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10700000030

第30章 清廷的新政(3)

把科举废了以后,新的问题也都出来了。再选拔官吏该怎么办,国家选拔官吏应该依靠什么方式呢?这是个大问题,其实在新政之初也提出了办法,就是开经济特科,也就是只改科举的内容,但不改科举的形式。国家不考八股文了,开始考经济学问,这里所谓的经济学问就是经世济民的学问,通晓外国情况的学问。经济特科也的确选拔出人才来了。当年第一名是梁士诒,第二名是杨度,第三名是张一磨,这三人后来都有不凡的表现。梁士诒,虽然我们后来在民国骂他骂得很厉害,但他真是个人才,清朝最早的铁路建设就是他一手主持的。他当铁路总局局长的时候,因为与袁世凯的关系而受到牵连,被搞掉了。京张铁路其实是在他的主持下修建起来的,京张铁路为詹天佑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因此梁士诒就默默无闻了。梁士诒被搞掉以后,朝廷组织了一帮人马查他查了三个月,一点错儿也没有,找茬也难找,他真是个人物。杨度也是个人物,虽然说他当时拥护袁世凯称帝,在那个时间点上选错了,但你不能否认他有本事,而且他还一直坚持他的操守,就是坚持做一个君主立宪的拥护者。其实就他个人的主张而言,并没有多大的错。张一磨一直活跃于袁世凯的幕中,曾担任机要局局长,执掌要务,是袁世凯很重要的幕僚。所以,科举改变一下考核内容,还是能够取到人才的,并不是一个已经没用的制度。正因为此,我认为这种考试的方式也是有可取之处的,科举的形式可以保持,然后逐步改变其考试内容,另行兴办一整套的教育体系,让教育体系跟科举考试脱钩。教育的出口主要是面对社会,主要培养各种社会型人才。这样的改革路径才是对的,而朝廷一下子废除科举事实上并不见得是对的。

除了经济特科,统治者在某些方面也进行了一些修补,比如开设了归国留学生的考试。到外国留学,拿到外国的文凭后,国家就能给你考试机会——分科开考,考完了给通过者分配头衔。学农业的,考得好就给个农科的进士,学牙医的,就给个牙医进士,等等,相当于国家给考试通过者授予一种身份。这类措施具有一定的修补性功能,比如当时进入国家政权的留学生曹汝霖就是通过了专门科举考试,还有像那些学军事的,比如蓝天蔚、吴禄贞、蔡锷等人,都是回国通过了武科的考试,朝廷赏给他们以兵科的进士或举人的资格,然后发到各省去做军官。其实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朝廷已经意识到选官出现了危机,并且已经采取了部分措施,但这些措施却无益于从整体上挽救颓势,总有一天国家要恢复一种选拔官吏的考试。北洋时期,选官考试也是分专科进行的,比如有县长考试,这个考试就专门取县长,如果是外交官考试,就专取外交官,如果是税务官考试,就专取税务官。当时考完试也没有面试,考完就直接上任去,跟传统的科举很像。我觉得这种方式在当时也是一种比较不错的选官方法。

废除科举的确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纷扰。但它到底是不是像西方所讲的那样,这种不稳定足以颠覆整个王朝呢?我觉得不是。废科举的确把士子上升的传统阶梯抽除了,但它并没有中断地方精英跟朝廷的联系。士大夫跟政府还有其他的沟通渠道,比如谘议局、地方自治团体等,这些都是一种沟通方式,读书人完全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进入仕途。实在不行还可以去当兵,当时在南方,读书人加入新军后的升迁机会要多很多,随便去参加一个随军开办的学堂,出来就可以升为班长、排长,这样就是军官了。当时南方编练的新军都鼓励读书,学文化是一种先进的风气,甚至新军在录取时也要考文化课。这个跟北洋军不一样,北洋军在招募新兵时,就看这小子是不是够老实,是不是个子够高,有股子力气,手上是不是有老茧,脑袋后面是不是有辫子,一看就是老实巴交的那种。而在南方的新军里,想当兵就得过一个考试关,进军营以后还鼓励大家去学习。革命党在新军中开办的振武学社、文学社之类的组织,就是应士兵崇尚学习的风潮而组建的。我翻资料发现,当时一个团,甚至一个营都会设有图书馆,那真是弄得像学堂似的。除了上述道路之外,还可以做新市民,做记者、医生,或是银行、邮局的实习生什么的。所以,怎么能说读书人的路子中断了呢?只能说,的确有些人的生活被扰乱了,像一些农村基层的知识分子,可能他们的生活受到了影响,这是可能的。但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不好说,这边受到了影响,那边可能还会有机会,这个工作丢了,可能还有很多新机会等着挖掘。

