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34900000030

第30章 诸葛亮:在智慧跷跷板上搏人生(5)

前面四种观点,我认为都不足以信。为什么这样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对人性的了解。最后两个观点,我觉得可以合二为一,并加以完善。如果刘备是发自内心地从大局出发,让诸葛亮即位,完全可以向大臣们、向天下表明自己的儿子没有这个能力一统天下、兴复汉室。这样一来,天下人都会认为你刘备是一个大公无私、为民着想之人。但是,刘备没有这样做,而是采取了相当诡伪之辞——让诸葛亮自己决定。这说明了什么呢?一句话,刘备不敢完全信任诸葛亮,同时给诸葛亮下了个套。

如果诸葛亮真的做到实打实的自取,那很有可能出现这样两种情况:

⑴诸葛亮上当了,以刘备的虚伪很有可能把诸葛亮给宰了,连流放和永不录用都不必了。为什么?诸葛亮太厉害,他完全可以去效力其他人,也可以自己称帝。这也难怪乎刘备会“双目如炬,盯朔而半响。”刘备为什么这样,那是因为他在考虑要不要杀了诸葛亮。但一般人看不出来刘备的这种“双目如炬,盯朔而半响”,以为刘备是真的放心诸葛亮。因为,刘备是天生的表演艺术家,很少有人能洞穿他的此举。只是,诸葛亮看出来了。所以,诸葛亮听了刘备的这番话,失声痛哭:“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诸葛亮为什么会失声痛哭?除了对刘备之死的伤心,以及心中说不出的几许无奈与悲哀,还为了自保。

⑵刘备假装放心地死去,但他的狠招得逞,诸葛亮如果即位,就将陷入不义的境地。曹魏集团,甚至天下人会认为诸葛亮是乘火打劫,欺负刘禅,讨伐曹魏的正当性也就荡然无存了,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如果诸葛亮当即表明自己不会自取,这就是说你诸葛亮得永不背叛誓言。刘备是在逼迫诸葛亮说出这句话。就算以后你诸葛亮背叛了,那只能说明你诸葛亮早就心存不良,你以后搞自取只能让天下人痛骂。

纵观历史,从夏朝开始就有了“家天下”的主张,刘备身处于乱世,他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刘氏天下,不可能就这样拱手让位给别人,就算诸葛亮也不行。当时,诸葛亮的智慧谋略之高,他的声望之好,几乎无人可及。再看看自己那不争气的儿子,势单力薄,才疏学浅,怎么不让人担心?我相信,换了任何一个人,都会有所考虑的。比如,汉武帝确定让刘弗陵为太子后,不惜杀掉钩弋夫人。尽管钩弋夫人一个劲地哀求,但汉武帝毫不心软,声色厉俱地表明态度:你钩弋夫人必须得死。钩弋夫人死后,有一天汉武帝就问他身边的侍从对处死钩弋夫人有什么看法。侍从说都要立他的孩子为太子了,为什么还要处死她。汉武帝说历史上的国家内乱,大多起因都是皇上太年轻,而做母亲的正当盛年,太后掌权,难道你们没有听说过吕后的事吗?因此,在汉武帝晚年,所有为他生了孩子的女人,全都被他给处死了。

刘备这样给诸葛亮来了狠招,搞权谋,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其实,刘备这样的举动并非他原创,那个刘表托孤就是这样,所以,刘备就给抄袭了,用来对付诸葛亮。果然,诸葛亮尽其一生都没有称帝,而是一心一意地辅助刘禅。不过,我们若是从做父母的这方面去考虑,刘备的这种做法是不是要更容易理解一些呢?

第三件事,诸葛亮为什么不称帝?很多人对曹操的印象不大好,不喜欢他,这其实是在情理之中。为什么这样说,曹操乃生性多疑、奸诈之辈。不仅如此,他还大逆不道,“挟天子以令诸侯”,将皇帝给绑票了。但是,诸葛亮呢?我觉得他也是如此——只不过他挟持的是蜀汉后主刘禅。

诸葛亮比曹操精明,他的挟持做得很到位,用《三国志》中的话来说,就是“及其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如此即以为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不知道曹操看了会有何感想?“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试问几人能做到?不过,《三国志》里说这段话真的挺让人寻味的。我们先来看“专权”跟“行君事”,这说明诸葛亮有绝对的权力和地位,几乎跟“国君一样了”。再看“不失礼”,这说明诸葛亮不做非分之想。或者说,就算有非分之想也不会让人识破。换句话说,他没有“取而代之”。不仅如此,诸葛亮的这种做法,居然没人会怀疑到他的忠诚。看看曹操,随时随地都让人觉得他就是篡汉的阴险无耻小人。其实,这对曹操还真的“有点不公平”。诸葛亮的谋略之深,曹操岂能比拟?

