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91200000017

第17章 人性心理的我本位基本原理(16)

好奇心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宽广,凡一切未知的事物,凡一切未有过的经历、体验,无论是自然的、超自然的,是喜剧的、悲剧的,是慰藉的、恐怖的,还是其他一切形式和性质的,都可以是好奇心的范畴,都可以引起人性的好奇心理。

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可以激发人性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从而化未知为已知,此正是人类科学发展和创造知识的动力和源泉。但是,人性为什么要去求知和探索呢?为什么人性有求知欲呢?——根本的原因即在于人性心理的深处本来具有欲使自我“全知”的心理愿望,而这“全知”是人性心理无限肯定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性欲使自我无限聪明,无限拥有智慧,欲使自我对万事万物一切明了、通达无碍,但现实的我又是无知的、有碍的、智慧有限的——怎么办?——怎样实现无限?聪明的人性便发明了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通过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从而使自我的智知趋于无限,如此而已。

故好奇心不是无中生有的,不是空穴来风,它的存在是有根据有出处的。

如果我们把人的好奇心仅仅当作为人的一种心理机能,一种心理属性,这是不够的,是仅仅停留于现象甚至表面。

当然,不同的人性自我,以其肯定自我的需求性不同和其自我的内涵之不同,其好奇心的表现形式和强弱程度是不同的,在求知方面的好奇心表现得比较强烈的,自然属于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之类,正因为这类人在相应领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在该领域取得杰出成就。

好奇心不限于人性的求知欲方面,凡不是自我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人性心理都会对之发生好奇。小时候听故事,长大了看小说、电影、电视剧等等,以及看热闹、看各种自然和人为事件……这一切都是受到好奇心的驱使。

人性为什么会对不是自我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发生好奇呢?

事实上人从降生、成长到老死及其所伴随的各种际遇和命运都是特定的和各不相同的,对于未来,每个人都必然地会亲身经历和体验,但这还不够,人性在不断亲身经历和体验自我的全部生命内涵和演绎时,一方面迫不及待地想提前经历和体验自我的未来,一方面想经历和体验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他我的经历和体验,为了达成这一愿望,相应的好奇心由是生焉。聪明的作家们在其艺术创作中总是在章回或局部情节之始末设悬念,正是以激发人性的上述愿望所由生的好奇心的手段抓住读者和观众,从而提高其作品的影响力,扩大其作品的影响范围。

我们看《福尔摩斯探案集》,福尔摩斯睿智的洞察力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令我们惊叹,我们也想成福尔摩斯或想成为福尔摩斯那样什么也蒙蔽不住的有智慧、有洞察力的人。除了通过阅读该书从而可以获得学习和启发外,那引人入胜的情节如我亲临——我即如同福尔摩斯。

人性心理是非常活泼的、随机的和有选择性、倾向性地实施自我的好奇心,从而达成自我不同的心理愿望;有的人对这些事物好奇,有的人对那些事物好奇;不同的好奇心和好奇心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反映了特定人性心理的不同状态和不同需求。

例如围观车祸现场,这是受好奇心的驱使,但人们由于受好奇心的驱使围观车祸现场时,不同的自我或同一自我在不同状态下,其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和心理活动可能是不同的——有的侧重于这种,有的侧重于那种;有时侧重于这种,有时侧重于那种。

这人是怎么受伤的?

这人伤在哪里?

这人伤的程度怎样?

这人会不会截肢?

这人还有救否?

如果是我该有多痛苦!

幸好是他受伤而不是我受伤!

