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0900000038

第38章 语文老师

大约因为最终读了中文系的缘故,长成后每想起从前的语文老师,心里多有些额外亲近与感激。教我识字,并使我对文学发生最初兴趣的,便是他们。从小到大,我的语文老师总有六七位,而使我最为感念的,是其中两位姓范的老师。

第一位范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僻地小学无幼儿园,例于六七岁时直接入一年级,而教师多固定教某一两个年级,范老师便是一直教一年级的。那时她已约莫五十上下,身体微微发福,面庞宽圆,眉眼舒阔,正是脾气十分和蔼的人应有的样子。范老师的受人欢迎,便在于她的温和可亲。她也会不耐烦,但多数时候都笑吟吟的。那时教二年级的也是一位女老师,以严厉闻名,春秋时常穿一件黑色的薄褂子,立在讲堂前,面目端凝,不怒而威。我们甫入一年级,想到明年便不禁有些不安。然而到了二年级不知怎么,那位严厉的老师只给我们上了两天课,便仍由范老师来教。看见范老师站在二年级的讲台前,我们高兴得真不知道怎么才好,也不敢十分放肆,只是笑嘻嘻的。范老师究竟怎样教导我们,如今已不复记省,大约不外乎读书识字,每天留几行字的作业,放学后趴到门口板凳上写,太阳落山前便能划完。唯记得一回上课,讲一个孩子给人送一只羊羔回去,课文有云“躺在床上”,我不懂这“躺”字,早读时问她,她漫应道,就是困觉嘛!我觉得很是神奇。

范老师的家在我们上面一个村子,相隔一里多路。我们偶尔跟妈妈去街上,会经过她家门口,屋是三间土墙旧屋,两间覆瓦,灶屋顶上则是茅草。那时多数人家都是土墙瓦屋,所以并不稀奇。屋角一丛美人蕉,碧意沉沉。有时遇见老师在门口,招呼我们进去玩,我们自然是不敢的。只有一次是过年前后,她抓了瓜子和灌心糖出来给我们吃。我和妹妹念四五年级时,范老师已搬到学校去住,那屋子便空在那里。我们升初中以后,左邻家的小女孩才开始读一年级,照例仍由范老师教。有一天她跑过来告诉我们,范老师还留着我们小学时的作业本,趁天晴摊在学校的花坛上曝晒,那里面有我们的名字。这故事使我十分感激,记在心里,一直不曾忘记。后来我们转去三里镇读初三,每星期往返要经过范老师的旧屋两回,彼时木门长闭,屋顶上茅草已成黑灰。门前道旁一边丛生野蔷薇与金樱子,另一边较高,长一排高高的喷雪花。一日细雨,经过时喷雪花正开,枝条从高处纷披如发,白花绿萼,映照分明。泥径寂寂,至尽头路转,不知谁家屋后一树梨花初放,正是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模样。我并不十分想念她,只是觉得很久没有见过,如此罢了。

又近十年过后,我曾去我的小学校寻过她一回。时节正值残冬,年前大雪犹未化尽,通往小学校的土坡上黄泥黏腻,枯草森森。从后门进去,只见操场正中间花坛里那一棵雪松仍在,只被大雪压断了一根大枝,而从前种在教室门前的小香樟树已枝繁叶茂,高高遮住屋顶。这里荒废已久,自我们读高中后,村里的小孩子渐渐凑不够一个班,于是四、五年级改到离村十几里路的镇中心小学去读,逐渐只剩下一、二年级,最后连这两个班也难以为继,小学校就取消了。五年级的教室门开着,黑板上方贴的字仍是我们读小学时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连字迹仿佛也一模一样。屋角放着腌菜的陶坛与一堆引火用的干松枝。劈好的硬柴堆垛在阶檐上,瓦檐上的积雪融化了,滴进阶前浅浅的水沟里。以前下雨天,下课时我们常常蹲在这水沟前,看它一滴一圈的水纹。教室里不知哪一年的黑板报上,五彩的字浸了水气,已逐渐漫漶,却还未完全模糊。没有人声,只几刀咸肉挂在铁丝绳上,漫然照着淡薄如水的太阳。

