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35800000022

第22章 《红楼梦》(程乙本)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隐注

曹雪芹的《红楼梦》,原名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后经程伟元、高锷续编,并用活字板印制为一百二十回本。有资料表明:程、高的《红楼梦》版本,共有两种:乾隆五十六年排印,次年发行 的,被称为《程甲本》;乾隆五十七年改订的,被称为《程乙本》。

在《红楼梦》的各种版本中,现在较容易读到的,就是由高锷、程伟元又一次改编的所谓《程乙本》为基础,并以其他版本加以订正的《红楼梦》。如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在1975年出版的《红楼梦》 即是。

在上文中可看到,《程乙本》的出书时间,仅比《程甲本》的出书时间晚一年。高、程为什么急急忙忙推出《程乙本》,没有资料提及,我们也无从得知,只是从《程乙本》和《红楼梦》其他版本 的词、句比较之中,会察觉到一些明显的不同。总的来说,我觉得高锷、程伟元的《程乙本》对曹雪芹原著《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文本所作出的修改,除了使整个文体更加趋向口语化,以适应当时读 者的阅读需求之外,文本中有意作出修改的部分,实际上使曹雪芹的原著的含意更加表面化、明朗化,也使读者对《红楼梦》的内容更加易于理解。我甚至认为:《程乙本》用改写原文的方法,实际上 阐发并揭示出曹雪芹原著《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庚辰本)内“脂砚斋批语”中的一些隐情。本文仅从《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庚辰本)《金玉缘》和《程乙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 版《红楼梦》)的第五回至第十四回中,与秦可卿的情节有关联之处,相互比较、对照,以发其异同,并求其深意。

曹雪芹在《甲戌本》的第一回之前的“凡例”中,《程乙本》则是第一回的正式开始)就说: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说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日‘甄事隐’云云。”

后面接着又说:

“我虽不学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破一时之闷,不亦宜乎?故日‘贾雨村’云云。更于篇中闯用‘梦’‘幻’等字,却是本书本旨,兼寓提醒阅者之意。”

曹雪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书中的对很多问题的描述,都不甚点明,只是在脂砚斋加批之后,读者才能有稍多一些的体会,但也并未见清晰。而《程乙本》在经过程伟元、高鹗着意地修 改之后,问题就清晰得多,等于给曹雪芹的原著《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做了一些不易觉察出的注解。本文试就此做出一些研讨性的说明。

(一)第五回,宝玉去秦可卿卧房睡觉一段。

《甲戌本(后简称《甲》)》:(贾母)见他去安置宝玉,自是安稳的。

《庚辰本(后简称《庚》)》:同《甲》。

《金玉缘(后简称《金》)》:同《甲》。

《程乙本(后简称乙金》)》:(贾母)见他去安置宝玉,自然是放心的了。

此处《乙》较其他版本说的更深刻些。“放心”和“安稳”比较起来,“放心”则更为“安稳”。

(二)第五回,同上部分。

《甲》:乃是《燃藜图》,也不看系何人所画,心中便有些不快。

《庚》:同《甲》。

《金》:乃是《燃藜图》也,他心中便有些不快。

《乙》:乃是《燃藜图》也,心中便有些不快。

此部分《甲》和《庚》的“也不看系何人所画”一句,在另两版本中未采用。说明宝玉一看这张图所描写的情境,心中自然不快,“也不看系何人所画”一句,就显得多余了。

(三)第五回,同上 部分。

《甲》:说着大家来至秦氏房中。

《庚》:同《甲》。《金》:同《甲》。

《乙》:说着大家来至秦氏卧房。

此处《程乙本》直接点出“卧房”,更明确地影射出秦可卿主动情挟贾宝玉,将在此房中有所“不肖”。

(四)第五回,同上部分。

《甲》:那宝玉刚合上眼,便唿唿睡去。

《庚》:同《甲》。

《金》:那宝玉才合上眼,便恍恍惚惚睡去。

《乙》:那宝玉才合上眼,便恍恍惚惚睡去。《甲》《庚》的“便‘惚惚’睡去”的“惚惚”二字,容易给人们一种睡觉“打呼噜”的感觉。而“恍恍惚惚”则明确地表达出“似睡非睡、迷迷糊 糊”的情景,更加适应与后文的意境相融合。

