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22700000041

第41章 革命星火(2)

事实上,对清政权极端失望的上海商业集团,是辛亥革命幕后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在同盟会中,亦不乏来自上海深具影响力的买办、银行家和实业家。上海绅商和革命党之间的合作不是随着起义才产生的,而是早在起义前就已经在合作,共同为起义做准备。沈缦云、虞洽卿等商人一直在暗地组织“革命军饷征募队”,替陈其美等人向商家筹借钱款。在陈其美任都督的军政府中,商人有着惊人的高比例:中国通商银行总董、轮船招商局董事李平书担任民政部长;信成商业储蓄银行大股东沈缦云任财政部长;大达内河轮船公司总董王一亭任交通部长;四明银行理事、买办虞洽卿任顾问官、外交次长;另外“粮食大王”顾馨一、老买办朱葆三等都担任了重要的职务。

上海的地方绅商在辛亥前后,不遗余力地在经济上支持革命党,是革命政府初期的重要资助者。在某种程度上,是他们维系了这个新生的政府,让其度过了最初的生存危机。跻身革命起义队伍的上海绅商,努力防止着这座城市陷入动荡,同时避免战火损毁生意的运作。当他们在军政府中掌握权力后,加紧实施着理想中的现代城市规划。由于他们的出身和所捍卫的社会准则,他们的行为使人很容易相信这的确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如同一个世纪前的欧洲。但是,职业革命家和绅商的结盟是脆弱的,他们最终没能突破自己的局限,对城市和国家命运产生持久的影响。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成为“中华民国”的首任“临时大总统”。共和之制,由此肇始。可惜,孙中山等人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这个与帮会搅和在一起的革命党,其实在各省独立政府中所占力量并不大,不同的政治理念让这种结盟很快分崩瓦解。从这个时候起,一个出自同盟会的政党——国民党,就与上海帮会之间保持了一种特殊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一直保持到了1949年。

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仅仅做了92天就卸任了。他又回到了上海,在法租界宝昌路491号的寓所,度过了一段相对平静的隐居生活,并开始着手用英文撰写《实业计划》。据考证,从1894年上书李鸿章途经上海算起,孙中山一生共到过上海27次。尤其是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至1924年,在这段日子,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和两次护法战争,每遇挫败,他就回到安全较有保障的上海租界。有人因此说,如果南京是孙中山的政治顶峰,那么,上海就是他的革命港湾。

后来,袁世凯成了民国大总统,头衔中没了“临时”两字。袁世凯是典型的“乱世奸雄”,他在晚清官场混迹多年,能力很强,是继李鸿章之后国家最大军事集团“北洋”系统的领导人。但历史对袁世凯的诟病很多,按照传统教科书的说法,辛亥革命的果实是被他篡夺的,而且他还复辟当皇帝,完全破坏了民主共和,是窃国大盗、复辟元凶。其实,袁世凯最初当选大总统,是实至名归的,当时很多国会代表认为袁世凯有可能同意革命,否则孙中山也不会那么轻易“禅让”。所谓“篡夺”一词,只是后来的说法。

1913年3月20日夜,宋教仁准备赴京接任国务总理,却在上海火车站遭遇暗杀。宋教仁的去世加速了革命党和袁世凯的决裂,最终引发“二次革命”。上海商界的精英们出于自身革命的经历以及对有序政体的向往,放弃了原来的选择,拒绝支援南方起义者的“二次革命”,主张谈判解决争端。为维护地方利益,上海商务总会还宣布:“上海乃通商口岸而非军事战场……不论什么政党,首先挑起对立冲突者,即被视为民众之公敌。”

这个时候,世界出大事了,1914年“一战”爆发。对东方而言,“一战”就是“欧战”,因为主战场基本在欧洲,但日本主动参战了,它只打了一仗,就是攻击了驻扎中国青岛的德军。这场战争规模不大,对中国的影响却不小。袁世凯的麻烦也随之而来,日本人将著名的“二十一条”送到了他面前。为了维护自身权位的袁世凯,几经“软磨硬拖”,最终屈服于日本“最后通牒”,签订了《民四条约》。

袁世凯的声名从此发臭,再加上此后宣布复辟称帝,连他的亲信大将段祺瑞、冯国璋等人都站出来反对,最后袁世凯在众叛亲离中死去,成为一个历史悲剧。袁世凯死后,中国的政局又陷入了一种因权威缺失而导致的混乱状态。

纵观中国的千年历史,可以发现一个很耐人寻味现象,那就是当一个中央集权强势出现的时候,往往会带来经济的高度繁荣,而在集权丧失的乱世,却往往是思想和文化的活跃期。民国初年的军阀割据,导致各种思潮在中国交错激荡,新刊物、新思想层出不穷,犹似春秋战国,出现儒家、道家等灿如星河的诸子百家一样,民初思想界的日子很像一个人的青春期,明亮、躁动而又充满忧伤和苦闷。

