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43400000027

第27章 穿梭外交(1)

1第一次以色列—埃及穿梭外交

穿梭外交并不是有计划产生的。1974年1月,以色列国防部长摩西·达扬带着一份新的军队脱离接触的计划来到华盛顿,他建议由美国国务卿亲自把这个计划呈交给萨达特,基辛格欣然同意。

等他到了萨达特的冬天住处阿斯旺,埃及总统也提出一个建议:与其把问题交给日内瓦谈判小组磋商,不如他自己留在中东从中斡旋,以加快推进速度。基辛格正求之不得。等他到耶路撒冷作短暂访问返回阿斯旺后,一种新的外交风格诞生了。“欢迎你们登上在埃以之间穿梭的飞机!”兴高采烈的约瑟夫·西斯科在第二趟旅行开始时脱口而出,“穿梭外交”因此而得名。

在随后的两年里,基辛格为四轮重要谈判而11次访问中东。

基辛格决定自己主持而不是交给日内瓦处理第一轮西奈脱离接触会谈。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把苏联人排除在这次行动之外。当然,他也承认“这里面无疑包含着一种虚荣心”。他不愿意放弃外交主动权,主要出于双重考虑:一是相信没人干得跟他一样好;二是害怕有人干得跟他一样好。

以色列国防部长摩西·达扬带给基辛格的军队脱离接触计划的中心部分是以色列军队撤到苏伊士运河以东20公里,将建立一个10公里的联合国缓冲区分隔双方部队。每一方应划出纵深40公里的兵力限制区。

萨达特决不会同意这笔交易,因为40公里的兵力限制区已延伸到埃及主要地区。但这都好商量。萨达特比他的将军和以色列内阁更清醒地意识到,如果照这个路子商讨达成协议,将标志着以色列自1956年以来第一次从它占领的重要领土上撤退。

因此,令基辛格吃惊的是,萨达特毫不含糊地接受了达扬建议的以色列的前沿线。他所不同意的是达扬计划只允许埃及在运河以东保留两个营,他认为这是对占领那一地区的军队的侮辱。他要保留10个营和一些坦克。但萨达特将接受基辛格所能争取到的任何数目——当然,基辛格要全力以赴。

在耶路撒冷,基辛格面对的是他的哈佛大学的学生、亲密朋友伊加尔·阿隆领导的谈判小组。这位以色列副总理希望基辛格跟萨达特还价还到5至6个营。令人称奇的是,阿隆和萨达特跟基辛格说话时好像都把他当做自己一方的代表。

“6个营是不可能的。”基辛格说。

“如果他们坚持10个营,我们坚持6个营,也许8个吧。”阿隆说。

基辛格提醒阿隆,把一个小一点的数目放在妥协的前面是愚蠢的。如果以色列能接受8个营,就说8个好了。“如果这件事拖得太久的话”,基辛格警告道,“他(萨达特)的顾问会转而反对它的。”

萨达特接受了这个数目。但他不愿意跟以色列——埃及未承认的国家一块举行协议签字仪式。基辛格出了个主意:埃及、以色列分别把协议条款写进给美国的信中,由美国向双方出示一封包含“美国建议”的信让他们签字。这种形式很繁琐,但行得通。

当基辛格带着几乎是最后协议的文本来到萨达特处,萨达特未加思索地决定口授一封信给以色列总理果尔达·梅厄,这使得他成为第一个跟以色列建立直接联系的埃及现代领导人。

“当我谈到和平的时候,我是言出必行。”萨达特在给梅厄的信中写道,“我们过去从未进行过联络。我们现在有基辛格博士帮忙,我们可以通过他进行对话。”

果尔达·梅厄正患有严重的带状疱疹,一星期没有出家门。当基辛格到达以色列时,那里下着10年来最大的一场暴雪。基辛格靠军车开道才抵达梅厄的住宅。他给她念了萨达特的信。

