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34900000004

第4章 陶渊明:做官屡碰壁就玩清高(1)

陶渊明(365~427),浔阳柴桑人,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文学家、辞赋家以及散文家。同时,也是古代最有名的隐士。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一生五次为官,多次辞官,而后隐居。

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歌的主要题材,最著名的作品为《桃花源记》,他把孔子的安贫乐道,庄子的回归自然以及老子的大同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绘制出一个“乌托邦的美好生活”图景,使得桃花源与乌托邦齐名。其代表作品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

1.

在东晋,有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读书人,只因他做了两件让人觉得很牛叉的事,便被人们牢记了。是哪两件事呢?一件事就是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另外一件事就是他乌托邦的生活构想。此人是谁呢?他就是世称“五柳先生”的陶渊明。

那么,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陶渊明如何跋涉出他别具一格的人生之路,又凭借什么成就了千古美名呢?这还得从他第一次辞官说起。这世上有谁放着好好的官不做,而要选择辞官呢?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⑴迫于形势,不得不辞官。比如,史称“素仇东林”的薛国观,他就是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辞官而去。

⑵对统治阶级的失望与无奈。比如,唐代诗人韦应物,对当时的政治腐败失望至极,结果无奈地选择辞官。

⑶对官职不满意或者没有能力,不得不辞官。

⑷炒作。有时辞官也是一种炒作,可以提高自己的声望。

⑸身体状况不适应再做官。比如,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他因病痛缠身而辞官。他患的病连孙思邈都无法医治,最后很痛苦地死去。

⑹明哲保身,看淡了官场,无心眷恋。比如,张良帮刘邦打天下,后急流勇退,随赤松子云游天下。

⑺有卓越眼界,提前退出。比如,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半夜辞官。

⑻喜欢自由,不想被束缚。很多隐士都不乏这样的理由。

据上述原因,辞官多少与客观环境有关,以至于被动地辞官,或者主动接受现实,进而改变主观意志离开官场。

那么,陶渊明属于以上哪种?抑或多种?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弄清楚陶渊明辞官的原因,以及辞官对他的影响。

陶渊明8岁那年,他的父亲死了。之后,他与母亲孟夫人以及妹妹相依为命,寄居在外祖父孟嘉家。陶渊明家原本是显赫的人家,只怪他火背,赶上父亲早逝,所以他的童年过得相当狼狈。他在一首名为《有会而作》的诗里毫不忌讳地交代道:“弱年逢家乏。”但陶渊明很想得开,他没有为这家庭的突变而堕落,却以“无乐自欣豫”来豁达人生。但终归这样自娱自乐也没什么意思,人总得为自己找出路嘛!

于是,19岁那年他便去外面游学了。其实,古时候的人挺喜欢干这事的,比如孔子,他就是各地游学,最后是功成名就、名留千古,陶渊明也来抄袭这一套。不过,游学说着容易,做起来却挺困难,最让人急得流汗的问题就是作为路费和生活费的盘缠。好在陶渊明的叔父陶夔给他一定的帮助。当时,陶夔在大司马桓温手下做一名参军,他也支持侄儿出去闯一闯,而且最好是去都城建康。陶渊明随即踏上去建康的路途。事实证明,古代有不少名不见经传的读书人都是因为去了京城而混出了名堂,那陶渊明呢?他在建康混得怎样?

陶渊明去建康不久就遇到一件很让他窝火的事。这件事跟他叔父陶夔的上司桓温有关。桓温是谁?此人可以说是一个风格相当迥异的人。桓温的老爸桓彝死于苏峻之乱,老爸死了,做儿子的岂能不报仇?当时,桓温只有15岁,但作为长子的他不得不主动挑起家庭的重担。有一次,他母亲患了重病,需要吃羊肉来医治,但是家里穷得叮当响,哪买得起羊肉?桓温不得不把弟弟桓作抵押给了卖羊肉的老板。虽然救了母亲的命,解了燃眉之急,但这种痛彻心扉的经历使得桓温深深体会到人世间的艰难和无奈,也让他对背叛他父亲的仇人江播更加恨之入骨。他发誓一定要手刃忘恩负义的江播,为父亲报仇。

