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34900000017

第17章 杜甫:苦大仇深的玩命生涯(4)

此时的杜甫已经45岁了,从凤翔到鄜州路程遥远,为了能加快行程,只能借助马匹。但杜甫自己又没有马匹,而且在安史之乱期间马匹是作为军用物资的,私人可用的马匹少之又少。但杜甫有他的办法搞到马匹。杜甫给一个叫李嗣业的将军写了一首诗,杜甫以前就常干这事,要找人家帮忙,自己又没钱,只能写诗吹捧人家。这不,为了能借到一匹马,杜甫开始吹捧李嗣业将军了。在《徒步归行》中,杜甫这样说道:“明公壮年值时危,经济实藉英雄姿。国之社稷今若是,武定祸乱非公谁。”国家危难的时候,是明公你潇洒的一出手,平定了叛乱。其实,杜甫不过是想借一匹马,他这样大赞李嗣业将军,不知道其他的将军听了有何感想?不过,只要有人听着舒服就行,杜甫最终是借到马了。在回鄜州的途中,杜甫感慨良多。在此期间写了不少好诗,如《北征》、《羌村》等。这些诗杜甫写尽了世间之情,苦闷、压抑,伴着浓浓的乡情,还有难以启齿的辛酸、窘迫。在《北征》中有两句写得非常的感人,简直会让人忍不住落泪。“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杜甫说他回到家里,看到自己的儿子,由于营养不良导致面色苍白,可是孩子看到他时却转过脸哭了,因为自己的脚上没有袜子穿,非常的脏。我们可以想象杜甫一路颠簸回到家乡的那种狼狈状,一个几乎年过半百的读书人受尽人间冷暖的那种苍凉,每逢读到此处,我不禁潸然泪下。有时我在想,如果杜甫少一点书生意气,多一点处世圆滑,他何至于此!

杜甫在老家待了大概三个月的时间,唐肃宗并未追究,这也证明了他对杜甫的冷淡与疏远。那么,回到朝廷后的杜甫,等待他的又是什么呢?

4.

唐肃宗收复长安后,实际上安史之乱并未结束。唐朝经过这一叛乱,元气大伤。在这样的状况下,原本应该恢复元气,重振大唐声威,但唐肃宗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开始清除前朝遗老,排除异己。同时,唐肃宗重用宦官李辅国,这个李辅国也不是什么好鸟,很多人因他而遭到贬谪,杜甫当然也在其中。

还是因为那个房琯的缘故,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做一些鸡零狗碎的琐事。杜甫相当郁闷,干得也十分窝火。在《早秋苦热,堆案相仍》一诗中,杜甫将干得窝火的场景写得淋漓尽致:“七月六日苦炎蒸,对食暂餐还不能。每愁夜中自足蝎,况乃秋后转多蝇。束带发狂欲大叫,簿书何急来相仍。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蹋层冰。”

特别是“束带发狂欲大叫,簿书何急来相仍”这一句,我们可以清晰地在脑海里绘画出杜甫要发狂窝火的场景。事实上,让一个走玩命路线的人,干这种琐碎之事,简直比要了他的命还难受。但又没有办法,如果辞职不干,那生活怎么办?难道还要看到儿子因营养不良而变得面色苍白?

公元759年,即乾元二年,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的军队与唐军郭子仪的军队展开交战,双方都损失惨重。在溃散中,老百姓最遭殃,此时的杜甫也颠波流离在从洛阳返回华州的路上,他看到一路百姓流离失所的凄惨相,以及叛军的无情骚扰,不禁痛恨起唐朝统治阶层的腐败。杜甫用他的神来之笔,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三吏”、“三别”。这些诗我们都很熟悉了,这里就不再一一列出。

杜甫这次玩的很精彩,玩出了水平,从他前期的诗到此刻的诗,我们不难发现,他的诗歌思想性越来越高了。杜甫的诗歌是这唐朝一时期历史的代言,杜甫用他的玩命生涯玩出了诗圣之美名,尽管他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今天看来,他值了。

那么,杜甫最终的结局如何呢?写出“三吏”、“三别”的杜甫,后来的生活其实比之前更糟。因为,他还要继续玩下去,这次,他辞官的原因除了对统治阶级的失望,自身抱负的难以实现,还有一个原因是自然灾害降临,那点微薄的俸禄已经养不活一家大小了。