过去曾有种说法,说铁路一通,沿线的挑夫都会失业。于是一些学者派人去铁路沿线调查,结果发现那附近没有专职的挑夫,这工作都是农闲时候的农民出来干。但是铁路修了以后,他们真的失业了吗?并没有,以前是长途转运,现在直接就待在车站里干,一样有工作。而且现在货物更多,他们工作的机会更多了,沿途还会有客车经过,他们就可以做小贩兜售各类商品啊。以前没通铁路时,可没有这种机会啊。

所以我说,过去的历史记述常常很奇怪,常见的叙事逻辑是这样的,某某新事物出来以后,就会对旧有的产业结构造成影响,继而引发大量失业,然后人民就会造反。但这些编历史的人却从来没有想过,原有的工作没了,是不是还有许多其他的机会啊?有教授曾经说,农民失去土地了,就要造反了。我当时就提醒他,农民失地和失业不是一回事啊,如果农民发现有其他行业比在田地里劳作赚得更多,那么他们也不会固守在农村里不出来的。不然,中国就没有其他行业的发展了,全国只剩下一种行业,就是种地。实质上真没这回事。只要还有别的赚钱的行当,而且可能比种地挣得多,那么农民肯定会去干的。但很多传统的理解就是这样,一根筋似的理解。

所以我个人觉得,与此同理,当时科举的废除不至于导致清王朝的覆灭。事实上也没有多大的动荡。中国当时有多少群体性事件是因为废科举呢?山西似乎有人不满意直接把学堂烧了,其他地方好像还没有。这就是我们讲的新教育和旧教育的冲突。冲突是有的,但在当时都只是小规模的,是不足以拿来说事儿的。

满族亲贵收权

当然,最后,新政是办砸了。1908年,光绪和西太后都死掉了,西太后临死前下懿旨,让溥仪继承皇位,溥仪的爹载沣为摄政王当家。载沣当年二十五岁,身边有一群跟他年龄差不多的宗室权贵,然后这帮人就开始动手收权,把汉人权力收回到满人手里,把地方权力收回到中央手里。他们的确是太年轻了,而且没有任何的政治阅历。载沣仅仅是出使了一趟德国赔礼道歉,除此之外没有干过任何事儿。他没有被外放到哪个地方去当个地方官,因此没有任何的政治经验和政治理念。骤然之间就把这样一个大国的担子放在这样一个人的肩上,一般人是不敢接这担子的,但那个时候,载沣就敢干,然后发现权不在自己手里,于是就筹划着收权。他先是从北洋派的手里收权,不仅把袁世凯开了,就连袁帐下的幕僚梁士诒也都开除了,整体收权。盛宣怀在此时崛起,而盛宣怀恰恰不是袁世凯的人,袁很不喜欢他这种人。盛宣怀原属于李鸿章系统,虽然这个人很能干,但是他贪污得很厉害,盛氏家族到民国的时候,那钱还是哗哗的,可想而知盛宣怀当时贪了多少。袁世凯则恰恰没有我们后来说的那么贪污,袁世凯很多的行贿是不得已的,比如他收买庆亲王奕匡——在满人底下,不这么干怎么能行呢。但袁世凯自己并没有那种贪污敛财的习惯,袁家第二代就没钱了,袁克定最后都是靠张伯驹养着。有时候张伯驹的供给没来的时候,袁克定只能就着咸菜吃窝头,人们说袁大公子吃窝头咸菜也要用餐巾,要把窝头用西洋刀叉切成一片片的吃。可想而知,袁家并不是那么贪。

所以,说良心话,当时北洋派不仅是一个最大的实力派集团,而且是一个集合了很多人才的集团。就像唐绍仪、蒋廷干这样的,原来是留美幼童,回国后一直都不受待见,从海军士兵干起。当时中国满打满算,十个指头都能数得过来的留洋大学生,就让人家从士兵干起。袁世凯当权时,这些精英都被他笼络到帐下了,而满族新贵刚上来就把人家开了,反而重用盛宣怀这样的人,的确是非常没有政治头脑的考虑。后来袁世凯重新当政,全国人都喊着要杀盛宣怀,盛宣怀是得了英国人的庇护才逃到青岛,捡回一条命。

