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93000000044

第44章 莎士比亚 (1)

1623年,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书籍——莎士比亚戏剧集最初的二折本出版了。(我们不必把圣经从我们至高无上的文学中排除出去,因为圣经不是最初具有创造性的英文文学艺术。)二折本集子的作者对于我们来说一直是一个谜团。这是一个至今仍然未解的谜,人们为此争论不休,但是这个谜如此复杂,以至于我们囿于篇幅却无法展开讨论;我们只能简单提一下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至少在英国文学故事里是非常有趣的问题。莎士比亚是谁呢?正如我们对其他天才知之甚少一样,我们对莎士比亚也知之甚少。传统的莎士比亚传记中说他出生于1564年,18岁和安娜·哈莎薇结婚,大约20岁的时候去了伦敦,并成为了一位演员。

30岁的时候以诗人和剧作家的身份闻名于世。莎士比亚集作者、剧场经理和主人于一身,大概46岁的时候便退隐故乡斯特拉夫镇,于1616年在那里去世。大约在19世纪中叶,一些富有怀疑精神的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对于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又没有机会读书的人来说,他能否写出富有学识和文学修养的剧本呢?关于这个疑问,有一个没有被学者们广泛接受的答案:莎士比亚只是弗兰西斯·培根的别名而已。我们无法对此继续深究。培根学者认为,来自斯特拉夫镇的演员绝对写不出那样的剧本,但是培根却可以写出。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则坚持认为,从培根的散文著作来看,他写不出那种戏剧和诗歌,而莎士比亚不但能够写出,并且他已经做到了。

争论仍在继续。我们拥有著作、短诗和剧本,这些都是英国诗歌中的极品。短诗很可能具有传记特征。但是实际上,关于短诗到底有怎样的含义,谁是莎士比亚所热衷的恋爱对象,这些议论非但无益于挖掘诗的深层次价值,反而模糊和掩盖了其表面的美。我们赞同勃朗宁的观点,他认为,莎士比亚一生中遭受了太多的评价,他并没有用短诗来启发自己或者读者的心志,“果真如此,莎士比亚的价值就要打折扣了。”其实,莎士比亚时代流行的爱情诗续列,只不过是当时的一种习俗惯例而已。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许多人写诗,并且有人写出了精美的诗篇。诗人以诗人的身份写诗,而不是作为恋人写诗。唯一的疑问是:莎士比亚能够写出怎样优美的短诗来?理解下面短诗的美妙之处当然不成问题,但是关键在于,只有诗人知道如何表达每个人都曾经有过的心情感触。

时运不济,遭人冷遇,

我哀叹被唾弃的自境遇,

徒然的呼叫不能使苍天怜悯,

我审视自己,诅咒厄运。

唯望理想长驻心中,

我渴望拥有美好的容貌和永恒的友情,

再加上这个人的本领和那个人的才能,

以便在属于我自己的人生旅程上驰骋;

沉湎于这种苦衷,未免糟踏了我的灵魂,

偶尔想起你,我的心境就会像云雀一样,

在黎明时分,

从幽暗的大地凌空展翅,一踏高歌飞向天国的大门;

你甜美的爱是我取之不竭的财富,

国王也忌羡我的拥有。

莎士比亚最初的二折本有十四篇喜剧,十篇是以英国国王的名字命名的历史剧,还有十一篇是悲剧。我们无法确知,也无须确知这些剧本创作的先后顺序。人们通常会以为最差的作品往往是最早创作出来的作品,我们无法确定这个一般性的规则是否也适用于莎士比亚。艺术家青年时代创作了遒劲有力的作品,中途在巅峰中滑下去,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这是研究莎士比亚的专业学生没有达成一致的问题,无须我们费心去解决。我们只需要关注戏剧,“戏剧本身即是事实”。

