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53500000044

第44章 “风流儒雅亦吾师”:宋玉

作为历史人物的宋玉,古文献对他记载确实太少,不仅没有记载他的生卒年,而且对他的生平经历所记甚略,以致形成后人对他完全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他是一个“持宠固禄”、“阿依取容的帮闲”,一个没有骨气的文人(郭沫若《关于宋玉》,载于《新建设》1959年第二期),也有人说他“不过是陪着君王说说笑笑,玩玩耍耍的一个面目姣好、服饰华丽的小伙子”(《闻一多全集?屈原问题》)。但与之相反,有人则称他为“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高度评价他为不朽的爱国诗人,是赋祖与赋圣。

那么,宋玉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历史人物呢?要使这一问题得到比较客观一些的回答,就需要重新审视记载有关宋玉生平经历的古文献。

现存最早记载宋玉事迹的是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这段话明确告诉我们的是:

其一,宋玉是屈原去世后楚国的辞赋家,爱好楚辞创作而以赋见称,有以《九辩》为代表的系列赋作完全可以证实宋玉在辞赋创作上的巨大成就。

其二,虽然学习屈原的从容辞令,但不像屈原那样直言敢谏。大概司马迁本人对宋玉的生平事迹所知不多,或者考察过宋玉的生平事迹,但由于时间距离太长,对于他的资料记载又太少,出于史家对历史人物记叙的严肃性,存疑之处不敢妄语,只是将其附于《屈原列传》后一笔带过。郭沫若先生根据一句“终莫敢直谏”就认定他是“阿依取容的帮闲”、“一个没有骨气的文人”,未免失之武断。不敢直谏,并不等于说他不谏,更不能说他阿依取容而成为帮闲。从古文献记载中,我们并没有发现任何材料能证明他有帮闲的劣迹。

除司马迁《史记》中的这段话之外,再就是刘向《新序》中的三段有关宋玉的记载。虽然刘向生活于西汉末年,但他在编辑《新序》、《说苑》,校正、编次、定名《战国策》的过程中,一定收集到一些有关宋玉的史料,其可信度是无须怀疑的。《新序·杂事》第五云:“宋玉因其友人以见楚襄王,襄王待之无以异。宋玉让其友……”

《韩诗外传》卷七亦有类似记载。韩婴为汉文、景帝时人,按理,刘向此段记载当是承《韩诗外传》而来,但据考证,《韩诗外传》已不是原书之旧,非但卷数不同,而且据《史记·儒林传》所云,这部《韩婴外传》应该是一部阐述经义的书,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然而,无论两书的先后如何,都说明宋玉是由友人推荐而见到楚襄王的,既然这位友人能将宋玉推荐给襄王,并“待之无以异”,可见这位友人在襄王身边有一定的地位。至于这位友人是谁,刘向并没有指明。晋人习凿齿《襄阳耆旧记》卷一明言此友人为景差,并说:“景差惧其胜己,言之于王,王以为小臣。”唐代余知古《渚宫旧事》所载与之相同,只是在语句上略有出入,习凿齿比他之前的司马迁和刘向都说得具体,反倒使人疑心他是根据两家记载所作的推理之辞,而缺少事实依据。不过,他根据司马迁言宋玉“从容辞令”,“好辞而以赋见称”,从而推断说“(宋)玉识音而善文,襄王好乐爱赋,既美其才而憎之似屈原也”,则大抵不错。襄王是典型的庸主,庸主大多自以为不庸,又往往以文学之士来装点门面,而宋玉的音乐才能与文学才华正好迎合了顷襄王的趣味,以识音而善文著名,恐怕是他能进入宫廷的唯一条件。

《新序·杂事》卷五中又云:

