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94500000027

第27章 科学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改革 (2)

译者注:这段引文的原文出在适之先生的论文,The Civilization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即俾耳德教授编的 Whither Mankind(1928. Longmans) 的第一章。此编的大意又见于收在《文存》第三集的论文《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及另几篇文字。

这是我对科学和技术的近代文明的热诚颂赞——我在1925年和1926年首先用中文演说过并写成文字发表过,后来在1926年和1927年又在英美两国演说过好几次,后来在1928年又用英文发表,作为俾耳德(Charles A. Beard) 教授编的一部论文集《人类何处去》(Whither Mankind)里的一章。

这并不是对东方那些老文明的盲目责难,也决不是对西方近代文明的盲目崇拜。这乃是当年一个研究思想史和文明史的青年学人经过仔细考虑的意见。

我现在回过头去看,我还相信我在大约三十五年前说的话是不错的。我还以为这是对东方和西方文明很公正的估量。我还相信必需有这样的对东方那些老文明。对科学和技术的近代的文明的重新估量,我们东方人才能够真诚而热烈的接受近代科学。

没有一点这样透彻的重新估量、重新评价,没有一点这样的智识上的信念,我们只能够勉强接受科学和技术,当作一种免不了的障碍,一种少不了的坏东西,至多也不过是一种只有功利用处而没有内在价值的东西。

得不到一点这样的科学技术的文明的哲学,我怕科学在我们中间不会深深的生根,我怕我们东方的人在这个新世界里也不会心安理得。

1961年11月16日

第一章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九百年前范仲淹争自由的名言

几年前,有人问我,美国开国前期争自由的名言“不自由,毋宁死”(原文是Patrick Henry在1755年的“给我自由,否则给我死”“Give me liberty,or give me death”),在中国有没有相似的话。我说,我记得是有的,但一时记不清是谁说的了。

帕特里克·亨利(Patrick Henry,1736-1799):苏格兰裔美国人,独立战争时期的自由主义者,美国革命时期杰出的演说家和政治家。

我记得是在王应麟的《困学纪闻》里见过有这样一句话,但这几年我总没有机会去翻查《困学纪闻》。今年偶然买得一部影印元本的《困学纪闻》,昨天检得卷十七有这一条:

范文正《灵乌赋》曰:“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其言可以立儒。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当时往往专指谏诤的自由,我们现在叫做言论自由。

范仲淹生在西历九八九年死在一○五二年,他死了九百○三年了。他做《灵乌赋》答梅圣俞的《灵乌赋》,大概是在景祐三年(1036)他同欧阳修、余靖、尹洙诸人因言事被贬谪的时期。这比亨利柏得烈的“不自由,毋宁死”的话要早七百四十年。这也可以特别记出,作为中国争自由史上的一段佳话。

梅圣俞名尧臣,生在西历一○○三年,死在一○六一年。他的集中有《灵乌赋》。原是寄给范仲淹的,大意是劝他的朋友们不要多说话。赋中有这句子:

凤不时而呜,

乌哑哑兮招唾骂于里闾。

乌兮,事将乖而献忠,

人反谓尔多凶。……

胡不若凤之时鸣,

人不怪兮不惊!……

乌兮,尔可,

吾今语汝,庶或我(原作汝,似误)听。

结尔舌兮钤尔喙,

尔饮啄兮尔自遂,

同翱翔兮八九子,

勿噪啼兮勿睥睨,

往来城头无尔累。

这篇赋的见解、文辞都不高明。(圣俞后来不知因何事很怨恨范文正,又有“灵乌后赋”,说他“憎鸿鹄之不亲,爱燕雀之来附。既不我德,又反我怒。……远己不称,昵己则誉。”集中又有《谕乌诗》,说,“乌时来佐凤,署置且非良,咸用所附己,欲同助翱翔。”此下有一长段丑诋的话,好像也是骂范文正的。这似是圣俞传记里一件疑案;前人似没有注意到。)

范仲淹做《灵乌赋》,有自序说:

梅君圣俞作是赋,曾不我鄙,而寄以为好。因勉而和之,庶几感物之意同归而殊途矣。

因为这篇赋是中国古代哲人争自由的重要文献,所以我多摘抄几句:

灵乌,灵乌,

尔之为禽兮何不高飞而远翥?

何为号呼于人兮告吉凶而逢怒!

方将折尔翅而烹尔躯,

徒悔焉而亡路。

彼哑哑兮如诉,

请臆对而忍谕,

我有生兮累阴阳之含育,

我有质兮虑天地之覆露。

长慈母之危巢,

托主人之佳树。……

母之鞠兮孔艰,

主之仁兮则安。

度春风兮既成我以羽翰,

眷高柯兮欲去君而盘桓。

思报之意,厥声或异:

忧于禾形,恐于未炽。

知我者谓吉之先,

不知我者谓凶之类。

故告之则反灾于身,

不告之则稔祸于人。

主恩或忘,我怀靡臧。

虽死而告,为凶之防。

亦由桑妖于庭,惧而脩德,俾王之兴;

雉怪于鼎,惧而倚德,俾王之盛。

天听甚迩,人言曷病!

