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74800000010

第10章 认知心理常识(3)

从古到今,社会上都流行着算命这种风气。很多人在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他们说得“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时,对生活的控制感也会逐渐丧失,因此,安全感也会同时减弱。一旦一个人没有了安全感,就会增强心理依赖性,这时,这个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在这种情况下,算命先生一旦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就会使求助者马上感到一种精神安慰,认为对方说到了自己的心坎里,因此,接下来无论算命先生再说什么,即使是无关痛痒的话,求助算命的人也会认为对方说得头头是道,从而深信不疑。

其实,生活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比如你可能不止一次发现过这样一个现象,在公共汽车上,一个人打哈欠以后,接下来他周围会有几个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这种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会使你产生自我知觉的偏差。有位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检查表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与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这两份结果中,一份是参与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与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心理学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一些星座、属相等方面的测验,其结果都是一些一般性的模糊的话,符合每个人的平均心理,让你认为很像自己。就像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对自己的表演所做的评价,他说他的表演之所以能够受到大家的欢迎,就是因为他所表演的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因此,他才能够做到“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因此,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命名为“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对人的认知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它可以作为人们对所要认知事物的参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由于它的笼统性和一般性,使得很多描述似是而非,从而影响人们的真实判断。尤其是在认识自己、指导自身行为方面,巴纳姆效应更是会以假乱真,严重混淆人的视听。古希腊人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把“认识你自己”作为铭文刻在阿波罗神庙的门柱上,然而,直至2000多年后的今天,能够真正做到“认识自己”的人还是凤毛麟角。多数人距离“认识自己”的目标还仍然很遥远。

爱因斯坦小时候很贪玩,也因此总是顾不上去学习,他的母亲总是再三告诫他,但是始终无济于事。直到16岁那年的一天,父亲的一番话使他彻底改变了。

那天,爱因斯坦正要去河边钓鱼玩,父亲叫住他说:“昨天我和杰克叔叔去清扫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面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于是杰克叔叔在前,我紧跟其后。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往上爬,下来的时候,还是杰克叔叔在前,我紧跟其后。钻出烟囱后,我们发现:杰克叔叔的后背、脸上全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却很干净。只是我不知道我脸色是什么情况。不过,通过看杰克叔叔的脸,我推断我的脸也一定和他的脸一样脏,于是我赶忙跑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杰克叔叔并没有去洗,因为他钻出烟囱后根本没有看自己,而是看到我很干净,于是,他就以为他自己也和我一样干净,因此我们就一起返回家来。结果,街上的人看到杰克叔叔后都快笑破肚皮了,他们甚至以为杰克叔叔是个疯子。”

听父亲说完,爱因斯坦也忍不住大笑起来。但是他发现父亲并没有笑,而是郑重其事地对他说:“我告诉你这件事,并不是单纯地要逗你一乐。而是想要你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没有谁可以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能照出自己的真实面目。倘若把别人当做自己的镜子,白痴或许会将自己照成天才的。”

是的,每个人都有一面镜子,然而,这面镜子可以是别人,也可以是自己。如果你只把别人当做你的镜子,那么,你就会陷入无知中。最好的做法是把自己当做自己的镜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旁观自我。旁观自我,顾名思义,就是将自己放在旁观者的位置来观察镜子里的那个自己。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倘若你对某件事物感觉难以理解时,不妨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位置来旁观一下,或许你就能够真正了解自己呢。苏东坡先生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你无法进行自我认知了,那就不妨将自身置于自身之外吧,那样,很可能就可以真正了解自己了。

刻板印象原理

一提到商人,人们便会想到“唯利是图”,一提到老鼠,人们便会想到“人人喊打”……其实“商未必就奸”,老鼠也并非人人喊打,不然,怎么会有《猫和老鼠》里讨人喜欢的小杰瑞,怎么会有米老鼠的可爱形象?这只不过是一种心理定势,也叫做刻板印象。所谓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人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

有这么一则笑话:

一个人初到美国,一天早晨,他去公园散步时看到一群白人坐在草坪上聊天,他便感叹道:“人家美国人真会享受生活!”后来,他又看到几个黑人也悠闲地坐在草坪上,他便感叹说:“唉!黑人失业的问题的确很严重,这些人大概都在领社会救济金过生活吧!”

