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06700000005

第5章 序(5)

再次,当前中国专门对文学虚构性问题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还相当缺乏。西方对文学虚构的探讨不仅多而且非常深入,为我们提供了比较多的理论资源,但如何从文学虚构的角度对中国文学以及文论做本土化的研究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中国文论对艺术真实的研究相对是比较充分的,而对艺术虚构问题,一是没有足够的重视;二是在看法上存在很大分歧,大多不从艺术的角度肯定虚构;三是对艺术虚构的作用缺乏理性分析,故而在创作中没有充分地使用虚构这一特权。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将在充分尊重文学想象现实的现实性的前提下,主要讨论文学想象现实的虚构性特征。

并以此重新梳理我们对文学虚构问题的认识,也是希望在文学观念上对当下文学的创作和接受提出几点思考。

从虚构的角度看文学与现实的关系

为了实现这一构想,本文以从虚构的角度探讨文学与现实之关系为切入点。哈斯克尔曾说:“艺术并非是一个独立自足的个体,因而必须将其放到为之诞生,为之存在,为之消亡的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英国】哈斯克尔:《短暂的博物馆——一老大师绘画与艺术展览的兴起》,转引自《中华读书报》,2000年12月13日。)文学作为艺术的重要门类,那个“为之诞生,为之存在,为之消亡的社会文化背景”常常被我们描述为生活,甚至早在十九世纪便有了“文学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结论,似乎我们很早就对这个问题有了结论性的认识。

然而,时至今日,随着波德里亚“仿象世界”的提出,杰姆逊“去差异化”理论的盛行,艺术与生活融为一体,我们很难再臣服于这样的结论。尤其是鲍曼更彻底地提出语言本身就是虚构,于是一切以语言为媒介的文学和非文学都是虚构,甚至连生活本身都成了虚构。当虚构也成了存在的方式之一,我们还怎么来区分什么是文学什么是生活。这时,“文学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论断就必须要换一个角度来思考了。如果说,文本现实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构,而此时的文学则变成了对虚构的再虚构。于是,怎样看待虚构的文学和现实生活的关系再次成为我们研究任何文学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因为,只有在这里,我们才能找到文学之所以是文学的根本原因。

在这里,笔者将文学的本质特征描述为它的虚构性。如果说文学有上百种特征,那么首要的或者说最重要的还在于它的虚构性,因为离开了虚构我们实在很难将文学与其他人文科学区分开来。几乎所有的人文科学都在教会我们如何认识和对待真实问题:道德告诉我们要遵从人伦规范,法律告诉我们要遵守社会秩序,哲学也要求我们理性地思考所面对的一切。而文学却可以超越此在的现实责任去探讨感受的真实,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就是虚构。当然其他学科也可以虚构,连科学都可以提出假想。

但是文学虚构的不同在于,它不仅可以假想,还可以把假想暴露给读者甚至是把虚构的过程展现在读者面前,为的是让读者更清楚地看到这一切都是虚构的。因为文学是为“应该是”服务的,它的欺骗可以得到道德和法律的豁免。即便如此,将文学虚构认定为是文学的本质特征却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如果说虚构是文学的特征之一,我想是没有任何人会提出质疑的,但将虚构说成是文学的本质特征,恐怕就会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了。因为所谓“文学的本质是什么”从根本上讲是一个假问题,随着我们对文学认识的深入,这个问题将会有完全不同的结论,但我们并不会因此停止对这一问题的追问。作为一个假设性存在,它引导研究者们不断发现不同时期文学的特点。

对文学本质的探究,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术界曾有过比较集中的讨论,文学性、审美性、主体性等都曾一度得到普遍认同,但随后却又被搁置了。于是,有人提出了文学自定义的观点,几乎是把这一问题悬置起来。逻辑上是没错,但这个结论除了说明文学是一个时代性阶段性的概念之外,确实不能更深入地解决具体的文学问题。就像魏晋的清谈之风,或高深莫测,或掩饰自己的无知,方式很艺术却干不了实事。

