550元买的第四套人民币百元四联体,今天已涨到了730元。不然,我怎敢把你往这儿引?

书缘与人缘

“红尘呀滚滚,痴痴啊情深,聚散总有时。”这说的是缘分,人与人的缘分如此,人与书的缘分也一样。

第一次大批卖书是在大学毕业后。刚由东北回到天津,马上就恢复了逛旧书店淘书的爱好。我把课本、课外读物、部分外语词典以及从前有兴趣当时无感觉的书如《九三年》等悉数卖给了旧书店,再从那里买我喜欢的古籍、新著,如《管锥编》、《柳如是别传》、《莎氏乐府本事》(英文)等。郁达夫有诗句云:“卖得文章为买书”,我是“卖了旧书买新编”。小时候母亲就时常说我“五马换六羊”,大概的意思就是每次交易都会吃亏。俗话说:买的不如卖的精。但也有例外。比如我们卖废品时,或把东西当作废品出售时,吃亏的总是我们自己。比如不论是洗衣机还是电冰箱或电视,收废品的或商场收购时一律只给你100—150元,不管它们能不能继续使用,也不管它们买时是多少钱。再比如我们把书卖给旧书店,遭受损失的还总是我们自己。

1995年换了工作,原单位收回了住房,十几年的青春虚掷,生活愈加狼狈。1999年家里人及亲戚赞助买了房子,钱更紧张了。我又打起了书的主意。卖给旧书店觉得太亏,于是就加入了每周六、日在市图书馆院里的卖书队伍,赤膊上阵去练摊了。在那里认识了《今晚报》社的记者王振良,把《清稗类钞》(十三册)、《古史辨》(共七卷九册)卖给了他,而且,我一高兴,还送了他一本顾颉刚著的《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十二本的《说郛》、散本的《笔记小说大观》(其中有《太平广记》、《容斋随笔》、《夷坚志》等)、两大巨册《经籍纂诂》(中华书局版)和两本32开的《经籍纂诂》(浙江古籍版)、杨树达的两大本中华书局出版的训诂论文集先后也都卖了。因为我有中国书店版三卷本的《详注聊斋志异图詠》和上海古籍社两卷本的铸雪斋抄本白文《聊斋志异》(此两卷本比那三卷本篇目还多),所以就把上海古籍社四卷的会校会注会评本也卖了。虽然中华书局校点本《二十四史》、《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唐诗》(这些书我们单位资料室都有)、《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等大部头没有卖出去,前后也卖了两千多元,加上搬家前论斤卖的三十多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真正是损失惨重,至今仍令我心痛。前几天整理藏书,《杜诗镜铨》《樊川集校注》《失乐园》(弥尔顿 著 朱维之 译)却怎么也找不到了,肯定也卖了。这一发现又让我难受了好几天。

搬家后情况相对地好了一些,我的心里又蠢蠢欲动,为自己的短视行为而后悔——后悔搬家时没有定做顶天立地一面墙的书架;后悔卖了那么多的好书,那可全是自己日积月累的结果呀,毫不夸张地说是二十年心血唐捐。我写下了“半生窘困,一世读书”的条幅,又开始逛旧书店(市图书馆院里的书市取消了),把卖出去的书往回买。三会本的《聊斋志异》买回来了,可是不如我卖的那套新;《清稗类钞》也踅到了,品相差不说,还缺了第十一、十二册。钱钟书先生频频征引的《说郛》、顾颉刚先生一举成名的《古史辨》,却再难觅踪迹。似乎由于今是昨非的认识,或者说出于新我对旧我的一种补偿心理或惩罚情绪,再购书时就更加热情尽兴——《追忆逝水年华》(七卷本)、《莎士比亚全集》(英文)、海德格尔的两卷本《尼采》……统统买回家了。现在不但加入了99读书人俱乐部,邮购了耶利内克的《钢琴教师》、《王小波文集》、《宗教的历史》……而且还赶时髦,同小青年凑热闹,从网上购买了《钱钟书英文文集》、《钱钟书手稿集》(1——3)、司马光的《涑水纪闻》、塔西佗的《编年史》、卡尔维诺的《为什么读经典》、……

我把自己多年来读书、买书、藏书、卖书、编书、评书的生活和工作一篇篇写了出来,2005年在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随笔集《徘徊在门外的感觉》——在读书、藏书、编书方面,自己始终是个新手、门外汉。书出版后,获得了任芙康、黄桂元、龙一、伍立杨等名家的谬奖。承蒙北京的《书摘》杂志抬举,他们于当年的第九期和转年第二期分别选登了书中的《两种自由》和《说“悔”》两篇。

《红楼梦》中的《好了歌》说:“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爱书的我对待书的态度,是否像某些贪得无厌的官僚对待金钱一样,只是在满足占有欲,而并不看重其实用价值?有时我想:现有的藏书我一辈子都读不完,为什么“坐拥书城意未足”,还要不断购书呢?买到什么时候为止?我的孩子如果不从事我的工作,以后会如何处置这些书?