笑过后,我们不禁要问:这位初到美国的人为何把同是在公园草坪上聊天的白人和黑人的生活想象得截然不同呢?其实,可以理解。我们都知道,美国存在着种族歧视,很多黑人遭遇着不平等待遇。这在世界上很多人心里已经形成了定势。因此,一想到白人,就随即想到其生活富裕悠闲,一想到黑人,就想到贫民窟和救济金。这就是一种刻板印象。

每个人都有“刻板印象”。它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的时间内所形成的一种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趋势,即一个人在其过去已有经验的影响下,心理上通常会对某一特定活动处于一种准备的状态,从而使其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与专注性。刻板印象原理能够使人们在从事某一项活动时相当熟练,从而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同时它也会束缚人们的思维,使得人们总是会用常规方法去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去寻求其他突破的途径,因此,有时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刻板印象原理不仅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会出现,在人际交往中同样也会出现,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关于刻板印象的实验:

心理学家把同一张照片出示给参加实验的两组大学生看。不过,心理学家事先告诉第一组的学生:照片上的人是一个怙恶不悛的罪犯;告诉第二组的学生:照片上的人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最后,心理学家让这两组学生分别用文字来对照片上这个人的相貌进行描述。结果,第一组学生描述道:此人深陷的双眼表明其内心充满了仇恨,突出的下巴昭示着他沿着犯罪的道路越走越远的内心……第二组学生描述道:此人深陷的双眸表明其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他在求知的道路上不畏艰难险阻的意志……

同一个人,之所以会得到如此截然不同的评价,仅仅是因为评价者之前得到的关于此人身份的提示有区别,而这就是刻板印象对人们认识过程的巨大影响!

其实,生活中这种用一种固定化的人物形象来认知他人的现象比比皆是。比如,说到青年人,我们会联想到活力四射、单纯幼稚、容易冲动、做事毛糙,说到老年人,我们会联想到沉稳老练、经验丰富、墨守成规,这些都是在年龄上的刻板印象;说到军人,我们会联想到威武、刚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说到知识分子,我们会联想到白白净净、戴副眼镜,这些都是在职业上的刻板印象;看到胖人,就会认为憨厚老实、性格乐观,看到瘦人,就会认为精明利索、小心眼儿,这些都是关于外貌的刻板印象;说到北方人,我们会认为他们粗犷豪放,耿直硬朗,说到南方人,我们会认为他们娇小灵活、细心能干,这些都是对不同地域的人的刻板印象……

之所以会有刻板印象形成,主要是因为人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与某个群体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进行深入地交流了解,而只有与其中一部分成员交往的机会,因此,人们只能通过一部分成员来推知全部的成员。这种以偏盖面的现象就是心理定势在交际方面产生的影响。由于刻板印象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在平常工作生活中,人们往往会考虑到刻板印象的影响。因此,好多市场调查公司在招聘入户调查员时,通常都会优先选择女性,因为多数人认为女性一般来说比较善良、较少攻击性、力量也相对单薄,因而入户访问相对好做些;对于入户访问的男性,往往会让人联想到暴力、攻击性强等,容易使人增强戒备心理,因此被拒绝的可能性要远远高于女性。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一个地区、同一个种族、同一种职业的人,总会有一些相似之处。因此,刻板印象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又由于“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刻板印象毕竟只是一种笼统的看法,并不是所有的个体都如此,因而倘若完全遵循刻板印象这种原则,难免会发生“以偏概全”的错误,因此,倘若在与人交往时,总是按照心理定势来行事,则很可能会闹出那种宁可相信“尺寸”的刻板印象,也不相信自己的切身经验的笑话来。

按照人际交往和认知过程来分,可将刻板印象大体上分为两种形式:肯定刻板印象与否定刻板印象。肯定刻板印象就是对交往对象产生好感和积极意义上的评价;而否定刻板印象则是指对交往对象产生反感和消极意义上的评价。对于肯定刻板印象,我们应保持;而对于否定刻板印象,我们务必要摒弃。因为否定刻板印象会导致产生人际交往的大敌——偏见。哈兹立特有句名言:“偏见是无知的孩子。”是的,“人”“扁”加起来为“偏”,人一旦有了偏见,就会把“人”看“扁”、看“偏”了。

