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95200000015

第15章 农业规模经营及农业现代化(1)

20世纪80年代初,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大发展,创造了我国农产品供给激增的奇迹。粮食、畜牧产品及其他农副产品得到空前增长,从而结束了我国食品供给长期短缺的历史。我国农民以自己传统的劳动经验和生产技术,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令世人惊叹,家庭承包责任制对发展农业、振兴农村经济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但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经济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矛盾日益突出,不堪重负的农业经济难以支撑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实践表明,"均田制"的小规模分散化经营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实现"第二个飞跃",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是农业发展的迫切要求。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只有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才能保证农业稳定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农业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没有农业规模经营,农业现代化便是纸上谈兵,农业现代化程度太低,农业规模经营就难以为继。庆阳市农业经济总体发展落后,经营规模小,现代化程度很低,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必然性,要积极创造条件,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

4.1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一、我国农业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1.社会发展、人口增长对农产品巨大的需求与资源的短缺、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的矛盾日益突出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口已超过13亿,且以每年千万人的速度增长,庞大的人口基数加之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对农产品数量与质量的需求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而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稀缺,人均耕地资源是世界平均占有量的1/3,人均水资源仅及世界平均占有量的1/4,耕地在逐年减少,水资源浪费严重。农业生产基本上还是手工操作的传统方式占主导地位,生产技术落后,专业化分工水平不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下,超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所能提供的农产品商品数量非常有限,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成为市场化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农业产业还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弱质性的缺陷。目前,农产品比较充裕的市场供给还只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基础上的脆弱的均衡而已,很难适应作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的要求。应该看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了农业生产快速发展,而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小规模分散化的经营方式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现实选择是必须改变"均田制"状态下的分散经营方式,实现规模经营。实践证明,规模经营有利于先进技术的采用和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发展;有利于农业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仅增加了农产品总量,降低了单位成本,而且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收入、农产品商品率及农业生产投入产出率都明显提高。

2.现代科技对传统农业改造的阻力巨大

一方面我国农业资源短缺,而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浪费严重。天然水有效利用率不足10%,灌溉水不足40%,化肥仅35%左右。转变农业粗放增长方式,实现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提高,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目前,科技在我国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不到40%,与发达国家70%一80%的水平差距很大,但由于超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及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下,农业最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农户对科技"需求不足"。诸如机械化作业,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现代化生产技术在面积细碎的地块上根本无法普及或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即使一些可以为农民带来收益增加的实用技术推广工作也遇到种种困难,农技推广成本增大,难以取得预期效益。许多科研成果只能以生产力的潜在形态停留在实验室里,而无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工业化实践表明,科技革命之所以能够带来产品极大丰富和财富超常集聚是因为实现了规模经营。现代科技武装传统农业生产和经营同样离不开相应的规模基础。实现科技兴农,规模经营是必由之路。

3.农业基础条件脆弱,投入严重不足

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凡农业得到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时期,国民经济也健康快速发展;每一次经济形势的恶化,首先是从农业开始,每次调整的成功也都以农业发展的形势好转为前提,农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基础作用。半个世纪以来,农业以巨额资金积累支持了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现,但在农业为国民经济作出巨大贡献、充分发挥基础作用的同时,农业自身的发展却相当不稳。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村地区水、电、路等依然是农业发展的瓶颈制约,水资源短缺十分突出,土壤沙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脆弱的基础条件威胁到了农业的稳定发展。更为不利的形势是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按利润最大化原则配置,由于小规模的经营现状,农业产业比较利益低,不但不具备吸收外部资金投入的能力,而且农业内部也难以阻止资源大规模地转向易于短期见效的非农产业或城市部门。作为农户,在数量有限的小块土地上追加投资,从事传统农作一年所能增加的收益甚至还不及在非农领域几天的工资收入;而其他资金、技术密集型的设施农业等则受各种条件限制且风险很大,绝大部分农民无力经营。因此,正是建立在以个人劳动经验、劳动技能和劳动积极性为基础上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使农业生产对社会资源的吸纳能力有限,国家缺乏有效的投资载体,农户由于增加的收益太少而不愿投资,致使农业投入逐年减少。如果不能通过增加资本来改变农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各部门、各产业间的激烈竞争,将迫使农业走向萎缩。要改变目前农业投入严重不足的现状,只能按市场经济原则,走规模经营之路,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弱质性的缺陷,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强农业产业自身对社会资源的吸纳能力。

