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80700000039

第39章 张光年与《人民文学》(2)

在那段难忘的岁月里,为了推动创作,繁荣创作,发现新人,培养新人,促进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人民文学》杂志受中国作协的委托,在茅盾同志的关怀下,于1978年首次举办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奖,受到社会各界的瞩目。之后,在80年代初期随着创作形势的蓬勃发展,又相继设立并开展了全国优秀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儿童文学、少数民族文学、中篇小说等奖项的评奖活动。这期间,茅盾病逝(后又增设茅盾文学奖)。继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的巴金同样十分重视评奖工作。他亲自主持了1979年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奖,并在颁奖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后来因为巴金家居上海,参与工作诸多不便,中国作协的各项评奖任务便由张光年副主席执掌,还有冯牧的得力协助。评奖,这是一项极端繁杂繁琐而繁重的工作。而张光年将这项工作抓得很漂亮,做得很出色,年年评,年年总结,年年上一个新台阶,使得中国作协的评奖在社会各界的威信逐年提高,在作家心目中的分量日益显重。开始阶段作家们也许并未意识到它的分量,而愈来大家愈看重中国作协这项国家级的大奖。它毕竟是对一个付出了艰辛的创造性劳动的作家的劳动成果的认可、肯定和公正评价。评奖活动,积极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写到这里,我悔恨由于自己的懒惰,没有在历次评奖活动中记下详细的笔记而造成今天的遗憾。中国作协的评奖,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1978年,由《人民文学》承办开始,我一直参与了具体工作。后来我还恭列由夏衍、张光年两位前辈担任主任委员的全国报告文学评委会的副主任委员。其实,我主要还是协助两位主任委员及另一名资深副主任委员袁鹰做些具体工作。每一次召开评委会,张光年都有不少精辟的意见,若是当场记录下来,就是精彩的文章哪!可惜了。但是留在我印象中的并没有磨灭。我记得他曾为评奖入选作品拟定过一个通俗易记的四句话标准。

哪四句话呢?即:反映时代,创造典型,引人深思、感人肺腑。反映时代,就是我们的作品要反映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就是写历史题材,也要有新的时代的观点。创造典型,就是写出活生生的有典型性的人物来。引人深思,就是作品要有深刻的思想内容。感人肺腑,就是使人看后能够很受感动。他很强调作者要写那些在生活中感动了自己,自己认为最有意义、感受最深的东西。作品总是要以情动人。

对于报告文学,张光年颇为重视。他认为这是最能迅速反映时代、反映现实的一种文学样式。他曾高度评价新时期活跃的报告文学创作异军突起。在《人民文学》召开的一次报告文学创作座谈会上,张光年即兴发言,热情表述了他对当前报告文学的崛起与繁荣的欣喜之情。他说:粉碎“四人帮”之后,报告文学一直是打先锋的。报告文学的兴起,确实值得祝贺。在拨乱反正除旧布新的斗争中,在向人民报告时代的佳音,描绘社会主义新人,反映群众的喜悦、疾苦、愿望和要求这些方面,报告文学有时起着直接推动生活前进的作用。

在中国作协主持的多项评奖工作中,张光年起着主导作用。其中有的是一年评一次,有的是两年评一次,有的是三年评一次。反正年年都有评奖活动。究竟经过他的手评出多少优秀作品,推出过多少文学新人,他自己恐怕也是不计其数。可谓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他曾呼吁文艺界需要大批养花、育花、护花的热心家,我看首先他就是。那个阶段创作上出现了新的繁荣,大量的新生力量涌现,大量的新作品涌现,文坛,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这其中,当然有许多同志的辛勤劳动与贡献。然而张光年为此项事业以及为整个文学事业所洒下的汗水,费尽的心血,绞尽的脑汁,结出的硕果,是人们永远不会忘记的。

1982年.

