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52000000006

第6章 民间舞蹈(1)

京西太平鼓

京西太平鼓在北京西部的门头沟地区流传极广,太平鼓取“太平”的意思。每年年末的时候也会有击打太平鼓的习惯,用以展示太平,所以这种大鼓也被称为“迎年鼓”,表现出人们对太平盛世的期盼。

历史记载,北京门头沟地区几乎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会打太平鼓。京西太平鼓在明朝时已经成形,清朝初期,随着清朝社会的逐步稳定,太平鼓传入门头沟地区。

相传在唐朝武则天时代,太平鼓已经有了雏形,据《燕京今古琐闻录》记载,太平鼓又可以称为“单鼓”和“猎鼓”,是用于祭祀、狩猎等民俗活动中的歌舞表演,后来又用在民间欢庆新春佳节,形成了一种叫做“太平鼓”的歌舞形式,表示人们追求“太平”的心意。

到了明朝,社会经济繁荣,在每年年末的时候百姓都会日夜玩鼓。明朝著名大臣刘侗、于奕在他们的《帝京景物略》一书中记载:“童子挝鼓,傍夕向晓,曰太平鼓。”清朝是太平鼓日渐成熟的时代,有很多史籍记载了当时太平鼓当时的盛况。

相传,在北京城门头沟的大峪村,当时清朝的九门提督在大峪村购置了一块坟地,因此,京城很多人给他干活,这些干活的人,他们的太平鼓技艺超群。当地人就学会了京城的太平鼓技艺,京城的大鼓技术也因此在门头沟地区流传。

门头沟琉璃渠村老艺人彭松年曾经说过,他的外祖父是太平鼓的第四代传人,据此推断,太平鼓在京西门头沟地区流传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到民国时期,打太平鼓的人多为妇女,她们很少走街串巷进行大规模的演出活动,只是在家中和街巷中结伴玩耍。抗战时期,由于日本军的迫害,很少再有人玩太平鼓了,以至于这项民间艺术几乎销声匿迹。1949年,全国获得解放,北京城的人民欢欣鼓舞,于是重新拿出这项艺术走上大街,加入欢庆的海洋之中。由此,太平鼓获得新生,并在新中国政府的保护下逐渐地壮大起来。据说年末的时候,太平鼓表演队伍足足排了十三里之长。

1953年,西店村的老艺人樊宝善,他十分注重对太平鼓的传承,为了太平鼓能够发展下去,他专门举办了两期太平鼓的学习班,亲自编排太平鼓的表演舞蹈《和平鼓》,并到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参加演出,太平鼓从此被搬上舞台。1984年,在国庆35周年时,门头沟地区组织了三百多人的太平鼓队伍进行游行表演的活动。1990年,在北京闭幕的第十届亚运会上,800人组成阵形庞大的太平鼓队伍,在国际上引起了重大的反响,从此,太平鼓成为享誉国内外的一项文化活动。

太平鼓是一种用大鼓为道具的表演舞蹈,击打太平鼓是舞蹈的伴奏手段。太平鼓是一种有手柄、有环的单面鼓,鼓面由羊皮、牛皮纸做成,大鼓的边缘配有几根红色绒球,大鼓鼓柄下端拴有几个闪亮的小铁环,在起舞时发出“咚咚”等声响,清脆悦耳。京西太平鼓的表演方式有打鼓、有唱歌,歌词也十分的广泛,他们唱花、唱草、唱古代圣贤,也为现代社会的衣食住行而歌唱。太平鼓的鼓点也很丰富,流传下来的有《大扇鼓》、《小扇鼓》、《追鼓》、《圆鼓》等。

太平鼓具有一套完整、独特的民间肢体语言,比如,因为过去缠足等陋习形成的“扭劲”“颤劲”,男性所特有的“劲”、“艮劲”,以及你追我赶、男追女逐的情趣,都在表演中展现得极为形象。另外,在耍鼓、步伐、队形变化等方面,均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太平鼓扎根于民间、成长于民间、繁茂于民间,老百姓对太平鼓的喜爱和太平鼓在民众心中强大的生命力,使得这项民间文化得以继续延续下去,并在新时代的条件下,太平鼓不断地获得创新和发展的机会。

