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0000000027

第27章 小刘村教堂

这一段时间中,小刘村教堂在意识中飘荡,促使我踏上寻访的路途。我和往常一样,背上随身的黑包,装着两支中性笔,硬壳笔记本,一盒名片和手机,还有面巾纸等一些零碎的物品。

大巴车出了城市,在国道上奔跑,我无心观望窗外的情景,胳膊抱在胸前,车载电视播放的音乐充斥车厢里,无法为耳朵竖起隔音的墙。我把思绪抛向天空,寻找安静的地方,回味资料中读到的小刘村教堂。“1927年,美国宝血会传教士在阳信县小刘村建天主教堂,设小刘村教堂医院,借诊病之机传播教旨,发展一批教徒。1943年,传教人员撤走,医院关闭。”短短的信息,概述了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教堂。我看到过它正面的照片,凹进的距形的匾池水泥铺底,镂刻“进教保佑”几个大字。下面是教堂的大门,探出的门上有三角形的拱顶,一个黑色的十字架。

我搜集资料,打听与教堂有关的人与事,我一直弄不明白,是在地图上随意地圈到小刘村,还是沿着黄河的脉搏寻找,要不是神父骑着马,或一路长途徒步,再也迈不动落满尘土的鞋子,选择这个地方。史料对教堂的记事很少,我闯进一团乱麻中似的,梳理不出头绪。小时在我家住的不远处,有一座天主教堂,“文革”期间被砸烂,窗子拆毁丢度弃,圣像被铁锹铲掉,整座教堂无一处遮挡,风儿从中穿过,鸟儿在屋顶筑巢。我们一群不懂事的孩子,常爬上台阶在墙上涂写,躲在墙角撒尿,坐在二楼的窗台上,注视街上来往的行人。有时向下投掷纸叠的飞机,目光追逐它落在民房的旧瓦上。教堂座落在一条胡同口,每天都要经过这里,人们叫它天主教堂,别的就不知道了。教堂的神圣和庄严,早被红卫兵砸得没影没踪,谁也不敢提教字。我又一次接近天主教堂,想了解历史上有过的人,有过的事件,通过文字传达给更多的人。

2006年,刘宝德主编《梨乡风情》一书,他是阳信的“文史通”,田野调查做得非常好,我们有过多次接触。交谈中,我问过小刘村教堂,他也没有新的线索,关于小刘村教堂,他编的书中记载:

“天主教堂建于1916年,分路南、路北两个院落。路北院间隔为东西两院,西院有礼堂一座,瓦房38间,为教士专用房。东院有房40间,后20间为职工和贞女宿舍,前20间为女子学校。路南院为修女院和经言学校,有修女楼两座,经言堂17间。

1925年,教会开设教会学校,初设两个班,以宗教课为主,外加算术、国文。1934年改称道德学校,全部招收女生,设高级班10个,初级班1个,每班学生定额50名。2名修女讲宗教课,5名教师分讲国文、算术、历史、地埋、自然、公民等。1935年,高神甫创办磐石学校,设高级班2个,初级班1个,全部招收黄河以北各县的男生,两学校分别于1939年、1940年停办。

1935年,开设教会医院门诊,由3名美国籍修女为主治医生,全部为西药,一年后改换中国籍修女为主治医生,1941年停诊。”

文字的粗线条写出教堂的外貌,教会所做的一些事情,主要人物和事件始终无记录。时间叠在时间上,很多生命逝去,曾经生活过的人和思想过的头脑,虔诚的信徒都消失了,只留下教堂。青砖、红瓦、十字架,如同醒目的黑体字,在天空干净的大纸上,每天书写日记。透过教堂的窗子,向外面的天空望去,这和向里面眺望是不一样的。青砖墙围合的空间,聚集天、地、人、神。

一拐过路口,踏上乡村的主路,教堂顶上的十字架贴在天空上,无数次推断、猜测的教堂疾速地飞来。教堂就在眼前,而我用读过的文字和想象拆解,寻找被丢弃的历史。路两边晒满光裸的棒子芯,做为引火的烧柴,必须晒得干透。一排泥土的房子,夹在砖瓦房中显得落旧,新与旧的建筑在时间中摩擦,旧的消失了,新的存下来。

