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06700000001

第1章 序(1)

文学本质上都是对现实的虚构,但虚构的方式和途径却各有不同。写实文学用接近现实的方式力图虚构与现实一致的对象,以隐藏虚构的方式来再现现实,给人以客观真实的感觉。非写实文学则采取了变形夸张的方式来表现现实,给人造成理想真实的幻觉。两种文学形态反映出人们想象现实的两种基本方式,即从现实需要和心理需要的角度来想象现实。对前者的看重意味着强调生活的现实性和此在性,更加追求物质生活的可能性。对后者的看重则力图从超越理想的角度来看待生活,更加追求精神生活的可能性。

对文学而言,这两者都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前者,文学就没有根基;没有后者,文学便没有超越。笔者认为,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很难成其为好的文学。可是,在近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出于实际需要,我们对现实的思考多是建立在很功利的实用考察而不是审美的基础上,因此对文学表征现实的现实性有突出的强调,而对文学表征现实虚构性的一面却没有给予适当的关注。这个理论偏向造成了中国近百年文学太贴近甚至太拘泥于现实而很难超越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文学更应该创造一个有别于现实的世界。

因此,本论文主要以虚构理论为依据,进一步揭示文学表征现实的虚构性特点,并从虚构性角度对当前的文学创作和接受,包括理论研究等方面做出某种程度的反思。

论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主要是对“现实表征”这个基本概念的界定。文学中的“现实表征”是审美地想象现实的诸种方式,它包含三个方面的问题:想象何种现实,如何想象这种现实以及这种想象本身的有效性与合法性。在这些问题的背后蕴含着文学想象现实的现实性与虚构性特征。本文在尊重文学想象现实的现实性前提下,主要讨论文学想象现实的虚构性特点。

从传统文学观来看,文学是可以表征现实的,只是它表征的是被人们感受到的现实。事实上,文学表征现实可以有多种途径,如令我们重新发现对象,令我们看到真正的此在,令我们唤醒心中的理想等。但如今文学表征现实的有效性却受到根本性质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文学可以传达现实之意义的说法已经遭到否定。以往,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认为文学通过再现的方式令我们发现了现实之意义。

因此对于生活而言,文学具有指导作用。但现实意义本身是独立地存在在那里的吗?据此现象学派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主体与对象共同建构了现实之意义,关于现实的意义就具有了某种不确定性。现实与文学不再相互独立,文学对现实的认识作用也就大打折扣了。构成论者则提出了更为大胆的假设,认为文学生产了关于现实的意义。这就使得文学引导现实的人为性凸显出来,任何想通过文学宣传来调整社会关系的企图就变得困难起来。对文学表达现实意义的有效性产生了质疑,其实也就是对文学介入现实的合理性产生了质疑,在现实面前文学该如何自处也就成了问题。

二是,语言学转向的发生令符号与对象之间的不稳定关系暴露出来,以符号为媒介的文学在现实面前失去了以往的公信力,语言不仅不能描述对象,也不能阐明对象之意义。于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学在现实的大地上想要建构生活意义的构想就失去了往日的自信。文学表征现实的虚构性也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文学知识分子直接干预现实的能力也就衰退了。而这正是中国当代文学发生的现实语境,也是要重新界定“现实表征”的现实依据。

“现实表征”是在尊重这些新变化的前提下提出来的关于文学和现实关系的描述,它涵盖了审美地想象现实的诸种方式,不同的想象方式不仅区分了文学与非文学,还区分了不同的文学类型。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文学只是审美地表征现实,对现实并不具有直接的建构作用,但表征本身就意味着再创造,因而任何表征都具有虚构性特点。

第二章主要讨论写实文学表征现实的虚构性特点。写实文学是从事实出发来想象现实的文学方式。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作为近百年中国文学主流的写实文学,一直在文坛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原因在于我们始终将它建立在特定的认识论基础上,认为写实文学的虚构可以转化为真实从而成为认识世界和处理我们所面临问题的一种途径。然而,文学描写的现实往往是一种阶级、民族、性别和种族身份的建构,而且这种现实本身就是虚构出来的,文学的意义在于把这种原本后天才被文化塑造整合而成的特质描述成似乎是天生的。

