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75500000021

第21章 娶妇迎亲(2)

清初偏头关万家起事反清,最后失败。清军进入偏头关,万家老夫人命人把蒜挂在大门口,半个偏关城里纷纷效仿,蒜瓣高悬,说是要驱赶臊膻之气,给清军一个大难看。清军扑入万家老宅,万家老夫人将大门紧锁,放起一把火阖家自焚殉难。直到今天,说起狐臭,在乡间仍被称为“臭骨头”“臭筒子”。这确乎已不单单是生理体征描述。

我们县里,有几个村子据说祖上不慎,不小心娶回“臭筒子”,从此坏了名声。外村人一打听籍贯,避之唯恐不及。奇异的是,凡是有酸臭说法的人家女儿,往往生得格外娇媚,要多漂亮有多漂亮。山里家境贫寒的人家,娶妻也顾不得许多,明知有问题也只好娶回来,不然就得打光棍。据说,做娘的临出门吩咐女儿,新婚之夜,要缠定男人,将他的鼻子捂在自家腋下,让他服帖了这种气味,他这一辈子也就服帖了。

张:在东亚板块、在黄土高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千万年的冲突、碰撞、互动、交融,书写了华夏文明史上厚重激越的华丽篇章。民族融合,血脉混杂,早已是既成事实。但异族统治、血腥屠杀,毕竟潜入了民族记忆的深层。几乎遍及全中国,包括鲁迅叙述的江浙一带,大人吓唬小孩子都爱说:“麻胡子来了!”所谓麻胡子,隋炀帝开修大运河,监工的麻叔谋是胡人,杀人无算,最是喜欢活吃小儿。那是怎样的恐怖记忆?元朝统治中华,人分四等。老百姓口口相传,说不仅十户人家共用一把菜刀,还有“十户人家要伺候一个鞑子”,异族统治者竟然拥有对每个新娘子的初夜权。想要轻描淡写地抹去那样的记忆,恐怕只是一厢情愿吧。

鲁:打听过人家,两下里都有结亲的意愿,下来就暗暗请人前来合婚。合婚,要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呈上,看两下是否有犯冲,是否相克,属相“隔”与“不隔”。

张:请原谅我打断一下。你在这儿所说的“隔”或者是“格”,说明你对乡间话语的记忆非常准确。其实,这个字还是合婚的“合”字。念成“各”,这是晋方言,也是古语。农户各自出一头牲口,联合耕种,叫做“合犋”,但读音是“格犋”。一升的十分之一是一合,但说出来是“一各”或“一结”。两人合得来合不来,说成“各着各不着”。——你前面所说的“接年捞饭”,其实是“隔年捞饭”。

鲁:合婚,要懂得天干地支,五行相生相克,如此这般。民间有《玉匣记》,属相是否相克,一查便知。道是:

自来白马怕青牛,

羊鼠相逢一旦休。

蛇见猛虎如刀断,

猪遇猿猴不到头。

龙逢兔儿云端去,

金鸡见犬泪交流。

这里有多少道理?或者说有多少没有道理?大致上说,这一套说辞,可以将男女双方的年龄拉开,年龄区间保证了选择的余地,一来照顾到男女生理发育的不同,二来,将男女婚配年龄控制在适当范畴之内,达到性资源配比平衡。说没道理,真没道理。真的要说没道理,还真的有它的道理在。

张:这一套把戏我早年就接触过。十二属相,六对相克,其实是非常浅薄的一个排列组合。我给它拆解一回,它是将十二属相分成三组。1、2、7、8一组,3、4、5、6一组,9、10、11、12一组,每组两两相克。走江湖的故作神秘罢了。人的出生年月日时,一个生命来到世间的时辰,不会全无意义,但将其绝对化神秘化,实在没有多少道理。

两家相互不那么满意,不好直接拒绝,借用属相不合,可以婉拒。反过来,两家都乐意结亲,即便八字相克,合八字的又有破解之法。家长过分迷信八字,拆散好姻缘造成悲剧的例子也不少。这应该归入传统文化的负面部分。我们不能一说传统,就把什么古旧把戏都夸赞起来。

