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53500000053

第53章 “天翻地覆慨而慷”:从中原突围到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6年6月下旬,当中原军区6万大军从宣化店地区突出国民党30万重兵重围的时候,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拉开的是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

在1945年8月日本投降的时候,中国的军事版图呈现出这样的格局:被日军占领的华北、华东的大部分城市和交通要道处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即解放区的包围之中,国民党的440万精锐部队有一半以上驻在远离前线的西南、西北大后方。

这时,蒋介石一面下令不准八路军、新四军接受日军投降,一面请美国用飞机、军舰帮助他将后方的军队抢运前线,一面调兵遣将围困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在地处中原前哨的鄂豫皖湘赣解放区周围,蒋介石就部署了20多个师、9个游击纵队的兵力!

然而此时,鄂豫皖湘赣解放区的总兵力只有6万多人。这就是李先念率领的新四军第五师、王震率领的八路军三五九旅、王树声率领的八路军嵩岳军区部队及冀鲁豫军区第八团。11月上旬,这些部队整编成中原军区,由李先念任司令员,郑位三任政治委员,王树声任副司令员,王震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首道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面对国民党军的疯狂进攻,中原军区部队展开了英勇的自卫反击。1946年1月,国共双方经过再度谈判,达成停战协议。中原军区为顾全大局,争取国内和平,将正在行进中的数万主力部队集结于鄂豫两省的罗(山)、礼(山)、经(扶)光(山)地区驻防待命。中原局和中原军区机关就设在湖北省礼山县的宣化店。礼山县后来改称大悟县。

中原军区部队恪守停战协定的部署,却被蒋介石看做他清除心腹大患的良机。他公然违反停战协定,密令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指挥五、六两绥靖区兵力,围困中原军区部队,伺机歼灭。刘峙迅速集中11个军26个师30余万兵力,对中原军区部队蚕食压迫,层层包围,并在宣化店地区周围构筑6000多座碉堡,封锁中原军区的粮食、医药供给,陷中原军民于严重的危机之中。

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被围困的中原军区部队吃尽了草根树皮,只能用清水煮野草充饥。就在这时,毛泽东接见了从中原到延安汇报的任质斌一行。毛泽东说:“你们在那里艰苦奋斗,牵制国民党军队30多万,掩护各解放区工作的展开,将来各解放区打胜仗,是有你们的功劳的。现在你们拖住国民党30万大军,将来在国民党军围歼你们突围时,部队被打得一个没有,只要各解放区打胜仗,对你们来讲,也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正当中原军民最困难的时候,中共中央代表董必武来到宣化店。董必武此行,一是代表中共中央慰问中原军区军民,二是传达中央指示,解释停止冲突问题,三是与有关机关商谈解决中原军民的粮食恐慌问题。此前,他已先后在重庆和武汉与有关方面协商解决中原军民的粮食供应问题,争取了一批救济物资。这次,他又带来了华北、华东解放区军民捐赠的3亿元法币和一批药品。

董必武从一个部队走到另一个部队,看了机关又看学校。他对中原军区的指战员们说:“你们在抗战和几个月的反内战中,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出了很大的力量。然而,今天不仅未能得到褒奖,反而被反动派封锁着、围困着,受苦挨饿,我怎能不来看一看呢?”“我来,虽然不能完全解除你们的困难,但我相信经过八年艰苦磨炼的同志们是可以克服这些困难的。”

这位德高望重的建党元老的亲临慰问,使中原军区军民深受鼓舞。中原局机关报《七七日报》发表了一篇由社长夏农苔用长诗写成的社论:

祝福你,董老!

犹如一阵温暖的春风拂去了我们的愁容,

又好比冬天的太阳使我们忘却了寒冬。

……

是你啊,董老!

是你带来了亲切的慰问,

带来了革命的热爱,

是你的亲临使我们欢笑在危难中。

我们欢迎而又感谢,

感谢你不辞劳苦来解救我们的苦痛,

感谢你无时无刻不在关怀我们……

董必武离开中原军区两个月后,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又来到宣化店。周恩来这时是国共谈判军事三人小组的中共代表。几天前,他得到包围中原军区的国民党军队将采取行动的情报,建议国民党和美国的代表同他一起前往宣化店监督停战。

到了宣化店,安排好美蒋代表,周恩来就来到设在镇南街的中原军区司令部。听过李先念等人的汇报,他说,中原6万兵力,牵制了30万国民党军队,使其不能贸然北上,战略上于全军有利。

