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75500000022

第22章 娶妇迎亲(3)

在过去,要相亲。就像张老师你的第一次全国获奖的成名短篇《镢柄韩宝山》里头写的一样,相亲是女孩子的家长要审看那个后生家。后生由媒人带了,女方父母相看外貌,察言观色,言谈举止当然要慎重。同时,如果女方满意,这后生也能看见那女孩子的长相姿色。相亲这一关当然重要,若女方家长看不上,基本上也就没戏啦。且说这么几位。

一位,家族肥胖症。个子又不低,虎彪彪的,相亲屡屡受挫。进门将太阳光挡在外面,横看一堵墙,纵观一座山。

女方家长问说:娃娃体重有多少?

答:一百公斤。

女方的娘头晕目眩惊呼起来:啊呀呀我那闺女呀。

一位,高中高我一级,没毕业就进了铁业社,有了工作,风光无限的样子。相亲说话,坐下头三句尚可,婶子大娘叔叔大爷叫得勤快,第四句就露了怯。大秋天,穿一件半袖衬衫,人就奇怪。

问:穿这来少你不嫌凉?

答:我奶奶说来,八月的汗褡火灵单,没事。

下来几句,没一句离开他奶奶如何如何说。结局可想而知。

一位。就是我弟弟学木匠的师傅。师傅亲娘死得早,遭逢了个后娘。后娘高个儿麻子脸,媒人带对方家长前来相看家道,这里滚茶热水,礼数周全。虽是后娘,说起儿子来跟亲生一样,夸说:我们家这娃,聪明伶俐,勤快好学,身怀薄技,不愁吃喝,将来自己养活自己没问题。话已经说到这份上,女方家长已经准备将这门亲事定下,谁知,后娘转而长叹一声:可怜我那娃,从小身子单薄,什么都好,就有一样,落下个唾血的毛病。

一句话,把个亲事搁在一边了。后娘已经去世多年,我弟弟的师傅给我们盖房,吃饭中间,说起这后娘还咬牙切齿。

所以,相亲仍然是婚姻程序不可或缺的过门。过门演奏好了,下来才能进入婚姻正戏的主旋律。

说到成亲拜堂,张老师你比我年长,凡事又肯留心,你知道的老礼肯定比我多。你得好生谈一谈。

青庐红毡拜天地

张:谢谢鼓励。我从1950年到1960年,从三岁到十三岁,在红崖底生活整整十年。听老辈叙述,特别是听我父亲的转述,我记住了不少乡间曾有的民俗。这些,与我自己经历亲见的各种民俗,复合叠加,构成了我的所有民俗记忆。

大娘过门时,我父亲七八岁。当时,娶亲还时兴坐轿。但大娘的庄子是那样一个沟掌里的窝铺,绕行官道要走五六十里。结果,大娘是乘着一匹小毛驴出嫁来红崖底的。

女娃娃们念叨的童谣里这样吟唱:

眉豆豆花,根子里开,

大郎喝酒二郎筛;

三郎端将菜盘来,

四郎他骂我是烂奴才。

我又不是驴上马上跌将来,

花花大轿娶将来。

看我的头,杏花油,

看我的脸,粉眉粉眼粉蛋蛋,

看我的脚,红鞋绿裹脚!

也是说到小脚,戛然而止。

身为女子,做一回新娘,能够坐一回轿子,那是终身的荣耀。

大娘虽是毛驴驮来,在红崖底照样是阖村的盛大节日。娃娃老汉要来围观,女人们打扮得一水时兴,负责搀扶新人的妯娌辈,还要专门选择那脚儿格外小巧的。话说村人观瞧新媳妇,新媳妇戴着盖头,人们除了看排场热闹、看新媳妇的穿扮,主要先看她的脚。老汉们这一看,连连撇嘴。女人骑毛驴,两只脚在鞍架两边甩打甩打的,老汉们说:好狗日的,还要打塌驴膀子哩!

大娘尽管脚大,大门上被搀下毛驴,照样要被人牵挽搀扶了,踩着红毡到礼棚下来拜天地。——父亲说,乡下,哪有什么红毡?地下铺的是席子,但司仪撒帐的执礼人员偏偏要高喊:搀扶新人上红毡!