实际上,尽管诸葛亮做得如此有水准,也是有人劝进他称王的。这个人是谁呢?李严,李严也是刘备临终前托付重任的大臣之一。诸葛亮辅助刘禅的时候,他就曾写信劝之,信上这样说道:“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三国志·李严传》)李严的意思再也清楚不过了,他看到诸葛亮如此受国人尊重,权力又是这么大,心里或多或少是有私心的,如果诸葛亮听了他的建议,那对李严自身也有好处。试想一下,如果皇帝都同意你称王了,那表示皇帝都拿你没办法了。最实际的例子就是曹操,当时汉献帝不也是心里极不乐意,但不得不封曹操为王吗?还有那个孙权,此人也是一马屁精,居然还上书时说曹操就是天命所归,应该称帝的。三国有很多人都是很厚颜无耻的。

李严给诸葛亮的原信没有了,估计人家也不会傻乎乎地将这个信件保留,这可是要命的事。好在我们可以从诸葛亮的回信中看出端倪。回信如下:

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足下方诲以光国,戒之以勿拘之道,是以未得默已。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及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诸葛亮的回信很有意思。首先,诸葛亮婉言谢绝了李严的好意,我也不得罪你。谢绝的理由是:我现在已经是官做得很大了——位及人臣,不适合“坐自贵大”。我们再看诸葛亮后面的回答,实在是让人寻味。“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意思是说,如果真要称王的话,还是等到把魏国给收拾了再说吧!到那个时候,我跟你们“与诸子并升”,何止九锡,十锡都没问题。可是啊!现在只不过是天下三分,偏安一隅,做这样的皇帝有什么好?

诸葛亮的这种回答,未必没有称帝之心,在古人看来,称王的下一步就是要称帝。更何况,对于一个有极度政治才能的人来说,他岂能“甘于现状”?只不过时机不成熟,不适合过早表露罢了。

像李严这样劝进诸葛亮的并非只有他一人。但是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同意,而且处理得如此稳妥,这是因为诸葛亮看出了这是一个陷阱,一旦掉进去,就惹得一身臭味。那么,诸葛亮为什么没有走称帝这条路呢?我分析有如下原因:

⑴诸葛亮是真心辅助刘禅,这个真心包括两层意思。其一,忠心耿耿为刘禅。其二,内心真的没有取代刘禅的想法。

⑵顾忌刘备托孤说的那番意味深长的话。

⑶正如《三国志》所说的那样,现在诸葛亮已经达到“专权”与“行君事”了,他只要皇帝之实,不要皇帝之名。

我们先看第一个原因。诸葛亮是不是真心辅助刘禅?我认为是真心的,但这并不代表诸葛亮没有称帝的想法。如果诸葛亮不是真心辅助刘禅,他没有必要将蜀国治理得这么好,他大可以取而代之,坐上龙墩。换句话说,治理好蜀国与治理不好蜀国,权力都在于诸葛亮,如果诸葛亮不治理好蜀国,那他就辜负了刘备的重托和蜀国人民的期望,甚至是天下很多人的期望。迫于这样的压力,诸葛亮“不得不”用心辅助刘禅,治理好蜀国,进而实现一统天下的政治愿望,这是一点。

另外一点,诸葛亮内心真的没有取代刘禅的想法。这个观点值得商榷,为什么这样说,人心的动机有很多,我们怎能一眼就看穿?如果诸葛亮为了自己的美名流传千古,那他完全可以做到压制自己的称帝意愿,隐藏自己“不纯正”的动机,而选择真心辅助刘禅之路。

我们再看第二个原因。从诸葛亮的才智、政治影响力等方面来说,刘备一死,诸葛亮肯定大权在握,没有人可以阻止得了,除非诸葛亮自己节制。刘备不可能看不出来这种“铁定”的结果,但是,他还是要做最后的努力“压制”诸葛亮。这种压制的结果刘备有两种打算,如果诸葛亮同意“取而代之”,那刘备肯定会宰了诸葛亮。显然,诸葛亮不会笨到这种地步。如果诸葛亮不“取而代之”,就算诸葛亮日后权倾天下他也不在乎,只要能够让他的子孙继续做皇帝就行。后来的历史结果证明,刘备托孤的确对诸葛亮起了“很大的压制作用”。换句话说,诸葛亮是非常顾忌刘备托孤之词的寓意的。

最后,我们来看第三个原因。我们先不妨来做个假设,如果诸葛亮能活到70岁,甚至更长,那诸葛亮有没有可能称帝?诸葛亮死的时候,他的儿子诸葛瞻八岁,这可能不会给人造成太多的政治联想。但是,诸葛瞻长大了,懂了政治,或者说也像他父亲那样厉害。再加上他父亲的影响力,那么,诸葛瞻难道不想当皇帝?