我们小心走了一遍,在从前老师住的那三四间平房前停住。忽然一扇门打开来,一个中年女人走出来坐着拣菜。她削一只白皮萝卜,我认得她是我毕业那一年新来的老师,却忘记她是姓童或是姓石,正犹豫间,她竟已叫出我的名字,使我十分羞惭了。她说范老师几年前就已经不在这里,去了女儿家生活。我又问她现在老师们都还在教书么?她答,只有两三个去了中心小学教书,剩下的早就不教啦。不教书该如何生活,我却不敢细问。她收拾完毕,起身回屋前留我吃饭,虽明白是客气,我也觉得感激。婉谢告辞,从前门走下去,竹林上已升起半片薄薄的月亮,这里一间破落的旧房子,原是我一个小学同学的家。

另一位范老师则是我高中的语文老师,他的名字叫范文模。他其实只教我高一,到高二时我便分入文科班,不在原来的班级了。他个子不高,脾气也温和有节,不曾在班上对哪一个同学有过不快的神色。班主任是化学老师,是见到男女生多说了几句话也要把人叫过去教育一番的,又用另一种眼色看成绩差的学生。而范老师则不,他表现宽容的方式,是上课时鼓励我们自己举手发言,说错了也没有关系,不到鸦雀无声时,不点名让人回答问题。因得他这种纵容,我那时便常常举手,有一回无人上台标写拼音,我以为那些字都很常见,便自告奋勇,结果错了一半有余,脸热了一整节课,他倒安慰说这些原本都是容易读错的,所以才写出来,让你们注意。他叫我们写周记,题目不限,体裁不限,先是一周一篇,后来因同学热情甚高,便篇目亦不限。那时其他班级也都须交周记,然而大多是命题作文,如我们这般自由的,着实没有。每一篇周记他都会写上细致的批语,再加上“很好”、“好”、“较好”一类的总评。在他觉得好的地方,则打上红色的大波浪线。末了再把写得好的名单报出来,让大家互相传看。这实在是一种激励,因为他并不势利,以为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才能写出好文章。如果觉得某一篇确实写得好,也会在班上念。隔壁班的语文同时也由他教,有一位鸿鹄君,作文写得十分委婉整丽,我们便有幸聆听过一两回,此外倒似不常有了。

当时我正是十分矫情的年纪,善感多愁,对“文学”又很抱了些幻想,于是每回终朝点缀,分夜呻吟,写出呈上,早早等着发周记的那一天。他对我十分照顾,几乎每一篇都会评上“很好”,只是不在班上念。大约也觉得那种琐碎无章的东西,是不适合当范文读出来的吧。有一回我把初三时所填的几首完全不讲平仄、连押韵也懵懂的词抄上给他看,他竟大为感动,叫我不要放弃,此后我却再也没有填过词了。本科毕业过后,有一回心血来潮,翻到当年那本周记,看了几页,我几乎羞于承认这是自己写的东西。那些泛滥而无止归的抒情,无节制的排比与感叹,用力找寻出的意义,都使我脸红不已。当年老师是用怎样宽容的心态才能看完这些作文,并且给出那么好的评价呢?大约那时他对学生作文实在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文从字顺,情感真切便可以。这在那时学校的老师却已是难得:他也曾在批语里委婉提醒我试着写写我最不擅长的议论文,却不会像文理分科后教我的语文老师那样,劝我别看那时我喜欢的杂志,只需写一写高考模拟试卷上的作文才是正经。

分入文科班后,我的数学开始不及格,这漫长的煎熬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与此同时,周记的写作已经停止,面临的只是模拟试卷上的作文。我既反感,同时害怕,常常因为不会与不愿而写不出一篇完整的议论文,得不到一个及格的分数。那一位姓江的语文老师,不知怎么使我得了他非常虚伪的印象,他讲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很赞美的样子,我于是连陶渊明也一并认定是个伪君子,仿佛鲁迅笔下的鲁家老爷。十分抑郁的时候,我给范老师写过两封信,都是白话诗,说的都是些感谢与怀念的话。他并不回我信,只是叫妹妹转告我好好学习。我心里是有些失落的,但想想也就欢喜了。