之后满族亲贵进一步收权,首先就是想收回路矿权。但这原本是地方士绅的权力,当时很多铁路都是民营公司办的,虽然像四川这种地方办得很不好,但是也有些地方办得还行,比如江浙一带。而且,办好办坏都是地方的事儿,这次办不好下次就能吸取教训了。四川铁路公司也并不是贪污,他们当时只是投机买了橡胶股票,又正好赶上国外的经济危机,结果就赔了。但一下子收归国有是什么道理呢?当时收权的范围很广,比如担任海军新添置的重巡洋舰舰长的人选,这些亲贵撤掉了原来的汉人,改派满人来当。可是,满人根本就没受过这类教育,他们是从颐和园满族海军军官学校毕业的,那里能练海军吗?明显不能啊。这样的人去当重巡洋舰舰长,能服众吗?一艘重型巡洋舰,就相当于一个大工厂,凭那两下子就去当舰长不是完全胡扯嘛。

我们可以想象,像这样的收权,汉族士大夫根本不能服气。满人的政治能力在此时是一塌糊涂,比如负责南下剿灭武昌起义军的督军大臣荫昌。荫昌就是一个纨绔子弟,什么时髦玩什么,玩什么又像什么,人缘极好。就像有人说的那样,一口昆曲唱得,两笔好字写得,三两黄酒喝得,四圈麻将推得。他绝对是一个大家都喜欢的好人,但屁大的能力也没有。很多研究都说荫昌带兵去扑灭武昌起义,指挥不动骄横的北洋军,但事实上他指挥了吗?他连湖北都没进过,直接把指挥部设在河南信阳——你带两万人去平叛,用得着这么靠后吗?要是带二百五十万人马,把指挥部设在后方还可以理解,但是他躲在这两万人后面怎么指挥啊?这么点兵都去前线了,他一个人还待在信阳,明显就是没指挥。没指挥怎么能说人家指挥不动呢?当时的通信还没有现在的这么发达,但是即便如同现在这般发达,带人去打武汉,自己却躲在信阳,士兵肯定也不会跟着玩命的。所以,这样的收权肯定是胡闹的。

1911年成立的皇族内阁把所有人都得罪了。但是从另一方面讲,成立皇族内阁,同时废除军机处,也是出自立宪派的吁求。当时立宪派在资政院弹劾军机处的时候,就是希望成立责任内阁,但他们所谓的责任内阁是由资政院选举的,而不是由朝廷选的。这样,只要资政院对内阁不信任,就能投票使其下台,在议会制度下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清末的内阁却是由朝廷定下来的人选,十三个阁员中有九个是旗人,七个是皇族,全是自己包圆干了,这不是胡扯吗?

他们这么收权事实上是很蠢的行动。因为地方权力大,强地方、弱中央的格局自太平天国以后就形成了。太平天国闹起来后,清政府只能借助地方势力来维持秩序。八旗兵不行了,绿营兵不行了,蒙古骑兵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玩完了,只能依靠地方士绅来编练团练。最后,这些团练中的一支,也就是湘淮军练成的勇营发挥了作用。像曾国藩,当时就是一个在野的地方士绅,以在野侍郎的身份编练乡团,然后把清廷的统治给救了。地方权力大最后导致什么局面,西太后和恭亲王不是不知道这些,但他们就是不敢一拍脑袋说把权给收了,他们根本不敢动地方的实力派。曾左李虽然权倾朝野,但基本上没有受过什么大的处分,没有被撤职查办过。比如李鸿章,甲午战争后国人皆曰可杀,西太后也剥除了他的官职,但是仍然保留着他大学士的称号。这是因为,这些人是有所代表的,他们代表着地方士绅,代表着汉人的利益,所以西太后或恭亲王不敢去动他们。连西太后他们都做不了,这帮二十五六岁的小孩儿能收得了?这帮年轻人就这样把事情弄砸了,当然,弄砸的原因不是因为朝廷政治太糜烂了,而是他们与朝臣之间,或者说是掌权者与官僚体系的关系弄砸了,朝廷中最有实力的那一群人不跟他们玩活了。

其实,他们在收权的时候也有隐忧。可能有人已经看到,如果按照立宪派的路子走下去,满人的统治权力迟早会逐步丧失。实情也是如此,立宪这条道路走下去,满人的利益肯定会丧失,如果满人的利益一直都得到了合法的保留,那么就不能称其为立宪,而是假立宪了。那么,如果我们是满族亲贵,该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呢?我觉得所有人都没有办法,只能是顺应历史潮流。就像英国王室,如果想像以前都铎王朝时代那样保持权势,那早就玩完了,连今天的地位都不可能有。这就是个趋势的问题,首先要想明白你不可能永远掌权,然后再想你是光荣退休,还是被人赶下台,或者是被人砍掉头,这才是实际的选择。从来就没有能使人一辈子掌权的选择。