被希声之凤皇,

亦见讥于楚狂。

彼不世之麒麟,

亦见伤于鲁人。

凤岂以讥而不灵?

麟岂以伤而不仁?

故割而可卷,孰为神兵?

焚而可变,孰为英琼?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胡不学太仓之鼠兮,

何必仁为,丰食而肥?

仓苟竭兮,吾将安归!

又不学荒城之狐兮,

何必义为,深穴而威?

城苟圯兮,吾将畴依!

……

我乌也勤于母兮白天,

爱于主兮自天。

人有言兮是然。

人无言兮是然。

这是九百多年前一个中国政治家争取言论自由的宣言。

赋中“忧于未形,恐于未炽”两句,范公在十年后(1046),在他最后被贬谪之后一年,做《岳阳楼记》,充分发挥成他最有名的一段文字: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当前此三年(1043)他同韩琦、富弼同在政府的时期,宋仁宗有手诏,要他们“尽心为国家诸事建明,不得顾忌”。范仲淹有《答手诏条陈十事》,引论里说:

我国家革五代之乱,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纲纪制度,日削月侵,官壅于下,民固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这是他在那所谓“庆历盛世”的警告。那十事之中,有“精贡举”一事,他说:

……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在乎教以经济之才,庶可以救其不逮。或谓救弊之术无乃后时?臣谓四海尚完,朝谋而夕行,庶乎可济。安得晏然不救,坐俟其乱哉?……

这是在中原沦陷之前八十三年提出的警告。这就是范仲淹说的“忧于未形,恐于未炽”;这就是他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从中国向来知识分子的最开明的传统看,言论的自由,谏诤的自由,是一种“自天”的责任,所以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从国家与政府的立场看,言论的自由可以鼓励人人肯说“忧于未形,恐于未炽”的正论危言,来替代小人们天天歌功颂德、鼓吹升平的滥调。

1954年9月3日

同类推荐
  • 中国神话史

    中国神话史

    中国古代神话,一向以零散不成体系著称,致使我们这个拥有神话资料最丰富的国度,国一度被外国人误解为缺乏神话、乃至没有神话,袁珂先生首次将散落在群籍中的吉光片羽遴选、缀集起来,用简练、通达、优美的文字将从上古迄于明清时代的神话材料,作了纵贯的系统的论述。对少数民族神话则联系汉族神话,作了横向的分类的鸟瞰式介绍,勾勒了中国神话的历史全貌。此外,本书还专章叙述了中国神话研究的历史状况,神话对历代文学的种种影响,等等,材料丰富,剖析透彻。
  • 村上春树·西班牙

    村上春树·西班牙

    村上文学的全新打开方式!在《斯普特尼克恋人》中体会西语的魔力,在《挪威的森林》中感受毕加索的“蓝色时期”。在《海边的卡夫卡》中回望战争的伤痛,在《且听风吟》中倾听巴塞罗那海边的风声。西班牙极富魅力的文化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也吸引了村上春树。他自青年时代起就十分喜爱西班牙文化,并将这份喜爱融入到了自己的诸多作品中。毋庸置疑,这将是一场生动有趣的村上文学之旅,也是一次别开生面的西班牙之行!
  • 上海诗歌四十年(1978-2018)

    上海诗歌四十年(1978-2018)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上海一直是中国诗歌的重镇,有其自身的品格、特点与坚守。改革开放四十年,上海的诗歌又取得了重要成就,涌现出了一批重要诗人和优秀诗作,出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诗歌现象和流派主张,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论述、研究和总结,以利于上海诗歌更好地走向未来。本书便想做这样的一种努力和尝试。书中把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诗歌分为三个阶段:一、改革开放之初(1978-1989);二、困顿与涣散(1990-2000);新世纪的曙光(2001-2018)。为了较全面地反映出上海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诗歌发展状况,书中对上海的旧体诗词创作、散文诗创作、网络诗歌,乃至一些重要的诗歌批评家及其诗歌批评家队伍的形成,也都分别列有专节论述,从而更完整地体现出上海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诗歌发展的整体面貌。
  • 当我放过自己的时候

    当我放过自己的时候

    本书是一本自我拆解重组指南。据说人生有个魔咒:认为自己的不幸都是别人造成的,那便会更不幸。粗略分两块来解读:1.你想要的生活与现状的差距。2.你的内心是否自由喜乐。选择怎样的爱人,多么努力地工作,是否要坚持理想,冒险还是顺从——这些你都可以选择。如果免不了深夜痛哭,希望你能明白你所后悔至极的事几乎都是自己的选择。当你独自熬过黑夜,希望你获取改变自己的力量,而不是拼命钻牛角尖,咒恨全世界对不起你。这本书,想帮你,向过往那个执于欲念的自己告别,然后,你便会感受到,放过自己后的自在。
  • 家乡那方水土

