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91200000016

第16章 人性心理的我本位基本原理(15)

你欣赏花的娇嫩、艳丽,这娇嫩、艳丽是该株植物辛勤生长所取得的成就,她意味着生命的活力、生命的自由自在,生命的健康向上,生命的自由奔放,甚至意味着更加美好的前程和生命意义目标的达成——结果、收获!而这一切,不正是你所愿望的吗?因此,与其说你是在欣赏花,倒不如说你是在欣赏你自己——你是在通过欣赏花来满足你生命意义的愿望——你在花的身上看到了你欲使的生命意义、看到了特定的你自己!你在欣赏花的过程中,你不知不觉地已经进行了人性心理对于花的投射。你越是喜欢花,她越能表达你的生命意义。

人们为什么爱花?因为花表达了人的生命意义。

人性心理的投射对象,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有生命的,也可以是无生命的;可以是自己喜好的,也可以是自己厌恶的;可以小至沙草虫泥,也可以大至星空宇宙。

当你关注于某人的时候,你的自我投射于该人,你从而能够站在该人的角度,以该人的方式去理解该人,理解该人的存在世界;当你关注于星空的时候,你的自我投射于星空,你从而能够站在星空的角度,以星空的方式去理解星空,理解星空的存在世界……

人性心理的投射原理,它不仅是人性本身的需要,它还是人性心理理解自我,理解他我,理解万事万物和一切存在的前提和依据。

人性终其一生都在向它的整个存在世界寻求并发现知音,人性终其一生都在以其特有的我的方式诠释它的整个存在世界。

人性诸心理原理是互相依存,互相支持、互为存在的。人性心理的投射原理是人性构建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它既是人性其他一些心理原理的支撑,又是人性其他一些心理原理所由达成窗口。正是由于人性心理具有投射原理,我们

才能真正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才能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才能真正生发同情心和慈悲心,

才能使我们的人格心灵得以不断净化和提升!

谁说我们的人性人格是卑贱渺小的!我们人类的人性人格有着极其崇高伟大的一面!蒙尘的珠玉一经打磨,其绚丽的光彩必将耀眼夺目、叹为观止!

§§§第七节 人性心理的替代原理

人性自我欲使自我达成某种愿望而不能实现,人性自我便以心理的方式创设情景或直接以外在的情景作为这种愿望达成的替代,通过这种替代达成自我的心理愿望,这就是人性心理的替代原理。

人的本质力量的施展往往遭遇重重封锁,人的各种际遇雕塑着不同的个体自我并使自我的本质和愿望的达成受到种种制约,但人性之心灵深处却是活泼自由的,它试图以各种方式砸碎现在既存的自我的锁链而超越和发展、丰富和满足自我之内涵和需求,于是便选择和发明了替代的心理方式。

人性心理的替代原理大体上可以分为内涵替代和外延替代这两大类。

内涵替代是自我以自我身心参与的方式而不依借客观事物来实现心理替代,比如想象替代、戏剧表演、游戏活动;外延替代是依借客观事件或客观情景等非身心直接参与的方式来实现心理替代。这两者之间没有截然分割的界限,而只是一种相对大体的划分。

一、内涵替代

(一)想象替代

这是人性发明的一种几乎不需要动作和器械而只凭借自我想象、幻想、回忆等心理活动的方式即可完成的替代法。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

怀恋。

——普希金的这首诗告诉我们,人们对于往昔的回忆,往往是美好的;之所以如此,原因有许多,其中有一项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性对于回忆的“过滤”,这种“过滤”的效果,就是遗忘不喜欢的而留下所喜欢的、遗忘痛苦的而留下幸福的——这是人性的一种心理机能,它包含了自欺、自调等复杂的心理原理,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肯定自我。

我虽然现在失去了什么,但是我曾经拥有过什么——这便使我得到了安慰。

我虽然现在痛苦,但我可以回忆过去曾经的幸福——这可以使我减轻或暂时忘记现在的痛苦……

由此可见,回忆是人性心理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功能和心理需求。通过回忆,可以重温昔日的美好经历;通过回忆,可以找回已经逝去的自我;通过回忆,可以替代现在的沮丧和不幸——在回忆的诸种功能中,其中一项重要功能就是达成心理替代。

想象是人性进行心理替代的一种重要方法,虽然想象的功用不仅仅限于替代。

不仅成人,更是小孩最容易选取的内涵替代方式便是幻想——自我合不合逻辑、超不超现实的一切心理愿望都可以在被窝里以自由和随心所欲的方式从而实现之。

想象是一种最简捷、成本最小、收效范围最广、达成内容最丰富的替代方式。

《三国演义》里有一则“望梅止渴”的典故。曹操率部征战,人疲马乏,将士口渴难耐,附近又没有水源,怎么办?曹操急中生智,虚指前方,告诉大家,不远处有一片梅林;将士们听到以后,立刻口生津液,因此渡过了难关。曹操在这里所利用的人性心理,正是想象替代。