4.农民收入徘徊不前,工农差距,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但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充满现代文明生活、一片繁荣盛世的城市面貌与波动中的农业发展、落后贫困的农村社会形成了巨大反差。近几年,农民收入又徘徊不前,城镇居民与农民的人均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据资料显示,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之比,1978年为2.37:1,1984.年缩小为1.7:1,1996年又扩大为2.2:1,2002年仅达到了创记录的3.11:1。收入低下严重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同时,农民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占总人口80%的农村市场萎缩,抑制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增加农民收入除了减轻农民负担,最根本的途径是控制农村人口数量,减少农民,提高劳动生产率。欧美发达国家在农民人均拥有上万亩耕地,采用现代化生产经营方式的条件下,还需国家对农业提供政策支持,才可以使农民达到社会上其他行业的平均收入水平。我国农民在人均耕地不足2亩的条件下,依靠传统的农作方式是无法达到真正致富、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

二、积极创造条件,推动我国农业实现规模经营

1.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规模经营是对农民"有选择的留用",意味着大量劳动力退出农业,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是实现规模经营的关键。当前,按最保守估计,我国农村有1.5亿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规模经营将有更多的劳动力需要转移。尖锐的人地矛盾是否决定了我国农业不适合规模经营?显然这一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其原因有:(1)我国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没有实现转移,不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决定的自然现象,而是由于历史原因及国家发展战略和体制选择的失误造成的。(2)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份额逐渐降低,农民也逐渐向非农产业领域转移,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越来越小,农业生产单位经营的规模随着科技进步和先进工具的采用越来越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3)规模经营不仅是劳动力的节约,而且实现了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农业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益,克服了小规模分散化经营造成的种种弊端,使有限的农业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4)我国苏南等地的实践也证实,在人口密度很大的地区,通过发展非农产业,不仅转移了本地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农业规模经营,而且吸纳了数倍于本地人口的外地劳动力。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既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目前,国企改革使城市里隐性失业显性化。解决城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应站在宏观层次上把城乡两个劳动力市场统一起来,不能用一个部门的失业换取另一个部门的就业。农民在城市里就业还面临着种种不公平的歧视政策,农村作为巨大的劳动力"储备库"在发挥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的调节作用时,同样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大量剩余劳动力困守在本已十分狭小的土地上,加重了土地负荷,农民收入减少,阻碍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许多问题的解决。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与解决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同等重要,不能把农业仅仅看作是城市和工业发展的原料基地。对农民、农业的歧视必然造成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难以健康持续的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主要有两条:其一,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尤其是围绕农业生产发展物资供应、农产品加工、贮存、运输、销售及其他服务业。其二,从长远看,城市工业的发展必将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农村城镇化是潜力很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通道。国家应制定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促进农业走上规模经营。

2.深化农用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实现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