偏见产生于我们长期形成的心理习惯,这种心理习惯即心理学上所谓的刻板印象。它影响着我们对好与恶的判断。一旦这种刻板印象成为我们和外界“对接”的第一反应,就会使彼此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并进而演化成一种对他人拒斥的“条件反射”。所以,破除交际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定势导致的偏见,是我们赢得良好印象的重要行动之一。

倘若你对别人持有偏见,则这种心理定势会影响你与他人的正常交际,而倘若他人对你持有偏见,则你在交际场上也不能很好地施展拳脚。因此,我们要学会识别各种有害的刻板印象,并破除交际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障碍,从而消除自己对别人、别人对自己的偏见。

既然刻板印象是心理问题,要克服它,就必然要从心理入手。别人对我们的偏见往往是因为我们心理折射到行为上而引起的恶果。所以,我们必须要知道哪些行为是有害的,从而消除它。

在选择与人交往时,不能单纯地以自己的好恶来进行取舍,接纳与自己投脾气的,对于那些不顺自己眼的则将其拒于千里之外。如此一来,你的交际视野和交际范围会变得日益狭窄,这不但影响你在别人心中的印象,还会妨碍你的性格健康成长。

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他人,同时也要避免自己被他人戴着有色眼镜看,在与人交往时,要戒除傲气。不要自命不凡、一副凌驾于众人之上的架势。一旦有了“老子天下第一”的心理定势,就会给别人留下极差的印象,更不要说能赢得他人之心了。

自我参照效应

有一个樵夫的斧头丢了,他感觉是邻居偷去了。因为他发现自从自己的斧头丢失后,邻居看他的神态就很反常,一想到贼就在身边,樵夫便感到气愤和郁闷。直到有一天,他在柴房的角落里发现了自己那把丢失了很久的斧头,疑虑顿时解开。此后,他再看邻居的行为神态,就感觉邻居怎么都不像是小偷了。

表面看来,“疑人偷斧”十分荒唐,但这样的事情却不只发生在寓言故事里。

美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安德鲁?杰克逊,在他的妻子去世后,他也开始担忧自己的健康状况了,再加上他的朋友中已有好几个死于中风,杰克逊开始怀疑自己也必定会死于中风。因此,他一直生活在这种恐慌中。

一天,一个朋友来访,期间,两个人开始下棋。下到中途,朋友突然看见杰克逊的手垂了下来,整个人看上去虚弱极了,脸色苍白,呼吸也很沉重,只听他说道:“它到底还是来了。我得了中风,我的整个右侧瘫痪了。”

“怎么突然下这个结论呢?”

“刚才我在右腿上捏了几下,却没有一点感觉。”

朋友听后大笑着说道:“你当然不会有感觉了,因为你刚才捏的是我的腿!”

这两个小故事从表面上看没有太大的关联,但事实上它们是有共同点的。樵夫也好,政治家也好,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理,是因为他们都受到了“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

所谓“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是指人们在接触到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或事情时,最不可能忽视或者出现遗忘。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让人看自己的两张照片,两张照片的区别是,一张是镜面照,也就是人们每天从镜子里看到的自己的形象;另一张是标准照,就是普通相片所呈现的形象。心理学家让这些人对自己的照片做出评价,结果,每个人都感觉镜面照上的那个自己要比标准照上的自己好看些。但是,当心理学家把这两张照片拿给旁人看时,旁人却会感觉标准照要更好看。

对此,心理学家解释道:由于人们所能看到的自己,都是镜面照的形象,人们几乎每天都会照镜子,因此,这种镜面形象对于他本人而言,已经很熟悉了,倒是对那些标准照里的自己的形象并不熟悉,因此,他们便认为镜面照中的自己要更好看些。同样的道理,旁人很少看到镜面里的我们,倒是对我们的现实模样更熟悉,因此,他们就会认为镜面照中的我们不如标准照中的我们好看。这就是人们受到“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而形成的习惯心理:即人的内心在面对经常面对的东西时,会产生一种知觉上的熟悉性,而这种知觉上的熟悉性会影响到个人的情感偏好,从而对熟悉的东西产生好感。

学习中也会有这样的现象,比如对于新知识,如果我们所学的这些新知识同我们自身密切相关,就会提高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记忆也会很深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对很多事情都记不清,但是却在回忆关于自己的事情时,每一个细节都不会有差错。

