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53400000007

第7章 感悟自然 悯怀人生 (6)

槖驼(tuo tuo),即骆驼。郭氏因驼背而被称为“郭槖驼”。本文为柳宗元早年任职长安时作。文章用“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种树方法,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由自然物理谈到社会人事,由种树之道论及养民之术,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悯怀。本文虽题名“传”,但叙事简略而重在说理,实以种树为喻,讲说为政之理,有似寓言。其文构思巧妙,深入浅出,寓理于形,意趣盎然。

话题

1. 郭槖驼种树最根本的原则是什么?

2.在作者看来,治人与种树有何关系?

3.此文对当今教育有何启示?相关资料索引

《种树郭槖驼传》与《捕蛇者说》写作艺术比较

两文都用了对比和映衬(衬托)。对比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显现事物的差别,加强说理的力度,收到不言自明的功效。《种》文的对比如“两种种树方法”,“郭氏对自已种树方法的归纳和对‘他植者’的批评”,孰是孰非,读者一目了然。《捕》文则以回顾“乡邻们十室九空”的情形跟自己能“以捕蛇独存”,“乡邻不安”与“本人熙熙”作对比,揭开了社会悲剧的序幕。

映衬(衬托)是互相照应的写法,通过上下文内容或语意的遥相呼应来强化表达效果。

《种》文运用正村。先谈“养树”,后论“养人”。“树”和“人”合而为一,互相补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语意上也相互映衬,如郭谈“养树”一段,开头说“槖非能使木寿且孳也”,最后则以“吾又何能为哉”回应,在自谦之中,起到了强化观点的作用。

《捕》以捕蛇之利反衬赋敛之毒。“如蒋氏者,专其利三世失。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年炙,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由羡入悲,把事情的本质揭露得更深刻——原来所谓的“利”是用生命换来的。“赋效之毒”和“异蛇之毒”形成强烈反差,含无限悲伤和凄婉之意。

两文在风格上都是委婉曲折,含蓄而多讽。《种》文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谏,有委婉含蓄的特点,也间杂着幽默。如第四段,一个“知种树而已”的驼者,欲止又言,在朴实的简单类比中,揭示了吏治的弊端,颇具讽刺意味。如“理,非吾生也”“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委婉而幽默,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捕蛇者说》的“说”是古代文体名,跟现代杂文近似,文章叙为议设,行文曲折委婉。如“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写自得其乐,虽真情真语,而难言之隐深蕴其中。蒋氏说得很委婉,仅用来说明“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又出人意料地以“安敢毒耶”作结,使一篇血泪斑斑的控诉带上“哀而不伤”的色调,蕴含更加深刻,读来余味无穷。

(温丽《柳宗元<种树郭槖驼传>与<捕蛇者说>写作艺术之比较》,《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第8期)

更多链接:

1.《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

2.孙昌武《柳宗元传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3.陈琼光《论柳宗元散文的语言艺术》,《广西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4.陈兰村《论韩愈、柳宗元传记文的生命力》,《贵州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5.杨保春《<种树郭槖驼传>的道家解读》,《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白居易

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故世称“白香山”。原籍太原,后迁下郊(今陕西渭南)。生于河南新郑,少时避乱江淮。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太子左赞善大夫等职。元和十年(815),盗杀宰相武元衡,因上书请求追捕凶犯,被政敌诬为“越职言事”,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等地刺史,颇有政绩。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退休。

白居易是中唐著名诗人,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不作”,并在创作中努力实践这一主张。其诗紧扣现实,浅切平易.颇多名篇佳作,传诵不衰。其文亦清新流畅,浅切可观。有《白氏长庆集》行世。

《荔枝图》序

荔枝生巴峡间[1],树形团团如帷盖[2],叶如桂,如桔[3],春荣[4];实如丹[5],夏熟;朵如葡萄[6],核如枇杷,壳如红缯[7],膜如紫绢[8],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9],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矢。元和十五午夏[10],南宾守乐天[11],命工吏图而书之[12],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13]。