“这是件好事”,她简洁地说,“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随后,她写了封回信,在信中除了表达她的和平愿望外,还高度赞扬了基辛格。“很幸运,我们拥有我们共同信任的基辛格,他随时准备为和平事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脱离接触协定的最后几项已被接受。协定将由埃及、以色列军队司令在101公里处签字。基辛格已回到萨达特的夏天住处阿斯旺,萨达特刚刚读完梅厄的信,一个助理走进来说签字仪式已经完毕。“我要脱掉军服”,萨达特宣布,“除了庆祝仪式我再也不会穿它了。告诉她这就是我的答复。”

那天下午,尼克松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这个协议,这总算使他从国内的痛苦深渊中抬起头喘口气,尽管大部分荣誉仍旧归在基辛格的名下,据民意测验结果,85%的美国人认为基辛格干得不错,自从有这项民意测验以来,没有一个政府官员得到过如此高的赞扬。两家以色列报纸在头版把他描绘成和平天使;埃及出现大型的群众欢庆场面;在叙利亚,公众的仇视情绪已转变成一种秘密愿望:希望他们的国家列入基辛格下一个议事日程安排之中。

只有从莫斯科传来了一片指责声。在一份给尼克松的正式公函中,勃列日涅夫抱怨美国无视过去达成的谅解,即美国在处理中东问题时应与苏联联合行动。对基辛格来说,这个哀伤的指责是他收到的最好的祝贺。

基辛格在中东外交中采取的不是他所欣赏的一步到位的方法。他看不出有什么必要或有什么可能达成解决像巴勒斯坦问题这种基本争端的全面中东协议。他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哄以色列退出被占领土地,劝诱阿拉伯人接受以色列及它确保边境安全的权利。就这样,他靠这种一步一步的谈判方式取得了他想得到的结果。

与那种客观估量国家利益的外交方式不同的是,基辛格在中东充分利用他与政治家的友谊来达到谈判目的。“他建立了一种私人关系”,以色列原国防部长伊扎克·拉宾说,“一种很亲密的关系,迫使别人为他帮忙。”

这在中东是很适用的,因为阿拉伯世界的生意心态除了好讨价还价之外,就是喜欢套交情,彼此建立信任感,基辛格也不例外。他尤其欣赏这种在讨价还价中发展起来的友谊。“他骨子里是个希伯来人。”一位研究中东的学者说。

他发展的最重要的私交也是最出乎意料的,是和埃及总统萨达特的关系。基辛格常常用一种肃然起敬的口气把萨达特说成是“先知”。除了周恩来,没有一个他接触的国家领导人在他心目中留下如此深的敬意,激起如此浓厚的感情。

有一次,萨达特把他领到别墅的热带花园里,在一颗芒果树下,萨达特亲了他。“你不仅是我的朋友”,萨达特说,“你是我的兄弟。”吃了一惊的基辛格随后告诉记者,“以色列人没有得到更好的待遇是因为他们没有亲我。”

基辛格与果尔达·梅厄的关系则是很折磨人的,就像一位意志坚强的犹太母亲和她飞黄腾达的不孝之子之间的关系。“果尔达是不是恨我?”基辛格常常问大使迪尼茨和其他人。“不会的。”他们向他保证,但他们也承认关系颇有一触即发之势。

尽管果尔达一会儿叫基辛格气得发疯,一会儿叫他垂头丧气,基辛格对她还是怀有感情的,因为他理解她对她的每一个公民的生命安全所怀有的关切之情,因为他理解她对以色列的生存所持有的献身精神。对这一点,作为犹太人的他决不会置身事外。

1974年梅厄最后的官方举动是为基辛格举办了一个招待会。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中,基辛格狠狠地亲了梅厄一下,这个吻比他给与萨达特和从萨达特那儿得到的要大得多。“我知道”,她说,“你从不亲女人。”

基辛格与伊加尔·阿隆,以色列副总理、以方主要谈判代表的关系既亲密又紧张。基辛格对他怀有深厚的感情,基辛格曾试图跟埃及外交部长伊斯梅尔·法赫米套近乎,但却没有成功。“他假装是和平缔造者和调解人,实际上总是在为以色列谋取利益”,法赫米后来谈到基辛格时说,“考虑到他自己是个犹太人,这一点也不奇怪。”

法赫米最厌恶的是基辛格的两面派行为。“他总是咒骂以色列人,常常取笑以色列领袖来使我们相信他是我们这一边的,并以此来掩盖他的偏心眼,”他说,“不幸的是,只有萨达特吃他这一套。”