高考过后,我所填报的学校,其实也是他帮我定的。那时我和妹妹一起在教室,他看见我,说:“你去读苏州大学的中文系不好么?”我想一想,便说好。我入大学后,便没有再和他联系,直到大二,忽然听说他得了癌症。那是2004年,他不过四十上下。我小心翼翼给高中历史老师去信探听消息,很快便得到回复,说是真的。我想给他写信,却不知如何下笔,又觉得事已如此,忽然联系恐怕会更让他多想,就这样搁置下来。后来遥遥听说他病情得到控制,人看起来很好,也就放下心来。一直到大学毕业后,我才给他写了这几年的第一封信。2007年我在上海出差,春光将尽时决定悄悄辞职,准备考研。我问他,白天可以去高中的图书馆看书么?那时他已经不带课,只零碎管一管学校图书馆开放借阅的事。他说,可以,只是条件差一些。我便辞了职,回到县城,借住在一个高中同学家,白天骑车到图书馆看书,晚上回住的地方。

最初他安排我在最右边一个空屋子看书,下午太阳西晒,稍稍有些热。过了两天,同负责图书馆的另一位刘老师觉得那桌子不好,便把左边一个旧书室的门钥匙给我进去看书。这里放着几架学校剔旧报废的书,其实有许多还很整洁,只是出版年份较早而已。旧书室里六张大桌子排成两排,我把上面厚厚的灰擦掉,又去书架前转一圈,心里欢喜极了。刘老师送我一小罐茶叶,此后且每天早晨给我送一瓶开水让我泡茶。他虽是英语老师,却很喜欢写点小文章在地方报纸上发表,大约从语文老师那里听了些谬赞的话,就希望我好好学习。范老师第二天来,见我换了地方,也很满意,说:“书架上这些书以后都要论斤卖的,你喜欢哪一本就拿哪一本!”我挑了一本《陶渊明集》,一本朱自清的文论和一本废名的《招隐集》,便不好意思再多拿。先前有一次我和妹妹一起来玩,他带我们去楼上书室,让我们拿想看的书先借去看。我挑了好些本,末了他拿了陆键东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给我,说:“这本书很好,送给你,可以看一看。”我便收下了。这些书,连同我考试复习所需的书本与资料,都是先寄到老师办公室,再拟慢慢背回我住的地方的。然而书寄到时,他执意要帮我送,很大的一箱,他就放在自行车后座上,一手扶龙头骑车,一手扶箱子。我也骑车,在他前面带路。乡下土路不平,一路十多里远,书掉下来好几次,我窘迫极了,然而他还是不让我碰。直到帮我把书搬到屋里,然后片时也不立,骑车回去了。

我在那里待了近两个月,后来仍是回南京看书。那时他的神色十分好,完全不像患重病的人,又说自己如今闲人一个,有兴致时,常去周边乡镇钓鱼玩。这时距老师最初患病已有五年,同学私下谈起,都说如老师这般乐观开朗的实在不多。此后我和妹妹逢年节回乡时,总要去他家拜访一回。一次他留我们吃饭,路上切了牛肉脯子,说:“这一家的繁昌牛肉脯子很有名的,你们不知道吧。”那牛肉脯的确好吃。时间到2009年,有一回我独自回乡办事,没有去见他,却正好在十字街上遇见他骑车过来,说是去美术馆。因为同路,他便骑车载我这几百米,然后和我说再见,好像我还是在这里念高中,碰见我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一样。只是高中的时候我不免是有些怕他而躲着他的。我并不曾想到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他。

他偶尔会上QQ,有时我们说一点话。我常常不知该说什么好,只有一再请他保重身体。他偶尔也会去我博客,还像高中时那样,为我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写一个评语,多数是不应得的夸奖。他本来就不常上网,后来不出现时,我也并没有觉得奇怪。2010年端午我发短信给他而没有回音时,也不曾多想。现在想来,恐怕那时就已经病得沉重了吧,却不想使学生担心或麻烦,便不告诉。到2010年9月1日,接到同学的短信,听说他已在前一晚去世,我惶然无措,不知该向谁证实。然而到下午手机便接到陌生号码的短信,“范文模于8月31日凌晨去世”,大约是师母就着老师手机里的通讯录通知的。我收拾了东西便往车站去买票,天零零一阵雨,雨后烟灰色的云很大很轻地浮在行道树上。想起昨日念中还闪过下次回家要去看一下老师的,云很美啊,这样念着,仿佛并不怎么悲伤,只是恍惚,觉得事情的发生没有真切感。