……

人性在潜心理中早已默认交通事故,并且无意识地相信交通事故是有限的、具有概率性的:

——既然他已经遭了,就减少了我遭的机会;既然遭的是他,遭的便不是我

——他的遭难是我的脱险、我的安全的证明——自我庆幸躲过一灾、免除一难。

以上这种人性心理的活动过程,往往是刹那即过,连自己都难以觉察。

不仅是交通事故,其他一切事故,人性心理都可能发生上述一类刹那的、无意识的心理活动。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在人性心理深处,在无意识的层面,人性心理并不认为自我是安全的、保险的,而是认可自我至少是不安全的、不保险的、自我的整个生命本质是脆弱的。

分析这种不安全潜心理的来源,它是有根据的。在以百万年为计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中的每一个个体都面临着来自于大自然、来自于动物界、来自于氏族间、部落间甚至来自于自己身边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威胁和危害,而这些危害又往往是无预警的和不能掌控的;简而言之,人性和其存在环境之间一直存在一种深刻的矛盾,这种矛盾使得现实的人性自我随时可能处于被否定的危机感中,不管它的原因是自己造成的还是他物造成的,这种危机感代代继承,于是便沉淀形成为人性心理的一种普遍特性。

——由此我们发现人性在关注不幸事件时可能发生的心理替代原理。

这种心理走向恶的一端,便是幸灾乐祸;这种心理走向善的一端,便是同情心。

在对于不幸事件的关注过程中,人性心理往往是复杂的、复合的,并不仅仅限于替代原理。人性心理也会为之发生同情心、悲心、救助心等等。发此类善心的原因在于心理投射,在于人性在他我的身上看到了自我,人性心理不欲使自我受此灾难,从而不欲使他我受此灾难——由此我们看到,人性在潜心理中,其实早就有把他我看作为是自我的这种奇妙的心理机制——更直接地说,人性在潜心理中,早就把他我看作是自我!

孔子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及“恕”的道德情操,正是为了唤醒人性其心理中本来具备的这种善的本性。说教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在于人性本来就具备该善性;说教的作用只是将其从潜抑和沉睡中唤醒而已。

另一方面,人性对他人喜庆事件的关注,同样包含了人性心理的替代原理。对别人的好事不嫉妒而是从内心为别人感到高兴,这是什么原因?这同样是人性在潜心理中早就把他我看作为是自我的缘故。如果在潜心理或无意识里没有把他我看作为是自我,那么人性心理是不会对他我的一切遭遇产生或悲或喜的心理情感的。别人好,自己内心就高兴;别人不好,自己内心就不高兴——这就是人性心理把他我作为自我的一种明快的表现。

这种原理,在自我最亲近的人和最关爱的人那里,表现得最为典型。

《游子吟》这首诗正好表达了人间亲情之爱: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慈母对于儿女之爱,甚于对自己之爱;对于慈母而言,自己的儿女,正是自己,正是自己的最高存在——这种人性心理既是一种心理替代,又超越了这种替代——儿女就是自己的最高本质。亲情愈疏远,这种“最高存在”和“最高本质”就逐渐褪色,而被一般的“同类认知”所取代,但在人性潜心理深处,仍然有着把他我当作为自我的无意识特性。

——这是一种奇妙的悖论:一方面人性把自我和他我割裂开来,从而发展出自我的自私自利,另一方面人性又把自我和他我默认为是一体,从而发展出自我的同情心和利他主义。

人性心理从一开始就是矛盾的,人性心理从一开始就在试图解决这种矛盾,而心理人性往往从一开始就是以矛盾的方式去试图解决这种矛盾——这恰恰正是人性心理和心理人性矛盾之所在。

人性对好奇心的满足并不限于对于外在情景的关注,它也包括自我身心参与和创设情景的方式。

传说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幼小时候,出于鸡婆竟能把鸡蛋孵成小鸡的强烈好奇,竟然跑到鸡窝里学起鸡婆的样子也“孵起鸡蛋来,弄得他的母亲半天找不到他而非常焦急。小爱迪生为满足好奇所采取的方式便是身心参与的方式。