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无论是诸葛亮当皇帝还是他的后代当皇帝,反正一个事实改变了,皇帝不姓刘了。不幸的是,诸葛亮没有活到70岁,甚至更长。诸葛亮死得“恰到好处”,我们无法肯定地说诸葛亮会走“取而代之”的路线。

即然这样,我们又如何判断诸葛亮只要皇帝之实,不要皇帝之名呢?有,肯定有踪迹可循。陈寿曾在《三国志》里面提到过自己为诸葛亮整理了24篇文章,他对诸葛亮的文章评价是“文采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这个评价表明了什么呢?诸葛亮的文章总给人以“啰嗦”的感觉,是给“天下人普通人”看的。因此,“故其文指不得及远也”。遗憾的是,陈寿整理的这24篇文章我们看不到了,不过好在裴松之看过,并为其适当补充到了《三国志》的注释中。

裴松之的注释向来被史学家们重视,如果裴松之没说谎的话——事实上他有必要说谎吗?刘备在临终前曾有个遗诏,这个遗诏按照裴松之的注释可以看出并非刘备亲笔所写,而是诸葛亮代写的。当然,有可能是刘备病情所致,他不能动笔写遗诏了。那么,诸葛亮会不会在遗诏中做手脚呢?以诸葛亮的智慧谋略,他如果要做手脚应该会做得很到位,不易被人发觉有一丁点不妥。换句话说,事实上这个遗诏是谁写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遗诏确立了诸葛亮日后不可动摇的地位。

如果我们继续承认裴松之的注释的公正性,那么我们会发现,诸葛亮的权力大到可以替刘禅写圣旨。如此一来,诸葛亮岂不是有皇帝之实,无皇帝之名?换句话说,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还有必要称帝吗?更何况,诸葛亮利用北伐干掉了李严,蜀国的军政大权几乎全在他或者荆州集团手里了,诸葛亮实际上就是一个实质性的皇帝,刘禅不过是一个空架子罢了。诸葛亮也就没有必要自己当皇帝了。既然没有称帝的可能,也没有称帝的必要,诸葛亮何苦要称帝呢?

刘禅被诸葛亮这样一搞,他心里乐意吗?肯定不乐意,换谁谁都不乐意。最好的证明就是诸葛亮死后,刘禅一直不同意为诸葛亮立庙,并且以种种理由推辞。你说,不就是立个庙吗?何况人家诸葛亮相当有资格让后人为他立庙啊!直到后来,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等人的联合上表,刘禅被逼得实在没法了,才勉强同意为诸葛亮立庙。而此时,已经距离诸葛亮逝世整整30年了。30年后才磨磨唧唧地同意给诸葛亮立庙,可见刘禅心里对诸葛亮有汪洋大海般的不满,这是一点。

另外一点,这只是我个人的推测。诸葛亮在世的时候,蜀国被治理得井井有条,诸葛亮死后,刘禅的懒肉就疯狂地长出来了。以前还像一个明君,可诸葛亮死后就跟昏君没什么两样,你以前不是老管我吗?现在你管不了我了,我还不像飞出笼子的鸟,彻底玩个够!刘禅以如此态度跟诸葛亮生前的要求对着干,岂不是对诸葛亮的另一种不满。这种不满挺有意思,以至于后来玩到“乐不思蜀”了。

诸葛亮从出山到位及权臣,每一次出击都做得那样的漂亮,我们被他的智慧和谋略所征服。但诸葛亮的一生都是在“累”中度过,也难怪乎最终死在了五丈原。诸葛亮的北伐之路是他悲剧人生的体现。当然,要从源头算起,应该是那篇先三分天下,后一统天下的企划书《隆中对》,正是这篇《隆中对》几乎规划了诸葛亮的一生。可以说,诸葛的人生是悲喜交加的。诸葛亮的一生就是因为谋略太多,背负的重任及压力太大,以至于他只能“深陷于其中”,直到油枯灯灭的那一刻为止。

同类推荐
  • 载一帆年华,拾一串落花

    载一帆年华,拾一串落花

    青春美文系列丛书已出版五本,精选五位中高考热点作家的美文佳作,每本书内附阅读试题详析详解。丛书所收文章立意深刻,引经据典,或独具匠心,启迪思考;或充满正能量,使人砥砺前行;或优美细腻,给人温暖和力量;或饱含哲理和学识,助人开拓视野。可谓提升青少年现代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金钥匙。本文集围绕故乡、历史、传统文化等主题精选作者数十篇佳作。这部作品集饱含真挚的情感、浓郁的人文情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者用优美的文字为我们展开历史的恢弘画卷;对文化、生活的变迁娓娓道来;赞美优秀传统文化,歌颂中华民族精神。
  • 和女儿一起长大