(五)第五回,贾宝玉梦中。

《甲》:宝玉在梦中欢喜,想道:“这个去处有趣,我就在这里过一生,总然失了家也愿意。强如天天被父母师傅打去。”

《庚》:宝玉在梦中欢喜,想到:“这个去处有趣,我就在这里过一生,纵然失了家也愿意。强如天天被父母师傅打呢。”

《金》:宝玉在梦中欢喜,想道:“这个去处有趣,我就在这里过一生,虽然失了家也愿意。强如天天被父母先生打去。”

《乙》:宝玉在梦中欢喜,想道:“这个地方几有趣,我若能在这里过一生,强如天天被父母师傅管束呢。”据有资料说,曹雪芹在他家失事之后,曾有过一段出家的生活。所以在《甲戌本》里,提到“失家”,也许正反映他对往事的一种忆念。然而,书中的贾宝玉,当时正是风华年少,且生活在钟鸣鼎食之家,“失家”之想,并非必然。去掉“总然失了家也愿意”之句,倒显得更合乎贾宝玉当时的思想境界。

再者,“被父母师傅打去”,不如“被父母师傅管束”。

(六)第五回,同上部分。

《甲》:早见那边走出一个人来,蹁跹袅娜,端的与人不同。

《庚》:同《甲》。

《金》:早见那边走出一个丽人来,蹁跹袅娜,与凡人不同。

《乙》:早见那边走出一个美人来,蹁跹袅娜,与凡人大不相同。

对于警幻仙姑来说,“丽人”、“凡人”的描述,比单说是“人”,已进了一步;到《程乙本》的“美人”并“与凡人大不相同。”则说的很到位,使读者有更深一层的感受了。

§§§第五回对警幻仙姑的描写,文字不同处甚多,见后附。

§§§(七)第五回,巧姐判词。

《甲》:偶因济刘氏,,了得遇恩人。

《庚》:同《甲》。

《金》:同《甲》。

《乙》: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刘氏”之称,曹雪芹在此也许专有所指。单从文艺作品来说,我认为“村妇”为好。

(八)第五回,秦可卿判词。

《甲》:情天情海幻情身。

《庚》:同《甲》。

《金》:同《甲》。

《乙》:情天情海幻情深。

《甲》的原文为“幻情身”,且在“身”字旁添一个“深”字,但又用红笔将其框住,表示不用“深”字。我认为,“深”较“身”更合书中秦可卿的境界。

(九)第五回后部,《甲》:更可骇者,早有一女子在内,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

《庚》:同《甲》。

《金》:同《甲》。

《乙》:更可骇者,早有一位仙姬在内,其鲜艳妩媚,大似宝钗,袅娜风流,又如黛玉。

“仙姬”自不一般,对秦可卿如此描述,也合乎她的出身。“大似”宝钗,则可为程、高后续书中宝玉和宝钗婚配作出铺陈。

(十)第六回,贾蓉借炕屏一段:

《甲》:贾蓉忙复身转来,垂首侍立,听何指示。

《庚》:贾蓉忙复身转来,垂首侍立,听阿凤指示。

《金》:贾蓉忙转回来,垂手侍立,听何指示。

《乙》:贾蓉忙回来,满脸笑容的瞅着凤姐,听何指示。前三者颇显严谨,后者颇具风情。读者易于感觉到他们婶侄之间的隐情。

(十一)第六回,同上一段:

《甲》:那凤姐只管慢慢的吃茶,出了半日神,方笑道:

《庚》:那凤姐只管慢慢的吃茶,出了半日的神,又笑道:

《金》:同《甲》。

《乙》:那凤姐只管慢慢吃茶,出了半日神,忽然把脸一红,笑道:

“忽然把脸一红”六个字明显地表露出凤姐和贾蓉之间的不一般的婶、侄关系。

(十二)同上一段:

《甲》:贾蓉应了,方慢慢的退去。

《庚》:贾蓉应了一声,方慢慢的退去。

《金》:贾蓉方慢慢退去。

《乙》:贾蓉答应个是,抿着嘴儿一笑,方慢慢的退去。“抿着嘴儿一笑”六个字说明贾蓉对凤姐之意,很是心领神会。明显表露出他们之间的隐情。

(十三)第七回凤姐要见秦钟一段:

《甲》:贾蓉笑嘻嘻的说:“我不敢强,就带他来。”

《庚》:贾蓉笑嘻嘻的说:“我不敢扭着,就带他来。”

《金》:贾蓉笑道:“我不敢强,就带他来。”

《乙》贾蓉溜湫着眼儿笑遍“何苦婶子又使利害!我们带了来就是了。”

贾蓉“溜湫着眼儿”笑道:“溜湫着眼儿”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2月北京第3版《红楼梦》的注释是:“从旁窥伺,随时看风色,不敢正视的样子。”但据我所知,北京人在形容某人不够正经、正派时,常以“酸不溜湫”一词相嘘。按曹雪芹描写的情节,贾蓉此时正表现出一种“酸”劲儿,眼神儿自然乜斜不端。表明他和凤姐之间的不一般的关系。

(十四)第七回的最后焦大醉骂一段:

《甲》:凤姐和贾蓉等也遥遥的闻得,便都装作听不见。

《庚》:风姐和贾蓉等也遥遥的闻得,便都装作没听见。

《金》:风姐和贾蓉,也遥遥听得,都装作不听见。

《乙》:风姐和贾蓉也遥遥的听见了,都装作没听见。上面几版本不同之处,主要是一个“等”字。无“等”则说的就是他们两人。有“等”会使人觉得还有很多人,意思反而漠糊了。这里直接点出就只凤姐和贾蓉二人,以应“养小叔子”之隐意。(十五)同上一段:

《甲》:宝玉在车上见这般醉闹,倒也有趣,因问风姐道:

“姐姐你听他,‘爬灰的爬灰,’什么是爬灰?”

《庚》:同《甲》。

《金:》:宝玉在车上听见,因问风姐道:“姐姐你听他说,‘爬灰’是什么?”

《乙=》:宝玉在车上听见,因问风姐遗“姐姐,你听他说‘爬灰的爬灰’,这是什么话?”《甲》、《庚》、《金》显得贾宝玉完全年幼无知。《程乙本》则表现贾宝玉不仅懂得骂语,而且在做有意的反驳了。另外,各版本均同之处表明:宝玉在此只问“爬灰”而不问其他,不也说明,“爬灰”之事和贾宝玉有关吗?(十六)同上一段:

《甲》:风姐听了,连忙立眉嗔目断喝道:……《庚》:同《甲》。

《金》:凤姐连忙喝道:……《乙》:同《金》。《甲》《庚》完全像是对待小孩子的态度,联系前文、后文,《金》、《乙》则含蓄些。

(十七)第八回末秦可卿出身一段:

《甲》:(他父亲)秦业《庚》:他父亲秦业《金》:他父亲秦邦业《乙》:同《金》。按照《甲》中脂砚斋对“秦业”二字的批语:“妙名。业者,孽也。盖云情(秦)因孽(业)而生也。”由于《金》《乙》多加了一个“邦”字,就成了“秦邦业”,也就是“情帮孽”了。此处的“帮”应是“紧靠着”“紧挨着”之意,恰好切合第五回的曲词《好事终》的一句:“宿孽总是情”的含意。(十八)第十三回秦可卿刚死时:

《甲》: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

《庚》:同《甲》。

《金》:彼时合家皆知,无不闷闷,都有些伤心。

《乙》: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闷,都有些伤心。

“纳罕”、“闷闷”、“纳闷”三词,字虽不同而意同,自不必说。“疑心”、“伤心”却大不同。“疑心”说明合家都不知道秦可卿死亡的原因,而“伤心”则是大家都已经知道秦可卿是为什么 死的,只是觉得她不应该死而已。

对于秦可卿的死因,究竟应该是“合家都不知道”呢?还是“合家都已经知道”呢?我认为应该是后者。

我在拙作《秦可卿孽孽》一文中,分析并说明了秦可卿的死因,对于她的“出身”和“不肖”,贾府中的人们,自然应该是知道的。那么,疑心自不会有。

而“伤心”,则是因为“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辈的,想他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惜贱、爱老慈幼之恩,莫不悲号痛哭。”自是理所 当然的事。