其实,每一次新的文学主张的提出都暗含着强烈的“自我诠释”的心理要求,文学理论对人自身的诠释所表现出的理论自觉,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对自我感性认识的最高水平。所以关于文学的本质甚至像美的本质等这些问题注定是无解的,却又是我们探讨其他文学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也是所有人文科学所面对的一个共同难题。今天我提出一个结论必然也将遭到各种形式的批判,但我希望通过对文学虚构的研究能够使我们从另一个方面更清楚地认识文学也认识我们自己。因此,在这篇论文里,笔者将把文学虚构作为文学的本质特征,集中讨论文学是如何通过虚构来处理它与现实之关系这一问题。

那么,从虚构的角度来看待文学与现实的关系,需要强调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能仅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待文学。文学反映的现实是主体对现实的想象,无论在哪一方面都具有人为性和片面性,不是认识现实的有效方式,只能是体验生活的一种情感形式。文学只是帮助我们更好地感受到现实,但是想要在文学中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答案却是荒谬的。因此以文学革新社会的想法是注定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而且那些所谓用文学来启蒙民众的想法也注定是只能达到有限效果的。文学影响或改变人是潜移默化的,它不能直接参与社会变革。因为真正好的文学永远是站在民众之外的,它必须要看到民众没法看见的东西。

二是,作为批评者,应该去探讨文学对现实的介入作用,而不是跟在主流意识形态之后人云亦云。批评者应该去揭示特定时期的文学对建构人的精神的两面性,让读者更深刻地体会到文学只是现实世界的一个参照。

三是,文学知识分子应该积极地参与到现实中来。借助科学的各项成果主动地思考改善和改变现实的可能性,才有可能在文学中反映出现实发展的必然趋势。仅仅再现已经存在的现实是不能体现文学价值的,文学更应该告诉人们现实本身的复杂性和选择的多种可能性。

作为描述文学与现实关系的“现实表征”

为了便于表达,笔者用“现实表征”来描述文学想象现实的诸种方式,并把这种想象的过程称为表征。一般来说,我们有可能会面对三种意义以上的“现实”,即物理现实、精神现实和文本现实。物理现实是指客观存在的物质现实。

作为精神客体的对象,它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物理联系,体现着客体的物种属性。我们从科学的意义上不断探讨的正是这个意义上的现实。

物理现实是所谓本真的现实,是现实的原生态,也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客观现实,但是这种现实客观上只能存在于人的意念之中。我们永远无法说明这种现实究竟是什么,科学就是用尽全力向这种现实靠近。精神现实是内在于人的思维中的精神结构,我们也没有办法从总体上把握,只能通过它流露出的一些精神现象来研究它。它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但我们却很难理性地描述它。这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实际上,我们常常放在嘴边的现实多半指的是广泛意义上的文本现实,即被描述或者说是被表征的现实。这种现实明确一点说是被我们感受到的现实,因为这种现实更具有普遍性。

这种现实多建立在对常识信任的基础之上,当我们个体的感受与常识相符时,我们就说这是现实。作为文学所面对的现实,就是这种现实的一部分,大致来讲就是狭义的文本现实。广义的文本现实是对生存有关的常识之体验之描述,而狭义的文本现实是文学所面对的生存之体验也即审美地面对常识所发生的生命体验的描述。于是,文学为我们提供的“现实”就只能是现实的一种参照,这种“现实”因为与我们的情感世界有着更大的关联而被赋予了真理性。“现实表征”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来的。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文学表征现实是带有很大的想象性和虚构性特征的,它从本质上讲就是对现实的虚构。而这种虚构的现实却以文化或者审美的方式直接参与了我们的生活,影响或改变着我们对现实的看法。因此,文学表征现实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我们对于现实的理想和要求,是一个时代人们精神气质的感性表现。

那么,一定时代文学作品的表现程度就成了我们情感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文学表征现实的特殊性在于无论它用肯定还是否定的方式,总能揭示出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并且它表征现实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可以虚构。“现实表征”是一个蕴含了文学与现实之关系的多个方面的概念,尤其是“表征”一词说明了文学与现实是一种不稳定的想象关系。