[1] 巴峡:即巴郡三峡,指重庆以东江面的石洞峡、铜锣峡、明月峡。

[2] 帷盖:车篷帷幕。

[3] 华:通“花”。

[4] 荣:开花。

[5] 实如丹:谓荔枝果皮色赤如丹砂。

[6] 朵:指细小分枝的果把儿。

[7] 缯(zeng):绸。

[8] 绢(xiao):薄绸。

[9] 醴(li):甜酒。酪(lao):奶酪。

[10] 元和:唐宪宗李纯年号。元和十五年为公元820年。

[11] 南宾:即忠州。唐天宝元年(742),改忠州为南宾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忠州。故“南宾守”实即指“忠州刺史”。

[12] 工吏:官府中负责工艺事务的吏员。

[13] 识:指见过(荔枝)。不及一二三日者:没赶上看到在三天以内采摘(色香味不变)的荔枝的人们。解读

本文是白居易为《荔枝图》所作的题画记。由图画而及实物,说明了荔枝的产地,着重对荔枝的树形、叶、花、果、皮及其色香味作了简练而生动的描绘。所谓“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的说明和论断,实为本文之要旨。虽然作者并未由物及人加以申说,但显然离有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意在言外,更能发人深思。

话题

1.作者是怎样以寥寥数语勾勒荔枝的特点的?

2.作者对荔枝的叙述有何深意?

3.作为题画记,本文在体式上有何特色?

相关资料索引

1.《白居易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

2.朱金城《白居易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3. 谢思炜《白居易集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4.陈友琴《白居易》,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5.王拾遗《白居易传》,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6. http: //berl. tjjy. edu. en/Special /Subject/GZYW/DGJC/GZYWI/DY4/NZLYLZD

白居易 参见《<荔枝图>序》。

养竹记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1],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2],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3]。

贞元十九年春[4],居易以拔萃选及第[5],授校书郎[6]。始于长安求假居处[7],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8]。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9],见丛竹于斯[10]。枝叶殄瘁[11]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12],他人假居。由是,筐筐者斩焉[13],彗帚者刈焉[14]。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15],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16],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17],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18],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19]。

磋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20],惟人异之;贤不能自异,惟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1] 体道:体现道德。意谓虚心空明,虚怀若谷,为道德之体现。

[2] 砥砺:磨炼。名行:名节品行。夷:平,指平安顺利。险:指艰难险阻。

[3] 庭实:原意为诸侯贡品陈列于天子庭院。此指文人雅士多喜种竹于庭院中。

[4] 贞元:唐德宗李适年号。贞元十九年即公元803年。

[5] 拔萃:唐制,选官有一定年限,期限未满,试判三条,合格入官的谓之拔萃。及第:考试中选。

[6] 校书郎:官名,掌管校订中秘书(内府藏书)。

[7]求:寻找。假:借。

[8] 常乐里:在原长安城朱雀街东第五街道政坊南。故:指已死亡。关相国:即关播,字务元,卫州汲县(今属河南)人。唐德宗建中三年(782)拜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故称他为相国。

[9] 履:步行,散步。履及犹言涉足,走到。隅:角落。

[10] 斯:此。指“亭之东南隅”。

[11] 殄(tian)瘁:残毁。

[12] 捐馆:古代谓人死亡的婉称。捐:抛弃。馆:馆舍,居所。

[13] 篚篚(fei)者:指编制竹器的人。能:形方而上有圆盖的盛物竹器。

[14] 彗:扫帚。刈(yi):割。

[15] 刑余:指砍伐残余。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百:此指百株。

[16] 菶(beng)沪茸(rong):茂盛的样子。荟郁:萦密的样子。

[17] 芟(shan):割草。蘙(yi)荟:杂草丛生的样子。

[18]粪壤:脏土。疏:松土。封:培土。

[19] 感遇:感激恩遇,意谓遇到知己。

[20] 自异:自以为不同一般,异:与众不同。

解读

竹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历来为文人雅士所钟爱和赞赏。本文因故相关播旧宅庭院中丛竹的荣枯兴衰引发感触而作。作者由竹及人,赞竹“有似于贤”,旨在说明:“竹不能自异,惟人异之;贤不能自异,惟用贤者异之。”表达了渴望执政者能识贤、用贤的企盼。竹本植物,似与人无关,但在作者看来,其品性节操皆似贤。以竹喻人,推物及人,以人为本,无疑是人文精神的闪光。

