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53500000051

第51章 “红旗卷起农奴戟”:跨越荆楚的革命根据地

1927年8月20日,一名刚刚入党的大学生在通城发动农民暴动,拉开了鄂南秋收暴动、也是八七会议以后武装起义的序幕。也正是他,带领崇阳、通山的农民自卫军南下,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他便是共和国开国元帅罗荣桓。

罗荣桓率领的崇(阳)通(城)农民自卫军刚刚编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队伍序列,中共鄂南特委委员黄赤光就率领300名农军在咸宁中伙铺车站打响了湘鄂赣秋收起义第一枪。不到三年,幕阜山上一片红,阳新龙港成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乃至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大冶刘仁八成为以彭德怀为总指挥的红三军团的诞生地。

1929年秋到1930年夏,李灿、何长工、彭德怀率领红五军各纵队先后进驻龙港,开辟鄂东南根据地。彭德怀率红五军进驻龙港以后,国民党军罗霖部龟缩进阳新城。红五军攻打阳新城,却终日未下。这时,郭汝栋从大冶赶来增援罗霖,彭德怀即令红五军主力撤围打援,转移到大冶、阳新边界,击溃郭汝栋部5个团并将其小部消灭,乘胜占领大冶,猛追至鄂城、黄石,威逼武昌,然后兵分三路,向长江以北和江西、鄂南挺进,相继占领阳新、鄂城、咸宁、崇阳等县十几个重要集镇和沿江口岸。

在红五军到鄂东南之前,这里已经爆发了大冶县刘仁八暴动,组建了红十二军。之后,又举行了后来受到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表扬的“模范的大冶兵暴”。1930年6月中旬,红五军在刘仁八召开军委扩大会议,将红五军第一、二、三、四纵队合编为新的红五军,第五纵队扩编为红八军,两军组成红三军团,由彭德怀任总指挥和前委书记。此后,红三军团依托幕阜山游击转战,很快使鄂东南与湘鄂赣边、赣西北红色区域连成一体,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实际形成。

1931年初,直属中共中央的鄂东特委迁到龙港。8月,鄂东特委改组为鄂东南特委,隶属湘鄂赣省委,先后管辖湖北、江西、湖南三省21县的600万人口。在此期间,鄂东南苏维埃政府、红军独立第三师、鄂东南工农兵银行、红军后方医院、彭杨学校等48大机关在龙港相继建立,龙港成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被誉为“小莫斯科”。

今天的龙港,70多处革命旧址依然存在,彭德怀旧居、红五军司令部、鄂东南特委机关、鄂东南苏维埃政府、彭杨学校、红军后方医院等40多处革命旧址保存完好,其中36处1981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些革命旧址的墙壁上,保留着近百幅当年的标语和壁画。这些标语壁画多出自当年本地的知识分子和民间艺人之手,不少标语书法艺术造诣很高,许多壁画主题鲜明、形象生动、线条优美、色彩明快,具有浓郁的地方民间艺术特色,被专家誉为“苏区文化艺术宝库”。

在龙港成为鄂东南根据地中心前后,国民党军对湘鄂赣根据地发动五次大规模军事“围剿”。根据地红军和人民群众在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斗争中,奋力拼搏,取得胜利,根据地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控制区域扩展到湘鄂赣三省边界29县。在鄂东南,阳新、大冶、通山、通城、崇阳、咸宁、蒲圻、鄂城等县建立了县级苏维埃政府,嘉鱼、武昌、黄梅、广济、蕲春、蕲水等县部分地区建立了区、乡革命政权,红色区域面积、人口均占全苏区的二分之一以上。第四次反“围剿”斗争虽然取得胜利,但红军付出了惨重代价。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红军付出了更加惨重的代价,却没有取得胜利。从此,湘鄂赣根据地的斗争进入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

就在大冶刘仁八暴动前20天,也就是1929年6月11日,28岁的徐向前从上海来到鄂东北。这位黄埔一期高才生参加广州起义以后,随部到达海陆丰,升任红四师师长。1929年3月,在秘密“交通”安排下,由九龙到达上海。这时,中共中央正对统一领导大别山区的革命斗争进行部署,准备选派一批干部到大别山担任党和红军的领导职务,徐向前便成为理想的人选之一。