当你快速回顾莎士比亚戏剧史的时候,一个令人震惊和感慨的事实便会出现在你眼前:至今还活跃在舞台上的莎剧,在数量上比莎士比亚时代其他剧作家的戏剧之和还要多。历经300年的风风雨雨,莎剧可能有过不太风靡流行的时期,但是他从来没有被人们遗忘和冷落过,也从来没有丧失吸引广大观众和那些以能够出演莎剧为毕生目标的演员们的魅力。19世纪产生了一批以出演莎剧而闻名的大艺术家,例如爱德文·蒲士、亨利·欧文、牧德杰斯卡和萨尔维尼等。在过去,我们已经欣赏了许许多多成功的演出,例如《错误的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如愿》、《第十二夜》、《查理二世》、《亨利五世》、《罗密欧与朱丽叶》、《恺撒》和《哈姆雷特》等。在德国,莎剧连续不断地被搬上舞台,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演出成果。之所以会这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戏剧中包含着最为美妙的英国诗歌,而这些诗歌是非常适合演出的。在莎士比亚所处的那个历史时代,书籍并不像今天这样唾手可得,相对于今天来讲,剧场是传达思想和观念的相对重要的媒介物。

优美的情节和感人的故事是莎剧的根本特征。莎士比亚会随处收集自己剧本所需的素材为他所用,意大利的故事、英国的编年史,普鲁塔克的《传记》等,都能够被莎士比亚用优美鲜活的语言化作故事的“血肉之躯”。或许莎士比亚是一位重实际的作家,或许剧作中的某些情节因循守旧或者略显单薄,但是莎士比亚具有驾驭故事的非凡才能,人物形象的塑造、词汇的运用、语言和诗的幽默感,这些都展示了莎士比亚的天才表现。即使是最差的戏剧,也包含了莎士比亚风格的优美之处。但是我们应该记住,这种诗体风格的形成绝对不能完全归功于莎士比亚个人的天才,而应该得益于所处的得天独厚的时代,也有几个诗人创作出了不逊于莎士比亚的诗作。不管怎样,莎士比亚是人而不是神,他也有过平庸之作,也有过许多枯燥场景的描写和散漫的诗作。因此,仅仅根据文体风格的优劣来断定是否是莎士比亚的作品,是一件徒劳的事情。

我们之所以认为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一些段落极其优美,是因为我们预先就知道它们出自莎士比亚之手的缘故。还有谁可以具备他那个时代不能使其褪色,引用不会使其陈腐的语言魔力呢?

普洛斯在《暴风雨》中说到:

狂欢作乐的时代结束了。

正如我所预言的,那些优伶,那些精灵的化身,

迟早会飘散在稀薄的空气中。

浮云遮盖的高塔,

华丽的宫殿,

雄伟的寺院,

还有大地上的一切,

同样都会化为乌有。

如同眼前消逝的幻影,

不留下一点尘埃。

我们可悲的一生,

只不过是梦里游魂,

从做梦开始,又以做梦结束。

克莱帕特拉被毒蛇咬后,临终所说的话是:

和平!和平!

你难道没有看见我怀抱的婴孩,

正吸吮着乳汁睡去?

现代舞台使用的《哈姆雷特》剧本,都有所删节。就整个剧本而言,就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场面描写的语言而言,《哈姆雷特》在所有莎剧中是最好的,是无与伦比的精品佳作。

麦克白说:

是她死的时候了,

这样的消息不止一次传来。

明日复明日,

时光的脚印步步紧挨,

何曾停过?

昨天曾为痴人们掌灯,

送他们走向死亡的归程。

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这样优美的句子不胜枚举。别的诗人可以将某一类事完美地道出,而莎士比亚却能够将所有的事情娓娓道来。从他笔下所描述的种类繁杂的人物可以看出,他的思想范围和跨度是极其宽广博大的。粗俗的村夫、蒙冤的国王、有趣的无赖福斯塔夫、苦闷不幸的哈姆雷特、敏感的鲍西娅或者工于心计的麦克白夫人等,这些人的思想和情感,从可笑的愚笨到恼人的痛苦,莎士比亚都能够准确、娴熟地表达出来。莎士比亚一个伟大的缺点就是他的创作太过于丰富多彩。当一个场景暗示某种思想的时候,这种思想会在剧作家的剧本中呈现多种不同的方面,以让观众自己判断和思考。这就是今天他的剧本被搬上舞台演出,并大幅删减的原因所在。例如,麦克白在杀害熟睡中的国王之后,在恐惧中说到:

啊!好像什么地方又传来呼号,不能再睡去了!

