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9000000021

第21章 革命妈妈

口述 王建民 整理 叶蕾

我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妈妈,她是一个老革命,今年80岁。我妈妈并非因为是老革命而与众不同,她从来就没有长大,她仍然活在她的“红小鬼”年代里。

我们住在一个小小的山城里。我妈妈真是很特别,怎么也不愿意讲她自己,但我们都喜欢“倾听”,所以我要把妈妈的故事说给你们听。

红小鬼年代的妈妈——跟着部队去当兵,年纪小、个子矮,一头短发,都当她是男孩子。行军通过战场,没有路了,只好踩着尸体走

我妈妈从小家境不富裕,但在穷孩子堆里她最讲义气。孩子们过年时都会得到一两块铜板,我妈从来不用。正月里孩子们去集市上玩,一个个眼馋得不行,但谁的压岁钱都没了,我妈就撩起小衣襟,从腰里掏出一块蓝花布包包,一层层打开,露出五六块黄黄的铜钱,那是她一年年攒下来的。孩子们都“哇呀”叫,我妈就把这几个铜板分给你一个他一个,让他们去买东西,自己一个不剩,什么也不买,只顾笑着站那儿看大伙儿乐。她就是看着别人乐自己就乐的人。

那是妈妈六七岁时的事情。到了十来岁,她就长得很机灵,胆子又大,不知道怎么就常常有叔叔到她家里来找她送东西,她总是一点不差地送到,后来知道那叫送情报。12岁那年春天,她做了一件很重要也很了不起的事情——

一辆马车要通过二鬼子把守的关口,车上用棉被盖着一位年轻的伤员。他被敌人的子弹打穿了肺部,战地卫生所治不好,伤口化脓了,要立即送到后方医院。我妈妈和一位老人坐在车上,快到二鬼子关口时,老人在我妈背后打了一下,她马上大哭起来,手里拿着半块馍,这边二鬼子叫停车,她哭得更凶。“你哭什么丧?”二鬼子问她。她边哭边说:“我爷爷打我不让我吃馍,要给我哥哥吃,我哥哥得了肺痨……”二鬼子一听,赶紧捂着鼻子说“快走快走”,就这样顺利地过了关。我妈妈就是那一次看到白求恩大夫的。伤病员被抬到一个大帐篷里,她看见一个大胡子爷爷检查她的“哥哥”,很着急的样子。就在那一年秋天,白求恩大夫去世了。

不久,我妈妈就跟着部队去当兵了。她年纪小、个子矮,一头短发,都当她是男孩子,分到卫生队才知是个假小子。

但谁也不知道,我妈妈还曾经包过小脚,她偷偷地放过三次又包过三次,所以我妈的脚只有32码,但她到部队一直领的是34码军鞋。这个秘密从来没有人知道,我妈妈是怕部队知道她裹过小脚不要她。

这双脚真是害苦了我妈,她硬是和大男子汉一样急行军,背上驮背包,胸前抱药箱,从不掉队,还要给别人拿东西。只有一回她差点掉队,那天晚上她们行军通过战场,没有路了,地上只有尸体,只好踩着尸体走。我妈妈越走越慢,因为她的鞋不跟脚,平时脚趾前头塞了棉布,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走几步鞋后跟就掉下来,她只听见脚像踩在胶水里,稠黏得吱吱响。我妈蹲下去拔鞋,才看见路上不见了地面,全是厚厚的积血,黑紫紫的,还发出腥气。后来我们看电视里说血流成河,我妈说,你们知道什么叫血流成河啊,唉……

我妈妈和她的战友比,真是命大。她后脑勺,就是下面这个小窝窝缝里有一个弹疤。那年日本鬼子扫荡,日本兵“哇哩哇啦”冲进院子里时,我妈妈还趴在后窗户上往外递最后一副担架。担架递出去了,我妈立即爬上窗子正要跳,后衣襟已被鬼子抓住,一扯,露出了里面的花棉袄,小鬼子叫得更响:“花姑娘的这里!”我妈妈一回头,看到一个戴眼镜的日本鬼子正死死拉她的衣襟,我妈攥紧拳头,对着他的眼镜狠狠打了一拳,鬼子的眼镜被打飞了,他疼得一松手,往地下去摸眼镜,这工夫我妈早跳下窗子往后山跑了。屋里日本兵已进来好几个,他们端着枪打我妈,是那些山丘救了她,挡住了子弹。但她跑过一个山豁时,一颗子弹还是打过来了,叭一下钻进了后脑的骨头,竟然就嵌在那里不动了。真是离奇呀,那射程要是再短一分就打不着我妈,要是再长一分就把我妈打死了。