到我记事,村里谁家娶媳妇,新人到门都在傍晚黄昏。婚者,昏也。男女婚配,时辰要在白昼与黑夜阴阳混沌交汇的黄昏。

礼棚,古来叫青庐。青布幔帐,象征头顶青天。

新人与新郎官双双来在青庐下,面对高挂的族谱和父母高堂,执礼开始念诵:

太极初分两仪开,

周公之礼定三才;

阴阳交合乾坤义,

且叫新人拜堂来!

成亲拜堂是在黄昏,那么,当日上午新郎已经抵达丈人家门上迎亲去也。闺女出嫁,在娘家则有别母的仪式。同样是大宴宾客,有执礼人员念诵传统词儿:

在家别过亲生母,

到得夫家敬公婆!

诸如此类。

父亲回忆说,新媳妇下轿之后,拜堂之前,乡俗还有两个必需的节目。

一个,树枝弯了一张弓,高粱顶端的秸秆当做箭,新娘子下轿之际,新郎要回身比画射箭动作。这叫“回马三箭”。我分析,这或许是远古氏族时代“抢婚”习俗的记忆。

一个,新娘子抵达礼棚之前,要大火烧红一只生铁犁铧,令新娘跨过去;同时,有人在通红的犁铧上浇一瓢醋,蒸汽升腾,醋味呛鼻,新娘连连咳嗽打嚏喷,观众笑成一团。或曰,这是乡俗逗新媳妇、闹洞房的前奏。

这一项,我也有自己的分析认知。老北京,新人下轿,要跳火盆;我女儿结婚,回到夫家山东,在步下出租车之前,有人要点燃麦秸稻草,绕着汽车走那么一圈。以上乡俗种种,虽各有差异,但实质只有一个,这是远古流传下来的风俗禁忌。一个外部族的女子,进入本部族,她带有传染病的病毒如何得了?醋与火,都是用来消毒的。

到我记事,用醋来浇犁铧的风俗还有,回马三箭已经没人施行了。所谓新社会,倡导移风易俗,乃至大破四旧,许多饱含古老文化意味的民俗被谴责批判破坏殆尽。眼下,要创建新文化的提法震耳欲聋,不认识旧有的文化,何以界定新文化?新文化从哪里滋生出来?

鲁:我所知道的,在我们家乡,还有婚前会亲的乡俗。两家亲事谈定,已然订婚,女方家里要举行家宴,宴请未来女婿。宴席吃饺子,三五个饺子里包的都是盐,故意让未来女婿吃。女婿子咬一口,一脸苦相,未来的妻舅瞪起眼来问:里面有甚?苦相说不出,只一个劲儿摇头。妻舅并不甘心,再把眼睛瞪大一圈,再问:里面有甚?你得说出来!苦相女婿终于说:有甚哩?有盐。有盐有盐,意味着有缘。众人一哇声叫好,会亲饭就吃到高潮了。

晋城一带,女方为亲事举行家宴,这顿饭吃得颇有诗意,乡俗叫做“添灯”。

张:这又是“十里之外,乡俗不同”了。按说,新女婿去吃老丈人的家宴,是在婚后“认亲”的民俗仪式中,好比过门的新媳妇要认亲。

新媳妇头天黄昏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已经拜过了公婆。在新婚第二天,新婚夫妇还要共同祭拜家堂神主牌楼,属于古来的告庙仪式。新媳妇正式过门,成了家庭新的成员,告庙之后,要到公婆堂前正式认亲。正像唐诗上说的那样:“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开口要叫公公——爹,公爹含含糊糊应承一声;到炕头称呼婆婆——妈,婆婆端坐炕上,今番“三十年媳妇熬成婆”,开始给媳妇下达指示。新婚二日,当然不需要下厨上碾磨。唐诗上都说是“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嘛。今天的主要任务是认亲。

嫂子小姑陪伴了,到近支血缘家族认亲,磕头行礼,叫大叫小。记得一位远房叔叔成了家,那新媳妇来家拜认奶奶,奶奶给了两毛钱,那在红崖底就是大大的开明长辈了。同时,开了竖柜,取出挂面,让大娘立马给煮了一碗奉上,新媳妇享到这般口福,念叨了多少年奶奶的好处。

到第三日,新媳妇回门。这叫“回三”。回娘家要连住九天,称为“住九”。小姑娘,或许才十二三,乍然离家,岂能习惯,回三住九,说来真是极具人性化的一桩乡俗哩!

