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34900000006

第6章 陶渊明:做官屡碰壁就玩清高(3)

其实,桓玄下错了一步棋,不应该如此信任刘裕。桓玄的妻子刘氏颇能识人,她多次对桓玄说:“刘裕这个人不简单,此人有龙虎之志,他不会久居人下的,应该尽早除掉为好。”桓玄没有听取妻子的意见,反而说:“我现在还没有统一中原,除掉他万万不可,就算要杀他,也要等到关陇平定后。”就在桓玄盘算之际,刘裕也在暗中算计桓玄。公元404年3月,刘裕率兵进入建康,将桓玄逼逃到西川。而后,桓玄被益州都护冯迁给宰了。桓玄嗝屁后,刘裕建立了刘宋政权。?

通过上面对刘裕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他确实很有几把刷子。刘裕还没立足脚的时候,以他的精明肯定是要广纳贤士的,陶渊明就是他看中的一个人选。更何况,陶渊明可是一个脱离了桓玄归田隐居的江州名士!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陶渊明走上了京口赴任的道路。在去京口任职的途中,陶渊明在曲阿写了一首表露心迹的诗,诗名叫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为了方便叙述,我将诗文引用如下: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馀。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从这首诗的内容可以看出陶渊明这次出仕跟第一次的原因差不多,尽管陶渊明极力地掩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但还是被自己的文字给出卖了。陶渊明说他从年少时就寄身事外,倾心琴书。倾心琴书这一点倒是掏心窝子的话,陶渊明的琴艺很高,跟朋友一起喝酒的时候,绝不会忘了抚琴而吟。至于读书,他更有这个条件,他的外祖父孟嘉是当时社会名士,有很多藏书,陶渊明可以尽情地徜徉在书的海洋里。这样看来,似乎陶渊明在年少的时候就决定过安贫乐道的生活,可他为什么要出任这次的镇军参军一职呢?按照他的说法是因为“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尽管入仕并非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但是如果碰巧时机垂青于自己,那么也不妨拨转车驾游憩于仕途之中。于是,便准备起行装,暂时离开田园,就任镇军参军去了。表面看来,这次出仕似乎是一次随性适意的决定,与他安贫乐道的价值取向并没有冲突。但是,当我们细看此诗的后半部分时,却可以清楚地看到陶渊明在上任途中的矛盾心情,虽然他把这次入仕说成是一种时机的“苟冥会”,但是那种源自骨子里的济世救国、建功立业的价值观念还是无法泯灭的。“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正是他矛盾心情的真实流露。而“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更将他的内心世界表露无疑。

那么,陶渊明这次京口赴任做得怎样呢?陶渊明做了刘裕的参军后,刘裕并不重视他,他经常是无所事事。实际上,这个刘裕跟桓玄都差不多,他有桓玄一样的野心,想过把皇帝瘾,只是他比桓玄更会装。人家桓玄要做皇帝的时候好歹敢明着来,这个刘裕玩阴的,就是一个十足的“岳不群”。他要不是在桓玄面前装得那样给力,桓玄也不至于这么快就嗝屁了。陶渊明不是傻子,他不久就看出刘裕的垃圾为人和疯狂野心了。更让人害怕的是,这个刘裕猜忌成性,很多在他手下任职的贤才都惨遭他的毒手。而且,桓玄败死于江陵之后,刘裕全力铲除其余党,凡不是刘裕那一家子的人随时都可能遭遇杀身之祸,即便是那个曾经在在战场上援救过刘裕的刘敬宣,他也害怕哪一天刘裕疑心病犯了会把自己宰了。刘敬宣怎么说也姓刘,而且还是刘牢之的儿子,尚且这样。你陶渊明,又算什么呢?如果刘裕真的是看中你,那人家至少应该给你切实的任务,但刘裕没有,只是让你没事可做,空有一个参军的头衔,更何况,你还是桓玄的旧部呢?所以,陶渊明越想越害怕,再不走,脑袋就快搬家了。

