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34900000005

第5章 陶渊明:做官屡碰壁就玩清高(2)

可见,陶渊明说的不满意他妻子翟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未能对自己的弃官归隐表示充分理解。但是,不满意就说明她不贤惠么?根据多种文献记载,陶渊明的妻子翟氏是一个勤劳能吃苦的女人。比如,萧统的《陶渊明传》说:“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李延寿的《南史·隐逸传》也说“其妻翟氏,志趣亦同,能安苦节,夫耕于前,妻锄于后云。”

这样一来,陶渊明自己说的话就跟文献记载中的说法有了出入。到底该信谁的呢?陶渊明的妻子翟氏实际上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女人,对丈夫的辞官基本上也是支持的。但是,丈夫辞官之后就没有了固定的官俸收入,由此家庭生活经常陷入困境。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何一个女人都很有可能产生一些抱怨。

再者,这个陶渊明一向把自己的弃官归隐看做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你看他写的那么多诗,有很多都是赞美田园生活的。我们不妨这样想想,连生活都成问题了,怎么去过怡然的田园生活,难道喝西北风啊?更有甚者,陶渊明做彭泽县令的时候,准备把所有的公田种上可以酿酒的高粱,并且得意地说:“这下可有足够酿酒的高粱了,我可以尽情陶醉在酒中了。”

陶渊明的这个想法立刻遭到妻子翟氏的反对,说种高粱还不如种水稻,这样大家都有得吃。可陶渊明不同意,最后争来争去他做了让步,水稻多种一些,高粱少种一些。《陶渊明传》记载:“妻子因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这件事说明了什么,至少说明陶渊明有些自私和无理,不考虑一家人的生活。要是换做其他女人,说不定早就跑了,还跟你陶渊明一起喝西北风啊!所以,陶渊明的妻子翟氏在为一家生计操劳奔波时所说的怨言,自然让陶渊明很不满意。这种不满意是出于私心而致。说翟氏是一个不贤惠的女人,实在是冤枉她了。

公元前389年,陶渊明再次为官。这一次,他是在桓玄先生的下面任职。这个桓玄是谁呢?此人的来头不小,他老爸就是那个风格相当特异的桓温。此时,桓温早就死翘翘了,是他的儿子当上了江州刺史,而之前的那个江州刺史王凝之也死了,据说是死得稀里糊涂,真是有辱他老爸的英明。

那么,桓玄是怎么当上江州刺史的呢?老爸死翘翘时,他才五岁。虽然是后袭父爵,但做的也不过是一些小官,以他的个性,心里自然很不满意。桓玄所处的时代是孝武帝统治时期,可惜这个孝武帝也不咋地,权力竟然落入他弟弟会稽王司马道子手中,司马道子知道自己的实力还不够,为了确保自己的位置不受到威胁,他重用了王国宝和王绪,但这两个人是佞臣小人,让他们当道,无疑会使得政局更加昏暗,老百姓岂能有好日子过?

公元397年,终于有人忍不住了,不把这样的人弄下台,那以后的日子别提多难了。于是,兖州刺史王恭首先出头,联合殷仲堪、桓玄来讨伐王国宝,反对会稽王司马道子擅权。如此一来,晋朝的内乱愈演愈烈。不过,这也给桓玄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机会,桓玄依靠他老爸当年的关系网,四处笼络势力,并打出拥戴晋王朝反对司马道子的旗号,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并于公元398年出任江州刺史,成为各世族联盟的盟主。

可能有人要问了,凭什么就是桓玄这小子捡这么大便宜啊!其实,在当时的形势下,想要挽救晋朝的危机,人们实在是找不出其他人选了。而桓玄呢?也不是庸碌之辈,此人不仅是一个武林高手,而且能写出一手好文章,实乃文武双全。所以,人们就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了。说桓玄是一个武林高手,这个没什么疑问,说桓玄在文方面也是高手,有证据吗?有,根据《晋书?桓玄传》记载,桓玄“形貌瑰奇,风神疏朗,博综艺术,善属文。”桓玄的才华还显露在他的著作上,他的主要著作有《周易系辞注》二卷,集四十三卷,要集二十卷,另有《凤赋》、《鹤赋》等文章。此外,他批判佛教、主张限制寺院经济的发展,对当时和以后都有不可抹灭的影响。