麦克白谋杀了睡梦中的人!

莎士比亚让麦克白走进含有六个重要隐喻的,关于抒情诗的睡眠中,这对于处在焦虑烦恼中的麦克白来说实在是太多了。本·琼森说过,莎士比亚的戏剧应当删掉一千行,这很可能不是针对某部剧作来说的,而是对莎士比亚的对手和仰慕者而言的。然而,也正是琼森本人这样赞美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不只属于一个时代,他属于一切时代!

第二十七章 伊丽莎白时期的其他剧作家和詹姆士一世时期的剧作家

在英国文学史上,为了方便起见,常常会以君王或者世纪的名称来给文学时期断代。(在英国文学史上,伊丽莎白、安娜和维多利亚女皇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是,没有哪一个文学时代的发展阶段恰好与统治者的生涯或者朝代是十分吻合的。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大部分是在1603年伊丽莎白死后詹姆士即位以来所创作的。但是英国女王的名字却在文学史上存留了下来,并且“詹姆士王朝”一词还暗含着后来詹姆士诸王朝紧密相关的一些历史事件。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在17世纪最初的25年发展到了一个巅峰的状态。在那个时代,除了莎士比亚,还出现了许多文坛巨匠和二流的天才剧作家。没有兴趣和机会通读这些剧作家剧作的读者,可以找到《人鱼丛书》来读一读,因为这些剧作家最优秀的剧本都收集在这部丛书中。那些只想品味剧作中精美片断的读者则可以读一读兰姆的《莎士比亚时代英国戏剧诗人雏形》。

同类推荐
  • 活着,就该尽点儿兴:蔡澜经典散文

    活着,就该尽点儿兴:蔡澜经典散文

    这是一部蔡澜先生写给所有人的生活美学之书。在书中,他谈酒,谈茶,谈花,谈猫,谈男人,谈女人,谈爱情,谈读书,谈旅行,谈美食,谈自己喜欢做的事,谈生活的意义……无所不谈。文字至真至纯,活泼有趣,短则数百字,长则千余字,看似散漫琐碎,实则深藏智慧与巧思,常有新见,深得明清小品文精髓,自成一派。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同时深切感觉到蔡澜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 红楼女儿花

    红楼女儿花

    本书解析了《红楼梦》里的女性角色: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王熙凤、李纨等,再现了《红楼梦》女性人物性格。
  • 纸上的村庄

    纸上的村庄

    青年诗人魏棋宇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寻觅古典的诗意,诗歌是虽今似古,似古还今,古今相融,富有清新淡雅的韵致。他秉持着“志在性灵”的抒发,于是拿起了笔;而他的笔锋在磨砺中,在读者的心中只是那么轻轻地一挥,便别有一番滋味涌了出来。
  • 艺术哲学读本

    艺术哲学读本

    本书是作者历时20年所写的学术专著,是作者多年来有关艺术哲学问题研究的理论总结。它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从哲学角度论述了艺术的位置、本性、特征,表现出作者的独特见解和心得,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对艺术哲学的理论变革也提出了新的设想,富有探索精神,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出版该书,对于目前学术界关于艺术哲学的学术研究可以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同时,该书还可以作为理论工作者、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大学生的有价值的参考书。
  • 济南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

    老舍作为一个杰出的风俗(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世态画家,其散文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趣。他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除了让人捧腹发笑之外,也让人从他诙谐幽默的文字中品味出生活的现实与严峻。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在大宋觅长生