宋玉事楚襄王而不见察,意气不得,形于颜色。或谓曰:“先生何谈说之不扬,计画之不疑也?”宋玉曰:“不然。子独不见乎玄蝯乎?当其居桂林之中、峻叶之上,从容游戏,超腾往来,龙兴而鸟集,悲啸长吟。当此之时,虽羿、逢蒙,不得正目而视也。及其在枳棘之中也,恐惧而悼慄,危视而迹行,众人皆得意焉。此皮筋非加急而体益短也,处势不便故也。夫处势不便,岂可以量功校能哉?《诗》不云乎:‘驾彼四牡,四牡项领。’夫久驾而长不得行项领,不亦宜乎?《易》曰:‘臀无肤,其行趑趄。’此之谓也。”

可见宋玉由友人推荐给襄王之后并没有得到重用,并且将自己的不满情绪形之于色。这一点可以从宋玉的《九辩》中得到证实:“君弃远而不察兮,虽愿忠其焉得?”说明宋玉并没有被委以重任。那么,他在朝中究竟做的是什么官呢?古文献中没有记载,而他的《风赋》是这样说的:“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高唐赋》也说:“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云梦之台。”这显然是侍臣之类的角色,由于宋玉识音而善文,而襄王又好乐爱赋,因此,宋玉不过是宫廷中的一个文学侍臣而已。从《九辩》“贫士失职而志不平”之语来看,宋玉后来离开了郢都,究竟为何离开,晚年的生活如何等,古文献中都没有记载。今人的种种猜测,如张端彬《楚国大诗人宋玉》一书说,宋玉四十岁后离开郢都,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曾遇到过强盗的抢劫。不久,老婆又死去,同伴们也纷纷与之背离,说他忍着饥饿、忍着寒冷,在动荡不安的流浪生活中创作出无数光昭日月的鸿篇巨制等等,这种推断是不能当做事实看待的。

《新序·杂事》第一中说“楚威王问于宋玉”之威王,显然是笔误,或是刘向或是后人将襄王误写成了“威王”。事实很清楚,屈原尚且没仕于威王,屈原之后的宋玉就更没有这种可能了。

另外,王逸《楚辞章句?九辩序》说:“宋玉者,屈原弟子也。”似乎是根据司马迁说宋玉“祖屈原之从容辞令”而作的推论,如果对这一推论没有异议,那么,说屈原是宋玉的老师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不过,这里的“祖”字相当含糊,并非直说为师承关系,但从《九辩》的有些句子可以看出,宋玉受屈原的影响甚大。《九辩》中不仅有些句意与《离骚》非常相似,甚至有的句子,如“何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而改错!”简直就是屈原《离骚》中的“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竟周容以为度”的改写。因此,王逸的推论是有根据的。此外,王逸与宋玉同乡,都是南郡宜城人,在他做校书郎期间,参与校定五经、诸子、传记和百家艺术工作时,一定特别留意这位同乡的有关资料,我们相信王逸不会胡编乱造,如果说宋玉即使不登门向屈原行弟子礼,那么,说他是屈原的私淑弟子总不能否认吧?宋玉在创作上向屈原学习,其师承关系应是显明的。

除司马迁的《史记》、刘向的《新序》外,韩婴的《韩诗外传》、郦道远的《水经注》、虞世南的《北堂书钞》,以及余知古的《渚宫旧事》中有关宋玉事迹的片断记载,大抵不出《史记》与《新序》。至此,我们对古文献中的历史人物宋玉大体有这么一个印象:宋玉是屈原的弟子,也是继承屈原后楚国的辞赋家,爱好楚辞体创作而以赋见称于世。识音善文,富有才华,他曾由友人推荐给楚襄王,但并没有得到襄王的重用,只不过做一文学侍臣而已,并遭嫉妒,一直郁郁不得志,虽不满现实,苦闷抑郁,却不能直言谏诤,最后,不得已离开郢都,生卒年均不详。那么,说他是一个“持宠固禄”、“阿依取容的帮闲”,一个没有骨气的文人,显然是肆意贬低。

那么,说他是赋祖和赋圣是否是对他的拔高呢?