好多跟基辛格打过交道的人都指责他口是心非。基辛格确实是个很狡猾的人,他善于用自己的话、行为、玩笑、风格去迎合他的谈话者。在叙利亚,他讥讽地称果尔达·梅厄为“以色列小姐”;在以色列,他拿阿萨德开粗俗的玩笑,还模仿沙特阿拉伯国王如何就共产主义和犹太主义之间的联系大放厥词。

但基辛格的狡猾还在于他避开赤裸裸的两面派行为。他用词很讲究,从不撒谎,只是掩盖一些真相,使人产生误解。“但这不能算是欺诈行为。”他过后说。

詹姆斯·施莱辛格,基辛格在那些年月中的对头,对基辛格这些做法特别反感。他甚至认为这与基辛格的出身背景有关。“亨利的欺诈风格在欧洲不会像在这儿一样受到责难”,施莱辛格说,“过分玩弄权术在盎格鲁—撒克逊国家不吃香。”

“亨利没有意识到的是阿拉伯领导人好互通传闻。”施莱辛格补充道。其实,基辛格理智上非常清楚这一点。但他喜欢做变色龙,对不同的听众变化出不同的颜色,并企图用诋毁另一个人的方式讨这个人的欢心,这不仅仅是一种谈判技巧,也是一种性格缺陷。他在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那儿采取的风格与他在白宫和华盛顿晚宴上采取的风格毫无二致。

前任国务卿授权让人家办事的时候多,亲自出马的时候少,基辛格则正好相反。他要求主要部门的决定都得由他作出,留在华盛顿的副国务卿无权作主。这样一来,国务院实际上是基辛格上哪儿,它上哪儿。基辛格的指挥部设在一架名叫“萨姆—86970”的波音707飞机上,它曾被艾森豪威尔和肯尼迪作为“空军一号”使用过,机上装有一个由两位技术军士操纵的大型电子控制台,能与世界各地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有些天,二百多封电报往返于他的飞机。每次停下来,8辆装得满满的大卡车把文件从飞机运到宾馆。《华盛顿邮报》称这为“历史上最大的永久漂浮的外交政策集团。”基辛格也称他的波音707飞机为飞行中的国务院。

早在基辛格还只是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时候,他的文件箱就已被认为是黑洞。他的助理不断想点子让他处理掉等着他签署的堆积如山的文件。过去,他们故意在文件封皮上标明由索南费尔特批阅的字样,因为这肯定会诱使他抓起文件仔细阅读,现在除了这一招外,他们还在他们需要他批阅的重要决定备忘录标上“庆贺电报”、“斯考克罗夫特与总统的对话”,引诱他翻阅。

他所担任的责任之多,任务之重,就连管理行家也会感到应接不暇,何况基辛格并不善于管理。他讨厌委托别人干,下达的命令既不明确也不决断,弄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不严格遵守时间表,好向下属发泄不满,一点不想掩盖自己对官僚机构所持有的蔑视态度。当他开始为谈判无限度地四处奔走时,这些管理缺陷进一步地暴露出来,尤其是他只带上像伊格尔伯格和洛德这样的高级官员,而把副国务卿肯尼思·拉什晾在一边。

然而,他在穿梭外交中显露出来的才华掩盖了他管理方面的无能。

他善于用令人信服的、极其生动的语言向埃以双方描绘失败的可怕后果。基辛格警告以色列人,犹豫一天,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就有可能横插一脚,一旦美国公众厌倦了,以色列就将在没有美国空投的情况下战斗。反过来,他告诉萨达特:如果战争爆发,五角大楼决不会放过你。

因为需要以色列作出更多的让步,基辛格从历史的角度生动形象地分析着局势,设想出一个因以色列人食古不化而造成的大动乱和被世界遗弃的前景。耶路撒冷的谈判者都有了一本基辛格悲观主义论调的仿真词典。当他称这一进程是“自杀性的”,他的意思是很困难。“不可能”可译为“不太可能”。“困难的”意味着“有成果的”。当他说:“我来看看我能做什么”,这个意思是“我已经得到了他们的妥协,只是没告诉你们罢了”。