和平时期的妈妈——她一生很少穿件新衣,没有进过理发店,钱省下来干什么?捐给需要的人。捐了多少,恐怕算不出来

上世纪50年代时,我妈妈和我爸爸结婚,从北方调来南方。妈妈曾在白求恩学院学习、毕业,组织上安排妈妈到省城任厅级领导工作,妈妈坚决推辞。她只有一个要求,到基层工作,为病人服务。就这样,我们全家来到了这个依山的小县城,我妈妈一直在一个基层卫生所任职,直到离休都没有离开过她的病人。

妈妈是从12岁开始干革命,我是从12岁开始给她送中饭。虽然她的卫生所离家只有15分钟路,并且单位也有伙房,但她不回家也不在单位吃,一方面是因为离不开她的病人,我知道她还有一个理由是节省。

我妈的节省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她一生没穿过一件新衣,都是家人穿旧了不要的。她还教我们怎么做短裤,圆领衫破了,先剪掉袖子,再左边一剪,右边一剪,上边缝成腰,下边连成裤裆,一条三角短裤就成了。她说很好,还是全棉的。我长这么大也没买过内裤,都是这样做的。她一生没有进过理发店,打仗时期战友剪,后来是我外婆、我爸爸给她剪,再后来是我,现在是她外孙女儿。我从小也没留过长头发,妈妈拿起剪刀,在我脖子边咔嚓咔嚓几下就剪好了。

我小时候,即使下午要考试,也是吃几口饭就跑,要把饭先送给我妈妈,我怕她饿着自己。她心中只有工作,没有自己,也从不管家庭的人,全靠我们想着她。我从12岁就开始管家,爸妈、外婆、我和妹妹,这么一大家人的柴米油盐都是我管,好像只有我才是家里的“女人”。那些年什么都发票,粮票、油票、布票,我都要计划好,管好用好。有一年冬天,布票过期了,过年没有布票买布做衣服,一家人都来骂我,却没有一个人骂我妈妈。她连布票是什么也不知道,骂她有什么用?

她省钱干什么?还是像小时候那样,给别人用。只是给得更多,她一生到底有多少钱支援了别人,恐怕算不出来了。我父亲去世后,组织上送来4000元抚恤金,她正在上班,一信封钱送来,她打都没打开,就叫一个工人帮她送到一个什么地方,捐给孔繁森那里的一个那曲小学,并且不许留名。

就说最近吧。我妈现在很少出门,但每个月9号这天她一定出门。单位这天过组织生活,她是风雨无阻的。前两个月的9号,她下楼看见社区在楼道贴了一个通告,说是巷子里有外地来的一家三口,男人得了重病住院,家里已变卖空了,女儿也停学了。我妈马上回家拿了两千元钱,送到社区。过没多久,男的死了。我妈又找到那家去,说以后要管那孩子的学费。

别看妈妈对自己的孩子照顾不多,人家的孩子她格外上心。20多年前,有个年轻人犯了经济大案子,本来可能要判死刑的,我妈妈觉得他太年轻,死了太可惜,就为他说情,希望能把人留下来。那人的父母到处筹钱,我妈妈二话不说,就把家里的存折给人家了。银行要求确认,打电话对我妈说,你现在取款会损失很多利息,我妈说我要钱救命!那年轻人出狱后,对我妈就像对亲妈一样。

十几年前有一天,我妈昏倒在单位,她发高烧几天了。送到省城大医院专家会诊,舌头黑了,肺也黑了,专家结论是肺癌晚期。住院一个多月,她的病房门口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这些人都是妈妈的同事,更多的是她的病人,有的是从千里之外赶来的,想见妈妈“最后一面”。也难怪,平时我妈妈对病人好得没法说。病人便秘,她用手指帮人家排便;还经常在晚上带病人回家来,因为“单位下班了”;更绝的是回家只有15分钟路,她却要走两个小时才到家,因为“路上有人找我,说他家小孩吸烟的事,我就到他家去了”……

