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0800000005

第5章 苏州弹词:说噱弹唱的艺术(1)

第一节苏州弹词概述

一.苏州弹词的发展历史

“弹词”一词,始见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其中记载杭州八月观潮:“其时优人百戏,击球、关扑、渔鼓、弹词,声音鼎沸。”陈汝衡《弹词溯源和它的艺术形式》(1983年)一文认为是“远出陶真,近源词话”。关于“陶真”,《西湖游览志余》记:“杭州男女瞽者,多学琵琶唱古今小说、平话,以觅衣食,谓之陶真。”叶德均《宋元明讲唱文学》(1952年)考证:“陶真和弹词同是用七言诗赞的讲唱文学,两者只有名称差异。”他认为,“就历史的发展说,元明的陶真是弹词的前身,而明清的弹词又是陶真的绵延,两者发展的历史是分不开的”。

清代初年,随着江苏城市经济的繁荣,弹词在苏州已经开始盛行。康熙末年定居于苏州的浙江吴兴人董说在他的《西游补》小说中,就描写了盲女弹词使用苏州方言演出的情况。至乾隆年间,关于苏州弹词形成的记载日益增多。知名的代表人物有外号“紫癞痢”的王周士。王周士擅唱《******》,吸收昆曲、吴歌的声腔,滩簧的表演,以单档起“十门角色”而闻名。清《吴县志》记载,乾隆南巡,在苏州行宫召王周士御前弹唱,赐七品冠带,随驾回京。当时的史学家赵翼在《瓯北诗钞·赠说书紫癞痢》中对其说书的“噱”、“说”、“弹”、“唱”因素都作了评价:“端恃滑稽一尺口”,“但闻喷饭轰满堂”;“妙拨丝擅说书”,“自演俚词弹脱手”;“优孟能令故相生”,“绝技俳优侍至尊”。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王周士于苏州宫巷第一天门创立包括评话艺人在内的行会组织光裕公所,以示评弹艺术“光前裕后”之意。他从正反两方面总结自己说书艺术经验的《书品》和《书忌》,被后来的弹词艺人奉为说书的信条。

嘉庆时(1796-1820年),苏州弹词迅速发展,当时刻印传世的书目有《三笑》、《倭袍》、《义妖传》、《双金锭》等;知名的弹词艺人增多,弹词发展史上的“前四名家”(具体说法不一)即于此时出现。他们发展了王周士的书艺,丰富了上演书目,创造了流派唱腔,拓宽了技巧思路,奠定了苏州弹词的基本形式。

道光、咸丰时期(1821—1861年),苏州出现的女子弹词以常熟人为多数,弹唱的开篇、书目、曲调和当时流传的大体相同,但多数不会说唱整部,只会说“书中的一段”。苏州弹词艺人马如飞在开篇《阴盛阳衰》中有较为具体的反映:“苏州花样年年换,书场都用女先生。”王弢《瀛孺杂志》记当时弹词女子弹唱“其声如百啭春莺,醉心荡魄,曲终人远,犹觉余音绕梁”,因而“每一登场,满座倾倒”。

苏州弹词的演出地域,南不出浙江嘉兴,西不过常州,北不越常熟,东也超不过上海松江。地域小,艺人多,听众要求不一,迫使艺人在创新书、新腔、新的表演风格等方面去作各种探索。至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苏州评弹发展史中的“后四名家”。这四名家中,三家为弹词艺人,他们使苏州弹词确立了自己的艺术体制:书词中的散文部分,用“说”来表现;叙述和描写故事中人物的行为、思想和活动环境,称为“表”;人物语言叫“白”;书词中以七字句为主的韵文,用三弦、琵琶自弹自唱,相互伴奏,称“唱”和“弹”;在故事中穿插喜剧因素,称作“噱”;演员模仿故事中人物的表情、语言、语调及某些动作,称“演”或“学”,也称“做”。

民国时期,苏州弹词的从艺人员激增。据1927年(民国十六年)统计,当时光裕社拥有社员200人,而未入光裕社的艺人有近2000人,艺术竞争十分激烈。表现在书目上求新,唱腔上创新,表演上革新,演出场所上标新。

