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96800000027

第27章 十三年和十三月 (1)

一个小孩子,在十三年里慢慢长大,在十三个月里快速地投射他的力量,使自由中国文化界有一点小小的波澜——这是我二十七年来所收割的一个“奇遇”。一些朋友对我这个“奇遇”很感兴趣,我也愿意在目前这种流言满天下的情况下做一次自剖,好教人知道一个十四岁的小孩子如何在台湾受教育、如何在制式教育底下做了叛徒、如何在苦闷里奋斗挣扎、如何向他的读者们呈露他自己的真面目。这是一个自传性的故事,我最好从十三年前开始说起。

1949年,上海撤退前,我家搬到台湾。

那时候我十四岁。在战乱中,我连小学毕业文凭都没来得及领,却进了两次初一(最初在北平市立第四中学,只读了一个多月,就逃难了;到了上海,改入市立缉规中学,读了不满一学期,又再逃难)。到台湾后,我跳班考进省立台中第一中学初中二年级,读完高二,高三念了十几天,就因痛恶中学教育制度的斲丧性灵,自愿休学在家。我父亲是民国十五年在北京大学毕业的,充分具备北大那种“老子不管儿子”的自由精神,他随我的便,轻松地说:“好!你小子要休学,就休吧!”我父亲当时正是第一中学国文科主任,他跑到学校,向教务主任说:“我那宝贝儿子不想念书啦!你们给他办休学手续吧!”于是我蹲在家里,在我那四面是书的两个榻榻米大的书房兼卧室里,痛痛快快地养了一年浩然之气。

1954年暑假,我以同等学力的资格考进台湾大学法律系司法组,读了不到一年,又不想念了,乃重施故技,自动休学。痛快了几个月,然后考入台大历史系。

历史系是一个神秘的系,它可使狂者愈狂,狷者愈狷,笨者愈笨。在我没进去以前,我听说这系最好;等我进去了,我才发现它好的原因。原来它是台大那么多系中,最容易混的一个系:上上课,抄抄笔记,背一背,就是成绩甲等学生;逃逃课,借抄笔记,背两段,就是成绩乙等学生;不上课,不抄笔记,不肯背,也不难及格,就是丙等丁等学生,李敖之流是也!

到了历史系,我真的安定下来了。除了每学期终了要硬着头皮敷衍一阵考试外,其他时间,我就乐得自由自在地读书,或是跟一些好朋友游山、玩水、喝酒、吵架,深更半夜坐在校园草地上,直谈到天明。然后诸豪杰一一困了,由宣告不支者出面,掏出烧饼油条基金,大家再共襄盛举,最后早餐一毕,纷纷作鸟兽散,各梦周公去讫,或是留给潜意识去做乌托邦式的社会改革。

历史系毕业后,我开始做预备军官。一年半的军队生活更凝固了我个人的思想与悍气,我在野战部队中吃过一般预备军官不太容易吃到的苦,可是我很坚强。快退伍的时候,姚从吾老师正好做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的研究讲座教授,问我愿不愿意给他做助理研究人员,我那时正愁走投无路,当然表示愿意。

1961年2月6日,我坐上回程的军舰,九天以后,回到了台大。

台大那时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我回来后,大有物是人非之感。过去的老朋友、老情人都已高飞远飏。我徘徊了一阵,在学校附近找了一间小房,四个榻榻米大,矮得双手不能向上举,我定名为“四席小屋”,频得俯仰之乐。晚上从研究室走出来,整个文学院大楼一片漆黑,我想到我的身世和抱负,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有时候,陈宝琛那两句诗就从我嘴边冒出来,正是:

委蜕大难求净土,伤心最是近高楼!

我的“四席小屋”地处要津,每天客人不断,最多的时候一天有十四个客人,附近又太吵,老太婆、少奶奶、小孩子一大堆。我虽在陋巷,但自己却先“不堪其扰”起来。熬了四个月,决定下乡。选来选去,在新店选了一间小房,背山面水,每月两百元。于是我装满了一卡车的书,开始搬家。

新店乡居是我二十七年来最淡泊、最宁静的日子。这段和自然接近的生活给了我深刻思考的机会,在青山里、在绿水边、在吊桥上,我曾细想我该走哪一条路,怎么走这条路。

我从小在北平长大,文化古城与幼时环境使我在智力上趋向早熟,我在六岁时已能背《三字经》,十岁时已遍读《水浒传》等旧小说,十一岁时已看过《黑奴魂》(《黑奴吁天录》)等翻译小说,小学六年级时已有了私人理化实验室,并做了全校图书馆馆长。