谁也想不到,肺癌晚期、高高兴兴等着去见她战友的妈妈,竟然好了!她回家什么药也没吃,什么营养也没补,还跟过去一样吃萝卜、白菜,竟然发生了奇迹。妈妈身体一好起来就去上班。单位人看到她大吃一惊,嘴张得老大,“你活过来啦!”大家哈哈大笑,他们知道我妈妈不介意,因为她对生死早已看淡。

博爱的妈妈——眼睛睁开她早就走了,晚上睡了她还没回家。但是到夏天,我家地板上会横一个竖一个睡着从老家来的小孩

我没有见过刘胡兰,也没有见过雷锋,但我妈妈让我看见了他们,他们就在我妈妈身上。对我妈妈来说,别人再小的事也是大事,我们再大的事也是小事。

我妈妈勇敢、正直、顽强,我相信她就是刘胡兰那样的刀架在脖子上都不哼一声的人。她午休时都不脱衣服、鞋子,说是随时有情况就可以走。这是她在战争时期养成的习惯。战争改变的东西太多了,不仅有生活习惯,更有思维习惯。

我们从小就觉得家里没有妈妈,眼睛睁开她早就走了,晚上睡了她还没回家。我和妹妹都是我外婆带大的,但是到夏天,我家地板上会横一个竖一个睡着从老家来的小孩,我妈晚上回家要用脚尖小心走,生怕踩着孩子。他们都是我妈妈的“宝贝儿”。

我心里总是很委屈,觉得妈妈对我不亲。我是她的大女儿,从小为了让妈妈看我一眼摸我一下,我不知花了多少心思。我妹妹身体弱,经常生病,我真羡慕她,因为妹妹生病时,我看见妈妈会在她头上摸摸,给她买根棒棒糖,妈妈一边摸一边说“受凉了”。我一听受凉可以生病,马上跑进树林里掀开上衣,让冷风吹我的小肚皮,可惜吹了半天还是不生病。

有一年,我手上虎口处长了一个疖子,鼓鼓的,我每天都会等妈妈回家,把手伸给她看,说不得了不得了长了一个大包包,就想让妈妈摸我一下。可是妈妈连看都不看,就用两个手指在我手上飞快地擦过去说“没事没事”。

现在我才知道,那叫皮肤饥渴症。

我妹妹从小就调皮好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坐在一只高椅子上,被一个同学推了一下,妹妹和椅子一起倒了,后脑砸在水泥地上,当场翻白眼珠子。老师和同学们吓坏了,赶快把我妹妹抬到县医院,还好医院离学校只隔一条马路。有人跑到我家把外婆叫来了,医院里病人多,妹妹就躺在水泥地上,一直昏迷不醒。我外婆一边哭一边跑到我妈妈的医务室里,那里离医院只有一站路。外婆说:“你快到医院去,你小女儿要死了!”我妈妈听外婆讲了情况,你猜她说什么?她说:“我现在走不开,人在医院里就不要紧了。”

我妈一直等到中午下班才到医院来。同学们还围在那儿哭,妹妹还没醒。老师同学看见我妈都很怕,以为她要怪他们,谁知我妈是来安慰他们的:“不要哭不要哭,谁叫她坐那么高椅子的?你们都回去吧。”她一句都不怪人家,更没问是谁推的椅子,要是像现在的家长还不闹翻天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妈妈不管我们,我们家的孩子偏偏命大,我妹妹那回有惊无险。我一岁时发高烧,直到五六岁还不能好好走路,但现在身体很好,一点事都没有。我下乡插队时,别人的父母都送到目的地,可是我想要我妈送我到巷子口她都不干。我妈说:“送什么送?我没空,要上班。又不是上战场,我们小时候打仗去死都没人送,你十七八岁到农村去算什么事啊?”

外婆说妈妈13岁参军,跑出门,头都没回一下就走了。

你问我是不是恨我妈妈,我一点也不恨,也不怪她。相反,在这个世上我最爱的人是我妈妈。她是革命者,从小受部队教育,心里时刻关心的是广大人民群众。那么,我妈妈到底爱不爱我们呢?我觉得我妈妈是博爱,她爱天下的孩子,我们当然也在其中。

上世纪70年代时,我妈单位有两三个同事生病去世,但他们的孩子都在黑龙江等地插队,我妈为了让孩子们回城工作照顾家庭,到处跑到处找人,知青办、劳动局,还有接收单位,也不知她跑了多少路,最后把这几个孩子回城工作的事都办好了。

前几年,我妈妈有个同事的儿子,所在单位效益不行,我妈妈就支持他下海,帮他出主意,结果做生意也不顺利,我妈为了鼓励他,竟然他卖杯子她就买杯子,他卖白糖她就买白糖,并且出高价买回一大堆,买回来的东西都分给大家。大家都说她太傻了,但我觉得妈妈真是傻得可爱。

妈妈是我们的榜样——离休以后拖地板、扫厕所,什么活她都抢着干。她反问人家,共产党员到底是什么身份?什么事不能做?