就这样,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陶渊明在刘裕手下干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辞职走人了。陶渊明这种明哲保身,迫于环境的压力不得不辞官的做法,在当时看来不愧为一个明智的选择,早点离开那个是非之地,总比搭上性命强。

此时的陶渊明已经41岁了,就在他离开刘裕后不久,公元405年,他到刘敬宣那里去做参军了,这是陶渊明的第四次为官。前面我们不是提到过刘敬宣吗?当时陶渊明离开刘裕回到老家柴桑,而刘敬宣恰好就驻军在陶的家乡浔阳,离陶渊明在柴桑的家很近,这可能是陶渊明选择在此任职的原因之一吧!不过,更为重要的原因是陶渊明那颗济世救国、建功立业的心还没有彻底枯死,他还想继续努力。

刘敬宣虽然颇受刘裕的器重,但是刘敬宣可不糊涂,他知道自己不是刘裕的亲信。所以当刘裕任命他为建威将军、江州刺史时,他的内心更加恐惧,也曾一再推辞,后来上任也是胆战心惊的。这个刘敬宣对陶渊明挺器重的,就这样,陶渊明做了江州刺史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参军。后来,晋安帝司马德宗反正,刘裕的权势更重了。这个晋安帝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据说是患了小儿麻痹症的司马德宗,桓玄做了皇帝后不久,刘裕就举兵讨伐他。桓玄哪里是刘裕的对手,被打得屁滚尿流,只好挟持司马德宗逃到了江陵。桓玄死后,司马德宗被恢复为皇帝。但是好景不长,桓玄的旧部势力又卷土重来,桓玄的将军桓振攻陷江陵,把司马德宗给抓了起来。直到公元406年3月2日司马德宗才恢复自由。于是,便有了安帝反正之说。当然,这一切都跟刘裕分不开。刘敬宣看到刘裕的势力越来越膨胀,在朝中几乎就是他说了算,惊恐不安的刘敬宣立即自表解职,为了保命,他自己不敢亲自去建康呈交,让陶渊明代替他去。

陶渊明简单地做了一番收拾,便踏上了上京之路。在途经钱溪的时候,他写了一首名为《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的诗。在诗中陶渊明写道:“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同。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终怀在壑舟,谅哉宜霜柏。”

陶渊明写这首诗时,似乎心情已经很平静了,他开始觉得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自己不过是在做徒劳无功的努力。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这样的努力到底值不值。因为,他实在是太背了,四次做官,没有一次是遇到了“好人”。残酷的社会现实,以及动乱的纷争年代使得陶渊明不得不痛彻地进行思考。“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在他看来,那种曾经自以为的济世救民的价值取向到底是不是存在的?

因此,当这种意向被否弃之后,陶渊明就想到只有个体生命本然的存活才是当下最为重要的。从“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来看,陶渊明此时似乎是归心已决。所以,当刘敬宣离职后,他也就辞职不干了。

公元406年秋天,陶渊明回到了老家。辞官后他的日子并不好过,之前做官时的积蓄并不多,没过多久便所剩无几了。为了生计陶渊明第五次为官,做了彭泽县的县令。陶渊明这次能够上任彭泽县令很有可能得力于他的叔父陶夔,陶夔当时担任太常。太常是掌建邦之天地、神祇、人鬼之礼,吉凶宾军嘉礼以及玉帛钟鼓等威文物的官员,地位十分崇高,并兼管文化教育、陵县行政,也统辖博士和太学。到晋朝的时候贵为九卿之一。县令虽然职位不高,但却是地方之长,握有实权,在州郡一级的地方长官基本都被高门士族瓜分殆尽的时候,县令一职可是个肥缺。因此,陶渊明能上任彭泽县令,应该是请他叔父陶夔向当地刺史刘敬宣推荐后才获得任命的。

然而,陶渊明上任彭泽县令后,却只做了80多天便辞职了。陶渊明第五次辞官的原因,差不多被公认为他“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也是后人百般称颂他的地方,称赞他不向权贵屈服,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对此,萧统在《陶渊时传》里有详细的记载:“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