沪上“补白大王”的藏书,在其身后被子孙送进了旧书店。这也挺好。书又回归社会,服务人类了。巴金捐给北京某机关的藏书,媒体曾报道有一部分已流落到潘家园旧书摊。与其绕一个弯,还不如直接送进旧书店。津门藏书家周叔弢先生,一边把大量的珍本、善本、孤本捐给了北京图书馆和天津图书馆,一边在耄耋之年还逛书店、买新书。天津市图书馆前馆长黄钰生先生,七十多岁了还去逛天津市第一届读者交换大会,并从我手里买走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这段逸闻当时还上了报纸。周老、黄老都是真正懂书、爱书的人,懂得如何使书发挥最大的功效。生命不息,买书、读书、藏书不止。“身后是非谁管得”,藏书就由它去吧。

我把民国版的钱穆《国学概论》(里面有钱钟书以其父亲钱基博名义写的序)送给了钱学家,先后获得了大量回赠:“钱钟书研究丛书”“胡适学术文集”“《往事与沉思》传记丛书”;把民国版的汪藻《浮溪集》(里面有《代皇太后告天下手书》,被陈寅恪赞为赵宋一朝骈文之冠)送给了研究陈寅恪的学者;把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兰姆姐弟英文原版《莎氏乐府本事》也送给了朋友。谁最需要就送给谁,让藏书发挥最大的效用。

200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三十周年纪念日),中新置地、今晚传媒集团、百花文艺出版社三家联合举办“大户人家丛书”启动暨研讨会,凑巧的是,我又见到了《今晚报》社的王振良,这次不是作为买主和卖主,而是作为作者和编辑的见面,也可以说还是买主和卖主的会合,只不过位置颠倒了,他成了卖主,我成了买主。他要写的“大户”是山西乔家大院的乔致庸。中午聊天时,我对他提起我卖出去的书有几种又买了回来,可有几种再也见不到了。王振良说他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有三四种书卖出去又加价买了回来。我们达成了共识: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卖书。自己要想找本书或借本书太不方便了。市图书馆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书都成了“珍本”,不外借。有自己需要的书还不如自己买一本用着顺手。

在7月28日的研讨会上,我还见到了浙江宁波天一阁博物馆馆长虞浩旭先生。他要写的“大户”是天一阁的创建人、著名藏书家范钦。为范钦立传,没有比虞先生更合适的人选了。说起天一阁,读过几本书的人哪个不知?提到范钦,当代读者不能不想起余秋雨先生的名篇《风雨天一阁》,想起为了读书而嫁入范家却终生被禁止登上藏书楼郁郁而终的钱绣艺;想起潜入天一阁偷走了大量藏书的薛继渭;想起先藏于天一阁、后藏于涵芬楼、最终全部毁于日本侵略者炸弹的大批古籍……

范钦的政绩已经没几个人记得了,但他创建天一阁的功绩将与世长存,永远被后人铭记。范钦生活的明朝嘉靖时期并不是“盛世”,这就愈发显得他的所作所为难能可贵,非他人所可企及。在几千年“很少有人文主义气息的中国封建社会里”,是否真正存在过盛世,我一直很怀疑。所谓的“康乾盛世”,到底是谁的盛世?是康熙、乾隆的盛世,还是广大知识分子、文人的盛世?如果是后者的盛世,那如何解释株连九族的文字狱、刨坟戮尸的秋后算账?盛世的国泰民安、君臣和谐与“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哪一个更接近历史的真实呢?

天一阁重藏轻用的规矩使天一阁的藏书流传了几百年,但其重视藏书的价值而忽视使用价值,重视藏书的文物价值而忽视藏书的文献价值或文本价值的传统挡住了绝大多数读书人。“永远地不准登楼,不准看书,这座藏书楼存在于世的意义又何在呢?(余秋雨)”那说的是过去的事情。无论如何,“范氏天一阁,自明至今数百年,海内藏书家,唯此岿然独存。(阮元)”什么时候,我们也有缘到浙江游宁波去天一阁朝拜呢?

同类推荐
  • 青羊宫到浣花溪

    青羊宫到浣花溪

    菊乐,一个成都的本土企业,在董事长童恩文的带领下,在风雨中走过了50年,克服无数困难和艰辛,才让菊乐成为一个让老百姓信得过的知名品牌,让菊乐企业成为员工依靠的企业。从创立菊乐至今,童恩文亲笔写下了几十篇文章,集结成书,内容包括往事、杂谈、游记三部分。
  • 南方云集

    南方云集

    散文集,系我社“散众文丛”之一。作者从一个诗人、移居者的角度,传达南方生活经验和中年况味。作品视野开阔,但始终扎根于内心,充满了“诗与思”的相互激荡、融汇为一的力量,从而使其文字脱离了地域和个人藩篱,抵达广阔复杂的人性。行文痛彻又充满阅读快感,是一本“诗人精神地理”之书。
  • 我怕没有机会,选择真正喜欢的生活