    我在大宋觅长生

    “元符三年,五行交错,夜有天外神陨如雨,分落各地,坠地有声,寻觅无迹,福兮?祸兮?”——《元阳散记》十八年后,灵气复苏,道法重现,鬼怪横行,妖魔当道,异人为害一方,天下乱成了一锅粥。乱世中,江南水乡的小道士仗剑出山门,寻道觅长生。……读者群:859689043
  • 中外戏剧文学故事(上)

    中外戏剧文学故事(上)

    为了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朋友,参够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最优美的文学名著篇章,我们精心选编了这本《中外文学名著故事总集》,它将世界公认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名著,一一改编成故事形式,文字尽量通俗易懂,内容尽量保留精华,以使广大读者可以通过最简捷的形式,畅快阅读中外文学名著的精华。
  • 闪婚,饲主老公

    闪婚,饲主老公

    【宠文,1v1】他权倾a市,强势冷酷,避女人如蛇蝎,却唯独将她囚禁在身边,夜夜笙歌。她却向往自由,花样百般的逃离。可这仅仅是一场单方面的游戏,屡战屡败之后,秦深深总结如下:对付翟景焱,谨记三点,在下,在下,只能在下!坑品保证,完结文《重生豪门,金主老公你太坏》《甜蜜成婚:爱妻哪里逃》《狐狸快跑:王爷追来了》
  •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

    本书是意大利著名作家德·亚米契斯一部取材于儿童生活的作品。它以日记体的形式和一个三年级小学生安利柯的口吻叙写了主人公一年之中的所历、所闻、所见和所感,抒发了乡国之感、师生之谊、亲子之爱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之情,通过一个个平常又满蕴人情味的生活事件,把爱和美注入读者的心田。
  • 护你一世为尊

    护你一世为尊

    前世,吴瑾瑜有眼无珠,错信j奸人亲手将爱他入骨的女人推向深渊泥潭,将她从不可一世的王位拽了下来。上东区“二爷”的称呼,让整个上东区闻风丧胆令人畏惧,所有人听到这名字都不敢喘大气,生怕自己稍有不慎就被她盯上“二爷”有道软肋,那就是她身边的吴瑾瑜,恐怕这上东区,找不出第二个敢对她不敬的人。重生回到两年前的吴瑾瑜在经历前世的沧桑事物,他发誓,一定要守护好他的女孩,绝不让奸人得逞一分!“年年,你只能看我,不可以看别的男人。”“我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有多爱你。”
  • 恨相逢

    恨相逢

    生活安逸的她遇到了一事无成的他,原以为会是一场风花雪月的爱情,不料她唯一的真情却换得满身的伤痕远走他乡。再遇,他卑鄙自私的不想放手,面对他的纠缠,她不会再用青春换苦苦守候!
  • 血仇苍世

    血仇苍世

    混乱的江湖时代,人们只为争取自己的利益,不顾江湖的风气,一个叫“风澈”少年,经历过任何痛苦,但他没放弃任何追求目标希望,又受过正常人无法忍受的屈辱,他的意志力无比的坚强,又有几次控制不住心魔肆虐,有梦想,你就不会失败,先前飞翔!!!
  • 尘世悟语:淡定与舍得的智慧

    尘世悟语:淡定与舍得的智慧

    如果你的心需要休养,那就不该错过《博雅莲花书坊·尘世悟语:淡定与舍得的智慧》,它是时代最受关注的养心小品,一部值得分享的心灵盛宴。《博雅莲花书坊·尘世悟语:淡定与舍得的智慧》直指都市人的内心世界,直面现实的社会问题,如烦恼、压力、困惑、纠结等,是探求获取心灵平静与快乐的钥匙。文中精辟的哲思、恬淡的悟语、轻松明快的文字、富含哲理的故事,开启了人生必备的智慧法门,使滚滚红尘中忙碌的人们在感悟中提升心灵修养、缓解生存压力、培养愉悦心态、享受智慧人生。
  • 至走过的青葱岁月

    至走过的青葱岁月

    如果问我:“为什么对去北京那么执着?”我会怎么回答?好像没有什么比看一场升国旗更重要的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