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34900000029

第29章 诸葛亮:在智慧跷跷板上搏人生(4)

对于这样的分析可能有人会觉得很无意义,难道《魏略》的记载是错误的?首先,我们并没有否定《魏略》的记载,而是根据《魏略》的记载做出合理的分析与推论。其次,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也明确说了:“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不仅如此,诸葛亮在《黄陵庙记》中有这样一句话:“仆躬耕于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势不可却,计事善之,于是情好日密,相拉总师。”此外,东晋时候的史学家习凿齿所写的《襄阳记》也明确记载刘备拜访诸葛亮是因为司马徽和徐庶的推荐。

在这里还补充说明一下,三顾茅庐并不等于说刘备去了三次,应该说刘备去了多次,因为古文里的“三”就是多的意思。刘备为什么去了多次,然后才让诸葛亮出山相助呢?我们来看这样几种情况:

⑴可能诸葛亮确实不在,刘备去的时候没有见到诸葛亮,然后刘备又去了几次,最终才见到诸葛亮。

⑵诸葛亮出去云游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去了多次,最后诸葛亮回来了,刘备恰好遇到他了。

⑶刘备去了多次,确实见到诸葛亮了,只不过诸葛亮想吊刘备的胃口,施展欲擒故纵之计。因为,如果轻易就被刘备请出山,那以后会得到刘备的珍惜吗?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情况,刘备没见到诸葛亮,那他可以等,你刘备等上一些时间没有什么大碍吧!如果诸葛亮确实有事,那他办完事不就回来了吗?

第二种情况,诸葛亮出去云游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说诸葛亮出去云游,但以诸葛亮当时的处境来看,他是“躬耕于南阳”,过的是自给自足的农夫生活。而且,诸葛亮也是人吧,他不是神仙,他也要养家糊口,如果四处云游,不知所向,怎么可能,就算真的去云游了,也不可能走得太远。再者,如果诸葛亮真如他的门童所说“先生今早已出”,那诸葛亮云游还真是看了日子的,算定了刘备在什么时候要去找他。如果这一条成立的话,那我们再看第三种情况。

第三种情况,诸葛亮施展欲擒故纵之计。这种情况更符合当时的环境、诸葛亮的个性以及他的抱负。正如门童所说“先生今早已出,踪迹不定”,踪迹不定不就是让刘备心里琢磨不定么?到底是继续三顾茅庐,还是放弃呢?刘备当时内心肯定是做了盘算的。如果刘备就此放弃,那诸葛亮也太没眼光了,这不符合诸葛亮的智慧。因此,刘备肯定是去了多次,只不过诸葛亮想试探刘备的诚意到底有多少,所以,诸葛亮不在“茅庐”,至于干嘛去了,理由多的是,这是一点。

另外一点,诸葛亮曾自比管仲、乐毅,以他如此之抱负,他岂能真的远走云游,归期不知?至于诸葛亮说的“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都是他给自己戴的高帽子,有哪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只想到“苟全性命,不求闻达”的?

还有一点,仔细想一想诸葛亮的《隆中对》,这不正是为刘备量身定做的吗?诸葛亮在《隆中对》里分析了天下大势,你刘备也是有一席之地的。至于刘表和刘璋两人,诸葛亮都明确表明不可能去投靠他们。至于曹操,如果诸葛亮愿意,曹操还求之不得?可诸葛亮就是没有为此而行动。而孙权呢?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效力于他,做弟弟的想要到东吴谋份差事,我想,这并不难吧!但诸葛亮没有去效力于东吴。这样,就明确地表明他锁定刘备了。

诸葛亮既然认定了刘备,愿意出山相助,还要多次的折腾,弄出个三顾茅庐,理由只有一个,这就是欲擒故纵于刘备。

诸葛亮欲擒故纵之计的实例远不止这些,比如大家很熟悉的“七擒孟获”,这里就不再一一叙说了。总之,诸葛亮的智慧放在任何朝代都是大放光彩。

6.