有这样一位女人,她在年轻时曾经深爱一名男子,但俗语说得好,“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门不成亲”,她阴差阳错地最终和另外一位男子结婚并生儿育女。但直至他们的儿女长大成人又成家立业,她心里深深思恋的,仍还是原来的那位男子。她活得很苦、很累,她一方面不能割舍自己从骨子里深爱的那位男子,另一方面又无法从心里真正认可几十年来和她同床共枕、生儿育女以至半老的这位法定男人是她这一生注定的丈夫——怎么办?用她自己的话讲,她之所以能够撑到今天,依靠的就是想象!——在这既短暂而又漫长的岁月里,她是靠想象——靠把自己身边的这位法定丈夫、儿女的父亲一直想象为她自己从昔日以至今日所钟情、所深爱的那名男子而活过来的。

想象替代是人性替代心理原理的一种非常普遍而常用的方式。但是任何一种心理都有可能走极端,都有可能过分,想象替代心理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过分采取想象替代的心理,沉迷于这种想象而不能自拔,就可能混淆现实与想象的界限,从而生活在不切实际的幻想和空想之中。

想象替代又往往与人的自弃心理混和在一起。

(二)戏剧心理替代

这里所谓戏剧心理,不光简单地指人想看戏剧的心理,而更包含人性欲使自我以身心介入某种情景的方式来达成自己愿望的心理方法,这种达成是替代法。

人为什么要观看电影、电视、各种表演等等这些在这里我们统称为戏剧影视的东西?因为它能够达成人们的替代心理。不同民族、不同地方,其表现方式极为丰富,其表现内容涉及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其所表达的人生意义也是各具特色,人们从中往往能够找到对应于自己的替代意义上的人生价值。

更进一步,人性自我以身心方式介入和参与其中,创设情景、自我扮演,这就更能从中找到自我、找到自我的心理愿望并以之为替代的实现。

四川人常把川剧迷称之为“票友”。这些票友们时常自发地聚会在一起,有的敲锣有打鼓,有分工有协调地进行某段川剧的表演。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以身心介入的方式再现某段剧情,各自便可从中实现其相同或不同的心理愿望。比如想当演员的愿望;崇拜爱戴某演员或某明星,自己想成为某明星的心理愿望;或崇拜爱戴剧中所塑造的某人物形象,自己想成为该形象人物的心理愿望;或讨厌某性格人物,而在剧情发展中,该性格人物遭遇恶性惩罚,从而使自我身心舒畅等等。

而作为真正的演员在进行演艺表演的时候,要塑造好一个人物形象,就必须“进入角色”。这种进入角色不是随心所欲跳跃式地用“我”替代“彼”从而达成心理愿望,而是用“彼”代替“我”从而达成塑造特定人物形象的目的。这是演员在进行演艺表演时内涵心理替代的不自由性和职业性,但这并不排除演员在其中也能找到“我”替代“彼”的心理感觉,从而达成相应的心理愿望。

演员在塑造同一人物形象的不同剧情中,在塑造不同人物形象的不同剧情中,以自己的方式“变”出了不同的“我”,就像孙悟空有七十二变分身术一样,演员从中感受到了那种人的本质力量和能耐趋于无穷大的快乐。

(三)游戏心理替代

游戏心理是每一个小孩都有的,但游戏心理却不仅仅限于小孩,它往往从一个人幼小开始便伴随其几乎一生。

游戏心理是一种以身心方式参与的直接能够使人体验到快感的心理替代活动。既称“游戏”,那么它仍然是假借的,是人以身心方式参与并创设和演绎情节来模拟和达成各种心理愿望。

小孩捉迷藏的游戏,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找到躲藏的小伙伴,表现了自我把未知事物变为已知事物的心理愿望和对这种愿望的替代达成,从而完成对自我能耐的进一步肯定;或由于自己的巧妙躲藏,使自己的小伙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自我一方面会产生一种优胜感——我多么善于躲藏,我多么聪明有能,另一方面在潜心理里可能衍出一种自我拥有某种超自然的“隐身”的神秘能力的欲使心理和替代达成心理。人性本来就想超越自然,小孩本来就想飞。

随着人的长大,孩子式的游戏逐渐潜藏而被“成人式”的游戏方式取代,其间并无本质的改变也无绝对明确的界限。

正像小孩的游戏方式五花八门地替代达成各种心理欲望一样,成年人也以五花八门的游戏方式达成各种心理愿望。打各种牌、下各种棋、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等,都可以看作为是做游戏或包含游戏,只是这些游戏的参与者的脸上早已失去稚气和天真,而被似乎庄重、威严和煞有介事的成人脸、老脸所取代,似乎他们所从事的已经不是游戏而是某种严肃庄重的活动——其实不然,游戏的本质并没有变,藏在老皮厚脸内的人性心理,依然是与小孩无异的游戏心理!

