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48700000025

第25章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盛世衰世的“七有”“七无”(1)

《阴符经》开篇就讲:“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这可以说是中国历代典籍中最简短、最肯定的一句“大话”。意思是,你只要善于观察体会大自然的运行规律,然后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足够了!

《水浒传》的“引首”末有两句诗,叫“细推治乱兴亡数,尽属阴阳造化功”。这“阴阳造化”四个字,看起来有些混沌、模糊,不着边际,但细究起来,却大有深意。为什么呢?

因为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虽然令人眼花缭乱、难以穷尽把握,但实际上却很有规律可循。比如,一年有四季,春天之后是夏天,夏天之后是秋天,秋天之后是冬天,这就是规律。什么时候你见过秋天走在夏天之前,或者春天留到秋天之后呢?即便是气候有时有些反常,或有些地方因为位置特殊只有夏天(赤道附近)或只有冬天(南北极地区域),但也改变不了四季运行的基本规律。

《阴符经》开篇就讲:“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这可以说是中国历代典籍中最简短、最肯定的一句“大话”。意思是,你只要善于观察体会大自然的运行规律,然后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足够了!那么,中国历史三千年的治乱兴亡,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讲,其中究竟有多少规律可循?究竟有多少经验可以总结?究竟有多少教训可以汲取呢?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中国历史上的太平盛世,有哪些相似之处呢?打造一个太平盛世究竟需要哪些基本条件呢?静坐斗室,默想千年,我将之概括为七条,亦称“七有”。

1.有一个比较英明的君主

中国历史上,君主很多,但当得起“英明”二字的却屈指可数。从春秋时期算起,大体有齐桓公小白、晋文公重耳、楚庄王、秦穆公、魏文侯、齐威王、秦孝公嬴渠梁、赵武灵王赵雍、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晋武帝司马炎、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清康熙玄烨、清雍正胤禛等等。

这些人的英明,大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1)有大气量。胸襟宽广,器局宏阔,能容人、容事、容物。如齐桓公不记杀身之仇,任用管仲为相,成就春秋霸业;楚庄王“绝缨会”上不计较将军暗夜调戏自己的美姬之恨,打赢了关键性的一仗;唐太宗不计较魏征曾经辅佐过自己的政敌李建成的经历,不仅委以重任,而且纳其诤言,开创了贞观盛世;等等。这些都不是常人能够具有的气量。

(2)有大智慧。这种智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善断”,也就是善于拍板。二是要善于用人任事。这两个方面的重要性,可以在《大秦帝国》中秦昭王教育儿子嬴柱的话里体会出来:“你长了谋国之见识,却是没长担待国事之胆魄也。法令既定,用人任事便是国君第一难题。一个好国君,见识不高有能臣可补。用人无识无断,虽上天无法补也!”

(3)有大气魄。从时机上讲,这种气魄主要应体现在千钧一发的危难时刻;从言行上讲,这种气魄主要应表现得“特立独行”。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要言人之不敢言,为人之不敢为,尤其在政治斗争的关键时刻,敢于用“枪杆子”或“刀把子”说话。就像叶利钦1993年10月4日炮击白宫一样,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才有了后来“超级总统制”的确立。

(4)有大情怀。其核心一是“公”。既掌公器,必有公心。其心中既存一人一家一姓之利,亦存天下万民之利。二是“仁”。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如孟子所行,“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5)有大心志。不仅有鸿鹄之志,而且具有为了实现鸿鹄之志而百折不回的精神,“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能坦然面对一切困难,专心坚忍地克服一切困难。

2.有一个比较贤能的中枢领袖集团

“一个篱笆三个桩”,如果把君主比作“篱笆”,那么“三公九卿”等枢要大臣无疑便是“桩”。从三千年的历史来看,任何一位君主想要干出一番宏图伟业,都离不开一个贤能的宰相,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中枢领导集团:秦始皇能横扫六合、统一华夏,主要靠的就是李斯、王剪、蒙恬、尉缭子、顿弱、姚贾等一帮当世一流的民政、军政和外交人才;唐太宗能帮助他的父亲打出大唐江山,开创贞观盛世,主要靠的是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李靖等杰出人才;唐玄宗前期能开创开元盛世,主要是因为有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一帮贤能之士把持中枢,而他后期之所以酿出安史之乱,主要是被杨国忠、李林甫、高力士等一群奸佞之徒占据了中枢。由此可见,这些“桩”对于“篱笆”的重要性。