1927年11月13日夜,黄麻地区近3万农民在起义指挥部领导下,手持大刀长矛,浩浩荡荡涌向黄安(今红安)县城。起义队伍经过激烈战斗,击溃守敌,占领县衙,建立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成立黄安县农民政府,将土地革命的旗帜第一次插上黄安城头。这是八七会议之后,中共湖北省委发动的最大一次农民起义。黄麻起义后,鄂东军转移黄陂木兰山,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开展游击战争,随后又将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开辟了以柴山保为中心的鄂豫边革命根据地。1929年5月,在黄麻起义和鄂豫边根据地斗争影响下,中共商(城)罗(田)麻(城)特别区委发动商南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建立了豫东南革命根据地。

徐向前到达鄂豫边根据地以后,担任红三十一师副师长,先后参与指挥了粉碎国民党军发动的三次“会剿”。这就是7月国民党军对鄂豫边根据地的“罗(霖)李(克邦)会剿”、8月下旬国民党军对鄂豫边、豫东南根据地的“鄂豫会剿”和10月中旬的“徐(源泉)夏(斗寅)会剿”。

1929年11月,中共六安中心县委领导六霍起义,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三师。1930年1月,中共潜山县委领导请水寨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潜山师。此后,两支红军协同作战,创建了皖西革命根据地。

此后,鄂豫边、豫东南和皖西三块根据地逐步实行统一领导,形成鄂豫皖革命根据地。1930年3月,中共鄂豫皖边特委建立,随后部队改编为红一军,全军2100多人。徐向前任特委委员、红一军副军长兼一师师长。6月中旬,红一军军长许继慎率二、三师向皖西进攻,接连取胜,使皖西根据地进一步向南扩展。徐向前则率一师沿平汉路进攻,连战告捷。全军迅猛发展到5000余人。

1931年1月,就在国民党军出动10万兵力对鄂豫皖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围剿”的时候,红一军与红十五军合编为红四军,徐向前任军参谋长。徐向前参与指挥红一军、红十五军和地方武装及广大群众英勇反击,先后取得围攻磨角楼和新集的战斗胜利。新集战斗后,国民党军调集几个师的兵力从信阳、孝感南北两个方向推进,企图一举消灭鄂豫皖地区的红军。三十四师师长岳维峻立功心切,率部孤军深入,想要出奇制胜。但是他没有料到,红军早已在双桥镇设伏。三十四师被红军团团包围,毙俘5000余人,岳维峻被当场活捉。

这次战斗,是红军全歼国民党军一个师的空前大捷。战事过后,岳维峻接受红军审问。他万万没有想到,审讯自己的,竟然是他几年前的老部下徐向前。原来,徐向前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在岳维峻的部队度过了一年时光。因痛恨军阀混战,不满旧军队腐败,他离开这个部队,在武汉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在审讯岳维峻时,徐向前道出自己这段经历,岳维峻面色羞愧,仰天长叹。

3月中旬,国民党军又调集10万兵力,对鄂豫皖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围剿”。根据地军民奋起反击,先后取得独山、浒湾、桃花等战斗胜利,歼敌5000余人,粉碎了这次“围剿”。5月,已被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占据统治地位的中共中央,派张国焘来鄂豫皖传达中央决定,撤销中共鄂豫皖边特委,成立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和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徐向前任十三师师长。7月中旬,任红四军军长。11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黄安七里坪成立,总兵力近3万人,由徐向前任总指挥。

鄂豫皖红军的发展,引起国民党当局极大不安。蒋介石纠集15个师约20万兵力,准备发动第三次“围剿”。但是,由于“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和国民党内部各派矛盾加剧,“围剿”计划迟迟未能施行。鄂豫皖中央分局决定采取进攻策略,主动粉碎敌人的“围剿”部署。

就在红四方面军成立后的第三天,总指挥部以8个团的兵力,发起黄安战役。徐向前指挥红军首先肃清黄安外围敌人据点,然后紧缩包围圈,诱打援敌,最后发动总攻,全歼守敌,解放黄安。黄安战役历时43天,活捉敌师长蒋冠英,歼敌15000余人,其中生俘近万人。黄安战役结束后,徐向前又在1932年1月至6月先后指挥商(城)潢(川)战役、苏家埠战役、潢(川)光(山)战役,歼敌45000余人。至此,敌第三次“围剿”计划彻底破产。这时,红军总兵力达到45000余人,群众武装在20万以上,鄂豫皖根据地面积达到4万余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50万,成为仅次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全国第二大战略基地。