在奶奶和父亲的叙述中,乡下当年没有“订婚”“结婚”概念,有的只是“定亲”和“完婚”概念。双方家长对儿女亲事基本认可,接下来男方要奉上礼银若干、礼品如仪,是为“下定”,女方欣然接受,是为纳采。然后将各自儿女的庚帖交换,便是换帖。有所谓三媒六证在场见证,两家定亲。定亲之后,再择年月日子,一家送女、一家娶妇,这叫完婚。

我父亲弟兄七人,爷爷给他们提亲不是一点犯愁。你有多少家产,七个儿子日后一分,能有什么好光景?我大娘,是从箩掌那样一个山庄窝铺娶来。那地方我随宝山用毛驴驮上大娘去过,好家伙,山梁陡峻,连毛驴都不敢走。那毛驴也怪,说山梁太陡,让大娘下来,你打死它也不走;没法子,让大娘上去,嘿,它倒开步了。后来我学过了物理,方才理解了那匹驴——它背上负重,蹄子上才能有了摩擦力。大娘人才怎么样?单说一个肤色,够黑。村人送绰号叫做“黑草鸡”。

下来二大娘,是个童养媳。我家穷苦,能养得起童养媳吗?不料那家比我家还穷。母亲早死,父亲将二大娘小小童养出去,换得一些银钱度日。二大娘一头黄毛,两筒鼻涕,二大爷跳起来闯了关东。

童养媳,女孩子小小年纪六七岁被收养,当然也要铺纸。同时也就下定纳采,两家定亲了。女孩子长大,到了十一二岁,可以圆房完婚了,这又区别于寻常的娶妇迎亲。新娘子无须回到娘家,这儿早已改口称呼婆婆是妈妈,张家既是婆家又是娘家。奶奶给我的二大娘取名秋荷,秋荷做新媳妇的日子,先送到相好的邻家去上头梳洗,到晚间婚宴过后,不搞什么大吹大擂,新房不点灯,将新媳妇就那么推将进去,叫做“瞎推”。仿佛一切从简,胡乱完事的样子。仔细分析,这也不过是贫寒农家节约用度的一个权宜之计。礼法规矩,因人而异、因人而宜,显出变通的灵活性。

后来几十年,乡下青年男女结婚,法律规定必须去乡政府领取结婚证。农民的理解那就是花几毛钱扯回一张纸来。大家看重的,事实上严格履行的,还是此前的两家“定亲”程序,和此后隆重的娶妇迎亲盛典,也就是“完婚”。

“门当户对”的观念变迁

鲁:我的婚姻半径的话题还没有表述完全。张老师你再看看我说的是否言之成理。

1954年,农村开始实行合作化的同时,政府人为地将全国人民划分为农民户口和城市户口。从此之后,上苍生人以腿脚,政策偏不让你走动,农民哪怕是度荒出门讨吃要饭,也得到公社开介绍信。城市户口吃供应粮的市民中,又有工人与干部差别;干部中,县处级,科局级,股所级,设置科层种种,实质把人分了等级,有点类同印度的种姓制度。这样,人们在无形中交往半径再次缩小。市民户口,且不会与农民户口结亲;干部人家,又多半不屑于与工人结亲;县处级人家寻访同级亲家,如能高攀更佳。联姻通道狭窄许多,婚姻半径事实上更加缩减了。

我上高中的时候,户口制度仍然牵涉到同学们的就业升学。我们一干农民子弟,在学校里那真是《儒林外史》里马二先生游湖,上得断桥,他不看女人,女人也不看他。过了几十年,同学聚会,大家回忆说当年谁谁谁看上谁谁谁,后来成与不成,算是有点故事。我想了想自个,那个时候真的,居然,没有动过一点点心思。咱是个农村孩子,不敢痴心妄想。或者别人都有难忘的故事,可悲的是我没有故事可供遗忘。

1947年开始土改,全国农村从此给人划定成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地富成了人民的敌人,成了专政对象。到了上世纪60年代,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四清”运动重划成分,好多家庭又被重划成地主、富农。到了“文化大革命”,地主、富农家庭简直活在人间地狱,有事没事都是个事,批斗受辱遭歧视。所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打听“人家”又增加了新内容,无论如何一定看对方家庭的成分。