自我和他我所不可能经历的,自我也可能对之发生好奇,产生体验欲;自我和他我的世界里所没有的,自我也会想办法去创设情景,从而了解之、“体验”之。例如用电脑模拟“宇宙大爆炸”便是创设情景的代表。宇宙“大爆炸”的初始,哪里有人的身影?但人性自我还是会去关心它、想象它、模拟它。

求知,这是表层的心理。人性为什么会有求知欲?除了前面的分析外,还有重要的一个原因,这就是在人性潜心理深处,把自我所能知、所不能知、所能想象、所不能想象的一切自我、他我和非自我非他我的存在和不存在,都看着是与自我相关的、与自我的存在、自我的本质有联系的,从而以求知、好奇、想象、模拟等等的方式试图了解之、关注之、体验之。对于合乎自我愿望的,施以参与替代心理(自我投射替代);对于违背自我愿望的,施以逃避替代心理(他我替代);对于不知的东西,施以探索从而知之,除了完成上述两种替代,还可以之实现自我无所不知的心愿;对于可能危害自我的东西,则加以防范和回避……

总而言之,人性自我利用好奇心以帮助自我实现自我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无所不乐、无所不安的心理愿望。

例如人类对于地球未来和浩渺宇宙的探索,表面上看是纯科学的,而实际上却是与人类人性心理的许多愿望有关——其中重要一条就是人类对于自我的生存状态和生存延续的危机感。通过科学探索发现这种可能的危机,并想办法化解之、规避之,从而实现人类的无所不安、长治久安。

好奇心是人性非常重要的一项独特而又用处多多的心理,由于它能够帮助人性实现自我之外延替代和内涵替代,故将其列入“总体替代”。但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应当明白,好奇心能够帮助人性达成的,远非只是替代的心理愿望。

§§§第八节 人性心理的人格换位原理

中国大地上曾经传颂着这样一首非常优美动人的民歌:

在那遥远的地方

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

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她那粉红的笑脸

好像红太阳

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

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愿抛弃了财产

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着那粉红的笑脸

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我愿做一只小羊

跟在她身旁

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

不断轻轻的打在我身上

……

这首歌美在什么地方呢?美在两个方面,一是旋律美,二是意境美。以意境美而论,又主要集中在塑造的两个人物的身上。第一个人物是“好姑娘”。用一个“好”字囊括之,后以分说细描之,更用“我”的一系列心理活动衬托之;第二个人物是“我”。“我”美在哪里?美在心灵!“我”为了心仪的人,不惜抛弃财产、宁愿变作挨鞭子的小羊;为了爱,可以牺牲一切、奉献一切——在“我”的内心世界里,我们看不到贪图富贵的功利心、世俗心,看到的是一颗真纯的心——这就是心灵美!

《诗经·关雎》有云: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在那遥远的地方》之意境美,与《关鸠》之美有相似之处:前者之美在于“好姑娘”和“我”这两个人物,后者之美也在于“窈窕淑女”和“君子”这两个人物——事隔几千年,这两首歌词的表现方式和表达的意境如此相似,真是奇哉!

四言诗是《诗经》的体裁,“诗经时代”以后,在诗歌史上把四言诗再次托起的人,莫过于曹孟德;曹孟德之后,四言诗便逐渐衰微了。孔子之所以编纂《诗经》,一方面在于孔子赞赏《诗经》所表现的人性情怀,二方面在于《诗经》里的诗是歌,而孔子是非常注重“耳濡”即音乐教育的人。

由《诗经》的内容可以看出,孔子其实是一个崇尚精神自由、崇尚自由恋爱,赞美人间真情的人,绝不是被后世刻意歪曲的那种不食人间烟火,不解人间情意的近乎阉人的人。

《在那遥远的地方》歌词所赞美的,是一位牧羊女,表达的是对这位牧羊女的爱慕之情。为了能够和自己心仪的姑娘在一起,抛弃财产也可以;实在不行,“我”宁愿变作一只小羊——只要能够和她在一起,变成动物挨鞭子也甘愿。情感发展到非常强烈的程度而达不到正常疏释,人性心理便会走向变相,以变相的方式去疏释、达成之。