1932年5月,蒋介石亲任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调遣30余万兵力向鄂豫皖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由于张国焘的错误领导,第四次反“围剿”失败。10月10日,鄂豫皖中央分局召开紧急会议,决定鄂豫皖省委率部分红军和地方武装坚持根据地斗争,中央分局和方面军总指挥部率红四方面军主力2万余人越过平汉路向西转移。

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后,鄂豫皖省委毅然重建红二十五军,继续开展反“围剿”斗争。1932年10月,红二十五军打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长征,途中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随后到达陕北与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会合,组建成红十五军团,继续创建陕甘根据地,为红军三大主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红二十五军长征后,重新建立的红二十八军又同人民群众一起进行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全面抗战爆发后,红二十八军与战斗在鄂豫皖边区的游击队、便衣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开赴皖中抗日前线。

2007年11月13日,黄麻起义80周年,新建的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在红安县城正式开馆。纪念馆陈列以“大别雄风、将军摇篮”为主题,以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的革命斗争历史为主线,充分展示这段斗争“十年浴血苦斗,十年红旗不倒”的历史特点,着力体现这一地区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革命精神,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创造个性化陈展空间,突出重点亮点,以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给观众以崇高的审美感受,唤起了人们对这英雄的山、英雄的人、英雄的业绩、英雄的精神的历史认同。

1928年1月,就在工农革命军鄂东军从黄安城撤到木兰山改编为第七军的时候,由南昌起义总指挥贺龙和周逸群等组成的中共鄂西南特委来到洪湖,开始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贺龙一行从汉口乘小火轮溯江而上,在监利反咀与贺锦斋领导的游击队会合。不久,与洪湖地区的另两支革命武装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十九路军,贺锦斋任师长,由贺龙统一指挥,在荆江两岸开展年关暴动。到2月中旬,工农革命军发展到1000余人,扩编为3个大队。

可就在这时,工农革命军攻打监利县城失利,鄂西南特委决定撤销鄂西南特委和四十九路军,贺龙、周逸群按中央原定计划,组建湘西北特委,带领贺锦斋等10余人前往湘鄂边组织起义,各路武装在洪湖和湘鄂边分片发展,日后在松滋、公安一带会师。

贺龙、周逸群一行离开洪湖后,经安乡、澧县、石门、慈利等县,于3月上旬到达贺龙、贺锦斋的家乡――桑植县洪家关。这时,正逢贺龙亲友旧部领导的各部武装发生冲突。贺龙在家乡有很高的威望,经他说服,这些武装大部分愿意改编,接受贺龙指挥。于是,一支3000人的工农革命军拉起来了,并在3月下旬发动起义,一举攻占县城,成立桑植县革命委员会。

然而不久,工农革命军遭国民党军重兵攻击,大部失败,周逸群也在战斗中与贺龙失掉联系。几个月后,部队向石门进击,又两战失利,折损参谋长黄鳌和师长贺锦斋两员大将。

正当部队几近弹尽粮绝之际,贺龙接到中共中央指示信。按照中央指示,部队转移到湖北省鹤峰县堰垭进行整编。整编后,工农革命军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全军仅剩91人、72支枪。这时,贺龙的大姐贺英送来一批药品、弹药、棉花、布匹和银元,真可谓雪中送炭。

此后,红四军即在鄂西利川、建始、鹤峰一带游击。1929年1月中旬,攻占鹤峰县城,成立鹤峰县苏维埃政府,建立中共鹤峰县委,决定以鹤峰为中心,开辟湘鄂边根据地。

3月,红四军粉碎湘鄂两省7县团防4000余人的联合进攻,巩固了鹤峰红色区域。6月,攻克桑植县城,成立中共桑植县委、桑植县苏维埃政府。7月,取得南岔、赤溪河大捷,歼敌正规军3000余人,缴枪2000余支。至此,鹤峰、桑植两县红色区域基本连成一片,湘鄂边根据地初步形成。