下象棋是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男人普遍能会的一种娱乐活动,把它归类为体育也好,其他什么也好,它其实就是一种游戏并直接体现出强烈和明显的替代性。在棋盘上,有将帅有士兵,兵种齐备,长短武器俱全,有广阔的战场,棋迷们正好大显身手厮杀个天昏地暗;棋输了,盘盘还在,又可重布棋子,再来开战。

摆好又毁,毁了又摆,这和小孩堆沙子,堆了又毁,毁了再堆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在愿望的替代达成方面,它可以满足人好胜、想打仗、想指挥打仗、想当将帅的心理,也可满足人想指挥他人、想别人绝对听从自己的心理——千军万马绝对地、毫不折扣地听从自己的任何命令,这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在棋盘上实现了——好过瘾哉!

通过棋盘实现的心理愿望还不止这些,有些不一定属于替代的心理也可以从而达成之。比如把对手赢了,除了除了战胜对手的快感,还可以显示自我的聪明有能,即满足显示心。

足球是一项世界性的体育运动,但究其本质,它仍是一种游戏,只是被人们赋予了许多游戏以外的精神的和经济的或其他什么的意义。它起源于游戏,其本质还是游戏。小孩在走路中,往往会对碰到的什么小东西踢上一脚——这几乎是每一个人在小时乃至成人后都会干的事,驱使这一行为实施的心理构成总的来看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例如毁坏心理、好奇心理、表现自我健康有力的显示心理、证实自我健康有力的需求心理、发泄心理、辨别和认知事物性质的心理等等。但人性以游戏替代的方式欲达成的,并不是空洞的东西,恰正是具体的各种心理愿望。

当把“踢上一脚”的对象锁定在“足球”上的时候,其作为特定的、专门的游戏便有了相对稳定的内涵替代意义,满足人性心理范畴相当稳定的愿望。

足球之所以能成世界性的体育活动,在于它能达成人性之普遍心理通过足球所欲达成的替代心理,例如终于射门成功,它能替代人性欲使自我(扩大便含他我)战胜千难万险、排除重重阻碍取代最终胜利的心理愿望等等。

二、外延替代

人性聪明活泼的心理总是设法采取各种方式以达成自我的愿望,在替代心理方面,除了发明内涵替代法外,还发明了外延替代法;外延替代和内涵替代相结合,根据机遇的不同随时选用,这就构成了完整的心理替代。

刚才讨论的戏剧心理替代和游戏心理替代,如果这不由自我身心投入亲自参与,而是作为旁观者,其所发生的替代心理便是外延替代,比如自己不做游戏游戏,观看别人做游戏;自己不下棋,观看别人下棋;自己不当演员,观看别人的演出;看电影、电视,看其他五花八门的天下事……等等这一切都可以发生外延替代,人性都可以在这一切关注对象中达成自己各色各样的替代心理愿望。

把别人(包括自己亲近的人和不亲近的人)的某种行为实施作为自我心愿的一种达成,这也是一种非常典型、非常普遍的人性替代心理。

把自己美好的未竟心愿寄托给自己亲近的人或爱戴的人,这种替代心理是正常的健康的可取的。父母受苦受累,盼着儿女长大成人;儿女有病痛,自己就痛苦;儿女幸福,自己就快乐——自己受穷,希望儿女将来富有;自己没文化,希望儿女将来有学问;自己被人欺侮,希望儿女将来出人头地——等等这一切,它既包含替代心理,同时也超越了固有替代的心理意义。

由此可知,通过儿女达成自我的心愿,这是许多家长比较普遍的人性心理,但是因此以自己的一厢情愿、以自己的心理愿望去设计儿女的前程,有时候又是不切实际的和失败的。

外延替代和内涵替代相比,由于它不必倚借自我身心参与的方式,因而在形式上更加灵动,在范围上更加广阔,所实现的心理愿望更加丰富多彩。这也是一切艺术作品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生生不息的一种重要的人性根源。

有诗云:“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把这句话转用在这里,便是:“艺术是灰色的,而人性之树常青”。

由于外延替代和内涵替代只是方式的不同,其实质是一致的,都是为着达成人性各式各样的心理愿望,故对外延替代之原理和形式不再赘言。

三、总体替代——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性具有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心理功能,它几乎涵盖了人性所有心理活动或几乎渗透于人性一切心理中,是人性欲使自我实现各种心理愿望的重要驱动力、手段和桥梁。