辞官后的他带着家人到了秦州,在秦州杜甫有一个亲戚,是他的一个侄儿,名字叫做杜佐。杜甫每次要投靠某人,都会写诗以表心意。这不,杜甫曾这样吹捧他的侄儿,说他是竹林七贤的化身。其实,这也不能怪杜甫,因为,这时的杜甫真的是山穷水尽,一家大小时时都有被饿死的危险。好在杜甫有一支神来之笔,他靠着这个得到不少亲戚朋友的帮助。这个时期帮助杜甫的人,除了刚才说到的他的侄儿杜佐,还有其他不少人。比如,一个叫赞上人的和尚,阮籍的后人阮昉等等。

只是这些帮助杜甫的人,他们也并不富裕,杜甫不可能长期靠人家给吃的给穿的给住的。因此,杜甫在秦州住了一段时间后,又离开了。之后杜甫去了不少地方,其艰辛无需多说。杜甫到了成都,这一年他已经48岁了,他暂时寄居在浣花溪畔的草堂寺。杜甫为什么要选择成都呢?除了成都免遭战乱,是一个可供避难的好地方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杜甫有一个朋友在这里做官。这个人就是高适,他当时任彭州刺史。杜甫来到成都,高适给予他不少帮助。此外,还有裴冕等人也对他有不少关照。看来,杜甫转运了。受了几十年的苦,如今总算要过上安稳日子了。

然而,寄居在草堂寺肯定不是长久之计,怎么说也得有自己的小窝。天上不会掉钱给杜甫,那他修房子的钱是哪里来的呢?这又得感谢他用神来之笔写了不少吹捧的诗,杜甫凭借这一招,还别说,修房子的钱就捞到了。

我们来看杜甫是怎样凑足修房子的钱的。第一个给钱的是王十五,王十五是杜甫的表弟,他在成都府里当司马。杜甫在《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遗营草堂赀》中这样写道:“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说我这个表弟啊!真是个好人,他担心我修房子没钱,还特意过桥送钱来。

但是,仅王十五一个人送钱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杜甫又写了很多诗一封封发出去。结果,钱又来了,修房子铁定没问题了。但还要美化一下环境,杜甫看上了县令萧实家的树苗,于是又发挥神笔之力,在《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中说:“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河阳县里虽无数,濯锦江边未满园。”杜甫挺幽默的,县大人,你看,你家的桃树苗真是多得不得了,而我的院子里却什么都没有,你能否派人在春前送上100根给我呢?杜甫要的挺实在,就100根,多一根都不要。

杜甫不但要钱,要树苗,他还要锅碗瓢盆。总之,他写诗发出去,都是有求必应。这不免让人奇怪了,难道仅是因为诗吗?当然不是,这都得归功于裴冕,还有高适。裴冕是当时剑南西川节度使,这个官不小,对杜甫是照顾万分,很多人都会给他面子。杜甫刚到成都的时候,就先写诗吹捧过他。现在看来,杜甫的确是写对了。房子修好时,杜甫正好五十岁,终于有属于自己的安定之所了。

那么,杜甫在成都,他想过回到长安吗?想过的,因为他还壮志未已。他想离开成都,回到长安,特别是严武去世后,他在四川失去了可以依靠的大树,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失去了指望。尽管有高适等友人在四川,可惜高适作战的能力似乎不及严武。关于这其中的细节,这里不再一一叙说。但杜甫回长安,我觉得并不现实,尽管此时唐玄宗与唐肃宗已经不在,继位的是唐代宗。但是,朝廷哪把他当回事。大唐已经日暮西山,不可能再重振雄风了。而杜甫依然继续抛弃妻子走他的玩命路线,这一次,他不再那么“幸运”,他的回归之路,前途茫茫。更重要的是,他还没能回到长安,就死在了路途中,估计老天不忍心看见他这么悲惨,就发善心把他招走了吧。这一年为大历五年,即公元770年,一个玩命于大唐的诗人就这样离开了人世间,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

关于杜甫的死,一直是一个谜。个人认为杜甫病死的可能性比较大。杜甫曾在他的诗中透露自己患有严重疾病。比如,在《登岳阳楼》一诗中,杜甫这样说道:“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首诗是杜甫59岁时在回长安的途中登上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所写。又如,在《同元使君舂陵行》中,杜甫说他“我多长卿病,日夕思朝廷。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这首诗杜甫提到他久病多时,而且肺部有严重的疾患。此外,在《寄薛三郎中璩》中杜甫更是坦言他因为肺部有病不能再喝酒了。再如,《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一诗中,杜甫这样写道:“老妻忧坐痹,幼女问头风。”这说明杜甫很有可能患了偏头痛。