那种“变成小羊”歌词,虽说是一种夸张和想象,是一种艺术表现,但它却是源于生活、源于人性的。这种变相方式的典型化和极端化,就是人性心理的“人格换位”。

所谓人格换位,指人性在心理上将自我抽去而让位给原来自我欲使的情感对象的一种极端的心理方式和原理。在人类人性情感中,在现实生活中,同性恋和被虐待便属于这种心理原理的范畴。

一、同性恋

根据史料记载,同性恋这一现象,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在中国古代就有;春秋战国时期的某些国君的一些行为,以我们现在的角度、用我们现在的名词讲,就是同性恋。

什么是同性恋?简单地说,就是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作男女相恋状。在同性恋的一对男男或女女中,必有一人甚或交替地把自己当作为异性,或者把同性的对方当作为异性,否则便不能构成同性恋:

把自己当作异性

同性恋

把同性的对方当作异性

人性为什么会把自我当作为异性呢?

简单地一言以“病态”、“变态”概之,并不利于我们真正认识这种现象的人性心理机制和原理,更不利于同性恋者对自我行为心理的深刻意识和反思。

一般来说,同性恋者相互之间的用情之深,有时候并不亚于异性恋者。同性恋者相互之间确实发生着真真切切的性爱关系和恋情。正像异性恋者用情之深以至会不能自拔一样,异性恋者也会如此。几乎在异性恋者身上所具有的一切情感,在同性恋者身上都具备。从年龄段来看,同性恋也和异性恋一样具有超越年龄的特性;正像异性恋者可见于少年甚至老年,同性恋者同样如此。

有一个同性恋者,在感情上遭受了许多挫折,几年过去了,自己依然还是没有“归宿”,不是被别人抛弃,就是没有找到自己“心仪”的人。家里父母给他找了女朋友,但他仍然不愿意和这名女子结婚。面对父母,他心里感到非常愧疚,他对父母说,自己不能为你们传宗接代,对不起父母,也不愿对不起那位愿意和他结婚的女子。

——那么这位男子所愿的是什么呢?所愿的依然是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和等待彼此心仪的同性恋友。

我们今天提到同性恋,或许有人认为这只是年轻人的事情,其实不然。中年人甚至老年人都有可能发生同性恋,只不过其“恋”的对象未必和自己的年龄相当罢了。

作为中老年男人,有老婆有儿女,但是他依然在外面找男子作为他的恋人或者“露水夫妻”,像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有的。

这些事例告诉我们,同性恋这种现象不能简单地以“变态”或“心理病态”作为最终的结论,而应当把它作为人性和人性心理的一种现象来理解——不如此,便不能真正认识同性恋的本质。

同类推荐
  • 3分钟读懂一个心理学常识

    3分钟读懂一个心理学常识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在普通读者心目中往往是晦涩难懂的,为了使大家能把心理学的常识和原理轻松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我们特意编写了本书。本书共分9个部分,分别从情绪心理学、识人心理学、社交心理学、职场心理学、用人管人心理学、成功心理学、婚恋心理学、快乐心理学,以及心理阑惑等方面,一一为你指点迷津,帮你出谋划策。
  • 心理健康八年级(上)

    心理健康八年级(上)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是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 转心术

    转心术

    本书用108个充满幽默又不乏见地的隐喻故事,形象地阐释了正念冥想是如何帮助现代人获得平衡而幸福的简单生活。作者以简明易懂、寓意深刻的文字详尽解读冥想与心灵、生活的密切关系;书中敏锐的洞察力、充满思辨性的观点,旨在破除迷思,引导人们将正念冥想带入日常生活中,让心灵更加开放、自由、宁静。
  • 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

