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41100000331

第331章 死亡后记(1)

西川

海子去世以后,我写过一篇名为《怀念》的文章,那篇文章是这样开头的:“诗人海子的死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现在5年过去了,海子的确成了一个神话:他的诗被模仿;他的自杀被谈论;有人张罗着要把海子的剧本《弑》谱成歌剧;有人盘算着想把海子的短诗拍成电视片;学生们在广场或朗诵会上集体朗诵海子的诗;诗歌爱好者们跑到海子的家乡去祭奠;有人倡议设立中国诗人节,时间便定在海子自杀的3月26日;有人为了写海子传而东奔西跑;甚至有人从海子家中拿走了(如果不说是“掠走了”),海子的遗嘱、海子用过的书籍以及医生对海子自杀的诊断书(这些东西如今大部分都已被追回)。海子在孤独寂寞中度过了一生,死后为众人如此珍视、敬仰,甚至崇拜,这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事。我们由此也可以看出诗歌的力量所在。当然,很难说对海子的种种缅怀与谈说中没有臆想和误会,很难说这里面没有一点围观的味道。忽然有那么多人自称是海子的生前好友,这不能不让人怀疑到他们是想从海子自杀这件事上有所收益,他们是想参与到一个必将载入史册的“事件”当中来。

或许臆想和误会悉属正常。一个人选择死亡也便选择了别人对其死亡文本的误读。个人命运在一个人死后依然作用于他,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海子自杀这件事上,我们不可避免地面对两种反应:一种是赞佩,一种是愤怒。有时我们会听到这样一种高声断喝:“海子是个法西斯!”“海子是自我膨胀的典型!”有一种观点把海子变成了武侠小说中的人物,认为海子是那类练黑道武功的杀手,虽然武艺高强,但到底不是正宗,因此自身积郁了太多的毒素。海子最终是为自身的毒素所害。大体说来,海子自杀激怒了两类人:一类是那些怀有高尚然而脆弱的道德理想的读者;另一类便是自身尚在谋取功名的诗人。我在美国出版的《一行》诗刊上读到过这样一句莫名其妙的叹语:“怎么让这小子玩了头一把?”似乎在自杀上也有一个优先权的问题,似乎海子从对诗歌语言的霸占最终走到了对死亡的霸占,似乎海子的死废掉了别人的死。这几年诗歌界内部对海子诗歌的评价较之1989年已经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有些人认为海子的诗歌写作其实尚处于依赖青春激情的业余写作阶段,并未真正进入专业写作;又比如认为海子只有他的梦想却没有他的方法论。这些观点或许都有道理,但是否也有人依然把海子视作一个挡道的人呢?

不过,尽管人们对海子的评价五花八门,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海子的死带给了人们巨大和持久的震撼。在这样一个缺乏精神和价值尺度的时代,有一个诗人自杀了,他逼使大家重新审视、认识诗歌与生命。但是,理论界似乎对此准备不足,因此反应得有些措手不及,这一点从有人将海子与屈原、王国维、朱湘,甚至希尔维亚·普拉斯扯在一起就能看出。这种草率的归类表明,人们似乎找不到现成的、恰当的语言来谈论海子,人们似乎不知道该怎样给海子定位。于是便有了一些想当然的见解。四川诗人钟鸣在其文章《中间地带》里,把海子说成是一个奔走于小城昌平和首都北京之间的人,认为海子在两个地方都找不到自己的家,因此便只好让自己在精神上处于一种中间地带。上海评论家朱大可在其《宗教性诗人:海子与骆一禾》一文中,赋予海子的死以崇高的仪典意义,于是海子便成了一个英雄,成了20世纪末中国诗坛为精神而献身的象征。朱文认为海子选择在山海关自杀也有其特殊的用意,因为山海关是长城的起点,是“巨大的种族之门”,与历史上最大的皇权专制有关。我想,海子若真做此想,那么他定然脱不了演戏的干系,他的自杀也便成了自我献祭。而事实上,海子并没有选择山海关,而是选择了山海关至龙家营之间的一段火车慢行道。那是一个适于自杀的地点,在海子之前,曾有三个人在那里自杀。

