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54200000016

第16章

尤其是这一情节的讽刺性和趣味性,使观众或解颐,或捧腹,在笑谈之余,受到了令人愉悦也令人难忘的艺术感染。一般观众在赞叹“好看”的同时,往往不会去深究历史事实的真实程度。其实,据史传所载,武则天怒废李显,是因为他当上皇帝之后,因一味宠幸韦皇后而欲任命岳父韦玄真为侍中,遭到中书令裴炎反对,李显遂火冒三丈:“朕就是把整个天下都给韦玄真又有何不可?”裴炎将此事密报武后,武后抓住这句话,认为是对先帝的背叛,证明李显不能胜任皇位,遂传懿旨废显另立。如果将这带有鲜明政治色彩的严肃情节搬上荧屏。当然就产生不了像“宫廷拔河”这样亦谐亦趣的戏剧效果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丑态百出的大臣“拔河”并不是电视剧编导者异想天开、凭空臆造的故事情节;而是事出有因,有据可查的。据《旧唐书》卷七载:“庚戌,上令中书门下供奉官五品以上,文武官三品以上并诸学士等,自芳林门人集于梨园球场,分朋(队)拔河,帝与皇后、公主亲往观之。”《新唐书》卷四载:“三年二月已丑,上及皇后幸玄武门,观宫女拔河;庚戌,(上)及后、妃、公主观三品以上拔河。”《资治通鉴》第二0九卷则叙之更详:“庚戌,上御梨园球场,命文武三品以上抛球及分朋拔河,韦巨源、唐休壕衰老,随缰踣地(随着拔河用的粗绳子摔倒在地),久不能兴(许久不能爬起来),上及皇后、妃临观大笑。”连大臣们的狼狈之态与帝后们的嬉乐之状都活画出来了。这些断断续续的记载,至少可以说明,中宗李显确有喜观拔河之癖,且大臣们为取悦皇上而“表演”拔河也确有其事。《大明宫词》的编导者只不过将拔河的场景由球场“移植”到了宫廷,将拔河的内容由嬉乐“演变”成了议政而已。经过这一番移花接木的再创作,便成了虽为虚构却也符合人物性格的“宫廷拔河”。而李显其人,纵观其一生,作为昏庸无能的淫乐之君,其“玩绩”又岂止拔河一项!“上好击俅(打棒球),由是风俗相尚”;“上命宫女为市肆,公卿为商旅,与人交易(即表演交易场面),上与后临观为乐”;“丙辰,上游宴桃花园”,“四月丁亥,上游樱桃园,引五品以上诸司长官学士等人芳林园尝樱桃,便令马上口摘(即不用手摘而直接用口含摘樱桃),置酒为乐”;“乙未,幸临庆池,结彩为楼,宴侍臣,泛舟戏乐”:

“正月丙寅,上及皇后微行以观灯”……(以上引自《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这位历史上有名的“短命”皇帝,确是一位多面手“玩家”,可惜他刚当了几个月的陛下,就“玩”得被母后武则天废黜流放,等到幽禁之后复出为帝,没几年,又“玩”得被自己宠幸的皇后韦氏和亲生的女儿安乐公主合谋毒死于任上。此等结局,虽说咎由自取,却也可悲可叹。难怪史家评日:“廉士可以律贪夫,贤臣不能辅孱主。诚以志昏近习,心无远图,不知创业之难,唯取当年之乐,”故而“竞以元首之尊,不免齐之祸也”(《旧唐书》卷七)。如此昏愦无能的庸君孱主,超级“玩家”,除了不会“玩”政治、理国事之外,他什么都会玩,玩物丧志,玩世不恭,玩忽职守,最后玩丢了皇权社稷,也玩掉了自己的性命。对于这样的超级“玩家”,让他在宫廷上玩一玩拔河游戏,实不为过也;而且,还很是符合人物的性格逻辑,顺理成章哩。作为艺术情节的“宫廷拔河”,其讽喻意义是辛辣尖锐而深刻隽永的,而且可以借作观照现实的一面镜子。放眼当今,像中宗李显式的庸碌无能的大大小小的“领导者”,还是不乏其人的。对于下属的各种意见、建议,对于发生争议的各种是非、曲直,有的领导者睁只眼、闭只眼,或装聋作哑,充耳不闻;或寡谋少断,莫衷一是;有的则丧失原则性,一味和稀泥,当“泥水匠”、和事佬;有的则“难得糊涂”,得过且过,致使重大问题久拖不决,以至延误时机,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还有的则是典型的“风派”领导,左边风盛听左边,右边风大往右倒,与坐看“拔河”观胜负、见风使舵当“裁判”无异。有的领导似乎四平八稳,一辈子“不犯错误”,其实呢,尸位素餐、庸碌无为乃是最大的错误!“志昏近习、心无远图”者,乃是最不称职的庸官!……凡此种种类型,都能从“宫廷拔河”的皇上和“百官”中找到他们的影子。这些人此刻或许正在“台下”看“戏”,或许正在振振有词地指责那位中宗李显和他的臣僚们荒唐之至、滑天下之大稽,指责他们误国误民、甚至祸国殃民!而当他们作为“观众”在嘲笑古人的同时,却不曾留意,其实他们自己也正在“台上”演戏呢,而且自己的鼻梁上已被不知不觉地抹上了一道丑角的白粉--凡昏官庸官,职不分大小,位不分高低,都只不过是那些古代反面典型的当代“克隆”而已。电视剧中的“宫廷拔河”虽带有“戏说”的成分,然而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宫廷拔河”,以及由此而滋生的种种官场弊端,我等诸君可不能掉以轻心,将它当成“戏说”而一笑置之。

为何给贪官夫人立传

--读《鹅笼夫人传》

由清末民初知名学者王文濡编纂的《续古文观止》,弥补了康熙年间吴氏叔侄所编《古文观止》的缺佚之憾,且所选不乏名篇佳什。其中周容所撰《鹅笼夫人传》便是一篇意味隽永的好文章。《鹅笼夫人传》的传主,系晚明崇祯朝首辅(相当于宰相)鹅笼之妻“毗陵某氏女”。为了弄清鹅笼其人,我查找了《明史》,果有传,但可惜被列入《奸臣传》中。

鹅笼本名周延儒(1593-1643),江苏宜兴人,明万历四十一年20岁时中状元,崇祯时以礼部右侍郎入阁,后升为首辅,曾两度为相。史传说他为官后期“怀私植党,误国覆邦……罔恤国事,职为乱阶”,“庸弩无材略,且性贪”,犯有“重贿入手”等“十大罪”,“崇祯十六年被劾归赐死”。对于这样一位臭名昭着的贪官污吏,为什么后人还要专为他的夫人写“传”,且通篇美誉而使之留芳千古呢?原来,鹅笼是鹅笼,夫人是夫人,其人格与品行倒是有着天壤之别的。而《鹅笼夫人传》的价值就在于为我们塑造了这样的正、反两个典型人物,一位是深明大义、不慕荣华、严于律己也严于律夫的女姓形象,堪称封建社会淑女、贤妻的典范,即被称为“鹅笼夫人”的这位“某氏女”。另一位便是鹅笼本人,其实他也并非天生就坏,他由开初家贫如洗的一介寒儒,发愤苦读、金榜题名、官至宰辅,后来又由于夫人的“训诫”约束,“为相十年”而名声不坏,未闻世有讥议;但发妻亡故之后,他渐渐贪贿成性,腐化堕落,最终被皇帝赐死,成为遗臭万年的贪官佞臣。

应当说,《鹅笼夫人传》中一褒一贬的这两个典型人物,而今读来仍觉是颇具现实意义的。如果说“某氏女”婚嫁之前那种不嫌鹅笼家贫的超凡脱俗的表现已足可令人起敬的话,那么,更令人敬佩的是,当她真正成为“宰辅夫人”之后,并未因夫荣妻贵而忘乎所以,而是继续保持着冷静的头脑与清醒的理智,以其非同凡俗的见识与德行,为“功成名就”的夫君当好真正的贤内助。尤其是在夫君作了“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之时,为使他为官清正而不倚权纵势、为所欲为,她便随时以道德礼教和朝廷的法度来规范、约束、劝诫他,随时敲一敲警钟,进一进逆耳之言,当好一名严于律夫的枕边“谏妻”。这就更是难能可贵了。

