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14500000039

第39章

朱掌柜正在为灯发愁。

冻一盏冰灯,倒也有趣。就灌一小缸水,头一宿,只冻了一层薄皮儿。朱掌柜试了试,觉得不行,就再冻一宿。

傍晚疯了一阵雪,天骤然寒起来。翌日一早,小南方慌张地跑来,说缸冻碎了。朱掌柜一看,果然缸壁裂了一道大纹。女人心疼得直叨叨,说这缸是娘家陪送的,可结实了!那回小孩一块砖头扔上都没碎,能盛两桶水哩!

缸里冻冰,本就是女人出的主意。朱掌柜知道同女人讲不出啥理,便又去琢么灯的事。

铺子不同于人家,吃顿圆宵,扎个灯,小孩子提着,四处照照,就过了十五。铺子不同,做的是买卖,讲的是排场,为的是生意。气势越大,买卖越兴隆,财运就越旺。这一条街,年年比着挂。朱掌柜想找人扎两盏好灯,同镇上的大买卖是比不了,左邻右舍的门市,不能显得小气。

女人便去张罗。找了几人,要的价,吓人一溜跟头。

扎灯是手艺活,一年里就一回。正月十五都扎灯,扎灯的人忙。高手艺的人,都排着班请,磨破了嘴,价也讲不下来。女人觉得肉疼,就出个主意,拿水冻两盏冰灯,倒也和旁家不一样。

朱掌柜原先想扎两盏走马灯。去年见“太和金店”扎了一盏,白天晚上不停地转。上面贴着孙猴子持棍、猪八戒牵马,沙和尚挑担,唐僧取经。转来转去,朱掌柜越看越觉得有意思。就想来年正月十五,也在自家的铺子前扎一盏。看得人多,买东西的人就多。这元宵,就一准比旁家卖得好。

缸冻碎了。女人想,这走马灯,看来是非扎不可了。得多少钱哩!朱掌柜却忽然不再想扎那走马灯了,这一冻,倒冻出了个奇主意。

大树底飘来件红褂子,是英儿来了。挎着个小篮儿,刚要推铺子的门,忽然停下,喊着:“朱大叔,你这是干啥呢?”

朱掌柜正拿柴禾搭着架子,见是英儿,笑着说:“英儿,以后你得叫我大哥。我和你娘论过,说起来,我得叫他表姑呢!”

英儿脸一阵泛红,但还是好奇,忍不住地走过来看。

朱掌柜说:“你明天再来,大哥做一样东西给你看。”

英儿看了半天,见只是些扫苕、榛柴,搭着架子,瞅不出门道,就没了兴趣儿,转身进了铺子。

“小南蛮子,小南蛮子!”英儿还没推开门,就不住声地喊。

小南方正一包包地包元宵,见是英儿,极高兴。“咋好几天没见着你,你娘又给你找婆家了?”

“看我不撕烂你的嘴!”英儿隔着柜台,作势要去抓小南方。

“那我就不卖给你汤圆!”

小南方从来管元宵不叫元宵。他说他老家那,都不叫元宵,叫“汤圆”。英儿觉着“汤圆”这名儿挺有意思。有一阵,就不再管小南方叫“小南蛮子”,喊“小汤圆”。

“你不卖给我,我去告诉朱--大哥,说你不卖给客人东西。”英儿的脸竟微红了红。

“还没当老板娘,就这么利害!”

“你胡说!”英儿一下子气紫了脸,眼里要汪出泪来,眼神嗔怪地瞅着他。

小南方吐了下舌头,自知说走了嘴。忙拿手在自己的脸上打了下,说:“该打!”

英儿怨气未消,没了兴致,说:“给我称一斤元宵,不和你玩了,我要回去。”

小南方打柜台里,拿出了两个大纸包,放进英儿的篮子里:

“朱掌柜叮嘱的,等你来了,叫拿去,送你的!”

“我不要!”

小南方有些急了,“你不拿,叫掌柜的知道了--”

英儿“扑哧”一笑,提起篮子,向小南方挤了挤眼,说:“我明天再来找你玩!”

英儿出门的时候,刚想再过去看看朱掌柜到底是在做啥,见朱掌柜的女人,拿着几根架条,正打房后走过来。就转身径直朝大树底走去。说不出是为啥,她不喜欢这个女人。觉得朱掌柜挺和气的,咋会娶这么个女人!

女人把架条放下,瞅着英儿的背影说:

“也是个浪妮子,随她娘,走道一扭一扭的。你看那两个屁股蛋子,长的多不要脸!”