雪落黄河

陕北高原的天气,春节期间出奇的晴朗,阳光格外的灿烂!乃至当我们从北京出发时裹在身上那厚重的冬装,也都非脱不可了。车子奔向延安的途中,窗外气势磅礴而景色壮美的黄土高原吸引我们不时下车伫立眺望。

延安,我已经是第三次踏上这块神圣的热土。每次来,都有新鲜的感受和收获。延安改革开放前进的步伐和崭新的面貌令人深受鼓舞。这次来,除了看看延安,登上了宝塔山和杨家岭,走访了枣园和王家坪……我还想再去看看黄河壶口瀑布。

黄河瀑布,几年前我到延安开会时,会后曾和几位朋友奔波到壶口,头一次看见了奔腾咆哮的黄河,心情激动不已,久久难以忘怀。那么,冬天的黄河瀑布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离开延安,我们的车子奔驰在绵延千里的黄土高原。陕北的冬季,也有着它不可比拟的壮丽景色。时值春节,坡下坡上林林落落的窑洞门口家家都贴着大红对联,张灯结彩,敲锣打鼓,欢欢喜喜过新年。村子里时不时看到三五成群的乡亲们围拢一起,在温暖的阳光下,或玩扑克或下棋,或说古道今拉话儿,一片祥和热闹的气氛。

好在,由于过年,公路上往来的汽车很少,下午三点多钟我们便顺利抵达壶口。啊,雪落黄河,黄河竟成一片冰天雪地;河床不见了,水流无声了,那平日奔腾咆哮的瀑布也无声无影了。冰雪覆盖了大河上下,黄河突然为茫茫无际的银色世界。只是柯受良当年飞越黄河时的那排天蓝色的房屋,仍在东岸的远处熠熠闪光。听宜川当地的小吴同志说,因为在腊月黄河突然涨了一次大水,接着又下了场大雪,多年不遇的黄河冰冻就成了今天的景象。小吴说这是难得遇到的奇观呢!

这真是我们的幸运。同行的画家万鼎更是兴奋异常。他立即跳下河床爬在冰雪上,举起他的相机不断按动着快门,左拍右拍,恨不能把这黄河奇景全部摄入他的镜头。他直说:美极了!美极了!我和雪峰、君萍都也“跳”进黄河,游玩在千里冰封的大河上,没有比这更快乐、更惬意的了。为了探听黄河水流,我们几个人又都俯身趴在河床的冰雪上,倾听那冰下潺潺的流水声,感受到母亲河流的温暖与强大生命力。

春节后我返回北京。带着对黄河的眷恋之情,我去看望诗人光未然(张光年)时,由于他是《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我不由得向他谈起这次壶口之行,这次看到的黄河冰雪奇景。而且我还带了几张黄河雪景的照片给他看。没想到这更引起了如今已是84岁高龄的老诗人的黄河情。

张光年同志深情地回忆说:那是整整60年前的事了,即1938年冬天,由他率领的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赴晋西南吕梁山抗日根据地开展宣传活动。壶口是黄河有名的险峡之一,汹涌奔腾的怒涛狂澜,常常使渡客望而却步。然而他们这批抗敌演剧队的热血青年们,个个英机勃勃,勇闯险滩,在经验丰富、有胆有识的船夫的嘹亮号子声中,渡过了惊心动魄的黄河。

诗人说,这次渡河给他和演剧队战友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也激发了他写一首讴歌黄河的诗的念头。此后在紧张的眼县前线祝捷归途中,他不失时机地和战友们讨论“大合唱”的构思。

恰巧第二年(即1939年)的元月,演剧队奉命开赴大家久已向往的革命圣地延安。不料在行军途中,光未然不慎坠马左臂关节粉碎性骨折,到达延安后他便被送进二十里铺的和平医院。治疗病伤,更是他酝酿写作的时机。当时由于治疗,诗人自己不能执笔,便躺在炕上口授由女队员笔录。《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仅只五天,就在诗人的病床边诞生,《黄河大合唱》的旋律,仅只七天,就在冼星海的窑洞里谱成。这一切,都是从作者的感情深处流淌而出。这一切,都是从作者的笔底喷涌而出。

于是,1939年4月,一部震撼人心的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诞生了!