他的追悼会开在殡仪馆,第二天清早我们坐车前去,辰光尚早,空气仿佛有青青色,一路荒草窠上时时蔓延着大片的牵牛花,蓝得使人从心底起了悲哀。到了殡仪馆,大厅四围堆积不少花圈,仪式十分仓促,几乎是被赶着匆匆鞠了一躬便退到一边。门口桌边有人分送白色小花佩戴,同去的有另外两个高中同学,却略略侧着身子,躲过了递上来的花。又徘徊了一会儿,便先走了。只剩下我一人,去桌边取一枝花,别上衣襟。风吹起头发,有书记站上台阶致词,说老师身为民盟成员,也拥护党的政策之类的话。劣质扩音器发出尖锐的噪音,他的声音听起来一抖一抖。下面的人渐渐不耐烦,开始交头接耳。我何尝不知道这些陈词与浮躁都同样出于自然,悲哀的孤独感却仍旧于杳渺中猝不及防降临,我的鼻子一酸,终于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同类推荐
  • 梁晓声文集·散文15

    梁晓声文集·散文15

    《梁晓声文集·散文》尽可能全地收录了梁晓声迄今为止创作的全部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史诗似的描绘了时代的全景,讨论了诸多社会热点问题。
  • 戴老师魔性诗词课

    戴老师魔性诗词课

    戴建业,品读唐诗最新作!最魔性的诗词入门课,一本书让你爱上古诗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作者在本书的语言文字上,保留了他在课堂上的语言特点,让读者能够看到一个“原汁原味”的戴老师。文笔风趣,精彩桥段完整再现。戴建业总说“我写的比我讲的更有趣!”,而这本书也正是如此。书中不仅保留了戴老师在课堂上的那些精彩桥段,他还将自己人生经历与之结合,把诗文中的盛唐气象给写“活了”。精心注解,内容丰富。本书中的内容将比作者唐诗课视频中的内容更为系统、全面和透彻。除了添加作者亲笔的长篇序言和后记以外,在内容上也做了很多的补充和注解,可以说这本书是作者网络讲课视频的升级版。《戴老师魔性诗词课》仅仅只是开始,更多的新作也将陆续推出,敬请期待。在这本书中,戴老师除了将他之前火遍全网的唐诗课的内容进行了更加系统的整理外,还增加了全新的内容和知识点,包含了他本人对唐代经典诗词的赏析,以及对盛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大诗人“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各自人生轨迹的讲解,并且作者还结合自身的人生经历,将诗文中的盛唐气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这本书中内容是戴建业老师许多年教学与研究的沉淀,他一直再强调“网上的视频片段虽然有趣,但毕竟不系统,学知识还是要系统的去上课,去看书,反复的看书很重要!”他希望他的新书能够为更多对古诗词学习有兴趣的人提供帮助。
  • 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一生必读的名家诗歌

    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一生必读的名家诗歌

    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中外文学史上群星闪耀,内容博大精深,其中每—个文章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生活的真谛,为我们的生活点燃激情。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海中精选了选取了—些名家诗歌,让你在优美的文字中徜徉,汲取知识的力量。
  • 成熟的蜕变

    成熟的蜕变

    人的爱有时是一种深不见底的偏执,一次不经意的邂逅,一个随遇而安的事物,都可能让你在大彻大悟中彻底沦陷。于是你想霸道的得到它,可耻的占有它的全部。这种贪恋是孤独的。因为它让你不顾一切;这种爱是可怕的,因为阴阳之妙,绝恋会唤醒你灵魂深处最隐秘的邪恶。那晚月色迷离。如水的月光泛着淡淡昏黄,那是种暧昧的温暖,陷阱的表象总是充满温柔,无法抵挡。
  • 红尘禅心