但也有人认为陶渊明第五次辞官是因为贪污,恰巧碰上督邮下来巡查,如果真的查出什么,那肯定对陶渊明是一个莫大的羞辱,尽管陶渊明可能不会遭到什么处罚,凭他叔父陶夔的关系足以让他脱了任何干系。不过,以陶渊明的清高,这肯定是他不能接受的。所以,陶渊明赶在督邮下来之前就辞官了。对于这种观点,我觉得不是没有可能,为什么这么说呢?陶渊明这次上任原本干得好好的,至少从经济上看,他得了不少好处。对此,陶渊明在他的诗中有透露,比如,在《归去来兮辞》和《归园田居》中写道:“僮仆欢迎……有酒盈樽”“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换句话说,陶渊明已经晋升为有房有车有佣人的有钱人了。陶渊明上任不过就80余天时间,他的生活质量竟然上了那么多级的台阶,这与一个县令每月不多的俸禄是严重不符的。惟一的解释,就是有外水注入。

再者,那些执掌监察的官员就好比钦差大臣之类的,那下面有贪污的官员还不闻风而逃?对此,有史料为证。比如,在《后汉书·陈蕃列传》里有个叫李膺的人做青州刺史时就因为贪污而逃跑,“名有威政,属城闻风,皆自引去。”在《晋书·王濬列传》里,有一个叫王濬的任河东从事的时候,也是因为不廉洁而逃跑,“守令有不廉洁者,皆望风自引而去。”这个王濬是西晋时期将领王沈之子,与陶渊明所处的时代相隔不远。陶渊明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辞官,不能不让人有所怀疑。

同类推荐
  • 梦醒黄昏

    梦醒黄昏

    柳萌不仅“为他人作嫁衣裳”编辑出版了许多好文好书,自己也勤于写作,出版文集二十余种。柳萌的散文,其文风既不故作高深,也不忸怩作态,文字朴实无华,叙述行云流水,感情丰富多彩,读着就如同他平常谈话一样亲切自然。他文如其人,为文为人都是有情有义。《梦醒黄昏》收集了柳萌近年来的经典散文百余篇,分为远年回声、四十风情、心海波澜、文苑赏花、艺文情事、友谊链接四个部分。柳萌的散文,其文风既不故作高深,也不忸怩作态,文字朴实无华,叙述行云流水,感情丰富多彩,读着就如同他平常谈话一样亲切自然。
  • 光阴拼图

    光阴拼图

    时间跨度从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描写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的细节,像一幅幅光阴的拼图,情节细而不碎,以小见大,用碎片反应时代,在轻松的阅读里引起对旧时光的回忆。既有欢笑,也有反思。
  • 陈独秀文选

    陈独秀文选

    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创办了著名白话文刊物《新青年》。《陈独秀文选》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编者筛选了陈独秀谈新文化运动、杂论、论文化、论教育、政论、谈人物、论文学七类文章中的精华篇目,以供读者欣赏研究陈独秀的文章,感受其思想智慧的光芒。
  • 白话论语

    白话论语

    国人历来推崇孔子,孔子是大教育家,是教师师祖。从古至今,《论语》译本不少,但大多数不适于普通民众,往往是注释类居多,有些实用的,又辞藻过分华丽。本册书稿注重实用性,通俗易懂是其立足之本,即使对于初学者来说也是极易入门的。
  • 休闲文化与唐宋词

    休闲文化与唐宋词

    本书内容包括:休闲:人类文化精神的家园、词体萌生的商业文化背景与休闲社会土壤、唐宋词的文体特征与休闲功能、休闲视野下的唐宋词人创作观念、唐宋词人的休闲创作实践等。
热门推荐
  • 我变成了一只黑猫