说到这里,诗人笑笑说:这里还有一段插曲呢!就是《黄河大合唱》完稿后,他先是在延安窑洞里一个小型晚会上朗诵的。自然是激情满怀的高歌。不想,引起在场的作曲家冼星海深深的共鸣。当诗人刚刚朗诵完最后一句时,冼星海便上前一把抢过诗篇,激动地说:“我有把握!我有把握谱成好曲!……”

果然,冼星海在桥儿沟鲁艺窑洞里的菜油灯下夜以继日地冥思苦想,一个星期后,《黄河大合唱》插上了音乐的翅膀,震响在延水河畔,宝塔山下。《黄河大合唱》在延安第一场的演出,是1939年4月13日的晚上,在陕北公学大礼堂。由第三队邬析零指挥(经冼星海指导),演剧三队的队员和鲁迅艺术学院的学员联合担任合唱和乐队演奏。演出盛况空前,台上台下,一片鼓掌欢呼声!观看这场演出的毛泽东主席在演出结束后,高兴地鼓掌、祝贺,连声说“好!”“好!”

《黄河大合唱》是民族的象征,抗战的怒吼!是颂歌,也是战歌!屈指算来,它已经在黄河上下、长城内外,国际歌坛响彻了整整60年!它当然还要被传唱下去,因为,它是一部振兴中华民族精神的久唱不衰之时代的最强音!

光未然激情依旧,笔耕不辍。最近几年除了继续写诗,热情赞颂改革开放瞬息万变的祖国建设事业,他还陆续整理出版了诗集《五月花》,文学评论集《惜春文谈》,《光未然戏剧文选》及《江海日记》、《向阳日记》等,还有几本文集在印刷中。作为一位老诗人,文学评论家,老革命前辈,他在去年作为特邀代表光荣地出席了党的十五次代表大会,更是汲取了鼓舞力量,他还要写,他还有满腹文章要写呐!

最近他又到南方去了,去广州、去深圳,他要看看特区建设的新面貌。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读到诗人的新作。

1998年初春2月.

黄河的歌者

张光年同志突然地匆匆地离我们而去了。病魔夺去了他活鲜鲜的生命。我想,人们自然不会忽视那10年浩劫罪恶的岁月对他健康摧残的因果关系。然而作为才华闪煜的诗人、文艺评论家,他生命的火焰并没有熄灭,也永远不会熄灭。他在26岁的青春年华,以光未然的笔名,为中华民族谱写的时代的强音——《黄河大合唱》,也将世世代代传唱,永远激励和鼓舞中华民族大踏步地前进,创造历史的辉煌。

我说光年同志突然地离去,是由于他本人和我们大家都毫无精神准备。就在一个多月前,我们一些晚辈为了祝贺他的生日,还在一块高兴地聚会。那天,他还带来了刚出版的新书《光未然脱险记》赠送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光年同志在多年前从中国作家协会的领导岗位退下来后,甘于寂寞,潜心写作,并先后整理出版了《风雨文谈》、《田汉、光未然歌词选》、《惜春文谈》、《光未然戏剧文选》、《江海日记》、《向阳日记》、《文坛回春纪事》、《光未然诗存》、《黄河大合唱》、《光未然旧体诗百首》及他积40年的精心研究新编撰的《骈体语译〈文心雕龙〉》等著作,可谓硕果累累,绝大丰收!

然而他还有些东西要整理,要写,还有些地方要去,要看,还会有更多新的作品问世,可是这一切都成为遗憾了。

本来,他几次告诉我,自从1939年在延安写出《黄河大合唱》后,他再也没有去过黄河,去过壶口,到过延安。他说,当年他也曾路过西安,也没有多停留,对西安的印象也是模糊的,他也希望能好好看看巨变中的古城西安。他要我陪他去。我也不止一次给我西安家乡省上领导和朋友说过了,大家都表示十分欢迎!而且我们还暗地里谋划,等光年同志到了黄河,到了壶口后,也就是激发他当年写出《黄河大合唱》的源泉,我们将请他提笔写几段《黄河大合唱》的诗句,以便镌刻在壶口渡口的黄河岸边的大石山上,永久纪念。然而,这一切也成为无法弥补的遗憾了。