陶渊明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投奔到桓玄幕下的,可以说,是那种济世安民和成就功名之心使他迈出了重返仕途的一步。然而,陶渊明运气又不好,这个?桓玄跟他老爸一个德行,也想当皇帝,此外,桓玄比他老爸更有特色的是特别喜欢美女,极善床第之事。估计陶渊明去报到的时候,他还在跟美女寻欢作乐呢!这样一来,陶渊明对桓玄的第一印象就不好。试想一下,一个沉溺于美色的上司会是一个好上司吗?此时,陶渊明的心里多少有一些失望,为什么自己总遇到这样不做正事的上司呢?一个王凝之信神弄鬼,挪用公款,已经够了,怎么还有一个比他老爸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桓玄。

桓玄给陶渊明弄了个记室参军的官做。这个记室参军,简单的来说,就是写写文书、记录表彰之类的芝麻官,比那个州祭酒的官可小多了。这个桓玄多半不信任陶渊明,否则怎么弄这么小一个官给他做?这样一来,陶渊明想济世安民和成就功名的愿望又一次打了水漂。于是,陶渊明在桓玄手下郁闷得要死。更何况,此时的桓玄正在偷偷地招兵买马,发展自己的势力,阴谋篡夺帝位。同时,他还利用“孙恩作乱”一事,屡次上表要求出兵镇压,实际上也是在为篡权作准备。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陶渊明接到了一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桓玄让陶渊明起草《讨海贼表》,其意思是表示要效忠皇帝,替皇帝讨伐那些造反的人士,即“孙恩作乱”。

陶渊明就按照桓玄先生的意思写了一篇名为《讨海贼表》的奏文。为什么说是海贼呢?原来,孙恩是起兵于海岛,公元399年10月,孙恩从海岛率百余众登陆,攻破上虞,干掉上虞县令。之后,孙恩越做越大,他的势力迅猛地发展到10万人大众。。

陶渊明将《讨海贼表》写完后,桓玄又命他亲自送到都城建康请奏皇帝。尽管陶渊明心里有太多的不愿意,但也没有办法,所以他只好去了建康,求见司马元显。司马元显又是谁呢?他就是会稽王司马道子的儿子。按理说,桓玄是让陶渊明将《讨海贼表》给当今皇帝看的,为什么会求见司马元显呢?

原来,当时的皇帝是司马德宗,他的老爸司马曜是一个酒鬼加色鬼,他有一个美女贵人姓张。一次,司马曜又喝高了,满脸酒气,毫不客气地朝张贵人脸上一喷,然后说了一句惹祸上身的酒话:“你当年是因为你的脸蛋和身材才被封为贵人的,现在你都快30了,美色已大不如前,又没生孩子,白占着一个贵人的名位,明天我就废了你,另选新人。”说到这里,又大口呕吐,喷得张贵人全身都是。

哇靠,这还了得,这不是侮辱人嘛!但这个司马曜可不管这些,烂醉如泥的他很快就沉沉睡去。其实,司马曜只是酒喝高了一些,本能地说了一句玩笑话,没想到竟遭杀身之祸。因为,司马曜的酒话对张贵人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张贵人自从得宠以来,恃宠生骄,从来没有遭受过如此训斥和羞辱。俗话说“酒后吐真言”,她对司马曜的这席话自然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想到自己多年来小心翼翼地服侍这个色鬼,却要被打入冷宫甚至被赐死,顿时起了杀心。于是,张贵人召来心腹宫女,乘司马曜熟睡之际,用被子将司马曜活活捂死了。但是,史料上并没有说司马曜是被张贵人命宫女用被子捂死的。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司马曜死于暴毙。在《晋书·卷十一》中有记载:“为张贵人所弑。”而《晋书·卷九》的记载却是:“时张贵人有宠,年几散失,帝戏之曰:‘汝以年当废矣。’贵人潜怒,向夕,帝醉,遂暴崩。”