我从小就养成了重视课外书的习惯,也养成了买书藏书的癖好。1949年到台湾时,我的全部财产是五百多本藏书。(其中有许多东北史地的材料,因为那时候我不自量力,竟想著一部《东北志》!藏书中还有李玄伯先生的《中国古代社会新研》,是我初一时买的。我万万没想到七年以后,我竟在李先生的课堂上,用这书做了教本!另外还有一册郑学稼先生的《东北的工业》,是我小学六年级时买的。我也万万没有想到十四年后,我竟被这本书的著者大骂,直骂到我的“令尊、令堂”!)这些早熟的成绩,使我很早就对教科书以外的事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使我很早就有了“忧宗周之陨”的孤愤。

初二以后我就读台中一中,我的大部分时间全部消耗在这个中学的图书馆里。这个图书馆的藏书相当丰富,我以义务服务生的资格在书库中泡了四年之久,使我对一般书籍有了不少的认识。最使管理员们惊讶的是,我甚至可以闭起眼睛,单用鼻子鉴定一本书是上海哪个大书店印的,这是我在teenage中最得意的一门绝技。

在制式教育中,我慢慢长大,也慢慢对中学教育不能容忍。就客观环境来说,我总觉得我所经历的中学教育赶不上我在北平时的残余记忆,在残余记忆里,我认为北平的中学生不像台湾这样呆板、肤浅、缺乏常识与性灵;就主观感受来说,我读的课外书愈多,愈觉得中学教育不适合一般少年的个性发展,更不要提IQ较高的学生了。中学的教育制度、教授法、师资、课程分配等都有着极严重的缺陷与流弊。我在十年前高一的时候就给《学生》杂志写过一篇四千字的文章——《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他》。在那篇文章里,我曾对杜威那种“进步教育”(progressive education)有着极强烈的憧憬,这种憧憬使我在有着强烈对比的中学里面非常痛苦。到了高三,我已完全不能忍耐,我决心不拿这张中学文凭了。

以“在野”之身,我开始向往台大,觉得大学教育会带给我一点补偿或安慰。一年以后,我走进这个学校的校门,呼吸着远比中学自由的空气,我一度感到满足。

可是,很快,大学的生活使我深刻了解了所谓高等教育的一面,它令人失望的程序比中等教育犹有过之,尤其是我身历其境的文法学院,其荒谬、迂腐已经到了不成样子的地步。六七个大学外文系的大一英文教师甚至搞不清WilliamSaroyan是谁;而法律系的一些师生,却连Hugo La Fayette Black都不知道!

我在学院里生活,可是却对学院的空气感到十分不满,大学教育带给人们的不该是读死书、死读书,甚至读书死,它应该真正培养出一些智慧的才具,培养出一些有骨头、有判断力、有广博知识,同时又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但是,事实上,大学教育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失败的。今天的大学生很少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特立独行。他们只会抄抄笔记、背背讲义,然后走进教堂或舞会,在教堂里,他们用膝盖;在舞会里,他们用脚跟,他们的神经系统已经退化,他们不会用脑筋!

带着失望的心情,我走出大学,进入军队。一年半投笔从戎的生涯在我的生命里掺进新的酵素,它使我突然间远离了学院、远离了书卷、远离了跟民间脱节的一群人。在军队生活里,我接触到中国民间质朴纯真的一面,而这些质朴与纯真,在我出身的“高等学府”里,早已是教科书上的名词了。这段经验使我愈来愈感到大学教育的失败。退伍归来,我写道:

教育好像是一架冷冻机,接近它的时间愈久,人就变得愈冷淡。太多的理智恰像泰戈尔形容的无柄刀子,也许很实际很有用,可是太不可爱了!

不论怎么苦恼,我毕竟是学院出身的人,学院的影响在我身上留下了巨大的烙印,使我的职业与方向不能有原则性地修改。所以在一年半的民间生活之后,我又回到学院里,翻开了《大藏经》,摊开《宋会要》找出了《东方学报》(Acta Orientalia),想用坐拥百城的丹铅方法,掩埋我内心的波澜与寂寞。

多少次,在太阳下山的时候,我坐在姚从吾先生的身边,望着他那脸上的皱纹与稀疏的白发,看着他编织成功的白首校书的图画,忍不住油然而生敬意,也忍不住油然而生茫然。在一位辛勤努力的身教面前,我似乎不该跟他走那纯学院的道路,但是每当我在天黑时锁上研究室,望着他那迟缓的背影在黑暗里消失时,我竟忍不住对自己说:“也许有更适合我做的事。‘白首下书帷’的事业对我来说还太早,寂寞投阁对我也不合适,我还年轻,我该冲冲看!”于是,在寒气袭人的深夜,我走上了碧潭的桥头,天空是阴沉的,没有月色,也没有星光,山边是一片死寂、一片浓墨,巨大而黑暗的影子好像要压到我的头上来。在摇撼不定的吊桥上,我独立、幻想,更带给自己不安与疑虑。但是,一种声音给了我勇敢的启示,那是桥下的溪水,不停地、稳健地,直朝前方流去、流去。我望着、望着,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我眼前的溪水已变成稿纸,于是我推开《窃愤录》,移走《归潜志》,拿起笔,写成了投给《文星》的第一篇文字——《老年人和棒子》。