一打过春,风刀子就卷了刃。扫在脸上,有些稍软的感觉了。像地上的雪,已不见那么新鲜、精神。瞧瞧,有些发湿的味道。连天上飘来的雪花,也不再那么轻,那么晶莹,有了一种发沉的感觉。

桩儿在雪地里,跟头把式的,已滚成了一个雪人。见小猫奶奶正在折高梁秸,便抓起一把雪,攥成个雪团,去打奶奶,一下打到了高梁秸上,粘成一个雪团。雪化得能粘住了。

“你这小狗头,咋打奶奶?”

桩儿跑开,见姐姐正一个人,在新雪上踩“八”字走脚,已踩出了一溜儿,像啥车压过的痕迹。旁边一个雪球,半扁着,小孩头那么大。桩儿便跑过去,接着滚。下坡滚得快,又是晌午,湿粘得很,连雪底的黑土都粘起来。一会儿,就滚得小车轮大了。便喊着:

“姐姐,快来帮我!”

小猫奶奶扎了两个小灯笼。旧灯笼打竿子上掉下来,摔碎了。前日,小猫奶奶又扎了盏宫灯,夜里头,拿竿子挑着,竖到了天上。

挂天灯,照天下。天下路,天下人行哩。

小猫奶奶年轻时,就喜欢扎灯,还会扎那满身彩瓣的荷花灯。要洋烟的锡纸,稀罕着,等街上、洋铺子里拾些,明年给孙子也糊一盏。

儿子粘了一脊梁土,下菜窖,拿出了俩大红罗卜。拿菜刀切去顶,削掉尾,挖了心,做罗卜灯儿。夜里要上坟茔地,给爹和大哥去送灯。

小猫奶奶说:“夜里送灯,别叫桩儿他们去了,天黑,小孩儿的魂弱,别吓在那。”

“乱葬岗子”里吓掉了魂儿,阴气重,不好叫。

“娘,”儿媳推开门进来,“听说大帅府打奉天请来了戏班子,都是名角,要在大戏园子里唱大戏哩!

“那你们等看完了戏再走吧!你把元宵煮上,吃完了,带着桩儿他们去看秧歌,观灯。听说大帅府,扎了两条大龙,几十个人舞。耍龙的,都是军营里挑出的大兵。人上了万,啥能人都有。听说还有跑旱船,耍狮子的,挨铺子里集的钱。麻子大帅今年收了一万多老毛子兵,要大庆哩。”

天说黑就黑下来。像是还没黑透,朦朦胧胧微有些亮,是雪光。

灯笼挑在外面,极亮了。一根棍儿挑着,映一团光,随着人走。

空中稀落地飘零着几个雪花,瞬间就停了,敞出一碧万里的蓝天来。望一眼,令人心悸,竟会这么深邃的夜空!

一天星河秘语,又有圆月涌将上来。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去年的八月十五,好像是眼前哩。孙子是八月十五见的,才几个月,就又高了小半个头。

桩儿只兴高采烈地拎着灯,和姐姐屋里屋外地照。小猫奶奶在屋里喊:

“连青豆树那也照照,埋土里了。照了,不生虫子,夏天好回来吃青豆。”

孙子、孙女应了,提着灯,踩着“咯吱”作响的雪地,满园子照。一棵棵樱桃树,李子树,沙果树,连那园西的半截土墙,也一一照了。

那土墙上,年年爬满了拉拉秧、汽包秧儿。结一墙彤红的“大气包”。摘一兜子,好玩。姐姐去照墙根儿,那墙根年年长一片脆嫩透明的指顶盖草。娇贵水嫩的杆儿,和红砖头沫砸了,抹指顶盖,彤红,极好看。

照完了园子,再照棚子,照粮食囤不生虫子。再照西屋,照墙角旮旯不生潮虫。照箱子里,别招虫子,照锅台,别爬蟑螂……

打灯笼,照四方哎!

一伙一伙的小喇叭,“呜哩哇啦”,一阵响过一阵,直要把一个镇子翻腾起来。

喇叭匠大棉套子捂着,腮帮子鼓起老高。吹响器的,到挣钱的时候,得吹的卖力气。

镇子里最能吹的人,是个瘸子,姓费。一个人,吹四支大喇叭。俩嘴角一边一支,鼻孔里塞两只。吹好些曲子,诸如《百鸟朝风》《秧歌调》一类。镇子里好些人不懂,只觉得调调儿好听。

老费是外来的,初来的时候,就在杏花巷那的桥头边吹,是个艺人。到了正月十五,好些请他的,不过他的价极高,吹一宿,要三块大洋。

一镇子街上,灯龙人海。

好几支秧歌,满城舞。小孩子好热闹,追着看。往人群堆里边钻。秧歌里七仙女,嫦娥,彩绸纷舞;小媳妇骑驴回娘家,猪八戒扛着耙子撵着,孙猴子,沙和尚、丑丑的,常凑人群边上逗,唐僧却文质彬彬的。跑旱船儿,要狮子,推花车,舞龙……