诸葛亮跟刘备的关系我们都非常清楚,他是一心一意地帮助刘备打江山,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有三件事让我们觉得费解。第一件事就是诸葛亮为什么不阻止刘备伐吴?第二件事,刘备托孤说的那段话是真心话吗?第三件事,诸葛亮为什么不称帝?这三件事我们细想起来,就会发现诸葛亮跟刘备的关系其实是很玄妙的。

第一件事,诸葛亮为什么不阻止刘备伐吴?按理说,刘备伐吴原本就是一个错误,作为军师的诸葛亮不可能看不出来。可诸葛亮为什么不出面阻止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先从刘备身上入手。刘备其实就是一个不知道“隔了多少辈的刘氏子弟”,但他到处宣称自己是“汉室正统”,一心要“光复汉室”,这其实都是他出于政治目的的策划和虚伪的表现。政治目的这个很好理解,从哪方面看出刘备很虚伪呢?有很多事都可以证明,比如,刘备在诸葛亮的谋略下攻取了刘璋的地盘益州,之后又北上取了汉中。当时,刘备的手下就要求刘备称“汉中王”。刘备说这怎么行呢?他还真会装,有个叫费诗的人居然没看出刘备是在装,实在是傻得很天真可爱。他还跟刘备说什么现在曹贼都没有被干掉,你刘备如果要称汉中王,恐怕会引起世人的猜忌吧!

费诗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就给自己带来麻烦了。刘备听了费诗的话,竟然将他的官职给贬低了。刘备的心里估计特气愤,滚你的蛋吧!你他妈的也太不识时务了。我刘备当汉中王怎么了,我还想当皇帝呢?要不我东征西讨干嘛?

刘备当了汉中王后,觉得当一个汉中王还不过瘾,应该称帝。但他又不能表现得太过于明显,所以尽管手下一再强烈要求,他还是推辞不已。这时,诸葛亮觉得自己应该出面说话了,如果自己还不出面,那刘备心里估计得记恨我诸葛亮了。说不准刘备做梦都在说:“军师呀!你怎么还不开口呢,我正望眼欲穿地等你的那一句话呢?”

诸葛亮是何等聪明,岂能不知刘备此时的心理。于是,诸葛亮也亲自劝说刘备应该称帝。此时的刘备正求之不得呢!既然军师都在劝我做皇帝,我要再不同意,那岂不是食古不化了。刘备称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诸葛亮提升为丞相。你看,这刘备多那个啊!刘备称帝自然是得益最多,其次就是诸葛亮。可见,诸葛亮实在是精明,他知道在什么时候说什么样的话,什么样的话在什么时候说效果最好。比如,刘备喜欢法正,但法正也不是什么好鸟,诸葛亮完全可以处理他,但诸葛亮明白其中的玄妙,因此,诸葛亮对法正的态度还是蛮好的。

现在我们回到诸葛亮为什么不阻止刘备伐吴这个问题上。关羽丢掉荆州这块肥肉,之后又身亡,这让刘备对东吴是恨得咬牙切齿,发誓不报仇就不是刘备。当时,蜀汉政权跟东吴政权虽然还是兄弟伙,但兄弟伙之间出大问题了,那就要战场上刀剑见了。刘备要跟东吴大干一场,大部分人是反对的,只有少部分人为了贪功而支持刘备。比如,赵云就曾劝刘备,不要因小失大,主要的敌人是曹操那边。还有秦宓,态度更激烈,直接痛斥刘备,说这摆明了是百无一利的讨伐。刘备听了气得冒烟,直接将秦宓给办了。这样一来,再也没人敢去劝刘备了,谁的命不是命啊!

但让人费解的是诸葛亮,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发表意见,保持沉默,刘备呢,也没有去问他,没问他也就算了,至少应该带上诸葛亮一同伐吴吧!这就怪了,就算诸葛亮不想说,以刘备以往对诸葛亮的态度,至少应该去咨询一下吧。

我们先看诸葛亮保持沉默是为什么?

⑴诸葛亮太了解刘备,不想像费诗和秦宓一样好心没好报。有时刘备的虚伪实在让人瞠目结舌。

⑵连战功显赫,少有败仗的赵云去劝说都没用,诸葛亮不想自讨没趣。

⑶诸葛亮内心挺矛盾,心里既反对刘备伐吴,又带有一丝侥幸心理,万一刘备干掉了东吴,捞回荆州这块肥肉,那北伐曹操就方便多了。

⑷诸葛亮说只有法正能劝说刘备。换句话说,诸葛亮知道刘备已经不是以前的刘备了,如果还要贸然劝阻,岂不让他们之间的罅隙变得更大?