规模经营以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前提,同时要求土地资源必须按市场原则合理配置。我国现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规定,农民以集体成员的身份在承包期内拥有土地使用权。这一制度在执行中,是按行政方法遵循平均主义原则让每个农民都分别承包土地,并且随人口变动不断进行承包地的增减调整,使小规模分散化经营模式相对固定化。这种操作方式在保证公平的同时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很大浪费。即使已在非农产业中就业、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的农民,宁愿让土地荒芜或粗放经营,也不肯放弃土地承包权,形成了城乡共存的"两栖"居民,使土地这一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要素无法在经营单位之间合理流动,阻碍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有人担心,实现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会使失去土地的农民变为"流民"。应该说这种现象已成为历史,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从农业产业中转移出的农民很少变为"流民",我国实行农业规模经营,同样也是以农业剩余劳动力在非农产业的就业为前提,并辅之以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失业者的吃饭问题。早在1995年5月4日《人民日报》曾发表过文章《"流"起来的土地能生金》,充分体现了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重大经济价值。当然,土地流动绝不等同于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首先,法律保证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能改变,土地所有权不变,采用"两田制"、"三田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四荒拍卖"、租赁、反租倒包、转包、转租、联营、抵押、托管等多种形式实现土地使用权自愿流转;其次,土地在农业内部按市场化原则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限制非农产业占用农地,同时,要努力保障在承包期内农户对承包土地经营使用权的稳定性,尽可能不采用行政手段调整承包土地。

3.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必须辅之以其他农村配套改革措施:(1)彻底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分割、等级森严的户籍制度界限,废除城乡户籍差别,采用户籍登记管理制度,让退出土地的农民必须获得城镇或非农户籍待遇,为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清除障碍。(2)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已在非农产业中就业的农民之所以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其原因是现存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城乡务割的体制排斥农民进城,土地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远不及对他们提供的社会保障功能。转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客观上也等于转出了生产资料与保障手段。因此,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离开土地的农民不但有一个公平的择业机会,还司以进入社会保障网络而消除后顾之忧。(3)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总体上,我国城镇化水平远远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形成了一种很不协调的社会经济结构。目前,在做好统一规划的基础上,以发展小城市或中心城镇为主引导乡镇企业适度集中,改变布局分散、结构不合理的弊端,发挥集聚效应,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解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桎梏,推动农业规模经营。

三、实现规模经营是一个动态的,阶段性的发展过程

1.规模经营的形成过程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土地相对集中的过程,也是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过程,最终由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

同类推荐
  • 资本营运概论

    资本营运概论

    罗崇敏,男,汉族,1952年12月生,云南江川人,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4]?,现任国家督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曾为下乡知青、乡村卫生员、工厂工人、学校教工、党校教员、机关公务员。曾在江川县政府办公室、江川县政府、中共江川县委、中共新平县委、玉溪市委办公室、中共玉溪市直机关工委、玉溪市委、云南民族大学、红河州委、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履职。历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大学党委书记、州委书记、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系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哲学学会、经济学会
  • 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

    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

    招商局的历史,就是中国近现代民族金融业的历史。140年前,诞生于“洋务运动”中的轮船招商局在内外阻力中翻开了中国金融业新的一页。今天,沿承百年血脉的招商局集团已经成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企业之一。在近一个半世纪里,招商局一直扮演着中国金融业引路者的角色。从唐廷枢自设保险招商局,盛宣怀创办中国近代第一家银行,到袁庚打响“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炮”,再到平安保险拉开中国保险业海外引资的序幕……招商局不断用“第一次”引领着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通过记录招商局自清末至今的发展历程,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金融业发展的独特视角。《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由王玉德、郑清、付玉著。
  • 走向南亚:南亚国家经贸指南

    走向南亚:南亚国家经贸指南

    为推动云南省对外开放工作的深入发展,四川省人民政府成立了开拓东南亚、南亚市场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力度开拓东南亚、南亚市场。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组织力量完成《走向东南亚》一书的基础上,又与长期从事南亚研究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合作,撰写《走向东南亚》的姊妹篇《走向南亚》一书,全面介绍南亚各国的概况、经济发展现状、经济政策和法规,详细分析中国—南亚经贸合作的领域和前景,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南亚经贸指导用书。《走向南亚》的出版,必将为四川乃至全国企业开拓南亚市场,扩大与南亚的经贸合作,起到积极的引导和帮助作用。
  • 3分钟读懂一个经济学常识