周逸群与贺龙失掉联系以后,即返回洪湖担任鄂西特委书记,领导开展游击战争。3月,将洪湖地区的游击武装组编成鄂西游击大队。8月,鄂西游击大队扩编为鄂西游击总队。12月,鄂西游击总队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独立军第一师。1930年2月,红独一师升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下辖3个纵队7000余人。红六军通过一系列战斗,很快将江(陵)、石(首)、沔(阳)、监(利)、潜(江)边的割据区域大体连成一片。随后,又打破敌人包围,并跨江南下,向南扩大根据地。随着红六军连续的战斗胜利,荆江两岸各县苏维埃政权先后建立。4月中旬,以周逸群为主席的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成立,洪湖苏区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此前,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指示红四军东下与红六军会师,然后向长江下游发展。于是,从3月初开始,贺龙率红四军三次东下,历时三个多月,仍未得到红六军消息。直到7月4日,红四军才在公安县城南平与红六军胜利会师。7日,两军前委召开联席会议,根据中央指示,将红四军更名红二军,红二、六军合编为红二军团,由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前委书记、政治委员。全军团共10000余人、枪5000余支。

红二军团成立以后,即北渡长江,充分利用统治阶级内部分裂、无暇他顾的有利时机,发展洪湖苏区的割据形势,将各分散的根据地连成一片。9月24日,将鄂西特委和鄂西联县政府扩大为中共湘鄂西特委和湘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由邓中夏任特委书记、红二军团前委书记和政治委员。周逸群回地方工作,代理湘鄂西特委书记,兼任湘鄂西联县政府主席。

红二军团的组建,湘鄂西特委和特区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标志着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后来,这块根据地发展到东抵武汉市、南过洞庭湖、西越神农架、北至桐柏山,跨连湖北、湖南两省西部60余县近10万平方公里,以洪湖地区为中心,囊括洪湖、湘鄂边、巴兴归、襄枣宜、鄂西北、松枝宜、荆当远、洞庭特区等八块根据地的广大区域,与鄂豫皖、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互为犄角,成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

在这里,根据地军民创造了后来为毛泽东所称赞的河湖港汊游击战,也创造了当时为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所颂扬的洪湖精神。

1932年夏,蒋介石在武汉组织“豫鄂皖三省剿匪司令部”,部署对苏维埃区域的第四次“围剿”。由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执行者、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夏曦实行完全错误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导致湘鄂西苏区未能粉碎敌人“围剿”,鄂西北、巴兴归和洪湖苏区丧失。10月,由红二军团缩编的红三军被迫退出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之后,历时两个半月,历程七千余里,完成从鄂北向湘鄂边转移的艰巨任务,开展恢复湘鄂边苏区的斗争。

1933年12月,鉴于湘鄂边苏区再次丧失,湘鄂西中央分局决定在湘鄂川黔边创建新苏区。随后,率红三军游击湘鄂川黔边,开辟黔东特区。1934年10月,红三军与任弼时率领西征入黔的红六军团胜利会师,恢复红二军团称号,组成红二、六军团指挥部,开始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红二、六军团驰骋湘、鄂、川、黔4省,牵制大批国民党军队,打乱蒋介石的军事部署,有力配合中央红军长征,开创了以鄂川边、黔东为两翼,以永(顺)、大(庸)、龙(山)、桑(植)为中心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并使之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南方苏维埃运动的重要区域。

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在策应中央红军长征的任务完成以后,开始长征。1936年3月,按照红军总部指示,贺龙、任弼时率红二、六军团北渡金沙江,向陕北进军。1936年6月,红二、六军团与红三十二军在四川甘孜合编为红二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历时近一年,行程2万余里,转战8个省,于1936年10月,在甘肃的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最终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红二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不久,毛泽东在一间窑洞里会见二、四方面军部分领导人。谈到红二、六军团长征时,毛泽东望着贺龙、任弼时说:“你们二、六军团在乌蒙山里打转转,不要说敌人,连我们也被你们转昏了头,硬是让你们转出来了嘛!出贵州,过乌江,我们是付出了大代价的喔!二、六军团却讨了巧,就没有吃亏。你们一万人,走过来还是一万人,没有蚀本,是个了不起的奇迹,是个大经验,要总结,要大家学习。”

就这样,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有鄂豫皖、湘鄂西、湘鄂赣、鄂豫陕、湘鄂川黔五块根据地跨越湖北,红三军团、红二军团、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五支红军主力诞生在湖北。湖北即以在同一时期创建根据地和红军最多的实绩,成为土地革命战争的重点区域。那时的荆楚大地,可真是“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方城)

