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75500000023

第23章 娶妇迎亲(4)

新娘子铰过脸,上了头,这就该穿扮婚服了。奶奶把家严谨,她过门时的大婚服装,保存了六十多年,整洁如新。上衣,里边是大红对襟团花袄,盘龙扣襻,万字纹压边;外边是一袭黑底扎花斗篷,或可称作披风。下面是老式八折裙,八页带衬底的裙幅,上窄下宽,绣着各色花草,那简直就是八页工笔画。遥想当年,豆蔻年华,花姿摇曳,移步之间,若还若往。那是属于那个时代的美。而美,是说不出的。

女子出嫁的年龄,含苞欲放,是她一生最灿烂的时刻。一家迎亲娶妇,添人加口,家族之下新的小家庭滋生出来,是家族兴盛的标志。这个时候,新娘子要穿最时髦漂亮的服装,实在是太该赞美的事情。婚礼小有铺张,办得隆重一点,亦是人情之常。

质言之,乡间的婚礼,是民俗盛典,文化盛典,也是扯动经济消费的关键元素。从新娘子的装束,完全可以看出时代风习、服饰文化演变的轨迹。如果,乡间的丧礼,大殓的服装趋于守旧,那么,婚礼上新娘的大婚服饰,却最是趋于新潮。这方面,女儿家才是改革开放的急先锋。爱美爱漂亮,犹如老百姓希望富足,希望平等自由博爱,这道理要谁来喋喋不休吗?

如今盂县农家结婚,女方提条件,男方家里一定要有洗衣机。洗衣机摆在那儿,从来不用,首先那新过门的女人就舍不得用,完全成了一件摆设。这叫什么道理?没有道理。

男方给女方家的财礼钱,好比猪肉价格,也在随行就市连连上涨。宝山结婚那时,交给丈人家260元;前几年他二小子成家,礼银上了八千。之外,新人要拍婚纱照,要外出旅游等等,成了如今乡下结婚必不可少的时新内容。这或者也可以称作“与时俱进”。——城里的新娘子,结婚不穿红,偏偏要穿一身白纱,那虽是随了舶来的风气,但她向往白纱般的纯洁,也不能说就不好。婚礼服装设计师,假如设计出我们本民族特色的大红新式婚礼服饰,让当代青年趋之若鹜,那才叫本领。

彩礼交割完毕,婚事终于谈定,女方答应扯结婚证,男方还得带上未婚妻进城采买。衣物多套恕不一一,另外特别归纳说是要“三金”。三金者,金耳环、金戒指、金项链是也。山西口音,前后鼻音不分,北京之京,与黄金之金,是一个读音。盂县家干脆总结,“如今结婚,首要四金”。四金,说的是三件首饰纯金,外带旅游北京。

鲁:说到结婚的财礼,这个风俗或曰讲究在乡下就从来没有衰减过,呈现出的倒是一个愈演愈烈的趋势。我们那里结婚前财物准备,一时与一时不同。我记事之初,上世纪70年代,男方必须要给女方准备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这当年所谓“三大件”。那时物质短缺,紧俏商品有票证管理,光有钱还不行,除了手表之外,哪一件不得靠关系搞指标来购买?

记得上小学三年级,学校一位年轻女老师,长得还好,一时风景。可能刚结婚,手表不在手腕子上戴着,而是手链似的挂在手掌和手腕的过渡地带,有事没事将手软软浮搭起来,显摆那只手表。转天,又推来自行车在操场上学着骑。谁知道,刚骑上去,扭了不到两扭就摔倒了。先倒的是自行车,然后她又倒在自行车上,那只明晃晃的手表的表门子则最后被磕在地上摔碎。这位老师在办公室里哭了有两节课,第二天就不见再来上班,从此消失。

还有,夫妻打架,只要老婆作势要摔手表,男人马上偃旗息鼓,不再张狂。可见过去的“三大件”之昂贵。

前些年我个人做农村调查,捎带调查过农村的婚礼花费。那个记录婚礼花费的笔记本居然还在,你看一看,这是2000年前后河曲乡村婚礼的支出项目。它不独是一个财务账,同时也包含有乡村娶亲的礼仪信息。单说男方的支出项目:

1.彩礼,一说财礼:8000元至10000元。以10000元计。

2.订婚礼物,实物一般为“三金一木兰”,即金耳环、金戒指、金项链、“木兰”牌摩托车。折价8000元。

3.女方要求男方家里必备之家当:

彩电、冰柜、洗衣机。折价4000元。

沙发、组合柜、收录机(或DVD机)、手表。折价2500元。

煤气灶具(柜)、地毯。折价1800元。

四铺四盖,即新里新面被褥一袭四套,以现行棉花价格计算,折价800元。

4.置新衣款,新娘要单棉几套,新郎一套,5000元。

5.订婚之后过节之礼,指新郎上丈人家的礼仪花费。共四个节日:清明、七月十五、八月十五、春节。每次折价150元,计600元。

6.新婚一年的平时碎礼,如村中唱戏、进城赶集,须给女方零花钱,计300元。

7.订婚时到女方家所费礼金,是谓“认大小”,折价800元。

8.婚礼前夕“大送”,要送所谓“八个八”,计有大米8袋,白面8袋,猪肉80斤,胡油80斤,酒8瓶,烟8条,水果糖8斤,白糖红糖合8斤,折价2124元。乡仪,女方受礼之后须回送男方一半,计1062元。

9.娶女羊,须肥羊一只,300元。

10.婚礼时新娘所着“妆新衣服”、化妆品诸项,折价1000元。

11.离娘肉,娶亲时要给丈人家带三十斤左右猪后臀肉,折价250元。

12.娶亲回来的当晚,新娘内外衣“换装”,折价250元。

13.婚宴。来客的礼金与支出大致相抵。但别家结婚时,是要上礼的,此项等于支出2000元。

14.车马费,200元。

15.谢媒,200元。

以上15项合计:40062元。

这些花费之前,孩子在村里成家,家长要盖一幢院子,需要资金两万元。这是当年的情况,现在,乡村凋敝,人口无多,年轻人纷纷涌进城市。孩子要在城里居住,上述诸项花费之外,还需买一套楼房,县城的房价,也得十来八万。这样,一个农民一生的积蓄都要搭进去了。

我高中有一位同学,读书的时候有些偏科,高考落榜,回村里跟他爹种菜卖菜。过了几年,他弟弟也同样落榜,跟他一起种菜卖菜。到了结婚年龄,兄弟两个始终“婚运不动”。实质上他爹是个小买卖人出身,斤斤计较得太厉害,有媒人上门,老汉一脑门子官司。说当下这行情还叫个行情?这叫杀人哩!等行情落一落再说吧!今年等明年,明年等后年,年复又一年,两个大后生一晃就到了二十七八岁,媒人再也不来登门。我们从小一起耍大,有一次回乡路过看望,发现原先伶伶俐俐的弟兄两个有些异样,不言不喘的发愣怔。就在这一年冬天,我那同学跳到黄河冰窟窿里自尽了,他弟弟紧接着疯了。

张:结婚要财礼,往往呈现某种“倒挂”的趋势。地方越穷,要财礼的风习越浓;男方越穷,女方财礼要的越多。好比节制生育,越是贫困山区边远地面,孩子的生活与教育状况越差,他越超生。财礼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个经济基础的问题。老百姓要是真的普遍富裕起来了,他没来由地要那么多财礼干什么?即便风气难改,财礼数额可观,他也能负担得起。你的同学的事儿,说来令人惨然,但那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农村结婚要财礼的状况,会因为这样的例证而有丝毫改变吗?除非每位家长都变成那样的精于计算的小买卖人,宁可断子绝孙也不肯给儿子花钱娶老婆。