周恩来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他说:“蒋介石对人民军队是能消灭则消灭之,不能消灭则创造条件消灭之。我们的方针是:避免挑衅,推延战争,积极准备反击。”

周恩来最后说道,内战没有什么了不起,30万军队包围你们也没什么了不起。中央相信你们,相信你们有能力粉碎敌人的进攻。

军事调处会议在竹竿河西岸的湖北会馆进行。这是一幢面积2000平方米的清代建筑,此时已改成接待三方代表、工作人员及新闻记者的国际招待所。

周恩来一面同国民党代表谈判,争取中原军区部队合法转移,一面指示中原军区作好突围准备。晚上,他又来到中原军区司令部,与李先念一起研究突围方案。

回到汉口,周恩来据理力争,军事三人小组签订了一份停止中原战争的《汉口协定》。这份协定虽未从根本上扭转局势,却使内战爆发的时间推迟了一个多月。

6月23日,蒋介石密令刘峙7月1日发起总攻,48小时内一举围歼李先念部。

同日,李先念电告中共中央,建议月底开始实施突围计划。

中共中央当即回电,毛泽东亲拟电文:“同意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

6月26日,中原军区主力被迫分途武装突围。这次武装行动后来被称为“中原突围”。

中原突围战役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作为中原突围的起点,宣化店从此载入史册。

时隔一年以后,当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时候,也很少有人知道全国解放战争乃至20年人民革命战争已经开始实现从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的转变。

在中原突围后一年时间内,人民解放战争处于战略防御阶段。中原军区突出重围的部队分别进入鄂豫陕、鄂西北地区创建游击根据地,留在鄂豫边的部队则去鄂东、鄂中地区坚持游击战争,完成了从外线配合华北、华东解放区内线作战的战略任务。

1947年夏天,解放战争的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民党军在其全面进攻被粉碎后转入重点进攻,总兵力由430万减少到370万;人民解放军则在陕北、山东战场使敌之重点进攻接连受挫,并在晋冀鲁豫、晋察冀、东北等战场展开局部反攻,总兵力由127万增加到195万。

这时,正带着一支小部队在陕北大山中与敌周旋的毛泽东作出决策:不待敌之重点进攻被粉碎,不待我之总兵力超过敌人,立即组织人民解放军主力转入战略进攻。

于是,刘伯承、邓小平奉命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人于6月30日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接着以28天的连续作战,歼灭敌军4个整编师师部、9个半旅6万余人,随后又以锐不可当之势粉碎敌数十万大军的前堵后追,于8月27日进入大别山区,完成了千里跃进的任务。

8月下旬,陈赓、谢富治奉命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8万人在晋西、豫北地区强渡黄河,挺进豫陕鄂边地区实施战略展开,创建根据地,协同刘邓大军作战。

9月下旬,陈毅、粟裕奉命率华东野战军主力11万人横跨陇海铁路,南下豫皖苏边地区,实施战略展开,协同刘邓、陈谢两军经略中原。

从此,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以“品”字形阵势展开于江淮河汉之间,互为犄角,配合作战,把国民党军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了人民解放军逐鹿中原的主要战场。

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地区以后,即迅速实施战略展开,致力于重建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刘邓大军在实施战略展开的过程中,于11月下旬在湖北省蕲春县高山铺地区组织了一次战役。这次战役一举歼敌1.26万人,成为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后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后来,刘伯承在他那篇著名的回忆录《千里跃进大别山》中,生动地记述了高山铺战役的情况。《千里跃进大别山》是一篇回顾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全过程的经典之作,全文1.4万字,记述高山铺战役就用了800字,可见这次战役在作者心中的分量:

与此同时,我出击鄂东的主力部队,以疾风扫落叶之势,扫荡沿途分散孤立之敌守备部队和地方反动武装,连克长江北岸的团风、浠水、广济、英山、武穴等城镇。三纵队于张家店战斗后,也进至长江以北的望江地区。至此,我军已控制长江北岸达三百余里,威震大江南北。蹲在庐山的蒋介石在江北隆隆的炮声的震动下,日夜恐慌不安,生怕我军渡江南进,慌忙调兵追截。但是,他所派到大别山的部队,已被我分别钳制在大别山北部和皖南,由黄安、麻城地区赶来跟在我军背后盯梢的,只有战斗力较弱的敌四十师和五十二师的八十二旅。蒋介石便急令这股敌军兼程前进追截我军。敌人孤军来追,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良机。我们觉察这股敌人将从浠水向东南前进,如果把她诱进地形险要便于设伏的高山铺,杀他一个“回马枪”,是有可能在运动中全歼的。为此,便决心把分遣在长江北岸的部队立即作向心集结,准备打歼灭战。以攻克武穴的第一纵队回师高山铺设伏;以攻克团风的第六纵队闪到敌人左侧,在团风东北、关口以西地区待命,俟敌人进入我伏击圈时,从后面杀他一刀;以第二纵队主力在黄梅地区作保障。同时,调第三纵队主力西进,准备扩大战果。部署既定,我们便派出一支小部队,化装成地方游击队,前去和敌先头部队接触,边走边打,诱骗敌人。敌人以为有便宜可占,便节节追逼。二十六日晨,终于钻进我预设于高山铺附近的口袋阵里,被分割包围。这是一个狭长的山谷,洪武脑山、马骑山、界岭山耸峙于狭谷的两侧。埋伏于山上的我军,像一把大钳似地,从南北两面死死地卡住了敌人的咽喉。敌人发现情势不妙,即拼命抢夺山头,企图突围。但是,闹腾了一天一夜,还是没有抓到一线可以逃命的缝隙。第二天上午九时,我军一发起总攻,敌人立刻溃不成军,纷纷举手投降。蒋介石的一万二千多人马就这样全部覆灭了。战斗解决得如此迅速、干脆,以致当我军带着俘虏离开战场的时候,从武汉起飞的一批敌机,还在高山铺上空投下热馒头、烧饼,来支援他们的部队呢!

刘邓大军完成了战略展开,在大别山站住了。

然而,蒋介石却决定以所谓“总力战”与共产党争夺中原,命令国防部长白崇禧以33个旅的兵力全面围攻大别山。

于是,刘邓发布命令:二、三、六纵队依托大别山复杂地形作宽大机动,一、十、十二纵队向外线展开,内外配合粉碎敌人围攻。

同时决定,野战军司令部分成前后两个指挥部,邓小平率“前指”在大别山内线指挥作战,刘伯承率“后指”转入外线指挥更大规模的战略展开。

邓小平给部队确定了这样的斗争策略:主力部队化整为零,采取敌向外,我向外,敌向内,我亦向内的方针,将敌人牵到外线,以小部牵敌大部,以大部寻机歼敌小部。“方针就是避战,站稳脚,一切为了站稳脚。”

结果是,在邓小平率部在大别山艰难支撑的时候,刘伯承及陈粟、陈谢等率部在桐柏、江汉、淮西及平汉线连续作战,迫敌从大别山调走了13个旅的兵力。

邓小平兴奋地向毛泽东报告:“我们业已站住,不管情况如何严重,敌人打不走我们了。”

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内外配合,积极作战,4个月歼敌19.5万人,解放县城近百座,创建了横跨长江、淮河、汉水的新的中原解放区,把南线敌军总兵力160多个旅中的90个旅调动和吸引到中原战场,取得了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

毛泽东的战略构想实现了!他说:这是蒋介石的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100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

如今,巍然屹立在大别山区的高山铺战役纪念碑正在向人们讲述一段传奇故事:20世纪中叶,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乃至20年人民革命战争,在这里实现了从战争防御向战略进攻的历史转变。正是这一转变造就的以湖北为主体的中原解放区,成为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

(方城)

同类推荐
  • 溯源:中国传统文化之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溯源:中国传统文化之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收入了作者在美国期间读国学所积累的心得和感悟。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思想、政治、文化资源本自具足,是我们思想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基石。把传承传统文化仅理解为“尊孔读经”是片面的和不合时宜的。本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由点到面,思路清晰,通俗易懂,系统地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点点滴滴。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梳理,又是国学精粹的一次集中展现。
  • 北大授课

    北大授课

    本书是作者为北京大学不同系科授课的课堂记录,副题为“中国文化四十七讲”。与一般学术著作不同的是,它由教授和学生一起完成。课堂上北大学生的活跃、机敏、博识、快乐,体现了当代年轻人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可程度,颇具学术测试价值。作者在课堂中的作用,是对文化哲学的思维路线作整体引导。此书从初版至今,已几度再版,在海峡两岸受到远远超乎预料的热烈欢迎。
  • 同胞,请淡定