1915年,36岁的陈独秀从日本返回上海,落脚在法租界里。他把自己办《青年杂志》的想法,告诉了当时开办“群益书店”的陈子佩、陈子寿兄弟。陈氏兄弟欣然同意承担《青年杂志》的印刷和发行工作,并议定杂志为月刊,每月的编辑费和稿费200元。

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

创刊号封面9月15日,一本竖版排印、16开的杂志在上海法租界创刊。在第一卷第一号的封面,印着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头像,旁边印着杂志的刊名:青年杂志。为了与基督教上海青年会主办的杂志《上海青年》区别开来,从第二卷起该杂志改名为《新青年》。或许陈氏兄弟没有想到过,他们每个月出的这200块钱,会对未来中国起到多么深远的影响。

在向传统挑战的时候,当一个老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再生效时,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租界,便成了知识分子思考国家命运和实现自己企图的理想地方。一般都认为,《新青年》是“五四”的一面旗帜,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起始于这份杂志的创办。作为创刊地的上海,从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时期开始,就是中国新型知识分子的集合地,这不仅是因为上海的新式学堂培养了许多“新青年”,还在于上海租界的特殊性,给予了宽松的政治环境与发达的文化市场。“新青年”们在上海,不但能够比较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较少受到压抑。

因此,上海这本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杂志,迅速得到全国思想文化界的关注。陈独秀也顿时成为向往新思想的青年心目中的精神领袖,年轻的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以及当时还是湖南第一师范学生的毛泽东,都是《新青年》的粉丝。

随着影响力扩大,陈独秀身边聚集起了一批有着新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撰稿人: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吴稚晖、马君武、苏曼殊、周作人、钱玄同、傅斯年……当然,还有笔名“二十八画生”的毛泽东。与此同时,全国出现了许多效法《新青年》的杂志和社团。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他力邀陈独秀做北大文科学长。陈欲以回上海办《新青年》为由推辞,蔡元培表示“可以把杂志带到学校里来办”,陈答应了。他不仅将《新青年》编辑部从上海迁到北京,还把李大钊、胡适、鲁迅、刘半农等一批新文化运动的战将带进了北大,北京也因此替代上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胜利宣告结束,中国也是协约国成员之一。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何尝有过如此“胜绩”?举国上下顷刻间沉浸于巨大的喜悦之中。然而,盛大的庆祝活动余音尚绕,巴黎和会上传来了外交失败的消息:英、法、美、日等国不仅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取消“二十一条”以及无条件收回德国等战败国在华特权的要求,还厚颜无耻地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在“公权战胜强权”的逻辑下却受此凌辱,而北洋政府居然同意在和约上签字,一时举国哗然。

当局出卖民族利益、割让山东的行径则像一捆枯草遇到了火星,一股炽热的民族主义浪潮奔涌而出。觉醒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率先走上街头,打出“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等口号,掀起了全民族反抗帝国主义的浪潮。这一天是1919年5月4日,“五四”由此成为了时代的印痕,被国人永远铭记。

陈独秀因散发传单被捕,是“五四”这一特殊时期重大的新闻。当时正在上海进行南北和谈的孙中山对北洋政府代表厉声道:“你们做了‘好事’,足以使国人相信,我反对你们是不错的。你们也不敢把他杀了,死了一个就会增加五十个、一百个。你们尽管杀吧!”远在湖南长沙的毛泽东也在《湘江评论》上高呼:“陈君之被捕,决不能损及陈君的毫末,并且留着大大一个纪念于新潮,使他越发光辉远大……我祝陈君万岁!我祝陈君至高至坚的精神万岁!”

其实,知识分子不是唯一被爱国情绪感染的群体,在巴黎和会举行期间,早已得知消息的上海商界就行动了起来,他们以同乡会的名义致电北京和巴黎,反对将德国权益转让给日本。5月4日,北京大规模镇压、逮捕游行学生的消息传到上海,上海商业联合会当即与复旦大学和江苏教育总会联系,筹划大规模抗议行动,声援爱国学生。

“五四运动”爆发不久,日本有报纸以讽刺的口吻写道:“这场示威将是稻草上的火星,燃烧时间不会超过五分钟。”但几个星期后,这“五分钟的示威”还在延续。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总人数约6万,这是上海开埠以来发生的最大规模的罢工活动。不仅是学生、工人、商业经营者,甚至连上海的帮会组织表现都十分突出。这天上海青、红帮头目开会,决定让他们控制下的所有喽啰参加总罢工;乞丐们也被命令在罢工期间暂停乞讨,他们的饭食由丐帮头子提供。还有报道说,有些妓女还停工歇业,唱起了爱国歌曲。

