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74800000009

第9章 认知心理常识(2)

其实,齐桓公本人并不精通穿衣之道,但是他之所以能够引领全国的穿衣风潮,就是因为齐桓公是名人,而且是当时齐国最大的名人。所以,在晕轮效应的作用下,全国的老百姓对他们心中的名人有着超乎寻常的崇拜和信任,于是便有了这种君主的好恶可以左右流行趋势的现象。这就提醒我们,在穿衣购物时应当理智,不要被“名人效应”牵着鼻子走,买适合自己的物品,穿适合自己的服饰,而不是盲目效仿。

晕轮效应还影响着人际交往。有时,它会对人际关系产生积极的效应,比如一个诚恳谦恭的人,或许他的能力并不是很强,但是那些看到他诚恳谦恭这些优点的人,便会对其产生好感和信任。不过,毕竟晕轮效应是一种直觉化、情绪化的判断,它并非经过了人们的周密的观察和理智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产生以偏概全的错误,正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当一个人被晕轮效应所左右时,就可能对人产生错误的评价。因此,我们决不能忽视了它的负面影响。

由上可见,晕轮效应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想对其有所防范,就应该进一步了解产生该效应的原因,如此一来,我们才容易做到客观看人、理智行事。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产生晕轮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人的社会知觉总是受到个人“内隐人格理论”的影响,人们一旦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产生了某种倾向性的印象,就会用该印象来推断和评价这个认知对象的其他方面,因此,使得该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也反射出类似的色调。尤其是有“核心”品质存在时,人们便更加倾向于这种推论,因此使得在知觉中人们对他人的评价总是一致的,那就是:认为好者必定是十全十美的,而坏者则必定是一无是处的。

2.由于人对事物的知觉具有整体性这个特点,因此,人们在感知某个人或事物时,并不仅仅是感知其某一方面的特点,而是习惯于从整体来把握知觉对象,一旦其中一方面的特点被感知,人们便会希望由该特点联系其他相关的特点,从而形成总体的感觉。

然而,由于事物的局部和整体的联系并非都是必然的,因此,很多时候,晕轮效应下的整体感觉就会发生错误。因此,我们会听到一些夸大其词的说法,比如一个人很优秀,那么周围人对他的评价便往往高于他自身的实际表现,这就像黑夜里我们仰望苍穹上那一轮明月时的感觉,由于月亮自身具有的亮光使得它的周围也有了光晕,而实际上,月亮的真实大小是不包括我们所看到的周围那一圈光晕的。

由此可见,晕轮效应会歪曲一个人的形象,使人际交往产生误解。特别是在与陌生人交往时,这种效应的消极作用更加明显。因此,我们要掌握全面的信息,不要只凭一时的主观印象轻易开始或结束一段交往。

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性等,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这是一种人类行为的深层动力,个体本身并不能意识到。

投射测验是一种特殊的人格测评技术。简单地说,就是给被试者提供一些未经组织的刺激情境,让他们不受限制地随意表现他们的反应。通过对反应结果的分析,便可推断被试者的人格特征。

心理学上著名的投射测验,就是罗夏墨迹测验。该测验是由瑞士精神病学家罗夏编制的,极具代表性的投射测验。它主要是通过观察被试者对一些标准化的墨迹图形的自由反应,评估被试者所投射出来的性格特点。

罗夏先把一些墨汁滴在一张纸中央,然后将纸对折并用力挤压,使墨汁向四面八方流动,形成一种两边对称但形状不定的墨迹图形。按照此种操作,罗夏制作了很多墨迹图形,然后他把这些墨迹图形给精神病患者看,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患者对墨迹图形的反应也是不同的。然后再把这些精神病患者的反应同那些低能者、正常人和艺术家等的反应做比较,最后选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10张图形作为测验材料,逐步确定了记分方法和解释被试反应的原则。

该测验是以知觉与人格之间有某种关系的基本假说为基础的,然后又通过这个测验证实了个人对刺激的知觉反应投射出该人的人格。由于人格结构的大部分处于潜意识中,而通常情况下,个人无法凭意识说明自己,这时,如果突然有一种不明的刺激情境摆在个人面前,往往会促使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需求、动机冲突等泄露出来。这就为我们看到人的隐秘心理开了一扇窗,从而为医学上对疾病的发展做出展望,同时也为生活中我们了解不同人的精神心理状态提供了依据。

生活中投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往往会凭借自身的主观想法去推及外界的事实,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归属到他人身上,认为他人也具有与自己相同的特征。

不少人都听过这个故事:

一对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夫妇,只要哪顿饭有鱼,妻子都会把鱼头夹到丈夫的碗里。有一次,丈夫实在受不了了,说:“我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吃鱼的时候你都把鱼头给我。这么多年了,我一直想告诉你,我不爱吃鱼头。”妻子愣住了,原来丈夫并不爱吃鱼头,只因为自己爱吃鱼头,所以她也由己推人,以为丈夫也必定爱吃,因此,这么多年来,她始终把自己最爱吃的鱼头夹到丈夫的饭碗里。

