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48700000010

第10章 统天下者关键在统人心:汉武改革文治武功(2)

(3)监督官员位卑权重。作为监督者,刺史秩②只有六百石;作为被监督者,郡守秩为二千石。位卑者监督位高者,汉武帝的用意有两条,即位卑可以无所顾虑,权重可以有效监督。

(4)监督官员垂直管理。刺史由御史中丞统管,并接受御史中丞和丞相司的监督,不受地方干预。

(5)监督岗位定期轮换。刺史没有固定的监察区域,一年一任,一任换一个地方,以免与地方官勾结。需要说明的是,汉武帝晚年,汲取太子叛乱的教训,又设立了司隶校尉③,级别为二千石,比刺史的地位高,可以监督皇太子及其他皇亲国戚。刺史和司隶校尉的建立,使朝廷对官吏的监督大大加强。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时,二千石以上的官员被查处的多达百人。

5.财政经济制度的变革

对于一个政权来说,要想做成一番事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人才,二是钱财。用现在通俗的话讲,就是要解决“有人办事”和“有钱办事”的问题。汉武帝对外发动拓边战争,对内大兴形象工程,都需要钱,而且需要很多钱。这些钱从哪里来呢?于是,汉武帝提拔重用了桑弘羊、孔仅、东郭咸阳等一批“兴利之臣”,以“专”字为主调,对财政经济制度进行改革,另辟利源,以解决财政困难问题。

(1)钱币“专铸”。公元前113年,汉武帝针对铸币权分散、货币混乱的现状,采纳桑弘羊的建议,取消了郡国的铸币权,把铸币权统一收归中央。中央设立水衡都尉,其下属钟官、辨铜、技巧三官,专门负责铸造五铢钱,并规定非三官所铸之钱不得流通,同时将各地私铸之钱运到京师销毁,这样就有效解决了币制混乱的问题。从此,五铢钱作为标准货币定型,并一直沿用至隋代。

(2)盐铁“专营”。盐铁官营,春秋时期管仲相齐时就已实行,汉武帝于元狩六年下令在全国实行。全国各地共设37处盐官,49处铁官。盐的官营,是由盐官招募民众煮盐,煮成的盐全部由政府收购,然后再由政府卖给私人食用。这种做法类似于“统购统销”。铁的官营,则是由铁官在产铁的地方组织生产冶铸,然后由政府统一销售;在不生产铁的地方,则由铁官负责回收旧铁进行改铸。这一改革既扩大了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又在经济上削弱了诸侯王和地方豪富的实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贡物“专运”。西汉前期,各郡国向朝廷定期输纳贡物,各买各的,各运各的,采购、运输和保管的成本都很高,直接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公元前115年,汉武帝采纳桑弘羊的建议,实行均输法,在各地设均输官,负责统一管理、调度、运输各地向朝廷交纳的贡物。各地应送的贡物都取自当地丰饶而价廉的产品,上交均输官后,均输官将一部分运送京城,另一部分则运到价高的地方出售,政府从中获取差价利润。

在推行均输法的同时,汉武帝还创立和实行了平准法。所谓平准,就是在京师设立物资仓库,储存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既起到调节物价的作用,又能防止商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

(4)商人“专征”。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下令推行算缗④法、告缗法。所谓算缗,就是国家向商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所谓告缗,就是与商人瞒产偷税作斗争的方法。

算缗法规定,凡属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囤积商等,不论有无市籍,都要据实申报自己的财产,国家根据财产多少按比例征税。算缗法还规定,每价值二缗的资产,抽一算(二百文,一说一百二十文),依此类推。一般的小手工业者,每四缗抽一算。马车每乘抽一算,进行贩运的马车一乘抽二算,五丈以上的船抽一算。

告缗法规定,对财产藏匿不报或漏报、少报的,除没收缗钱外,并罚当事人往边境守边一年,告发人可得没收缗钱的一半作为奖励。同时,还规定有市籍的商人及其家属不得占有田地,违者予以没收。

算缗法和告缗法实行后,富商大贾所缴的财产税成倍增加,特别是告缗法坚持几年后,没收的财产以亿计,正好弥补了国家财政的亏空。

衡量一次改革是否成功,主要有两个标准:一看对解决当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的效应,二看对后世的影响。从这两条来看,汉武帝的改革都是成功的。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政治、经济、军事改革并行,演奏的是改革“协奏曲”和“大合唱”,而不是“独唱”和“单调”

如通过意识形态的变革,为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通过财政经济的变革,为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通过用人制度和监督制度的变革,为改革提供了主导的中坚力量;通过军事制度的变革,为改革提供了稳定的环境等。这种综合性的改革,彼此之间,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互为支撑。