这方面,我固执地认为,对财礼现象作简单武断的批判,没有任何作用。就积极的意义上来看待,这是广义上的一种资金流动,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正常现象。村里老农民,盖房不容易,给孩子在城里买房更要命,那他又能怎么样呢?所以,是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在人自为战,供孩子读书,支撑着中国的教育事业;坚持仁义道德、服膺礼义廉耻,顽强守护着中国的传统道德;不惜血汗也要给孩子完婚成家、传宗接代,为着民族血脉的繁衍做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全和人与送女客

鲁:张老师归纳得不错。我刚刚所说的婚礼前后的种种花费,其中有若干项是关乎礼仪往来的。多数老百姓,即便看似没有文化的农民,他在乡土文明的环境氛围里,花钱出血也要努力做人。那里面有人的尊严。

回头说大婚礼仪,我们那儿娶亲送亲,几男几女皆有定数。乡下娶亲送亲,没有伴郎伴娘之说。娶亲送亲,我们那里讲究“姑不娶,姨不送”。娶亲一方,一般是姑表兄长前往;送亲一方,一般是舅舅和兄长。送亲的姑姑嫂嫂,娶亲的姨姨妗子,需是村里所说的“全活人”,要儿女双全,命相旺夫旺子。具体我记不大清,我们弟兄三个结婚,每一次都是母亲的一位两姨嫂子我们称呼妗子的出面前往娶亲。因为妗子的父亲,曾做过我们那里的副县长,她自己又是国家干部,儿女双全,算是“全活人”罢。

还有一个有趣的地域文化现象:娶亲途中,如果不巧与丧礼队伍相遇,居然是大吉之征。说是因为见了棺材,棺材谐音有一个“官”字,还有一个“财”字。

张:顺民,你在这里说的娶亲送亲的“全活人”,也是方言口音,写出来应该是“全和人”。娶妇迎亲是大喜吉庆,当然要的是全和人。包括用来结婚的新居暖房,也是要请全和人,图的是个喜庆吉祥。娶亲碰上出殡,如何能说是大吉?这也实在是一个中国式的心理魔幻游戏。你说它全无道理,但它能让沮丧心情消解,进而转换成释然乃至欣然的心情,这样的心理游戏我看倒也有益无害。就你所说的迎亲送亲人员身份,全省乃至全国,大同小异。娶亲的是姑表兄长、送亲的是舅舅和兄长,其实还是离不开古来所言“三族”。父族主持张罗,而母族出面声援,新郎从此有了妻族,那真是一幅远古以来的乡间家族构成的社会图景。

我们盂县娶妇迎亲乡俗,女方特别要有一位全和大娘送亲。送亲的当然不止一人,但这位大娘单单被强调成是“送女客”。送女客,不惟儿女双全、为人厚道仁义,她还必须懂得种种礼仪。送女客懂礼,在盛大婚姻庆典上应对自如、礼仪周全,反映出的是女方家族的教养文明。

同类推荐
  • 学生精品美文:梦里梦外

    学生精品美文:梦里梦外

    本书是部随笔集,是作者从多年来创作的随笔中精选的作品,共分《山水屐痕》、《风花雪月》、《闲适小品》、《心灵点击》、《流年碎影》、《文论书话》、《名人速写》七大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或以优美之笔对大地上的佳山胜水进行工描细绘,或以细腻流丽之笔对古旧时光里的风花雪月加以再现,或将目光投向富有中国文化意味的花草树木,或以朴素的文字描写血浓于水的人间亲情,或追忆逝水流年打捞那些陈年旧影,或抒写阅读中的所思所感,或对古今中外的名人进行素描式品评。
  • 在十三个月的国度里

    在十三个月的国度里

    这本书显示了仵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他的散文,读起来轻松流畅,娓娓动人;他的诗词虽不很规整,但真情感人。他还尝试不同的文体,如文言游记《游阿尔巴门奇国家公园》、赋体散文《乐以忘苦,图卢布卢》。他还翻译了一些文章,如《提露内丝·迪巴巴前传》《咖啡的故事》,反映了他的英文水平。虽然本书中有些文章还不十分完美,但作为一名医生,文字功力和英语水平能达到这种程度是难能可贵的。
  • 慢慢相爱:刘晓鸥作品集