鹅笼“十年为相”而“用寡过闻”(很少听说他有过错),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不归功于这位夫人。民谚有云:“家有贤妻,男儿不做混事。”信哉斯言也。可惜鹅笼夫人因病英年早逝。之后,当鹅笼被排挤出政坛,几经周折,又凭借关系、进行钻营,第二次复出为相时。他便再没有这样的枕边劝夫、以苛严为真爱的好妻子了;以至他恣肆无忌,愈滑愈远,“纵淫乱政”,最后落得死有余辜的可悲下场。最为耐人寻味的是,当鹅笼夫人病危临终之时,曾不无忧虑地“语鹅笼”日:“地高堕重,公可休矣!妾不自知何故,以今日死为幸。”这番“痛语”译成白话,意即:“地位越高,摔得越重啊!你可以收手(罢休)了。我自已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困,总觉得现在死去是值得庆幸的事!”真是警策之语,肺腑之言。常言道“知夫莫如妻”,其实夫人生前,早已从鹅笼的言行轨迹中看出某些端倪,甚至预见到他如若不加收敛,下场将极为不妙,于是才出此“先死为幸”的痛切之语。这里再一次表现了夫人的深明大义与深谙事理。只可惜鹅笼并非“响鼓”,虽重锤猛击仍难以警醒;并非身患“小恙”,而是病入膏肓,虽苦口良药亦不能救其一命耳。

《鹅笼夫人传》的最末一段,为了佐证“夫人卒(死)时所言,固已窥其微(端倪)也”,特别地将鹅笼“死无葬身之地,的悲惨结局渲染了一番,又将他再次为相之后的腐化堕落描绘了一番。其中京师盛传《十子谣》讥讽他一节,尤为典型。所谓“十子”,就是什么叶子、附子等。叶子是一种赌博游戏,鹅笼当时兴趣很浓,常常玩得通宵达旦;还将女子装扮成男子带进宫中陪他淫乐。鹅笼喜欢吃附子,成天口嚼不绝故能面色红润如玉。他大肆收受贿赂,把金子、银子、珠子视为-“亲子”……《十子谣》便是鹅笼腐败的生动写照。

联想到当今民间流行的讽刺歌谣俯拾皆是,不也同那首《十子谣》大同小异么?什么票子、房子、车子、妃子(指包二奶,养情妇之类)、铺子(指违法经商)、条子(指乱批条子为坏人牟利),再加上妻子、儿子(指利用职权为亲属谋利),当今的“十子”不逊当年,何其“丰富”又何其“新潮”乃尔!而现实中以权谋私过不了这类“十子”关的官员,竞屡禁不绝,屡见不鲜,成“后继有人”之势,有“层出不穷”之虞。历史和现实,又何其相似乃尔!

在《鹅笼夫人传》中,作者似乎过分强调了夫人谏夫从善的“决定性”作用,以至鹅笼前后迥异的表现和命运的起落也似乎全都系于夫人一身,这未免有夸大溢美之嫌,且忽略了造;成鹅笼堕落的主观因素与社会背景;然而作者的立意却是好的,夫人的形象也是丰满感人的。有趣的是,有关部门曾三令五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管好身边的人”;而《鹅笼夫人传》却写的是“领导干部身边的人”如何管好“领导干部’’的事例,这就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确有深意在焉。问题在于,各级官员的夫人们,怎样才能像鹅笼夫人那样,不仅自身不慕荣华,不爱钱财,而且从严于律己到严于律夫,当好一名常以“礼规”劝诫、约束夫君的“谏妻”。礼规者,道德规范、纪律法规之谓也。为官从政,诚然要受组织的约束,群众的监督,法纪的制衡,这是主要的;而官员们自身素质的高下,则是他们贪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这也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作为朝夕相处的夫人们,若能在夫君的某些不良行为(或不轨行为)初露端倪时就“窥其微”,止其始,动之以情理,晓之以利害,我想其劝谏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鹅笼夫人传》别出心裁地“特意”为贪官夫人立“传”,这在文学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它所给予我们的启示也无疑是积极有益的。