井陉拉花

石家庄市的井陉县位于河北同山西交界处的太行山深处,地形独特险要,素有“天下九寨,井陉其一”的说法,它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早在先秦时期就成为沟通南北的“燕晋通衢”。因此,井陉成为一个特殊的文化交流地带。井陉人民爱好文化艺术,各种文化艺术得以在井陉地区发展、流传。

明朝时,太祖朱元璋制定了移民屯田的政策,大量的山西人口移民到了井陉地区,很多外来文化同本地固有文化相结合,产生了很多风格独特的文化,拉花文化便是这诸多文化中的一种。

井陉拉花成形于明清更迭的时代,并在冀中地区广泛流传,源远流长,它是井陉人民最喜爱的民间舞蹈,当地素有“井陉拉花遍地扭”之说。关于拉花称谓的由来,也存在着很多种说法,一种是因为拉运牡丹花而得名,另一种则是因为逃荒的缘故,“拉花”即“拉荒”之意。还有传说是因为一个名叫“拉花”的姑娘,是这个姑娘创造了这种舞蹈,所以才叫拉花。

关于拉花的传说有很多。第一种说法是一位名叫“拉花”的村姑,她根据自己曲折的爱情经历,编成了这种舞蹈。第二种说法是,在明朝万历年间,一个名叫杨名举的人,他在县令任期满了之后卸任归乡,在路过洛阳的时候,当时的洛阳城正在举行牡丹花节,市场上各式各样的牡丹花枝招展,杨名举大为心动,便将这些牡丹带回来了老家井陉县,放在村子中的“老君庙”敬神。

牡丹花的娇艳,吸引着当地人的眼球,每到了花开季节,便吸引很多的男男女女前往观看。为了纪念牡丹花在井陉县地区扎根,一些民间艺人便专门编制了舞蹈。因为当时交通条件不便,在上千里的路途中,牡丹花只能由人力拉送,所以这种舞蹈被称为“拉花”。时至今日,井陉拉花的表演中,演员们仍是身背花、头插花、脸画花、肩挑花的装束。

第三种说法认为,拉花是“拉荒”的谐音。因为井陉地区十年九旱,加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引起兵家的争夺,造成了长期的战乱,迫使井陉地区的百姓携儿带女,背井离乡,在外面靠乞讨度日。他们在大街上边走边唱,向人们述说自己满肚子的苦水,祈求好心人的施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有特定性的乞讨形式——“拉荒”。现在的一些老艺人,仍可以收集到“拉荒”中的很多传说趣闻。

井陉拉花起源于民间的节日、庆典、拜神等风俗活动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唐朝已经有相关的记载。但具体产生于何时何地,却是说法不一。有人说是在宋金,有人说是在明清时代,有的说是自外面流传进来的文化,有的说是本地土生土长的文化,这些说法都全无确凿的证据可以证实。

传统的井陉拉花具有明显的艺术特色,以“拧肩”“翻腕”“扭臂”“吸腿”“蹩脚”等主要的动作,作为舞蹈语汇,它形成了刚柔并济、粗犷含蓄的艺术风格。它舞姿健美、舒展有方,善于表现出悲壮、凄婉等不同的情绪,每次表演的人数都有不同。拉花道具的内涵也很丰富,并且不同的道具象征着不同的寓意,如伞象征着未来一年内风调雨顺;包袱象征着丰衣足食,等等。

井陉拉花的音乐,作为独立的乐种,它既包含了河北地区独有的吹歌韵味,也包含了宫廷音乐、寺庙音乐的色彩,同拉花舞蹈的深沉、含蓄、刚健、豪迈等不同的风格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更见美感,让我们以及后代,还能见到井陉拉花那翩然曼妙的舞姿。

沧州落子

沧州落子是在今天冀中一带广为流传的民间歌舞,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同井陉拉花、昌黎地秧歌一同称成河北最具特色的民间歌舞。因为它最早的起源地在南皮县,因此沧州落子又被称为“南皮落子”。根据沧州县志的记载,沧州落子是大秧歌中的一个小场子,它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