新媳妇住九,新郎赶了毛驴或者大车,陪了老婆去住丈人家。这时节,轮上新郎在丈人爹那宗族里认亲拜望。丈人村上,小姨子、大舅子,少不了逗弄新女婿。打打闹闹的,娇客新女婿和丈人家打成一片。

我父辈兄弟七人,堂兄弟十来个,包括侄儿辈成家,迎亲娶妇的风俗,几十年嬗变,不妨说从中可以集中看出整个社会的嬗递变化。

鲁:我四十好几,不敢说自己“不惑”,张老师“耳顺”之年,在咱们作协大院文人圈子里,你是公认的民俗文化大全。咱俩对谈,我今天倒是特别想听张老师你多说一点。比如,除了电影电视里看过坐轿,你亲眼见过坐轿子没有?在你的记忆里,当年女人出嫁如何穿着?我总觉得,穿衣打扮,女人要比男人天然敏感,往往能嗅到风气变幻,跟风赶浪而不落伍。

花轿迎亲

张:我或许太喜欢我们的民族文化,属于“信而好古”,比常人多留意,记忆也相对好一点,于是,我就有了一肚子的杂耍,一肚子不合时宜。顺民抬爱,我不妨就来一个知无不言。

我的大娘,是骑着毛驴过门的。脚大,是那种萝卜脚,玉米棒子脚,让人笑话差点打塌驴膀子。

二大娘是童养媳,和二大爷成家,闹了一回“瞎推”,连毛驴都没骑上。

三大娘,有的一说。我那三大爷,是个懒汉。兄弟六七个,觉得日月没指望,躺着吃饭比起来干活省劲。弹歌小唱,赌博鬼混,能老子不管三十的儿,爷爷拿这号儿子也没办法。自然,婚姻也就没个着落。后来我爹在太原干上了大工头,家道兴隆起来,爷爷这才张罗给三小子打问人家。黄花大闺女没可能,三大爷找了个寡妇。三大娘十七出嫁,十八死了男人,没孩子、没家业,娘家婆家一商量,同意改嫁。说是寡妇,男方是个三十岁的懒汉,寡妇再嫁开口就是一百大洋。

一百大洋的寡妇也是寡妇,过门坐轿按礼法就不兴坐花轿。坐的什么轿?是个黑顶子轿。寡妇再嫁,头上另换一重天,所以拿个黑顶子遮了天。

四大爷是村里受苦全把式,还是草台班的台柱子,演得来《汾河湾》《蝴蝶杯》种种戏文。抗战开始,又当上青抗先的队长。但四大爷不识字,夜校民办教员专门给他吃偏饭,一个季度下来上级区长来考察,“文化”两个字,四大爷给忘啦!说那一个“文”字,“看见面熟熟的,车梯呀的”,反正认不得。成家找了个四大娘,黄花大闺女,好人才、好针线。娶亲订的是花轿,鼓乐班子又吹又打。中间偏偏出了惊险情节,花轿路过鬼子的千佛寺炮台,鬼子兵拦住花轿,硬是要看新媳妇的小脚。碰上这样倒霉事诚属无奈,但老百姓竟然拿来笑话人,老张家的新媳妇,哈哈,让日本人给看了脚啦!

我真正见过的花轿娶亲,却是在太原市。

建国初期,老式娶亲还能看到。街上鼓乐一路响来,城里孩子一哇声嚷:娶新媳妇的过来啦!大家一团旋风奔上街,只见一顶轿子,明黄颜色,流苏飘动,四个轿夫身穿号衣,走得风快。鼓乐欢快,轿杠颤悠颤悠的。新媳妇什么样?她也不曾掀开轿帘,微现花容半面。在我童年的想象里,她一定很美,一身红妆,樱唇半启,巧笑倩兮。

那轿子,一阵风,像梦一样飘远去了。

到堂兄宝山靠山们结婚,村里哪还有轿子?用几个劳动日,才能换得使用社里大车的权利,用一辆牛车去迎亲,便是那时节的最高规格了。

车上铺了谷草,新娘子一身光鲜,有送女客陪着,围了花被坐在车厢里。大车辕条上,贴了红纸,牛头上拴二尺红布,乃至车把式的鞭杆上、鞭梢上,也系了红布条。这牛车便成了一挂喜车。黄昏时分,喜车从沟外赶回来,临近村庄,车把式甩几个响鞭,等着看热闹的娃娃撒欢呐喊:新媳妇来啰!村口一派欢腾。