教堂管理员孟宪亮是个老教徒,1943年出生,他老家在滨州秦董姜镇,那里有一座比这大的天主教堂。2009年神父让他来这里服务,每天打扫教堂的卫生,在地里种种菜,做做饭。我来时他有事去邻居家,教堂的大门上锁,只好透过院墙,观望院子里的教堂。大门使空间保持寂静。经受不止一个四季的转换,青砖墙淋太多的风雨,砖中蕴满阳光的气息,勾的白墙缝和青砖褪掉了色泽,有了沧桑的痕迹。关闭的大铁门上,贴的“恭贺圣母荣如升天”还是那般清晰,白纸变得脏污了,铁门顶端的十字架伸向天空。

孟宪亮老人来了,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朴实,让人一见面就拉近距离。他生在教徒的家中,在父母的祷告声中开始人生,神灵的爱护佑着他长大。院子里干净,红砖铺地,我在教堂的门口,看到砖缝中长出几朵黄色的野菊花。我蹲下身子注视它们,来做礼拜的教徒们必经的地方,无数双脚经过,却没有暴力的脚踩上去,毁掉弱小的生命。孟宪亮老人打开教堂的门,我注意到老人的双手,垂直地立在裤线两边从不乱动。受了生活磨难的老人,站在阳光中,脸上露出单纯的笑。

一排排长条椅子和跪凳,现在空荡荡的,等待虔诚的教徒,双膝跪在跪凳上,面对天主进行忏悔。

我沿着窄小的楼梯,登上二层阁楼。木楼板保养得不好,有的地方残缺,踩上去微微颤动,吱吱作响,再不能承受超负荷的重量。我放缓了脚步走在上面,害怕稍用力会踩落下去。教堂的二层阁楼是“唱经台”,作为主日乐队演奏的地方,我看到废弃的风琴,踏板的木板变黑,再也演奏不出圣歌了。我似乎又听到巴利奥斯的《大教堂》,此曲描绘人们清晨去做礼拜,教堂里虔诚祈祷的情景,以优美的音乐语言描述清晨中大教堂的形象,从远处推来,纯净的天空背景下,几颗还未离去的星星,眨着眼睛,在大教堂的尖顶徘徊。阳光从彩色玻璃中透过来,使教堂带上温暖的气氛,我对风琴有特殊的情结,在龙井东山小学上学时,第一次见到了风琴。每一节音乐课,都要由同学到别的班去抬风琴,音乐课的是皮肤白净的女老师教,齐耳的短发,她坐在风琴前,椅子上放一块锈花的垫子,一朵朵盛开的牡丹花,开得格外的艳丽。她弹奏琴键,脚不断地踩动木踏板,风琴在她的弹奏下,发出动听的乐曲,她领我们唱音阶,然后教唱歌。风琴磨得很旧,从窗口冲进来的阳光攀到琴身上,我学的是《我爱北京天安门》:“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下课的时候,我们要把风琴抬到教员室,老师夹着谱本走出,她的身影一消失,同学们掀开琴盖,几个小脑袋挤在一起,在黑白键上胡乱地摁,还有的人伸出脚踩踏板。音符痛苦地乱跳,一个个地蹦出,在教室里快速地逃离。在这架风琴上,我们跟着学会了好多的歌,《火车向着韶山跑》《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国际歌》等。

我趴在窗前向外眺望,看到散落的院落,一条探过来的枝桠,枝叶遮住半扇窗子。美国建筑学家丹尼尔·李布斯金说:“光线进到屋内,会如何照下来,改变、跳跃?石头、玻璃、木头、光——这些不起眼的材料,建筑师能用它们达到更高的目标,表达想法与情感、诉说故事,描绘历史。”光和木头形成生命的力度,构成庄严的氛围。2001年,春日的一天,美学家潘知常在美国纽约的一个大教堂待了很久,他在讲座中说:“那天我想来想去就是围绕着一个问题:以个体去面对这个世界,那么,这样做的意义究竟何在呢?而思考的结果,就是我终于意识到,以个体去面对这个世界,它的意义就在于为我们‘逼’出了信仰的维度。也就是‘逼’出了作为终极关怀的爱。”很多人走进教堂,很多人离开教堂,人们在教堂庄严的大厅中,对世界和生命的思考不一样。

从教堂里走出来,我和孟宪亮老人去看他种的北菜园。一排破败的房子,门敞开着,一缕光溜进去。园子里种着一垅垅葱,几垅辣椒,地上爬满了冬瓜秧,肥硕的冬瓜,圆滚滚地趴伏在叶子中,瓜蒂联结秧蔓。地头有一架喇叭花,花冠由白渐变成粉红色。无数朵喇叭花昂起头,对着天空吹出快乐的曲子。它凝固的姿势,迎接初升的太阳,送落日的离去,等待和星星的絮语。孟宪亮老人用手指一下盛开的花说:“多么有生命力,它是在神灵的的护佑下。”我们在菜园子里,观看着阳光下的植物。乡村教堂规模不大,但它的神圣和庄严,却让人有着敬意。规范自己,不大声说话,没有乱七八糟的私心杂念。

