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96800000065

第65章 《周越墨迹研究》序 (8)

宋王知微草书千字文公名著,字知微,成都人,在蜀明经及第,蜀平归宋,授隆平主簿。工书,笔迹甚媚,有家法。太平兴国二年迁史馆祇候,详定篇韵。六年,召见,赐绯,直御书院。太宗尝使中使持示御札,多规益。奉诏荟萃古法书拓石禁中,今世所传淳化阁帖是也。端拱初年,擢殿中侍御史。三年,卒。此卷砑色纸本,牙花带粉,高八寸,长一丈,乌丝栏,共一百二行,首尾各押中书省印一方。行笔□熟,虽学过庭,稍乏劲气,殆小禅缚律欤!宋跋黄绢织蓝丝,元跋牙花笺乌丝,与本身同,并楷书。而主客越尤端严劲正,迹如星凤,仅此一观耳!

千字文草书千字文王著初为隆平主簿,太宗皇帝时,著因进书,召转光禄寺丞侍书,锡以章绶,仍供职馆殿。太宗工书,草、行、飞白,神踪冠世,天格自高,非臣下所可伦拟。而著书虽丰妍熟,终渐踈慢。及是御前,莫遑下笔。著本临学右军行法,尔后浸成院体。今之书诏,盖著之源流。臣越题。

赵宣祖从周世宗征南唐,得法书,必以遗其次子,是为宋太宗。即位后,笃意翰墨,遂为一代弥文之盛。淳化阁帖,即其所作,多命王著临之。他日米南宫自以为高于著,然太清楼帖,不及秘阁本,盖以米体杂置魏晋,乃不如著之醇也。今世间所收内府旧藏羲、献及六朝人真迹,大概多唐人双钩,及淳化拓本有逼真者,宣和皆以七印识之,与真价埒,不可复辨。此帖疑著临智永本也,向见宋思陵临智永千文,与此绝相类云。庐陵欧阳玄,跋袁侍御亨伯家所见,至正丁酉七月初吉。欧阳玄印。

宋王著字知微,自言唐相石泉公方庆之后,世家京兆渭南,祖贲入蜀,遂为成都人。仕蜀为主簿,入朝累迁翰林侍书,加殿中侍御史。善书,笔意媚婉,颇多家法,太宗尝从学书黄庭经,以谓著用笔圆熟,不易得也。今是卷乃其行草书千字文,如宫女插花,嫔嫱对鉴,雅有一般态度,亦其所渐者然耶。余既藏之,又重宝之,传者无忽焉。古槜李墨林山人项元汴敬述。

吴升除了著录《王著千文》及历代诸跋的内容外,对于此卷的外观亦作了相当详细的叙述,如《王著千文》原卷为“砑色纸本,牙花带粉,高八寸,长一丈,乌丝栏,共一百二行”等,而宋跋(周越跋)书于“黄绢织蓝丝”上,元跋(欧阳玄跋)则书于和《王著千文》一样的“牙花笺乌丝”上。

安岐《墨缘汇观》亦著录《王著草书千字文卷》,“李文”已叙,此不赘言。唯《墨缘汇观》记《王著千文》共“草书一百四行”,但此处吴升则言共“一百二行”。此一歧异之处,乃是因为安岐将卷尾“草书千字文”五字,及后一行的款书“侍书王著书”五字亦算进去,故多了两行。

除了以上三书登录《王著千文》外,“李文”已提及《墨缘汇观》及《石渠宝笈续编》亦著录此卷,为了使读者能进一步了解诸书对于《王著千文》著录的情形,以下便是将五书对于此卷大略内容与外观的描述所做的比较。

四、周越书法周越书法评论:

在《王著千文跋》出现前,今所见周越墨迹有二,皆为拓本,一是跋王献之《洛神赋》,另一为跋怀素《藏真律公帖》。前者为楷书,跋于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后者为草书,跋于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按周越“草书精熟,博学有法度,而真、行不及”[67],“真、行尤入妙,草字入能也”[68]。

周越以草书精熟闻名于宋初,但真、行二书则没有草书来得有名,故苏轼才会有“草书非学聊自娱,落笔已唤周越奴”之叹[69]。《王著千文跋》虽为楷书,但作为周越存世唯一墨宝,亦足以让后人一窥宋初书法大家的风貌矣。

究竟周越此人在宋朝当时的评价,以及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如何,一直被后世研究书法者所忽视,如今借由《王著千文跋》的出现,我们似乎有必要对这位宋初书法大家重新定位,以还其应有的历史地位,并使来者能对周越有一真正的认识,以免重蹈前人覆辙。

身为周越之徒的黄庭坚曾言:“子发临书殊劲,但并使古人病韵耳!”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周越书法的优点和缺点。而作者根据典籍和墨迹对周越书风所进行的研究,认为可以用两个字来归纳周越之书:“劲”和“俗”。现分别讨论之。