根据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的记载来看,是宋玉在屈原去世之后,别开生面,创立了赋体文学。继司马迁之后,后人多认为赋的创作始于宋玉,如任昉《文章缘起》说:“赋,楚大夫宋玉作。”程廷祚《骚赋论》亦云:“或曰:骚作于屈原矣,赋何始乎?曰:宋玉。”陈第《屈宋古音义》也说:宋玉之《高唐赋》、《神女赋》“盖楚辞之变体,汉赋之权舆也。《子虚》、《上林》,实踵此而发挥畅大耳”。宋玉为“赋祖”当之无愧。

前人关于赋圣之称,有说是司马相如的,有说是宋玉的。

如明代的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二说:“屈氏之骚,骚之圣也;长卿之赋,赋之圣也。”而清代的程廷祚在其《骚赋论?中》明确说,宋玉为“赋家之圣”。

那么,谁是赋圣呢?

如果从数量上来看,宋玉有《九辩》、《招魂》、《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微咏赋》、《御赋》(残篇),共十四篇。司马相如有《子虚赋》、《上林赋》、《哀二世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梨赋》(残句四字)、《鱼菹赋》(仅存篇目)、《梓桐山赋》(仅存篇目),共九篇。显然司马相如的赋作数量远不及宋玉。

如果以原创而论,宋玉则是赋体文学的开创者。根据吴广平先生的研究结论:“司马相如则是宋玉的因袭模拟者。例如,宋玉创作了赋体文学的姊妹篇《高唐赋》、《神女赋》,司马相如模仿而创作《子虚赋》、《上林赋》;宋玉创作了《讽赋》,司马相如因袭而创作了《美人赋》。”(吴广平《宋玉研究》,岳麓书社,2004年,第188页)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怆恍懭悢兮,去故而就新。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九辩》)

这是中国文学最早的悲秋主题。钱锺书先生说《九辩》充满了深深的感伤情绪,“凡与秋可联系着之物态人事,莫川:‘蹙’而成‘悲’,纷至沓来,汇合一‘涂’,写秋而悲即同气一体。”(钱锺书《管锥编》第二册,第628页,中华书局)宋玉作为中国感伤文学的创造者,其代表作是《九辩》,它把秋景秋物,秋色秋声,与诗人的悲剧命运、时代的衰败景象结合起来写,既描绘出秋风萧瑟、草木摇落、霜寒月冷,与群雁辞归、秋蝉悲鸣、蟋蟀哀泣这种时序的变化和感觉的凄凉,也表现了登山临水的别情、贫士失职的悲愤,以及羁旅无友的寂寞、人世坎坷的哀怨。

“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五色并驰,不可殚形;详而视之,夺人目精。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绩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振绣衣,被袿裳。襛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曜殿堂。”“貌丰盈以庄妹兮,苞温润之玉颜。眸子炯其精朗兮,嘹多美而可观。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素质干之醲实兮,志解泰而体闲。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神女赋》)

这是中国文学中最早的艳情主题。作者在《神女赋》中用了近四十句的篇幅写神女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光彩照人的容貌、婆娑多姿的体态等等。宋玉笔下的女性,以其美丽、温柔、多情,构成一种诱惑,一种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现实社会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的美的诱惑,就在这诱惑之中,禁不住涌出一股激情,几分灵感,从而创造一个个美艳绝伦、温柔多情的虚幻形象,以消解人生的孤寂与心灵的创痛,引向一个和美而温馨的境界。