桓温18岁那年,仇人江播死了,桓温诈称吊丧之宾,宰了江播的两个儿子以及他的兄弟,顿时名声大振,不久被晋成帝司马衍亲自召见。后拜驸马都尉、琅琊太守,娶尚明帝的长女南康长公主为妻。可惜司马衍命不长,只活了21岁就嗝屁了,他的儿子司马奕继位。

桓温年轻时还是个爷们儿,成名后却遭人唾骂。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当时的皇帝司马奕是个软弱无能的男人,虽然当了皇帝却像个摆设,真正掌握实权的是他的下属桓温。按理说,做下属的就应该好好做下属,但这个桓温野心很大,居然张口狂呼:“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原来,桓温早就看上了司马奕的龙椅,他想当皇帝威风一把。

桓温的脾气很不好,不论谁一旦惹怒他,后果将很严重。皇帝就说了他几句,说他三次北伐都没成功,结果桓温就受不了了,出了皇宫就扬言要给司马奕一点颜色瞧瞧。那他使了什么招呢?估计此人有“窥私癖”,他四处散播谣言,说皇帝阳痿生不出儿子,已有的儿子是他的老婆跟皇宫里侍卫生的孽种。史书记载:“以床第之事诬之。”

桓温“很傻很天真”,其心实际路人已皆知。他肆虐地散播谣言,还装作很无知的样子,带着他的部队冲进皇宫,厉言:“阳痿的人怎么能做皇帝呢?赶紧从你的龙椅上滚下来,否则成何体统?”这小子实在是太有型了,哪有以这样荒谬的理由逼皇帝退位的?但是,皇帝司马奕没有办法,明知道这是桓温的无理借口,却连个屁也不敢放,乖乖地被降为海西公了。最让人可恨的是,桓温目的都已经达到了,该积点德吧!他不仅不这样做,还变本加厉,把司马奕的三个儿子活活地用鞭子给勒死,说他们是“野种”,不能留在世上,以免玷污了皇室血统。之后,他还不解气,竟然将尸体悬挂在树上。更让人郁闷的是,被降为海西公的司马奕,后来与妃子生了孩子,还得亲手将孩子掐死掩埋,以证明桓温说自己阳痿是真实的。

这件事对陶渊明有什么影响呢?震惊,相当得震惊!他不敢相信世上竟然有这样无能的皇帝,还竟然有这样大逆不道的臣子。或许,陶渊明心里正在发出这样的疑问:难道真的没人管得了桓温吗?总之,陶渊明对这件窝火的事很是不舒服。

另外一件事更让人窝火。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当时京城里的门第观念很重,只要是名门望族,不管有没有能力都可以做大官。但这些做了官的不仅不管事,还成天只知道纵酒豪饮,过着放浪形骸、醉生梦死的生活。比如,他们常常很多人聚在一起狂饮,跟现在的狂欢派对差不多。去晚了的人就得从狗洞往里爬,以示惩罚。还有,他们非常的淫乱,常搞淫乱聚会,随便与歌妓调情以及性爱。而那些士大夫阶层和社会名流也好不到哪里去,尽管他们对黑暗的统治不满,但也无能为力,也只是睁只眼、闭只眼地借酒发泄,过着自我消耗的生活。估计陶渊明也受了这样的影响,要不他为什么嗜酒如命?

陶渊明到了京城,自然免不了要看到这样颓废的社会风气。他不是在游学嘛!为了减少开支,住在一家并不高档的客栈。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的隔壁房间来了一帮小瘪三。这群小瘪三可能就跟“我爸是李刚”的混混差不多,成天牛皮哄哄。不仅如此,他们还没日没夜地喝酒吵闹,甚至把妓女都给带来了。这还了得?那时自幼熟读儒家经书的陶渊明还没成家,哪见过这场景啊!他们倔强而不厌其烦地“胡闹”着,陶渊明实在受不了了,就敲开隔壁房间的门,说你们这样太不像话了。谁知这帮小瘪三竟然张口大笑,笑陶渊明不懂风月。陶渊明说,难道你们就不问国事吗?结果又是被一阵狂笑,这关我们什么事啊?人生得意须尽欢,还是及早行乐吧!