我们再看刘备这方面,做如下分析:

⑴很多人以为诸葛亮跟刘备的关系是好得不行那种,其实不然,特别是后期他们之间有着很大的隔阂,最主要的就是政治理想发生变化了。当初刘备说的是“兴复汉室”,当初请诸葛亮出山也是这么说的。但是,刘备称帝后,他就不愿意再提“兴复汉室”了。原因很简单,如果真的兴复了汉室,刘备就做不成皇帝了。而诸葛亮一直都是以一统天下、兴复汉室为政治理想的,这就导致了他们的政治理想的分歧。

⑵刘备在成功进入蜀地后,就不像以前那样信任诸葛亮了。当时刘备只带上了凤雏庞统,还有法正。凤雏在这次行动中不幸死亡,后来刘备给法正的官位相当高。

⑶刘备看出了诸葛亮是不赞同他伐吴的,即便是带上诸葛亮,担心诸葛亮也有所禁忌,因为,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效力于东吴。这一点,说到底还是不信任诸葛亮。

⑷刘备为自己留后路。刘备也对这次伐吴做了最坏的打算,胜了的话自然名利双收。万一败了,有诸葛亮坐镇四川,这就可以确保根基不倒,可以东山再起。

第二件事,刘备托孤说的那段话是真心话吗?正如那些劝刘备不要伐吴的人所说,刘备伐吴没有取得成功,反而败得很惨。刘备伐吴的兵力不足五万,这不免让人觉得奇怪,其实细想起来并不奇怪。上面第四点不是提到刘备为自己留后路吗?如果将自己的家当全部倾巢而出,那肯定不是上上之策,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觉得刘备是心存侥幸心理,太轻视东吴了。刘备的如意算盘是,如果能彻底将东吴给办了,那是最好不过了。即便不能办了,那至少可以讨回荆州。但是,事情偏偏不如刘备所愿,刘备这次出征不但没捞到好处,反而把自己的命给搭上了,最终因气郁而病死在白帝城。

刘备讨伐东吴失败的消息顷刻震惊朝野,蜀国境内发生了不小的骚动,一些地方势力乘机作乱,而后,蜀中大将马超也离开人世,真是屋漏偏遭连阴雨。公元222年4月,刘备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正式召见群臣。宣布诏令“托孤于诸葛亮,上书令李严为副”,两人共同辅助太子刘禅。

也就在这个时候,刘备对诸葛亮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讣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很多人都以为刘备的这段托孤之话是出于真心实意。那么,以刘备虚伪的个性来讲,此话到底蕴含了什么深层之意呢?刘备的这段话确实让人有很多捉摸不透的东西,所以历来有不少争议。大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⑴按照《三国志》陈寿的观点,这是刘备大公无私的体现,“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陈寿说的这句话,显然是对刘备的大公无私推崇至备,认为刘备是着眼于大局。

⑵刘备说的是真心话,他知道自己的儿子刘禅确实不怎么样,与其让他人得之,还不如给诸葛亮。简而言之,即授贤。

⑶刘备对诸葛亮是肝胆相照,两人之间没有任何猜疑。于是,有什么就说什么,绝无丝毫隐瞒。

⑷刘备绝对相信诸葛亮,但他怕他的儿子刘禅不相信,因此,故意演了这出戏。意思是说,你看,连老爸都这么相信诸葛亮,你也应该像我一样倚重他。

⑸刘备压根就不相信诸葛亮,说这段话不过是为了逼诸葛亮表态,绝对效忠于刘禅。

⑹这个观点源自于晋朝的孙盛,孙盛是在痛斥刘备,说刘备说的那段话简直就是“诡伪之辞”。并指出刘备的这种托孤方式原本就是一个错误。你要么就信任诸葛亮,要么就不信任他,你这种模棱两可的话语,幸好是诸葛亮忠心耿耿,刘禅少不更事,要不,你这样的托孤方式实在是太过于危险。万一诸葛亮实打实地遵循你刘备的意见,你儿子刘禅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就取而代之,那岂不是辜负了这场托孤。

同类推荐
  • 中国牌知识分子

    中国牌知识分子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中国牌知识分子》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李健吾译文集·第九卷

    李健吾译文集·第九卷

    福楼拜翻译第一人,莫里哀翻译第一人,创作、翻译、评论、研究全才李健吾先生译文全集;汇集著名翻译家李健吾存世的所有翻译作品,共十四卷,三百五十余万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学术意义;《在国内翻译界、文学研究界和出版界都有填补空白和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李健吾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评论家和文学研究者,在创作、批评、翻译和研究领域都蔚为大家……
  • 不放弃就是春天(唯美阅读)

    不放弃就是春天(唯美阅读)