显然是这位妻子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归属到了丈夫身上,认为自己喜欢的丈夫必定也喜欢,自己讨厌的丈夫必定也讨厌,以致使关于“爱吃鱼头”的误会持续了几十年。

投射作用的另外一种表现是诿过于人。不少人得不到自己追求的某一种东西时,心理会有一些不安或不平,为了冲淡这种感觉,他们往往会为自己找一个言之成理的“理由”。这时,就会贬低对方,认为并非自己追求不力、条件不够,而是因为那些事物并“不值得”自己太卖力,以此安慰自己失落的内心。

武则天做了皇帝后,曾任命杨再思担任宰相。一天杨再思在坐着轿子入朝的路上,碰见一辆载重牛车在吃力地行进。适时,因为刚刚下过雨,道路泥泞难行,筋疲力尽的牛再也拉不动车了。赶车人便用鞭子打牛,嘴里还不停地骂:“那些宰相们,调和不了阴阳,让路这么难走,让我们吃尽苦头。”杨再思听后,下轿走到赶车人跟前说:“是你的牛力气不够大,不应怪宰相。”

车子之所以被搁浅,是因为自己的牛没有力气,赶车人却并不去责备牛,反而抱怨当朝宰相不能调和阴阳,这就是投射作用中的诿过效应。这是人们常用的一种心理防卫术,通过它,人们会原谅和宽恕自己的错误行为,从而使愧疚的内心得到解脱。但是如果总是以己度人,或者总是把自身的过错归咎于他人,那就势必会妨碍我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外界了,也就会影响我们发展与外界之间的关系。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投射效应,来根据一个人对他人的看法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他的心理特征。

众所周知,苏联著名领导人斯大林是一个幽默而机智的人,围绕着他,也发生了很多幽默而让人有所思的事。

一次,朱可夫在走出斯大林办公室时,怒气冲冲地说:“小胡子魔鬼!”这句话被正在接待室的贝利亚听到了,于是,贝利亚赶忙跑去斯大林的办公室,把这话对斯大林说了一遍。斯大林没有说什么,只是命人把朱可夫叫了回来。斯大林问道:“朱可夫同志,你刚刚走出我办公室时说了一句‘小胡子魔鬼’,请问你是在说谁呢?”朱可夫说:“当然是希特勒了!不然,还能说谁呢,斯大林同志?”斯大林听后点了点头,又紧接着问贝利亚:“那么贝利亚同志,请问你又是在说谁呢?”

斯大林最后一问,不仅显示了其幽默,更显示了其睿智。因为他知道正是由于贝利亚自己在心里时刻咒骂斯大林是“小胡子魔鬼”,所以当听到朱可夫说出这话时,他便理所当然地认为朱可夫的话是针对斯大林的,并坚信自己这样便抓住了朱可夫的把柄。这就是投射效应的作用,这种效应不仅使贝利亚难以看到真实的自己,而且容易错误地判断他人,这不仅不利于同他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很可能会为自己带来诸多麻烦。

还有一次,电影导演科津采夫为斯大林放映自己导演的一部电影。他很想知道斯大林对影片的评价。正当他想问的时候,发现斯大林的助手走了进来,并把一张字条交给斯大林,斯大林含糊地嘟哝了一句:“不好。”科津采夫闻听此言,马上晕了过去。斯大林看了看科津采夫,又看了看旁边的人说:“等这个可怜虫醒来后,告诉他,我是说字条‘不好’,而不是说他的影片。整个西方都对斯大林说‘不好’,可斯大林同志也并未因此而晕过去!”

电影导演显然也是受了投射效应的影响,自己因为担心斯大林会说自己的影片不好,所以听到斯大林说出“不好”二字时,便以为自己的预感真的应验了。却不知他恰恰陷入了投射效应的误区。其实陷入投射效应误区的人并非只有这些人,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受到投射效应影响,盲目地推己及人,导致很多误会发生。生活中的你我,务必要时刻注意,不要让自己被投射效应所牵绊,在对人对事上,不可主观地以自己的看法来推测他人的言行。

苏东坡效应

这是一个古代笑话:

一位差役押送一个犯了法的和尚到边疆服役。这个差役非常喜欢喝酒。但他的记性不大好,所以每天早晨他们出发之前,都要先清点一遍东西。他先摸摸包袱,告诉自己:“包袱在。”接着,摸摸押解和尚的官府文书,告诉自己:“文书在。”然后,他又摸摸和尚的光头说道:“和尚在。”最后,摸摸自己的脑袋说:“我也在。”

这天,差役与和尚到一个客栈投店。和尚看着店里柜台上的酒坛子,感觉逃跑的机会来了。于是,和尚一个劲儿地劝差役喝酒,等他醉了,又把他的头发剃光,然后逃走了。

第二天,差役醒来后发现少了一人,大惊之下,连忙开始清点东西,等他摸到自己的光头时,转惊为喜:“太好了!和尚还在。”可是,马上他又无比困惑地问:“那我呢?我怎么不见了?我在哪里呢?”