本来在写了《怀念》那篇文章之后,我就不打算再拿海子做任何文章。我想我的责任是把海子的诗歌整理发表出来,使之不致湮没、佚散。至于如何评价海子的诗歌及他的自杀,应该由一些更加客观的人去探讨。特别是关于他的自杀,我一直不愿意说得太多。在我看来,一个活着的人是没有资格去谈论他人的死亡的(我们顶多只能谈谈我们对自己的死亡的猜测),而一个握有死亡这枚大印的人,甚至可以蔑视恺撒这样的强权。当然,我也知道约翰·顿说过这样的话:“无论谁死了,/我都觉得是我自己的一部分在死亡。/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它为我,也为你。”我想约翰·顿虽然指出每一个人的死都与我们有关,但他绝无意使每一个人的死都成为一种话语。换言之,我们从那死去的人身上所看到的,不是那人的死而是我们自己的死。这种醒悟使我们向生命睁开眼睛,知道我们还活着,而且还不得不忍受太具体的生活内容。

海子去世以后,理论界大多是从形而上的角度来对海子加以判断。我不否认海子自杀有其形而上的原因,更不否认海子之死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意义,但若我们仅把海子框定在一种形而上的光环之内,则我们便也不能洞见海子其人其诗,长此以往,海子便也真会成为一个幻象。在诗人自杀这个问题上,还是加缪有着一种更加实在,也更加站得住脚的看法。他在《西西弗的神话》一书中指出:“人们极少(但不能排除)因为反思而自杀。”的确,每一个人的自杀都有他的导火索,海子也不例外。5年来,我对导致海子自杀的一些具体原因不愿多谈,是怕使海子受到伤害。但当我看到人们在思考海子自杀这个问题上越走越远,而且在诗歌写作和诗人行为上带来某些不良影响时,我又颇感不安。为此我写下这篇文章,以期澄清某些基本事实。但愿它们不会为某些居心不良的人所利用。

以下是我所知和我所猜测的海子自杀的原因:

(1)自杀情结 海子是一个有自杀情结的人。我在《怀念》中已经引述过海子于1986年写下的一篇日记,那篇日记记于他一次未遂自杀之后。此外,我们从海子的大量诗作中(如发表于1989年第一、二期《十月》上的《太阳·诗剧》和他至今未发表过的长诗《太阳·断头篇》等),也可以找到海子自杀的精神线索。他在诗中反复、具体地谈到死亡——死亡与农业、死亡与泥土、死亡与天堂,以及鲜血、头盖骨、尸体等等。海子对于死亡的谈论甚至不仅限于诗歌写作中。他死后,朋友们回忆起他生前说过的一些话,深悔从前没有太留意。有一位海子在昌平的友人告诉我,海子甚至同他谈到过自杀的方式。海子选择卧轨,或许是因为他不可能选择从飞机上往下跳;在诸种可能的自杀方式中,卧轨似乎是最便当、最干净、最尊严的一种方式。我想海子是在死亡意象、死亡幻象、死亡话题中沉浸太深了,这一切对海子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暗示。人说话应该避谶,而海子是一个不避谶的人。这使得他最终不可控制地朝自身的黑暗陷落。海子的另一个自我暗示是“天才短命”。在分析了以往作家、艺术家的工作方式与其寿限的神秘关系后,海子得出这一结论:他尊称那些“短命天才”为光洁的“王子”。或许海子与那些“王子”有着某种心理和写作风格上的认同,于是“短命”对他的生命和写作方式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面探究海子的写作方式与其写作理想的矛盾时还会谈到。

海子对自己自杀的看法或许与那些批评家的看法有较大不同。谁知道呢?也许那些批评家是正确的,而海子自己反倒说不清自己为什么而死。但我想我们至少应该了解海子的形而上学,那就是:“道家暴力”。我一直不太明白“道家暴力”到底是什么意思。道者,天道,太初有道之道,道可道非常道之道,可这与暴力有什么关系呢?海子把道形象化为一柄悬挂于头顶的利斧,可道为什么只能是利斧而不能是别的呢?1987年以后,海子放弃了其诗歌中母性、水质的爱,而转向一种父性、烈火般的复仇。他特别赞赏鲁迅对待社会、世人“一个也不原谅”的态度。他的复仇之斧、道之斧挥舞起来,真像天上那严厉的“老爷子”。但海子毕竟是海子,他没有把这利斧挥向别人,而是挥向了自己,也就是说他首先向自己复仇。他蔑视那“自我原谅”的抒情诗。他死于道。