“自作聪明”者的漫画像

--读同一则笑话的三个“版本”

以讽刺、夸张和短小精悍为其主要特征的古代笑话,作为一种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民间文学样式,千百年来,以其独特的思想艺术魅力,征服了一又一代的人们。其中不乏经受过时间检验、沙砾淘金的精粹篇什,世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至今仍闪烁着讽喻的亮色与智慧的光芒。有一则古代笑话叫《长竿入城》,最早见于三国时魏人邯郸淳所撰《笑林》;我在阅读中发现它不同时期的三个“版本”,颇为有趣,遂引起我的兴味。长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那位“鲁人”,居然蠢笨到不知持竿作“荷戟冲锋状”便可直插入城,固然愚蠢可笑。然“老父”则以聪明人和“指导者”的面目出现;而他一出场,先来个“吾非圣人”的“伟大的谦虚”,以掩其“见事多矣”的露骨的吹嘘,而后即出此“截竿”之下策,则不仅更见其愚昧,且自作聪明、好为人师之态,实在可笑之极。“鲁人”和“老者”都是被讽刺的对象,而后者不仅可笑,而且有害。翻阅明人冯梦龙所纂《笑府》,其中《李三老》一篇,算得上这则笑话的第二个版本。

李三老

有持竹竿入城者,横进之不得,直进之不得,截之则又可惜也。正踌躇间,旁人曰:“十里外有李三老,智人也,盍与商之。”适三老骑驴而至,众欣跃往迎,见其坐于尻(臀)上,问云:“曷不坐中央?,日:“缰绳长耳。”这显然是从《长竿入城》衍化而来。它增加了“旁人”,即后来的“众”(人),这就不只是“持竿人”一人之蠢,似乎周围的人都成了愚人国的居民,蠢到一处了。还增加了一位重要角色“李三老”,他不仅是位“聪明人”(“智人也”),且十里内外远近闻名,看来是专为人释疑解惑的“导师”,型人物了。难怪他“骑驴而至”众人会“欣跃往迎”呢。可是他骑驴居然不坐驴背,却坐在驴屁股上,问他何故,他竞回答是因为“缰绳长了”。如此高级笨伯,实在让人笑掉牙也。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情节,就是发现他“坐于尻上”并诘问他的,竟是那些先前弄不懂“长竿”该如何“人城”而欲向他求教的众蠢人们,足见这位被众人“尊”为“智者”的李三老,其智力当在已经很蠢的“众”(人)之下。这讽刺是够辛辣的。更妙之处是在故事的结尾,写到李三老答日“缰绳长耳”便戛然而止,至于下文如何,即李三老将怎样为不知长竿如何人城者“排忧解难”,也就隐而不言,留待读者去想像了。这种简洁而含蓄的手法,留给人们思索的空间与回味的余地,实在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而收事半功倍之效的高明之法。即便是把它看作一种“改编”,《李三老》对于《长竿入城》的改编也是很成功的。曾编撰过刺世小说集“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冯梦龙先生不愧是讽刺高手、文章大家,在不足百字(实为75字)的短文里,就为我们塑造了这么一个号称“智者”实为草包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滑稽人物,而且堪称“典型”。它的成功首先是艺术上的成功,是文字精炼与细节运用(“坐于尻上”、“缰绳长耳”)以及漫画式“白描”手法的成功。《李三老》完全可以当作古代微型小说的精品来读。清末小石道人辑纂的笑话集《嘻谈续录》,其中有一则笑话,题日《捉糊涂虫》,也是在《长竿入城》的情节基础上加以衍化和发展的,可说是它的第三个版本。该篇叙一昏官断事不明,百姓怨恨,暗呼之为“糊涂虫”并写诗满城张贴讽刺他。此官见壁上的招贴而不知诗乃刺己,“竟传捕役责之”日:“外边出示要捉拿糊涂虫,你们因何不拿?致使民怨!定限三日,要拿糊涂虫三个,少一个立毙杖下!”……捕役只好从命。好容易捉到两个糊涂虫,其中一个就是那位手持长竿而横、竖皆不知如何入城者(另一个糊涂虫,此处从略),带至堂前,该昏官遂判:

“你拿竹竿进城,直进,城矮;横进,竹长;你为何不借一把锯来?锯为两段,岂不早进城去了!”此“判词”当然令人哭笑不得。然更妙处仍然在结尾,捕役正愁少捉了一个糊涂虫没法交差,一闻此言,忙跪禀日:“第三个糊涂虫已有了。”问:

“是谁?”答日:“等下任太爷来了,小的便会拿他。”这个“他”当然暗指昏官本人无疑。至此,能不令人畅然一笑?这则笑话由讽刺蠢人发展到讽刺昏官,它的主角由“好为人师”者变为“糊涂为官”者,实则已将市井笑料演绎而为一则政治笑话。就其思想内容而言,算得上一种提升或者深化;艺术略嫌繁冗,缺少了民间笑话的精粹洗炼。但作为一种新的“版本”,“旧瓶装新酒”,锋芒直指腐朽昏庸的封建官场,其立意还是可取的。试想如此糊涂之官,将如何判案断事?不颠倒黑白、诬良为盗甚至草菅人命才怪。透过他,我们看到的是诸如《十五贯》中的昏官“过于执”之流的影子。这三则笑话,或日一则笑话的三个版本,堪称“自作聪明”者的绝妙漫画;它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丰富的。“或解颐而称快,或拍案以惊奇,如临水以燃犀,似逢人而说鬼,尽相穷形,谲奇诙诡,几令大块尽成一欢笑场,岂非一时之快意事哉?”(《嘻谈续录序》)其锋芒所向,尖锐辛辣,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所塑造的“二老一官”反面形象,足为世间一切自作聪明者戒。那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草包,那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不学无术者,那种不懂装懂而又好为人师、“以其昏昏”而欲“使人昭昭”的“教师爷”,我们见得还少么?从《长竿人城》(《笑林》)到《李三老》(《笑府》)再到《捉糊涂虫》(《嘻谈续录》),三个版本延宕的年代,自三国魏时(公元二世纪)而至清末(十九世纪),前后达一千七百余年;而且至今读来仍觉新鲜,看来还将作为“经典笑话”继续流传下去。由此足见其生命力之“顽强”。仅此一点,就值得现当代作家中那些动辄长文、言之无物、其文章被读者瞬息即忘的“信马由缰”者们深长思之。

同类推荐
  • 茶馆

    茶馆

    世纪之交,北京城内,裕泰茶馆。八旗子弟常四爷和松二爷、黑帮老大黄胖子、司令部沈处长、想娶老婆的庞太监、相面为生的唐铁嘴、热心民族救亡的秦二爷、女招待小丁宝、人贩子刘麻子……各色人等,来者皆客,年轻掌柜王利发,每天送往迎来小心伺候。芸芸众生,世间百态,在这间小小的茶馆轮番上演,直到大家被时代的巨浪淹没……
  • 王青文集

    王青文集

    此书是一本集诗歌、魔幻小说、乡土小说、中篇小说集的作品合集。诗歌表达了作者的哲学观、人生观、价值观。魔幻小说《贝秋与小青鸟》的主角是一个十四岁的具有灵气的善良的小女孩,她是女娲娘娘的后人,文章讲述了她从现代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古代以及生活中一系列奇特的冒险经历。乡土小说《村华云》的女主角灵儿是一个出生在土改时期的乡村女人,文章主要描写了她内心的细腻与坚韧的女性精神。中篇小说集有三篇,分别是《春风春雨春又晴》、《河魂》、《新画皮》。
  • 胡适文选:倡导与尝试

    胡适文选:倡导与尝试

    《胡适文选:倡导与尝试》收录了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之初,倡导文学革命的论文及其尝试以白话文为载体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可以让读者领略作为文学大师的胡适的风采。
  • 悦读者说:安康首届图书评论全国征文大赛获奖作品集

    悦读者说:安康首届图书评论全国征文大赛获奖作品集

    本书由陕西省安康市文广局主办,安康市各县区、高校图书馆及博阅学社协办,安康市图书馆承办的安康首届图书评论征文大赛,面向全国,举办一月,收到来搞939件,评选优秀作品128件。现将获奖作品结集出版。
  •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这本书里除了文化杂文,还有给其他书写的序言与跋语。这些序言与跋语也表明了我的一些态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轻松的随笔。不管什么书,我都不希望它太严肃,这一本也不例外。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楞伽此云难往

