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43400000026

第26章 纵横捭阖(2)

他召开了包括国防部长施莱辛格,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科尔比,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托马斯·穆勒参加的最高级内阁会议。开会之前,黑格要求基辛格借总统之名主持会议,基辛格表示同意。会上决定以尼克松的名义回复勃列日涅夫,坚决拒绝让苏联或美国军队进入中东地区。会议开到深夜之际,一个重大决定产生了:美国应该给莫斯科送一个带威胁性的军事信号,那就是使全世界的美国核部队处于更高一级核戒备状态。

“你要保守秘密”,在离开白宫情况室时基辛格朝穆勒上将嘟哝道。这是典型的基辛格风格,他要发一个让苏联注意到而美国公众蒙在鼓里的信号。

“听着,亨利”,施莱辛格插嘴道,“你让两百多万军人和后备役军人突然进入戒备状态而又不想让人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不久,勃列日涅夫的答复到了,他只字不提头一天晚上的叫嚣,客气地接受了美国的建议,只派非军事人员而不是士兵去中东。

对基辛格来说,这是苏联屈服于美国决心的表现。对其他人来说,这表明基辛格对勃列日涅夫头天晚上模棱两可的声明太神经过敏。

“我们可能理解错了”,基辛格次日对专栏作家约瑟夫·克拉夫特说,“但在深夜你不能冒险。”

杰克逊参议员借勃列日涅夫的第一封信大肆攻击缓和政策。为了维护缓和,基辛格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强调“我们不认为与苏联发生了冲突,缓和这条路将证明是对的”。

记者招待会上有人提出核戒备是不是用来引开公众投向水门事件的视线。基辛格质问记者们:“该由你们这些女士和先生来决定是否也应在外交领域制造一场信心危机?”

像尼克松一样,举行了一场态度强硬的新闻发布会后,基辛格也渴望听到恭维话;像基辛格一样,黑格知道如何迎合他的需要。

“你干得不错”,新闻发布会一完,黑格就打电话给基辛格。

“还过得去吧?”基辛格问。

“漂亮极了。”黑格再一次强调说。

尼克松也向基辛格表达了自己高兴的心情。这一次,轮到基辛格说奉承话了。“总统先生,你又赢了”,他说。

刚与基辛格通过话的尼克松又打来一个电话,“我想去戴维营,”他说。他犹豫了一会儿,“你想一块去吗?”他问道。要是在过去,基辛格决不会放过一次跟总统去戴维营的机会。可这次他变得支吾起来。“我理解。”尼克松说。

尼克松在自己的新闻发布会上不顾他的话将会引起莫斯科的极大愤怒,严厉谴责苏联制造了自1962年古巴冲突以来最困难的一场危机。基辛格被他这一番措辞吓得目瞪口呆,气哼哼地要求黑格想法约束尼克松的行为。黑格也私下召见多勃雷宁,费尽口舌地解释了一番,才避免风波再起。

2通向日内瓦之路

埃及的第三集团军在停火协议生效后遭到以色列的包围,并面临着因饥饿而投降的危险。

基辛格开始在以色列大使迪尼茨身上打主意,见说服无效,他以尼克松的名义发出冷酷的威胁:“我们不允许有我们参加达成的停火协议生效后埃及军队被消灭。”果尔达·梅厄夫人的反应是强词夺理、反咬一口。

还是埃及总统萨达特率先打破僵局。他同意埃及、以色列在军事上直接谈判,以便给第三集团军提供一条供应线。

10月28日,在开罗和苏伊士之间的101公里处,以色列将军阿哈隆·亚里夫和埃及将军阿卜杜勒·加尼·贾马斯将军走向对方,笨拙地互敬了个礼,握了握手。自从以色列独立后四分之一世纪以来,第一次出现以色列和阿拉伯代表直接进行和平会谈的现象。101公里处成为这段历史的里程碑。

显然,虽然以色列在战场上赢得了胜利,但它的军事优势不再保证它的安全。它也不再是美国在这个地区的惟一的甚至是首要的主顾。

埃及和叙利亚虽然军事上失败了,但政治上胜利了。在他们打破他们无法忍受的现状的时候避免了一场羞辱。

对基辛格来说,1973年10月的胜利在于他能够与苏联保持良好关系的同时不动声色地降低他们在中东的影响力。一想到连核戒备都动用上了竟没有破坏缓和,基辛格就容光焕发。