在上海的示范下,罢工、罢课、罢市浪潮席卷全国22个省的150多个城市,“五四运动”不可遏制地演变成了一场全民参与、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民众的示威游行终于有了当局的回应:宣布被捕学生悉数释放,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被免职;不久大总统徐世昌提出辞职;月底,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在震耳欲聋的爱国呼声中,抵制日货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5月17日,上海八家主要报纸同一天发布公告,称不再接受日货广告或者发布日本商业新闻;中国企业家们也倡议“一致戒用日本货”,抓住机会发展民族工业;很多商铺也贴出了“本店绝不售日货”的标语。7月份“五四运动”达到高潮,日本对华出口几乎断绝。中国将日本牢牢地定位为头号公敌,而抵制日货也成了日后中国社会的常态。

游行的学生捣毁了一些日本商店,并警告经营日货的商人与日本断绝关系。与激进的青年学生相比,企业家阶层显得较为实际,他们尽量把抵制运动的边界局限在非暴力的范围内,使社会秩序不滑向全面崩溃的境地。一个小插曲是,担任“五四运动”旗手的北大青年傅斯年,在“火烧赵家楼”事件出现后,对运动中的打砸烧做法提出异议,因争辩未决,第二天愤而退出了学生运动。傅斯年开始反省自己并决定赴欧留学,践行他所谓的“改造社会的方法第一步是要改造自己”。联想到2012年“保卫钓鱼岛”游行示威活动中的众多“爱国”行为,不禁令当下人汗颜。日后,傅斯年游学归国,曾任台湾大学校长,逝世于台北。

准确地说,“五四运动”应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倡导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另一个是反对霸权侵略的抗议运动,这两个概念之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五四运动”。这场运动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生态,首先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蔡元培等文化思想领袖一跃而起,其次是工人阶级作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第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追溯这段历史,新的政治力量和各种自由萌生的主张,是1919年留给历史的最大功绩。

工人队伍的大本营就在上海。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有229万人口,是第二大城市天津的3倍。这座城市正处于它的青春期,新的阶层在膨胀,新的思想在这里汇集、激荡。据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发表的“上海劳动状况”资料显示,当时全国工人队伍发展到1946万人,其中514万人在上海,占总数的四分之一还多。

随着“一战”的结束,环视1919年前后的世界格局,在中国的北方,俄罗斯人一声炮响,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以暴力方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在“十月革命”中响彻世界;而在中国西南方,印度人则在律师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的带领下,发起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直到1947年印度宣告独立。回望1919年的中国,同样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各种内外部压迫性环境齐集,极端而尖锐的运动方式逐一呈现,再加上南北两大社会思潮的夹击影响,毫无心理准备的中国将选择走向何方呢?更深沉的诘问是,谁将可能领导未来中国自强并复兴?

“五四”之后,北京政府重新采取文化高压政策,使得包括陈独秀在内的大批文人学者,又纷纷南下上海。在饱受欺辱的黑暗年代里,这个古老东方国家的年轻人,最终决心打碎一切坛坛罐罐。

1920年春天,在浙江义乌的一间破旧柴房里,从上海返乡的陈望道开始翻译《共产党宣言》。半年后,中国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出版,首版千余册,不多时日就销售一空。就像分娩前带有的剧烈胎动与兴奋,《共产党宣言》全译本在上海面世,无疑给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注入了一剂强有力的催产针。

5月,俄共派特使魏金斯基“访问领导五四运动的人物”,在上海会见了陈独秀,两人“一见如故”,此时毛泽东也来到上海拜会陈独秀。这是一个极有意思的交集点,历史结果已经证明,最终完成中国独立与统一的中国共产党,此刻正在酝酿建立之中。

1921年7月23日,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13位中国年轻人和2位国际友人聚集于此。这批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通过一次富有仪式感的会议,宣告了自身的存在。这是那个时代最时尚、最前卫的行为,他们的父辈尚未

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中共“一大”会址。

适应民国,他们却开始商讨救国建党纲领,梦想着重塑一个中国。二十八年后,参加会议的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中国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而百年上海滩,也在江轮的汽笛声中开始了新的一天。

同类推荐
  • 冷历史

    冷历史

    《冷历史》绝对是趣味性和知识性结合最好的一本书!书中讲述了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但又知之不详的历史常识,它们隐藏在生活中,每每提及又被人追问时,不免出现答不出的尴尬。例如,“五脊六兽”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何用它来形容身体难受;为什么说祖坟冒青烟,而不是紫烟,白烟;谁才是历史上的第一个冠军?当“尚方宝剑”遇到“免死金牌”究竟谁胜谁败?古代的情人节究竟是哪天;张飞是莽夫还是儒将……
  •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