据考证,1730年前后,沧州落子在南皮县地区已经有了活动与组织,到了清末民初,落子活动已经达到鼎盛时期,同南皮县民间的小戏、武术、吹歌等民间活动共同发展,成为彼此影响的文化活动,并在南皮县周围的沧州等地四处流传。

著名的民间舞蹈学家周树棠,他在继承和发展沧州落子方面曾经有过突出的贡献。他从小在“落子坊”学艺,经过四十多年的磨炼,周树棠将沧州落子发展成一个独特的艺术流派。此外,周树棠注重吸收我国古典舞蹈和民族舞蹈的优点,不断地获得进步和发展,并整理出二十多套扇子花和板舞。这些足以增强落子舞的表现力,发展了落子舞的传统艺术。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关心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对沧州落子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同时联合多家媒体进行宣传工作,并走出国门,到意大利、新加坡、朝鲜、马来西亚等地参加演出,多次在国际性的比赛中获奖,享誉国内外。

传统的沧州落子,女的脚踩寸跷,手持花扇、小竹板等表演道具,男的则手打霸王鞭。沧州落子的舞蹈风格潇洒俊逸,板舞的动作幅度大,节奏明快。

内容大多是反映旧社会的生活艰难和青少年男女对爱情的追求,以及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如《茉莉花》、《放风筝》、《叹情郎》、《绣手绢》、《尼姑思凡》等曲目,通过对这些曲目的加工、整理后,舞蹈造型变得更加优美动人。新中国成立后,很多的民间落子艺人被请到专门的艺术院校任教。20世纪50年代,经过民间艺人周树棠对沧州落子的整理、改进,使得沧州落子在表演上更加显得舞姿瑰丽多彩、动作千姿百态。

沧州落子有“文武之分”。“文落子”以唱为主;“武落子”将武术与戏曲里的筋斗穿插在一起。“文落子”由女角表演,扭动的舞姿,就像是随风飘摇的柳枝一样轻柔优美,婀娜多姿,因此又被人称为“小风流”,而“武落子”表演起来尽显干劲的一面。表演“武落子”时,只用鞭和板两种道具,表演文落子时,鞭、板、扇等道具齐用。单独进行扇舞表演时,则以男女对扇的形式,叫做“撇扇”。

落子的舞姿、动律,以及在节奏上的运用,都离不开武术,有着“走似水上漂,跑似草上飞,跳似凌空燕,转似燕翻身”的说法。因此,老一辈的沧州落子表演者,必须要有武术的功底,否则在表演中,就不能更好地体现出沧州落子独有的韵味。在表演中,男性的武术动作有英武、健美的形象,如男性最基本的贯穿动作“捋鞭”,其做法又可分为“缠头捋鞭”、“裹头捋鞭”、“挽花捋鞭”等,这些不同的表演方式,主要体现在上身动作和下肢动作。

沧州落子的服饰也比较独特,初时只用生活服装束。随着落子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体现出美感,所以表演者经常穿着戏服。落子的动作、节奏都有独特的特点,它每一个动作都抢占两拍,抢拍的后半拍“起法儿”,弱拍为动作的运动过程,到下一小节强拍的前半拍完成整个动作,后半拍又是下一动作的“起法儿”,依次反复,直到结束。

如今的沧州落子,仍然活跃在冀中一带的民间当中,它独特的艺术氛围深受民众们的喜爱,很多市民经常聚在一起进行表演活动,希望这项民间艺术能够得到永久的传承和发展,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一项伟大的文化艺术。

蒙古族安代舞

据史料记载,一场安代舞持续最长的时间可达四十多日,它的组织和规模空前的繁盛,参与人数众多,可谓是中国民间歌舞之最。由此可见,蒙古族安代舞会在蒙古人民心中极受欢迎。

据考证,安代舞起源于蒙古库伦地区,形成于明末清初之际。当时的库伦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当地寺庙林立,僧侣众多。到了清朝的中期,民间兴起了闯关东的热潮,大量的移民涌入草原各部落中,不同地区的文化、风俗同库伦地区固有的民族文化相糅合,形成了具有广泛群众性质的安代舞。