在基辛格的一生中,他去过许多地方,就是没去过阿拉伯国家。这一次,受萨达特之邀,他将去埃及举行会谈。

基辛格的战略方针既出类拔萃又带风险。如果他能推行下去,意味着中东将与美国结盟——其战果之辉煌不亚于他的中国之行和改变战略均势的缓和政策。如果他失败了,必然引起以色列的谴责、阿拉伯国家的过激行动和与苏联合作的崩溃。

随着与萨达特会面的日期接近,基辛格疯狂地咬着指甲,陷入一片悸惧之中,因为他从未见过被他看作小丑的埃及总统,他甚至担心自身的安全。他父母极力反对他的这趟旅行,但他从埃及外长伊斯梅尔·法赫米那里得到保证,如果他走在开罗街上,没人会注意他,这一点,据法赫米半开玩笑地回忆道,也叫他很窘。

于是,在开罗郊外的塔赫拉宫出现了极不相称的一对:代表美方的是一个穿着皱巴巴且不合身西装的胖乎乎的犹太人,迎接他的是一个高大、笔直、皮肤黝黑的埃及领袖,后者虽出身农民之家,却带有贵族般的高贵气质。

经过磋商,萨达特同意采取基辛格全面撤军的建议,这意味着埃及从莫斯科这一边倒向华盛顿一边,为基辛格的穿梭外交开辟了一条新路。

萨达特为了国家利益敢于放下架子,牺牲成见,在谈判中迈出大步,但果尔达·梅厄和她的内阁并没有作好接受他谈判计划的准备。萨达特认为他国家的安全要求他敢作敢为,以色列人,可以理解的是,觉得他们的安全要求他们保持高度、经常的警惕。

但同时,101公里处的直接对话进行得比基辛格想象得要好得多。基辛格面临的问题不是来自谈判破裂的危险,而是来自协议达成的威胁。

对以色列来说,这证明他们能靠自己的力量进行谈判。对埃及来说,这是一种加速协定形成,尽快使第三集团军解围的机会。对双方将军来说,说不定下一次的诺贝尔和平奖就会落到他们头上呢。

但基辛格既出于政策的考虑,也出于虚荣的动机,坚决要求在12月18日日内瓦会议召开之前不要达成任何协议。

“亚里夫(以色列将军)在那儿兜售什么呢?”基辛格责问以色列大使迪尼茨。“叫他停下来……假如他成了撤军英雄,你们12月18日还有什么好讨论的?”

实际上,基辛格是要由他来操纵和谈进程。

在华盛顿,尼克松想到自己备受水门事件折磨,而基辛格却获得了诺贝尔奖并且行云流水般地周游世界,享受头版头条的待遇,嫉妒心油然而生。他把多勃雷宁召到白宫,密谈了半小时。黑格和斯考克罗夫特试图阻止这次会谈,却没有成功。

基辛格得知尼克松干预中东外交,尤其是把苏联拉进这次行动中后,气得火冒三丈。他通宵未眠,一封接一封的电报打到华盛顿。冷静的斯考克罗夫特告诉他,尼克松还想召见沙特大使,被黑格挡回去了,不然事情会更糟。

基辛格在筹备12月18日日内瓦会议过程中惟一的失败是没有说服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参加。阿萨德是个疑心病很重的人,灵魂上铭刻着外国人数世纪在他的国土上犯下的罪行。当基辛格到大马士革见到他时,他正坐在阿拉丁击败最后一批基督教东征军的巨幅油画下面。

基辛格提出日内瓦会议问题,阿萨德表示要他参加这个会议,首先必须以色列退出他的领土。

基辛格避开叙利亚参加不参加日内瓦会议这个问题,开始跟阿萨德讨论如何写邀请函。

突然,阿萨德变得和蔼可亲起来。如果要耽误几天,他无所谓。邀请函上其他问题都是枝节问题,他很乐意听从萨达特的安排。

“那封信中你和萨达特总统同意的一切事项我均会感到满意的。”阿萨德说。

基辛格开始相信阿萨德难驾驭的名声有点言过其实。这封信中有没有他不同意的地方?