除了威胁恫吓之外,他还充分地利用了大棒加胡萝卜的手段。在阿拉伯世界里,他许诺美国将进行技术投资。第一个脱离接触协定签字后,埃及得到了一座美国核电站。第二年,西奈第二轮会谈破裂,基辛格认为是以色列的错,则要求国防部长施莱辛格减慢给以色列的武器供应。这正中施莱辛格的下怀,他以书面的形式下达了这个命令。伊加尔·阿隆在戴维营向他过去的老师抱怨此事,基辛格矢口否认这是在施加压力。他向阿隆保证,外交分歧和武器运输之间没有联系。阿隆非常清楚美国这样做是冲着协定未达成而来的,面对基辛格的狡辩,他又惊又怒。但这方法很有效,下一轮谈判中,以色列驯服多了。

2不愉快的插曲

1973年12月,在基辛格结束对耶路撒冷访问之际,他悄悄撇下记者,瞻仰了为纪念死于纳粹之手的600万犹太人而修建的雅德·瓦森。他本意并不想去那儿,但以色列官员请求每个来访的国家领导人都这样做,他也不例外。虽然基辛格,一个从菲尔特逃出来的难民没有必要要人教他大屠杀是什么,但有些以色列人认为这位国务卿先生有必要上这堂课,他们认为基辛格忘了自己是什么人,是什么出身。

同类推荐
  • 三十万言三十年

    三十万言三十年

    本书是一本研究介绍胡风的专著。作者以第三人称的手法,客观地蓦写介绍胡风案从1955年发生至1988年彻底平反的全过程。它通过翔实的资料,客观的叙述,展示了一个丰富、复杂的胡风。介绍了胡风从左翼文艺活动开始,逐步形成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亦给读者展示了上世纪特定历史年代,极左思潮对正常文学、文化生活的冲击与戕害。木书为研究现当代思想史及胡风文艺思想,提供了很好的文献史料。
  • 丰臣秀吉(五)

    丰臣秀吉(五)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贝多芬传

    贝多芬传

    本书是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著名的人物传记之一。这是一颗受伤后近乎窒息的心灵勃发而出的一曲激昂的交响乐(贝多芬本人正是这样的经历),是对音乐艺术大师贝多芬一生的真实素描。
  • 梵·高——表现主义先驱

    梵·高——表现主义先驱

    梵.高生前并未得到社会的真正承认。梵.高作品中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强烈的个性和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这些作品中突出地追求自我精神的表现,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正因为他远远地走在时代的前面,所以,难以被当时的世人接受。但是,他对西方20世纪的艺术具有深远影响。充分认识作者主体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自由地忏悔内心的感情,意识和把握与形式相对的独立价值,在油画创作中吸收和撷取东方绘画的因素——这是梵.高艺术对后人的启示。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至于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派,都曾经受益于梵.高的艺术。他是继伦勃朗之后荷兰最伟大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画家。
  • 未来无限可能:林书豪给你的10堂人生启示课

    未来无限可能:林书豪给你的10堂人生启示课

    “林书豪的崛起是一个伟大的传奇故事,这甚至已经超越了体育本身的意义”。美国总统奥巴马这样评价林书豪的疯狂表现所带来的“linsanity”。林书豪的崛起当代最好的励志故事,我们可以从他身上看到很多成功人士的特质,从他的身上发现值得自己效仿的闪光点,每一个年轻人都可以从他的经历中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
热门推荐
  • 青涩之城

    青涩之城

    《青涩之城》讲的是三个年轻人的故事,他们在城内相识相知,但却没有在相守。最后他们都分开了,走到了城的外面,便再也没有相见。
  • 听青春的歌声

    听青春的歌声

    洛落,年仅17岁,当红人气偶像女歌手、演员,著名作家洛颂的堂妹,却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陆喻卿,一个普通的,喜欢音乐的大一学生。因为一场拍卖会,两条平行线相交在了一起。他犹如灿烂的阳光,闯入了她的生活。“只是不想你这双明澈的眼睛受到污染和伤害,因为……我……真的很……喜欢……你……”听,青春的歌声。是迷茫、天真、冲动的。
  • 慢穿之花非叶