文章以“记”为题,实则记、论结合而以论为主。记叙简明清丽,议论剀切中肯;富于哲理,启人深省。

话题

1.在房舍四周种竹除能励人德行外,于家居生活有何意义?

2.本文与韩愈《马说》有何相似之处?

3.能否对所学的以物喻人的古代散文作一个归纳总结?

相关索引资料

魏晋南北朝竹文化的拓展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是“竹的文化”。英国的李约瑟博士也认为,中国的文明是“竹子的文明”。在中国文明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竹不仅仅是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工具或用具,而且渗透到宗教、艺术、伦理等各个领域,传导与表现着中华民族的宗教意识、审美情感和人格理想。

竹文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大发展,不仅表现在对竹的加工深度和利用广度大为提高,而且表现在竹在象征、传导、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观念、理想等方面更为细化、专化与完整。面对着江南秀丽的山川和丛丛修竹,南朝的文人学士们赏竹、赞竹、咏竹之风日盛一日,继晋朝玄学家郭璞的《山海经图赞·桃枝》之后,出现了王羲之的《筇竹杖帖》、戴逵的《松竹赞》等一批描写竹之特性的辞赋。至南齐,随着山水诗的成熟,咏竹诗开始大量涌现,并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和审美价值,著名的山水诗人谢跳的《秋竹曲》和《咏竹》等便是其代表,开创了咏竹诗这一中国古典诗歌中特有的门类。

同类推荐
  • 北大从师记

    北大从师记

    记述作者亲身闻见之接触最多、感情最深、受益最大的十大名师逸事;以及北大校内外名家大师授业点滴。
  • 中文系是治愈系

    中文系是治愈系

    作为70后的大学教授,遇到90后的学生,将会发生什么?这是一本关于70后作者在大学中文系教书的实际体验,谈及人文、青春、成长问题的方方面面,既“文艺”,又“普通”,在幽默欢乐中反思中国式大学教育,作者入乎学术,出乎文艺,游刃有余,操文艺的刀,割学术的瘤。这不是“心灵鸡汤”,而是酸甜苦辣兼备的真实的治愈。在70后老师和90后学生的交锋碰撞中,中国大学教育未来的希望可能正在萌芽。
  • 文学种子

    文学种子

    本书从语言、字、句、语文功能、意象、题材来源、散文、小说等角度,条分缕析,精妙点明作家应有的素养和必备技能。
  •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每个人都有一颗年轻而伤感的心。在遇见自己的另一半前我们总会在生活的小道上漫步前行。有错过的时候。有疼过的时候。一路上总会有许许多多的陌生人在自己的生命中稍作停留,然后他们最终都慢慢的消失了。甚至此生不会再见。后来当我们再想起这些人的时候,仿佛在回忆另一个人的故事一般。本书讲述成长、爱情。既有青涩懵懂的初恋、缱绻缠绵的相守、恋恋不舍的执着,也有蓦然回首的惊诧,此去经年的追忆,道尽了相思情,离别苦。每一篇文字都充满暖意,却又带着一丝明媚的忧伤,将爱情路上的点点滴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 光明行:家族的历史