作为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时代的宫廷文学侍臣的宋玉,目睹了现实的荒唐、政治的腐朽,经历了人生的多重坎坷,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一颗孤高而又脆弱的心灵使他无可奈何,只有凭一支笔来倾诉感伤忧怨的情怀。宋玉深知,没有人能拯救他的灵魂,唯有自救。于是,把来自神话、传说、宫廷、民间的美艳的神、人或事,精心加工,刻意创造,使那些女性美得超绝人寰,使那些荒诞故事艳得使人惊奇。似乎正是自我虚构的温馨世界才使宋玉那颗感伤心灵得到安宁与抚慰,而不至于走向屈原自我毁灭式的人生悲剧。因此,在文学上,宋玉没有选择屈原《离骚》、《天问》的创作方式,而是选择了感伤与艳情,其必然性显而易见。

如果以文学主题与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而论,宋玉赋体文学中的感伤与艳情远胜于司马相如。后世的感伤文学大多可以追溯到宋玉,虽然宋玉只是在其《九辩》中列举了远行、送归、失职、羁旅等人事方面的事例,但实际上其中包含了作者对惨淡人生与衰败时代的愤懑,深刻揭示出“士不遇”、“生与死”等重大的悲剧主题。所以,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将宋玉与屈原并论:“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怏而难怀;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两汉、魏晋时代赋体文学中“悲士不遇”主题如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陶渊明的《感士不遇赋》等是直承宋玉“贫士失职”的感伤情调而来。宋玉又为“悲秋之祖”,举凡潘岳的《秋兴赋》、李白的《悲清秋赋》、欧阳修的《秋声赋》等等,无不受宋玉的影响。

此外,宋玉对女性世界的过分倾心赏悦,为女性美所作的大事铺陈的华美文字与故事,成了中国言情文学最早的艳品,并且给后世文人利用这类艳情文学提供了经典性的依据。曹植的《洛神赋》、陶渊明的《闲情赋》……直至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警幻仙子赋》等等,就是对宋玉艳情文学最典型的承袭。

由此而论,称宋玉为“赋圣”亦当之无愧。

赋圣长逝矣,遗迹已无存。翻检历代咏赞宋玉之诗词,唯有杜甫《咏怀古迹》其二最能为读者动情: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孟修祥)

同类推荐
  • 吉祥对联2000副

    吉祥对联2000副

    本书收集吉祥对联2000副,包括福字联、吉字联、祥字联、红字联、喜字联;还包括一字联、二字联、三字联、四字联、五字联、六字联、七字联、八字联、九字联、十字联,一直到二十字联,还有横批,内容丰富,好记好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 客家圣典:一个大迁徙民系的文化史

    客家圣典:一个大迁徙民系的文化史

    本书是“元亨文存”系列之一,为客家族群研究,选取《客家圣典》全书,以及《客家文化史》等的精粹部分,讲述了客家文化的精髓。填补了世界民族大迁徙中所缺的另一半,将文化迁徙激活的客家式的命题,提升到哲学的、人类学的理论高度;把客家民性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形成的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 最精彩的谜语故事

    最精彩的谜语故事

    谜语是我国古代语言文化艺术的伟大创造,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的文字游戏,也是中华民间语言花园里一枝色彩诱人、异香扑鼻的山野奇葩。它曲折别致,变化多端,寓意奥妙,耐人寻味,不仅有其独特的思想艺术价值与社会文化功能,而且源远流长,凝聚着民族的丰富智慧和美好情趣。
  • 军事统帅

    军事统帅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末世·2012

    末世·2012

    这是一个“谜”一般的世界,或许你会将信将疑,但实际上是,人类的知识远没有达到无所不知、洞悉天地的地步。2011年日本大地震,全球灾难频繁爆发,古玛雅人预言“2012·世界末日”是否真会到来?本书以中国人的心理和视角全面解读“2012”末日预言,告诉我们关于“世界末日”一些不可忽视的真相,也许数千年来成长的观念世界,即将面临崩溃……
热门推荐
  • 战神大人的退休之旅