因此,文学如何表征现实就不仅是一个艺术技巧问题,还涉及到与人的环境有关的所有现实问题。从真实或者现实的角度来表征现实,意味着强调生活的现实性和此在性,更加追求物质生活的可能性。而从虚构的角度来表征现实,则意味着力图从理想超越的角度来看待生活,更加追求精神生活的可能性。文学对现实的想象在某种程度上本身就体现了想象主体的文化身份或者是某种文化身份的诉求。那么研究文学表征现实的虚构性就是要突出文学超越现实,为人们提供第二世界的艺术努力,让文学摆脱社会政治和功利实用的附庸,从而真正成为愉悦人类精神的重要方式。

从虚构的角度研究文学与现实关系之意义以往,中国文论研究多从真实的角度强调文学与现实之关系,因此中国文学整体上比较务实,注重文学的教育作用和社会功能,而对文学的审美性和独立性发掘不够。这样,当我们离开了那些有中国特色的民风民俗,来探讨人的内在精神时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中国近百年的文学中,比较大的奖项的评选如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都比较看重写实的成分,这个也在客观上限制了作家想象力的发挥。时代越发展,我们却越找不到当下可以走向世界的作品。古典的文学和现代的文学都出现了非常多的世界性作品,反而是在和平安康的当代却少有叩问心灵的经典之作。大体上讲,现在的文学大部分太接近现实了,有的甚至可以当作是很抒情的新闻来看。

它不能让人换一种眼光来看待我们正在经历的生活,对于文学所应该提供的第二世界发掘不够。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还没有真正把文学当成是超越现实的精神产品。当文学和其他物质一同被大众快餐式消费的时候,它本身所具有的诗意空间就丧失了。当文学创作执着于为畅销书,为电影剧本服务的时候,它的艺术性也成了问题。

只为当下服务的文学从根本上讲永远与经典有着难以企及的差距,只有借助虚构,为在现实面前无可逃避的人们寻找心灵的归宿的文学才是正道。李商隐的诗篇很难带给人直接的快感,而几乎篇篇都是折磨,处处都是小心翼翼的痛苦。

但是一项调查表明,当今喜欢李诗的学生不在少数。在这样一个时代,有这样的结论确实不容易,说出这样的话不仅需要勇气而且表明我们的内心深处是真正渴望着什么的。人的内心都是有所求的,无论时代如何发展,这一点都不会改变。文学作为人精神之伴侣给予人的应该是激发人类情感无限可能性的力量,而不仅仅是通过对现实的再现单纯地进行自我认识。借助虚构和想象摆脱来自现实的压力和束缚是每个时期人们共同的要求,探讨文学与现实关系的价值和意义也在于此。因为,对文学和现实关系的处理关系到对生命的真诚。

对于以文学的方式创造有别于这个世界的另一种生活,笔者认为当代文学在这一点上还可以再进一步。文学应该既是现实的证据也是现实的猜想,是历史与未来的交织。所以正确而充分地行使文学虚构特权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只有这样我们才会选择宁可放弃现实也不愿放弃文学。当前文学对物质现实和精神现实的感应还滞后于现实,文学如何把握与现实的距离也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以往的那些宏大叙事就像居高临下的乡愁,由于过于超越,已经与当下人的情感产生巨大的隔膜。因此,从虚构性的角度重点反思中国近百年文学是我主要想探讨的问题。在中国文学这个语境里探讨文学表征现实的虚构性,不仅具有观念纠偏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文学创作也有一定的现实引导作用。

同类推荐
  • 往事在记忆里流浪

    往事在记忆里流浪

    《往事在记忆里流浪》精选了传奇的侠道诗人王琪博创作的近百首诗歌,大多数篇幅短小精悍,出语雄奇,展示了大学生诗派旗手的创作魅力和才华,也展现了他2005年重新开始诗歌创作后的风采。所选诗歌涵盖王琪博整个创作时间段,是了解王琪博诗歌创作和学习现代诗歌写作的不错参考读本。
  • 仁寿堂集