一条的买卖街,灯火通明,拥拥挤挤着,尽是人了。

门市一家家,都开着,门口摆着茶水,洋烟,瓜子和糖果。

小猫奶奶挪着小脚,累一头的汗。秧歌没看成,光到处找孙子。到福寿老榆树底的时候,见朱掌柜和女人,正在门前张罗着,迎秧歌队领头的,喝茶、歇息。

朱家铺子门前,冻一片冰灯,高高大大,里面燃着红烛,甚是豁亮,一大些人在看。秧歌队在街上打开场子,往欢实里扭,七、八只喇叭“呜哩哇啦”吹得震天响。

小南方正拎着挂鞭炮,“噼噼啪啪”地放着。看扭累了,疲了,就再加挂鞭,叫秧歌队加把劲儿扭。“

大半宿,累得腿都拖不动了。小孩子往炕上一躺,俩眼皮一碰,睡“呼呼”的。梦里还兴奋地大声喊,说话。

小猫奶奶却睡不着,腰酸腿疼,翻来覆去,烙饼般。月亮和雪,打窗户逼进些朦胧的光来,有些伤感。死了的和活着的,过去的和现在的,都走马灯般在脑袋里涌现。

深夜,叫醒儿子,该送灯了。

夜依旧叫人寒。博大的山野,只有脚踩着雪地“咯吱”“咯吱”的响声。

虽是更深人静,远远望,镇子里依旧星星点点,满空灯笼高悬。

影影绰绰,恍恍惚惚的人影。坟地里,不少的灯了。到处是各种影子,躲躲闪闪,忽长忽短的,山里有风。

小道上,不少送灯的,有来的,也有回去的。

送的都是罗卜灯,一坟一盏,遥望着一片。

亮着亮着,有的就熄了。被风吹灭了,有的是油燃尽了。

同类推荐
  • 旱魃

    旱魃

    《旱魃》是朱西甯先生的长篇小说经典,以遥远世界里的华北老黄河为背景,讲述乡里闹旱灾,到处缺水,唯独唐家油坊的那口水井源源不绝地涌着清泉,村里传言出了旱魃怪物……作家从当地的古老传说取材,以杂耍班女子佟秋香和土匪头子唐铁脸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感情的热和天地的旱燥互为呼应,成就了这部悍厉的小说。《旱魃》是一部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宝贵的白描传统的杰作。人物的话语,都是闻其声如见其人,那个寄托了朱先生全部理想的金长老,那杀人如麻而又能迷途知返的土匪头子唐铁脸,那勇敢泼辣、有胆有识的佟秋香,那虽然穷困落魄、依然顽强保持着自己尊严的杂耍班主佟老爹,人物群像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朱先生的语言强悍、饱满、意象丰富,像从李贺的诗里化出,犹如乱石砌成的墙壁,布满尖锐的锋芒。这部写于半个世纪之前的先行之作,是朱西甯先生现代主义文学探索的代表作。
  • 精彩,于驻足间呈现

    精彩,于驻足间呈现

    《精彩于驻足间呈现》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精彩于驻足间呈现》编辑推荐:一篇好的游记,不仅仅是作者对他所观的大自然的描述,那一座山,那一条河,那一棵树,那一轮月,那一潭水,那静如处子的昆虫或疾飞的小鸟,那闪电,那雷鸣,那狂风,那细雨等,无不打上作者情感或人生的烙印。或以物喜,或以物悲,见物思人,由景及人,他们都向我们传递了他们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阅读《精彩于驻足间呈现》,满足畅游中国和世界人文或自然美景的愿望。
  • 世纪大提速

    世纪大提速

    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昔日计划经济培育的“铁老大”早已风光不再。货源不足、运力过剩、收入锐减、事故频发、职工下岗……种种弊端使得这些当年的天之骄子们陷入四面楚歌:他们每天必须应对的是如何落实上面的刚性下岗减员指标,是如何解决月月拖欠薪酬的劳资问题,是如何应付四面八方伸过来的利益之手;真正用来抓生产、搞经营的精力已所剩无几。作为北方铁路局下属的一个重要车站,凌水站同样也处于改革前夕的“阵痛”之中。车站站长谭连民、书记杨启才、后备干部陈英,以及北方铁路局长王志康都承受着来自外界的种种压力;如何走出困境,如何建线、扒站、提速、撤销分局、合并站段、这种种矛盾的产生与解决,都是对铁路人最为严峻的现实考验。
  • 红色档案:1943黄金大争战