张光年同志对黄河有着常人无法感悟的深情。1998年的春节,我回陕西时,和几位朋友去了趟黄河。恰巧赶上多年不遇的落雪的黄河。啊,雪落黄河,黄河竟成一片冰天雪地;河床不见了,水流无声了,黄河突然变为茫茫无际的银色世界。也很壮观,也很美。据说这不是容易遇到的机会。我拍了许多黄河雪景,带回北京后,送给了光年同志欣赏。他仔细地一张一张地看,不断地询问,哪是河床,哪是壶口瀑布,哪是当年船夫的渡口……照片,使他回忆起半个多世纪前他几渡黄河和在延安二十里铺和平医院的病床上构思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难忘情景……他娓娓道来,记忆犹新。

后来,我西安的一位画家朋友苗重安,为了弘扬我中华民族精神,描绘祖国的母亲河——黄河,不辞辛苦,从青海黄河源头走到山东的黄河入海处,一路观察,体验生活,一路辛勤创作,用了几年工夫,精心创作了黄河系列组画。他计划在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地举办黄河画展,他同书法家沈鹏同志商量,很希望光未然同志能为之题词,沈鹏同志找到我,我便将画家苗重安和他的黄河画创作情况向光年同志叙说,他应允了。我知道他是不轻易题字的。几天后,我去他家里,真叫人高兴,字,不但写了,而且意思非常好!

题词是:.黄河远上接天宇,诗里黄河画里多

题苗重安黄河画展

一九九九年一月光未然.

不久后,苗重安到了北京,我们相约去看望了张光年同志,他见到苗重安后很高兴,热情地说:你是画黄河,我是写黄河,咱们都是在歌颂黄河啊!

2002年2月22日.

伏枥想千里

“告诉大家:我还活着!”

这是萧三同志接见我们记者时的一句话。“活着”就是新闻,可见要在“四人帮”的牢狱里挺过来谈何容易!这个“不容易”,人们在听了这位老诗人、老前辈在中国作协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发言以后,就有了更加具体、更加实在的理解。当时,他在全场热烈掌声中,仅仅讲了两三句话,说到许多年和大家不见面了,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哭了起来,激动得站起来哭个痛快。接着他用颤抖而含糊不清的字音,哽咽着说:“是谁剥夺了我这个‘见面权’,使我无面见人呢?是林彪、‘四人帮’,特别是那个顾问,那个大魔鬼康生!……”

他一直边哭边说,虽然下面的人不能全部听清楚他的讲话,但看到这个受人尊敬的老前辈被折磨成这个样子,再想想自己的遭遇,不少人情不自禁,泣不成声。

他满腔激愤地说:“就我个人说,‘文化大革命’中受审,坐牢,受监督,作为作家十多年未能动笔!……”

听听这样的发言,看看他耳朵上插着的助听器,走路要两个人搀着,谁都会激起对“四人帮”和那个“魔鬼顾问”的愤怒和仇恨!

同类推荐
  • 尤利西斯导读

    尤利西斯导读

    本书是根据《尤利西斯》中文版(萧乾与文洁若翻译)进行内容导引,将晦涩难懂的文字内容逐章分析介绍。通过《寻找》《漂泊》《归来》三大部分将《尤利西斯》与《荷马史诗》的关联捋顺清晰并将文中的写作手法也做了简要分析。
  • 爱眉小札

    爱眉小札

    本书是陆小曼为纪念徐志摩四十诞辰而将两人合写的日记及徐志摩1925年写给她的书信编辑而成的;《志摩日记》是陆小曼为纪念徐志摩五十岁生日编辑的。这些日记、信札真实、生动地记述了两人由相识、相知到步入婚姻殿堂的情感经历,字里行间洋溢着那个时代一对年轻男女冲破重重樊篱、追求个性解放的心声,文字清丽,感情率真,一直为读者所喜爱。
  • 活着就有眷恋