“噢,对了,信中有一部分不准确。”阿萨德回答。

“哪一部分?”基辛格继续问道。

“信中说叙利亚已经同意参加会议”,阿萨德干巴巴地说,“我不同意。”

起初,基辛格惊呆了。他突然意识到阿萨德对邀请函的措辞如此无动于衷是因为他压根儿没有接受邀请的打算。

等他返回以色列,他把自己“败走大马士革”当笑话说给以色列人听。他这幕剧可以说演得惟妙惟肖。

同类推荐
  • 共和国大使

    共和国大使

    本书聚焦新中国外交事业,将镜头对准王稼祥、耿飚、柴泽民、熊向晖、冀朝铸、李道豫、吴建民、周文重、沙祖康、查培新、赵进军等十一位极具代表性、影响力、传奇色彩的中国外交官,讲述一个又一个荡气回肠的外交故事。内容贯穿新中国60年波澜壮阔的外交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间外交等领域,还介绍了外交官们不同于常人的家庭生活,是新中国外交历史的一部珍贵档案。
  • 细说汉初三杰

    细说汉初三杰

    韩信之死真的是应了那个“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典故?究竟是谁向他举起了屠刀?张良胸有韬略,胸有奇谋,为什么却没有受到刘邦的猜忌,反而自始至终都得到了刘邦的尊重?萧何受到了刘邦的多次猜忌,为什么却一生权倾朝野,名闻天下?本书为您拨开历史的尘埃,解开重重的谜团,却发现这段历史是如此的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 情说历代非常女性:艺妓卷

    情说历代非常女性:艺妓卷

    她们是沦落风尘的女子,她们是漂在水中的浮萍。她们满足了情场失意男子的情感慰籍,可她们却宛如一朵落花,再也上不了那个枝头。她们拥有绝世的美貌。乌发如云,眉山如黛,肤如凝脂,明眸善睐……她拥有绝世的才艺。她们的舞姿曼妙如天外飞仙,她们的歌喉婉转各夜莺百灵,她们弹奏出来的曲子宛如天籁……不过,究竟有多少人能读懂她们的美?又有多少人能尊重她们的美?
  • 在宇宙中摇滚:“宇宙之王”霍金传

    在宇宙中摇滚:“宇宙之王”霍金传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从霍金的诞生与成长、获取博士学位、怎样与致命疾病顽强地做斗争、探索宇宙的秘密、与两任妻子的婚姻生活以及著书立说等方面阐述了霍金的人生历程及对宇宙做出的巨大贡献;下篇以“霍金到底知道什么”为主旨,从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时空的本性、霍金对相对论的推演与深化、量子理论与其他理论的和谐统一等方面,运用理论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详尽地向读者对霍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名人传记丛书——孟子

    名人传记丛书——孟子

    孟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邹国,自幼丧父,家境贫困,从小勤学苦读,受教于孔子门人。他继承了孔子学说,倡导仁政,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他携弟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由于他的政治主张没有得到施展,晚年后他退居讲学,继续他的教育事业,被后人尊为“亚圣”。
热门推荐
  • 顶级大佬又来偷心了

    顶级大佬又来偷心了

    【绝美神仙大主唱VS腹黑狡黠小野猫】听说顶流偶像顾矜言回国第一件事就是招了个有抄袭丑闻的女助理?顾矜言的粉丝和广大网友都炸了,从此徐忆辞的微博每天都要被很多人轰炸。结婚前,每天都有人问她滚出娱乐圈了吗?结婚后,每天都有人问她什么时候准备要孩子?有一天顾矜言回到家的时候,看见自家傻媳妇抱着他的奖杯一脸纠结。“怎么,你打算把我的奖杯当做你的目标努力?”他笑。“不啊,我是在想你哪天破产了,我把这些卖了,能不能卖点钱给我们养孩子用?”“顾太太,想要养孩子,首先得有个孩子吧。”“啊,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她话还没说话就被他抱了起来。“你干嘛?”徐忆辞一脸警惕。“满足你的愿望啊。”“……”(甜宠+搞事业+1V1+双马甲+娱乐圈)
  • 女王的暴躁脾气