《宣和书谱》称周越“落笔刚劲足法度,字字不妄作”,米芾亦言:

“周越书,如轻薄少年舞剑,气势雄健而锋刃交加。”周越书风以刚劲著称,此乃历代书法家公认之事实。若验之实物,则可发现古人所言不虚矣。今观周越《王著千文跋》,正如吴升所言“端严劲正”。而此跋乃书于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米芾《蜀素帖》相同材质的“黄素乌丝栏”之上。按黄素不如宣纸吸墨,故不容易书写,非笔力雄健者,必不能至,今日见周越此跋,更证明书史所言不诬也。

此外,今存陕刻怀素《藏真律公帖》,后有周越一跋,“笔势雄强飞动”,亦为周越书风刚劲之证。

若说“劲”乃周越书法为世所称之处,那么“俗”便是其书为人诟病之处。

身为宋四大家之一的黄庭坚,自承其学书过程曰:

予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耳。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74]钱穆父、苏子瞻皆病余草书多俗笔,盖余少时学周膳部书,初不自寤,以故久不作草,数年来犹觉滞祓尘埃气未尽。

黄庭坚将其早期草书带有俗气归罪于其师周越,此乃研究宋朝书法者所共知之事,且为叙述黄庭坚学书过程必引史料。但究竟周越书法俗不俗,则无人深入研究过,因此人云亦云,原为宋初书法名家的周越便因其徒的一段抱怨,而遭后世之人所忽视,甚至鄙视。此一情形,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周越书迹流传无几,以致后人无缘也无法对其书风有更深入的了解,此乃非战之罪,不能苛责。

但如今通过周越存世唯一书迹《王著千文跋》的出现,我们当对周越此人书风进行一番研究,以证书史所言之真假。

宋四家之中,除黄庭坚外,米芾亦曾习周越之书。据张丑《真迹日录》著录有米芾一帖,帖云:

余年十岁写背刻,学周越、苏子美札,自作一家,人谓有李邕笔法,闻而恶之,遂学沈传师,爱其不俗,自后数改献之字,亦取其落落不群之意耳。

米芾曾学周越字,由此可知。无独有偶,他亦不满于其师之俗。其后便改学沈传师,而原因乃是“爱其不俗”,换句话说,此即意谓他“恶周越俗”。

两位书法大家在自我反省学书的过程中,皆不由自主地反过来批判他们的老师周越,此一情形,在中国书法史上实属罕见。由此亦可证明,周越之书风确有可议之处。

宋人在批评周越书时,常将其和北宋另一书法家仲翼相提并论,如苏轼云:

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草书虽是积学乃成,然要是出于欲速。古人云:“匆匆不及草书。”此语非是。若匆匆不及,乃是平时亦有意于学,此弊之极,遂至于周越、仲翼无足怪者。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米芾云:

今人画亦不足深论,赵昌、王友、镡黉辈之可遮壁,无不为少;程坦、崔白、侯封、马贲、张自方之流皆能污壁;茶坊、酒店可与周越、仲翼草书同挂,不入吾曹议论。得无名古笔差排,犹足为尚友。

南宋的陆游则云:

仲翼有书名,而前辈多以为俗。然亦以配周越。予尝见其飞白大字数幅,亦甚工,但诚不免俗耳。

由以上三人所言可见,周越与仲翼两人之书在宋人眼里,皆为俗书矣。

天水一朝,非唯黄庭坚及米芾等人批评周越书俗,《宣和书谱》也开门见山地说周越“傥灭俗气,当为第一流矣”!周越的书法被评为俗,似乎已成定论,但为什么周越之书俗,则是作者下一步所要探讨的课题。

周越之书被讥为俗,恐有两个原因,一为周越写书喜作波折,二则为周越本人“胸次”不高。按今所见黄庭坚行草书法作品中,有一极为著名的特色:山谷运笔喜颤掣抖擞,捺笔多作“一波三折”。后人皆以为此乃山谷独创之技,但如今观周越《千文跋》,则不禁恍然大悟,原来长捺作一波三折之夸张貌,并非始自山谷,而是其师周越!按观周越跋文,有两个特色值得注意:一为“端谨有法”,二为捺笔呈一波三折之画。之所以称此跋端谨有法,乃是因周越跋文凡遇“太宗”“御前”等语则换行抬头。端谨有法是指跋文格式而言,至于跋文本身书法风格,则有一极为特殊之处,即第二行“进”、第八行“是”、第九行“遑”这三字之捺笔为一波三折,粗观此三字,则有笔法造作而不自然之感,太过矫揉而缺乏气韵,或许这便是周越之书被讥为俗气的主要原因吧!同为“一波三折之波撇”,但为何老师被讥为俗书,徒弟则成为宋四大家?