从历史的经验看,优秀的枢要大臣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一流的眼界。能鸟瞰天下,洞察幽微。如苏秦,身居草庐而能揣摩透战国风云乱象,提出“合纵抗秦”的主张;如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

(2)一流的才具。或于某一领域有专精,或于几个领域都很擅长。如吴起,不仅是优秀的军事人才,一生未有败绩,而且是优秀的法家人才,善于治国理政;如房玄龄,善于谋划;如杜如晦,善于决断。

(3)一流的品格与风骨。如孟子所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一流的胸襟与气度。存心仁厚,气度恢弘,不搞“武大郎开店”,而是喜看“长江后浪推前浪”,善于团结人,尤善于培植人。如陶澍,“用人能尽其所长,所拔取多至方面节钺有名”;如胡林翼,能“小心以事友生,苦心以调护诸将”,“荐贤满天下”。

这里,我想特别介绍一下明朝的翰林院制。明朝自英宗以后,制订了一个选拔高级领导干部的规则,抑或称惯例,即“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也就是说,不是进士的,就没有资格进翰林院,没有在翰林院学习、工作过的,就没有资格进内阁、当首辅(宰相)。明朝为什么会设置这样一条规则呢?我们有必要品读一下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关于翰林院制的一段文字,完整地了解一下翰林院制的发展沿革:

明制中尤堪称述者,在其翰林院。

翰林院之设始于唐,其先本内廷供奉艺能技术杂居之所。玄宗时,别置学士院,自此学士与待诏有别。专掌内命。其后选用益重,礼遇益亲,至号为“内相”。

宋代则翰林学士,亦掌制诰、侍从备顾问,并有侍读、侍讲、说书等经筵官,亦与翰苑同为政府中清美的缺分。而馆阁之选,更为士人荣任。实为当时政府一种储才养望之清职。

至于明代,翰林院规模,益臻崇宏,经筵官、史官均归入翰苑,翰林院更明显的变成一个中央政府里面惟一最高贵的学术集团。这一个集团,与王室保有很紧密的关系。内阁学士,即从翰林院分出。

……

翰林院本为储才养望之地,明初尤能不断注意到社会上的名儒耆俊,网罗擢用。皇帝以及储君,时时与翰林学士接近,既可受到一种学术上之熏陶,又可从他们方面得到很多政治上有价值的献议或忠告。

而一辈翰林学士,又因并不负有行政上实际的责任,而望荣地密,从容中祕,得对古今典章沿革,制度得失,恣意探讨,以备一旦之大用。而庶吉士以英俊后起,亦得侍从台阁,受一种最名贵而亲切的教育。实在是国家培植候补领袖人才之一种好办法。

3.有一套合乎时宜、比较科学的理论政策

政策和策略是一个政权的生命所系。从三千年中国的历史看,大凡盛世、治世,其政策和策略往往都是对症的;大凡衰世、末世,其政策和策略往往都是失当的。比如,汉初实行的“黄老无为”的治国策略,就适应了秦末天下大乱后民生凋敝、老百姓渴望休养生息的需求,因而才有了“文景之治”。再比如,明中叶张居正狠抓《考成法》,就是对准了当时明朝“文恬武嬉”、纲纪松弛的弊病,痛下针砭,因而一举挽回了颓势,延缓了明朝的寿命。由此可见,政策和策略的重要性。由此所思,什么样的政策和策略才能算得上高明呢?