关于“疑心”和“伤心”,俞平伯和胡适都认为应是“疑心”为妥,我实不敢苟同。

(十九)第十四回对北静王描述的一段:

《甲》:因想当日彼此祖父相遇之情,同难同荣,未以异姓相视,因此,不以王位自居。

《庚》:同《甲》。

《金》:因想当日彼此祖父有相与之情,同难同荣,未以异姓相视,因此,不以王位自居。

《乙》:因想当日彼此祖父有相与之情,同难同荣,因此,不以王位自居。

北静王和另外东、西、南三王的后代,路祭秦可卿,秦可卿自然也是“王”的后代,秦可卿和北静王自然是一家子,姓一个姓。《甲》、《庚》和《金》比《程乙本》多出来的“未以异姓相视”六 字,反而把读者弄糊涂了。曹雪芹在当时如此写法,大约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而《程乙本》却道出了真情。

总之,从以上的分析来看,说《程乙本》更近于日常口语化,并也把曹雪芹的原意进一步的明朗化了,大约不为过吧。

同类推荐
  • 成都笔记

    成都笔记

    蒋蓝著的这本《成都笔记(精)》的核心词是:物文化。是作者多年阅读,考察大成都范围内的历史、人文关系,以展示区域内动物文化、植物文化、建筑文化为主的文史随笔。有部分古代配图。本书作者在利用、尊重以往研究成果的同时,做了大量的田野实地考察与真相还原,进一步厘定了很多历史真相,廓清、梳理了事物的本来面目。由于是采用散文话语的表述方式,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填补了散文演绎成都历史与风物的空白。
  • 和一座城市谈一场恋爱

    和一座城市谈一场恋爱

    《和一座城市谈一场恋爱》一书涉猎美食、散文、游记、小品文等。无论写景、状物、抒情或随笔皆是真实情感的表达。人生的起承转合都在文字中透着禅意。文字的脉络充实着真、善、美的人性的光泽,浸透着女性的柔美与理性。
  •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中亚东干文学(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中亚东干文学(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亚东干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俄罗斯文化、游牧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多种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本书一方面借助历史学、地理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学科方法,分析东干文学在复杂多元的异域文化环境中的发展演变,另一方面在勾勒东干文学创作概貌、特点的基础上,从语言、美学、文化等层面揭示东干文学的独特研究价值,确立其在世界华语文学研究中的独特地位。
  •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梁启超讲王安石其人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梁启超讲王安石其人

    梁启超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先行者。其对王安石的评述是代表其“立宪”理想的现代传记经典。钩稽甲乙、衡量是非,力图还读者一个真实的王安石、一段真实的历史。可谓视角独特、意识创新、论述严谨、评判公允。是人物传记中的经典之论述,读来耳目一新,启人心智。
  • 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清平诗选

    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清平诗选

    《清平诗选》是《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的其中一册,共分为三辑。诗化特征明显、省略成分居多,如此干净利落的语言表达方式,给读者带去轻松畅快的阅读体验。通过描绘象征意义强、变化明显的事物,表现出作者对诗歌写作偶然性的向往与追求。
热门推荐
  • 帝业

    帝业

    权利、天下,帝业之间的尔虞我诈从来不会停止。亲情与爱情,爱情与家国,我们又该如何取舍。如今这一切的是非恩怨都凝在了她的身上。对与错本就没有明确的界限,只是有些事,一旦选择了便再不能回头。也许她不是个好姑娘,但她也没那么坏。
  • 漫画里的爱

    漫画里的爱

    凌千岚朋友不多,她就是这样一个人,不喜欢和别人有太多的接触,她觉得她不需要朋友,当然除了雪子。雪子始终沉浸在漫画中,终于有一天凌千岚也爱上了漫画,之后竟然突然穿越到了漫画的世界里,并和漫画中的人产生了一番感情纠葛,最终和欧阳寒走在了一起。
  • 医女驭憨夫