其关键乃在一“韵”字。山谷书法最重气韵,亦即所谓的“胸次”。胸次高者则为雅,胸次低者则为俗。胸次之高低和个人的道德和学问修养有极大关系,此亦宋四大家之所以为四大家之故也。黄庭坚吸收其师周越之长,而在其个人高度的道德学问艺术修养与标新立异的审美观之下,借由豪放纵逸、随意挥洒的笔势,破俗为雅,这便是师徒二人之所以际遇如此悬殊之故也。对于此点,清朝冯班之评可为至论,其曰:

黄山谷纯学《瘗鹤铭》,其用笔得于周子发,故道健。周子发俗,山谷胸次高,故遒健而不俗。

《王著千文跋》乃是周越存世唯一真迹,光从这点而论,此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已占有重要地位。此外,借由此跋,后世研究黄庭坚书法者,亦可了解山谷书风最大特色的“抖笔”“波撇”之师出何处。一帖具有双重历史意义,更证周越此跋之价值不菲矣。蔡襄是否学周越书:

宋四家中,黄庭坚与米芾皆曾学过周越的字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这是他们自己承认的,但是蔡襄(1012—1067年)是否亦曾师法周越,则是一个较具争议的问题。最早提出蔡襄曾学周越字的是北宋的章惇(1035—1105年),其云:

吾今日取君谟墨迹观之,益见其学之精勤,但末得微意尔,亦少骨力,所以格弱而笔嫩也。使其心自得者,何谢唐人?李建中学书宗王法,亦非不精熟,然其俗气特甚,盖其初出于学张从申而已。君谟少年时,乃师周越,中始知其非而变之,所以恨弱,然已不料其能变之至此也。……元祐六年(1091)十一月五日,西斋东窗大涤翁书,时长至后一日也。

章惇写此文时距蔡襄卒时才二十四年,若以时代性而论,其言有一定的可靠性。但为何整个北宋时期,除了章惇之外,其他如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书法大家,以及最拥护蔡襄书法的欧阳修,却从未提及蔡襄曾学周越字的记录?

事实上,翻阅整部《端明集》,只有一处蔡襄自言其书之师承,其《观宋中道家藏书画》一诗云:

……鄙意岂足多,诧语谁能兼;因思左宣献,载檄陪车帽。辱公知遇厚,表里曾无嫌;间复请笔法,指病如投砭。……按景祐五年(1038年),宋绶(谥宣献)出知河南府,时蔡襄任西京留守推官,权知洛阳县令,故为宋绶属官。蔡襄颇蒙宋绶知遇,故向亦为宋初书法名家的宋绶请教“笔法”。米芾曾慨叹曰:“宋宣献公绶作参政,倾朝学之,号曰‘朝体’。”而蔡襄便是其中之一。除了上述蔡襄自言曾从宋绶学习笔法外,他亦曾师法苏舜元(字才翁),此乃由黄庭坚所言得知,其《跋蔡君谟帖》云:

蔡君谟行书简札甚秀丽可爱,至于作草,自云得苏才翁屋漏法,令人不解。

近见陈懒散草书数纸,乃真得才翁笔意,寒溪寝室,待饭不至,饥时书板,殊无笔力。

山谷认为蔡襄“自云”得苏舜元之“屋漏法”是“令人不解”的,似乎婉转地表达了对其草书不满之意。既言“自云”,山谷所言当属可信才是。此外,叶模《石林过庭录》亦云:

君谟初在宋宣献公幕府,授以书法。苏才翁与君谟厚,亦以书相先。故二人卒以书知名。

故据史料记载,蔡襄学书师法者,确信可考者只有宋绶、苏舜元二人,但这并不代表蔡襄书只受二人影响,此亦为绝不可能之事。按蔡襄以学书兼擅各体、兼采各家独步当世,冠绝一时,苏东坡便曾说:

世之书,篆不兼隶,行不及草,殆未能通其意者也。如君谟真、行、草、隶无不如意,其遗力余意变为飞白,可爱而不可学,非通其意能如是乎?苏轼并为蔡襄评定优劣,指其:

行书最胜,小楷次之,草书又次之,大字又次之,分隶小劣。又常出意作飞白,自言有翔龙舞凤之势,识者不以为过。

蔡君谟为近世第一,但大字不如小字,草不如真,真不如行也。

同类推荐
  • 生命之树

    生命之树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也是英语世界中最伟大的现代诗人之一,歌德堡诗歌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叶芝一生创作丰富,深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的影响。《生命之树》这本散文集反映了他受到雪莱诗歌、布莱克浪漫主义、爱尔兰民间神秘主义等多方面的影响,是叶芝文学思想与艺术思想的结晶。
  • “80后”写作与中国梦