(1)时效性。白居易有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诗作文尚有如此要求,制定政策、谋定策略就更应注重时代性与时效性了。

这一点,钱穆老先生说得很明白透彻,“就历史言,无数百年不败之政治,亦无数百年不坏之制度”。意思是任何一项制度,在一定时期实施的效果再好、再完美,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再大,在另一个时期也可能会失效,甚至会产生悲剧效应。为什么大禹发明的“井田制”,能够对夏、商、周三代的社会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而被王莽用之,却起到了极大的“促败”作用?究其原因,还是古人所讲的,“三代不同制,五霸不同法”。流水已去,刻舟岂可求剑!这一观点,《淮南子·泛论》论述得非常详尽和精到: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夫夏、商之衰也,不变法而亡;三代之起也,不相袭而王。故圣人法与时变,礼与俗化,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因其宜。故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多也。”

(2)实效性。衡量一项政策或策略是否具有实效性,关键是看它是否达到了“实事求是”和“有的放矢”的要求。至于如何达到这个要求,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做了生动的描述:“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历史是相通的。有时候,昨天的话能够启发今天的事;有时候,今天的话也能够印证昨天的事。毛泽东同志阐述的以上两点,从秦王朝崛起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很多印证。譬如,秦孝公时,商鞅变法确立的耕、战立国思想,就充分发挥了当时秦国民众“厚重质朴、勇烈好战”的优良传统,而避开了当时秦国由于贫穷而导致的“风华未开、文明落后”的不足;秦惠王时,张仪确立的“积羽沉舟、力行连横”的策略,就有效地破解了苏秦提出的“合众抗秦”方略;秦昭王时,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之策,就为当时的秦国指明了一条行之有效的侵略扩张途径,对于不断地蚕食六国、削弱六国、最后统一六国起到了关键作用。

(3)长效性。古人有句话说得好:“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这“谋万世”三字,就是对政策和策略长效性的要求。只不过,这个要求太高了,很难达到。而历史的事实是,一项政策和策略能够管上三五世(约几十年或一百多年)就很不错了。所谓“君子之泽,三世而斩”,不仅是指祖宗的恩惠及家业的延续问题,也隐含了因时代变迁、许多东西(包括制度)必然要跟着变化的要求。

政策和策略如何才能具备长效性呢?

同类推荐
  • 公务员职业道德:恪尽职守

    公务员职业道德:恪尽职守

    《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大力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全面提升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努力造就一支政治信念坚定、精神追求高尚、职业操守良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 我们的自信:大道之行的骨气与底气

    我们的自信:大道之行的骨气与底气

    170多年追寻与探索的奋斗之旅,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发展历程,70年探索人类更好社会制度的苦难辉煌,跨越五千年长跑擎起的精神之火,始终是我们最深厚的自信。新的历史坐标,新的长征起点,我们又将怎样充分展示我们的自信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书既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来的发展历程,又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既对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行了解读,又对未来30年中国的新长征进行了展望;既蕴含中国智慧,也昭示世界样本,理直气壮地展现了我们的自信。全书语言朴实无华,文风干净利落,既有深入细致的分析,又有通俗易懂的表述,是一部党员干部和群众愿意看、喜欢读、读得懂、学得进的通俗理论读物。
  • 朝向远大理想的精神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书系)

    朝向远大理想的精神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书系)

    本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形成,性质、特征及内涵,地位、作用,基本原则,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基本途径,基本经验,新实践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和经验进行概括和总结。揭示了文化发展进程的基本特征,探讨了新的历史时期在文化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以及社会和谐文化建设等主要领域所取得的理论与实践的新经验、新成果,并对我国文化的未来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构想和展望。
  • 灰章程:只能做不能说的官场秘密

    灰章程:只能做不能说的官场秘密

    规则不当规则,必定失败。反规则太当规则,你也许上当受骗,你必须在生活中去揣摩学习,在历史和现实的灰色地带里去探索发现。本书从规则人手。对官场规则和民间规则都做了全方位的解析,在告诉你规则的精妙之处的同时,也告诉你潜规则的玄机和真相:更重要的是,本书还告诉你,在规则和潜规则的接合部,还存在一个广大灰色地带,在那里,升与降的空间都会被无限放大。本书深度解析了人性的欲望,以及如何在现有秩序中满足这些欲望……并将官场博弈植入大历史的洪流中进行现场研究,最后得出的惊人结论是,在官场和商场真正发挥作用的大智慧,是有些事永远都只能做,不能说。
  • 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

    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

    本书立足“浙江省十一五时期推进城乡一体化对策研究”这一重大招标课题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考察了北京、上海、苏南无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扩展成一本专著,作为本套丛书第一期六本书的结篇。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这个勇者实在过于邪恶