    楞伽此云难往

    一场镜花水月,一场命运奔赴,谁能先摘下果实?谁又滋养了树?
  • 最后那一抹白月光

    最后那一抹白月光

    上一世她错人渣男为自己的唯一,为渣男夺权,连累自己的家人赴死,还将自己的心腹送与他,可他将自己杀死还杀死自己最后的希望。这一世重生归来,我命由我,我不由天,逆天改命,成为所有人都不可亵渎之人。可谁告诉她这男的怎么回事。“小舒舒,快点过来给本王暖床。”“滚!”“小舒舒,快点过来给本王亲一下。”“滚!”许墨舒你可知道你是我那最后一抹白月光。
  • 盗金羊毛的枭雄

    盗金羊毛的枭雄

    在诸神的眼皮底下,巨龙扑翼而飞,斗士的剑气冲破云霄,法爷的魔能撼动大地。芸芸众生,像是群羊,在牧羊人的治理下,有序地吃草。而在被诸神遗弃的角落,丑陋的狼人,肮脏的吸血鬼,眨巴着双眼贪婪又畏惧地渴望着注定不属于他们的阳光。李信想做的,就是趁着诸神打瞌睡眯眼的时候,狠狠几记闷棍将牧羊人敲倒,偷上几根金羊毛。
  • 活着之上

    活着之上

    阎真继《沧浪之水》后的又一部长篇力作。锋利的笔触揭开高校腐败的内幕和中国知识分子的堕落,一切都是为了名利,而在大学里活得最好的就是那些不学无术的投机钻营分子。这些人极其聪明,能够利用任何机会,把握所有能为我所用的人际关系。但阎真的笔触不仅仅局限在这样的暴露上,他更写出了以“我”为代表的有良知有追求,但又在现实环境下无奈生存的另一类知识分子的真实境况。这些人虽然也屈服现实,然而,内心深处依然保持着一丝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独立人格的向往。“我”的人生标杆,始终定位在曹雪芹身上,写出《红楼梦》的伟大作家,生前历尽患难,他从不向世俗低头,用生命铸就了影响后世千千万万读者的巨著。
  • 中国生死智慧

    中国生死智慧

    《中国生死智慧》主要探讨人类的生死问题,将立足于中华民族生死哲学之血脉的基础上,从分析生命与死亡之本真出发,顺次探讨生命本真、生死观念、生死态度、生命困顿和生命教育等问题,试图从合理性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让人们在较为轻松的阅读中从容地思考生与死这样严肃的问题,获得某种生死智慧的启迪,以最大的包容度和开放性,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以因应我们每个人终究会遭遇的生死大事,获得生之幸福与逝之安乐。
  • 巨星养成指南

    巨星养成指南

    随着第一批下海经商的父母远赴美利坚的13岁少年。被拖入美利坚少年军校参加少年领袖计划。在高中放假期间因为一挡自制探险节目火便全球。因缘际会之下走上了一条璀璨的巨星之路。大巨星,天朝造!在多年以后,曾有记者问道:“你当初拒绝美利坚国籍,而无缘美利坚西点军校后悔么?”李清歌理了理袖口说道:“不!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
  • 鬼眼:幽冥影后

    鬼眼:幽冥影后

    他说:那忘川河岸的彼岸花都不及你曼丽。她笑:那如果我失忆了你要带着彼岸花找到我。一朝云涌...他说:曼曼,我带你去看彼岸花可好?她笑:神经病。
  • 草根血刀

    草根血刀

    我自横刀笑天下,去留肝胆两昆仑。咦,我的刀呢,怎么是把杀猪刀吗,怎么还有只猪。……什么是正什么又是魔,我有我的坚持。就因我是异域的人,天不容我,你们也不容我,哈哈哈……我有错吗,有错吗,有错吗?
  • 原来人是会变的

    原来人是会变的

    希望可以写入你们的心坎(????)??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