综上所述,杜甫经常被重病所困扰,尤其是在中年以后。此时的杜甫已经是日暮年稀,游走在生命即将结束的边缘。不仅如此,杜甫还饱受着精神的折磨,这个精神上的折磨除了壮志未酬外,还有就是亲人朋友的先后死去。根据资料显示,杜甫在49岁之后,他的老朋友几乎都死了。对此,我试举几例:公元760年,杜甫在长安的朋友储光羲死去,当年,杜甫曾和他在大慈恩寺共叙诗话。公元761年,著名诗人王维死去,杜甫曾与王维同朝为官,两人情意较深。公元762年,诗仙李白死去,杜甫给李白写诗写得最多,一个诗仙,一个诗圣,两人曾经碰撞在一起,杜甫对李白追崇不已。公元763年,房琯死去,杜甫跟他在年轻时就是好朋友。公元765年,高适和严武先后死去,杜甫在成都,多亏他们慷慨相助。短短数年的时间,一个个曾经的朋友都死去了,杜甫心中悲痛不已,他感觉自己也活不了多久了,无尽的哀伤与孤独,还有无奈与愤懑,再加上疾病缠身,杜甫真的是在劫难逃了。他在《贻华阳柳少府》中凄凉地写道:“子壮顾我伤,我欢兼泪痕。余生如过鸟,故里今空村。”

杜甫可谓是丢下了妻子儿女,玩命一生,这么大的代价,却换了悲惨的结局。与其说是造物弄人,还不如说是时代弄人。就这样,杜甫带着无尽的哀伤死在了那条回长安的船上。

现在,我们不禁要问,杜甫在唐朝时的名气如何?换句话说,他是如何被人称之为诗圣的。其实,杜甫活着的时候在唐朝充其量算是一个二流诗人。他的名气远不如李白、王维等人。但是,杜甫死后,他的名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白居易、元稹、韩愈等人都发疯地喜欢上杜诗,并且极力想把杜甫推销给世人,这样一来,杜甫的名气一下子上升到可以与李白平起平坐的高度。明朝的王稚登更将杜甫称之为诗圣。不管怎样,杜甫之所以能成为诗圣,除了他在诗歌上的成就,更重的还是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只是,杜甫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可以说,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玩命生涯中度过。在他的内心深处,不玩则以,要玩就要玩出个名流千古。

同类推荐
  • 南京的风花雪月

    南京的风花雪月

    这是一本发掘南京诗意的书。南京,是一座诗的城。自古以来,有太多的人吟咏它、讴歌它、解读它。作者以诗的视角,发现的眼光,描述南京城的往日风景、名人掌故,讲述这座城市的风花雪月,感受这座城市的浪漫与情调。
  • 生活的隐喻

    生活的隐喻

    本书是一本散文、随笔集,书中所讲述的都是简单而平凡的故事,有对童年的追忆,有生活中发生的琐碎点滴,涉及信仰、家庭、情感、旅行等等。写的虽然是浮萍一般的生涯,浮萍一般的际遇,但平淡中寓真纯,自然中见性情。作者自己说:“之所以写下这些东西,是为了给自己留下对于过去的某种形式的纪念。我们只是凡夫,我们留不住曾经心动的美好,留不住那些春花秋月的美丽,但可以用文字记录那些生命的瞬间,将那些美丽化作吟唱,作为我们生命的证明。”
  • 阿猪的流云

    阿猪的流云

    本书是作者的第一部散文集,收录了阿猪的来历、童年、我的大学等一些幽默诙谐的故事。它浓缩了作者半生的经历,文笔流畅,幽默诙谐,自成风格。
  • 石评梅大全集(超值金版)

    石评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石评梅最脍炙人口的散文、诗歌、小说、游记、戏剧、书信等作品精选出来,集结成书。鉴于石评梅的散文和诗歌的成就最大,因此本书内容的重点侧重于对其散文、诗歌作品的遴选上。
  • 穿越灾难的心灵之路