同类推荐
  • 老北京的百姓与传说

    老北京的百姓与传说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中国民间禁忌风俗

    中国民间禁忌风俗

    本书包括禁忌的起源、日常生活中的禁忌、各行各业的禁忌、人生一世的禁忌、万事万物的禁忌以及禳解禁忌免遭惩罚等方面的知识。
  • 九成宫雅集

    九成宫雅集

    麟游县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在我国最早的《诗经》中,就有多处关于杜水、漆水流域民生的描写。从秦时设县制以来,各种文化现象普遍盛行,特别是隋唐两朝四帝十九次驾幸九成宫避暑消夏,历时83年时间,麟游一度成了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唐代王维、杜甫、李商隐等诗词泰斗,随帝王临幸九成宫,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到了宋元明清,麟游都有文人雅士莅临,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佳作。可以说,麟游县的历史,是一部中国诗歌的发展史,是我国诗词文化的缩影。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谚语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谚语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船山思问录

    船山思问录

    王夫之对心性之学剖析精到,有极浓厚的宇宙论理念,建构了集宋明思想大成的哲学体系。《船山思问录》以民国二十二年上海太平洋书店排印《船山遗书》本为底本,对其进行了解读,包含内篇和外篇两部分内容。
热门推荐
  • 冥传

    冥传

    一个平凡人,卷入莫名的纷争,穿越到混乱的武侠时代,遇到同样身份的现代人,是敌是友?如何化险为夷,谱写一段怎样的结局......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尼尔斯骑鹅历险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尼尔斯骑鹅历险记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吸血娇妻:总裁,吻上瘾!

    吸血娇妻:总裁,吻上瘾!

    【先暂停一个暑假】她,爱她如命,如愿嫁入他家后,却是他的视不相见,再一次相见,他却送给她一张他与别人订婚的请柬……重生后,她发誓再也不会爱他了,但是,心就是不受自己的控制……【女主身心绝对干净,但是,男主不确定】群号:574110990【本文虐不虐不确定,进了群就是朋友哦】
  • 快穿这个反派有毒

    快穿这个反派有毒

    【宿主,你的任务对象跳楼了!你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智行号咆哮。【我的任务是攻略他。】灵曦面无表情的说。智行号:【……】这人都死了,任务还执行个鬼!灵曦在万界中心开了一家事务中心。她接下了一单特别的生意,交易的内容是需要她穿梭各个位面拨正时空秩序,并且完成一些特殊的任务。系统特点:看热闹不嫌事大。爱好:看宿主打伪主角的脸。女主特点:没有感情。爱好:无。男主特点:病娇爱好:女主
  • 人在草木间:人民日报2018年散文精选

    人在草木间:人民日报2018年散文精选

    本书是人民日报副刊2018年年度散文精选。书稿遴选了2018年大地副刊上的优秀散文名篇,按题材内容编排成册,以飨读者。这其中,不乏大家名家的经典散文作品,也有文坛新秀的成名作。他们锦绣文章,风流文采,代表着一个年度甚至一个时期的人文标杆。
  • 千变虫

    千变虫

    随着人类的繁衍发展,一些生物迈步灭绝。可在地底的深处,一种神奇的生物开始诞生,人类将它取名为“千变虫”。战火,硝烟也随之蔓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灰姑娘的乌龙嫁事

    灰姑娘的乌龙嫁事

    [花雨授权]灰姑娘的故事从小就是她的床边读物,但她从没想到会亲身去体验。佛曰:前生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相遇,那她一定和他很有缘,因为他总是在无意中闯入她的生命。顺其自然地,他成了她的白马王子。
  • 我的大民国

    我的大民国

    民国,中华历史上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代,军阀割据,外寇入侵。周安,21世纪的一个小愤青,得到自己人生中的金手指的偶然中,返回到了那个遍地烽火的年代。他,会给这一片大地带来什么……
  • 网游洪荒之截教崛起

    网游洪荒之截教崛起

    封神之战,截教之众十不存一。游戏进行至此,玩家们终于从蝼蚁、炮灰、崭露头角熬到了洪荒主力。夜曦重生而来,以一棵草的跟脚继承截教道统,为了不再像上一世那般落魄,立下大誓愿——为截教崛起奋斗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