《老年人和棒子》是在去年11月1日发表的,到现在为止,已经十三个月了。十三个月来,我给《文星》写了十五篇文字,给《传记文学》写了一篇,总数虽不过十六万字,风波倒惹了不少,不虞之誉和不虞之毁一直朝我头上飞来,大有“折杀奴家”之概!

我是一个本性嘻嘻哈哈的人,嘻嘻哈哈的性格使我不太能用板着面孔的方法去为人处世写文章。在认知上,我有过相当多的理智训练,但这种训练不太能驾驭我情绪上的自由自在。在情绪上,我是有宗教狂热的人。表现这种狂热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强者的豪迈;一种是犬儒式(Cynic)的愤世嫉俗。在前者,我喜欢有几分侠气的人物,田光、侯嬴、朱家、郭解、王五一流人,他们虽然不属于这个时代,但他们的片羽吉光却是我们这一代的最好营养;在后者,我喜欢第欧根尼(Diogenes)、伏尔泰(Voltaire)、斯威夫特(Swift)、萧伯纳(Bernard Shaw),喜欢他们的锋利和那股表现锋利的激情。

这种激情使我对传统的伦理教育感到不耐烦。我们的传统是“君子”式的“儒”,在这种传统底下,被一般人所称道的人格标准竟是态度颟顸的厚重、庸德之行、庸言之谨、逆来顺受、知足安命、与世无争、莫管闲事、别露锋芒、别树敌、别离经叛道、要敬老……在这些标准上铸造出来的人格是可以想象的。所以在中国社会中,我们看到最多的是三种人:第一是乡愿,第二是好好先生,第三是和事老。至于等而下之的巧言令色之徒、巧宦、走狗、奴才、文警、小人、马屁精、笑面虎,更不知道有多少。痛快地说,这些人绝对不能把咱们国家带到现代化。咱们若要真的振作起来,非得先培养愤世嫉俗的气概不可!愤世嫉俗并不是什么要不得的事,尤其是我们这个死气沉沉的老大民族,我们怎么配说愤世嫉俗要不得?社会给青年的教育,不该是先让他们少年老成、听话、做烂好人,应该放开羁绊,让青年们尽量奔跑,与其流于激烈,不可流于委琐;与其流于狂放,不可流于窝囊。老一辈的人自己做了“德之贼”,怎能再让青年人做乡愿?

不让生龙活虎的青年人去冲、去骂、去诅咒、去上当、去摔跤、去跌倒……试问我们哪里去找朝气?社会上不让青年来做急进的、爽快的、大刀阔斧的言论与行动,试问哪个持盈保泰的老头子还有这种劲儿?苟能使整个国家年轻活泼,到处是朝气,其中有些青年发几句狂言、道几句壮语,做一点不知天高地厚的傻事,这又算得了什么?

在这种认识之下,我觉得上了年纪而又没有朝气的人,实在应该有鼓励青年的雅量。我说这话,并不是建议他们纷纷走上日本传说中的“姥弃山”,自杀以谢国人。我只是觉得他们大可不必大惊小怪神经兮兮,中国绵羊性格的青年人再狂妄,也可以使这一代老不争气的人颐养天年的!老不争气的人实在应该痛感于他们的落伍与失败,死心塌地地交出棒子或收起老调,至少不要再想着拦路,大模大样地教训人。何况在目前的现状下,由于人浮于事粥少僧多,青年人实现抱负的机会确实受了很大的限制。20世纪10年代、20年代或30年代稍后的青年人,摆在他们眼前的道路与境界比较宽广。一个学成还乡有志教育的人,弄个中学校长干干并不是难事(我父亲就是一例)。

同类推荐
  •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郑振铎讲俄国文学史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郑振铎讲俄国文学史

    郑振铎倡导对外国文学的学习与研究,又以自己的相应的研究成果,在方法论等方面为同时代的人们初步地成功地构建了某种学术范式。可谓在中国首次完整系统地勾勒了俄国文学发展史的基本线索,或者说是对俄国文学发展史的基本风貌作了鸟瞰式的把握。本书为对郑振铎先生俄国文学史方面研究成果的辑录。
  • 有你有春天