    红色档案:1943黄金大争战

    “七七事变”后,日寇侵占华北,继而进入黄岗山金矿。随着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亦因战线拉长致使国内资源匮乏,更加紧对黄岗山金矿的掠夺性开采,矿工们稍有不满便遭到残害。此时延安方面资金紧缺,上级领导责成八路军和地下党设法开采和运出黄岗山黄金。敌我双方的争夺陷入胶着状态。年轻的地下党员郭晓冬领命潜伏进入黄岗山金矿,与黄岗山财东马万祺合作,利用其暗藏的一百支步枪和弹药对日伪军进行伏击,日伪军恼羞成怒,加紧对黄岗山金矿的严密控制,诱降土匪头子鲁大成做了黄岗山地区伪军司令,鲁大成掠走马万祺父女欲加以残害。郭晓冬设计捕获鲁大成,救出马万祺父女。
  • 双凤奇缘

    双凤奇缘

    《双凤奇缘》,清代白话长篇小说。亦名《昭君和番双凤奇缘传》、《昭君传》。书叙汉元帝时,昭君和亲蒙古王的真实故事。
热门推荐
  • 九皇子恋爱记

    九皇子恋爱记

    《九皇子恋爱记》是小说《繁华都市许你一世》的缩短版。小说《繁华都市许你一世》将于明年正式上线。喜欢九皇子的朋友们,敬请期待吧。ヾ(≧∪≦*)ノ〃喜欢的朋友可关注微博:若轩美好3
  •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经过作者马骥数年的搜集整理,汇集了成都的传统方言及现代方言,添加新词甚多,科学造字量之大,在内容及词汇上超过以往任何四川方言类图书,可谓与时俱进。独树一帜。加上精心编排,通俗现代,查找特别方便,更有别于学术性书籍。另附有特色篇章,开篇愉快,贴近生活,可读性强,《成都方言》是一部难得的众口味图书,有助于热爱成都方言的人们参考借鉴。
  • 美梦如昨

    美梦如昨

    话说初恋是什么柑橘,是爱而不得!或是卑微的拱手!
  • 爱情公寓6之新的青春

    爱情公寓6之新的青春

    在爱情公寓5的最后,爱情公寓小区即将拆迁,美嘉和子乔,小贤和一菲在公寓最后的日子里举办了婚礼,而大力要离开张伟去柏林一年,一切似乎都在往让人意外的情况发展着,本书讲述的是,爱情公寓5以后的故事。我会以一个电视剧观看者的角度,尽可能按剧情发展的走向,给大家一个完整的爱情公寓,我本人也是爱情公寓的铁粉,爱情公寓这部电视剧陪伴了我的整个青春,我不愿爱情公寓就此结束。
  • 泽少的甜品

    泽少的甜品

    冰冷的地下室里,安静的只能听见微弱的呼吸声,被囚的是一个双手被拷着铁链的小女孩,长长的睫毛微微颤抖着,皱了皱眉,她睁开了双眼,异瞳,这是个笼子?惊恐占据了她的身心……“少爷,这个人类女孩怎么处置?”“……先养着”同是孤儿的遭遇使他冰冷的眸子染上一层雾气,瞬间温柔了许多,银白色的发丝散发着独特而神秘的光芒,他戏谑的嘴角透露出几分期待的神色,那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少爷第一次留下人类,给我好生看着!”一个身穿黑色制服的金发男人吩咐道,如果没有刚才那位的出现,他的颜值可以说是令人惊叹都不足为奇了。
  • 佑本纪

    佑本纪

    如果有人抢了你一大笔钱,你会不会找法官去惩治他呢?一定会的,大自然也一定会的。想要永生,注定付出不可想象的代价。佑在此为自己作传记,记录一个魔法师的永生路。
  • 南文

    南文

    写这个作品仅为纪念短暂的友谊,献给这一个多月短暂而又难忘以吵架收场的友谊,希望以后你我都会过上更好的生活
  • 重生郑荣和

    重生郑荣和

    某男重生到郑荣和身上,然后混在韩国娱乐圈的故事。本故事纯属虚构YY更新时间:周三、周五、周末(没意外的话~~)
  • 游戏人生之谁主沉浮

    游戏人生之谁主沉浮

    初中生萧沐,是一位工厂老板的儿子,母亲是教师,原本有着不错的家庭环境,凭着自己家里经济的优越,萧沐并不算是个乖学生,经常逃课跑出去上网,到练就了一身游戏技术。但在他刚刚升入初三的那年,父亲生意失败,工厂破产,欠下百万债务,在变卖了家产后,萧沐父母不得已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这种从天堂跌入地狱的境况,使得还未成年的萧沐看透了世态炎凉。他决定要赚钱帮父母还债,以他这个年纪,能得到钱的路子唯有游戏了。升级打怪卖装备,参加比赛,全身心投入到那个虚拟世界。这究竟是一条不归路还是通往成功的一条独木桥,我们拭目以待!
  • 逆天成仙之永生

    逆天成仙之永生

    从地球而来,辛苦修行,汇百家之所长,自创功法,一觉醒来百万载终入帝境,醒来后发现天地巨变,是人为?还是阴谋?曾经的一切都将一一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