    和女儿一起长大

    作家池莉,深情讲述与女儿24年共同成长经历,每个父母都应该读的大爱之书。我们只有不断成长,才能跟上孩子的脚步!学校老师、知名教育家、明星妈妈、BTV及各大书单真挚力荐!我和女儿一起看蚂蚁搬家,看蚯蚓钻地,看清晨阳光的美景与黄昏落日的瑰丽;我们一起听各种鸟儿的鸣唱,闻各种花朵的芬芳,一起听蜘蛛的故事、种子与苗芽的故事;我们一起养蚕宝宝,一起在窗台上种盆花,一起偷偷观察蝴蝶在我们家的橘子树上产卵,然后每天观察它们化蛹成蝶的过程……我给女儿生命,只是一种偶然,女儿不用感谢我,我倒是深深感谢她给了我另一种生活。
  • 为乐趣而读书

    为乐趣而读书

    读书之乐乐何如?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为乐趣而读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谈论读书方法,有的分享读书之趣,有的回忆书海琐事……不一样的文字,一样的纸墨情结。一起走进这个书海世界吧,聆听作者独步书林的内心独白,体会畅游书海的真正乐趣,感悟书籍之于人类精神世界的独特魅力。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经典散文中的万物生灵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经典散文中的万物生灵

    银杏、白杨礼赞、秃的梧桐、两株树、爱竹、梧桐树、杨柳、那树、说树、仙人掌、榕树的美髯……郭沫若、矛盾、周作人、丰子恺、汪曾祺、巴金、瓦·沙拉莫夫、约翰·缪尔……《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古今中外的众多文学大师为你呈现大千世界中的万物生灵。《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收录了萤、爱竹、天鹅、巨人树、冬之兽等精彩散文篇章。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4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4

    许多人为了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心机,殊不知一滴水里蕴藏着浩瀚的大海,一则短小的文章中孕育着博大的智慧。本书收录的数百篇读者喜爱的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本书既是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也是忙碌现代人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
热门推荐
  • 战神联盟之光明

    战神联盟之光明

    杜花蓝他们返回地球,却受到了玩偶的诅咒,他们是否能找到自己的继承者,再次击杀黑暗势力,新的冒险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池秋莲

    一池秋莲

    又名一封情书爱情就像战场总会有牺牲——贺泽民生米不仅可以煮成熟饭还可以煮成稀饭——吴妈看尽三千繁花只相许一池秋莲——枫邵华爱情就像奢侈品真爱是有的只是需要付出代价一步一步的去推敲验证——叶少卿爱情就像有人知道你喜欢旺仔牛奶然而每天都有人给你旺仔牛奶——枫倩倩爱情终究只是感悟一场——程秋莲我们做过最默契的一件事就是我觉得我配不上你刚好你也觉得我配不上你——后
  • 清玦与墨宇

    清玦与墨宇

    人生在世,随心而动岁月静好,女扮男装文,有男主
  • 欲辩已忘言

    欲辩已忘言

    缘曰:良缘,孽缘,或问对错?谁不是谁的劫。当命运的齿轮又为他们悄悄转动,是牢牢把握机会,展现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醉世情谊;还是再次无缘来世相见,又或者是再也不见不念?
  • 火龙星争霸

    火龙星争霸

    一个曾经大杀四方、神一般存在的泱泱大国,竟然被一个蕞尔小国逼到了濒临灭亡的边沿……国家危难之际,人们竟然把救国救难的希望寄托在一个被开除学籍后到处风流快活的阔少身上……
  • 小小时光里的小小秘密

    小小时光里的小小秘密

    一场长达十年的暗恋,如果你少年的时候喜欢一个人;如果年少的那些情愫都被时间所掩盖;如果这个人已经忘记了过去的点滴;如果这十年他反反复复无数次出现在你的梦境,梦里他的轮廓模糊,言语冷漠。终于有一天你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思念,那颗思念的萌芽已经在你的心里长成了参天大树,愈加茂盛。
  • 科技创业服务实践与探索

    科技创业服务实践与探索

    本书内容分为五篇,主要包括:江苏省科技创业孵化器调查统计分析报告、科技创业服务理论探索、江苏部分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与展望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命运之情迷古城

    命运之情迷古城

    你离开的时候,我的世界就已经崩溃陷落了。原来......海与天之间是有交点的。在海的尽头就是天,苍穹突然发现原来海是如此美丽。海也发现原来天空从来都不曾忽视她。只是因为云的飘浮挡住了天空的眼眸,直到尽头之时,海天才交汇成一线。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