    活着就有眷恋

    《活着就有眷恋》是一本散文随笔集,辑录了作者十年来所写的散文、随笔、创作谈以及演讲集等,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作者对日常生活的审视、对生命的悲情感悟、行走的经历以及读写心得。文字清新、生动、隽永,充满浪漫的抒情性。一卷在手,如同与作者同行,听她娓娓道来一路的山川风光及内心的觉醒、感受,创作的艰辛与欢愉,以及,对文学、对小说的独特理解和痴迷的热爱。
  • 黑与白

    黑与白

    文学评论集,收40余篇,既有对卷入市场以后文学流变现状的客观描述和前景的宏观预测,还有密切追踪作家作品,潜心琢磨新的批评路向的探索。
  • 我是警察

    我是警察

    人们对“文化”一词并不陌生,但是,要给“文化”这个使用率颇高的概念下一个简单而明确的定义,却非易事。
热门推荐
  • 王牌重生之女将再临

    王牌重生之女将再临

    她,乔玥,她,顾若曦。一个是25世纪名为王牌实为傀儡的狙击手,一个是刚隐瞒身份留学回国的新兵。本是永远不会相交的两个人,却因为一场爆炸,她成了她。以顾若曦的身份做着乔玥会做的事,这将掀起怎样的风浪?迷茫的人又是否会找到自己要的答案?敬请期待!※在乔玥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根深蒂固。她认为自己是了解军队的,那是领导者手中最锋利的剑,它只有服从,并不存在其他。但为什么只是换了一个身份换了一个部队,却体会出了另外的感觉呢?这个问题她无法想明白……迷茫的她踏上了寻找答案的征途……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0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0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大佬你今天又A了

    大佬你今天又A了

    因正室无男丁而被迫女扮男装继承家业,可突然有一天爷爷说什么她有婚约,“什么鬼?不是说好了继承家业的么!”哪知老人家委屈的说:“可是爷爷想早点抱上外孙啊……”某男抱着某女“爷爷放心,明天就让你抱上孙子!”(本文纯属虚构,请勿当真!!!)小可爱们有什么建议都可以评论区告诉大大哦!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人的心血,不喜勿喷谢谢!!
  • 伤花落

    伤花落

    “文心”侦探团里的司马瑰和莫青夏等人连破各种不可能的案件,创造出了最大的奇迹!
  • 明伦汇编皇极典宽严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宽严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拜托!校草别过来

    拜托!校草别过来

    “男女授受不亲!你给我滚!”正在床上的柳若兮崩溃的朝萧默轩说。“你都是我老婆了!干嘛说男女授受不亲呢!”萧默轩坏笑地望着身下的柳若兮。“啊!你干嘛!”
  • 快穿男神大人如此多娇

    快穿男神大人如此多娇

    白嫊死了,还是喝水呛死的。【白嫊:求我的心理阴影面积QAQ】之后的她莫名其妙的绑定了一个系统。自此,白嫊走上了一条光【花】明【样】大【作】路【死】。白嫊:紧抱统子大腿(* ̄︶ ̄)某统子:“呵呵o(* ̄︶ ̄*)o”某人:“娘子,我呢?”【纯洁】【1v1】【超甜】【新手ing】快穿可能有断更,望各位小可爱多多包涵ヽ(?ω???)
  • 碧月的笔记本

    碧月的笔记本

    这是一个记载着各种故事的笔记本,如果有需要的话,各种故事可以串联起来。不过目前是不需要,所以敬请当成睡前小故事食用
  • 异域邪盟

    异域邪盟

    天罡三十六星为守护地球不惜以本源之力与黑洞同归于尽在苍穹之上,其中九星更是随着黑洞的溃散消失在无垠的宇宙之中…天罡化尘,再入轮回。坠落异域的天罡九星创立“邪盟”,誓将“邪盟”推至时代之颠的九星聚兄弟之义逆势而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