    光明行:家族的历史

    《光明行:家族的历史》是澳大利亚当代著名历史学家、作家大卫·沃克教授2011年出版的重要著作。大卫·沃克教授站在历史的高度,从自己家族的过往出发,展示了澳大利亚社会一个世纪以来的变迁,是中国读者了解澳大利亚历史的一本难得的好书。更难能可贵的是,大卫·沃克教授是在得了双眼黄斑变性,成了“法定盲人”之后,以极大的毅力,完成这部家族史的。正如著名作家铁凝所说:“大卫·沃克内心的光明、勇气、信仰和乐观不屈的韧性,足够他以一个家族照亮一段历史,照亮一个民族,照亮人类那些相通的宝贵感情。”
热门推荐
  • 一生为你守候

    一生为你守候

    黑白的人生,因为守候一个人变得多彩,也因为守候一个人有了血的颜色,是幸还是不幸?冷暖自知……
  • 斗罗大陆之麟月同人文

    斗罗大陆之麟月同人文

    麟月相聚,再续前缘,海神缘相亲大会,再一次的求婚
  • 战力绝世

    战力绝世

    十年前,天之骄子叶寒因为一场事故沦为了废物。十年后,他将浴火重生,从此龙跃九天。不一样的武道,不一样的决巅,请拭目以待。
  • 天道你的小甜甜已送达

    天道你的小甜甜已送达

    【快穿1v1,sc】系统一直以为自家天道大人是一个软萌可爱的小甜甜,结果他喵的反派才是个小甜甜。……沐暮:反派一定是那种牛气哄哄的大佬。漂亮精致的小竹马低垂着眼:“木木吃糖吗?”……沐暮:反派肯定是那种阴险狡诈的心机boy。小皇帝软软糯糯的揪着她的衣角:“将军要荷包吗?朕给你绣。”……沐暮:反派应该是个身高一米八几的高个子。变成软弱易推倒的女孩子的反派轻轻抬眼:“转校生?要不……转进我心里吧!”……【解锁更多位面ing】
  • 痞仙

    痞仙

    掌门的关门弟子,天赋异禀的铸器奇才,不能修炼真元力的废材,放荡不羁的修真界无赖,无视礼法的第一后辈,自封的修真界美女千人斩。到底哪个是他?答案,都是。
  • 花开花落爱不凋谢

    花开花落爱不凋谢

    他追了她五年,她从来没有接受过,只是因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兼闺密喜欢他……
  • 读孔子学做人智慧

    读孔子学做人智慧

    《读孔子学做人智慧》专述孔子固有之道,行之即为仁义,思之则为中庸。仁义是结果,中庸是手段。古今讲孔子的书云里雾里,把孔子讲到了天上,《读孔子学做人智慧》把孔子还原为一个平常人,且看他如何运用中庸之道。
  • 探索未知丛书-动物乐园05

    探索未知丛书-动物乐园05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地理世界、动物乐园、海洋与天空、化学天地、计算机王国、历史趣闻、美术沙龙、农业科学、少年楷模、物理城堡、艺术天地、音乐之声、幼儿教育、语文大观、植物之谜、走遍天下、祖国在我心中等书籍。
  • 凡人修妖路

    凡人修妖路

    妻子狐妖被天神抓走,身为凡人的余郝,走上了一条不归路。食万妖果,以人之体化为妖。“我于尘世之中化妖修行,只为有朝一日登天找你!”化妖的余郝为人界不容,为妖界之耻,为神界之敌。世间无人为友,天地无所而存。“为了你,我无怨无悔!”看余郝怎么以人之体,修得妖神之位,救回爱妻!
  • 樱殇落雨

    樱殇落雨

    云星缭绕,日月同辉;落樱缤纷,归去来兮!可惜情深缘浅,可笑命运捉弄。到头来换得天地崩,涂炭生。六界乱,暗纷争。缘起缘灭,君定乾坤。即使成为圣域之天最伟大的神,拥有永恒的生命,不老不死,不伤不灭。但这冷漠无情,毫无一点温暖的世界,也敌不过妳的低眉浅笑,融化心田。为了爱妳冲破禁锢,哪怕灰飞烟灭也毫不畏惧!如果没有妳,没有尽头的生命也会是一场可怕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