他们不仅收权,而且收揽资源。路矿权原本是地方的,是地方政府和民营资本经营的权利。结果到了清朝最后两年,也开始权利上收,搞铁路国有。地方铁路的确有的地方办得不怎么好,像四川,路款都被当事人炒股票炒没了,但也有办得比较好的,比如沪杭甬铁路。不管办好办不好,都是地方的权利——办不好,以后可以吸取教训重新办,你给收了,凭什么?

亲贵们以为把所有权力和资源抓在手里就能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控制。他们不断收权,拼命掠夺和占有资源,以维护自己统治的稳固,但这些都是假象。古往今来,世界上没有一种能够让人永远掌权的选择,如果选了这样一个选项,就相当于按下了自我毁灭的按钮,因为这一选择得罪了太多的人。

中国被拖入西方体系,被迫从传统向现代发生转变的时候,统治中国的是一个满人的王朝,是一个异族王朝,人们对这个政府犯错的容忍程度会小得多。所以满族人一按按钮,很快就爆了。

同类推荐
  • 乱世锦绣

    乱世锦绣

    纵使才子佳人为良配,抵不住动荡年华。乱世中,又有谁人能独善其身?是兄弟亲情,还是利益背叛?盛至极,乱必现,在出生那一刻便被人掳走的梅应宇又将如何应对二十年后的世事动荡?
  • 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

    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

    被故宫一片瓦砾砸中,醒来后,成为乾隆时期,那位正处于被“偶感风寒”病逝的皇太子,爱新觉罗·永琏!为何只是乾隆三年,和珅与纪晓岚都已入朝为官?为何福康安只比自己小一岁?貌似,这个清朝的信息,和自己记忆中的清朝时间对不上……
  • 浮龙吟

    浮龙吟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命之人如何?废脉垃圾又如何?茫茫大地,亿兆苍穹,道亦何在?道若可道之,岂是常道乎!上古蛮荒大神的时代虽已远去,人间帝王皆以龙为尊。然秘之血脉,妙之功法散落人间,奇兽圣人亦不为怪也。长路漫漫,唯心作伴。世途险恶,物竞天择。君子小人总在一念思量,分得清忠奸,却分不明善恶。玉青云曾放言“人间规则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
  • 红楼大贵族

    红楼大贵族

    头戴簪缨,遍览众钗,坐看王朝兴衰成败,终成一代风流大贵族。PS:据说以贾宝玉为主角的红楼文,都写不出成绩,作者君想试试,请大家移步一观,好坏可评。交流群:110816161(此群添加无限制,全订群入群后联系群主)
  • 下九流

    下九流

    一个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青年人,梦想成真,来到了明朝,历经了彷徨恐惧,终于紧跟在燕王身旁,靖难、出洋、亲征,一个都不能少,每每牛刀小试,其成果却甚是辉煌!一手抓政治,一手抓经济,两手都要硬,什么都要玩儿得转,虽高居庙堂权倾朝野,却时刻不忘江湖之远,这一边高官稳坐,那一边生意繁忙,弄得鞑靼损尽了战马,弄得瓦刺尽失了牛羊,弄得金银满库,弄得地契成筐,弄得富甲天下,弄得妻妾盈堂……【特别提示】大明朝政府鼓励11,并特设其专管机构———太仆寺。但本文主角严守现代婚姻道德之规范,极力挣脱封建礼教之束缚,始终坚持一夫一妻之理念,娶妻一名,纳妾若干。【厚重历史,轻松YY,虚构人物,难有雷同。】
热门推荐
  • TFBOYS柠檬草的味道

    TFBOYS柠檬草的味道

    他们是彼此的知己,她为了他可以付出一切,只因为她爱他。可是,到最后竟换来了一句:“我不需要你的同情,从此我们各有各的路吧……”她含着泪,就这样站在雨里,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渐渐模糊,感到失望、无助。“易烊千玺,我只问你一句:你有没有喜欢过我?哪怕只有那么一点点?”最终的最终,他们走成了陌路。往后,我只愿你安好如晴天,我愿为此藏进繁花……
  • 倾城绝色之定安王妃