对写实文学而言,在描述这一点上有很大的优势,线性叙事,客观叙述,再现等表达方式都成为它隐藏虚构的重要方式。在这个基础上,写实文学通过以“建构真理”者自居,更容易获得关于社会生活的话语领导权。写实文学通过对现实所谓客观的描述表达了对现实的所谓真理性认识,从而获得了管理文化的真理性效果所赋予的权力。这种权力不仅确立了写实文学在文学表达上的合法性,还确立了写实文学介入生活的合法性与正当性。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而言,最大的真理就是当下现实,谁能解释存在谁就在说明真理。而谁能说明这个世界的真理性谁就拥有话语权,甚至在特定的时期谁能说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谁就拥有文艺领导权。于是,文学说什么无所谓,重要的是谁在说和为谁说。这样,在中国语境里,文学问题就很容易演变成政治问题。然而,写实文学也是虚构,它的功能不仅仅是再现。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中,它发挥了建构的功能,可惜它建构最多的并不是文学话语而是以文学的方式直接参与了政治话语的建构,因而使得中国的主流文学在体现文学性这一点上不够充分。

中国的写实文学太写实,有着鲜明的非虚构特征,应该说正是虚构令我们从生活的真实走向了艺术的真实,而中国写实文学却令人不断地在艺术真实中回味和印证生活的真实。这一点使文学在社会学的层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对文学的审美性却是极大的扼杀,这也在客观上阻碍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第三章主要是结合中国文学实际进一步讨论非写实文学表征现实的虚构性特点。非写实文学是从可能性出发来想象现实的文学方式。非写实文学所表达的异化主题、荒诞形式不适合中国这样一个注重实用的接受氛围,而且非写实文学要在纯粹的虚构中令受众产生快感,这对于习惯形而下思考的中国受众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另外,非写实文学在接受中更依赖于对艺术假定性的认同,更加追求艺术的超越性,这一点也根本不适合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因此完全意义上的非写实文学在中国往往不被看好,比如唯美主义在中国不吃香,中国的科幻小说也不科幻,而且中国的文学大奖也表现出对写实文学的偏爱等。这些因素导致的结果是非写实文学在中国成为一种虚拟性存在。而文学的价值不仅是体现于再现的维度更是在超越的维度,笔者认为对非写实文学的漠视也是造成当代文学想象力集体缺失的重要原因。写实文学为主流意识所推崇,使文坛呈现出非常一致的声音,这体现了宏大叙事的胜利,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悲哀。因此,在未来文学的发展中,有必要令非写实文学在中国文坛占据应有的位置。

第四章,在虚构诗学的视野下,反思中国文学尤其是近百年来文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虚构的角度探讨文学发展的可能性。从虚构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学的“现实表征”问题,有几点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第一,中国自五四以来,作家、评论家都比较一致地强调了真实而排斥虚构。本文认为集权政治下的文化管理、实用主义的文学观、自古以来的载道传统和形而下的思维惯例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共同原因。这种出于政治实用目的而使文学产生的偏向是不利于文学发展的。

第二,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现实表征”中对他者的虚构所表现出的非艺术性特征也是非常明显的。现当代文学对他者的塑造更多的不是建立在审美文化的意义之上,而是建立在政治道德的意义之上。因此,这些他者形象普遍都有被异化的特点。于是,从文学的层面重建他者,对当代文学的发展而言依然是很艰巨的任务。

第三,从文论的角度来看,认识文学的物质性特征是充分理解文学虚构性的前提。如果我们稍微考察一下中国的文学传统就会发现,作为与虚构相应存在的文学的物质性特征一直没有受到传统文学的重视。在这个意义上讲,文化研究对中国文学的非物质主义取向是某种程度的纠偏。因此,关注文学的物质性,关注文学的形式特征也是当代文学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

第四,在对当下文学作品的具体考察中,我们发现有以下几个问题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如创作想象力的集体缺失,审美经验的寄生性和缺乏对永恒性的深度思考等。引发这些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中国作家过分依赖或者说拘泥于现实,没有充分显示文学的超越性。简单地说,就是对文学虚构性了解不够,发挥不够。时下比较流行的“底层写作”

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从种种文艺现象的发生可以看出,我们对虚构的文学是不够宽容的。作为“被许可的谎言”,文学不仅要服务于现实更要服务于人的精神。只有在观念上真正明确这一点,我们才有理由去期待更好的文学作品出现。

因此,笔者认为以虚构理论为背景,从虚构性的角度来反思中国文学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还有引导创作的现实作用。