    本书内容涉及心态、宽容、尊重、友谊、挫折、成功等重大人生课题,涵盖了幸福人生的所有诠释。一篇篇感动心灵的情感美文,能够给你的航行注入勇气和力量,能够让你的人生更加幸福和成功。当感到痛苦、惶惑时,它将给你以慰藉;在遇到打击、挫折时,它将给你以力量和智慧。一则故事改变一生,本书会给青少年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回忆性散文集,书名的意思是早晨盛开的鲜花,傍晚时采摘。该集子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先生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脉络,在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的同时,将回忆融入理性的思考中,读来温馨而受益匪浅。《野草》是一部包含鲁迅先生全部人生哲学的散文诗集,作品以曲折幽晦的象征手法表达了他对现实的失望和愤懑,其文笔深沉隽永,意象玄妙奇美,是中国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也是研究鲁迅先生思想的重要资料。
  •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狂人日记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狂人日记

    本书是《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其中的一卷。《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共十五卷,收录了目前为止全部鲁迅小说、散文、诗歌、杂文、书信、日记、古籍序跋、译文序跋、科学论著、小说史略专著及经过论证的鲁迅佚文。《狂人日记》收入了迄今为止发现的鲁迅先生的全部小说,包括《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鲁迅以卓越的艺术语言和现实主义手法揭示了深刻的社会主题,他“画眼睛”“勾灵魂”的白描手法,使丰满的人物形象具有典型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倾华:医妃天下

    倾华:医妃天下

    21世纪的神医白玉兮遭好友出卖而身死,竟意外重生为大辰相府三小姐,从宅斗到权利的争斗,这世上不缺的就是出阴谋诡计的人。一个倾华天下,一个舍弃江山,两人皆是风华绝代。并非乱世却比身处乱世更为凶险,几次死里逃生,几回黯然神伤,又创下怎样的流传千古的佳话。是谁说:江山再好,也敌不过你的真心一笑是谁与她十指相扣谁的相思那样浓隔了云天陈了梦谁的韶华缠上谁的青丝······
  • 我想和你领个证

    我想和你领个证

    【新书:《宿主她想做人》】江临安:我不结婚,我是不婚主义者。姜可歆:找什么对象,我是单身主义者。当不婚主义的江临安碰到了单身主义的姜可歆,两个人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小剧场1】江临安:借一下阳台。姜可歆:嗤!【小剧场2】姜可歆:你到底想干嘛?江临安:想请你帮个忙。姜可歆:说。江临安:我想和你领个证,请你帮忙点个头。
  • 凤凰于飞(上册)

    凤凰于飞(上册)

    她是卫家的细作,他是南梁国二皇子。初遇,他救她于悬崖下。再遇,她是他眼中杀手。他和她的每一次相遇,都是暗涛汹涌的交锋。后来,她对他危险将至,他对她倾心钟情。娓娓时光里,一场倾城错嫁,成全她与他最美的相遇。这夜,月圆花好,她依偎着他的肩,笑着拿起试卷,轻声地念:“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双网,中有千千结。”那诗句旁,还有一行她曾题下的小字:照,清歌,白首不相离。“用我心,换你心,始知相忆深。”他轻声念着他许下的诺言,轻轻吻了吻她。
  • 千古圣帝

    千古圣帝

    三年前,卫国覆灭,卫国世子亡命天涯!三年后,婚约被悔,废脉少年逆天改命!而当年导致卫国覆灭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且看卫无忌如何在乱世中,成就那扫清四合、横扫八荒的千古圣帝!
  • 神魔养殖专业户

    神魔养殖专业户

    当别人在贩卖小猫、小狗的时候,千叶已经养各种仙兽、神兽了;当别人还在招工时候,千叶已经开始批量的生产机器人了;当别人还在种花果蔬菜的时候,千叶已经在种灵芝仙草了;当别人还在放养畜牧的时候,千叶已经在放养神魔了;“甩卖各种仙草、神兽;处理各类仙魔神佛……”
  • 恶龙很忙

    恶龙很忙

    我是一只龙。比起人类称呼我为恶龙,我更喜欢以商人自居。偶尔会做些与人类的交易。例如假装被骑士打倒,让他们成为所谓的屠龙勇士。或是满足公主的“公主梦”,让她们从恶龙脚下被盖世英雄所救。有时也会教那些求知欲旺盛的魔法师们龙族的法术。
  • 回生花

    回生花

    为了复活自己心爱的女人,看一只僵尸如何混迹花都,寻求回生花。
  • 掌上金陵

    掌上金陵

    你有没有恨过一个人?你有没有杀过一个人?你有没有失去过一个人?你有没有原谅过一个人?你有没有,爱过一个人?
  • 泺水

    泺水

    他在乎的从来就不是我,只不过是因为对阿姐的情谊,才施舍了些怜悯给我。
  • 末世之最强傀儡

    末世之最强傀儡

    丧尸横行楚墨手持七星战斧守护最后的聚集地只有一个人知道他的崛起过程他也有个最大的秘密无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