    战神大人的退休之旅

    神界特报:特大新闻,特大新闻,战神大人要去下界旅游了。听到这个消息无数女神为之流泪,无数男神为之高兴,但本人:啥,我什么时候要去旅游了,我明明是去为退休而奋斗!某男人:媳妇,你难道不是为了和我处对象吗(委屈巴巴)(九九还是新手请见谅ヘ(__ヘ))(1∨1)
  • 重生之嫡妻很甜

    重生之嫡妻很甜

    宁远侯府失踪十六年的大姑娘找到了!被成郡王府二公子带回来的!成郡王府二公子,原本二姑娘的未婚夫很快喜欢上了大姑娘。宁远侯府当然成全!只有二姑娘伤心又难过!大姑娘和二姑娘一母双生,长得一样,性格却不同,一个宛若朝阳一个似秋月。大姑娘得所有人疼!二姑娘却从小就不得父母疼爱,被放到庄子上自生自灭!如今唯一对她好说过喜欢她的未婚夫爱上了姐姐,要她成全!心痛的她做了不少错事,撞柱自尽,不想从未来重生归来!*重生后她决定不再被人一掇就使小手段贪恋不爱她的男人!她要拯救她的大表哥!“大表哥,我要救你。”“不怕我了?”大表哥陆禹挑了眉头严肃认真。“我知道大表哥是为了我好,喜欢我。”这是她才发现的:“大表哥不要去寺里,不能上战场,还是读书吧。”“那我只能在你身边?你要嫁给我?”陆禹笑。“不要,你在我眼里就像大哥哥一样,除了嫁给大表哥,大表哥想要什么都可以!”话落,她被大表哥亲了:“这样亲了还是哥?给我十万两,黄金,可以赎身。”她哪里来的十万两?卖了她吧!
  • 历总裁和顾特工

    历总裁和顾特工

    时隔七年,历煜熙和顾晨汐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圣手天妃

    圣手天妃

    3075年的一名小小的偷儿,偷得了熊猫,盗得到狗熊,能文能武,身怀绝技说的就是她、司空银凤。这样的一个她,阴差阳错的穿去了另一个平行世界,不是狗血的背叛,也不是什么遇险,而是因为自己恶趣味偷别人的小内内的时候被一扫帚拍得撞上了一颗从天而降的陨石。穿越就算了吧,别人穿越都是穿越到宫里或者府里做千金小姐,公主皇后神马的,司空银凤却穿越在棺材里,当棺材里爬出了她,当她遇上他。
  • 天级系统

    天级系统

    屌丝叶枫,在一次车祸中,穿越到灵武大陆,获得升级系统。从此践踏各路天才,走上武道巅峰。
  • 吾可称神

    吾可称神

    天下之痛莫过于亲人离世,大婚当日,大祸降临,少年立志复仇,秦漠:或许,我是为了复仇而生,变强是我唯一的资本,总有一天,我要让那些所谓的神,臣服于我的脚下,还我玄灵大陆凡人一世安康。
  • 吸血鬼王子大人

    吸血鬼王子大人

    如何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陌生国度顺利生存下来,并且收获爱情?男神居然是王子!可真是个玄幻的世界。
  • 末时征途

    末时征途

    地球资源面临枯竭,神秘物种出现,人类面临着双重危机。看末世英雄,在征途上大显光彩……
  • 隋唐英雄之逐鹿天下

    隋唐英雄之逐鹿天下

    一只长生不老的鹿妖,因为一场冬季狩猎,让她从山林之中进入尘世,再一次卷入这乱世之中,与各路英雄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 三个男主一台戏

    三个男主一台戏

    三个男主一台戏,不信,你戳啊!男主一:沈自琛(出自《沈总今天撒糖了吗》)男主二:穆承(出自《穿书之拐个刺客当老公》)男主三:姜俊(自创男主)腹黑总裁×深情机关师×傲娇小道士这本书,咱们不说女主,只谈男主。无cp,剧情流,冒险流。时空设置:古代,玄幻世界喜欢可收藏,全书免费,更文靠兴趣,欢迎各位小书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