关于安代舞的起源共有三十多种说法,其中最能让广大群众接受的是,安代舞最初是用来医治妇女相思病的宗教性舞蹈,也有祈求神明保佑、消灾祛病的解释。

相传在很久以前,东方有一个很古老的地方,统治这片地区的是哈日苏大可汗,大可汗与他的皇后生下了三个美丽的公主,大公主叫扎兰都贵,二公主名叫乌森海洛尔,最小的公主叫额勒格西拉。这三位公主的身份可不一般,她们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白鸠!相传这三位鸠公主都生有一对彩色翅膀,拥有无边的魔法,她们经常抖动翅膀,翱翔于九天之中。她们的影子从地面上掠过,被她们的影子遮住的大姑娘、小媳妇,就会染上一种不知名的怪病,谁都救不了,只能在痛苦中煎熬着。

恐怖的阴影吓得草原上的女人们惶惶不可终日,她们成天躲在屋中不敢出来。后来,这事情让大慈大悲的释迦牟尼佛祖知道了,便下凡来拯救人间的苦难。他变成巴布伦师傅,向聪明的歌手嘎达苏传授了治病方法,这种治病方法很简单,就是让病人们围绕着歌手嘎达苏,打着鼓和镲坐着,然后嘎达苏唱歌,这样就能治好病。这就是安代舞的来历了,因此有人又称“安代”为“唱鸠”。

此外,关于安代舞还有另外一个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广袤的科尔沁草原有一对相依为命的父女,有一天那姑娘忽然得了一种怪病,整天的神情恍惚,几番医治都没能治好。父亲着急之下,便用牛车拉着女儿四处求医。

没想到,真应了那句“屋漏偏逢连夜雨”,人倒霉连喝凉水都塞牙缝,父女两人走到半路,车轴断了。老父亲非常着急,绕着车子一圈圈地走来走去,可也想不出什么主意,悲痛之下以歌代哭。歌声引来了无数围观的人,见到这等情景,无不潸然泪下,于是都跟在这位父亲的身后和他一起绕车高唱。就在这时,那姑娘悄然下车,跟着众人边歌边舞,等到众人发现她的时候,那姑娘已经是落汗如雨,病愈如初了。

这消息不胫而走,人们便效仿这种方式,载歌载舞为患有类似病症的青年妇女治病,并取名为“安代”。后来在蒙古秋雨、祭敖包和那达慕大会等活动中,都会用上这种舞蹈。

安代舞常在节庆或者闲暇时进行,由一人领唱,然后众人应和,成百上千的男女老幼在一起载歌载舞,具有强烈的自娱性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浓郁的生活气息。这种舞蹈轻松愉快,通俗易学,演唱的歌曲歌词也是随编随唱,极富感染力,男女老幼皆可以入场跳舞,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安代舞音乐曲调也别具一格,除开固定场所,如祭祀等礼仪场合外,歌词可以根据歌手个人感情随意抒发,或赞美,或嘲讽,嬉笑怒骂,不拘一格。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注重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库伦地区在人民政府的协助下,全面开展了对安代舞的发掘和整理工作。1958年,民间艺人额尔敦巴拉到北京进行安代舞的表演,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如今的安代舞,已经成为蒙古文化的代表,而内蒙古库伦旗被命名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

宝鸡社火

什么是社火呢?社火是中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舞蹈,而在这活动中,人们会戴上绘制的脸谱,在一起庆祝。

宝鸡社火在陕西最为出名,它主要在潘溪、天王、钓渭、虢镇、千河、周原、慕仪、贾村、桥镇、县功乡村县镇等流传,并根据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衍生出高跷、车社火、马社火、高芯山社火等民间文化。

宝鸡社火历史悠久,它起源于远古时代,发源于西秦宝鸡,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在《诗经》当中,就有对社火的记载。