2.汉武帝本人掌握最高权力,且改革意志坚定

改革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没有实力不行,而最硬的实力就是执政权力。没有这个权力作后盾,改革是不可能冲破重重障碍,化解重重困难,最终取得成效的。这一点,从范仲淹、王安石等人变法失败的教训中可以得到有力的印证。

3.汉武帝通过选官制度的变革,遴选和重用了一批敢改革、会改革、能改革的人才

如意识形态的改革,主要依靠的是董仲舒;财政制度的改革,主要依靠的是桑弘羊;军事制度的改革,主要依靠的是卫青、霍去病等。

这里,笔者想多费一点笔墨谈一谈桑弘羊。桑弘羊是一个“左列钟铭右谤书”式的人物,赞之者称其为“兴利之臣”,毁之者称其为“乱国酷吏”。而更为有趣的是,透过对桑弘羊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政治文化中的诸多难言之隐:

(1)从后世看,对桑弘羊充分肯定甚至推崇备至的,多是一些临危受命、在一线攻坚克难的实干家和改革家,如曹操、杜佑⑤、刘晏⑥、刘彤⑦、王安石等;反之,把他骂得狗血喷头的,则多是一些寻章摘句、吟诗作赋,没有多少实际事务、在旁边当“评委”的儒生学者,如杨雄、司马光、苏东坡等。

(2)对桑弘羊实行“专营”的这一套,尽管学者坚决反对,但许多君主却不得不用,“世主独甘心焉,皆阳讳其名,而阴用其实,甚者则名实皆宗之”。事实上,其后一千多年,历朝统治者不仅从来没有放弃过国营化政策,反而把专营的范围不断扩大了。

(3)三千年中国历史,凡是能够临危受命、攻坚克难、为国家谋大功大利的能臣,几乎都背上了“小人”的称号,戴上了“酷吏”的帽子;而那些面对困难束手无策、只会空发议论甚至吟风弄月、腐化淫靡的儒生们,则大都成了“君子”,靠着自我标榜、相互吹捧,空负千载美名。这一现象究竟是历史的悲哀,还是历史的宿命!

4.及时纠正改革带来的弊端,防范了改革引发的风险

尽管通过改革,汉武帝积累了很多钱,但由于拓边战争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在太多,以至于在他晚年出现了“海内虚耗,户口减半”的状况,各地农民起义接连发生。对此,汉武帝做了深刻的反思和总结:“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

汉武帝这段话虽短,内涵却很丰富,道出了他改革的苦衷:其一,关于改革的原因。自己当时面临的形势是内忧外患,不改革,局面维持不下去。其二,关于改革的代价。要为后世立极,要安定天下,必须发动改革,发动战争,必须“劳民”。其三,关于改革度的把握。汉武帝认为,他这样做是不得已而为之,后世子孙要慎重,不能再像他这样做,否则就会重走秦朝的老路。

正是因为有了这份难得的反思,汉武帝晚年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对一些政策做了积极调整,同时大力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这才使得改革的负面效应不至于淹没其正面效应。加之后来汉昭帝、汉宣帝也很好地坚持了汉武帝在轮台诏中确定的“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的政策,发展经济,优厚民生,最终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难得的中兴盛世。

同类推荐
  • “三农论”

    “三农论”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的学者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依据中国特有的国情,把农村问题分解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分别进行研究,既分析这三者的关系,也研究这三者各自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三农”问题的理论,作为认识实践分析现实问题的理论框架。经过10多年的实践,现在已成为中国政界、学界的共识。
  • 天下大势

    天下大势

    这是一部颇具新意的政治讽刺小说。辛亥武昌首义,浪荡公子边义夫身不由已卷入革命洪流,因在混乱中三炮轰城,意外成了革命新贵。不料,官瘾尚未过足,即被政变推翻.边义夫无路可走,旋即发动二次革命,立志以革命的名义去做窃国大盗。于是,一支号称为人民不吃土而努力奋斗的“四民主义”的队伍横空出世,本来就形迹可疑的“革命”变成了一场国内鸦片战争。战争结束,边义夫成了一方诸侯,靠林立的枪杆子成了北京段祺瑞政府的政治贸易伙伴。
  • 阿里·沙里亚蒂思想研究