    红尘禅心

    一个人的人生结局不论是圆满或徒劳,命运总是显得那么微妙无常。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如白马过隙,活在当下也许是对人生最直接最简单的诠释。我们无限感慨生活却总是在花开花落的悄然无声中体会着生活的无语。在浮浮沉沉的命运中我们首先要学会的是善待自己,善待自己就是善待生命。
热门推荐
  • 千骨番外之画骨深情

    千骨番外之画骨深情

    花千骨在时间的轮回中找到了自己的记忆,但是洪荒之力控制了她,最终的唯一的救命方法是什么呢,花千骨还会回到白子画身边吗?敬请期待^ω^
  • 诸天轮回列车

    诸天轮回列车

    秦捷醒来后发现自己来到一辆永不停息的旅行列车上,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到达一个站点,虐杀原形站,进击巨人站,海贼王站,以往在电视里、游戏中出现的世界真切地来到他的面前。嗯?不是说好是旅行吗?怎么打起来了! 咦?还有卡牌奖励? 召唤巨人? 变身橡皮人开启四档? 这旅行有意思,我喜欢!
  • 小娇妻:拿下森林之王

    小娇妻:拿下森林之王

    洛小瞳一觉,把自己从没家、没业、没娃的三无产品,睡成有家、有老业、有娃娃的在保产品。究竟是世界太疯狂,还是洛小瞳太迷茫?
  • 柯南之血月

    柯南之血月

    前世的杀神在名侦探柯南里又能翻出怎样的浪花呢?熟知剧情又获得了系统的帮助,在异世创造出了自己的势力无比庞大。名为血月。冰冷的心又如何被融化呢?女主为小哀。本书不后宫,单恋。
  • 我有多重人设

    我有多重人设

    在长乐街,他是写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痴情才俊——李隐!在魔界,白天他是集洗衣做饭、说学逗唱于一身的奶娃暖男。到了晚上,他重拳出击、化身暗器大师,无数妖魔惨遭其害,在层出不穷、角度刁钻的暗害下留下耻辱的血泪。
  • 男神的起点

    男神的起点

    时间长河中一缕对妻子的承若形成一股不灭执念。执念寄宿在一渣男身上,带领渣男踏上寻妻修行路。一路闯过种种麻烦,背着一口铁锅炖过巨头老怪、炒过天才妖孽。面对各种美女,一句话我是有老婆的人。其实我很想说我还是一个黄花大闺男。
  • 某呆毛王的旅程

    某呆毛王的旅程

    身为穿越后用着别人模样的穿越者,突然发现自己还是一个世界树精灵的重生,然后又发现自己还是一个创造世界树诸神制造的管理兵器。嗯……但是能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会人格分裂进行实体化,本体被困英灵殿,人格分身代替本体旅行,这不是我想要的啊!
  • 银星之神

    银星之神

    在银水星上,许多人都拥有法术。有的靠强大的背景提升法术,而林宇在这乱世中靠自己的资治、天赋,一步一步地走到了极限。
  • 皇后不好惹

    皇后不好惹

    你劈腿就算了吧,你劈腿居然连累老娘,你连累老娘穿越?穿了?真穿了?那就穿了吧……瞅瞅这个,摸摸那个,哇塞!!从此她就是腰缠万贯的富婆了哇?还有个美丽无双的帝王攻!司徒漠为了火神火热的老百姓,整日颦眉不展,茶饭郁郁。思虑一番,为了天下百姓,他这个当皇帝背个黑锅吧!!听信古人一回,来劳一回筋骨。不就是被一个女人糟蹋么,算个鸟啊……思想豁然开朗,扭捏的来到皇后面前。某女轻轻急呷了一口上好的雨前龙井,斜眼魅惑的看着他,却见他双手不自在的捏着领口,俊脸上满是不自然的尴尬,性感薄唇轻轻的吐出:“爱妃,朕今夜是你的人了……”
  • 绑架总裁作嫁妆

    绑架总裁作嫁妆

    替人要债,却把那个天不敢惹地不敢怒的卓五爷给错绑了回来!风水轮流转,犯蠢毁一生,这新公司的大BOSS怎么越看越眼熟,“乔小姐真健忘,刚刚被你睡过的男人就不记得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当初她加注在他身上的,这个睚眦必报的男人誓要千倍百倍的讨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