遗传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我外婆一生豪爽,我妈更不用说,我有些念头也很怪,从小就想要捐遗体,就是不知道往哪儿捐。我女儿7岁那年,有一天我带她到中心广场玩,看见拉着大红标语“给盲童带去一片光明”,很多人在那儿动员捐献眼角膜。我一看激动得不行,赶快要了一张表来填,并且动员女儿,我女儿以为是要马上挖掉她的眼睛,吓得捂着眼边哭边跑。我追上女儿跟她解释,是在人死以后才捐,她一听又笑了,高兴得直跳:“我也捐我也捐!”

回家我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她说你怎么不多写一张表,我也要捐。三代人捐眼膜的事被媒体知道了要来采访,但我妈妈坚决不接受,记者打电话来也不接。我妈说:“我不知有多少战友十七八岁就死了,跟他们比,我死了捐个眼睛算什么,他们连身体都捐了!”

后来我和妈妈都登记了捐遗体。捐遗体需要子女签字,我担心妹妹会不同意,妈妈说:“你来签字,谁不同意我骂谁,我身体除了心脏是好的,到处都有病,医生要哪里切哪里,拿去研究,不要的送去烧,骨灰撒到钱塘江里,不要带回家。”

我对孩子好得无微不至,但我的女儿也奇怪,她最爱的人却是外婆,性格也最像外婆。小时候,门口有讨饭的来,我家锅里有四个馍,我拿两个给讨饭的,转身我女儿手里又拿两个跑出去送掉。我说:“你不要吃饭了?”她嘻嘻笑说:“我宁愿自己不吃。”她在学校里总是很多事,老师说她很聪明,就是太爱管事,并且气量超大,同桌的男孩欺负了她,她转眼就忘,看他没有笔马上就送过去。

中学时有一个女班主任,才20多岁,真当是有眼力,她给女儿的学期评语里有这么一句话:“如果你不是过于关心别人而忽略了自己,你的成绩会更好。”你说,这么年轻的女老师怎么说中了我家三代人的特点呢?

我妹的女儿在作文里写她的外婆:我外婆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女人,但她却是最伟大的女性。我觉得小女孩说得准确极了。我妈妈一生曾经遭受过很多不平的事情,她一直认为最不平的就是女同志比男同志提早退休的事。她经历过战争,经历过运动,但没有什么事比不让她工作更难过。她是55岁离休的,她特别想不通,男人为什么不回家?她说从小拎着头革命就是为了男女要平等,可是到现在男女同工同酬都没有解决。男人在单位里没有事,等都要等到60岁,女人再能干也要卷铺盖走人。

这种意见并不新鲜也并不奇特,大家都在说,全国人大开会也争论过。新鲜的、奇特的是我妈妈,所以我说她与众不同。妈妈怎么想就怎么做,55岁离开她心爱的革命事业,对别人而言可能只是离开一个工作岗位,对我妈而言就好像是离开她的全部生命。她一生没有带过孩子,没有做过家务,没有烧过一餐饭,你说她回家能干什么呢?

离休后有一天,我妈打电话给单位领导,请他帮忙找一个临时工的活,体力活都行。领导很尊重我妈,就问那个人能不能做清洁工?我妈说行啊。第二天,我妈去了,领导看看她后面说:“人呢?”我妈指着自己鼻子说:“来了,就是我啊。”领导大吃一惊,说:“你开玩笑吧,我怎么敢要一位离休老干部做清洁工呢?”我妈大笑说:“我是离休但不老的干部,为什么不能做?我又不要工资,就是在家待不惯,想干事呗。”

就这样,我妈被安排到县图书馆。单位一个月给她60元钱,说是让她买双鞋穿她才收了。她在那里干了四年,后来拖地板、扫厕所,什么活她都抢着干。第三年单位辞退临时工也没辞掉她,因为她连那60元钱也不要了,白干还不成吗?很多同事战友都说她怎么可以做这些事,把自己身份都失了。我妈就问人家,共产党员到底是什么身份?什么事不能做?