    我怕没有机会,选择真正喜欢的生活

    《我怕没有机会,选择真正喜欢的生活》刘笑嘉:“在路上,我有了大块的时间用来回味平日里的生活,记忆仿佛将生活换了一副面孔。喧闹的通通快进,宁静的变为定格画面,真正震动心弦的俱无声无息,一帧一帧,逐格展现。也许这才是生活原本的样子。只因最好的旅行,是通往自己的内心。”
  • 安吾人生谈

    安吾人生谈

    “巷谈师”坂口安吾经典犯罪故事杂谈集 ,战后日本罪案版“三言二拍”;日本绝版50年国内初次完整翻译出版,日本超人气动漫《文豪野犬》原型人物。汇集街头巷尾的怪奇案件,嬉笑怒骂间演绎光怪陆离的世间百态。与太宰治齐名的“无赖派”文学旗手,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推崇备至的文学大师。《安吾人生谈》是坂口安吾经典犯罪故事杂谈集。本书分为两部分《安吾人生谈》和《我的人生观》。《安吾人生谈》中,作者化身“巷谈师”,以收集的犯罪者手记,生动还原犯罪故事并附上精彩的评论和杂谈。通过对一起起当时日本社会热点案件的还原和分析,一针见血且风趣幽默地指出了当时社会的症结和思想问题,批判了人性的黑暗。《我的人生观》中则收入了其八篇时事杂文,结合身边发生的社会事件,演绎当时光怪陆离的社会百态和人生百态。《安吾人生谈》在1960年代到1980年代曾在日本以单行本出版,之后绝版30多年,2019年2月日本出版社重新以单行本出版。此书系国内首次翻译出版,对于国内坂口安吾的读者更多了解作者思想和当时日本社会的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 小城日记

    小城日记

    《小城日记》是诗人唐呈的一部诗集。它主要讲述了在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感情。
热门推荐
  • 玄灵大陆之凌尊归来

    玄灵大陆之凌尊归来

    在这无穷无尽的玄灵大陆,有着无数强者,想要站在那最高的巅峰,就得靠自身顽强的信念与努力,暮少凌,暮界少主,天赋极高,年仅九岁便达到八阶灵元,却又无故在三年间连续跌到了一阶灵元,沦为家族废材,少年不愿低头,机缘巧合到高人指点,再次开启走向玄灵巅峰之路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掠食者计划

    掠食者计划

    2045年一颗陨石砸入太平洋深处,各国先后成立专项调查小组前往调查。2046年科学家一则奇异的报告引起热门,地球在不断扩大。2048年十二月海岸线上涨,第一只巨兽出现。2049年十二月掠食者计划成立,出现了以猎杀巨兽的职业。
  • 凰权之天命帝妃

    凰权之天命帝妃

    她是腹黑睿智的首席谋略官,一朝穿越到疯子郡主身上。刚睁眼,未婚夫就带着小三逼上门,要妻妾同堂。做你的春秋大梦,你想左拥右抱,我就让你像个女人一样去嫁人!洒泪挥别前男友,安慰她的为什么是前男友的哥哥?她是恶名在外的疯子郡主,他是惊才绝艳的肆意王爷;他对所有人都不假辞色,却唯独对她宠爱万千。一夜牢狱同眠,天才谋略官将真心交付,这世间千难万险,你我同闯,美景良辰,你我共尝!直到有一天他登上帝位,皇后……却不是她。
  • 我有一个奇遇任务

    我有一个奇遇任务

    开挂一时爽,一直开挂一直爽!但一定要谨记,不要随便给妹子开挂,因为这样的结果就是……你发现你给妹子开挂后,她还是打不过别人。林可为了尽快打穿这个异世大陆,回去拯救在死亡线试探的雯姐,从此走上了不断给别人开挂的道路……
  • 星纪元:神迹遗留下来的人

    星纪元:神迹遗留下来的人

    宇宙分光与暗,神分正与邪!一场又万神神族入侵星海神族的神与神的战斗!主角是星海神族的王子!他要怎样才能复兴星海神族!主角:叶枫、克帝·罗拉
  • 浮尘间

    浮尘间

    因果关系,两人从天界下到人间。滕瑶作为天界天帝的养女,并没有就此得到其他仙人的尊敬。“我的脑海里从未有害怕两个字,仙若排我,我便打到他们心服口服,魔若杀我,我必杀之。”怀阳作为天界赫赫有名的神君,性格温和,唯独对滕瑶有一种淡淡的敌意。“等到那一天的到来,我会把所有的一切透露在你面前。”两人各自带着自己的经历与心结,在人间做特殊的修仙者。“你不准比我早回天界,一定不可以。”
  • 神祇记

    神祇记

    吕辰身入半神,却被无形之力打回世间,可惜天不负他,凭借一缕神息和万世功法,化名为“辰月”重新强势回归,诸天,因我吕辰的归来再度咆哮,万天震荡!
  • 网络大神在都市

    网络大神在都市

    少年稚嫩却能掌控全局。看网络之尊如何下得一盘好棋。不种马,欢迎品鉴。不定时更新
  • 六耳猕公记

    六耳猕公记

    四大神猴率魔征讨神界,如来玉帝联手击退侵略,四猴中唯六耳猕猴逃出,在转世后踏上复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