    倾城绝色之定安王妃

    她是剑行天下最年轻的剑客,她是一代名剑——千秋雪的剑主,她亦是容国的定安王妃,她,有着独步天下的武功,她,有着惊人的才华,但是,世人对她的充满了误解,在她未嫁给定北安之前,没有人知道她的绝世无双,她和定安王的爱情,让无数人羡慕。他是容国的定安王,是容国皇上的亲皇叔,手握重兵,守护容国安危。遇见她,给了他一生的改变,一生的幸福
  • 紫霓

    紫霓

    我曾经有过梦想但绝不是买车买房。我亦曾有许多幻想,小时候的美好幻想。我幻想过我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天宫好不潇洒快活,躺在筋斗云上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我幻想过我有透视眼,但不是看美女也不是为了赚钱,只是简单的想象着考试可以抄袭。我幻想过我能隐身,但不是为了进女澡堂,而是简单的想象着这样捉迷藏小伙伴们就找不到我。我幻想过我有一座豪华庄园,就在我的老家,我是那里的王,庇护者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有过无数的幻想。这是其一。关于幻想,关于青春。
  • 时空旅行舍

    时空旅行舍

    在世界一个不知名的角落,有一名曰“时空之乡的旅行舍。它可以接收到来自各个时空中他人的求救,并让人前去解决——所以,它的责任便是维护整个时空的正常秩序。???????但,当别人接触到其有关事情时,相应的记忆便会被无痕迹地抹去。几乎没人知道这个地方,时空之乡也被蒙上了一层难以揭开的面纱……
  • 金翅羽与信陵镜

    金翅羽与信陵镜

    人生如梦,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敬畏。在太空中,恒星中,行星中,也许都存在着不可思议的东西,让我们一起展望它们吧。
  • 画浅情浓夭灼风华

    画浅情浓夭灼风华

    第一次,是十里桃花林中,那一眼,就是永远想和你在一起。同为九大上神,身份尊荣,青梅竹马,但总会有那样这样的磨难,时光易老?情深不老!小片段一:“我叫凰浅紫夭,夭是桃之夭夭的夭,你呢?“她轻轻地问。那个桃树下的白衣少年淡淡的看了她一眼说道:“我叫画夜灼,灼是灼灼其华的灼。”片段二:两人的宝宝龙凤胎,粉雕玉琢的女孩:“父神,今天凝尘殿旁边的小东湖家的叔叔说要和娘亲去蓬莱岛小住~~~”话音未落,正在处理公务的男人已经消失了。一旁冷冰冰的男孩说:“桃桃,你又骗父神了。”“女孩说:谁让那个叔叔天天说让我做他的儿媳妇。哼!”“想本公主如此美丽,魅力无穷,我才不要嫁给那个长得比我还漂亮的人。”
  • 荷田狐嫁

    荷田狐嫁

    何枫被老爹骗到祖宅里,和从小定亲的未婚夫相亲,她使出十万分本事捣乱相亲男竟然是一个只会在幻想世界出现的五尾火狐精!阴差阳错,白富美的人类女孩与男狐狸精谈起了恋爱。然而随着交往的深入,令何枫勃然大怒的事情出现了
  • 两副面孔

    两副面孔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各种各样的人,夏桐和路凡青梅竹马的爱情会在一夜之间破碎;在不甘心和遗憾中夏桐在沉迷于热爱(画画)却又在热爱中找到了自己的真爱。路凡兜兜转转,再一次回到夏桐身边时,他们之间仅剩下遗憾。夏桐的邻家小伙伴——邓宇智:勇敢乐观耿直,就像哥哥一样守护着夏桐。这个耿直的男孩也用他的臂膀温暖着另一个女孩——叶云语。叶云语悲惨的身世,让她成了一个腼腆自卑却又不得不坚强的女孩。两个人看似平淡的陪伴,却总能给人带来治愈人心的力量。
  • 皆白独黑

    皆白独黑

    不管你圈子多硬,有多少人,请跟我好好说话,别动我兄弟,更别打我女人的主意,否则你连跪下的机会都没有...谁若敢夺吾所爱,必让他血流成河!——陈浩明
  • 异世之血魔传说

    异世之血魔传说

    他是21世纪最传奇的雇佣兵,也是一个拥有双重性格的疯子。当他此生已经站到了顶峰,别无所求之后,却穿越到了一个被所有人唾弃的异界纨绔子弟身上。这样的一个疯子,又意外的得到血魔的传承,他会创造出怎样的奇迹?一个血魔的成神之路。一个非人存在的逆天传奇。“你的鲜血——是我一切力量的来源。”枫臣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