到第五年,有个单位需要找一个人住在单位里看门烧开水,帮大家蒸蒸饭,给几十元钱工资,问妈妈愿不愿意去。我妈一听就乐,说她就想住单位里。没想到她在那里硬是干到70岁,才说要把工作让给年轻人而回家了。

她在那个单位一住十几年,你说她一个从来不会做家务的人,却成了单位里的“管家婆”。她是清洁工、烧水工、看门人、传达收发办事员……谁有困难都爱跟她说,要捐款,人家捐50她捐100,谁没带菜都吃她的。

她66岁那年,许多敬重她的人一定要我给她做66块肉吃下去长寿,说只有女儿做才有效,他们说,要不然我们都要请你妈吃66块肉了。我好不容易切了很细的肉数了又数,再三叮嘱她这一次千万不要给别人,必须全部吃下去。第二天她还是把一半都给别人吃了。

她那个单位在山坡上,单位特地买了一辆翻斗车运送垃圾。她每天要把满满一车垃圾推下山,天寒地冻的日子都会出一身大汗,但她十年如一日地清扫搬运那些垃圾。有老朋友上山看她,你猜她怎么跟人说?她指着那辆翻斗车说:“现在领导都有专车,我也有啊……”

啊,记者,你不要哭,我妈妈的身体经过长期体力劳动,反而好起来。我想说说我妈妈的故事,已经想了几十年了。总觉得现在的人都像生活在月球上,轻飘飘的,但我妈妈还是五六十年前的妈妈,她永远不会失重。我们全家都爱我的妈妈,如果有来世,我还愿意做她的女儿。

同类推荐
  • 我不怕迷茫彷徨,只怕虚度这好时光

    我不怕迷茫彷徨,只怕虚度这好时光

    生活是美好的,我们只是需要训练自己去发现他们。用简单、热爱为标准来经营我们的日子,把任何一种生活都过成美好的样子。细细品尝生活,用心雕刻时光,那么你所度过的每一天都不算浪费。
  • 解放康定

    解放康定

    蒋介石对中共发出求和声明,“西康王”刘文辉应召赴南京。美龄宫谒见,中共地下党代表的预言一语中的。民盟主席张澜上海传书“和谈即便成功,亦是蒋氏城下之盟”。再探张群:“和谈是一个未知数……”刘文辉恍然大悟。
  • 我的邻居张爱玲

    我的邻居张爱玲

    《我的邻居张爱玲》为《木樨花香》《两湖心事》《诗人的乐府》等四十余篇散文合集,细腻展现了一位历尽情感和岁月洗礼的女性对生活、生命和人性的感悟。用笔色彩斑斓,语言隽逸典雅。街头美食、世间万象、读书随想、儿女情思,她都能通过睿智的体察和细巧的哲思一一写来,行文千变万化,令人叹为观止。
  • 自由之旅

    自由之旅

    本书是亚瑟·本森在人生旅途上的一部充满哲思的随笔,也是他深入探讨生活状态的作品,更是一部对欲望、追求、变化、追求成功和金钱过程中的反思治愈类心灵经典之作。本森文笔犀利、思想洞见强烈。冷眼看待和剖析我们平时认为正确而变得大众理念的一些行事习惯。重新以一种更加深入的反思精神来帮世人了解真正的精神渴求和自由是什么。告诉我们生活其实有很多面,一味地纠结于一种状态,很多时候会成为我们的思维局限,莫不如逃脱出来,透透气、换个角度来过生活。本森在论述生活之道中阐述:你对生活和生活的动机观察得越细致,你就越能体会到想象力是改变世界的动力,尤其是那种希望从束缚我们或限制我们的环境当中逃脱出来的想象力。
  • 书情书

    书情书

    新书、旧书、美丽的书、破损的书、正确的书、淘来的书、试读本、初版书、公共图书馆、私人藏书、旧书店、书架……“我想在这本书里讲一讲,假如有一天离开了纸质书,我的生活将失去些什么。在讲述中,我既不求全面,也不想挖空心思去搜罗各种新鲜的理由为纸质书做辩护,而宁愿将更多的笔墨奉献给那些和书籍相关的最美妙最平凡的东西。正因为太熟悉,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我们才能意识到它们。”德国作家布克哈特·施皮恩写给天下爱书人的一本小书,一阙献给书的恋歌。
热门推荐
  • 花千骨之落叶