也有进步青年,践行上级倡导的新式结婚。

比如我二大爷跟前的大姐翠凤结婚,翠凤是村里的团支书,汉子是县上公安局的干部,两人就是新式结婚。大姐也不铰脸,也不上头,男人独自个,骑了个自行车来迎亲,大姐坐在后衣架上,就那么一道烟走了。

二大爷脸子好生难看,平常惯爱骂人,这时不知道该骂谁。

大婚礼单

鲁:是啊,娶妇迎亲,终归是乡间的大喜事。后来“文革”期间,更有革命化的婚礼,两人都是手捧红宝书,结婚像是宣誓加入什么团队。

张老师你刚刚说的“铰脸”“上头”,还有“送女客”,这些都是怎么回事?我倒是听说过这些名堂,可惜未知其详。

张:好,咱就先说说铰脸。

乡下女人寻常要铰脸。脸上的汗毛如何处置?女人们的传统办法是相互帮忙铰脸。铰脸,当然不是用剪刀,而是用一条线。一个线头咬在嘴里,一个线头抓在手头,另一只手扯定中间,就做成一把铰脸的器械。脸上扑了粉,有的扑上豆面,线段勒动,就将面部汗毛统统拔除。

但姑娘家不兴铰脸,她要到出阁前夕,才平生第一次铰脸。于是,铰脸也叫“开脸”。乡下有歇后语说:大闺女铰脸——头一回。

听大娘姐姐们说,铰脸生疼生疼。但一经铰脸,面部光净有加,更利于涂脂抹粉。女人为了漂亮,开刀刮骨都情愿吧。

铰脸过后,大闺女临出阁还要上头。上头,顾名思义,就是将姑娘时代的蓬松披散的发型,改换为向上聚拢梳理的少妇发型。比如姑娘家拖着大辫子,媳妇们再没有这样的。上头,要请村里的精干女人来操作,好比城里出嫁请动了美容化妆师。

头发梳理上去,要盘出发髻。发髻名堂多多,在我们盂县,女人出嫁多半要盘“昭君髻”。女儿出嫁,远离父母,或许就借用了昭君出塞来寄托了心情。或者,这是清代的发式。异族统治,异服改制,我们的女人们梳理一个昭君髻,仿佛嫁给了异族人,曲折传达出某种复杂的民族心理情绪。

从奶奶到前头几位大娘,出嫁时头上既然盘了昭君髻,包拢头发的一个刺绣绦带就叫“昭君条”。新娘发髻上,要插上银钗、玉簪之类,颇有点“翠翘金雀玉搔头”的意味。昭君条上,要别上去玉质帽花和银质八宝。八宝,是八种花式的银质头饰。奶奶做新娘时的这套妆饰,我当然见过。平日不会佩戴,只在走亲时候、出席重大礼仪活动,方才上头。

同类推荐
  • 罪与文学

    罪与文学

    《罪与文学》是一部无与伦比的触及中国文学根本的文学批评力作,相信它将给整个中国文学界带来巨大的震撼。因为它不仅发现和直面这样一个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根本缺陷——缺乏“忏悔意识”,即灵魂论辩的维度;而且以“忏悔意识”这个特殊的视角进入,深入探讨文学的灵魂维度与思想深度;并以此为出发点,重新检讨中国文学的旧传统,特别是现代文学的新传统。
  • 洎水悠悠(郭宏彬诗文集)

    洎水悠悠(郭宏彬诗文集)

    作者经过大约两年左右的思考整理,从300多首诗歌及文章中挑选组成本书,算是对人到中年的一种总结和回顾。故乡也好,母校也好,巴山蜀水也好,不仅是作者成长和生存的根基,也是创作的土壤。虽不知道这些作品最后的命运,还是借用黛玉之言,不指望它们带我“玉堂金马登高第,只望它高山流水遇知音”。这也是我真实的愿望。
  • 骆一禾情书