虚构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关于文学虚构的讨论古已有之,而且虚构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文论范畴在历代被以不同的表述加以强调。经众多文论家、美学家,以及作家不断地思索和探讨,文学虚构问题已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视角和丰富的理论形态。时下,在所谓的后现代时期,随着乌托邦理想不断被商品化大潮所击碎,后现代主义文化迅速涌起的“去分化”浪潮使得现代性所确定的种种关于边界和界限的设定破裂甚至消失。

具体到文学来讲,就是这时文学和非文学的界限都已经模糊,文学和生活的界限都已被打破,虚构与非虚构的界限都失去了其存在依据。在后现代主义理论家那里,虚构已不再简单地表示与现实世界不同的东西,它还暗示了形而上追寻的不可靠性和欺骗性。他们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在纯文学的层面上讨论虚构性,而是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思考以语言为媒介的文学与非文学作品共存的虚构性。当生活本身就是虚构,虚构成为我们无法绕开的当下时,我们有必要从理论的角度来重新认识虚构。

一、中西关于文学虚构问题的研究现状

在西方,对虚构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尤其是在文学领域,对虚构问题已经有相当深刻的研究。他们从文学认识、主体性发挥、文学审美现象、政治意识形态、文学人类学、文学本体论甚至存在本身的角度解读了文学虚构,留下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大体来讲,有以下八个视角:

第一,从认识论角度谈虚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回答艺术通过虚构是否能够达到真实的问题。

柏拉图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说谎不利于对人的教化,故而应将诗人逐出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艺术虚构是对现实的模仿,可以通向更高的真实。这基本上代表了传统文学史对真实与虚构关系的两种主流看法。后来,很多学者对此作了不同程度的扩展和延伸。如歌德认为“每一种艺术的最高任务即在于通过幻觉产生一个更高事实的假象”(【德国】歌德:《诗与真》,《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446页。)。

弗洛伊德则从接受的角度谈了虚构所能带来的精神愉悦性,他说:“作家那个充满想象的世界的虚构性,对于他的艺术技巧产生了十分重要的效果,因为有很多事物,假如是真实的,就不会产生乐趣,但在虚构的戏剧中却能给人乐趣。”(【奥地利】弗洛伊德:《作家与白日梦》,《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页。)毕加索则直接指出艺术根本上是一种使我们达到真实的假想。这些都是把虚构看成是把握真实的一种方式。与之对应,艺术真实一直是理论界比较关注的问题,中外文论史上不管是正式谈艺术真实的专著还是散论都比较多。但几乎每次谈到真实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地提到艺术虚构的问题。在传统的文学观中,真实与虚构总是相对应存在的,西方也不例外。

第二,从发挥文学主体性的角度谈虚构。浪漫主义时期,人们十分重视文学的主体性特征。因而,文学虚构和想象作为创作的基本手段得到高度重视。在《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一书中,对虚构作为文学创作方法和发挥作者主体性的作用都有比较集中的讨论。诺瓦利斯就指出“诗歌是真正绝对的真实。这是我的哲学的核心,愈有诗性,就愈加真实”(【德国】诺瓦利斯:《断片集》,《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93页。)。

同类推荐
  • 文化新人:工农速成中学举办与成人扫盲运动开展

    文化新人:工农速成中学举办与成人扫盲运动开展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上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 生爱死爱

    生爱死爱

    本书是一部值得仔细品读的作品。凡夫最大的荣耀,不在一水风行,永无失败,而在屡仆屡起,愈挫愈勇,获拥一颗坚强而高贵的心。
  • 别说你懂写网文

    别说你懂写网文

    本书由网络文学的基本概念说起,从写作技巧到作品分析,从读者心理到营销策略,最终谈到作者的个人成长,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不仅给网文作者架设了一座成长的阶梯,也为网文读者描绘了一幅网络文学的全景图。
  • 秦嘉、徐淑诗文论稿

    秦嘉、徐淑诗文论稿

    一对少小相伴、相知相爱的男女,一对缠绵悱恻、恩爱至极的伴侣,一对灵魂高度契合的文友,一对生离死别的诗人,一对相思而亡的短寿夫妻……他们留下了《赠妇诗三首》《答夫诗》《述婚诗二首》《赠妇诗》《与妻书》《答夫书》《重报妻书》《誓与兄弟书》等一系列诗文。
  • 最美不过诗经Ⅱ