路南和路北的教区分两个院落,“路南院为修女院和经言学校,有修女楼两座,经言堂17间”,这一切是材料上记载的数字。南院已经荒芜无人居住,很少有人走进院子里,我还是请孟宪亮老人打开南院门,毕竟这么远的路途,来了就要都看一看。由于不常开锁,钥匙在锁眼里艰难地转动。

当地的作家冀新芳,上世纪八十年代,她在这里上过初中,也许哪一间房子,她就曾经住过,在院子中和同学们玩耍过。院子里比北院荒凉多了,坚硬的青砖一层层地剥落,房子残破,门窗脱落,杂草长满院子,感受不到神圣,只有无尽的荒凉和落败。我搜尽词汇,却找不到准确的词,表达触目的情景,纳兰性德的“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倒是适合当时的心情,衰旧的建筑,吹得我的心塞满沧桑。那条不平整的砖路,龇牙裂嘴地向前延伸,心沉重了,思想就复杂了。在岁月中有的建筑消失,

潘知常:《我爱故我在》,第2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刘宝德主编:第26页,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存下来的也在经受着危险的到来,窗子上挂着一只老式的路灯,白瓷的灯罩结很多的锈痕,灯泡落满尘土不那么光亮了。一根白塑皮的电线接着灯头,墙上穿出了一个细眼,电线从这里进去,现在无人住,夜晚的院子中也不需要灯光。

肥大的灰喜雀飞过,留下的声音,来不及凝固就被天空融化。几声狗吠从远处传来,使院子有凄凉在游动。

拐过房山角,第一扇的窗眉上,留有“文革”时期的残迹,上面有一行“要斗私批修”的大字,不知哪一年用黄颜料写上去,淋漓了风雨和霜雪,现在仍能辨出字迹。一株马樱树,树冠蓬开,遮盖住一片墙,树快要超出房子。这和冀新芳的记忆中相似,碗口粗的马樱树,树龄也不小了。早过了开花的季节,院子中的凄凉,与树的名字有了巨大的反差,这座房子还能坚持多久。我的记忆来了,要有耐心存下这里的一切,它是留给后来的怀念。

我们一行人吃完午饭,来到了一位文友家,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急切地想了解她在小刘村教堂上初中时的情景。

南院有一排翠绿的柏树,还有几棵马尾松,红艳艳的漂亮,扑鼻的香气,把她快速地卷入过往的生活中。过去的生活,现在是记忆了,思绪扯动的情感,让人重新回到过去的日子中,一个中年人讲述自己的过去,尤其少年求学的艰辛,有说不清的滋味。她家在西大寨村,离学校六七里路,背着书包,穿着母亲做的布鞋,一次次走在乡村的土路上,那一年她只有12岁。初一都是步行去学校,初二才会骑自行车,年龄小不可能天天回家,同学们都住校,一周回家一趟。一天只是吃早饭和晚饭,中午不做饭,饿了就啃冷馒头。菜用罐头瓶盛着,从家中带的咸萝卜条、豆瓣酱、虾酱。平时吃窝头,到毕业的那一年才能吃上馒头。开运动会,上体育课就在教堂前的空场地上。教堂后面是一片小树林,边上有小卖部,上体育课的时候,她们就站在小卖部门口看女主人做饭,做的包子很小。我听冀新芳的口述,她原生的生活细节,促使我调动想象力。

圣·奥古斯汀说:“什么是时间?如果没有人问这个问题,我知道什么是时间。如果我试图向提问者进行解释,我就不知道什么是时间……我们衡量时间,但是如何衡量那种不存在的事物?过去已逝,将来未至。”时间是什么,它就是生命划过时的痕迹,是一种记忆。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受“文革”的影响,小刘村天主教堂只剩下一座高大宽敞的空房子,所有宗教设施均被破坏得荡然无存。由于初中扩招教室紧张,教堂摇身一变而成为教室。它比普通教室的面积大得多,课桌摆放在中间,五六十个孩子坐在里面,教室里都是土台子,砖头垒的垛子,上面架着水泥板,同学们一年四季趴在桌子上。夏天时还较凉爽,冬天手触在水泥上冰冷浸骨。四周还很宽绰,这给学生们提供了追逐耍闹的地方,学生们大声吵闹,在空旷的空间响起,发出一阵阵的回声。下雨和雪天,沾着泥土的自行车,随意地堆放在边上,硕大的教室里仍然不觉得拥挤。

