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原名嗣臧,行名洪骍,后改名适;字希强,又改适之;号冬友、小山;笔名铁儿、自胜生等。1891年12月17日(清光绪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生于上海大东门外。这时他母亲才19岁,而父亲却已49岁了。后来国内名人中与他同岁的有刘复、赵元任等人,而大于他的朋友:章士钊时年10岁,陈独秀时年12岁,梁启超时年18岁,蔡元培时年24岁。这些人在他成长过程中都在不同程度上给以帮助和影响。
胡适出生于中日甲午之战前三年,幼年生活是在甲午之战后度过的,而这个时期的清政府更加腐败;帝国主义进一步入侵,使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国家多难,民不聊生,而知识分子已开始觉醒,要求改良政治以挽救国家之灭亡。因而1898年出现了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下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这次运动很快被清政府镇压下去了,但康梁的思想在社会上仍有很大的吸引力。胡适在青年求学时代喜欢读梁主办的《时务报》,因此受梁启超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很大。
胡适出生两个月后,他父亲就被调往台湾任职去了,上海只留下他与母亲,但不久他们母子也到了台湾,家人团聚共叙天伦之乐。从此胡适在父亲的教育下开始成长,4岁时已认得方块汉字七百多个。然而,由于形势遽变,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他又随母亲回到绩溪上庄村。
胡适回到家乡后,开始进私塾。这个学堂塾师就是他四叔胡介如。学生只有两个:一个是胡适,另一个就是四叔的儿子,名叫嗣秫,比胡适大几岁,但不爱读书,老师一离开,他就溜出去玩。因此学堂里常常只剩下胡适一个人在读书。由于胡适已有近千字的基础,因此免读《三字经》、《百家姓》等启蒙字书。他四叔便以其父所撰写的《学为人诗》教他。这部书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胡适后来回忆说,其中“为人之道,非有他术。穷理致知,反躬践实,黾勉于学,守道勿失。”这寥寥数语,对他一生有重大影响。此后他读的第二部书也是父亲编的《原学》,这是一部讲哲理的韵文书。第三部是《律诗六钞》;接下去是《孝经》、朱子《小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书经》、《易经》、《礼记》等等。当读到《论语》时,他四叔另有差事,到外县去了。老师换了他族兄胡观象(禹臣)来教。这时学生有所增加,先是5个,后来增到10多个。其中有两个最爱逃学,先生抓着便打,但越打越逃。胡适感到奇怪,于是自己问自己,他们为什么要逃学?为什么情愿挨饿、挨打,被人家笑骂,而不情愿读书?当时答不上来。后来他才慢慢体会到,这是老师不肯耐心“讲书”的结果。那时,老师收入太少,一个学生每年才交两块银元,老师生活困难,当然没精力认真去教,学生只有念死书、背死书,这样自然很苦,不愿去学,更谈不上去用功学习了。而胡适自己却不是这样。他母亲为了儿子学习好,每年交塾中的学费,总比别人家多。一般交两块钱,他家第一年就送去6块,以后每年递增,最后一年交到12块钱,并嘱托老师严加管教,要求为他“讲书”,每读一字,须讲清字义,读完一句,要明白一句的意思。如此循序渐进,胡适读了《幼学琼林》及《四书五经》等书,不但不觉得苦,反而感到有兴趣。因此,当别的同学读《幼学琼林》大字课文时,他已深入到读小字夹注去了。有一次,一个同窗好友,拿着一封信来问他,说信上第一句“父亲大人膝下”是什么意思。这位同学已经读过《四书》却不懂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这件事使他深深领会到他母亲为他多交学费的好处。所以他说:“我一生最得力的是讲书,父亲母亲为我讲方字,两位先生为我讲书。念古文而不讲解,等于念‘揭谛揭谛,波罗揭谛’,全无用处”。