    花千骨之落叶

    我不相信正,不相信邪,我只相信你!白子画,今生所做的一切,我从未后悔过。可是若能重来一次,我再也不要爱上你!我没有师父,没有朋友,没有爱人,没有孩子,当初我以为我有全世界,却原来什么都是假的。爱我的,为我而死,我爱的,却一心想要我死。我信的,背叛我,我依赖的,舍弃我。我什么也不要,什么也不求,只想简单的生活,可是……是老天逼我,是你逼我!你以为到了现在,我还回得了头么?我身上这一百零三剑,十七个窟窿,满身疤痕,没有一处不是你赐我的。十六年的囚禁,再加上这两条命,欠你的,我早就还清了。断念已残,宫铃已毁,从今往后,我与你师徒恩断义绝!白子画,你其实从不信我,你只信自己的眼睛。
  • 地球最后一名修行者

    地球最后一名修行者

    如果说,上天给了你一份改变命运的造化,你是选择接受还是拒绝?郑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接受。可是,五十万年之后,当你早就知道,上天要给你一份造化,你是选择拒绝还是接受?此刻已经举世无敌的郑强选择了犹豫。若是能够回到从前,他想选择回到地球那个安逸的地方。没有纷争,没有遗憾,陪着杨婷,就这样安安静静的过完他短暂的一生。修行,不求举世无敌,只求能够在无尽的未来,等待着跟她的重逢的那一天。——郑强手记
  • 猎神圣战

    猎神圣战

    来到一扇有翅膀门前,开启门,步步进入未知的神秘之地。那里不仅有人类,还有魔兽、精灵、巨龙、地精、矮人等等生物,不止,异世界还有另一种伟大的存在,那就是————美丽、优雅、动人的天使!!!!!!!
  • 唐州花与剑

    唐州花与剑

    网络小说家,猝死家中,重生后,踏入权利棋盘,游离于权势之间,九死一生。自古人心是战场,阴谋阳谋,暗箭难防。魏炎从懵懂少年到权场老手心路历程,如画布一般铺展开来。
  • 七世征战

    七世征战

    以前,听人说·,孟婆是真正的和平女神,我曾对此嗤之以鼻。直到有一天·,我砸了孟婆的碗……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回忆!人生最大的痛苦更是源于回忆!六世轮回,七世征战,施加吾身,回忆从原始人开始……
  • 三国无双

    三国无双

    人生就像一盘棋,走错了一步,就输了。但是当你知道这盘棋的结果是什么的时候,还会输吗?
  • 家庭教育与儿童智商情商开发

    家庭教育与儿童智商情商开发

    作者编著的这本家庭教育材料,是一本可读性较强,具有可操作性的家庭教育专著。这本书吸收了年来心理学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科研成果,以让孩子学会学习、开发儿童的智商和情商为主线,详细地介绍了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家庭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本书的出版,既可以满足许多家庭教育子女的实际需要,为家教提供一本较好的指导书,也为办好家长学校提供一本实用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师范院校学生的学习参考书。
  • 万邪之上

    万邪之上

    “今古无敌,万古帝!”这是被一个人所打破的时代。“传说那人,一指伐‘天’,一念平众生,一语断轮回!”这是一个人留下的传说。“星河不灭,主宰万界!永恒时光,亘古不朽。浮屠镇天,碎灭星。武之独尊,万帝诛仙!未知数,逆命运,三生三世三轮回。九印生,‘七源’出,万古星河独尊帝。‘邪’既生,为永恒,万邪之上!”一段未知的预言展开了一场惊天的布局……
  • 重生农家清荷

    重生农家清荷

    现代26岁的服装设计师助理花清荷,意外穿越到古代罗清荷身上,醒来发现自己成了为刚逝世未婚夫撞墙自尽未遂的老罗家的媳妇,看着完全就是贫农的老罗家,面黄肌瘦的罗家人,清荷看了看自己白嫩纤细的双手,觉得自己才是亲生的吧,日渐感受着罗家人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清荷觉得得为老罗家奋斗了。
  • VIP女仆:对不起,滚远了!

    VIP女仆:对不起,滚远了!

    她是他的“专属仆人”,为了留住他,她不惜“出卖”他,最终令他离家出走;为了赎罪,她走进他所在的演艺圈,却惨遭他的报复;别人都说她演技了得,却没想到她真正实力是……夜莺的歌喉,只有幸运的人才听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