    有你有春天

    这本诗集真实记录了作者的几十年。她的爱恨、敏感、自卑、迷茫,就像一程程人生,全都整理了出来。从小缺失的父爱之亲,母亲的再嫁,以及永远缺乏一丝丝安全感的不自信。这些普通又不普通的人生成长经历,让她经常渴望在内心寻找自己,却又经常迷失自己。但幸好还有诗歌相伴。愿每个人都能充沛地活着,活得比诗里的文字更坚强,也更深情。
  • 李健吾译文集·第四卷

    李健吾译文集·第四卷

    福楼拜翻译第一人,莫里哀翻译第一人,创作、翻译、评论、研究全才李健吾先生译文全集;汇集著名翻译家李健吾存世的所有翻译作品,共十四卷,三百五十余万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学术意义;在国内翻译界、文学研究界和出版界都有填补空白和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李健吾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评论家和文学研究者,在创作、批评、翻译和研究领域都蔚为大家^
  • 我心无惧

    我心无惧

    本书是作者亚瑟·本森探讨人性和内心恐惧的一部随笔集。纬度上以人一生中的几个重要年龄段分析不同时期的恐惧感及其成因,经度上引经据典阐述内心恐惧产生的根源,彻底让人们直面恐惧。最后,经纬结合处给出人们战胜恐惧的各种方式和获得宁静的启示。是一部非常有深度的哲学随笔。
  • 网络时代生活智慧短文妙语

    网络时代生活智慧短文妙语

    本书精选当代生活短文妙语,主要内容涉及:伦理与智慧、为人处事方法、正能量话题、男士与女士、搞笑的小段子、赞美与祝福、人间真情、蓝色幽默、真心交友、美德孝道等。
热门推荐
  • 雪海泪

    雪海泪

    活着是沉夜的,死了是死神的,啥?凡间还有暗殿少主虎视眈眈,天界还有天帝蠢蠢欲动,咋办?海翎一身蓝衣,白丝飞起。哼,小仙我才不怕,你们好好等着接招吧!别看我是哑女,别看我武功低就好欺负,好歹我也是从天界下来的,等着,等我的两道封印一破,六界江湖,谁还是我的对手?雪茉弱弱的抬起头,名列,你这个混蛋花心大萝卜,雪儿我绝不放过你……新书求收藏,精彩在后面,请耐心等待……
  • 神之拂晓

    神之拂晓

    一朝身死,她穿越到异世界。作为一无是处的废物,被家人遗弃。偶得一只会炼药的神兽,从此,苦学炼丹,并被世人尊称为医仙。她最后一个好友在她眼前被杀时,愤怒的她爆发了。一跃成神!当她以神界主神的身份回归神界并复活好友时,她才发现自己早已被卷入神界的阴谋之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微妙地带

    微妙地带

    她穿着红色的裙子朝我走来,像极了清晨最娇艳的花朵。
  • 旋风太极李二海

    旋风太极李二海

    山村后生李二海,一段奇遇好运,让人叹为观止。然而,一切看上去的不可能,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必然的可能。人生戏说,戏说人生。
  • 浴火麒麟

    浴火麒麟

    五行不出,麒麟何用?若得五行,毁天灭地!千年前,龙、兽、人、精灵、亡灵五大种族为争夺世界霸主之位,杀得尸山血海,元气大伤。千年后,少年罗逸飞,身负人、兽两大皇族血脉,在五族高手围捕下,夹缝中艰难求生。数年后,五族又将开启乱世之争,罗逸飞能否与他的好友继续存活下去?生逢乱世,罗逸飞等人又该何去何从.......
  • 我的世界通俗攻略

    我的世界通俗攻略

    什么?MC这款游戏太复杂?难道只能去查那些晦涩难懂的游戏攻略吗?这个攻略,才是真正的通俗易懂,让你身临其境!(秒懂)粉丝群:754664549
  • 侯门锦绣

    侯门锦绣

    林清苒穿越了,爹娘伉俪情深,家中全是嫡出姐妹,爹爹官品不低,日子过得顺风顺水,这怎么看都是一次高技术性的穿越。但是!祖母嫌娘不会生儿子,凑齐一家七仙女后,娘又给她们添了两个弟弟,姐姐们嫁给爹的得意门生,可这日子却都不太顺心。眼看着林清苒到了出嫁年纪了,选夫婿上又多方意见,作为翰林院大学士家的五小姐,林清苒表示亚历山大!
  • 臣服吧恶少

    臣服吧恶少

    若情深,最美好的往往都是曾经!心的那一半丢在天堂的隔壁,思念在记忆中朦胧的回忆,如何收拾这一摊子的回忆。
  • 九州之密

    九州之密

    这是一个主角随时有可能被打死的武道世界,世界太可怕,探险太危险,林枫想了想我还是干老本行吧。这是一本主角摆地摊混日子,打压万族成神的小说。也是一本揭开九州为何破碎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