这一时期涌现的弹词新书目有《杨乃武》、《秋海棠》、《啼笑因缘》等。艺人所创新腔有:魏钰卿的“魏调”,杨筱亭、杨仁麟父子的“小杨调”,夏荷生的“夏调”,周玉泉的“周调”,徐云志的“徐调”,祁莲芳的“祁调”,蒋月泉的“蒋调”,薛筱卿的“薛调”,张鉴庭的“张调”等等,流派纷呈。这一时期弹词的演出形式,也起了很大变化。随着女子弹词的重新兴起,双档已成为主要的演出形式。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又出现了三个档、四个档的演出。

此时供苏州评弹演出的场所很多,装潢华丽、场子宽大的称“新式书场”,在游艺场占一席之地的称“游艺书场”,每场演出两档弹词、一档评话的称“花色书场”,由商业电台播放评弹的称“空中书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参加登记的苏州弹词艺人有600人,其中苏州市区480人。登记后,这些艺人分别参加了各地评弹演出团体,根据“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对书目、唱腔等作艺术改革。

该时期,弹词书目的改革有三次创新、唱新高潮。第一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弹词艺人为配合政治运动,编演了大量现代新书目;同时,还根据戏曲或古典小说改编了一批历史题材书目。第二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艺人组织起来以后,编唱了一批革命战争题材的长篇书目,如《苦菜花》等;同时,对《珍珠塔》等传统书目加以整理。第三次是“**********”结束后,这次编唱的新书目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数量众多。据1978—1985年统计,仅苏州市创作的新长篇就有《九龙口》、《三个侍卫官》、《芙蓉锦鸡图》等,新中篇有《白衣血冤》、《老子、折子、孝子》、《遗产风波》、《谁是最美的人》、《普通党员》、《多多》等;据历史题材或历史故事编演的新长篇有《明珠案》、《秋霜剑》、《琴瑟图》、《秦宫月》等数十部。

至1987年,江苏全省19个专业曲艺表演团体中,有市、县评弹团15个,其余4个曲艺团3个演出苏州评弹。

然20世纪末期以来,苏州弹词听众锐减,书场萎缩,艺人大量流失,生存发展面临危机,亟待抢救和扶持。2006年5月20日,苏州弹词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苏州弹词的表演形式

苏州弹词的演出形式分为单档(一人),双档(二人),乃至三档(三人)等数种。一般书目,每天一回说45分钟到100分钟,可以连续说两三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适应不能每天连续听书的听众,创造了在一个晚上可以说完的中篇(约两个半到三小时)、短篇和分回(约45分钟)等形式。但长篇仍是弹词的主要演出形式。

苏州弹词的表演通常以说为主,说中夹唱。唱时多用三弦或琵琶伴奏,说时也有采用醒木作为道具击节拢神的情形。演唱采用的音乐曲调为板腔体的说书调,即所谓“书调”。因流传中形成了诸多的音乐流派,故“书调”又被称之为“基本调”。早期演出多为一个男艺人弹拨三弦“单档”说唱,后来出现了两个人搭档的“双档”和三人搭档的“三个档”表演。

三.苏州弹词的艺术特色

苏州弹词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博采各种艺术之长,奠定了深厚的艺术基础,形成了说、噱、弹、唱等丰富的艺术手段。“说”指叙说;“噱”指“放噱”即逗人发笑;“弹”指使用三弦或琵琶进行伴奏;“唱”指演唱。其说表融合叙事与代言为一体,分为官白、私白、咕白、表白、衬白、托白等,既可表现人物的思想活动、内心独白和互相对话,又可以说书人的口吻进行叙述、解释和评议,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弹唱以三弦、琵琶为主要乐器,自弹自唱,又互相伴奏、烘托。还借鉴昆曲、京剧的表演手法,结合听觉艺术的特点,即“说法中现身”的手法,运用嗓音变化和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来创造各种角色。再加上时常穿插轻松诙谐的噱头(“外插花”、“小卖”等),使苏州弹词成为一种高度发展的综合性说唱艺术。它具备理、味、趣、细、奇等艺术特色。理,指情节的合情合理,深刻真切;味,指曲折含蓄,回味无穷;趣,指形容绝倒,妙趣横生;细,指细节生动,刻画入微;奇,指结构奇巧,引人入胜。