我们一定觉得这个差役很可笑,竟然连自己都不认识了。一个理智正常的人,大概不会闹出不知“我在哪里”的笑话。其实,人要清楚地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一直在自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为什么而存在”……这些关于自己的问题,虽然人们已经问了成百上千年,但是到如今也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正如苏东坡诗里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也是如此。明明就站在这个山中,却偏偏不识它的真面目,明明自己就拥有“自我”,却偏偏不能自悟,或者对自我的认识不够清楚。心理学上把这种人类个体的心理现象称为“苏东坡效应”。

“苏东坡效应”不是“天外来客”,它的产生有其一定的必然性。

模糊性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之中,比如:鸡蛋的孵化过程,当小鸡已经孵化成形但还没有啄壳而出的时候,总不能说它仍是蛋,也不能说它就是鸡。因此,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就会有概念上及思维上的模糊。

再则,由于人的思想常常带有片面性,不能全面地、准确地反映客观世界,这就使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大于客观模糊性。

此外,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往往受到伦理、道德、意识、情操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人文领域的模糊性变得更加复杂。

一方面,人们要想对“自我”有清楚的认识有相当大的难度;另一方面,人们清楚、全面地认识自我又是必要且必须的。老子曾说:“知己者强。”一个人越了解自己,就越有力量。因为如果能清楚地了解自己,我们就能知道怎样扬长避短,怎样最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一个人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就会产生心理障碍,表现出对自我的不满和排斥,或者自高自大,或者一味自卑,从而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不能被苏东坡效应牵着鼻子走,向“自我”甘拜下风。为了克服苏东坡效应,我们应该深入“此山”中探幽微,跳到“此山”外览全景。概而言之,就是要从微观和宏观这两个视角的结合点上对准“焦距”。具体地说,有如下的方法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1.实际成果检验法。通常来说,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与他所具备的品质性格特点是一致的。因此,以比较客观的事实作为依据来评价自我是一种可取的方法。比如:当我们自己的办公桌总是乱作一团的时候,我们可以知道自己是一个没有整理习惯的人;自己总是上班迟到,我们可以知道自己纪律性差,作息不规律……

2.比较检验法。将自己和他人比较也是认识自我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人的健康、环境、智力水平、经历等差别很大,因此,选择一个积极的良好的参照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与理想的标准进行比较,比如古今中外的典范,从与他们的比较中,去发现自身的不足;或者与反面标准比较,比如,有人因为早退而被罚款,而我们却从来没有被罚款过,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自己是一个遵守纪律的人。

3.人际反馈法。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别人对我们的态度了解自己。有些人很喜欢我们,是喜欢我们什么?是亲切,还是幽默?同样,我们被那些人厌恶又是因为什么……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别人对我们的态度里,获得一些比较客观的自我信息。

4.自我对话法。同自己谈话,就是发现自己,发现另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比如:“我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会那么暴躁?”

事实上,以上的每一种方法都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但一个人如果多用几面镜子,经常性地关注省视自我,那么对自我的认识就一定会日益清楚。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指靠经常性的自我反省和思考,来了解自己的本性及其变化。

巴纳姆效应

下面一段话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材料,来看看这些情况是否也与你的情况相吻合?

你很希望被他人喜欢和尊重。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着巨大的潜力,只是这些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尚未发挥出来,至于你的一些缺点,通常情况下,你都可以将其克服。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你虽然表面上显得从容自信,但是其实内心还是有些焦虑不安。有时候,你会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的正确性。你厌倦了一成不变的生活,不喜欢被人限制。你为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而感到自豪,你不会轻易接受他人的建议,除非他的证据十分充分。你认为不可在他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你的性格很难捉摸,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有时却内向、沉默、谨慎。你很有抱负,但是有些却往往很不现实……

倘若你发现以上这段话中,很多特征都符合你自己。那也不必感到奇怪。因为,这其实是一顶套在任何人的头上都合适的帽子。很多测试之所以让我们感觉很准,就是这种效应的作用。

同类推荐
  • 工作压力会伤人:高效经理人压力管理技能培训

    工作压力会伤人:高效经理人压力管理技能培训

    本书阐述了压力与人的心理调节能力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压力诊断,压力解析,为缓解过度压力而提供有效且具体的方法,以及告别压力的案例和实战。
  • 世界名著心理分析案例集