胡适9岁时开始看小说。这是课外读物,但在那读经的时代,老师是不让读的,因此只得偷偷看。一天,他在四叔家一间小屋的废纸堆里,无意间捡到一本破烂而又没头没尾的《水浒传》,里面讲的是“李逵打殷天锡”的故事。他一口气看完后,觉得书中的人物故事新奇而有趣,于是各处寻找“小说”(当时叫“笑话书”)。后来果然找到了全部的《水浒传》,而且还借来了《三国演义》。从此在他那幼小的心灵深处,又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以满足他求知的欲望。当时供给他这种“笑话书”的人,主要有他三哥、二哥及族叔胡堇人(近仁)等。他的两位兄长都在上海进过梅溪书院,又做过南洋公学的师范生,所以他们有这类书。他们每次回家都带些回来,这自然也就成了胡适的了。他近仁叔,十几岁时就考取了秀才,有才华,比胡适大四岁,家中藏书不少,常把“小说”借给他看,而且还相互比赛,看谁看得多。在这样的环境影响和培育下,他相继又看了《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薛仁贵征东》、《七剑十三侠》、《正德皇帝下江南》、《五虎平西》、《粉妆楼》等书。此外还阅读了一部翻译小说《经国美谈》,讲的是希腊爱国志士的故事。这是他二哥由上海带回来唯一的一部外国小说。他前后共读了30多部,于是眼界大开,脑子里故事越来越多,因此家族中的姊妹们常聚在一起,要他讲书给她们听。每次讲完后,她们都去泡炒米,或是做鸡蛋饭请他吃。胡适说,这样讲书,逼使他把古文翻译成绩溪本地话,使他进一步了解了古文的文理,所以他14岁到上海读书时,就能做很像样的文章了。看小说还有一个好处,使他在不知不觉中得了不少的白话散文的训练,把文字弄通顺了。这对他后来的教育事业很有用,所以他说:教育家要读小说。
然而,读小说如果不加选择,混读一气,这也是不好的。胡适读了几十种小说,其中有好的如《红楼梦》、《水浒传》等,但也有一些不好的作品,读了会受其不良影响,特别是儿童时代。在这方面,胡适深有体会,所以他后来回忆说:“以家人干涉之故,所读小说皆偷读者也。其流毒所及盖有二害,终身不能挽救也,一则所得小说良莠不齐,中多淫书,如《肉蒲团》之类,害余不浅。傥家人不以小说为禁物而善为选择,则此害可免矣。二则余常于夜深人静后偷读小说,其石印小字之书伤目力最深,至今受其影响”。 这些是胡先生经验之谈,发人深省
胡适念私塾时的课外活动很少。由于他身体弱,母亲也不让他随便乱跑,养成一种爱静不爱动的性格。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文绉绉的”,人们给他一个绰号叫“臧先生”。有一次,他跟村里的孩童在玩“掷铜钱”,一个长辈走过,笑着对他说:“臧先生也掷铜钱吗?”这是一句玩笑话,胡适听了觉得不好意思,的确有失“先生”身份。打这以后,他参加童友们的游戏就更少了。课余的时间几乎全部用在看小说上,有时跟着大人(庶祖母)到田里“监工”割稻,他也不顾一切,只管看自己的小说。到十一二岁时,稍微活泼一点,有时跟一群同学找几根木棍做刀枪,戴上假胡须,在田里做戏。大家多半派他充当文角儿,如诸葛亮、刘备之类的角色。他说,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荣一箭从椅子上射下去,这是我最活泼的玩意儿了。从上所述,可见他的课外活动是非常有限的。正因如此,他有充裕的时间来搞好学习,而且也养成了一种读书的好习惯。他生活很有规律,每天起得早,总是第一个到学校。到了便坐下来读书,等老师来了,背完书才回家吃早饭。下午继续念,直到天黑才放学。晚上还要念夜书。经过这样严格训练,加上他的聪明好学,他的进步很快,同时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所以他说,9年的生活,只学得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方面,不能不说是打下一点底子,但别的方面诸如音乐、图画等就没有发展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