    女王的暴躁脾气

    心血来潮来人间玩玩,小样还不服能把我怎么样,以暴制暴我最拿手,看我表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凡修录

    凡修录

    普通人写的普通故事,本书只是想写出自己心中的修仙世界,有打斗,,但是不会很热血,有感情,但是不会11,只是在慢慢叙述一个普通人的穿越修仙之旅。ps:本书是慢热型,希望读者能耐心读下去.
  • 天才妖孽小神医

    天才妖孽小神医

    许朗只想当一个平平无奇的高中生,安安静静的过自己的小日子。奈何太过天才,任何东西都是一学就会,一会就精,想低调都低调不了。华夏第一神医,金马影帝,商业大亨……只要他想做,没有做不到的。面对记者的镜头,许朗无奈耸耸肩:我就是全才嘛,没办法呀。
  • 光之序列

    光之序列

    光明被黑暗包围,在那一刻时间化为永恒,科技文明迅速倒退,人类苟延残喘!他们说那是英雄的时代!也说,那是产生英雄的时代!基因之战,序列之争!那少年开启光之序列,开启那希望的序列!这是少年的成长之路,也是人类的希望之路!英雄并起的时代,诸神的光辉将再降人间!
  • 晓南

    晓南

    谁也不会想到,我的生活多么坎坷。可自从认识了他,周围的一切都被他小小的光芒温暖了。我不管结局是喜是悲,最后是痛苦还是欢笑,我只珍惜现在的一切----有他,便有了光!哈喽!大家好!我是夏萱!小号被盗了,本宝宝的心情十分低落,当然,就在秋天即将过去的时候给大家带来夏萱全新小说----晓南,希望大家喜欢.支持夏萱的小说!!!
  • 甜甜心

    甜甜心

    失恋IT男(雨泽)遇到失业,突然间自己的生活变的有点灰色,但是自从遇到了一位小天使(小面包),之后,自己的生活才变的多姿多彩起来,自己的世界才有了各种颜色。
  • 长发

    长发

    性格孤僻、忧郁的鲁檐为忘却与初恋女友分手的痛苦之情,孤身去了一所异地的大学。在那里,枯燥、无聊的校园生活使他陷入更加压抑、愁闷的境地,他惟有把自己置身于一间颓败的画室和周围美丽的风光以及往日那些愉快时刻的回忆,才能得到心灵上的喜悦和轻松。在一次周末举行的舞会上,鲁檐结识了纯朴高雅、如明媚春光般的绿缨。她的善解人意和真实细腻的情感使他瞬间产生了如痴如狂的爱慕,而他的坦诚和身上流淌的诗人般的忧郁气质也令她着迷,两人就这样一见钟情并深深地沉醉在爱恋之中。沉浸在美丽的爱情里的鲁檐以为自己从此找到了灵魂的伴侣和情感的寄托,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噩梦般的疾病倏然夺去绿缨的生命,这让他悲恨交加、痛不欲生。为医治心灵的创伤、寻求解脱,鲁檐把全部的精力和心思倾注在了事业上,但现实污浊的社会环境和人与人之间卑鄙丑陋的关系使他不堪忍受。无法克制对绿缨刻骨的思念和情怀,深陷迷惘和悔恨之中的鲁檐毅然放弃自己喜爱的职业,只身来到北方的一座小城镇。在那个景色秀美的小镇,他遇到了冰雪聪明、年轻貌美的乡村医生雪儿。鲁檐的不幸遭遇和苦闷心理让这位贤淑的少女深表同情,她暗地里悄悄地萌发了对他的好感和爱意。鲁檐心里虽然也喜欢她,但内心无法平静的忧虑和对绿缨的爱的无法忘怀,使他不能坦然地接受这份炽烈的感情。而恰在此时,医生在鲁檐的身体里发现了暗藏许久的重病。最后,在无休止的苦恼、压抑、烦闷和绝望中,他饮下一杯“千年的鸩酒”,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 书法离钩

    书法离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