咱们的老朋友任存弼,在我省也是一位写得不错的作家。他爷爷叫任三,早年只身上后套打拼,名下有200顷土地。上世纪40年代初,秋后收租子,租户上待东家给他吃闷鸡,一根骨头卡在嗓子上送了个命,家道从此中落。1947年土改,家里本来定的是中农,到1964年“四清”运动,翻出老账,给定成地主成分。任兄1965年考上北师大,未被录取,只好回村当农民。家庭成分高,婚姻成了大问题。人人知道后生倒是好后生,但一说到成分,家家退避三舍。末了只好舍近求远,终于说成河对岸陕北一户人家。富农成分,倒也门当户对。头回相亲,踏冰过河之后,他那老岳丈突然口吟一段《孟子》来考老任,“齐人有一妻一妾居其室,其良人出,必餍酒肉而后反”,老岳丈问他:“汝知之乎?”老任心里才稍有安慰,不论外人如何评价,自己觉得终于结了一门有文化的亲。

经历苦难种种,老任1977年恢复高考上了大学,妻子虽不识字,终是相濡以沫一辈子下来了。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新内容,不过是过去“门当户对”观念的革命化翻版。要说,门当户对也没有什么错。两户人家的家境、族群势力悬殊太大,焦大娶了林妹妹,终究没有平等可言。只是,论户口,论阶级,人为设置许多不平等,这才是真正的不平等。

张:乡下人攀亲,不用谁来教导,他自己会衡量,攀高结贵那是自讨无趣,莫如把握一个门当户对。说到婚姻当事人,媒人家人也会衡量,讲究一个般配不般配。便是最普通的农家女儿,也懂得一个朴素的道理:不会挑的挑高楼,会挑的挑当头。当头是什么?是指那个汉子,自家日后过日子的当家人。

我村一个老汉,嫁闺女高攀了南乡一家财主。财主过寿,老汉也赶上牛车应邀去祝寿。但财主家前两门亲家都是富户,人家赶的是三套骡子车。我村的老汉竟然上不了人家的席面,在厨房用饭。闺女觉得夫家小看了老爹,哭得泪眼婆娑,老汉不好发作,自己憋了一肚子气,临了得的是气臌加噎食病,一命呜呼了。

这或许是个极端例子。老汉的亲家,看人下菜、上门欺客,那就叫为富不仁。我村的老汉为之得病,病根是在攀高结贵。

父亲当年,在我读高中的时节,与他那些脚行伙计聊谈,我知道他是专门说给我听的。他说:日后我这小子找对象,新社会了嘛,让他自由恋爱去!不过,他找回什么人来也成,不能给咱找下地富反坏右!阶级斗争学说的践行,那种可怕,深入到了人的骨髓。自由恋爱,说得多浪漫啊!阶级压迫、等级种姓制度,早已污染了自由、绑架了爱情。说来话长,真个令人欲说还休。

父亲和母亲的婚事,偏生有些趣味。我爷爷跟前戳着七根光棍,看看就发愁。我姥爷跟前,却是生了六个闺女没小子。没有儿子的人家,势单力孤,受外人包括宗族里欺负,姥爷给我妈他的六闺女打问人家,就专门要找那弟兄多的。我村的放羊汉,是苌池镇上人氏,出面给两家保媒。我爷爷一听对方的条件,自家就笑出来:这家人怪异,哈哈,不嫌咱儿子多!

当时,我爹十五,我妈五岁。媒人从中做了手脚,后生瞒了两岁,说成十三;闺女添加三岁,说是八岁;相差不过五岁,真个般配。而这点把戏,两家都清楚。我爷爷这里,儿子们打短工、扛长工,且要慢慢积攒娶媳妇的银元;姥爷那头,等米下锅,趁早给闺女定亲,也好马上拿到礼银过光景救急。

我爹给我叙述,下定换帖手续繁复,关键是两家讲定的礼银兑现。当时,父母定亲的礼银讲定银元四十枚。银元交割完毕,请人写了婚书,婚书上面要写上婚姻当事人的三代名讳,主婚人某某、证婚人某某,婚姻男女的生辰八字等等。民间认可的婚书,自古以来都具有法律效力。我妈,当年五岁的小姑娘就成了我爹未过门的媳妇。老话讲,生是张家的人、死是张家的鬼了。——假若,那早早定亲的女孩子,在过门之前夭亡,她在法律和乡俗的意义上都是她丈夫的妻子,日后是要与丈夫合葬的。