    这个勇者实在过于邪恶

    一个性格极度懦弱的少年身体里竟然寄宿了大魔王的灵魂。机缘巧合之下少年竟然成为了击败魔王的勇者,受到魔王灵魂的影响,少年的性格也从胆小懦弱慢慢变得邪恶起来。这是什么情况?你真的是拯救世界的勇者吗?这个勇者实在过于邪恶!
  • 旧事无声

    旧事无声

    旧年陈事,循环无声唯有至公不党争收人心纵侠情身在江湖执耳朝政多情自笑我我不怨多情千载寂寞万世留名请君携酒听一听
  • 甜心少女的弃夫

    甜心少女的弃夫

    她与他因为一个惊天的秘密而分离,最后却偏偏又相逢;他因为她与他的分离两人走到一起。可是,世事难料,当一场浩劫降临,他们未能幸免。“对不起,我爱你,只是我的生命已经到了尽头。”“对不起,以前没有好好爱你。”两个相爱的人,却因为怜悯与绝爱彼此伤害了对方……
  • 我想逍遥一时

    我想逍遥一时

    姜云川没想到有一天自己被系统选中,但是之后,……此处省略无数字,我再也不想要系统了。求求有人快把它带走。无数次入坑之后,姜云川泪流满面的大声哀求道。
  • 斗气冤家:腹黑侯爷太无赖

    斗气冤家:腹黑侯爷太无赖

    她是凶狠手辣的杀手,冷若冰霜的靓寡妇,却只为他一展笑颜。他是目中无人的神捕,高贵显赫的小侯爷,却只为她温柔腹黑。初见时,他当众表白,再见时,他无赖难缠,三见时,他非卿不娶。她缓缓开口:“脸皮厚到十八铜人都打不烂,独孤九剑都刺不穿,也是一种境界了。”他轻甩刘海:“那是自然,凄凄你要不要跟我这个独一无二,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帅哥在一起?”她轻挑眉毛:“帅?的确,帅的没样了。”“有眼光。”瞄了眼面前自恋的人,她淡然补充一句:“长的草率也是一种帅。你属于这种。”(喜虐各半,稍微偏虐,但是隆重推荐)
  • 一胎二宝:老公,超给力!

    一胎二宝:老公,超给力!

    车内狭小的空间里,霍少庭嗓音沙哑性感:“酒店,还是这里?”李小微恼怒:“这种话,对矜持的女性说,不失礼吗?”霍少庭桃花眸微微眯起:“你撩我的时候,可是热情似火?”李小微面颊滚烫,脸都不知道往那么搁。韩剧很煽情,李小微看的很投入,忍不住默默抽泣。霍少庭将娇妻搂进怀里,“都说女人是水做的,唉,果真。”李小微不满地轻轻嗔怪:“胡说,人家没哭。”男人似笑非笑,用最直接的方式证明——“我们家小微何止是水,应该叫喷泉才是。”
  • 风之血泪

    风之血泪

    一个本该无忧无虑的少年,和家人与所爱之人过着幸福生活,可谁曾料想突如其来的变故使他的族人被屠灭殆尽,为了给自己的家族报仇,他开始拼命的修炼,尽管很多人都不敢与他一道,但旺族之使命,身为家族唯一一人的他责无旁贷,且看我们的少年英雄御风的兴族!
  • 天降纱布:什么没有

    天降纱布:什么没有

    一把剑,寒倾天下;一只萧,风声四起;一支玉笛,纵横天下;一把琴,浪海涛天;一把琵琶,魅惑天下……穿越前,她深爱过一个男人,却遭到了背叛。绝望之时却不想穿越了,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世界,一起都在等着她去探索带着一个正太儿子,她开始了人生新的旅程。“乖儿子,要叫妈咪哦~”某女眯起眼笑道。“儿子,妈咪带你找个新爹吧!”*******************第一部已经完结,第二部新书已开【魔妃逆天:凤临君下】内容为:第一部+第二部也就是说文文已经腾地了,请多包含,,,,,,
  • 我作为主角真没想到配角这么多

    我作为主角真没想到配角这么多

    这部小说的角色确实有点多。苏启儿看着身后一群论证了生物演化多样性的论据,无奈的看了看前方的摄影师...本故事纯属扯犊,若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