    骆一禾情书

    本书稿是一部较有价值的文学著作,也是一部颇具分量的文学史料集。骆一禾在信中不仅叙写了与妻子张玞相知、相恋、相守的爱情故事,文笔生动,感情深切;而且也在信中对诸多文人、文事和文章进行了独到的评论,有些评论可能只是他的一家之言,但从中可以瞥见他作为一个独放异彩却不幸早夭的青年文人的才智和文思。因而,这部书信集不仅是骆一禾的爱的宣言,也是记录那个时代文坛事迹的重要手札。
  • 苦水塔尔拉

    苦水塔尔拉

    说桑那镇的古朴,是有好多朴素的民风一直还沿袭着。比如像叶尔羌河边的渡口,摆渡的木船是不收费的。至于船工姚栓栓摆渡的工钱,是谁给的,没有人问过,也没有听姚栓栓自己说过。从姚栓栓的上辈,再到上上辈,一直都是这样传下来的。叶尔羌河到了开春,冰雪一融化,水渐渐就多了,这时候需要过河,就得有人摆渡,不然,是没法从河床里涉水过去的,倒不是河水有多深,主要是淤泥深,水淹不死人,淤泥却能把人吸进水里呛死。
  • 王安石集

    王安石集

    本书选择了王安石的诗歌88首,词12首,文(包括赋)20篇,共计120首(篇)。内容着重于王安石变法革新的思想、言论及主张等。
热门推荐
  • 续灯存稿

    续灯存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爷的傲娇宠妃

    王爷的傲娇宠妃

    世上最毒的毒药,不是什么无色无味的绝世断肠剧毒,也不是所谓的蛇蝎怨妇,而是最坚强的女人心头血。你让我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却又亲手粉碎它,幸好上天给了我一个新的机会,让我可以改变一切,改变这个梦,只是那个冷傲暖心的男人,我只怕是会让你等很久。
  • 洪荒密钥

    洪荒密钥

    风皓辉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因关乎自己身世的神奇玉佩上的图案而起,引发了风皓辉极其死党姜羽的好奇探索,探索中误穿梭到地球次元面的一个隐士小村庄,此村庄有着关乎地球远古文明消失的秘密,探索中,几人意外开启了村庄第50个未知房间,被分散传送到了一个未知位面,开始了神奇修行的道路,地球究竟有什么神奇的秘密,洪荒时代到底隐藏着一个怎样的惊天大密,一切尽在洪荒密钥。
  • 时空错乱之情人劫

    时空错乱之情人劫

    时间匆匆地的流逝了11年,距离上次释汐穿越的时间在现代又过去整整11年了。那次意外的回到现在现代不但没有给现代带来任何的改变,不,或许可以说有了个改变,那就是现代多了一个古代人物,仅此而已,而命运一直从未改变.....
  • 道法无极限

    道法无极限

    夜辉是一名婢女的儿子,没有地位,母亲难产而亡,病怏怏的。本以为这辈子就这么浑浑噩噩的过去了,可现实往往会给你更加沉重的意外...
  • 网游仙剑现实

    网游仙剑现实

    【第二编辑组签约作品】《创世》一款为搜集地球人类基因数据开放的网游一个因星际公约而补偿开放的伪真实世界一个全球各势力以及平民玩家争斗的战场一份人类迄今为止最最为渴望的神秘科技当世界开启,当终极桎梏被打破,谁能获得这份科技,将虚幻变为永恒?最终的收获,不仅仅是那终极的力量,还有这个世界!尾语:强者为尊!不管在现实还是游戏里,有人的世界,都是不平等的!PS:本文都市+古武+修真+魔法+网游+其他,5/6网游+1/6都市!
  • 医心方

    医心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钱兆

    钱兆

    十三年前,一个怪人硬生生塞给他一本漫画书,带着邪笑淹没在人海里,没留名没留姓。这漫画书内容古怪,水火不侵,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用处。直到某一天,他一个人跟班花在晚自习的时候,其中奥秘终于被发现了!
  • 九幽监狱系统

    九幽监狱系统

    修真界大名鼎鼎的魔修沈成死了,但是他重生成为了一个同名的资质极差的少年,重头再来。这次,在神秘系统的帮助下,不断抓囚犯,关进监狱,让他不断的为你种田,炼丹,制符。而沈成只需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监狱长,在修真界叱咤风云。
  • 醉世浮沉

    醉世浮沉

    她,被冠以废柴,处处受人讥讽,甚至,连命都不由自己;她,被冠以天才,荣华富贵权势,但是,却没有真心以待。看她们,如何崛起,涅槃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