司马曜的儿子司马德宗登基的时候才15岁,他能够即位得力于那个张贵人,张贵人不是把他老爸给害死了吗?现在她又把司马德宗给弄成皇帝,然后她就不知去向了,史书上从此也没有了关于她的记载。不过,这个张贵人特会选人,他选的司马德宗就是一个病孩子,据说是患了小儿麻痹症,连话都说不清楚。因此,朝中大权就落在了他的叔叔司马道子手中,而司马道子爱江山更爱美人,整天和美女鬼混在一起,没什么时间和精力来处理朝政,索性就把朝中大事交给了儿子司马元显。换句话说,陶渊明要等待召见自己的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因为,司马元显那时才16岁。

我们来尽量还原陶渊明当时见司马元显的情形,陶渊明心里自然有莫大的委屈,气呼呼地想怎么让我干这事啊!但表面上还得装作没有怨言。于是,陶渊明到了司马元显的府上,毕恭毕敬地行了礼。司马元显见陶渊明的表现还不错,便奶声奶气地问:“桓玄那小子叫你来做什么呀?”

陶渊明回答说,替他送《讨海贼表》来了。然后,双手将《讨海贼表》呈了上去。没想到这个司马元显都没瞥一眼,随手将《讨海贼表》扔在了一边,转而问道:“这桓玄是真的想平定海贼吗?还是有别的想法?”

陶渊明听了,回答也很巧妙,说他不过是奉命行事。司马元显可不是糊涂人,别看他年纪小,智商可不低,不费力就看出了桓玄的动机。于是,又对陶渊明说道:“你回去告诉桓玄,以后就不要上表了,江东的那几个海贼不过是小儿科,朝廷会解决的,你且退下吧!”

陶渊明巴不得就这样。因为,他实在是不乐意再待在这个让他恶心的地方。从司马元显的府里出来,陶渊明心里冒火,想到这天下竟然掌握在一个说话都奶声奶气的小屁孩手里,我靠,真是扯淡啊!陶渊明回去后,将事情一五一十地给桓玄说了,桓玄气得更惨,七窍生烟。不过也没办法,因为时机未到。到了第二年,孙恩领导的农民起义闹得更凶了,这次桓玄再也坐不住了,又让陶渊明写《讨海贼表》。

陶渊明心里一凛,上回去是因为运气好,司马元显没有对自己发飙,这次要是不知趣再去,那脑袋不搬家才怪。再说,自己写这《讨海贼表》已经是犯天下之大忌了,已经很对不起天下百姓了,如今还要写,那还不被人的唾沫淹死?但又不能不写,这可让陶渊明愁得在家门口打转。正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让陶渊明躲过了一劫。

原来,陶渊明的老妈孟氏死了,?按照古时候的礼法,做儿子的要替老妈在家中守孝三年,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就是不孝子。于是,陶渊明就以这个为理由,向桓玄提出辞官。这是陶渊明的第二次辞官,结束了他三年的仕宦生涯。陶渊明的此次辞官回家,从之后所发生的事情来看不失为明智之举。因为,就在他回家的第二年,即公元402年,司马元显也坐不住了,决定先下手为强干掉桓玄,要是等到桓玄这小子翅膀更硬的时候再去干掉他,那就太困难了。可惜的是,桓玄不是庸碌之辈,这小子早有准备,而且实力也很强,你司马元显不是要干掉我吗?我求之不得呢?苦于以前没借口,现在终于有借口了。于是,桓玄带着军队杀入京师,把碍手碍脚的司马元显给剁了。之后,又铲除了刘牢之,夺了他的兵权,让他的堂兄桓修代之。随即又诛杀北府将领,如此一来,所有能威胁到他的势力几乎都给解决了。而桓玄觉得自己可以坐龙椅了,于是,在公元403年12月,桓玄正式称帝,改国号为楚。

那么,此时已避开了这些繁杂的变乱,正在家服孝的陶渊明又是怎样一种状态呢?陶渊明不可能不知道他的上司桓玄当了皇帝,但他却保持了沉默。不过,保持沉默并不等于没有话说,我们可以从他在这期间写的诗歌中看出,陶渊明不是真正的隐居,他心中其实有很多想法和思考。比如,在《始春怀古田舍》诗二首中,陶渊明提出农躬耕生活的设想,他觉得如果能“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已缅。鸟哢欢新节,泠风送馀善”便是最好的生活了。陶渊明是被这纷乱的社会给弄怕了,再加上运气特背,才不由自主地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不过想来这样的美好生活确实让人羡慕:坐着牛车,伴着鸟鸣,沐浴在风中。不仅如此,他还希望能达到这样的境地:“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这是陶渊明觉得很安全的地方,他可能做梦都想着自己不用再为纷乱而牵累,他就只想做一个“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的人。