我爷爷与我姥爷,这是两户多子女的穷人家,也不妨说是门当户对。

至于女方家长要一笔彩礼或曰礼银,这个风俗或曰规矩,一直延续到现在。大哥宝山定亲,礼银是人民币260元。算来大致是那时一个人五六年的生活费用。女方所要的几身衣服,当年流行的平绒大衣、毛线围脖,包括本应是女方预备的梳妆匣子洗脸盆等等,也是我爹在太原置办齐全,我1962年冬天放寒假背回盂县老家,并且是我赶路十六里,给大嫂她家送上门。

女方家讨要彩礼或曰财礼,也是惯受报章批判的一个题目。闺女出嫁,给别家去当媳妇,娘家还能指靠多少?养活闺女十多年,那是一种投入。讨得若干财礼,算是一点补偿。家里用来救急度日,多一半还要攒起来给儿子娶媳妇当财礼。——当然,有的地方,风俗有所差别,讲究的是要给闺女陪嫁。陪嫁丰厚与否,牵扯到闺女日后在婆家的地位。一地风俗如此,家家都是这样,老百姓便也从善如流,只好照办了。

鲁:就我的见闻来看,婚姻酝酿阶段,尽管说法蛮多,实际情况却没有那么复杂。婚姻半径并不太大,打听人家,用不着找第二个人询问,对方的底细已经一清二楚。至于延请媒人,同时等于请了一个传话的,显得相当郑重,把婚姻这事情正式提上了日程。媒人呢,有的还兼任婚姻仪式的组织者参与者。这样,对媒人的要求要比过去更为苛严,德隆望尊之外,须是两家共同信赖的熟人。

同类推荐
  • 我遇到生命中的你

    我遇到生命中的你

    本书有青涩的爱情,深深的亲情,绵绵的友情,人生的困惑,学习的烦恼等。在情窦初开的时候,他们对爱情,理解得更为纯粹。随着成长,烦恼不断地袭来,学习的烦恼,友情的烦恼,社会的困惑,而这些青少年作家的思考,能够不同程度地让同龄人解开心中的烦恼。
  • 绿色畅想

    绿色畅想

    《绿色畅想》为作家刘战英所著的散文集,本辑收录了刘战英的多部散文作品。
  • 莫泊桑作品选

    莫泊桑作品选

    莫泊桑出身于一个没落贵族之家,母亲醉心文艺。他受老师、诗人路易·布那影响,开始多种体裁的文学习作,后在福楼拜亲自指导下练习写作,参加了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作家集团的活动。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
  • 润物细无声:文史作品选读与鉴赏

    润物细无声:文史作品选读与鉴赏

    本书分人物春秋、诗家气象、词中风情、游记四部分。尽管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起点不同,各自设定的目标不同,采用的生活方式不同,但我们都面对的是同一个世界,面对的都是人生;尽管人生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命题,大家都在采用加减乘除等不同的方程式来解答这些人生命题,或许得到的答案不尽相同,但愿我们都能有一份自己满意的结果。
  • 天下美文成长卷:总有一天,你会对时光微笑

    天下美文成长卷:总有一天,你会对时光微笑

    这是一本温情的暖心读本,以清新恬淡的文字,通过一段段温暖的故事,记叙了关于青春、关于生活、关于苦难的往事与感悟。让你学会善待回忆,学会转换角度品读生活,获得心灵的成长。能于回忆中多一分从容,在生活中多一分诗意,面对困难时多一分乐观。
热门推荐
  • 离人未挽

    离人未挽

    她满怀期待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一打开门却看到了他们俩拥吻。“阮正楠!你竟是这种人!”她悲愤地指着他,她为了和他在一起,和父母断绝了来往,为他想方设法的怀上孩子。她平静的让那个女人离开,努力忍着不去伸手给她一巴掌。生命中总有一些人,明明都已再无交集,可命运总是爱开玩笑,让他们相遇。五年后,她领着一个五岁大的小男孩儿,拿着DNA检验报告单给他。“阮正楠,请你看清楚了,这是我的孩子,和你没有任何关系,请你以后不要再来烦我们母子。”那一刻,他的心像是坠入谷底,万劫不复,仅存的一丝希望都没有了,谁能帮帮他?要怎么做才能弥补以前的过错?不是怎么做都弥补不了,也不是你的错,是我,是我过不去自己心里的坎。
  • 行星改造记