    世界名著心理分析案例集

    本书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度去分析了二十四位文学大师们笔下所描写的人物,以人物的个性经历和问题行为特征来表现人生的百相,形象生动、有血有肉。心理学工作者可以从中窥视到人性的丰富和复杂与多样,对心理咨询工作将起到不可估量非常重要的指导的作用。
  • 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女职工心理健康手册

    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女职工心理健康手册

    这些知识内容包括了职业健康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现代职业健康的良好读物。
  • 趣味心理学

    趣味心理学

    你的焦虑、恐惧来自何处?要如何应对复杂的人事纷争?荆棘丛生的环境中如何自处?爱的博弈中你是否是最后的赢家?
  • 相约在微博——阿德勒的超越自卑

    相约在微博——阿德勒的超越自卑

    《相约在微博:阿德勒的超越自卑》紧随时代潮流,采用互联网微博经典形式,展开对阿德勒超越自卑的探讨。《相约在微博:阿德勒的超越自卑》从六大方面19个点,并附以通俗易懂的社会案例,将如何走出自卑的建议呈阅纸上。书中采用了阿德勒的经典名言,加以适当的解析,文章的最后更有广大网友对生活的见解之语,使读者对人生的概念以及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热门推荐
  • 墨姗恋之陪你穿越时空

    墨姗恋之陪你穿越时空

    因儿时的一次相遇,她碰巧救了他,再次见面,他发誓,要守护她一生一世,不要她受一丁点委屈,当他们双双穿越到古代,手握生杀大权,身边美女如云,他是否还能守住曾经的诺言……
  • 无限之我有异能

    无限之我有异能

    2012末日预言?异能晶石?玛雅?血珠,玛雅占卜?六个人由于得到了异能而走到了一起,为了几千年前玛雅的占卜,他们穿越到了玛雅,开始了他们的冒险之旅。随着队友的一个一个死去,蒋宏是否能够坚持到最后?一切都在本书如果大家认为本书可以,请帮忙点点收藏推荐。谢谢。
  • 爱你是我一生的执着

    爱你是我一生的执着

    她人生最重要的婚礼,被眼前双眼猩红心狠手辣的男人亲手变成了葬礼,让她无家可归。 但,此时她却无法去恨他。为什么会流下眼泪,心为什么会这么痛。 霍庭泽:“宁可,你知道吗?我是真的很爱很爱你。”“我也很爱你啊。”看着怀中缓缓闭上眼的霍庭泽,也许这一世他听不到这句话了。如果有来生,我宁可愿你霍庭泽可以做一个永远快乐,幸福的人!!!
  • 快穿之黑化大佬不要找我

    快穿之黑化大佬不要找我

    嘭.....快来人啊快快快打救护车灵魂从那具身体里面飘了出来她看着自己的身体叮突然有一道声音“宿主,您绑定我做完任务即可复活”
  • 西游之天生巅峰

    西游之天生巅峰

    灾难降临,人人去逃脱,还是人人去面对?每个人都会从星光中获得十点梦幻之源。
  • 苍茫乱世

    苍茫乱世

    这世界很小,小到有些人一辈子也离不开一座镇;这世界很大,大到有些人一辈子也走不出一座城。这天地间,凡人卑微如蝼蚁。修仙者寻师问道,练武者以力破境,寻道者勘垣探墟,苦求一生,只为那彼岸的大道通途。可千年的挣扎苦寻,千年的闭关静守,真的比得上凡人百年的幸福光阴吗?天道难寻,大道难观,前路坎坷,仙途苍茫,苦寻千年,真的只是在争那镜花水月吗?“世间只闻长生语,一人未见仙神道。"这纷争乱世,这苍茫长生路,谁能争渡,谁又能寻那彼岸长生。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契诃夫作品选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契诃夫作品选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人鬼情之寻灵

    人鬼情之寻灵

    一次意外让林婉玗获得了一双阴阳眼,本已厌世的她开始了寻女之路,可是无论林婉玗如何寻找始终不见女儿的半点踪影,这双阴阳眼难倒还会挑人?林婉玗善良的帮助着无助的鬼魂,可是谁来帮帮她?孑然一身的林婉玗究竟发生了什么?难倒她只能一个人寻寻觅觅吗?这个世界真的是好人有好报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综漫的悠哉日常

    综漫的悠哉日常

    “唯一掌控我无限疯狂的伟大的主!”“在超脱的机械也无法验算的无尽恐惧。”“看起来负责强大的老师……但也只是看起来而已……”“给予我新生与父爱的父亲大人。”“唯一将我从孤寂中拉扯出来的大人,如果可以真的想当那孩子的母亲呢……”“比鲁斯大人……啊啦,比鲁斯大人只是只永远都长不大,但手握灭世之力的猫咪而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