然而,这一切不过是陶渊明自以为是的设想,毕竟这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多相悖啊!更何况,躬耕自资的艰辛很快便显现出来了,一年的劳动带来的收成却不能填饱肚皮。换句话说,生计又成问题了,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陶渊明并没有真正地做到隐居田园。为什么这样说,我们可以从他的四言诗《荣木》中窥测出其内心世界的戒躁与不安。比如:“荣木,念将老也。日月推迁,已复九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这分明是有一颗驿动的心,哪是贪念隐居田园的恬美安详?陶渊明在感叹岁月的不饶人,人生的价值还未实现。他着急啊!那么,此时的陶渊明还会走向官场吗?

3.

就在陶渊明孝期满后不久,桓玄那小子就出大问题了。具体来说是这样的:桓玄的皇帝瘾不过就三个月的时间,估计连龙骑还没坐热,他就被一个叫刘裕的家伙给灭了。刘裕是谁?他又有什么通天本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将不可一世的桓玄给除了呢?

前面提到过桓玄为了铲除对他有威胁的势力,曾经诛杀北府将领,这个刘裕就是北府将领中的一员,他荣登北府将领孙无终军府的司马之宝椅。后来,孙恩作乱,朝廷派谢琰、刘牢之去镇压。谢琰是著名的陈郡谢氏家族中一个很牛叉的人物。刘牢之也很牛叉,他是淝水之战中大破前秦苻坚的北府名将。

那么,刘裕是怎么跟这些事联系在一起的呢?我想应该是他的上司孙无终的推荐,刘裕转入刘牢之的麾下当了一名参军。一个能被上司推荐的人,怎么说也应该是有两把刷子的。事实证明,刘裕真的很有两下子。首先,他跟随刘牢之多次建立战功,常常凭借智慧以少胜多。更难能可贵的是,当时很多握有兵权的人都是纵兵暴掠、残害百姓,唯独刘裕的军队法纪严明。于是,刘裕的威望越来越大,战功也越来越显赫,继而被封为建武将军,领下邳太守。其次,这个刘裕解决了朝廷的一个大难题,那个孙恩不是越闹越大,最后跟着他闹的人达到数十万吗?确实如此,孙恩太难解决了,可惜的是他遇到了一个克星,这个克星就是刘裕,刘裕把孙恩给逼的跳海了。

正是因为刘裕的精明与能干,继而成为当时的一员猛将。后来,桓玄干掉司马元显,夺了刘牢之的兵权,而刘牢之因为惧祸选择了逃亡,最后自缢而亡。这样一来,曾经声名显赫的北府一下子便被桓玄给收拾了。刘裕这小子也太精明了,他投靠了桓玄,再加上他屡建军功,在北府旧部中也颇有声望,所以,桓玄不敢小视他,当了皇帝后便予以重用。

同类推荐
  • 郁达夫散文集

    郁达夫散文集

    本书是郁达夫的散文精选集,收录郁达夫的散文作品五十余篇。郁达夫的散文具有独到的个性特征,他在作品中对个人的思想、生活进行详细地描写,恣肆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文字,将自己透明坦荡地展示给读者,自叙传色彩浓郁而强烈。这些与作品中秀丽、隽永的山水景物交融在一起,以情遣笔,寓情于景,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艺术功力。从思想内容方面来说,可以通过这些作品理解郁达夫以及他所处的时代,可以看出他不少畸形和病态的情思,也正是被这社会阴狠和暴虐地迫害所致,至于从艺术技巧方面来说,则可以极大地有益于读者审美情操的陶冶和升华。
  • 梦回家园