同类推荐
  • 像狗饮水

    像狗饮水

    周润发、张国荣、张学友、刘青云、黄秋生、张家辉、王菲、葛优……《阿凡达》、《盗梦空间》、《岁月神偷》、《无间道》、《打擂台》、《让子弹飞》……这是一本才气横溢的娱评随笔集,被文坛大佬们称为“野孩子”的评论家金成浸淫香港媒体圈数十年,对香港影视红星、庶民生活及流行文化了如指掌。他把消费、潮流看得透澈晶莹,有把明星当常人看的敏锐,有对社会不平事的仗义,也有对生活忐忑无常的倾诉。一手的私密材料,看得人惊心动魄。狡黠的文字,看似离经叛道,其实却直入人心,读来酣畅淋漓,“有一种野孩子打赢公子哥儿的快感”。
  •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古化石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古化石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中国彩陶艺术论

    中国彩陶艺术论

    中国远古彩陶文化是华夏先民伟大的文明创造,它不仅以其独立的文化品位成为了后来人类文化的范本,同时也对后来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彩陶艺术论》以彩陶为基点进行文本研究,对“艺术”这一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研究以扎实的实物材料和多年的实证考据为依据。提出在人类艺术的发生史上,彩陶是处于一种由非艺术向艺术过渡的刨新艺术观。
  • 南京艺术小史

    南京艺术小史

    南京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十朝时期以都城南京为中心形成的灿烂文化,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同时,在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中,南京总是扮演着承前启后、薪火相传的重要角色。南京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可谓名流辈出,名作如林。
  • 课外雅致生活-织成一网绝妙

    课外雅致生活-织成一网绝妙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系列丛书,是一套介绍全世界自然人文地理的丛书。内容包括世界遗产、公园、城堡、瀑布、广场、剧院等。该丛书图文并茂,分类详细,更加方便学生的阅读,是一套很有实用价值的阅读读物。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轮回之极

    轮回之极

    站在两面镜子之间,镜中有你,镜中有镜,镜中又有你,哪个才是真实的你,你确定吗?一颗混沌青莲子,一位深爱的人儿,让古星龙踏上了轮回大道······
  • 暖食

    暖食

    最好吃的那道菜不在风尘仆仆的路上,也不在高朋满座的饭肆酒楼,它藏在你自己的心里。那是你用心炒的一碗蛋炒饭,用心煮的一碗面,用心熬的一锅汤……蔡澜吃遍天下,玩遍天下,写遍天下,终摆脱不了家常菜的温暖诱惑。本书立足最质朴的食材,最家常的滋味,为您奉上一道道温情精品。烧菜如人生,看似平凡,其实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有食者自己去体味。
  • 小天才修仙传

    小天才修仙传

    人生来便不得自由,而生活的枷锁却越来越重。我们的主角不是资质平庸之辈,反而小有天赋,试看他如何证道成仙,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 中国式医患关系

    中国式医患关系

    作者以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视角,揭示了转型期中国医患关系的特点,剖析了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并提出了用新思维解决医患矛盾的对策。本书记录了近年来医疗卫生领域发生的诸多热点事件,包括“缝肛门”、“八毛门”、“录音门”、张悟本现象、教授之死、医生被害等,观点鲜明,文笔犀利。本书分为“医者的尊严”、“患者的权利”、“医改的博弈”、“医学的温度”、“中医的忧思”5章,共20万字。
  • 成了上门女婿

    成了上门女婿

    他这个丈夫来得有点难做,妻子不爱,老丈人不喜欢,他该什么做才能让双方不受到伤害,而在这过程中他又不知不觉地卷入了一系列的商战中阴谋和诡计……
  • 会飞的绿猫

    会飞的绿猫

    传说,这里居住着神灵,它以人们的信仰为食,守护着这片森林,同时也守护着这片爱的深沉的土地。
  • 你是时光不负

    你是时光不负

    即使在黑暗里行走,我也仍然能牵住你的手,你眼里的光,便是我心里的救赎
  • 你与世界皆温柔

    你与世界皆温柔

    在一个不算温柔的夏天遇到了最温柔的你。江一朵是姜淮川最后温柔的放置点。“可能我不是最温柔的,但我是最离不开你的。”江一朵觉得自己一辈子都很幸运但是她最幸运就是在那个很美的地方遇到了姜淮川。“爱你是我觉得这辈子最简单的事情,也是我想做一辈子的的事情。”愿姜淮川永远拥有江一朵。
  • 我与同桌趣事

    我与同桌趣事

    赠予我从前的同桌肖同学,属于根据真实故事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