苏州弹词以说表为主,吸收、提炼丰富生动的群众语言,注重用词、用语的精确生动;同时,讲究语音、语气、语调的变化运用,结合不同的书目,形成不同流派的说功。一般分为“活(滑)口”、“方口”、“火功”、“阴功”、“慢口”、“快口”等几大类,各具特色,各有特长。除说表之外,兼重弹唱。弹词唱篇一般为七字句式,有时酌加衬字、垫字,但讲究平仄格律,按苏州语音押韵。唱篇从属于说表,也有叙事、代言之分,或用于叙述书情,或用于抒发人物感情。弹词所唱原为一种明白晓畅的吟诵体的基本曲调“书调”。书调根据语言的声调、语气来行腔,以明白易懂、清晰流畅、声情并茂、讲究韵味为其特点。规范的基本曲调又可随内容而作即兴发挥,以适应各种书目唱篇,所谓“一曲百唱”。

书调在传唱中,又因艺人根据不同风格、演唱内容,作创造性的发展而形成多种流派唱腔。现代比较流行的有沈(俭安)薛(筱卿)调、徐(云志)调、蒋(月泉)调、祁(莲芳)调、张(鉴庭)调、杨(振雄)调、(朱雪)琴调、(徐)丽(仙)调、侯(莉君)调、尤(惠秋)调等,不下十余种。

第二节苏州弹词流派和唱腔

1.从陈遇乾到蒋如庭

诗赞:鼎足三俞、马、陈,如今“陈调”亦翻新。试听一曲“山神庙”,别具苍凉万古情。

陈遇乾,清乾嘉年间苏州弹词艺人,是苏州评弹前四大名家之首,青年时在吴郡名部洪福、隽秀二班学习昆曲,后改学弹词,生平擅长翰墨、皮曲。他根据民间流传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改编成弹词《义妖传》(即《白蛇传》)共28卷54回,流传很广。当时版本很多,印刊最早的是嘉庆十四年(1809年)刻本,是顾光祖依据陈遇乾原本修订的。后又经陈士奇、俞秀山二位名家校阅,故书中之说白唱词,比较简练生动,故事情节与乾隆年间的东调、宋调之《白蛇传》有所不同。

陈遇乾后来又编演《芙蓉洞》(即《玉蜻蜓》)、《三侠剑》等书目。在长期演出之中,陈遇乾吸收昆曲和苏剧等曲调,创造了一种老生、老旦演唱的“陈调”,但已无从查考,陈调传到蒋如庭时(20年代),蒋如庭对陈调进行改革,并吸收了吴语民间音乐的音调,丰富了唱腔,又新添了特色的过门,既保存了昆曲的优秀和传统,又对陈调的行腔、运气、换气等方面有新的突破,现在评弹界流传的陈调,实际上是经过蒋如庭改革后的陈调。

蒋如庭(1888年-1945年),头脑聪慧又肯钻研,说表细腻,以口技兼称,且弹得一手好三弦,曾是评弹界光裕足球队队长。

目前各种不同流派的代表人,均创造了适应自己风格的陈调唱腔,如徐云志、周玉泉、蒋月泉,严雪亭、杨振雄、朱雪琴等等。

2.古曲新生——正宗“俞调”

诗赞:自按宫商自著书,《倭袍》磨勘见功夫。精通音律原方士,《宫怨》缠绵尚姓俞。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听到朱慧珍演唱一曲缠绵回转、清丽圆润《宫怨》开篇,便令人顿觉眼目清凉,心旷神怡。这首开篇由朱介生对俞调悉心研究,精益求精,形成了目前正宗俞调的楷模,而这俞调究竟是谁创造的呢?那要追溯到清嘉道年间弹词艺人俞秀山——评弹史上著名的前四家之一。俞秀山文学基础很深,能自编自演,也能度曲,一生除致力于弹词《倭袍》外,也曾编写了《白蛇》、《琵琶记》、《长生殿》、《红楼梦》、《玉蜻蜓》等20余部书目,同时创造了苏州弹词的基本流派唱腔之一的“俞调”,其特点是婉转曲折、抒情优美,真假嗓并用,抑扬顿挫,四声严格。过去,初学弹词者,从俞调作为学弹词的基本功。