    行星改造记

    何冲,一个来自外星系的孤儿,成年之后加入了由曹老大、马凭、冯子静组成的行星改造小组,为老板服务。当新的目标下达,新加入的何冲如何融入改造行星的工作环境?为了投放合适的生命,他们又要经历着怎样的冒险?再度以老板手下的身份回到故乡的他又会怎样看待自己的同胞?
  • 光明死了都要爱

    光明死了都要爱

    “柳知业我爱光明很爱很爱。”“傻丫头,你爱光明光明也爱你啊,你爱什么什么都会眷顾你。”
  • 星际天赋者

    星际天赋者

    梦落一陨落于末世,重生于星际,金手指粗壮,异能逆天,从此她是星际宠儿~天赋者!前有同族姐妹抢未婚夫、退婚;后有白莲花、绿茶婊综合体们不停萦绕,各种打脸,各种被虐,却也让她婚姻失败,命运多舛!梦落一,大梦初醒,陨落、雄起、涅槃重生、为自由而战!还好她一直还有:他、她、它,真情陪伴!木塔,婚姻的失败不是你一个人的错。“落一,对不起”“你没错,错的是我”从一开始选择就是错的!花蕾,姐妹真情,友谊无价。“妞~傻吧你,一个烂货你理她?掉不掉价!”“不傻,做了自己想要做的事,以后的我,还是我”劳星算什么!吉跃,甘愿为你,永不背叛。虫洞旋涡,恒温服碎裂瞬间……一道流星电闪而至。‘落一,我来了’‘你想死吗?’“嗯,陪你一起死,永远不会离开你……”团子,呃…白团伸出小脚丫正在搞破坏的赶脚,某女警告性冲着它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吸干了整个星舰,这坑爹奇葩货!简介无能,请自带避雷针观看。
  • 旸谷黎明

    旸谷黎明

    人们在科技的光明中前行,却在心中的黑暗里摇曳。千百回在梦中的归宿,是否还能在每个人心间重塑。物质领域带给人们的欲望、罪恶,什么时候变成了老生常谈的奇闻轶事,什么时候我们都那么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呢。我们的家园,真的还存在于每个人心间吗?
  • 英雄联盟之皮肤领主

    英雄联盟之皮肤领主

    唐奉准备用催命的金手指,将异界打造成瓦罗兰你说你玩联盟有信仰?瑞雯是信仰,亚索是信仰?那英雄们的信仰又是什么呢?流浪的坚持,信爷的忠诚,德莱文的狡诈每个皮肤都会有它的故事,每个英雄都该有他的品性。龙瞎的兽纹武徒,DJ琴女的炫舞小队,摄魂vn的黑夜少女每一款皮肤都有专属的特色兵种酒桶的狂欢旅馆,老鼠的黑心小店,掘墓的众神墓园每一个英雄都有唯一的特效建筑当保安的河道蟹,做百科的小魄罗,一代宗师魔沼蛙这里连野怪都没有放过噢
  • 女扮男装王者归来

    女扮男装王者归来

    #无男主吧……你猜呢#紫色的瞳孔中像是有着世间万物,星辰大海,可仔细看看,又仿佛什么都没有。时刻保持优雅温柔,微微上扬的嘴角让人心生好感。这一切看起来很完美?不,真正的剧情才刚刚开始。当紫卿一点点把笼罩的迷雾拨开,展现在眼前的是对她最大的恶意。紫眸终究被染红,躲不掉的宿命和未来向紫卿散发着恶意。最终不信他人,不信自己...什么都不敢相信。(注:有雷,请慎重。我有时间会再次进行修改...)
  • 较量:中国历史上36场以弱胜强的战争

    较量:中国历史上36场以弱胜强的战争

    本书介绍了中国历史上1840年前那些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以战争为切入点,以以弱胜强为主线,展现了自西周至清代数千年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那些惊心动魄的战争故事。
  • 总裁你是不是有病

    总裁你是不是有病

    作为一名资深的心理师,她出师以来秉持自己的原则从未失手,直到遇到雨夜不能眠的粟大总裁……说好的不近女色呢?说好的信任,说好的约法三章呢?总裁大人,你有病我可以治啊?
  • 我可能没有办法忘记你

    我可能没有办法忘记你

    男女主角,是青梅竹马的世家少爷和小姐,本该是可以顺理成章的恋爱生子过着王子公主的日子,中间却经历了几般波折,让原本该非常甜宠的感情,一度令人窒息的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