陶渊明自然受不了这个刺激,不久便离开了建康,之后游学于会稽郡、吴郡等地,结果却不令人满意。陶渊明这次游学原本是带有很大抱负和希望的,就算挠破头皮也没想到残酷的现实会让他这般失望不已,估计连死的心都有过。这次经历让他开始心存疑虑,到底要不要施展自己的一生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

尽管如此,陶渊明并没有完全失望,从京城回来的陶渊明还是踏入了官场,他想着或许换一个地方就不一样了。但问题是,不是想进入官场就能进入官场的,这里面还有许多讲究。比如,如果后台够硬的话,那很容易;有牛叉人士的推荐,也很容易;能力够强,有影响力,那也容易。那陶渊明呢?与那些通常起步就能担任朝廷清闲且待遇丰厚的郎官的一流高门子弟相比,他出仕的时间相对比较晚,官职也不大。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陶渊明没有出仕的资格,陶渊明作为桓氏故吏孟嘉之孙,怎么着也能算是桓氏一系啊。因为,这个孟嘉曾是大名鼎鼎的陶侃的女婿,他娶了陶侃的第十个女儿。而孟嘉的第四个女儿又嫁给陶茂的儿子,生了陶渊明。陶渊明大概18岁的时候,他本可以出仕的,而且官职应该不小,可惜的是他运气不好。因为,桓冲的死使他错过了最佳的仕官机会。后来,一个叫桓伊的人上任江州刺史,此人也是霉到家了,上任不久就突然嗝屁了。然后,是一位特牛叉的书法家的儿子上任,这个书法家的名字几乎天下皆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书法家王羲之。

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任江州刺史,一方面是沾了他老爸的无限光芒;另一方面是娶了史上有名的谢氏才女道韫为妻。另外,王凝之能够继桓伊出任江州刺史,表明以谢安为首的建康政权已正式掌握了长期为上游军阀所霸占的江州。可惜的是,王凝之的为人实在是令他老婆谢道韫失望,估计她后悔死了,嫁了个“名不副实”的老公。说实在的,这个王凝之肯定是没法跟他老爸比,自古子超父亲的人就不多,同时,王凝之的才华也比不上他岳父家的人,比如,谢玄、谢石。让人可气的是,他做起了道士,整天在家里炼丹修道。真是占着茅坑不拉屎,不务正业,江州刺史这个官位算是白给他了。

不管这个王凝之有多么的让人失望,但第一个将陶渊明引入仕途的人就是他。原来,王凝之上任后开始笼络江州的名士与豪族,陶渊明此时可是乡里所贵,当然会受到州里瞩目,另一方面,陶当时在生活上已处于“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窘境,不得不在仕途上寻觅机会。由此一拍即合,陶渊明便入仕为州祭酒一职。萧统在《陶渊明传》中提到:“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州祭酒到底是干什么的呢?这个官职其实没什么意思,说白了就是一个干杂活的,没有实权。比如,掌管田租、户口、祭祀之类的事情。很显然,陶渊明对这个官职很不满意,因为他受不了这种繁琐的官场杂务,这是一点。

另外一点,凡是像州祭酒一类的官职都是那些高门子弟不愿意去做的。换句话说,陶渊明捡了个人家不要的官来做,一个“破烂货”而已。

好在州祭酒一职每月至少有一些俸禄,总比之前好。所以,陶渊明一开始还是挺积极的。但是,不久发生了一件事情,使得原本就有怨言的他下定决心要辞官。前面我们提到过,王凝之喜欢炼丹,他相信五斗米之道。既然是道士,那总得有一个道观嘛!你王凝之要修道观,别人没意见,你可以自己出钱修,也可以向你老爸要钱,修多少都没关系,只要你乐意。但偏偏这个王凝之不自己出钱,他要拿公家的钱来修。这不,一天晚上王凝之叫来陶渊明,很直白地跟他说了一句话:“兄弟,不怕跟你明说,我准备贪污了,我要用州里的钱盖一座道观,方便我修炼之用。”陶渊明听了,心想这都是什么事儿啊!这都是什么世道啊!很快,他找了个借口便辞官了。

后来,王凝之再次邀请陶渊明出来做官,也被他谢绝了。现在看来,陶渊明第一次做官多是因为生活所迫,当然,他也想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实现他年轻时做个好官的抱负。只是无奈于官场的束缚、政治倾轧以及森严的门阀世族制度,他不得已辞官。史书记载:“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此后,陶渊明在家一闲就是好几年,“躬耕自资”俨然成为了他那个时候的生活主题。可是,这种自己劳作,自己收成的生活真的能养活他?就算真的能养活他,那他的妻子儿女呢?