    我变成了一只黑猫

    从一只被人抛起的幼小黑猫,到在主人怀里撒娇打滚的猫主子。他本以为这一世已经走到了头,却没想到,一次偶然的邂逅,潘多拉的魔盒就此打开。血脉的力量在觉醒,他的猫生才刚刚起步。
  • 上火的凉茶

    上火的凉茶

    从20世纪90年代的艰难创业到成为如今中国饮料行业的巨头,加多宝公司是如何一步步攻城略地,用凉茶征服了整个市场?从租赁品牌到一纸诉状夺回价值千亿的“王老吉”商标,广州医药集团公司为何却在终端阵地上马失前蹄?从携手并进到反目成仇,红罐凉茶的双雄之争究竟谁胜谁负,中国凉茶业的未来又将如何?“怕上火喝王老吉”,一句妇孺皆知的凉茶宣传语背后,是激烈的商业大战。在这个不流血的战场里,群雄并起,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其正、霸王凉茶、邓老凉茶、万吉乐、宝庆堂,一一粉墨登场,又将碰撞出怎样的激烈火花?加多宝冠名“中国好声音”处处领先,广药王老吉凭借商标亦步亦趋,本书将为您揭开中国凉茶营销之战的真实面纱。
  • 皇天诀..more

    皇天诀..more

    王风,一个惊才绝艳的人物,横扫六合,异界诸雄纷纷败北,十万年后,世界屏障正是最为微弱的时候,修罗界五大高手进入人之间,并在不经意间被王风所发现,王风以一敌五,最后燃烧生命之力将儿子王楚藏入陨石中,送离战场,最后王风陨落,王楚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星球,且看他如何让父亲重新显化如大地之上,如何成就独尊之位
  • 这个娘娘贼牛逼

    这个娘娘贼牛逼

    本来应该嫁给彦家少爷的书悦安,无意间入了仅二十八岁的秋綮忻的后宫中。书悦安在宫中俩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难道她不配被其他妃妃毒杀?!她怕,但她又不怕,她从小研究毒术和武功,一人创立江湖最大势力——清暮栖,一个势力庞大占江湖一半的势力团体,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隐姓埋名的栖主,竟是个十七八岁的黄花大闺女,她不怕。但她不想呆在后宫,毒人杀人放火个个都干,本以为皇帝会赶她,结果皇帝却越来越喜欢她。!
  • 楼氏物语

    楼氏物语

    才穿越就被赶出家门,未婚夫又蹬了她无依无靠的庶女,应该过着凄惨的日子可是楼雨晴偏不,爽直率真的她可做不来柔弱女子的样没有亲族的依靠又如何,捏着母亲留给她的铺子照样能混得风生水起。
  • 如果时间能慢一些

    如果时间能慢一些

    一句话,一场悸动。如果时间再慢些,也许我们会更早相恋。一个字,一句话。写在生命里,刻进心里。如果时间再慢些,我会多爱你一倍。这是一场暗恋和被暗恋的故事,这是一个互相治愈,重逢眼底还是你的故事。我们身边都会有,遗憾的过去,但是我想让它的生命继续延续,不留遗憾。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第十六年

    第十六年

    每个人都有青春,每个人都曾彷徨,但总有一个力量,让我们走出青春的彷徨,迈向人生真正的黎明。
  • 宴时舟

    宴时舟

    徐清宴有一个喜欢了十年的女孩子叫夏知舟,他的好友都知道他喜欢她,只有她不知道。七年前夏知舟出国之后,徐清宴就再见没见过她。直到徐母让他去找他的娃娃亲,徐清宴终于见到梦寐以求的人。他想既然命运让我们重逢,那么这一次我不会再退缩,他决定再也不要放开她的手。
  • 本职学生兼职少爷

    本职学生兼职少爷

    在现实中,他是一个普通人。但在古代东方一家富商的内院;在灾变之后的末世;在四周强敌林立的城邦之中;在流浪宇宙的舰船之中……他是短命的少爷,是遭放逐的家主,是外来的贵族,是被通缉的舰长……万幸的是,他不是一个人在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