(2)性格因素 要探究海子自杀的原因,不能不谈到他的性格。他纯洁,简单,偏执,倔强,敏感,爱干净,喜欢嘉宝那样的女人,有时有点伤感,有时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在多数情况下,海子像一只绵羊一样对待他人。有一回海子的一个同事给他送信,因为信有好多封,那人便一边读着信封上海子的名字——“海子海子海子”——一边把信递给他。可是忽然,送信人不再读“海子海子海子”,而改口为“孙子孙子孙子”,海子觉得送信人是在说着玩,便只是笑,倒是站在一旁的骆一禾火了起来,把送信人大骂一顿。一般说来,海子是温和的,但他也有愤怒的时候,而且愤怒起来像一只豹子。有一回他在饭馆里一个人和几个人打起架来,结果打碎了眼镜,脸上也留下了血痕。事后他对我说,因为当时他真把命豁出去了,所以他一个人和那几个人打了个平手。

海子性格的形成,应该既有其先天因素,也有其后天因素。所谓后天因素,自然指的是其农业背景。海子是农民的儿子,他迷恋泥土,对于伴随着时代发展而消亡的某些东西,他自然伤感于心。1989年初,海子回了趟安徽。这趟故乡之行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荒凉之感。“有些你熟悉的东西再也找不到了,”他说。“你在家乡完全变成了个陌生人!”至于先天因素,我指的是他的星座。海子生于1964年4月2日,属白羊星座。如果我们不仅仅是出于迷信的兴趣来看待他的星座的话,我们至少可以在这里发现某些有趣的东西。海子一生热爱凡·高,称凡·高为“瘦哥哥”,而凡·高恰恰也是白羊星座生人,这其中难道没有什么神秘的联系吗?是否生于这个星座的人都有一种铤而走险的倾向?早在1984年,海子就写过一首献给凡·高的诗,名为《阿尔的太阳》。诗中写道:

瘦哥哥凡·高,凡·高啊/从地下强劲喷出

的/火山一样不计后果的/是丝杉和麦田/

还是你自己/喷出多余的活命时间

这首诗写的是凡·高,难道我们不可以把它看作是海子的某种自况吗?“不计后果”这个词,用在海子身上多么贴切!

同类推荐
  • 梁晓声文集·散文2

    梁晓声文集·散文2

    《梁晓声文集·散文》尽可能全地收录了梁晓声迄今为止创作的全部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史诗似的描绘了时代的全景,讨论了诸多社会热点问题。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千家诗)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千家诗)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湮没的辉煌

    湮没的辉煌

    《湮没的辉煌》是著名散文家夏坚勇的散文代表作,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在市场畅销多年。收录了文化散文作品《寂寞的小石湾》《驿站》《湮没的宫城》《东林悲风》《小城故事》等经典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作者以犀利的笔锋,畅快的措辞,深刻的思想,将历史与政治、文化与情感加以整合,在地理空间的层峦叠嶂中穿梭,俯瞰历史的烟云风尘,博古论今,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化大散文作品。
  •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读一篇优美的散丈,优如品一杯好茶,那沁人心脾的芳香令人久久难忘。经典的散文总是闪烁着智慧和哲理的光辉,这光辉如同夜空中的星星,照耀着我们人生的旅程。每个人在走向成熟的路上,都应该沐浴这种思想的光辉,接受这种精神的洗礼。
  • 民国财长宋子文

    民国财长宋子文

    宋氏家族是近现代中国一个举世瞩目的家族。“宋氏三姊妹”,在中国百年政坛上缔造了辉煌。“宋氏三兄弟”(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在民国经济舞台上也叱咤风云,但三兄弟的光芒却淹没在了三姐妹光环之下。
热门推荐
  • 我愿入你无与伦比的生活

    我愿入你无与伦比的生活

    一个人的挣扎,一个高中故事,一个普通人想拥有美好生活的人。
  • 女相不倾国

    女相不倾国

    她以为此生也就这样子了,平淡无奇地过完便罢了,却没想到寻找姻缘的红轿子,将她送到了耀川国。本想着有银子在手,畅游山水间也是乐事,管它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奈何在各种恩怨里,她还是被卷入是非中。经年后,恩怨清,耀川国百姓皆言女相倾国倾城,某日有对夫妻在闹市听见有人议论,小郎君凑过去打趣道:“女相既不倾城也不倾国。”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下,小郎君笑道:“她啊,只权倾朝野。”被小娘子狠狠剜了一眼后,他才在小娘子耳边低声道:“更倾尽我的心。”
  • 了不起的游戏灵途