乡村不通电,夜晚所有的活动全凭一盏油灯,她住的西面的邻居家,晚上念经,一家人的身影被光投映到泥土墙上。那团火焰生出的光,映出一个个教徒的影子,剪贴到泥土墙上。黑色的剪影,勾勒出生命的轮廓,虔诚的祷告声,沿着光奔向辽远。墙外面是村庄是大地,不远处的教堂隐在夜色中,月光裁出的十字架贴在夜空,融入到无限之中。乡村的夜安静,虫鸣拉扯夜向深处走去。

入团不允许信仰宗教,每次发展团员老师就做工作,提醒他们不要迷信。他们表面应承,却依旧我行我素,既要入团,耶稣也要照旧信。老师偶尔家访,看到墙上的耶稣画像,只好一笑而过,老师拿他们毫无办法。

听说有个女学生特别虔诚,立志长大后做修女,同学们都以为是戏言。多少年后,同学们聚会,问起她们家姐妹俩,原来都去上海修道院读书,真的做了修女。小刘村的男女老少都信奉天主教,他们白天种地,每天晚饭后,奔到一户德高望重的老教徒家,伴着一盏孤灯,在他的带领下念读经文。其实听起来更如同小合唱,声调抑扬顿挫,也许类似于唱圣歌吧。几乎每家的墙上都张贴着耶稣及圣母玛利亚的画像,耶稣幼儿时幸福的一家,以及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等。

学生们夜晚想家时,独自对着微弱的灯火,触摸灯盏上油渍的感觉,又在指尖上出现。把自己投入往昔的时光里,翻动日子的书页,寻找生活过的事情,听着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的呼喊。记忆被凝固在时间里,一旦打开,它将洪水一般滚涌出来,在现实中闯开一条河道,将人推入“五味”的水流。她的讲述,使我对教堂有了认识,一些怅然飘来,往事并不如烟,而是真实地存在于记忆中。情感照亮了回忆的道路,流逝过去的生活,突然一下子冒出来。其实它们保存得完好,只是在人生的路上匆匆地走,来不及整理思念。生命在记忆里,一次次地醒来,又一次次地睡去。

我的记忆中有了这座教堂,教堂记忆中有了我的出现。

10月的鲁北平原,深秋的夜晚,要多披一件厚衣服,抵挡袭来的寒意,我回到遥远的地方,整理田野调查笔记和在场的感受,想着远方的教堂。去过小刘村教堂的人,永远不能忘记它朴素的样子。

2010年10月25日于抱书斋

同类推荐
  • 百步穿杨

    百步穿杨

    本书是作者历经两年的潜心创作,在吸取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将文言文、白话文和网络语言相结合,用400多个警营小故事,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表现了人民警察机智、幽默、乐观和忠诚的职业特质。本书以普通人的视角和“另类”的表达,成为近年来公安文学创作中接地气、书警魂、悦警心的佳作,得到了专家和读者的好评。作者简介:王健是江西省景德镇市公安局的一名普通民警,是全国公安文联会员、鲁迅文学院公安作家研修班学员。多年来,王健坚持以独特的眼光观察警营生活,并透过常人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深入的文学思考,其作品写出了公安民警的人生百味。
  • 西遁马嘶鸣

    西遁马嘶鸣

    张宝瑞,笔名磐石、秋凉、雨亭等。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悬疑推理小说代表作家之一。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历任新华社北京分社总编辑,高级记者,新华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金蔷薇文化沙龙主席。1971年开始从事长篇小说和影视剧本创作。
  • 火车的掌纹

    火车的掌纹

    张楚,七零后主力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学院合同制作家。已在《人民文学》、《收获》、《当代》、《天涯》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百万字。曾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人民文学》短篇小说奖”、“大红鹰文学奖”。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
  • 变成星星守护你