    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

    李娟编著的这本《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分为自我篇、爱情篇、婚姻篇、职场篇和育儿篇,涵盖了自我调适、人际交往、教育子女等多个方面,在介绍心理学知识的同时还引用了诸多实例,为读者展示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生活样本,从《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中,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体会到心理学知识如何巧妙地应用于生活中,由此更轻松地面对和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宠爱自己的心。
  • 罪犯改造心理学

    罪犯改造心理学

    本书系统介绍了罪犯改造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一主要有:罪犯改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罪犯改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罪犯改造心理学的学科地位、罪犯矫正的心理学思想、罪犯心理转化的动力和机制、罪犯改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等。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原理,深入探讨了在教育改造中如何激发罪犯的改造动机,转变罪犯的改造态度问题书中还系统介绍了罪犯心理咨询、罪犯心理治疗卡“罪犯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并指出在罪犯改造的实践中运用这方法和技术应该注意的问题。书中专门介绍了对罪犯的心理进行测评的过程、方法和罪犯心理评估的主要内容。
热门推荐
  • 降生mc的世界

    降生mc的世界

    主宰:统治着所有种族的王者,拥有无尽的魔力,无尽的权利,无尽的力量,但是他却游手好闲,老是去人间,不管理神界,这一次他来到了一个他都不认识的大陆,方块的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极魂帝

    无极魂帝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刀家弟子百云,无意间发现了一只受了重伤而且会讲人话的小猪,出于可怜,就出手救了它,后来才发现这只小猪竟然是一只神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梓兰墨韵之倾世风华

    梓兰墨韵之倾世风华

    她,银眸璀璨,沉静聪颖。她,性情直爽,不拘小节。不是意外的相识,却是意外的相知。一对古朴的镯子,一块神秘的玉佩,指引她们前方的路。为了同一个目标,不懈追寻。却不知道她们在做出决定的那一刻,就被扯入了跨越万年时光的阴谋中心。一路上的患难与共,几经生死,默契无双。她沉静,她欢脱;她风华绝代,她倾世韶华。携手共进,共谱盛世篇章……
  • 我的捉鬼未婚夫

    我的捉鬼未婚夫

    欧阳甄原本是一名小说家,写过很多不可思议的故事,可是她从没有觉得那些事会发生在她的身上。直到,遇见了他——慕夜临,遇到他后好像整个世界观都变了。娃娃亲?拜托,都什么年代了。还有洋娃娃会杀人?地府人间办事处?人鬼情未了?这些都是什么?这不是在小说、电视中才会出现的事吗,怎么在生活中全碰到了?遇到这些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当亲情、爱情、友情都有拥有的时候她庆幸过。可是,有一天他们全不要她了,她该何去何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校园之顾少走开

    重生校园之顾少走开

    重活一世,看尽了机关算尽,这一世只想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可是,为什么总有些人来找茬呢?难道是因为我太低调了?高考第一!名校邀请!参加国际大赛!完虐对手!唉!除此之外,在这个未知的世界,像我这么一个柔弱的女子,岂不是要处处受欺负?也就是会点阵法,医术什么的啦。本文的男主,唉!第一次见面就处于下风,从此是“一蹶不振”啊!在追妻的路上是越走越远。不过,怎么总有些桃花往上贴啊?这可不行!
  • 无厘头王妃

    无厘头王妃

    十年前。他说:“等我长大,一定娶你!”。可她却因身中施咒之蛊,忘记了十年前的约定。十年后。他们的“偶然”相遇,却成了水火不容的“搞笑”冤家,他苦苦追寻却寻错了人,殊不知真正的她早已成了他的妻!
  • 死约:会谈恋爱的鬼们

    死约:会谈恋爱的鬼们

    鬼是游魂,鬼是走魄,鬼是永世不灭的不安与躁动......在夏天,鬼就藏在你房间里最冰冷的地方:冰箱里!而鬼娃就藏在空调的后面!......爱迷途佛、诗家茉莉佛均为本人笔名,可以从后台看本人原名:应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