    了不起的游戏灵途

    唐策意外来到未知世界,从头开始的凡人修行之路,熟悉却有着很大不同的游戏系统,母亲的神秘吊坠,危机四伏,爱恨交织的宋国新手村之旅。......“别的系统都有语音,为啥就你只有文字?”“我去,怎么还警告我不能加点技能了!”......“原本以为我是主角,没想到竟也只能被裹挟着被迫前进。”站在周围满是鲜红,空无一人的土地上,唐策失去意识前的最后一句话。
  • 潇魂忆魄

    潇魂忆魄

    她是霍家的千金宝贝她是大火过后的孤儿她是被看中的一枚棋子她是死后毫无记忆的魂魄他是有能力毁灭一切的她是来拯救他的
  • 网游之随手依尘

    网游之随手依尘

    一日之雅,两世为人,三生有幸,四海为家。至,五内俱伤,六神无主,七零落碎,八义尽弃。而终,九天九死,九地一生。十年不遇。一朝得见,已是此生之末。
  • 虚空斩剑谱

    虚空斩剑谱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武侠梦,仍忘不了几年前一群小伙伴在一起接龙的时光。今天算是整合一下,算是圆一下当初的梦,也给自己留出个结局。
  • 小乔,你在等你的周瑜么

    小乔,你在等你的周瑜么

    女主苏小乔因为一次意外失忆了。她隐隐约约觉得她好像要等一个人。可是,等到她的记忆好不容易恢复后,她发现,自己竟然连这个人的名字都不知道!!她是否会等这个人呢?这个她要等的人到底会不会出现呢?这个人是谁呢?他们的故事究竟怎么样呢?
  • 遇见爱

    遇见爱

    顾念从没想过,有朝一日竟能与崇拜多年的萧逸师兄重逢。更没想过,还能以助理的身份站在他的身旁。不过,这份工作的任务,居然是冒充女嘉宾,参加相亲节目《遇见爱》?虽不情愿,但毕竟是萧逸负责的节目,顾念甘之如饴。不料蜜糖没吃到,反而陷入各种是非。节目里,明枪暗箭,硝烟四起。节目外,绯闻漫天,扑朔迷离。身份门、心机门、表白门、剽窃门……是非意外纷至沓来,让顾念踉踉跄跄,举步维艰。可幸运的是,每当她快要摔倒的时候,总有一双手会稳稳地扶住她。当偶像爱上小粉丝,那一定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事……
  • 灵魂的彼与岸

    灵魂的彼与岸

    有时候!我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是谁。??是绚丽多彩如火焰般的红玫瑰,还是看似脆弱洁白的却是坚韧的白玫瑰。?是鲜艳冰冷的灵魂就像染上鲜血的红玫瑰,是勇敢,是无畏,是活力,是傲慢的,但也是悲伤,是挣扎,是脆弱,是迷惘的。??质朴平淡的灵魂就像在占着晨露的白玫瑰在初阳的照射下,缓缓的绽放,让人觉得世界上最干净最美好的东西也不过如此。是平凡的,是坚强的,是无私的,在那纯白的外表下,有着一颗坚韧不屈的心,为他人献上自己淡淡的幽香。??一个人的身体里到底可以藏多少个灵魂,是不是只要抛弃过去的过去的光环,绚丽的颜色,抛弃一切就可以开始另一个人生。
  • 恶毒皇后她成了团宠大佬

    恶毒皇后她成了团宠大佬

    凰九栖发现自己穿书了!穿成了那个被自己亲儿子杀死的恶毒皇后!书中皇后仗着自己的身份无恶不作,经常打骂虐待小萌娃,在小萌娃身体和心灵上留下了双重创伤。长大后彻底黑化,成了最大的反派,诛了她九族!为了改变书中这一结局,凰九栖决定好好抚养大反派,走上人生巅峰。然后她发现——原本讨厌她的太后,拉着她的手亲亲热热喊她小九!计谋暗害她的妃子,被那冷酷无情的帝王灭了!!对她彻底失望的家人们,突然对她宠宠宠!!!未来阴险狡诈的大反派眼里闪着星光,小手捏着自己的衣角,迈着小碎步到凰九栖身边,在她脸颊落下一吻,软萌的小脸染上一抹红晕:“母后,儿臣好喜欢你哦。”凰九栖拉过大反派的小手,邪气的勾唇:“母后也好喜欢你哦。”某帝王沉着脸走过来,幽幽道:“你们把朕至于何地?!”本书又名:《大反派狠起来连自己都灭》《大反派今天也很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