    穿越灾难的心灵之路

    本书是纪实文学,本书作者在甘肃舟曲泥石流灾难后赴灾区支教的小学老师。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真实地记录下在两个多月的支教经历中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的可歌可颂的人和事,充分展示了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灾区人民坚强不屈,重建家园的精神。
热门推荐
  • 李氏家族的崛起

    李氏家族的崛起

    大木风华从小就有一个修仙的梦想,当老爹得知自己的想法,便用系统帮助自己经历六道轮回穿越。大木风华结束轮回后,来到了修仙的世界。这一世,他是太华宗的一名内属小家族子弟。他不仅仅有一个修仙系统,还有一个家族崛起系统!这一世大木风华要学习自己的父亲建立一个强大的无敌家族。大木风华站在大殿中,看着太华宗第一位掌门,也是仙界剑仙太华天君的雕像前。他的心中升起争霸仙界之心,用手中的剑指着雕像道:“待我成仙,定与你论剑!”
  • 古代农门贵子

    古代农门贵子

    理工科女博士萧莫然穿越古代架空王朝,一看家徒四壁,得了,先研究植物扎染,卖染料脱贫,再搞香料方子致富,生活美滋滋。然而原身具灭门之仇,这身世谜团如何解开?女扮男装科举,萧莫然披荆斩棘,一路秀才,举人,进士,再下场搞政治。一手掌工部,一手握户部,若问首辅大人可满足了?萧莫然看向疆域图:我要这天下,大一统!某皇帝很无奈:夫人只想搞事业,何时能正眼看看他?(这是一个现代女博士到古代做女学霸,一步步登上权利巅峰,构建政治蓝图的故事)本文1v1,大女主文,坑品有保障,可放心入坑
  • 鬼眼天师,仙界灵异录

    鬼眼天师,仙界灵异录

    筱雨霂偶然获得了天师传承,独自流浪在外界捉鬼。筱雨霂表示真是够了!却不料,下一秒——哎~那位帅哥,你别走,看你的穿着,一定身家不菲!你等等,唉~我们一起走!
  • 重生西游之棋中迷棋

    重生西游之棋中迷棋

    西游原本就是一盘棋,棋中又有棋,布下棋局的人却不知被另一个人所布局,环环相扣,棋中迷棋。
  • 零落纪元

    零落纪元

    纵横捭阖天地间,横推同代无敌手,杀尽天下奇英才,染遍世间英雄血,帝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唯有一剑,一念,斩星辰,震日月,断长河,平万古,错乱时空,搅动岁月,神为道,仙为石,我来踏之,圣为证,我为灯,照亮万古长夜,斩落万古大敌。
  • 无限回合

    无限回合

    黄昏时,当失去活力的太阳把大地染成血红,乌云开始聚集,狂暴的雨点从天空落下,闪电与雷鸣交织,十七岁的少年,符玄,耳边听到的不是雷声,而是话语,眼前看到的不是血红,而是身影,小小的女孩,她带着依旧稚嫩的声音说,你渴望力量吗?我给你无限的世界。于是,冒险就这么展开了
  • 皇家⑤号邪校草

    皇家⑤号邪校草

    她们是人见人怕的五公主,或清冷,或暴力,或妖娆,或俊雅,但都同样嚣张得不可一世!因为姐妹的一纸婚约,她们毫不犹豫转到了圣格利亚学院,决定将敢觊觎她们姐妹的家伙狠揍一顿!可是,谁来告诉她们,为什么这里会有那么多美男,而且每一个都如此难缠,霸道又难搞?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仰望星穹

    仰望星穹

    无生即无死,无死亦无生,灵与肉的世界,是延续亦或是重生,皆在心之所念!
  • 心有独钟

    心有独钟

    学生生涯里曾流传这样一段话:“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下雨雪方得娶钟珏。”一句话,借用典故表明了娶钟珏之难,难于上青天,同时也表达了矢志不渝的决心。钟珏作为报社一枝花,年方二(十)八,在这个明星都找明星搭伙过日子的时代里遇上了个不着调的奇葩明星沈嘉禾。钟珏:“近日网上流传沈天王已经领了结婚证,正在准备婚礼事宜。请问谣言是否属实呢?”沈嘉禾委屈道:“老婆,快把结婚证拿出来给他们看看。”钟珏:“口口口口!”这是一个表面凶狠无比实则纯良至极的小白兔栽到一个表面绿色无公害实则花花肠子比谁都多的大灰狼的手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