    仁寿堂集

    《仁寿堂集》系萨公的诗文集,由《古稀吟集》二卷、《仁寿堂吟草》、《客中吟草》、《里门吟草》、《耄年吟草》等结集而成,计文若干篇,诗340余首,基本涵盖萨公大半生的诗吟。其中游诗居多,赠诗和诗亦多,共占全诗百分之八十以上。游旅之诗每骋怀古今,情景交融;和赠之诗辄抒情寄意,感时抚事。既言志,复寄情,盖均关乎国家大事、世界潮流之篇章也。萨公之诗篇中爱国爱民之忱贯串始终。
  • 新的一天

    新的一天

    本书汇集了许立志2010年以来所写的近200首诗,其中大部分诗作是在富士康打工期间内完成的。在艰辛的打工生活中,在劳碌的流水线生产操作之余,他一直坚持颇具水准的诗歌创作。他的诗朴素、斩截而又强烈,兼具抒情性与批判性,常以荒诞的或令人震惊的笔触书写悲辛的底层生活与幽深的死亡诗意,以此来为两亿多命运的同路人立言,为底层的生存作证。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牛玉儒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牛玉儒的故事

    牛玉儒,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党的优秀民族干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牛玉儒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8月14日4时30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51岁。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 我在未来等着你(唯美阅读)

    我在未来等着你(唯美阅读)

    一篇篇感动心灵的情感美文,能够给你的航行注入勇气和力量,能够让你的人生更加幸福和成功。人一生要经历许多炎热的夏季与寒冷的冬季,就像麦子的成长,只有经历漫长的冬季才会茁壮成长。本书让我们明白人类最终只有依靠自己,才会真正获得自由平等与尊严,收获与喜悦;甚至女性的烦恼,焦虑也要自己一点一滴来解决。愿阅读此书的朋友——我们共同成长,一起共勉。
热门推荐
  • 送陈判官罢举赴江外

    送陈判官罢举赴江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傲娇公主之皇叔别闹

    重生傲娇公主之皇叔别闹

    前世,因为自己的懦弱无用,保护不了自己的一双儿女;再世为人,她不在心软,她端起公主的架子,惩渣男、虐白莲...做完一切,她冷笑转身,一张俊脸骤然出现在她面前“皇叔近来可好?”某人瞬间黑脸道“不好,我家王妃又逃跑了”....
  • 兵经百言

    兵经百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花一开满就相爱(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花一开满就相爱(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爱,其实就是一种温暖的靠近,一种彼此的关注。爱,开始在某天某时某刻,无法左右。——10个关于职场的小清新爱情故事。
  • 证道从遮天开始

    证道从遮天开始

    穿越遮天世界,证道不朽。无限流,第一个世界略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生病的地球

    生病的地球

    当春姑娘来临,花儿争艳、芳香满怀的时候,你一定不愿看到、闻到旁边河流流淌着黑臭的恶水。
  • 谁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谁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交流群:883544279(作、读)“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可还是好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却依旧难寻。而我就是集那有趣的灵魂和不朽的颜值于一身的男人!即便是在漆黑的夜里,也依旧是那夜空中最亮的星!”“咚”!一人应声而倒,抱歉,这个人一不小心说错话了!低调,别浪,猥琐发育!
  • 独家欢宠

    独家欢宠

    陈曦,魔都金领,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买得起爱马仕打得过流氓;宋轩,某著名大学校草,有颜有长腿不去娱乐圈刷脸偏要当快递员;当她遇上他,冤家路窄,狭路相逢,且看两人如何擦出甜蜜的火花!(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大资本家

    大资本家

    梦里,沈浩回到了1894年,目睹了依然发生的历史,死心的他开始一步步打造那属于自己的庞大帝国。用香皂、牙膏、洗发水打造洗化帝国。用安定、阿司匹林、青霉素打造医药帝国。用新型汽油、煤油、柴油打造能源帝国。他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建立在这些帝国群上的帝国,回到动乱前夜的大清,用大炮、坦克、飞机打造一个大大的军事帝国!这,就是大资本家—沈浩的帝国群!PS:本书已签约,请书友们放心收藏!