    同胞,请淡定

    曾经,我们见面,亲切地问:吃了吗?现在,我们见面,急迫地问:买房了吗?又跳槽了吗?找到合适结婚的了吗?是什么让现在成为现在?我们认识到了焦虑和浮躁,又该用什么心态去面对?高房价、就业难、节奏过快、剩男剩女等现实问题充斥着当前中国人的生活,人们渐渐发现经济的高速发展除了付出资源和环境的代价之外,也牺牲了原本相对平和的心态。
  • 中华传统语典

    中华传统语典

    本书精选了歇后语、俗语、谚语、绕口令、对联、劝世贤言、诗赋、语典故事等内容,并根据实际需要,将每个条目按主题分成简明而系统的体例,实为妙趣横生的语言储备库。
  •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历代盛衰,根源何在。本书收录了雷海宗先生关于“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兵”的珍贵学术论文,全书分为两编。本书最为独特之处是,通过对于中国兵制的梳理,研究兵的精神,兵的文化。作者以侧锋破题,从“兵文化”入手,试图解答中国文化何以造成千年积弱,堂堂中华何以一再遭人欺凌。今天读来,仍发人深省。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千姿百态的人生

    千姿百态的人生

    短篇小说,以风趣、幽默、讽刺、教育为主题,叙述大众生活。以详实的故事,叙述三国人物不为人知的一面。希望读者喜欢。
  • TF在未来唯美盛开

    TF在未来唯美盛开

    诺诺、萱萱、薇薇与TFBOYS的爱情故事
  • 巨浪下的小学

    巨浪下的小学

    当地表裂开,海水灌入,人间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地狱。这是一次本不应该发生的悲剧,也是一个撕开日本社会精致表象的心碎故事。福里奥文学奖得主,“灾难新闻写作未来的经典”(《卫报》评价)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特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与核泄漏,是日本自二战以来面临的最严峻灾难。当地震发生时,学校是全日本最安全的地方。他们有坚固的教学楼,演习向来一丝不苟,预警精准及时,完备的防灾系统让人们对学校充满信心。可是在3·11那天,大川小学的师生几乎全部遇难。悲剧本可以避免,但仅因微不足道的疏漏,让84名师生葬身于巨浪之下,严密的系统和秩序成为吞噬生命的怪兽。英国记者帕里花费6年追踪调查,还原这场令人心碎的灾难全过程,挖掘出日本秩序井然表象下暗藏的致命缺陷——海啸并不是问题所在,日本本身就是问题。一旦发生不幸,有些社会的第一反应就是掩盖真相,对于这样的社会而言,《巨浪下的小学》是发人深省的一堂课。今年你再也不会读到比这本书更好的非虚构故事。——《经济学人》
  • 创欲

    创欲

    一首霸王别姬震山河!一曲白狐素终身!一技聊苍穹!一色夺万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修真之都市重生

    修真之都市重生

    昔日道尊被爱徒所害,背负滔天血仇重生都市,第一天铲除前世大仇,第一周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他一步步走上了巅峰,超越了巅峰,到达那未知的境界。
  • 好巧你也在啊

    好巧你也在啊

    云凡和钟灵分别十年,十年后两人相遇,这段治愈而平凡的感情会一直延续吗?
  • 啊我亲爱的老师十年爱与陪伴

    啊我亲爱的老师十年爱与陪伴

    他是重点高中的政治老师,二十岁那年因为一次偶然的车祸而让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是他受伤回来之后的第一届学生,其他科目都名列前茅,只有政治一门课是扶不起的阿斗。她说:“扯手中的线,我就回来了。”他说:“你的眼界会越来越宽,你会站在这里,眺望着更美的远方;我只会永远待在这个学校,就像楼下那个宣传栏一样,讲着万年不变的内容,生活不会再有什么变化。”一次次的分离,十年的兜兜转转……Cr
  • 辟邪嫁衣

    辟邪嫁衣

    辟邪剑出,江湖浩劫在所难免,龙门镖局因护送辟邪剑而惨遭灭门之灾,武功天下第一的龙剑飞却一点防身之术都没有传于其子龙天,文弱的龙天却毅然踏上了护送辟邪剑的重任,途中发现父亲的结拜兄弟武林盟主楚鹏竟然就是灭掉龙门镖局的凶手,与他朝夕相处又互相爱慕的天香又惨遭毒手,至此,他终于明白江湖险恶。无意间龙天又发现楚鹏杀武当,峨眉,昆仑,崆峒四派掌门,意欲再夺武林盟主之位,龙天又与来历不明的香花雪,神秘组织的鬼魅宫宫主一同前往武林大会,又一场风波暗潮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