    3分钟读懂一个经济学常识

    以浅显的语言普及经济学常识,以轻松的笔墨回答经济学问题,是本书的编写宗旨。本书将经济学划分为商品、市场、金融、消费、投资、职场、民生、三农以及世界经济,分门别类总结归纳了生活中各个方面遇到的经济学常识及规律。在本书中每篇内容之后,还附着一个经济学小常识。这些小常识基本囊括了经济学中常见的规律、定理、定律、效应、法则等。每天读一篇内容,每天读一个小常识,能帮助广大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并应用经济学。其实,经济学并不像远远挂在天边的星辰,可望而不可即;经济学也并不是复杂的理论,高深的原理以及抽象的数学符号。在本书里,经济学仅仅是和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妙趣横生的事实。
  • “一带一路”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新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带一路”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新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带一路”建设、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构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重要战略,本专著重点研究这三大战略的内在联系和互促关系,就这一内容而言,本专著为三大战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热门推荐
  • 美夕.如烟

    美夕.如烟

    他看着我,一如三百年前。“暮霭千里,烟波四处,离绪难断无人诉,信手拈却,韶华直上九霄路。美人如玉,剑气如虹,怎奈春光日暖花先谢,流水逝去无穷数,抚琴阳关,君行且住。”
  • 秦时庆之

    秦时庆之

    再世为人的燕王府世子陈庆之出生即负国仇家恨天生废材开启自己的逆天之路
  • 链梦

    链梦

    听说过有一个神秘的风信子花园么?这座花园从未有人见过,却准时会有花香散出,又会准时让花香消失。在F市的最中央,屹立着两所豪华异常的学院。「光若学院」和「尚阳学院」,自从它们建立以来,就因为这个被号称「风信子之谜」的花园以及传闻,对立着。除了这个原因,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结。梦境和现实,花穗与花香。
  • 重生魔女嗜血归来

    重生魔女嗜血归来

    前世,因为信了你,落得死无全尸,今世,本座回让你,一一,付出代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步步昇魔

    步步昇魔

    老婆孩子热炕头,百年之后,方瑾发现原来自己实现的居然只有热炕头。
  • 此后无荒

    此后无荒

    一位异族神向着部下说道:不要试图靠近银河系,惊扰蓝星者,不论什么程度的文明,必被灭其星域,诛其九族,毁其传承!我有幸在那个神如蝼蚁的时代活着见到过。
  • 异界为我独尊

    异界为我独尊

    张战,不幸穿越到星罗大世界。从一个不愁吃穿生活无忧的攀岩爱好者,变为一个卑微的贫民,为了不为蝼蚁,为了不被人轻易碾死,为了能潇洒的活下去,张战拼尽全力,踏上成为强者的征程。这就是一个小人物努力变为大人物的故事。······························································文笔老练,想象天马行空,剧情一波三折,故事感人至深,看后意犹未尽回味无穷,以上作者都不敢保证,唯一能保证的就是认真写,努力写,用心写。
  • 我就是最大的金矿·认识自我

    我就是最大的金矿·认识自我

    本书是一本高考学生心理辅导书。指导高考学生揭开自我的面纱,认清自己,了解自身具备的宝藏,然后有效地运用这些宝藏。认识自己是高考成功的关键,不了解自己,就难以明白自身到底具备什么样的优点和盲点,如何进行人际交往;不了解自我,就难以明白自身的学习潜能优势到底在哪里?难以明白学习成绩无法突破的瓶颈在哪里?难以明白高考最适合自己的专业是什么?难以明白未来的人生之路该通向哪里?全书从心理健康教育出发,以心理学基本常识为指导,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帮助方法,和一些心理辅导的操作手段,通俗易懂,富于启发性而且很实用,是一本适宜学生阅读并实践的高考心理指导性书籍。
  • 阿丁与阿丙与我

    阿丁与阿丙与我

    一场关于生活的探索,一场关于灵魂上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