同类推荐
  • 儿童教育心理学

    儿童教育心理学

    这本书是为家长和教师而作的,他们可以从书中对儿童教育的新的洞见中获益。阿德勒的这本儿童教育书出版70多年来,在欧洲特别是在美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当今的中国,对于为人父母者或者教师,或者所有关心或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人们,它也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本书的出版有益于从深层次提高我们对儿童教育的方法,培养更多有健全人格的人,更好地挽救问题儿童。
  • 心理操控术

    心理操控术

    《心理操控术》是一本风靡全球的大众心理读物。如果您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甘愿成为潮流的忠实追随者,买那些奢侈但根本不适合自己的东西;为什么会成为泡沫经济的牺牲品,去投资一直不被看好的股票,那么不妨阅读一下本书.它让你开阔自身的视野,丰富思考的路径。
  • 北大心理课

    北大心理课

    找到内心的出路,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未名湖畔、博雅塔下,跟北大学者们聊聊心理!探寻北大人的成功之路,就必须从研究北大心理课开始!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周国平、俞敏洪等众多北大学人、学子的人生感悟和精彩观点,解读现代人的焦虑的心理问题,借大师的智慧之眼,帮助读者理清困惑,还心灵一片宁静之地。
  • 我们都爱发神经

    我们都爱发神经

    本书是心理学的最后一块隐秘,幽默另类、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各种“发神经”现象,如间歇性抓狂、玩失踪、间歇性话痨、“报复式”暴饮暴食等,配有大量生动真实的案例,并附作者独到分析,教你如何一眼看穿“发神经”的所有秘密和怪癖。
  • 心理学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启发

    心理学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启发

    本书介绍了感觉、知觉规律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启发、记忆规律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启发、思维的理论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启发、概念的形成与掌握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启发等共9章。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只想当炮灰的我却成了救世主

    只想当炮灰的我却成了救世主

    【日更】一不小心被人召唤了魂魄穿越异世,原本只想当一个炮灰混混日子,该吃吃该喝喝的,谁知道忽然有一天居然被同为穿越者的女子赋予了最强的力量和她身上未完成的使命,那可就没办法了,一不小心就担当起救世主的名号,真是压力山大呀!ps:本文全集无男主,全靠女主一人一剑走江湖,所遇之人全都是浮云!
  • 农业知识

    农业知识

    我国是农业大国,换言之,农业是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的发展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生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那么,如何发展农业呢?最基本的一条就是科技兴农。为此,我们编写了《农业知识》一书,书中为你详细介绍了众多有关农业的知识,语言简洁、内容通俗易懂,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农业科普读物!
  • 大都市全能系统

    大都市全能系统

    你会画画?你会唱歌?你会……抱歉,我全都会,而且甩你们几条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灭神途

    不灭神途

    重回十六年前,曾经所有的遗憾,我都要弥补!神挡杀神,佛挡灭佛。弹指破天地,举手遮苍穹!
  • 报告王爷,王妃要爬墙

    报告王爷,王妃要爬墙

    莫名穿越后,薛宁多了个弟弟,又离奇拣到个失忆的男人。屋漏偏逢连夜雨,好不容易想到个发家的金点子,却万万没想到,这帮土著竟然不敢吃小龙虾。更坑爹的是,那个被薛宁当苦力使唤的男人,居然是个王爷。某一天,王爷的记忆恢复了。“小娘子,本王枕边,刚好还缺个王妃,我看你就挺合适。”薛宁:“……再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捕光者

    捕光者

    《捕光者》内容包括:2012捕光者、三秒钟的祈祷、送别诗、天黑、回忆、偶寄、沉香、偶尔之诗、生日之诗、立秋之诗、中年之诗、西南贾、绝句、明月引、春渐近、捕光者、乌鸦、今夕何夕、向右一寸、春眠不觉晓、楚歌,给项羽、天籁、一个午后的冥想、极其安静等。
  • 网游之千姿百态

    网游之千姿百态

    能不能打过人家先不说,姿势一定要帅,跌倒也要很华丽,你有超强的技术,我摆风骚的姿势,你有神兵在手,我摆风骚的姿势!!切看冷羽如何从他尴尬的游戏人生之中化身一个极品美男子!
  • 我成了神经病

    我成了神经病

    从诡异的旅馆,到奇怪的学校,再到被迫又重回那个旅馆,孟的神经终于崩溃,她只是跟着朋友出去旅游而已,为什么会被永久的困在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