2.

陶渊明一生中娶过三个女人,可见他的感情经历颇为丰富,不过跟李白比,他可差得太远了。

公元376年,陶渊明在他25岁的时候结婚成家了,这是陶渊明的第一次婚姻。婚后,一家人移居到了浔阳县城,他为了生计先是教书,结果收入太低,后来到了江州刺史王凝之手下任州祭酒,这个前面已经讲述过。陶渊明第一次辞官的时候,他的妻子已经怀孕在身了。只是他母亲和妻子怕他在官场分心,没有告诉他。也该这小子不顺,妻子临盆难产,肚里的孩子只伸出一只脚,另外一只脚怎么也出不来,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最后不但孩子没保住,连大人也没了。给妻子办完丧事,陶渊明可谓是万念俱灰。好不容易就要当爸爸了,结果上天捉弄人,爸爸没当成,还母子双双撒手人寰。

公元385年,34岁的陶渊明娶了他生命中的第二个女人。这一次陶渊明吸取了以往的教训,一心一意在家照顾好妻子。一年后,儿子阿舒顺利出生。又过了两年,妻子顺利产下第二个孩子阿宣。后来,妻子又生下一对双胞胎,取名阿雍和阿端。看来这个陶渊明是求子心切,短短几年时间让他老婆生了四个孩子,这让一个女人怎么受得了?公元392年,妻子突然吐血不止,没过多久也撒手人寰。

已过而立之年的陶渊明,在经历了第二次丧妻之痛后,娶了翟氏为妻。两年后,翟氏为陶渊明生了个小儿子,名唤阿通。在这里做一些补充说明,有人说陶渊明的第三任妻子翟氏是那种不贤惠的女人,原因在于他在诗文中透露过对妻子的不满。但是,不满并不等于不贤惠。比如,陶渊明曾说:“余尝感仲儒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

从这段话中,我们看出陶渊明确实对自己的妻室有所不满,他渴望有像求仲、羊仲那样的高士,有像老莱子妻子那样的老婆。刘向在《列女传》中有这样的记载,说的是有一个叫老莱子的楚国人隐居在蒙山之南,当时的楚王想让他出去主持楚国的政局,但他不愿意。这时,他的妻子说了一番很有意思的话,陶渊明对此是羡慕不已。

老莱子的妻子说:“我听说,可以给你提供酒肉的人,也是可以鞭打你的人;可以给你官做的人,也是可以对你施加铁制刑具的人。先生倘若吃了人家的酒肉,领了人家的官俸,那就要受制于人。生在乱世而受制于人,能够幸免于难吗?”老莱子听后,深表赞同。于是,他带着妻子到另外一个地方隐居去了。

同类推荐
  • 白渔的诗

    白渔的诗

    白渔的诗不太讲究诗节的规律排列,不太讲究诗行的对称照应,不太讲究诗句的整齐方正,不太讲究节奏的参差有致,所有的诗情诗意,都追求自然流淌。诗人在艺术追求方面只讲究一点,就是韵律。
  • 不捞衣衫只捞人

    不捞衣衫只捞人

    宁波市中心的甬江上有座有名的桥,桥身吊在铁架上面,样子很别致,叫灵桥。从前的灵桥并不是现在这样的大铁桥,而是一座普通的木桥,桥头还有座小庙,叫“三圣经”。庙里的菩萨非常特别当中是个县官,左边是个手里捧着一只箱子的商人,右边是个补鞋匠。为什么会有这样奇特的布局?
  • 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