    阿里·沙里亚蒂思想研究

    沙里亚蒂的著作最明显的特征是强调人的思想。他不仅不畏惧西方的霸权文化,而且通过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复兴了古老的波斯文化,捍卫了伊斯兰教的地位。沙里亚蒂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对当时伊朗社会的转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一方面关注中产阶级的命运,另一方面以一个负责任的知识分子的身份从现代社会学的角度深入研究伊朗社会,积极探索拯救社会的新途径。沙里亚蒂对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他的思想在当时的青年一代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即使是在今天,仍有许多大学生阅读他的著作,从他的思想中汲取文化营养,了解伊斯兰信仰。
  •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对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各个方面作了全面的阐述,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基本知识,又包括微观层面的具体方法,可以帮助领导干部从思想意识和具体技巧上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水平。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媒体新时代的到来;领导干部与“无冕之王”;让自己的媒体形象亮起来;领导口才与演讲艺术;关注基于民意的舆情;运用媒体作宣传;直面虚假负面报道;接受采访的技巧;做成功的新闻发言人;突发事件中的媒体管理:学会运用和引导网络;自觉接受媒体监督等。书中精心穿插了许多资料链接,这些资料或知识,或案例,或图表,方便阅读时从不同角度加深对正文的理解。在每章的最后还附上了……
  • 超越均势:冷战后的美国南亚安全战略

    超越均势:冷战后的美国南亚安全战略

    中国是南亚国家的邻国,南亚是中国安全环境中敏感和复杂的一部分美印、美巴关系的调整对中国的影响是一个重视和研究的一个课题。本书创新地提出“超越均势”概念概括和分析冷战后的美国南亚安全战略,并具体从理念、政策、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证。对“9.11”后的美国南亚安全战略也进行了深入探讨。
热门推荐
  • 在东京混吃等死的日子

    在东京混吃等死的日子

    在东京混吃等死的日子。本书没有系统,主人公没有知道整个剧情。不会拆散原作cp。
  • 烟雨南朝乱

    烟雨南朝乱

    不愿沾染尘世琐屑,一心退避红尘。然而,这乱世之中,谁又能独善其身?
  • 异世之迹

    异世之迹

    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地球是属于第一平行宇宙中的一颗行星。虽然关于平行宇宙之说,即使截止到目前为止,都还是不能加以确认。但那也仅限于,就眼下地球上的科技水平而言,还远未能达到可以获得足够的证据,以证明其存在的能力罢了。其实,早在太古时期,当那会儿的地球人还处于修身成仙,孕魄为神的第一文明阶段的时候。便已经是有个修炼到渡劫期的‘半仙’之人,被那从天而降的雷劫,给轰击的仅剩一丝意念后,就到了第三平行宇宙中,从新投胎去了……
  • 乱世人间行

    乱世人间行

    修行者虽能飞天入地,搬山填海,与天地相争!人之极致也!非仙非神也!人若能活到极致,神仙之流又有何可羡慕的!有人就有江湖!有修行者的地方更甚!
  • 一曲离骚

    一曲离骚

    “你是上辈子修了多大的福气,这辈子能找到我这样能文能武,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美女当女朋友啊?”慕华俏皮的看着慕容挽秋,就像春光透过枝叶,撒下一地的温暖。“估计是前世造了太多的孽,让我还没来得及游戏人生,就中了你的圈套,再也逃不掉。”慕容挽秋整了整衣装,眼角余光瞄到慕华拿起了擀面杖,顿时没了风度的落荒而逃。“女王饶命,我跟你开玩笑呢!”“你说的是心里话,别跑”
  • 山外的诱惑

    山外的诱惑

    山外有山有水,山外充满着诱惑,从来没有出过山的村里人都对山的外面有着不同的说法。有人说山的外面是海,有人说山的外面还是山。就这样,村长的儿子刘希望和他的小伙伴踏上了山外之旅。
  • 豪门阔少:老婆你真好

    豪门阔少:老婆你真好

    各位书友们对不起哦,小汐不知道该如何介绍小说,所以大家还是自己看吧●﹏●
  • 综漫御手

    综漫御手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动漫,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幻想,有了它,我只是想做自己在动漫里想做的事...
  • 不朽城

    不朽城

    我错了,不该这样子的,这是我太监的第二本书。数据比起第一本,好了很多,但我还是没信心签约,所以请原谅。在这本书停更的日子里,我已经把新书的大纲极为详细地制定好了。接下来,我准备码正文,日以继夜地码足万字,然后上传,当然,由于这个号已经有了两个太监历史,编辑是不会鸟我的。所以,我会开新号,届时,希望曾经支持过我的人能够再来我的身边
  • 猫之茗改版

    猫之茗改版

    猫之茗好看吗?记得茉莉听到一夫一妻制时的崩溃吗?来吧!来圆茉莉的后宫梦想啦啦啦啦啦啦【=-=本小说是作者一位00后的13岁煞笔孩子因为看了猫之茗而写出的=-=别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