最早的俞调已无从考证,但俞筱霞、俞筱云所唱的俞调,称其为老俞调,朱介生所唱的俞调,又称为新俞调。朱介生的叔叔朱耀笙在民国初期对俞调作了改革,他吸收了苏剧、女校书的音调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使俞调唱腔更完美,在20年代传到朱介生时,他又吸收京剧、昆剧的音调,使俞调更上了一个台阶。后来朱慧珍的快俞调、杨振雄的杨俞调及周云瑞的《岳云》开篇,杨乃珍、沈世华、刑晏芝对俞调唱腔的摸索,都使古老的俞调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俞调的产生对苏州弹词流派的形成,影响很大,如“小阳调”、“徐调”、“夏调”等等都受到俞调的渲染,而形成了各自流派唱腔。

3.弹词泰斗——马如飞

诗赞:斐然文采马如飞,一袭青衿不救饥。且向江湖唱《珠塔》,声声但觉沁心脾。

马如飞原名马时斐,字吉卿,又称沧海钓徒。苏州人,为清咸同年间的弹词大响档,以演唱《珍珠塔》成名,是苏州弹词马、姚、赵王后四大家之首,堪称弹词泰斗。

同类推荐
  • 促进青少年的100个珍惜生命故事

    促进青少年的100个珍惜生命故事

    《促进青少年的千万个成长故事》一书,在故事的海洋中,为你精心挑选了若干个精彩故事,它们或睿智、或感人、或生动,它们将会在你人生的航程上,点燃你的心灵之灯,开启你的智慧之门,使你成功地迈入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
  • 最佳课堂:天文探谜

    最佳课堂:天文探谜

    本套全书根据全国中小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根据创新素质教育的要求,再结合全国中小学各科课本的同步内容编撰而成,是各学科的有益补充和知识范围的深层挖掘,是现代中小学生都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这些百科未解知识之谜,能够增长中小学生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我们的学校教学都是一些已知的基础文化知识,其内容一般都比较简单和死板,都已有比较科学而清楚的定论,这些知识是前人创造的,也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其实,教学的真正目的是在掌握已知知识的基础上,探索未知的知识,创造未知的领域,不断推动科学文化知识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自然的主人。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楹联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楹联

    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源于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楹联和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相互影响、借鉴,内容和形式日渐丰富,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地心游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地心游记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军事故事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军事故事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热门推荐
  • 皇后今天C位出道

    皇后今天C位出道

    初次入宫,她错认了皇上。初次选秀,她气煞了皇上。容嫣她就是想当皇后啊,怎的比登天还难啊。某皇谈判:朕在你心中的位置何时大过美食,皇后宝座任你坐,御膳美食任你吃。这是一个‘你嫣然一笑,我为你赢江山权谋并揽进天下美食’的苏萌故事。
  • 傍晚的月光

    傍晚的月光

    老上海石库门里走出来的三个性格迥异的女孩,以及他们身后父辈、祖辈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墨池书界

    墨池书界

    浮生入易,画难成契,存在即我所立,或宇宙原理,或墨池绮丽。——执,《书界玄梦鲤》
  • 倾国女相师

    倾国女相师

    她是权倾天下的女相,邪魅妖娆,女扮男装妖言惑众;他是来自二十三世纪by.系统第四代宿主,高冷腹黑一句话噎死系统。攻略乎?“情劫?攻略?男的??老子怎么就信了你的邪?!!”话说“叶羡其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可谁知她背负血海深仇,玩弄权谋于指掌之间?众人捶胸顿足:白浪费了一张好皮囊!!!(男穿,欢迎入坑!女主叶羡,男主楼夜熙。)
  • 从当门卫开始

    从当门卫开始

    作为初中学渣,毕业工厂不敢收,只好求助亲戚给我指条生路。因表叔是主任一定的地位,然后我顺利当上了门卫……
  • 凌晨朝暮

    凌晨朝暮

    薄暮身为著名影后曾励志要看遍天下帅哥美女可没想到的是:她竟然踩香蕉皮摔死了重来了一次,她遇见了她的小可爱和她最好的宝贝们或许,这是老天爷都觉得她的生活单调吧给了她一个重来的机会
  • 逢凶化吉之道:避开人生道路上的九大陷阱

    逢凶化吉之道:避开人生道路上的九大陷阱

    本书总结出了人生道路上的九大陷阱,即“意志脆弱,悲观失望”、“盲目冲动,三心二意”、“走不出自卑忧郁的阴影”、“囊中羞涩的尴尬”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也凑对

    穿越也凑对

    世人都知七王妃和七王爷才子佳人,艳羡不已,林兮予才不要告诉他们,其实呀,他们都是穿越的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