    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

    进入新世纪以来,华语电影日益成为国际电影研究领域的一门显学。华语电影跨越地域局限、注重文化语言共同性的研究视角,呼应了两岸三地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心理层面的多元互动。《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本书立足当代华语文化政治与工业的“活实践”,以跨地产业合作、美学流变、独立影像与都市电影为研究切入点,以期推动华语电影的学术范式更新,促进学科专业知识积累,为读者奉上国内外优秀学者在相关领域的最新创见。
  • 牧墨心疆

    牧墨心疆

    全书分为《杂文集》和《散文集》两部分。有游记,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美景的赞美,并借景抒情,阐述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和环保意识。有乡愁,重点在思亲、恋旧和怀乡,作品中的出现的人和物与作者的人生特别是童年生活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种独特的人生经历,相信对读者会有一定的启发和教益。
  • 中国文人的活法

    中国文人的活法

    本书是作者的随笔作品集,收录有:《雪夜访戴潇洒一把—中国文人作秀,他算是领潮流之先者》、《不似人君何见畏?—孟老夫子的遗憾和无奈》等约40篇。
热门推荐
  • 姬澜若生

    姬澜若生

    嘉兴元年,战乱四起。这片大陆上的人们,已经无法找出任何一处,说这是和平的存在。只有极少的人,记得盛世是如何存在人间。望中原大地,两颗新星应运而生。两人命运迷雾重重,交错离析,无人窥其全部。一剑,一刀,一龙,一凤。龙舞集雩,凤鸣九天!命运——究竟是什么?若天道不公,就奋力打破!
  • 杨不爽和赵小亮的同居生活

    杨不爽和赵小亮的同居生活

    杨不爽一个即将步入30的男人,放弃了大城市的优越生活,来到一个小县城当苦逼哄哄的小学老师。为了减轻房贷所以决定把自己刚买的房子出租一半,而这个租客貌似不是什么安分的人。本文讲述了杨不爽与租客赵小亮之间的故事。
  • 九月情深缘不浅

    九月情深缘不浅

    如果一切还能归回原位的话,我想对你说:我爱你
  • 重生之不羁嫡女

    重生之不羁嫡女

    前世,父兄惨死关外,落得个通敌叛国的罪名,而她堂堂将门娇女,流落风尘,痴心错付一人,本以为是带她逃离风尘的良人,却不想他只是利用她,害她惨死他乡~今世重来,她要为自己活着,什么世俗礼教统统去见鬼去吧~什么?那负心人痴恋本小姐?本小姐一没礼二没教三没名声他难道是想戴绿帽子?黑暗中一面具男:姑娘家家,要行为端庄,不然可是要嫁不出去的,不如爷就勉为其难替天下人收了你这个妖孽……
  • 作者带我闯荡异世界

    作者带我闯荡异世界

    “作者老大,接下来该怎么做”“不要问我,你命由你不由我”创世者闲着无聊写了一本小说,并按照小说背景制造了一片位面,让陆天明当男主,却没有书写男主的命运,只给他身份?陆天明表示,好吧,跟着作者混就对了......
  • 因你心花怒放

    因你心花怒放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世界有了光她说,要睡觉,于是他给她铺好床她说,要吃饭,于是他给他做好饭她说,要有爱,于是他给她一世宠爱
  • 斗罗之雷狱白虎

    斗罗之雷狱白虎

    戴天辰从地球穿越到斗罗大陆,并获得了签到系统,却因一些原因,从星罗皇子变成武魂殿的人,和史莱克七怪和天斗,星罗两大帝国作斗争,一统大陆。
  • 褚少家的小旋风

    褚少家的小旋风

    “跟我比跑步,八百米我当喝凉水跑死你!”,花锦一个旋风踢,小偷……,好像踢错了。“我眼镜呢?”花锦行了一个礼,“抱歉先生,执行任务误伤人了,有需要,我带您去医院”“不用”…………“还不走人”花锦说着拽走了,中间的人“先生?”警察局:“花锦——!”云局长咆哮着“抱歉,先生…………”…………“抱歉,先生…………”“抱歉,先生…………”…………“大佬天天这么有空吗?体验平民生活……”后来……,哪有什么不期而遇,……只不过你没遇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级键盘

    神级键盘

    身为网络小说作家的苏灿,因太监多部作品,遭到读者诅咒。穿越到自己书中的世界,手持键盘,呼风唤雨,书写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