    家乡那方水土

    诗文集《家乡那方水土》即将付梓出版,捧读书稿,心头沉甸甸的。这是一部述说乡情、描绘地域风物的作品。书中收入散文、随笔、诗歌41篇(首),系34位临胸籍游子的集体创作。这些作者均是当前活跃在全国宣传文化战线上的知名人士,他们中既有作家、诗人、书画家,也不乏党政机关干部,各大媒体的记者、编辑、总编辑。这些作品或清丽隽秀,或大气磅睛或深刻凝重,充分表达了他们对家园故土的深厚情感和殷切期望。这些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文字至情至性,有真挚的亲情,质朴的乡情,还有醇厚的风情。无论是追忆怀旧、钩沉探轶,还是写景记游、状物抒怀,无不感情炽热,文采斐然,充满生命的质感和亲情的温度,不仅蕴含了浓郁的家园情结,更张扬着强烈、鲜明的家国情怀。
热门推荐
  • 一曲蝶恋花回首人已非

    一曲蝶恋花回首人已非

    她,竺小蝶,是一个小富婆,过着挥金如土的体面生活,赚钱的方式十分特别也十分神秘,如同她真实的身份,虽是一介平民,最多是个商贾,却有个爹是一人之下的兄弟,丞相之子严正非。在严正非的陪同之下,竺小蝶来到沙漠,寻找迷罗城,探索沙漠的奥秘,也一步步的揭开了她的身世。与此同时,竺小蝶被裹挟进爱恨情仇的漩涡,越陷越深。对了,值得一提的是,竺小蝶身上异于常人的天赋——交换魂灵,这也是她得以发财的原因。这个天赋和竺小蝶的生世息息相关,若想知其原因,请看文中细述。
  • 影殇

    影殇

    幻影之殇,星翼之光。如影随形,云辰之曜。地动山摇,荧光暗夜,星耀炎黄。一人一兽,统领乾坤。诛尽妖邪,终塑身躯。该书讲述了一名坚毅少年与他的本命幻兽一路艰辛奋斗,终成一代宗师的传奇故事。其中主人公有着异于常人的奇妙经历,也有扑朔迷离的身世之谜。更在情节发展间穿插了那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和惊险刺激的丛林历险,寻宝之旅。同时还有酣畅淋漓的打斗场面以及惊天动地的人魔大战。敬请期待!
  • 瓶邪十年一梦

    瓶邪十年一梦

    在漫长的追寻和被追寻的路上,张起灵遇见过很多很多的人,也遇见过很多很多非人的东西,他并不是都不在意,只是在漫漫的时光和不断的遗忘中,他们都变成了模糊的影子。几十年来,他张起灵的背后,总是跟着这些模糊的影子,生的、死的,在意的、忽视的,记住的、忘记的。日子久了,他觉得他或许已经遗忘了自己的情感,又或许,他从来就不曾拥有过。日子再久一点,这些就都无所谓了。但是只有一个人,他从来不肯变成他的影子,有关他的场景,就像烙印一样深深烫在他总是习惯失忆的脑海里,总是出现在他一片漆黑毫无知觉的梦里。那是他梦里唯一的光亮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路过的铠甲英雄

    路过的铠甲英雄

    李小东和张金辉因一次意外变成了铠甲从比就是手护地球表现了他们应勇无畏的心里坚持的用意和不放弃的心
  • 学生抒情性范文阅读与指导(下)

    学生抒情性范文阅读与指导(下)

    本套书从服务于学生作文的目的出发,提供了学生有效阅读的不同范文,主要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场面描写、景物描写、风俗描写、叙述方式、抒情方式、话题表达等类文章,同时还提供了相应的阅读与写作把握方法等,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能够全面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和作文能力。
  • 闲云半生志

    闲云半生志

    主角参加旅游意外获得外星文明遗留在地球的进化芯片,从而踏上人类进化极限之路,无奈少年心性,胸无大志,留恋花花世界,宁可偷得浮生半日闲。
  • 日月同晖之小鱼儿

    日月同晖之小鱼儿

    这世间就没有单面的人、事、物,所谓“变”才是永恒的“不变”~没有永远的仙,也没有永远的魔,魔只是心里的执念、妄念、贪念,一念成魔一念成仙!
  • 控制论之父:诺伯特·维纳的故事

    控制论之父:诺伯特·维纳的故事

    本书记述位在1948年提出新的科学理论控制论的诺伯特·维纳的故事,讲述它引起的轰动、它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科学之间界限的打破、以及在今天各领域的应用。
  • 娇妻耍大牌

    娇妻耍大牌

    男友出轨,一心逃离的她,不小心闯入男厕,却撞上陌生帅哥!更不料他竟是大客户总裁大人?OMG,这下惹祸上身了!莫名其妙成为他的老婆?这是神马情况!她一心一意要离婚,设计出轨,耍大牌,却不料最后身心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