    “80后”写作与中国梦

    该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对于当代文学与影视文化的论述与批评,尤其以对于韩寒、郭敬明代表的“80后写作”、春节晚会、中国电影为代表的主流叙述为主,以缜密而不乏历史洞察力的的细读,将学院派的理论化研究与当下青年的生活实感相结合,通过文学与文化现象讨论青年一代的困境与突围,最终与真实的自我相遇。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4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4

    许多人为了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心机,殊不知一滴水里蕴藏着浩瀚的大海,一则短小的文章中孕育着博大的智慧。本书收录的数百篇读者喜爱的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本书既是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也是忙碌现代人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
  • 糖纸烟盒拨浪鼓

    糖纸烟盒拨浪鼓

    有关旧时风物、民俗、人物、游戏、美食的民间记忆,以童年的视角回顾七、八十年代的中国,以个人生活史的方式,体现一代人的文化记忆。过去的生活不代表没有存在过,七、八十年代的生活和现在是有很大差别的,本书对于父辈人来说是一个美好回忆,对于现代人来说一一种参考。对于那个科技并不算发达的时代,孩子们是怎样度过童年的......
  • 解放康定

    解放康定

    蒋介石对中共发出求和声明,“西康王”刘文辉应召赴南京。美龄宫谒见,中共地下党代表的预言一语中的。民盟主席张澜上海传书“和谈即便成功,亦是蒋氏城下之盟”。再探张群:“和谈是一个未知数……”刘文辉恍然大悟。
热门推荐
  • 赌个夫君来爱

    赌个夫君来爱

    他是她前世的爱人,却两次抛她于危难;他是她前世情敌的男友,却也是这一生唯一懂她的人;而他喜欢她,却又总是用讨厌她来掩饰自己的真心。在这场赌注里,谁才是可以值得她托付终生和全心付出的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十字制衡

    十字制衡

    400年前,一介强者——裂天与神殿众神展开的“诸神之战”的硝烟早已散去。400年后,一个少年与他的伙伴乘着他们的飞船毁灭者“卡滋莫罗号”开始游荡于星元界。属于他们的传说就此开始。《十字制衡》就是讲述这么一群人探索这个神秘世界的故事。
  • 为爱从军

    为爱从军

    大学生卓雅为了寻找在任务中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男朋友,毅然参军,经历千辛万苦成长为一名震惊世界的女战神.人称军界"鬼姬"为爱疯,为爱狂,这就是鬼姬的爱情宣言
  • 带着建造渠到异世界

    带着建造渠到异世界

    百分之九十九是海洋的异世界,异世界的超级风帆战列队遇到了舰娘,胡献鱼意气风发霸气侧漏仰面大笑道“大人时代变了,嘿嘿嘿,哈哈哈。”以上均为幻想。嗯,最低建造要求30油30铁30弹30铝,嗯跟舰r一样么,,只要8700金币就能集齐了,个鬼啊!(╯°Д°)╯︵┴┴,这都够直接买条风帆战列舰了啊!没钱,连挂都开不起的么!我不做人啦,噗通某提督跳进了建造渠。
  • 穿越到三海五陆做奴隶

    穿越到三海五陆做奴隶

    叮~~~千百里打开手机,眯着眼睛看了一眼时间,赶紧从床上跳起来。“我怎么在地上?不对这里是那里。”环顾四周居然在一片原始森林里,看着面前巨大的参天古树。心想:我一定在做梦,原始森林早在2120年全部没有了,地球上剩下的森林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树呀。满脸睡意的百里回到刚刚起来的地上又躺到了地上……
  • 放开那个和尚

    放开那个和尚

    简介:“我问佛,如果遇到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这位女施主,你喝了贫僧的粥还没付银子。什么……你不是布施吗?”“空尘,你这个死和尚,存心坑我吧!看我不把你收了。”
  • 三生石下葬桃花

    三生石下葬桃花

    我本树上一枝花,你是树下一块石。三千年前你爱我,我却因你而凋谢。如果有人再问我什么是爱,那么我就会说,爱就是牺牲,爱就是无悔……
  • 2011年中国儿童文学精选

    2011年中国儿童文学精选

    孙建江、张洁主编的《2011年中国儿童文学精选》精选了2011年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品。《2011年中国儿童文学精选》包括了:树的屋子、星空之上的孔明灯十三岁的故事、查明查干那面的枫叶、亲爱的皮匠爷、飘扬的红领巾二毛子、父子、男儿身上三盏灯单车的传奇、五巴见到小鬼子、夜街、转学生日记蓝皮书第133页、多出一个昨天花野昼梦、时空直通电话花香深处的房子等内容。
  • TFBOYS追星旅途

    TFBOYS追星旅途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愿意与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