    穿越黑暗混乱的明末……气候严酷,干旱、洪涝、严寒轮流执掌大地!朝廷腐朽,官僚资本与土豪劣绅不断侵蚀着国家根基!灾民无数,流寇丛生!各路闯王逐渐发迹崛起!建州女真,国运正盛!虎踞关外,静待那“去其枝叶,弱其主干”的丰收之时!邪教群起,妖惑民众,残忍暴虐!在这一片险恶当中,又当如何自处?避世深山,亦或者投靠他人做那鹰犬牛马?还是奋力一搏?!……双系统流:帝国与文明系统+人物抽奖系统!
  • 后周好驸马

    后周好驸马

    为女神进修厨艺的吴征重生为乱世中的小人物,却被命运安排和这个时代的终结者为敌,一朝觉醒,娶公主,当驸马,破强敌,谁说厨子不能安国定邦?
  • 超品木匠

    超品木匠

    一场生意场上的应酬,将杨丛带到大明天启四年,阴差阳错当了一名木匠。小木匠碰上了大明朝最荒唐的木匠皇帝……朱由校:“朕封你为天下第二木匠!”杨丛:“我不是木匠……”朱由校:“朕是天下第一木匠,木匠很光荣!”……魏忠贤:“原来还有人比我更不要脸!”……皇太极:“万能的长生天,你怎么能让这种妖孽出生在大明!”……小木匠也能做大事业,看大明朝的两个木匠如何荡平天下!
  • 这个皇子不好当

    这个皇子不好当

    这里有江湖的腥风血雨,这里有朝堂的阴谋诡计,这里有战场的金戈铁马。穿越也就罢了,竟然是异界,一点挂都没开。虽说穿越成皇太子,可惜竟然被废。且看主人公如何雄起,夺得皇位称霸天下。
热门推荐
  • 庶女翻身,夫君别不乖

    庶女翻身,夫君别不乖

    一朝穿越,却发现自己正在受刑!心冷的父亲,狠毒的姐姐,作为庶女的苏浅浅决定奋起反击!然而……“在下沈青风,特意求娶苏府小姐。”还没来得及反击的苏浅浅被直接打发嫁去了偏远山庄。什么?她的夫君有病?她给熬十全大补汤也治不好?苏浅浅一甩医书,夫君有病,多半是欠揍,打一顿就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景别

    景别

    天丰市艺术学院的三位女学生,刘云、罗珊、朱萍,她们毕业后,分别被天丰市电视台招聘为播音员、主持人、秘书。三个女孩有着不同的性格和做人的准则。电视台这种广泛与社会、官场接触的行业,充满着阴谋、权术、虚假、尔虞我诈。刚刚踏上社会的三个女孩,她们经历了恋情、友情、事业、阴谋、权术的洗礼。由于对人生、生活、工作认识的差异,以及性格和处事方式的不同,她们各自的命运沿着不同的轨迹发展。从她们的命运里,透射出一个时代的横切面。
  • 魔女乱世录

    魔女乱世录

    娇小玲珑,一双大眼充满了慧光的转校生杨环,彻底改写都门高中高三(四班)全体同学即将颓废的人生,杨环就像是一种魔力洒满教室每一个角落。漫步大千世界,开启一条乱世之路。星光璀璨,杨环妩媚一笑,漫步苍穹,一滴泪珠在脸颊溅落,倾洒于翠绿的茫茫河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在平行世界的动漫家

    重生在平行世界的动漫家

    洪南意外的被金手指带到了平行时间,原本游手好闲的他也无奈的当起了动漫家。可金手指的系统再一次更新后才露出了‘阴谋’,使得他可以进入动漫的无限世界中,也不得不进入,因为……
  • 槐花白如雪

    槐花白如雪

    一个身为小学音乐老师的单亲妈妈和她的自闭症儿子的都市生活。
  • 闻黎殊同

    闻黎殊同

    这是一个憨憨把媳妇作没了的故事(简单说就是装逼一时爽,追妻火葬场的小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那个隔壁班的她

    那个隔壁班的她

    我喜欢隔壁A班爱学习的她,我喜欢隔壁D班爱打架的他,她的学习成绩很好,他的学习成绩不好,她家很有钱,长的还很漂亮我配不上她,他家很穷,长的也普通,但我真的很喜欢他,大学后的最一天我们同时鼓起勇说我喜欢你,四年的擦肩而过,四年的冷漠关心,以为自己是单相思,好巧,我也喜欢了你四年……
  • 崛起的商业帝国

    崛起的商业帝国

    埃尔系统的出现,楚南的改变。且看猪脚在这个群雄纷争的年代是如何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