    变成星星守护你

    第一次遇见他,可以用“触目惊心”四个字来形容。在夏天的某个夜里,夏小希第一次遇到安熠辰的时候,他坐在路边,身上满是干掉的血渍,目光呆滞。夏小希把他带回家,从此两个人展开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安熠辰在夏家住一段时间后,一些神秘人出现,带走了他。等到再次相遇的时候,他却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陌生、冷漠。从前只会对夏小希笑的他,现在却把她当成陌路人。她违心地答应宮浩宇和他在一起,却造成了更大的误会。当夏小希终于明白安熠辰的心意时,却震惊地得知了一个真相,原来她的任性不仪造成两人当初的分离,现在又差点害死他,她因此后悔、自责不己。就在安熠辰的病情出现转机时,满怀怨恨的墨诗诗出现了……
  • 局

    作品直指钱权社会现实人心的迷局,环环相扣,情节紧凑。通过几位青年男女在感情、事业以及家庭方面错综复杂的关系,反映了现代都市人在时代变迁的大背景下,对情感的迷茫,对权力和金钱的贪恋,以及历尽挫折后对社会的思索。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空中的独舞

    星空中的独舞

    哎,空有不死之身,我也想无敌啊!!天玄地黄秘籍数不胜数,可惜学不了,怎么办?等揍啊!啊!啊!
  • 快穿之恶毒女配失忆了

    快穿之恶毒女配失忆了

    三生石自爆波及到忘忧,忘忧死了,要复活还要收集三生石碎片。忘忧恨得牙痒痒,看见三生石随便想爆打他一顿。忘忧:啪,忘忧觉得自己要凉了完了完了……男主:小媳妇打我了,打是亲骂是爱。忘忧:???男主被我打坏了?本以为收集碎片很容易,动不动就黑化,本仙女要回天庭嘤嘤嘤,领着黑化的三生石瑟瑟发抖。看着牵着自己手的女人,三生石突然不想黑化了。
  • 穿越到修仙世界配师父

    穿越到修仙世界配师父

    “这孩子不可能成仙的”“没事儿,不成仙更好”“这孩子太调皮了”“没事儿,我宠着”“这孩子去找青云师叔了”“啥?带我去找她!”
  • 一枕华胥不似梦

    一枕华胥不似梦

    似真似假这一切都似乎不重要了她抱着她一生中最爱的人,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 木叶之铁拳

    木叶之铁拳

    以肉身硬撼雷影!以拳头对抗须佐!庞大的身躯笼罩着整个木叶。无与伦比的霸气,代表着忍界的巅峰。为秋道一族开创一个新的神话! (前期的毒点可能多一点,这些我后期会改改的,前面写的不好,后面慢慢会修改的。)
  • 背光而行的人们

    背光而行的人们

    被抛弃的城市艾雷德在结界的守护下已经安稳度过了200多年,高墙之后的两个国家,也依靠着月神结晶,一次次抵御了前来进犯的怪物。然而一切安宁,都因艾雷德的一起命案而再起波澜。墙外的怪物究竟从何而来,神秘的月耀圣教和月神结晶又究竟为何,当年那个牺牲自己拯救了艾雷德的圣者卡恩,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墙后的两个国家持续两百年的战争又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真相?一切的一切,都将跟随着艾雷德一个看似平凡,却绝不普通的男人,逐渐被揭开。
  • 曹仁的爱情

    曹仁的爱情

    曹仁在兵峰里是一个少校军医,性格温和,做事稳重,对娜叶那份感情让人看得温馨、感动最后也让人心酸。看得出一个为祖国边防献出了自己青春,也失去了一次次爱情。他多么渴望身后有一个贤惠贴心的爱人,希望有一个撑腰的。但是小说的作者和编剧都没有给他这样一个机会,可能他们想的是在结局里总要有些遗憾这样才真实、感动。但是我觉得曹仁这样的人应该有一个美丽、优秀带点瑕疵的女孩作为他的爱人。所以我要给曹仁一个这样的对象,女主薛宁宁就是这样一个人,她是一个美丽、现代、能干确又有些冒失的女孩,在家庭发生巨变后,她想到要去她曾经旅游过的天堂西藏,她想象那里的人、人心、人情都是她所看到的天空一样纯洁。他们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 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Ⅱ

    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Ⅱ

    忙碌的都市中,如何找回宁静的心灵?在烦乱的生活中,怎样拾起幸福的感觉?用佛法照亮心灵,用智慧梳理生活。这是一锅专门煲给都市忙碌人的心灵鸡汤,滋润你的心田,化解你的烦恼,消除你的疲惫。《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2》通过一个个启迪心灵的小故事和隽永清新的点评,引领读者在忙碌的生活中学会放松心灵、找到真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