    最美不过诗经Ⅱ

    《最美不过诗经2》:阅读大中国系列最新诗词力作,更严谨的解读,更感人的文笔,更耐读的故事。最唯美的诗经读本,最动人的爱情史诗。以诗词会古人,以古人读心灵,以心灵悟人生。阅读大中国系列一获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
热门推荐
  • 大宝藏之画史

    大宝藏之画史

    因江湖上的大宝藏传说,因西楚霸王显灵道出的一句话:“我把百余座城池的财富聚集为一个大宝藏,挥洒尔等的热血去追逐,大宝藏会书开启等新的王者传奇!”因西楚霸王的亲笔密诏羊皮卷,让众势力的野心再次膨胀!矛盾再度激化!天下开始疯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乞妃天下

    乞妃天下

    不过是打个游戏就莫名的与地府黑无常签订了一份契约,“你可以召唤我三次,祝好运。”一脚被踢到架空时代,既来之则安之,袁小思以不变应万变,当上丐帮帮主,无论身处江湖还是皇宫,一路上想要害她的渣男贱女,照单全收。可是这个一直缠着她,想要她孕育下一代的男人是谁?“从现在起,你是我的。”一朝被扑倒,袁小思再无翻身之日……黑无常,这个男人老娘不收!不收啊!
  • 逃跑假期

    逃跑假期

    宁婧为了和男友平起平坐,卯足劲考上了男友就读的豪门大学,却发现那个天堂学府其实是“人间地狱”;不幸的是,此时男友也宣告分手。各种在她控制之外的事件,正令她疲惫不堪,一纸从天而降的“麻代双人游”的奖票,却让她找到一个喘息之窗。于是,她拉上闺开始了她们的“逃跑假期”。在马尔代夫一个小岛上,几个日晚的闲适优雅时光里,记忆的碎片和不一样的现实交错在一起…在获得别人的尊重、理解、关怀的同时,她也一点点打开了自己心扉;同时,一场突然而来的暴雨、一次波澜不惊的海啸、一连串学校社交网络上传来的新闻,让她重新审视自己。也让九天后回到现实中的她,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
  • 为黎沉沦

    为黎沉沦

    易沉有头痛的毛病,直到某日侄女孝敬的帮他按摩头部,易沉心底升起浓浓的危机感。他把她扯入怀中问道“是不是把我当长辈一样按?”陆黎静默片刻回他“你怎么会这么想?”他说“虽然我当过你几年长辈,但你也不要太入戏了。”陆黎忍不住吐槽“你出戏倒是挺快的。”易沉不可置否的道“当然,我把那几年当成青梅竹马了。”此时此刻陆黎想到一成语“衣冠禽兽”
  • 我的任务是穿越

    我的任务是穿越

    “佳儿,这是你的使命!”黑暗之中,沙哑的男声在这里来回飘荡。“为什么是我的使命?”稚嫩的童音响起,他不说话了。“因为你是我们这个世界最后的王牌。”清脆的女声来回飘荡,几千万士兵在呐喊--白夜王室,永垂不朽!
  • 笑傲江湖之葵花宝典

    笑傲江湖之葵花宝典

    “若练此功,必先自宫,若不自宫,方就神功。”
  • 爱上你,黏上我

    爱上你,黏上我

    雨荷是美丽的,是那种纯纯的,清丽脱俗的美丽。她温婉可人,但眉宇间绝对不缺少清高的气质。药店里的人都喜欢她,包括小工、老板和老板娘,因为她是如此的娇弱和楚楚动人。
  • 三国世界大冒险

    三国世界大冒险

    一个角色在游戏中穿越到了三国中,可是他没想到这里是非常危险的,他经历了重重危机,那么,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呢?
  • 幸福婚姻我做主——著名婚恋专家为你支招

    幸福婚姻我做主——著名婚恋专家为你支招

    本书作者针对婚姻各个不同时期容易发生的问题,如婚恋择偶、试婚试性、蜜月之旅、新婚磨合、三年之痛、七年之痒、婚外诱惑、危机中年、第二春、夕阳之恋等出现的问题(包括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关系的处理,婚内爱情变化,出现婚外恋,夫妻出现矛盾、分居和离婚问题、再婚问题等等),然后为你支招,告诉你该怎么办?有类似问题者可读,无婚恋问题者亦可读,不仅是防患于未然,更主要的是希望当事人从婚姻中获得超越生命价值的爱情体验,让人们的生活更幸福。《幸福婚姻我做主--著名婚恋专家为你支招》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编排新颖,实用性强,适合各类人员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