人性为什么会好奇?好奇并不是人性的心理愿望,而是达成心理愿望的方式,故好奇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通常人们所谓满足好奇心,这是一种表面和肤浅的见解;好奇心不需要满足什么,需要满足的是人性。

人性需要满足什么,便发明和发动好奇心,以好奇的方式化奇为不奇,从而实现人性内在的心理愿望。

同类推荐
  • 最有用的心理学全集

    最有用的心理学全集

    人无处不在,心理学现象无处不在,心理学无处不在。该书以生动的笔触交给你心理学知识,让你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得更叫游刃有余。
  • 心理学课堂03——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课堂03——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课堂》套书共5册,包括《消费心理学》、《博弈心理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价格心理学》、《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从多方面总结和归纳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中的心理学,并配以生动的案例,增加了阅读趣味。阅读《心理学课堂》,可以使人们清醒的认识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并加以规避,从中得到人生智慧,使生活更加积极主动。
  • 全世界人都在读的心理学故事

    全世界人都在读的心理学故事

    本书通过轻松易懂的心理学故事,揭示了一个个错综复杂的心理谜团,并介绍了相应的预防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和规律,并且能够在工作、生活中加以应用。
  • 语言与认知译丛:认知的边界

    语言与认知译丛:认知的边界

    弗雷德里克·亚当斯和肯尼斯·埃扎瓦在本书中对认知科学领域的争论斥以严厉的批评。他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延展认知系统假设与延展认知假设的区别,以及最为重要的是提出了“心智标志”这一概念。借以批判安迪·克拉克和丹内特等人的理论。
  • 人格塑造与犯罪预防

    人格塑造与犯罪预防

    胡锦涛同志才党的士气大报告中发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伟大号召,并进一步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这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热门推荐
  • 刺客创战纪

    刺客创战纪

    二十年前,影客组织巅峰刺客在巴黎大战刺客联盟以及世界各国杀手,幕后力量策划一连串的阴谋.....二十年后,少年刺客被卷入当年的余波中,陷入一张巨大的阴谋之网,身怀异能一路披荆斩棘成就巅峰之境!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
  • 妖物志之罗伊传

    妖物志之罗伊传

    我的生意是降妖除魔,偶尔看心情做做亏本买卖。
  • 西方子明堂灸经

    西方子明堂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山梦

    金山梦

    世界上只有两个地方以“金山”命名,一个是美国的旧金山,一个就是南非的约堡。在南非的老侨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把约堡叫成”金山”!对,那个发现南非金矿的美国人,在南非继续了他的淘金梦,现在更多的中国人,又来到了这里,继续寻梦!
  • 血弑动天

    血弑动天

    我原本只想复仇,可世道不公,弱者只有被欺凌,我要成为强者,主宰一切的强者!
  • 人的行为选择与生态伦理

    人的行为选择与生态伦理

    本书共分六章,分别从人与自然、生态危机与人的道德责任、生态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规范、生态道德范畴、生态道德行为评价以及生态道德行为选择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 网恋上的男友

    网恋上的男友

    一个被伤十几次的痴情女孩;一个混熟就疯的傻女孩。但还是遇见了爱她的男朋友,ZG兔崽子希望你们也能早点遇见。
  • 直渡青河

    直渡青河

    末法难修,众神相继消散,三千世界再无巡游管辖,日渐溃散。三清有感,自混沌觉,为安三千界,以己之至宝:三宝玉如意、太乙拂尘、青萍剑为载体,合鸿蒙之气,容化为造化青莲府,又于女娲处借来九天息壤,一分为四置于府中四方,其上分栽金红黑白十二品莲,后封府一百五十万载,以莲子之状随世而流,待其主。……『你是造化青莲府之主、巡游之首,你要找到他们,同他们一起,巡游三千界,监察天道。』“他们,在哪?”『不知。』“天道们,在哪?”『不知。』“三千界,你知道具体有多少吗?”『小千、中千、大千,其中世界数不胜数,生生死死,更是不知凡几。吾不知其数。』“那你知道什么?”『吾知,你昨天跨越了大半个地球才找到的酥燐鱼,都被你家耗子啃了。』“……”『吾又知,你竹屋衣柜里的衣服上又粘满了黑色的猫毛。』“……”『吾还知……』看着眼前指着他鼻尖的碎流金,他知趣地闭上了嘴巴,为你们默哀一秒钟。
  • 骄袭

    骄袭

    苏亦涵晒个日光浴也能穿越,她也算是古今第一人了。但是穿成女扮男装的丞相,这样的身份绝逼不能忍了。苏宝宝:纳尼,不能辞工?某人:爱卿表现甚好,朕决定升你为皇后!苏宝宝:本宝宝政务繁忙,没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