    梦回家园

    本书收《火车》、《左邻》、《父亲》、《糖》、《伊胡塔的候车室》、《抱着孩子的农妇》等百余篇散文。
  • 世说锋语——子辑

    世说锋语——子辑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如果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故事集的话,《世说锋语》则是刘世锋一个人用博客、作品自己记录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
  • 沿着丝绸之路旅行

    沿着丝绸之路旅行

    这是一本涉及北方地域的个人旅行史与心灵史的散文合集,是对古丝绸之路蜂腰部位,即黄河兰州段至敦煌的孤身旅行。其中多以作者容身多年的巴丹吉林沙漠为书写对象,如作者对额济纳、流沙深处的古日乃、倒淌的弱水河,以及历代皇家马场焉支山,甘、肃二州,乃至传世敦煌、沙尘暴肆虐之地的实地考察与发现。文章既有基于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更有个人在旅途特殊境遇下的情感呈现,读者可以从中了解丝绸之路乃至北方大部地区数千年来的历史文化流变。绿洲,胡杨,油菜花;戈壁,城堡,沙尘暴……沿着丝绸之路旅行,总有一些人或事,会出其不意地刺中内心,乃至时常隐藏着的灵魂。
  • 雨中等候

    雨中等候

    东奔西走多年我丢了钥匙、行李、金钱还丢了穿心的初恋。你却一刻都不曾离开过,故乡我是用心爱你的,至最终想把身体也交给你,就安静地躺在你的一角,虽还是断壁残垣,可天空仍飘着儿时的炊烟,还可以听着你的唠叨。一切啊,都是那么美好,这已经够了,但大家又相约回到以前,并按照亲邻的范本,重新演绎一回各自的角色。
热门推荐
  • 卿本红装:傲娇太子妃

    卿本红装:傲娇太子妃

    江山如画,待我袖手,指点天下。旖旎潇洒,看我红妆,倾尽风华。他,是沂渊阁少阁主,惊艳绝才,名冠天下。她,是丞相府二小姐,弱柳扶风,美玉无瑕。世人皆知,沂渊阁少阁主,神秘莫测,一张银色半脸面具,遮住了其惊世容貌,也遮住了世人探寻的目光。苏府二小姐,惊人之姿,却有一个多病的身体,引得无数英雄豪杰叹息扼腕。殊不知,他,便是她。十几年的女扮男装,苏翎翊乐在其中,师父叫她下山寻找她的亲亲师娘,她欢欣鼓舞。于是,她走下那个令人闻风丧胆的瑰山,开始了她的寻人之旅。可是,在她假扮小白花黑人的过程中,谁能告诉她,怎么就惹到了那个比她更腹黑的妖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将军家的帮主娘子

    将军家的帮主娘子

    帮主,淮南水患。某帮主:捐!帮主,有人劫掠民女。某帮主:砍!帮主,佞臣挡道。某帮主:杀!帮主,你相公回来了。某帮主:打!给我打!给我往死里打!
  • 神武战尊

    神武战尊

    龙魂霸体,武动乾坤。无双圣火,斗破苍穹。一代天君重生于圣火大陆,却成背负骂名的部落叛徒。脚下步步险阻,四处重重危机。少年不屈,提三尺青锋,狼烟西指,大荒沸腾。且看夜欢如何破迷局、除奸邪,执圣焰、屠妖魔,战云霄、斗天神。踏上至尊之路……
  • 灼爱炽恨

    灼爱炽恨

    他对她是能够烧灼一切的爱意,而他于她不过是报复她炽痛的恨的工具。他用尽一切手段不过是为了许她一世心安,她用尽一切手段不过是为了手刃父亲。
  • 普通女孩的二十岁以前

    普通女孩的二十岁以前

    本文记录着一个敏感女孩的细腻心思,尴尬糗事儿,懵懂的恋爱,那些年姐妹大过天的友情。
  • 桃花谭水三千尺

    桃花谭水三千尺

    一位古武世家的继承人,在得到一封请柬后意外穿越,来到数千年前不知名的朝代,然而她竟然穿成了一棵桃树!负责穿越的那个,你过来我们谈谈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exo之以血为誓

    exo之以血为誓

    十二只狼崽在一条小巷里,救下一位血族的女孩。绯闻、出道、误会等种种问题在他们之间徘徊,究竟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关注本书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