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幸之助在商海中拼搏多年,松下电器公司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而他本人却一年比一年老起来了。
人到老境,不得不考虑后事——松下电器这一大摊子事业,总得有人来接班啊!他所考虑的接班人,不是一人两人,而是一大群,也就是说,他需要的是成千上万个同心协力、目标明确的人才!
1960年1月,幸之助对员工们诚恳地说:“我虽然有些生活经验,可是从某种角度来看,我觉得是公司里最差的人。我最年长,记忆力、体力等各方面都无法和年轻人相比,没有一个方面能超过各位。最差的我既然当了领导,为了实现经营理念,我必须接受各位来为我指导工作,舍此别无他法。”
幸之助的“最差”意识或心态,还有更具体体现。他曾生动地说过,作为老板,如果公司规模很小,只有十数人,那只要率先垂范,做好表率,对员工用命令的口吻说:“你去做这个,你去做那个”,这样也可以把公司经营好;如果是成百上千员工的公司,老板不可能事事通晓、亲历亲为,甚至根本无法顾及,这时就不能再去命令了,而是要从心底发出“请你做这个,请你做那个”的请求;如果员工增加到一两万,“请”也不行了,而要“拜托”,要有“万事拜托”的心态了;如果再增到五万、十万,如果不用“双手合十,诸事拜托”的心态去做,就无法利用部属的才能为你做事了。
对人才的渴望,可以说困扰了幸之助的一生。早年,当他看到山本武信左有木谷经理,右有加滕法师时,他为自己没有左膀右臂而深感惭愧。自那时,他就为网罗人才而努力。
但最初的努力收效甚微,这是因为还处于创业期的松下电器还缺乏号召力与凝聚力。所以幸之助只好降格以求,在中等人才之中寻求可用之人。这一现象的出现应该说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后来,松下电器逐步发展壮大,各路人才也逐渐汇聚到他的大旗之下。但是,战后的制裁不能不说是对人才建设的一个重大冲击,许多辛辛苦苦网罗或培养起来的人才全部流失了。
现在好了,战争的阴云已成过去,战后的制裁也被豁免,幸之助有可能重新考虑他的人才队伍建设的计划了。
晚年的幸之助,对人才的认识更趋于成熟,他的着眼点已不再是一两个具体人才的得失,而是更加看重整个松下电器公司的员工素质。这实在是很高明的,因为,假如整个企业全体员工的素质普遍提高,还怕没有出类拔萃的可用之人吗?
有一次,松下电器公司新招收了360名员工,人事部门正在准备对他们做例行的上岗前的培训,这时幸之助把有关人员叫了去。
“有一个问题要请你们回答。”幸之助劈头就问,“松下公司究竟是制造什么的呢?”
大家一愣:这难道还是问题吗?
“报告总经理,松下公司是全国闻名的制造家用电器的公司。”一个年轻人冒冒失失地回答。
一些老练的干部却笑而不答,他们觉得问题绝不会那么简单,其中必有文章。
果然不出所料,幸之助说话了:“不对,不对啊!”他语气平和却透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性,“松下公司确实在生产各种家用电器,但重要的是在培育人。有了高素质的人才,才有可能造出高质量的电器。造人先于造物啊!”
一席话,使得人事部的干部们茅塞顿开。
以前,人事部门一向是作为生产的辅助部门而存在,而现在,总经理把它抬举到了一个肩负着重大使命的极高地位。难怪人事部的干部们精神为之一振,不约而同地感到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
幸之助最后说道:“诸君,现在我把360名年轻人交给你们了,你们要精心培育,严格要求,拜托你们了!”
幸之助这次语重心长的训话,后来成了松下公司人尽皆知的信条。假如有人随便向公司的任何一名职工提问,他一定会回答:
“松下公司是培养人才的公司,兼做电器生意。”
人的因素第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幸之助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他怎么会在人的问题上取得与马克思主义相似的认识呢?应该说,这全都得益于他毕生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