    慢慢相爱:刘晓鸥作品集

    一本适合在午后的阳光下,伴一盏香茗细细感受的美文集。作为一本美文精选集,本书包含了作者对温暖亲情的记述,对少年时光的追忆,对当下流行文化现象的探讨和思索,以及旅行在外行走中的种种见闻和感悟。
  • 鲁迅文选

    鲁迅文选

    鲁迅先生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他的文章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刻的思想洞察力和锐利的社会批判力。这本《鲁迅文选》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收录了鲁迅先生美文、随笔、杂论、文论等作品六十余篇。编排上精要突出,脉络清晰,对于读者了解鲁迅先生的作文和为人大有助益。
  • 灯下漫笔-鲁迅诗文选

    灯下漫笔-鲁迅诗文选

    本书所选的鲁迅散文稍稍远离了他耿直、犀利、斥责黑暗现实的主色调。它记录的是鲁迅对于人生的思考与反思。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山水依偎

    山水依偎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创作的《从春天流出的河流》《荞麦花开》《直立奔跑的狗》《雪落江南》《梦泊洪江》《一条河到底能流多远》等散文作品60余篇。
  • 古堡里的秘密

    古堡里的秘密

    女主角是一个大明星,为了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起死回生,整天探索着古堡
  • 任意奥特曼系统

    任意奥特曼系统

    2017年1月22日,在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一栋(好像跑题了)我们的主角李明正在玩着奥特曼格斗进化3的游戏,突然一阵白光闪过,电脑显示屏上仍然显示着格斗3的页面,而李明则消失了。
  • 不NG的人生

    不NG的人生

    从没想过这样的生活,却从此过上了不断开挂的人生。
  • 集文字禅

    集文字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龙阳剑圣

    龙阳剑圣

    七彩血族入侵,中州五宝出世,滔天黄沙之外的世界,深海诡异的骷髅军团,武林盟主的突然暴毙,这一切是有人操纵,还是天意,天界第一战神为何突然降临?他的到来会为中原带来机遇还是危机?
  • 终极教父系统

    终极教父系统

    他拥有点金手,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当张卫在电脑页面上按下那个yes的时候,就注定了他不会平凡。“大家都认为你你是这个世上最成功的足球教练之一,这不但是因为你已经做到了别人无法企及的成就,而且你还培养了大量的现象级球员,很多人都称你为足坛教父。喜欢你的人认为你是上帝,不喜欢你的人认为你是魔鬼,可是你怎么看你自己呢?”“孩子!一个还没长大,对这世界充满好奇,充满渴望的孩子。”“你的意思是赤子之心?”“不!熊孩子而已。”
  • 那时回眸

    那时回眸

    梦回千里路,佳人依旧,心却成双,顾盼几多愁,离人无情,朔雪迷茫。等你,你却游荡,恋你,你却彷徨!直待到桃花满天时,望一望乡,终点却在起点,徒留下一路凄凉!当相恋只留相思,彼此却仍不懂对方的心事时,结局便与期望渐行渐远,徒留遗憾。围着真爱,绕多远都不远,但谁能保证真爱能以同样的耐心一直痴痴的等你?弯路走多了,错过的便回不来,何况有些东西本就让我们无法左右。紧紧追随者小然的校园成长经历,去体会那些让人无奈的感情纠葛,去追寻那些让人怀念的青春往事,去捡起那些让人叹惜的美丽时光!
  • 高冷老公请离开

    高冷老公请离开

    她莫名其妙的多了一个多金的未婚夫,景沫沫表示是不是以后充话费都送未婚夫了。苍烨:“小沫沫,我们来玩睡觉觉的游戏的!”景沫沫:“我拒绝!”苍烨:“小沫沫你不觉得这样对我太残忍了吗?”景沫沫无奈,残忍你妹啊!天呐!把这个无赖的男人收走吧!“小沫沫,床给你暖好咯,快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