    医女驭憨夫

    作为现代中医界的奇才兼吃货,只不过急赶着去马路对面买限量的灌汤包,就很杯具被一辆蓝博基尼撞到,醒来时,居然成了一个十三岁的脸上长满疙瘩的哑女,那谁谁谁可以告诉我这是什么情况,这就是传说中的茅草屋么?屋里除了躺在身下的这张床,就一个像凳子的木墩,上面摆着一个黑漆漆的碗,碗里只有半碗水……
  • 戴望舒诗全集

    戴望舒诗全集

    《戴望舒诗全集》收录了戴望舒的全部诗作+所有译诗,不仅包括了一位传奇诗人和他所有传奇的诗,还囊括了雨果、普希金、叶赛宁、波德莱尔、洛尔迦等大师珍贵译作,是一部完整展现戴望舒创作轨迹、艺术风格、翻译成就的诗歌全集。它集中反映了戴望舒在诗歌创作和翻译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历程,有利于你对戴望舒及其作品进行宏观的把握和微观的理解。另外,书中的语言朗朗上口,风格哀婉、清新隽永、意味深长,让你在阅读之中如沐春风,也会让你在淡淡的哀伤中品位人生的意义。
  • 黑道公主的校园恋情

    黑道公主的校园恋情

    三位黑道公主不可解开的冰心去到诺凌学院后,被三个黑道校草解开,然后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尽情期待………………看小说…………………………
  • 时代,我的时代

    时代,我的时代

    一个放纵的时代,一个只属于我们的时代,就算失败,大不了从头再来。
  • 凹凸大赛之寒冰九寒

    凹凸大赛之寒冰九寒

    创世神九寒,因陨落而在蓝星重生。后来,机缘巧合下参加了凹凸大赛。开始了他的战斗……
  • 夜少独宠:恶魔,放开我

    夜少独宠:恶魔,放开我

    【全文免费】大家都说他是个禁欲的男人,只有她知道,他其实禁不住!他人前扮演好哥哥的角色,人后却是不折不扣的恶魔,每晚翻窗爬进她的房里。大家都说她刁蛮任性,背着他胡作非为,只有他知道,她其实只想他的疼爱。他是夜氏集团的继承者,操控着一切,无人敢惹,却唯独对这刁蛮任性的小丫头束手无策。
  • 大佬你亲妈又黑化了

    大佬你亲妈又黑化了

    【爆宠苏爽,专业掉马,1v1】一觉醒来,沈墨染成了人生赢家!不仅坐拥千亿资产的老公,还有一个将来很牛批的儿子。只是豪门阔太难当,需要应付各种各样的牛鬼蛇神。幸好儿子够聪明,成了她的强力助攻,儿子又乖又可爱,非常旺她这个亲妈!懒得再跟便宜老公维持关系,她只想抱紧儿子的大腿,走上人生巅峰!却不想软萌小包子切开后竟然是黑的!说好的助攻,怎么一不小心就跑偏了?谁把她的卧室钥匙给了那个便宜老公?某帝少挑眉坏笑:“傅太太,儿子说,他想要个妹妹。”沈墨染抓狂:“你们父子俩都是憨批!”事后,沈墨染拎着小包子的后颈,冷笑:“儿子,妈劝你善良!”……后来小包子终于成长为某大佬,接受媒体采访:请简单介绍一下你的家人?大佬言简意赅:“我妈专业掉马一百年!”“我爸偏执傲娇样样通!”“我妹古灵精怪天然萌!”请用一个词来形容?大佬淡定一笑:“全员恶人!”
  • 重生之将军府里的逆天小姐

    重生之将军府里的逆天小姐

    一朝梦醒,异能女兵林轻竟重生在将军府的痴傻千金身上听说林将军府里的千金啥都不会你过来看看我手里的毒是啥听说林将军府里的千金被毁容了,特别丑没关系,老娘是神医,分分钟恢复容颜,让老娘独自美丽听说林将军的千金被退婚了没人要可是看着刚从战场回来的轩王爷,天天在死缠烂打的追求着林轻“轻儿,这是你爱吃的桂花糕”“轻儿,这是你爱吃的糖葫芦”“轻儿.........”“轻.......”众人砸椅:“这是那家的消息,这么不靠谱”轻儿,倘若天下对你不公,我便替你杀尽天下———萧世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