    慢穿之花非叶

    (友情提示,本文不攻略人,小暖,小甜)本人是小萌新,文笔不好!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花非叶(因为无聊,绑定系统小六)开始了各个世界的游历!童话世界,校园世界,玄幻世界,末世世界,修仙世界,神世界,魔法世界……展现出友谊,爱情,亲情!不排除有可能会出现男主!有些可能要串客,动漫世界,因此可能会出现ooc!不想看的,直接排雷划走!谢谢!
  • 残情孽爱:恶魔的囚宠宝贝

    残情孽爱:恶魔的囚宠宝贝

    他,是黑白两道惧怕的少爷,他有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曾经他和她的爱情另人羡慕,家人的反对让他们越走越远?直到她为了爸爸的事业,设下圈套,将他的公司全盘过去爸爸的名下,他还会再原谅她吗?
  • 大神今天超神了么

    大神今天超神了么

    这是一只有马甲的小兔吱vs大灰狼的故事小剧场苏景晨:媳妇,以后你叶伊园里的伊园呢还是叶一园里的一园呢?叶伊园:来吧!掏出榴莲皮,自己的键盘苏景晨:媳妇,我错了。电竞小甜果,微虐,但不及一百分之一哦!
  • 那年,说好的承诺呢!

    那年,说好的承诺呢!

    那年,他16,她17.相识于网络,相识的原因很简单,她爱玩,因经常看到他说说的伤感,便起来玩心,她说“我是你的初恋女友”他呆楞,却还是同意了她的好友请求,就这样,她/他们相识了。。。。他说,如果你愿意听,我愿意为你唱一辈子的歌,她盯着手机屏幕痴痴的笑。。。最终的最终,他还是食言了。。10年后,法国巴黎桥头,杨落曦大喊“程雨晨,10年前你说好的承诺呢!。。”却没换来一句回音。那年青春正好,我们说好的承诺呢!???其实她不知道的是,“雨落晨曦,”雨落了,晨曦才会到来,他与她本就隔了千山万里。。这是程雨晨与杨落曦的故事。。这是一个平凡却心酸的故事,希望你能喜欢。。。
  • 剑斩雷霆

    剑斩雷霆

    既然肩负重命,那便一往无前!英雄路,勇者无敌!我握巨剑在手,斩出雷霆万钧!成名史,张扬任性!
  • 遇见蓝色的你

    遇见蓝色的你

    他叫南正赫,是一个篮球狂热爱好分子,时而腹黑,时而孩子气,时而成熟,阳光帅气的得到了不少女生的倾慕,但他唯独对她倾心。她叫丁芮,是个钟爱蓝色女生,她喜欢用蓝色来形容一切她认为美好的事物,包括爱情,她喜欢独自一人时发呆。因为她善良真诚的内心,让她算不上美若天仙的外貌也能令人为之倾心,包括他。虽然他和她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是他和她的爱却是如此纯真,没有所谓金钱利益的牵绊。但因为他和她要共同守护某样东西,让他们的爱变得更加经得起考验,让他们的爱多了一份微妙的元素。但最后会发现,原来爱情可以这样。因为这是蓝域处女作,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支持,也因为这是根据蓝域自己的故事改编的,所以蓝域会更用心创作。
  • 天字一号

    天字一号

    细数天下武林,首推东莲塔,西虎楼,南天峰,北草堂,中客栈五大堂口。其中,东莲塔乃是佛门高僧无妄法师精修坐禅之地,西虎楼乃是高丽黑虎堂总堂所在,南天峰和北草堂均是丐帮南北教众的汇聚之所。可是这中客栈......作为五大堂口之首的中客栈,仅仅只是一座木质的二层小楼而已。它是一座真真正正的客栈,无论你是喝酒吃肉还是跟小妞开房,价格绝对公道,童叟无欺!一间客栈,一位老板娘,一位无良少爷,一位猥琐大叔,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傻小子,一个酿酒的女汉子,还有一对儿娇滴滴美貌可人的打杂小妹儿,这就是一间普通的客栈,真没什么不同嘛~但是,它真的,仅仅只是一间客栈么(本书可能用词方面有点现代希望大家见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